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诺贝尔名言名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诺贝尔名言名句

2018-01-28 23:13: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诺贝尔名言名句

  ●一切从工作感受生命意义的人,勋章不能报偿他,亏待也不会使他失落。内在的富有找不到、也不需要世俗的对应物。像托尔斯泰、卡夫卡、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没有得诺贝尔奖于他们何损,得了又能增加什么?只有那些内心中没有欢乐源泉的人,才会斤斤计较外在的得失,孜孜追求教授的职称、部长的头衔和各种可笑的奖状。他们这样做很可理解,因为倘若没有这些,他们便一无所有。 ----周国平《内在的从容

  ●生命,那是自然交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

  ●即使知道只是做梦,嘴上还是大言不惭说着向诺贝尔奖奋斗
因为害怕这辈子连梦想都没有开始追求,就已经失去了追求梦想的资格

  ●我们老师说,在科学界最浪漫的一件事就是陪你一起养养小白鼠,获获诺贝尔奖。

  ●还有啊,《士兵突击》得奖我也觉得有问题,尽说漂亮话啦,什么不抛弃,不放弃,这不是胡说嘛,要知道,许三多要是对任何事情真的那么认真,不抛弃不放弃,那么他怎会去当一个小兵儿?我们的社会要让这么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去当小兵,那这社会制度定得也太不合理了,许三多最好去搞科技创新,那里急需不抛弃不放弃的中国人,要知道,我们连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现实是,中国人在难事儿面前,在有益于全人类的事业方面,几乎全部抛弃了放弃了,而遇到容易事儿,我们人人都可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我本人对每天坚持吃饭这件事从来就没抛弃没放弃过,这使我可以顺利地活到今天,呵呵。 ----石康

  ●本人中科院高级潜水院院士,诺贝尔长期掉线奖,奥斯卡终身隐身奖。

  ●叶芝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可没有了心爱的人的陪伴成功,是不是会更加寂寞
我成功了,你却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我成功了,我心里还爱着你,我却也娶了别的女人
我成功了,很多人爱慕我,可心里的那个缺口,却只有你能填补。
我成功了,却永远失去你了。
有朝一日,我成功了,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不过追求技法和形式主义明显。其实主要是受了意识小说,荒诞的东西影响吧。尤其是高中看过一本勒克莱齐奥的《战争》,对我影响颇大。现在想想那并不是一本好书,尽管书的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在当时也是冲着这个才买了这本书。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我们看到铁矿石方面,澳大利亚经济全部靠中国,澳大利亚没有实体经济,靠的就是原材料经济。到后来,澳大利亚是大爷,而中国是灰孙子全国的钢铁业平均销售利润是2.4%,利基本被澳大利亚人拿走了。也就是说我们在2008年底不推4万亿人民币财政扩张的话,是什么结果!通货紧缩对于政府来说比较好,每个中国低收入家庭发1万元人民币,会把美国、澳大利亚痛苦死。但是没有办法,我们被货币主义控制了。弗里德曼、克鲁德曼,美国中央银行是不让他们进去,但给他们诺贝尔奖。因为他们改变中国央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的理念。这是美国人漂亮的一点:先把所有的人洗脑,这是非可怕的事情。 ----刘军洛

  ●能够让诺贝尔奖金永远发下去。

  ●诺贝尔奖得主纳扎波尔蒂·圣捷尔吉曾经说过,所谓发现,就是当和别人看到相同事物的时候,能够看出与别人眼中不同的东西。不能因为别的研究人员没发现,就断定我也不能发现什么。

  ●“劳力辩证现象”的所谓认知不协调的一种特殊情况。谁了解了“劳力辩证现象”,便可以强迫自己更加清醒。你可以试一试:即使你在一件事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下了很多功夫,也要保持一定距离去看待其结果,它仅仅是一个结果。你用5年时间完成的小说没有引起出版社的兴趣:也许它并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拿到你认为必须获得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你觉得值得去推荐给别人吗?还有你已经苦苦追求多年的女人,她真的比缠着你不放的女人更好吗? ----罗尔夫·多贝里《明智行动艺术

  ●我们总是喜欢用1%的人的故事鼓励90%的人:一个人,什么也没有,奋斗一生,爬到了金字塔的顶端。其实,很多类似这样的故事都是被包装的:你不知道比尔·盖茨的妈妈是IBM的董事,也不知道巴菲特的爸爸交易所的老板,更不知道诺贝尔的妈妈是数学博士,爸爸是物理教授,家族里面出了10个博士……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用90%的人的故事来鼓励99%的人。

  ●一个一个梦写在日记上,一点一点靠近诺贝尔奖 ----TFBOYS《大梦想家》

  ●如果……那么……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写给他12 岁儿子的一首诗: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时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辩论;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如果在成功之时能不喜形于色,而在实验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破灭为一堆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新目标仍然冒险一搏,哪怕功名化为乌有;如果你跟村夫交 谈而不变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如果他人的意志左右不了你;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信念,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作应对──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 ----《哈佛家训》

