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隆庆村独特的魅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隆庆村独特的魅力

2017-02-20 作者:碧叶迎东日 来源:碧叶迎东日投稿 阅读:载入中…

隆庆村独特的魅力

  隆庆村独特的魅力

  蔡汉以

  2017-02-19

  隆庆村,位于福建省平和县山格镇东边;距山格镇2公里,距平和县城 7公里,距漳州市区 57公里。现有人口3200多人,1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136亩。

  根据漳州《济阳蔡氏》族谱“福建漳州济阳堂蔡氏”和中华蔡氏西山堂文化研究“福建平和蔡氏允恭公派•坑里蔡氏•溪州蔡氏•隆庆蔡氏”,以及“隆庆村蔡氏族谱”等资料记载:

  隆庆村蔡氏的开基年代是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由蔡期远、章妈从龙溪蔡港迁入开基,至今有789年历史。(注:蔡期远的另一支系,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从龙溪石码下田头迁入今小溪镇坑里村下坂社开基)

  要了解隆庆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隆庆村独特的魅力,需以二条主线来说明,即一蔡氏祠堂;二祭拜神庙。

  一、隆庆村蔡氏祠堂

  当始祖蔡期远在隆庆村开基的第130年时,即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隆庆村始建“蔡氏祠堂”---即蔡氏家庙。这位建造“蔡氏祠堂”的人,是三世均明公。据蔡氏族谱记载:

  蔡期远(隆庆村蔡氏第一世)(1208—1276年)妻章氏;

  蔡大观(隆庆村蔡氏第二世)(1234—1297年)妻叶氏;

  蔡细观(隆庆村蔡氏第二世)(居平和新安社里,庙坑溪头)妻许氏。

  蔡均明(隆庆村蔡氏第三世)(1279--1368年)妻林氏;蔡均祥(隆庆村第三世)妻陈氏;蔡均岱(隆庆村第三世)妻谢氏。

  “蔡氏祠堂”建成经过了438年后,即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进行了修建, 由地理师蔡任先生策划。修建后的“蔡氏祠堂”又经过了216年后,于2012年5月21日(农历闰四月一日)动工重建,2013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日)竣工庆典。隆庆村蔡氏祠堂至今有659年历史!

  历史悠久的蔡氏祠堂,有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其一祠堂建在“雄健卧牛”的风水宝地上;其二祠堂的墙不是砖头, 不是石料, 不是夯土,不是木头……而是芦苇编织成墙;其三祠堂的前面竖起三根旗杆石。

  蔡氏祠堂第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相传, 隆庆村是一块“雄健卧牛”风水宝地。本村一位风水先生蔡钦运曾说,我们隆庆村地形地貌象个“牛蹄”即---“U”字型状。也许是这个缘故,隆庆村有一座古城堡(墙内有军事设施,有射击窗口),不是四方形也不是圆形,而是“牛蹄”状。这蔡氏祠堂,就建在“U字型”的开口处;那时蔡氏祠堂的前面,还有一条河流……。可以看出这种布局,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的!

  然而,与其说隆庆村的地形地貌是“牛蹄”状,还不如说是一头雄健的“卧牛”浸卧在水中!因为隆庆村境内有一座山叫“牛路头”,当我们站在“牛路头”山上时, 我们远远地望着隆庆村,这时你将会发现,眼前这隆庆村---不是“牛蹄”状,而是“卧牛”状!这头雄健的“卧牛”,它浸卧在水中! 这水中雄健的“卧牛”,是那样地逼真,那样地形象!

  我们知道,水牛浸卧在水中,它一般只露出牛背和牛头。而牛背---就是村庄的居住区, 牛头---就是距离村庄最近的山“牛路头山”。这真是一幅“水牛戏水”之美图啊!

  回想在1974年以前,我们的村庄四周,曾被河流环抱着。后来因农业学大寨开展了“围溪造田”活动,使原来村庄的水系受到严重破坏,溪水断流……现在村庄只有一面是傍水---花山溪,此溪河流向漳州。

  但从现保留下来的田头名、社名来看,也可猜想到,当年隆庆村的水系是何等的发达!如上洋、下洋、船古旁、田中央、过河、过境、溪边、渡船头、湖仔、后浪底、洲仔、河尾……等等。

  蔡氏祠堂第二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古代保存下来的蔡氏祠堂的四周墙壁,一米以下用青砖砌成, 上部用木质框架,其中镶芦苇杆,外面用粘土抺平---形成了一道厚厚坚固的芦苇墙!为什么祠堂墙壁要建成“芦苇墙”呢?这也是雄健的“卧牛”风水宝地的缘故。因为牛要吃草, 牛要在水中浸卧。芦苇类似是一种草, 芦苇常常长在溪河边。这样祠堂墙壁建成“芦苇墙”,其含义在就在于,有利于“牛”的生存,象征蔡氏子孙万代兴旺!

