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谈读书 《康熙字典》序中讲,上古结绳,后世人易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史前时期没有文字,我们的祖先是用结绳来记事的。到原始 社会 末期,才有了文字。从而 改变 了先人结绳记事的古老方法。 有了文字后,很快就有了书籍。书籍也有好坏之分,读一本好书,不但能获得 精神 上的 享受 ,而且又能增长知识。信息社会,我们更离不开知识。知识从哪里来?当然是从书本上和社会实践中来。没有知识的人,肯定 文化 底蕴不足。所以高尔基《谈读书》的相关文章列表
日期:2014-10-18 08:00:04 点击:116 好评:0
一 小时候,我总共在学校念过五年半小学,即三年半初小,二年高小。 那时念书,我们既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也免念“人之初,性本善”或“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的蒙学课本。大概,我们是从“一二三四”和“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开始的吧。启蒙课本...
日期:2014-06-27 16:55:04 点击:150 好评:4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戴着厚厚的玻璃眼镜,他们终日伏在书案而不知疲倦,他们将成绩看得很重。正如生之于死,大之于与小,自然也存在那样一类人,他们奇装异服,他们提前进入成人的世界,他们认为学习无关紧要。所以,他们吹着口哨,从心底厌恶前者,并为其命名...
日期:2015-04-21 17:15:05 点击:51 好评:0
读书笔记,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所记内容也因人而异,用途也不一。 有记感悟心得的,有把书本的知识抄录的,有议论的,有抄一段书写一段感悟的,有抄一段议论一段的,不一而足。意中的读书笔记,只抄录书本知识,至于感悟、议论,都写成了述评文章,偶尔也记在...
日期:2015-09-25 19:15:06 点击:40 好评:0
首先我们来看标题中所呈现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注意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从孔子的的儒家尊崇,以及孔子的弟子所写的论云中的中庸之道,再到最后一个教育界的领袖蔡元培手中的北大,我们是一个秉承了几千年的教育文明国度! 但是正如从二十一世纪...
日期:2015-04-21 17:15:20 点击:61 好评:2
意中的读书笔记分为需要理解、掌握、记住的知识;较生僻但经常能用上的词组或字,譬如荦荦大端、评骘高低、相埒、颉颃之类;可以在写作中应用或借用的句子、警句、注释等三部分。 对于需要理解、掌握、记住的部分,要按照所读的书名做笔记,一部书一个读书笔...
日期:2016-05-11 22:02:53 点击:122 好评:4
文|筱蕾 我很喜欢逛书店,陪我逛书店的朋友常常跟我说:“哎,好久没看书了。”很明显,他们都有通过看书去学习与提升的欲望,并对不看书感到惭愧与自责。这无疑是一种好的意识,但是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轻松地读书。 现在不乏有读书意识的人,但是你可...
日期:2015-09-26 00:40:57 点击:52 好评:0
首先我们来看标题中所呈现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注意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从孔子的的儒家尊崇,以及孔子的弟子所写的论云中的中庸之道,再到最后一个教育界的领袖蔡元培手中的北大,我们是一个秉承了几千年的教育文明国度! 但是正如从二十一世纪...
日期:2015-12-11 21:00:54 点击:59 好评:2
读书正己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几乎无一不承担着“正人”的角色。为父母的要“正”孩子,为师者要“正”学生,为官从政者要“正”下属和百姓。然而,正人者必先正己。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己,就是改正自己的过错,端正自己的思想...
日期:2015-07-20 21:10:02 点击:174 好评:6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周国平 为一辈子读书打好基础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事实上,在我迄今所读的书中,当学生时读的占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是在走出校门后读的。我相信,其他爱读书的人一定也是如此。我还相信,他们基本上也是在年少时代为一辈子的读书打下了基...
日期:2015-10-08 17:20:06 点击:62 好评:1
罗曼。罗兰说:“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都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检讨自己,提升自己!”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是一个90后的阳光青年。在我记忆当中与书开始接触那就是童年了。童年是美好又充满憧憬。童年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