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节“足球课”
最后一节“足球课”
7月24日,下乡最后一天。午饭后接着的便是聊天大会,聊了很久很久,出现了许多个泪奔的瞬间,感慨良多。倾心聊完后便是收拾“厨房课室”,后勤组把这个课室的桌子洗了一遍后还原如初,我帮忙搬一下洗好的桌子。对于因为教官训练,迟了好几天下乡、轻装上阵的我,用5分钟整理好行李,就赶紧下来看还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惊奇发现,他们都各自收拾行李去了,楼下基本没队员了,只有一堆小孩子在各自扎堆玩闹。
其中,在还算空阔的通道内踢足球的小孩子们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伫立在原地,静静的看着他们踢球,看他们踢得杂乱无章,看了十几秒,却感觉仿佛思考了良久,那瞬间想了很多东西。
那几个球是队长俊铭刚刚在楼上送给他们的,或许器材的缺乏也是限制孩子们天性发展的因素之一啊。我通过一次家访,以及一批家访回来的队员们谈,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并且绝大多数家里都相当贫困,也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要买个球,谈何容易啊~。
虽然静静地伫立在那看他们踢,内心波动却异常强烈,我知道,那是无尽愧疚感,既是对小孩子们的,也是对队员们的。晚了5天来下乡,本就是带着愧疚、当后勤帮忙做事的心态来的,如果可以,最好能把团队意识和足球的乐趣传递给他们,同时希望自己也收获点什么,我觉得共赢才是下乡的最终目的。
最终,幸运之神眷顾我们,天时地利人和,我做到了,那是问心无愧的感觉。
时间有限,还有大约2个小时就要出发了,还有时间,再挣扎一下吧,既然下乡了,总要留下点东西,谁想学就教谁,能教多少是多少。
我慢慢的走过去,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哎呀,你们怎么老是把球踢飞啊!你们会不会踢地滚球啊?”
好几个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
有两个回答:“好啊!”
“老师先教你们脚内侧地滚球,这里,就是脚内侧,我们的支撑脚,例如现在老师的左脚,支撑身体,支撑脚在球的正侧方,就像老师现在的这样。右脚大腿带动小腿,这里是我们的小腿,把小腿甩高了,快速鞭甩自己的小腿,在准备碰到球的时候绷紧自己的脚踝,这里,就是脚踝。然后踢球的中部,记得脚向前送出去。”我边大声讲解边做动作:“看老师示范一次给你们看,地滚球就是不能弹起来,球只能在地面上滚,就像老师现在踢的这球,直线的,又直又没有弹起又快又准。看清楚没有,没看清楚老师再示范一次。”
“没有!老师你再踢一次”结果集体回答硬是让我楞了一下,教小孩子技术果然不好教啊……
“看清楚了,老师再示范一次,就到林威你先踢一脚给老师看看了”再次比刚刚缓慢一点示范了一次:“三!二!一!看准了!老师踢了!”
“都看清楚没有?”再次示范完后说:“林威!到你了,看你会不会踢。”
林威马上挺起自己的胸一本正经的吼出来:“会!肯定会啦!看我的!”我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态、皱着眉头、静静的在对面看着,准备接球:到底会踢出怎样的水平呢?真好奇。
“噗!”的一声,我又是一愣……下意识把球接住。直线是有,力道完全不行,小腿没甩起来。为了给他们点积极性,还是给他们弄一下分数制把。仿佛我的思考触动了林威,林威没了刚刚的自信,试探性的问了一下:“老师我踢得怎样啊?”
“额……,小腿没甩起来,脚踝也没绷紧,满分100的话给70分把!没有优秀,80分优秀。”为了捕捉他们的斗争心理,不能低也不能高。
“啊?优秀都没有啊!”林威果真很不服气。子健跃跃欲试:“哈哈哈,老师我也试试!”
“好!85分!子健踢得不错,可惜球方向不够准,如果能踢向老师这边就可能有90分了。”
子健马上高兴得跳起来:“哇!我优秀了!哈哈哈哈。”林威不服气的走出来:“老师!我还要再来一次!”我趁机问多一句:“还有谁要试的?”
“我!我!我!我!我!”比我预料中的要好,瞬间七八个人跳了出来,为了避免他们争第一个踢,我直接让林威先来。其它人集体移到一边排好队,竟然异常听话,平时很调皮,弄得我也是一头雾水。
“恩!87分!不错!可惜还没有90分,踢的瞬间脚踝都没绷紧。如果绷紧,踢出来甚至可能有95分!后面的继续接上,我看谁第一个踢出90分的!”
没想到第二个就到唐子健踢了,结果他一脚,“砰”的一声,我手直接抓住球后头马上立起来,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他们仿佛被我的表情所困惑住了。空气凝固了几秒后,一堆人喊:“老师几分啊?几分老师!多少分!”
我才回过神来,因为我被震撼了,姿势动作基本无误,球又快又准又直,直接可以给100分,但是为了保持一个度。我只能竖起大拇指这样说:“95分!厉害!很棒!非常棒这球,你们也看到了,这球又快又直又准。很棒啊!看一下能不能踢出个100分,老师给你点个赞!”,
“哇!哇!这么高分!”接着又起哄了,而且各个都跃跃欲试。
“70分!太小力啦,软绵绵的。能用点力就有80分优秀啦!”就这样子,连我自己都不知不觉融入了进去:“50分!哎哟!怎么又踢回去了,认真点啊,踢个90分出来。”
…………
现在我们学教背正面踢直线球
“老师老师!看我的!快看我的!”“老师老师!我多少分啊!?”“老师!我也要玩!”“我也要!……”“老师!他多少分!?”
