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这山·那山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心情随笔 >

这山·那山

2016-10-03 作者:鹅黄的柳 来源:鹅黄的柳投稿 阅读:载入中…

 这山·那山

  这山·那山

  少年时进山砍柴,登上高高的莽岭四望,发现前后左右都是山。无边无际,皱皱褶褶。所以后来见到贾平凹将那连绵的群山喻作“牛百页”,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心中画面去填充。儿时尚未走出过大山,自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识,只怀疑,这世界怕多半是由大山组成的了。听说过“山外”一词,想不出平原的模样;知道有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却在心里发问:那地方还有山吗?

  后来就走出大山了。第一次突出秦岭峪口,蓦然见到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禁不住哇地一声惊叹:原来山也有尽头时候。再后来很快明白,地球表面多由大海覆盖,陆地只占约四分之一,山地也才约占陆地的三分之一。于是,眼界和胸域一下子开阔起来。但还是执拗地认为,我会永远是大山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若遇平原或海边人夸显自己的生地,我会不羡不屑;若还表露些蔑视山区之言,那我便在深心里暗暗将其看扁。因为那并不富饶的大山里,毕竟有我的童年,而童年的印记,常是我人生坐标的原点,也是我终生的心理基石。然而,随年事渐增,当回首履历之时,竟发现自己大半生竟是在平原和都市里度过了。愈到老来,愈发体悟着一条道理:一个人的出生地,原来只是他的秧圃,秧圃的养育是十分重要,但也必有其局限。大山里出生的人,虽不能忘了大山,却不能永远挟带着山的意识。因为那拥挤的大山里,必有狭隘存在。我的一些靠着才智与勤苦奋斗而走出了大山的乡党朋友,人虽进入了都市,深层的意识与行为背后,却总还笼罩着山的影子,摆脱不了山地意识的捆缚。表现于为人处事,便是那种掩藏着的狭隘与猥琐,家乡语叫做“綐不展”,缺少了大江东去的浩然之气,我想,那终也难得修成正果。山芋是长大了,却也大不到哪里去。

  中国有很多绵延数百里、上千里的大山。从西往东,由北到南,依次有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秦岭、巴山、横断山、大兴安岭、长白山、南岭山、十万大山、五指山等等,随便报出这些山脉名称,个个都巍然壮观而令人生畏。而这些大山,各有各的外形状貌,各有不同物产与性格特征。惯常认为,是河流孕育了文化,愚以为,不同的大山所培植的文化,亦毋庸忽视,盖因山乃河之源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南美的安第斯山,大概对其周边文化形成,也不无深远关系。以前,只熟悉着秦岭与巴山,虽也见得雄伟,然多呈秀美之色。所以对那“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柳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悠然情境,对于“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河水清”等等的诗句,就倍感熟悉而亲切。但前不久去了趟新疆,沿途远眺祁连,继而翻越天山,也稍稍刺探了阿尔泰,感觉就全不一样了。祁连多嶙峋,阿泰显巍莽,雪域天山的高耸与神秘,只能令人战兢兢仰视。在这类神山面前,我噤若寒蝉,丝毫不敢轻佻和放胆狂言了。它绵延上千里,纵深数百围,山色多变幻,常年积冰雪,有多少云遮雾罩的凶险峰峦,只可远远眺望而永无人迹登攀,其雄壮与神奇,谁敢轻言征服?故而初得理解,它似乎永远有源源流淌不尽的雪水,去滋养山南山北那一望无际的茵茵草原。继而联想,若将我只身掉进昆仑或喜马拉雅雪峰,那该是何等恐怖之事?在这个星球上,我最感恐惧的是无边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然而即便在空中俯瞰喜马拉亚,也同样会让我胆战心惊。而面对此类山脉,以前背诵的那些有关山野小景的恬静诗句,又怎能派上用场?看来,我是不能永远沉溺于小情小景之中的。再往开了去想,桂林一带有平地突兀、直上直下的奇异孤山;地球南北二极有永冻的冰封雪山。……这山,那山,山山各有千秋,差别大了去。有哲人说:世上没有相同的一条河流。我也敢说:世上也并无相同的一座大山。 www.WENZHANGba.com

  依山傍水,是多数人理想的居家之地。屋后青山隐隐,门前小河淙淙,习惯了这种诗意居所,便不易理解在大平原、大草原、乃至沙漠边缘居住者的内心情调,相信在他们的心灵图册里,也一定会选择相距最近的某条山脉来做参照吧,否则,会不会感到无依无靠呢?我甚至认为,对人类而言,有山有水的生地,才是最为相宜的生地。在此类藏隅,似乎更易于增智生慧,更能成就人物。概因山是大地的隆起,水是大地的凹陷,有了这种凹凸起伏,也许才能孕育出心思的波澜。毛泽东的韶山我去了,那里确实惬意;刘少奇的花明楼我也去了,也是有山有水,但其比例似不如韶山冲那么团气,屋后山孤,不与脉连。又想,共和国的创始者们,也多数来自山与水之间,我还真想不出有多少伟人,其故乡是在无垠的大平原上。孔子的家乡山少,他曾选择去列国周游;老子的故乡离山较远,所以远赴终南山在楼观台上修道。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只是将其养活而已,其实灵性的培育,与所处自然的关系,更是妙不可言啊。

  自古名山多仙占。佛家也好,道家也罢,都喜欢将寺院或道观建在险绝的山巅。是不想让人朝拜吗?不,是期望来者,首先经受攀登的考验。其次是追求高远,宁静,神秘,凸显。

  这山,那山,见过了形形色色的山,要说最爱的,还是我的商洛山。因为那里虽不富饶,但却灵秀而又安稳啊!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 这山·那山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