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胡适的真性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胡适的真性情

2016-10-16 作者:鹅黄的柳 来源:鹅黄的柳投稿 阅读:载入中…

胡适的真性情

  胡适的真性情

  国学大师、文化巨子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时,曾有过一段放荡不羁的生活

  那时,胡适正在中国公学学校求学,因为生活寂寞无聊,就时常与一些不求上进的朋友一起放纵。他们饮酒、赌博,彻夜打牌,还时常光顾花街柳巷。

  终于有一次,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在酩酊大醉之后的回家路上,他与警察撕扯、打斗起来。当晚,他就被抓进监狱,蹲了一夜。

  第二天出去后,面对着镜子里那张肿胀的脸,他忽然想起了李白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顿时,他懊悔不已。后来,他决定改过自新,就关起门来发愤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之后,他幸运地考取当年的庚子赔款奖学金留学,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

  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作为一名庚子赔款生,他每月都要从华盛顿的中国公使馆领取一笔生活津贴。

  这笔生活津贴常常装在一个信封里。有趣的是,负责邮寄津贴支票的公使馆秘书,是一位性情严肃的基督徒。每次,他都在信封内塞进一些简短的道德宣传单和激励人上进的箴言。

  有一次,胡适又到中国公使馆领取生活津贴。信封里的纸条宣传的是,劝说人们支持把拉丁文字作为教育民众的手段。胡适看后,很是愤慨,就寄出一篇言辞激烈的反驳信。后来,当他重新想到此事时,忽然认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由此,他想到中国文言与白话之分的现状。

  为此,他写出《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反对文言文,主张文学革命。他一稿两投,一篇发表自己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上,副本寄回国内的《新青年》

  出人意料的是,先期发出的原稿无人理睬,而后来发表的副本竟大受欢迎。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开文学革命之先河,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始。(感人故事 www.wenzhangba.com)

  胡适回国后,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有一次,在某大学的讲演中,他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来说明自己的思想观点

  为了方便,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对这些做法,当时并无人提出质疑。最后,当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然莫名地引发全班学生大笑不止。胡适被笑得一头雾水。回头一看黑板,方才明白。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胡适是一个留学的“洋博士”,而他的夫人江冬秀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姑,而且还是一位缠了脚的没文化的村姑。就是这样一位村姑,做了胡适一辈子的夫人,伴着胡适北上南下,去台湾,到美国,而且还让胡适落了个惧内的名声。

  有一次,法国巴黎的朋友寄给他十几枚法国的古铜币,看到钱币上有“PTT”三个字母,读起谐音来正好是“怕太太”。胡适就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可以用来做会员的证章。”

  1958年,时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在出席一次庆祝宴会时,就收藏这个话题展开即兴演讲。

  胡适说,他真正的收藏不在火柴盒和荣誉学位——他在大使任内收集的火柴盒有五千多个,都留在了大使馆内。而他那三十多个荣誉学位,都是人家送的,不能算他的收藏。他真正的收藏其实是全世界各国怕老婆故事

  胡适发现,有三个国家没有怕老婆的故事——德国、日本、俄国,而意大利却有很多怕老婆的故事。“我曾经预料意大利会跳出轴心国,不到四个月,意大利真的跳出来了。”

  当大家都安静地听胡适讲时,胡适话锋一转说,现在就这个收藏能得出一个结论:凡是有怕老婆的故事的国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反之,凡是没有怕老婆的故事的国家,都是独裁的或极权的国家。他说的大抵不错,二战时期的苏联,是个没有怕老婆故事的国家,而那时的苏联正是独裁和极权的时期。

  原来,胡适是借怕老婆这个话题谈他对二战期间国家政治局势的见解

  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有呼吸,鲜活而真实的胡适。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胡适的真性情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