“0分!”有些时候也说一些较趣味性的分数,逗得他们捧腹大笑。
“啊哈哈哈哈哈哈!居然0分这么低分!笑死我了!”“老师!老师!他呢?!”
又到震撼时刻了:“嗯!非常棒!100分!子健,这脚踢得非常好!老师也比较少能踢出这样的水准!非常棒!太棒了!终于出现一个满分的了!”这一脚脚背确实无可挑剔。
“哇!居然100分!满分耶!”“哇!我100分!满分,超过95分了!我是第一个!”“老师!老师!到我了,快看我的!”
…………
我又继续挑逗林威:“50分!凌威!你去教他!看你会不会教。
林威还真的看都不看我就迅速开始教人了:“来,我教你,老师叫我们这样,用脚的这里,内面去,要在地面上滚的,老师说不能踢飞球,把你的腿甩起来,踢下去时绷住你的脚,没了,踢吧 ,踢个80分出来”
“85分!哇!?这么厉害!还真能教啊!厉害喔!”我的确被震撼到了,竟然能直接开始教人了,还教得挺不错的样子。
林威毫不客气的回答“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
…………
…………
大约一个小时过去了考虑到小孩子的体力,我自己都一身大汗了:”踢这么久了!你们累不累啊!休息一下吧?
“不!我们不累!继续踢!到我了!到我了!老师接住!”
…………
唐武涛看到车来后,脸上没了笑容,转头问我:“老师,你等下要走了吗?”
“老师,再和我们踢一下再走嘛”子健不舍的拉住我衣服说:“老师,能不能明天早上再走啊?再陪我们踢多一会啊”“明天早上叫你爸爸妈妈接你走啊。”
面对这句话瞬间无语:“不不不……车来了,老师马上就走了。怎么可能让老师爸爸妈妈来接呢……”
“老师,你还会再回来吗?”果然,仿佛理所当然似的,他们会问我这个问题。
我虽然猜到,但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支支吾吾的回答:“额……这个……嗯!额~…
会~在未来老师会再回来,再次来到这个小镇,不过是在老师大学毕业后,出来工作稳定了,有时间再回来 。
子健马上恢复笑容:“好呀!老师!我们等你回来再教我们足球!”
我内心瞬间感觉有什么堵塞住似的:“额……”便说不出话来。
子健忽然间拉住我手说:“老师,你别走,再和我们踢一球”
那一刻心都软了:“好!就一球哈!踢完老师马上就上车啦!”
最后,他们都踢得很棒:“对没错!就是这样停球!”“嗯!很棒!对,就是这样传球!脚内侧!嗯!很棒。”“对没错,踢地滚球,传过来给老师!”
…………
说好的只踢一球,结果踢了好多球~。或许这就是不舍吧~:“好了~好了~真的是最后一球了!一人最后一球,老师马上转身就走!”
武涛全神贯注的后退几步,准备助跑:“嗯!好!看我的!”
又是一个震撼,一直球性超级差的他,竟然在最后连续踢出质量不错的球,是真的让我感到又意外又惊喜又开心:“嗯!非常好!95分脚背正面地滚球!又直又快又准!武涛终于踢了个非常非常棒的球了!
队员们陆续上车了,我也该走了:“对!哥哥很棒!满分停球!100分!实在太棒了!停得非常好! 停!?别踢了!老师走了!再见!拜拜!”不敢回头看他们,只能潇洒的走。
这2潇洒期间,不断有小孩子退出,也不断有小孩子加入,其中不乏一些特别调皮的来捣乱,但是捣乱一下就马上停止了,或许捣乱的发现没人和他一起捣乱,感到无趣把。个别捣乱的也融入了我们的行列中,也有从头到尾一直坚持着的。教了他们脚内侧踢地滚球和飞球、脚背正面地滚球和飞球、“香蕉球”和停球。果然,后来考虑到他们学踢飞球确实是不太行,就马上改学停球了。
这场教学,一直持续了大约两个小时,也是我下乡最开心的2个小时。我自己也融入了进去,根本没留意到周围发生了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让我把一段美好的时光永远的驻留在了原地。天时,是我下乡的这些天,唯独没下雨的一个下午;地利,有3个已经干了的小地方可以让我教学;人和,是在课室住宿的宿舍里,要还原回课室,期间我刚好看到楼上有队员看下来、有些东西要搬下楼,或许是看到我在教小朋友,就没叫我上去帮忙。不然,我会马上跑过去帮完忙再回来。然后下乡回来后,留下的是遗憾。
一开始,他们都不肯互相一起玩球,到后来的一起玩在一团,边教他们技术,边传授他们足球是一个团体运动,要学会分享,要一起玩,才有快乐。感受到他们的变化,真的很开心,可以潇洒的转身上车了~。下乡期间,通过平时观看孩子们上课和自己上课,我一直觉得特别小的孩子们的学习技术能力不太行,但是这两小时也颠覆了我的思想,其中不乏像唐子健这样个别的一学就展现出很不错的天赋的孩子。虽然,最后有教到的孩子不多,但是,我传承了我该传承的,自问问心无愧。同时,从第一节足球课到这节足球课,两者对比,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改变。
三下乡是共赢的,感谢这最后一节足球课,感谢自己,感谢孩子们,感谢队友,感谢幸运之神,感谢廉江石颈中心小学,感谢萌芽。
下乡,我没有留下触人心弦的眼泪,留下只有驻留原地的一条美好时光长河,河边,是一株株翠绿的嫩芽。而带走的,是依依不舍又必须往前走的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