  蔡氏祠堂第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从古代到1966年即“文革”前, 隆庆村蔡氏祠堂曾竖起三根“旗杆石”。小小村庄,竖起三根“旗杆石”真是不简单!旗杆石,古代是用来标榜身份、光宗耀祖的。

  据说,古代科举制,凡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就可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后辈。那么隆庆村蔡氏祠堂这三根“旗杆石”,是什么功名?是何人呢?至今是一个谜。

  因为古代的《隆庆村蔡氏族谱》已失存,现“蔡氏族谱”是从坑里村蔡氏宗亲那里转抄来的,只记载---开基,始建祠堂时间等, 隆庆村的“功名者”缺乏资料!本来我们还可以从“旗杆石”的品种,来推测其“功名”级别,但“旗杆石”当年也被毁了,只留下一个底座,这有待进一步探寻!

  隆庆村蔡氏祠堂,从始建至今,坐落在雄健的“卧牛地”上。建筑面积353。6平方米;坐向卯酉兼甲庚(即坐东朝西)。旧祠堂长25.4米, 宽13.92米。为不破坏原有雄健“卧牛地”的地理结构,新祠堂按原址尺寸重建,只是地基整体提高50公分,屋脊提高55公分。新祠堂保持传统的三开间两落山顶式格局。

  二、隆庆村祭拜神庙。

  隆庆村的神庙叫“绍庆堂”。绍庆堂坐落于隆庆村花山溪畔。主祀:王爹、内宫夫人;兼祀:王公、佛公、观音、马君等神像。绍庆堂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至今有645年历史。

  康熙六十年(1721年)曾重修。岁月变迁,几经兴废。时至1988年暑夏,经村民捐资,又重修绍庆堂;2012年7月24日(农历六月初六日)绍庆堂管委会集思广益,倡乡贤,告民众,聚民资,获收捐资120多万元,动工重建了绍庆堂。并于2013年1月21日(农历二0一二年十二月初十日) 竣工。

  重建后的绍庆堂,依悉旧制,增添95厘米,坐癸向丁兼丑未,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95.62平方米。增建戏台、拜亭、上盖琉璃碧瓦,二龙抢珠,气势宏伟。殿堂轩敞,画栋雕梁,花草人物,绚丽多彩,栩栩如生,金碧辉煌。(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wenzhangba.com)

  绍庆堂,前眺大屏山脉,右依花山溪,山崇水秀,众神明神威赫奕,香火兴旺,保佑蔡氏子孙,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添丁进财,安居乐业。在绍庆堂众神明的护佑下,隆庆村大中专毕业生层出不穷。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蔡竹梯先生;201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人工智能专业的蔡振华博士;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硕连读的蔡赐河硕士等。

  每年正月初五日举行王爹及众神明出巡行香活动,是日在花山溪的深水区进行一年一度的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洗水尪”民俗文化活动,场面热闹非凡。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一日演社戏纪念王爹诞辰。

  隆庆村绍庆堂有二个未解之谜。其一“王爹”之神,历史人物是谁? 其一“洗水尪”民俗活动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在闽南漳州这一带,村民主要的信仰,有“开漳圣王---历史人物陈元光”;“王公---历史人物许天正(即陈元光的得力助手)”;“三平祖师公---历史人物唐高僧杨义中”;“大众爷公---历史人物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而隆庆村的村民信仰,却与众不同,他们不仅信仰以上神明,而且还信仰“王爹”。

  那么这“王爹”的历史人物是谁呢? 请大家到隆庆村最古老的庙宇“绍庆堂”作实地探秘吧!

  有人说,“王爹”之神可能就是“五显大帝”,其历史人物与“洗水尪”民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说隆庆村绍庆堂“洗水尪”的民俗活动。正月初五日举行王爹及众神明出巡行香活动。出巡行香结束后,在花山溪的深水区,进行一年一度的“洗水尪”民俗文化活动。即入庙前,由几位年轻力壮的村民抬着“王爹”等众神,到本村的花山溪水中浸水,然后迅速抬起,快步抬着“王爹”向神庙方向跑去……请“王爹”等众神入庙!

