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徐皓峰名言名句
1、什么是慈悲?这个人感知了天命,思维和常人拉开了差距。什么是悟性?悟性就是感天感地,把天地间的东西贯通在自己身上。 ----《逝去的武林》
2、无故加之而不怒,好 ----《道士下山》
3、人生本来就是上山。下山。 ----《道士下山》
4、一个故事的最激动人心处,是价值观的冲突。 ----《刀与星辰》
5、与其瞩望于主义、宪法、佛道,不如瞩望于小孩和妇女。 ----《刀背藏身》
6、我被赶出师门那天,生不如死:和你现在一样。记住:你的生日不光是你母亲生你的日子,你已经死过一回了今天就是你新的生日 !
我帮你戒烟,我们重新活一回。 ----《道士下山》
7、一部电影里,内心表露得太多,往往达不到深刻的效果,因为内心活动用语言表现出来,总是浮浅的。如果非要用语言,这语言也要和内心想法有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内心是宝贵的,这个人物才是值得我们迷思的。罗兰?巴特说脱衣舞的美学是,身上的最后一块布拿掉后,就不性感了——剧作上也如此。 ----《刀与星辰》
8、军人的底牌是抢钱抢地盘,不办实政,只搞运动。以运动迷惑百姓,所谓振奋民心。 ----《刀背藏身》
9、人人谋私利的时代,是没有学问的。而一个没有学问的时代,不可能有文艺,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商业,只会贪污,算什么商业? ----《刀背藏身》
10、日韩是汉文明的红杏出墙,终究少了大气随意,只能走向精致,处处精美,也处处矫情。胡兰成到日本,见街面一步一景,美得令人浑身不自在,不由得感慨“不如破了它。” ----《刀与星辰》
11、把人生悟透,将人世看懂。 ----《道士下山》
12、大众一方面需要被震慑,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泄,崇拜欲和诋毁欲是大众心理的阴阳两极。 ----《刀与星辰》
13、故事是对人生的修正,通过看他人的故事而探究自己,故事的收尾需要讲出一个理,此理最好不是语言,是一个人物的反常情绪,或一个视觉意境。但有了这个理,观众灵性上才可满足,否则仅觉看了一场热闹,我们抱怨了很久“好看,但没劲”,劲便是导演的赠言。 ----《刀与星辰》
14、管子要“求物”,庄子要“齐物”,都是在说要对万物保持敏感。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这种高深哲学,恰是我们看电影时的本能。我们在看电影时,将万物都看成了自己。
······ 在镜头中人物的背景就是人物的内心世界。退而推广,人物居住的建筑,就是人物的性情,我们都住在自己的心里。 ----《刀与星辰》
15、心有定境,不住因果。 ----《道士下山》
16、文化是人类的自我设定,在无边的世界里,觉得“我应该这样……”。 ----《刀与星辰》
17、类型片解决生活的几大类焦虑,懂了类型片,也就懂了大体人生。 ----《刀与星辰》
18、道家比儒家高明。儒家谈善恶,道家谈自然。我们在自然面前束手无策 ----《刀与星辰》
19、-----一门之隔,既是两个天地。山下的世界,你没见过,好好坏坏什么人都会遇到。你的嘴要甜,功夫还要练,遇到什么都不要怕。
----不怕。
----记住师傅的话: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 ----《道士下山》
20、民族主义是流氓的最后藏身之所,会让我们好歹不分是非不明。 ----《刀与星辰》
21、人听故事的心理动机,是要了解不同的生存方式,而不是像做选择题一样,判定个对错。 ----《刀与星辰》
22、崇高必堕落,欢爱必离别。缘聚缘散,不过如此,还是看开了吧。 ----《道士下山》
23、创作是一种分寸感和思维力。这两样东西有一天突然就到来了,快如闪电。上学时埋怨老师不教“人心险恶”,也没事,这些重大的生存技巧,在剧组几个月就解决了,犯不着在人生最好的四年里学这些。
在技术化的年代,要庆幸没有早早地学生存的本事。能一通百通,能后来居上,恰是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审美。别急着学什么,别急着当个能人,青春本就是用来浪费的。选择做个挣不到钱的人,选择过狼狈一些的生活……总有人来相依为命,总有急中生智的一天。 ----《刀与星辰》
24、其实人们是为了摆脱常规道德,才去听故事的。 ----《刀与星辰》
25、而一个剧本,常人能看懂的信息,就是台词了,外行的剧本审定者,便会要求从台词上看出一切,否则就是表达不清,剧本没水平。要一个局部性的东西,承担起整体,是没法完成的任务。 ----《刀背藏身》
27、红楼梦中“男人是土作的,女人是水作的”说法,来自于道家“泥土丹法”的典故。即水一冲,土就垮了。女性是男性的一道洪水,采阴补阳的妄想,只是个千古笑话。——曹雪芹对此明了,因而有了贾宝玉的痴,有了“痴及墙外”的情节。 ----《刀与星辰》
28、天地间,道大,人也大。人生本来就是上山、下山。而道心原本宽广,可容万物,装得下山河大地,万古星辰。 ----《道士下山》
29、电影呈现给观众的不应是道德的是非,而应是道德的困境,如此生活才能进步。 ----《刀与星辰》
30、人很容易放弃自己所学。刚毕业的学生很容易住进地下室,一位同学在地下跟一位女生相依为命,以给电台写稿维生。对于电影,上学时没学懂,毕业后接触不上,也就放弃了。
两年以后,他还住地下室,跟另一位女生相依为命。此女是他邻居,初次串门时,敬重他是学电影出身,拿出张碟放,说:“给我讲讲电影吧。”他陷入巨大危机,如果说不出什么,他跟她也不会有什么。
突然,他急中生智了,看出了上学时看出不来的,讲得头头是道。
学电影,会有种普遍的焦虑,学得越多,越害怕学到的只是知识。知识再多,遇上实拍,便像一块压缩饼干一样,一咬即碎。只有知识,便有创作的恐慌。 ----《刀与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