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渐渐远去的私塾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渐渐远去的私塾

2016-09-05 作者:冀原 来源:冀原投稿 阅读:载入中…

渐渐远去的私塾

  渐渐远去的私塾

  刘述涛

  残墙、破瓦、败草、碎画,燕山书院在这个萧瑟的冬天,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野

  燕山书院躺在二百多年岁月长河中的梦,被我们这群陌生人的喧扰惊醒了,它在阳光下轻轻地伸了一下腰,一块腐烂的雕花的木板就掉在我的脚下。

  看着这块浸着岁月光辉的雕花木板,我仿佛听见了朗朗的读书声,我仿佛看见堂上威严的先生拿着戒尺,堂下一群年幼的学子正摇头晃脑的朗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燕山书院是由堆前黄氏祖先所造,历时整整12年,从每一根木头到每一块瓦片,这位历经商海的黄氏祖先都亲力亲为。也许正是历经商海诸多艰难,这位黄氏先人才真正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他才倾尽毕生的积蓄,为子孙后代铺就了一条新的道路。

  整个书院分为前后院结构。前院由棂星池、院坪、院门和马厩组成;内院为前厅(讲学堂)、下房、左右厢房、文昌阁及众多辅房组成为楼结构的四合大院。行走在书院中,你不得不感叹整个书院的廊回道转、柱梁纵横。更难得的是随处都可见的一幅又一幅精美的画图,这些画图有狮啸鹤舞、凤翥龙腾、明理求学、修身致仕……每一幅每一处都透出教人求学、处世、做人的味道。

  在燕山书院的二百多年历史中,走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有朝议大夫河南归德知府周损、广西太平知府黄存铨、安徽(今江西婺源)巡检黄仁波等。除了这些举人、秀才之外,也有学业不成,回到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但不管行走在世界上的哪一行,他们都没有忘记燕山书院训导的做人道理,为官要清正廉明,做人要坦坦荡荡,经商要童叟不欺。(关于友情的句子 www.wenzhangba.com)

  从书院中出来,看着书院旁边一栋栋钢筋水泥构造的房子,我忽然间想起一位名人说过的话,他说今天世人造的房子都是没有文化和感情的,因为所有的房子都是千篇一律的复制,除了把水泥、砖块、钢筋往上堆砌之外,每一处透出的都是冰冷的气息,丝毫也没有夹杂匠人和主人的一丝感情。而古建筑不同,不管是一砖一瓦,一榫一卯,一凿一画、都寄托了匠人和主人的生活情趣,生活愿望。

  然而,被人们遗忘已久的又何止是浸透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式建筑,离开人们已久的又何止是诗礼传家的私塾。自从西风东渐,我们拿来了水泥钢筋,忘记了雕梁画栋;我们学习了严谨理智的科学,却丢下了充满感性、哲思的国学。我们追求高效率、高收益的物质化生活,却失去了我们的心灵亲近土木、接近大地,在沐浴自然的那种最原始最纯朴的生活方式中反而才有的心灵静谧。

  私塾,也许是一个坐标,代表着一种让心灵放旷神怡的时代的远去。

  回家的时候,我透过车窗在一栋又一栋的钢筋水泥的房子空隙中再次看到了燕山书院。可惜车子越来越快,燕山书院离我越来越远,慢慢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忽然有点难过,是为了渐渐远去的燕山书院。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渐渐远去的私塾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