  在向神庙方向跑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习俗---谁能摸到“王爹”的胡子,谁这一年中就能得到“王爹”等众神的保佑,带来福气,赚很多钱,家人平安!因此,那一天,全村的人都在此围观,并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怕被人撞倒的危险,伸手欲摸“王爹”的胡子……。

  “王爹”浸溪水的这项活动,是“走水尪”一种民俗活动。而关于“走水尪”民俗活动的由来,平和县国强乡高坑村“侯卿庵”最为闻名,其活动的由来有历史说明。

  情况如下:宋末元初(1279年),宋帝赵昺为躲避元兵追杀而被迫南迁,那时,现称平和县国强乡高坑村,陈氏一世祖陈槪公,与其胞弟、其儿子、其侄子、还有许多宋军护送着宋帝赵昺。但在元兵的一路追杀下,宋兵溃不成军,绝望之下,宋帝赵昺投海自杀。这时,宋兵群龙无首,各自逃命安生。陈概公带着家人为避开元兵的追杀,辗转于崇山峻岭之间。一天晚上,疲惫不堪的陈概公等人来到一个十分破烂的“五显帝公”庙内休息。睡梦中,一位长着三只眼的彪形大汉对着陈概公叫道“赶快带着人上路,后面的追兵就要到了!”大汉说话时,眼中不时射出光芒。陈概公猛然惊醒,赶紧叫醒全体人员,告知梦里情况。大家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决定连夜赶路,离开此地。

  此时,概公忽听见后面一声响,回头一看,却见神龛里的一尊长着三只眼的尪像(闽南语,即神像)正在摇动着。概公仔细一看,这尊尪像长得正如梦中所见的大汉一样,他当即小心的捧起这尊尪像,然后带着人员迅速离开。概公一等人离开庵庙,逃到对面的山头。回头一看,刚才住过的那座庵庙已是火光冲天。陈概公望着手中捧着的尪像,心中好生感激。认为是这尊“五显大帝”救了他们,决定从此把“五显大帝”视为恩公和保护神来供奉。

  陈概公等人逃到了现在的平和县境内,辗转于大芹山一带,最后定居于现在的国强乡白叶村金星楼。若干年后,陈概公的后代子孙陈子成移居国强高坑村,他们的保护神“五显大帝”也随之移居高坑村。

  为了安置好“五显帝”神像,陈子成选择了当地一块被称为“雄鹰展翅”的风水宝地,在此兴建神庙,取名为“五显帝庙”。“五显大帝”神像从此安居于“五显帝庙”内。又过了几十年,陈家后代陈君用在朝廷封侯,“五显帝庙”因此易名为“侯卿庵”并沿用至今。“侯卿庵”建在“雄鹰展翅”风水宝地之上,鹰飞击水。

  陈氏先民们认为,抬上“五显大帝”神像到村里各处巡安,更能庇佑百姓平安。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抬着神像来到高坑村河花溪浸水,奔跑,左右摇晃……尤其是在过河时,速度越发加快,溅起阵阵水花……。

  以上是“走水尪”民俗活动的由来记载。显然隆庆村“王爹”浸溪水的“走水尪”与国强乡高坑村“走水尪”是同一个习俗的。

  因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猜想:当年有一批南宋军人,护送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在元兵一路追杀下,赵昺投海自杀(1279年3月19日)随后,他们走上逃亡之路。他们有的到现在的国强乡白叶村金星楼……若干年后,又移居现在的国强高坑村……再后来,那里形成了“走水尪”习俗。

  但因种种原因,为向外谋求新居住地,其中有一个旧军官,带领一队人马来到现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定居。这些人,大部分是南宋的旧军人(已换装成老百姓)这位旧军官---可能就是后来人们尊称的“王爹”。这位旧军官,活时为民做了许多善事,死后被尊为 “神”,因他是南宋的大官---属王亲国戚,老百姓就尊称他为---“王爹”。

  旧军官被尊为“王爹”,他去世后,他的老部下及村民,十分怀念他,建庙祭拜!并且把那里---现在的国强高坑村早已形成了“走水尪”习俗,也带到隆庆村来。按本村的新年习俗“正月初五,五更开,家家户户,喜成堆!”(闽语)把这一天,定为“王爹”的行香出巡时间!

  ……隆庆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向世人昭示了其历史渊源!

  朋友!请你到隆庆村来旅游观光,这里将要建成“美丽乡村”,这里是历史文化的胜地!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隆庆村独特的魅力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