  ●两家政权都对“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大感不安。纳粹斥其为“犹太”邪说,苏联思想理论家则将其归之于不够“唯物”(materialists)——这个字眼,在此是根据列宁的定义而论——不过在实际上,双方却对此容忍,因为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绝对少不了标准的“后爱因斯坦”物理学家。不过国家社会主义却将犹太人和各种反对派扫地出门,不但使它自己尽失欧洲的物理天才同时也等于一举毁灭了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原有的优越地位。1900-1933年间,66个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中,有25个落在德国;但是1933年以来,德国得奖率却不及十分之一。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年代

  ●瑞士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说:“不应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应为和平与谅解服务。”

  ●在中国,总有些人要求别人把事情做完美特别是对那些成功者——他们要求莫言谈民主,要郭敬明支持正义,要韩寒知识丰富,他们为什么不要求中国普通农民个个去争诺贝尔医学奖呢?这些要求者其实就是一些无赖,他们总想依靠与支配别人,不懂得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好——稍有点志气的人,会亲自去超越别人。 ----石康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多次在欧美做巡回演出;他关于巴赫的著作是巴赫研究领域权威。论家世,他是法国著名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表舅,论身份,他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特奥多尔?豪斯的证婚人,他与文坛大师罗曼?罗兰、茨威格以及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因为早年的友谊成为终身的朋友。史怀哲于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德国科学与艺术最高奖、巴黎市金质奖章、英国殊勋勋章和哥本哈根森宁奖,并把所有的奖金用于修建非洲丛林里的麻风病房与添置医疗设备。 ----阿尔伯特·史怀哲《行走在非洲丛林》

  ●在埃弗里发现和证明DNA 携带遗传密码之前,诺贝尔委员会因为他一生对免疫化学知识所做的贡献而慎重考虑过授予他诺贝尔奖。但没多久,他革命性的论文面世了。论文非但没能保他获得诺贝尔奖,反而令诺贝尔委员会认为论文太具革命性、太令人震惊而不愿涉险颁奖认可他的发现,除非等到其他人证实它们。 ----约翰·M·巴里《大流感》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 ----陈吉宁《在清华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他能听懂花草木石、过去未来心脏跳动,还有遥远星星发出的絮语。那星星或许早已度完自己的时光,化作巨大的钻石。
他对世界有着无比深刻的感受。在他三十年的记忆中,不仅有国家暴力传统造成的悲剧,有战争、劳改营、毫无权利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死存亡,而且有弗里乔夫·南森弗里乔夫·南森(1861—1930),挪威北极考查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22),曾任国际联盟主管战俘事务的最高委员,参与伏尔加流域赈济饥民工作的组织工作。——译注或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埃内斯托·切·格瓦拉(1948—1967),拉丁美洲革命家,曾参与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领导波利维亚的游击运动中被俘,遭杀害。——译注这类人的大无畏精神,有他们的赫赫声誉和卓著勋业。 ----瓦尔拉姆·沙拉莫夫《科雷马故事》

  ●记者:获得诺贝尔奖有什么秘诀吗?
回答:没有秘诀,只有勤奋热情

  ●你的唇型很漂亮 适合吻我适合说爱我。我从不说情话,我对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肺腑之言屠呦呦和诺贝尔,人类和引力波,小李和奥斯卡,我和你。

  ●世界上要是有后悔药,别说婚姻,只怕诺贝尔奖全部都会易主。——第145页 ----杨冰阳《幸福爱》

  ●我有一个问题:诺贝尔有资格获诺贝尔奖吗?

  ●洛克菲勒大学虽小,却拥有全世界最多医学诺贝尔奖得主,是一个随时都有著重大研究突破,极具挑战性与脑力激盪的大学。定一在大学研究、任教的十多年时间里,有著年轻人的冲劲,更充满了对研究的热忱。我刚认识他时,常看到他在週末夜晚,当年轻人都到派对狂欢时,一个人在实验室里,一边听著八○年代的轻音乐,一边做著实验。他告诉我那时内心的宁静充实,是他一生永远无法忘怀的。因此,他每年必定都有二、三十篇的论文在最好的杂志发表,並在二十七岁那年就当上了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系主任。至今他对T-淋巴细胞和杀手细胞如何杀死癌症细胞的发现与研究,在医学教科书内已成为普遍必读的医学知识。 ----杨定一《真原医》

  ●有些中国人认为牛作家应写得特好以至于得了诺贝尔奖,接下来他把奖金全捐给了穷人——抱歉,胡思乱想与现实有距离:中国目前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抄袭了马尔克斯及福克纳的中文译本,用奖金买了房,中国当红的青少年作家也抄袭过,用版税同样买了房,他们比你优越及优秀之处,就是他们以后不会向你求助了。 ----石康

  ●中国人这么关注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太少了。

  ●离开伊斯坦布尔仅仅四年之后,当我走遍波斯国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积雪覆盖的山脉、哀伤忧愁城市,递送信件并收集税款时,我发现,我已渐渐淡忘了留在伊斯坦布尔的小恋人面容。 ----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