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鲍鹏山:知识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

鲍鹏山:知识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

摘要 知识 就是 力量 ,但我要告诉大家,良知才是 方向 。 文化 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 感情 的崇高 东西 ,它和知识是不 一样 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 生命力 是非 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 富有 激情 、 情怀 ,对这个 世界 充满了爱和 诗意 的 眼光 。 可是今天,我们从中 小学 到 大学 的 教育 ,更多的是在教知识、 技术 、 专业 ,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 精致 的利己 主义 者,很多高 学历 的 野蛮 人

《鲍鹏山:知识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的相关文章列表

良知与裤子
良知与裤子

日期:2016-07-12 08:11:00 点击:1582 好评:21

明朝有一个人我很喜欢,这个人就是王阳明(即王守仁,明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喜欢他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而是因为他独特的思想方式。 他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硬要盗贼承认自己有良知。对话大概是这样的:盗贼问:您说人人都有良知,...

有良知的人有幸福
有良知的人有幸福

日期:2014-08-24 20:26:25 点击:578 好评:6

大学毕业后,他爱上了一个漂亮而且时尚的女孩,和她结婚的时候,母亲没有来,她托一个进京办事儿的老乡捎来了一万块钱,装在一个皱皱巴巴的信封里,用报纸一层一层的裹住。他把那些钱拿出来数了一下,有九千块,是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而其余的一千块,是零零...

那些关于良知的故事
那些关于良知的故事

日期:2017-10-01 13:23:16 点击:533 好评:8

文/黄小平 一 “文革”期间,一对青年男女结婚了。新婚之夜,妻子问:“英雄可以娶地主的女儿吗?”男子答:“我娶的是妻子不是地主,你嫁的是丈夫不是英雄。” 这位新婚男子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雄,早在他读小学时,就协助解放军抓获了一个贩毒犯,于是他立了...

良知与善恶,何去何从
良知与善恶,何去何从

日期:2012-11-16 18:52:05 点击:624 好评:0

引导语 :作为一个人,我们不能泯灭自己的良心,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保留那最后的一点善良。 他是一个劫匪,坐过牢,之后又杀了人,穷途末路之际他又去抢银行。 是一个很小的储蓄所。抢劫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不顺利,两个女子拼命反抗,他把其中一个杀了,另...

 她的国籍是“良知”
她的国籍是“良知”

日期:2017-05-20 18:02:43 点击:103 好评:0

她的国籍是“良知” 蒋骁飞 莫拉是一名美国摄影记者。越战爆发后,她被派往西贡采访这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是伸张正义的战争。 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莫拉越来越不安,她发现有无数无辜的人们(其中包括大量儿童和妇女)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她决定不再用镜头记录美...

致良知·致幸福——学习阳明先生家训《示宪儿》(一)
致良知·致幸福——学习阳明先生家训《示宪儿》(一)

日期:2017-09-20 18:00:26 点击:51 好评:0

点击下方小喇叭听刘芳老师的精彩分享 ↓ 刘芳/诵读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 从今天起,我们围绕着阳明先生的家训《示宪儿》展开关于家庭教育的分享。这篇家训的篇幅很小,只有九十六个字,却很宝贵,其中饱含了先生关于教育孩子的精髓,寄托了先生对晚辈们...

致良知
致良知

日期:2015-09-11 12:50:05 点击:709 好评:2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伟人是不能也是无法忽视的,他就是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四圣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至于王阳明的影响力,在此不必赘述了。 也许大部分人第一次知道王阳明是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中的一段关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辩证区分上,课...

高晓松:我想成为一个严肃的知识分子
高晓松:我想成为一个严肃的知识分子

日期:2018-01-21 09:30:27 点击:36 好评:0

高晓松,中国知名音乐制作人,同时也是电影导演、作家、脱口秀主持人、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杂书馆馆长。图/李伟/新周刊 文 / 罗屿 少年恣意,顾影自怜。“投胎”带来的优越感,让年轻时的高晓松恃才傲物。然而,当人生进入下半场,高晓松身上虽仍有北京...

教育绝不仅仅是教给孩子知识
教育绝不仅仅是教给孩子知识

日期:2016-06-16 13:21:57 点击:154 好评:0

文/黄小平 一 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一位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幼儿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所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

不得不学的情况下,面对新知识怎样学习最有效?
不得不学的情况下,面对新知识怎样学习最有效?

日期:2017-09-03 02:30:07 点击:67 好评:0

前天在跟古典做知乎Live 时,收到一个提问: 作为某一个学科的新手,应该采用大量快速地阅读以迅速熟悉该领域的方法,还是用每本读完之后写读书笔记这种精读的方法? 这个很好的问题,当时做了一下简单的回答,这两天做了一些思考,还有更好的答案,专门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