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喜欢过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我不喜欢过年

2018-02-14 20:00:08 作者:晏凌羊 阅读:载入中…

我不喜欢过年

  戳上方蓝字「置顶」晏凌羊

  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7分钟

  不喜欢过年

  文/晏凌羊

  1

  除夕前一天,我还在加班。

  回到家里,发现住在小区里的人都走了大半。整个小区显得空空荡荡,但我好喜欢这种空空荡荡。

  前几天,我还跟身边的朋友说了一句:“我不喜欢春节这个扰乱正常社会秩序节日。”

  是啊,快递停了,很多商店关门了,打车打不到了,网购也不方便了。对于我这种不喜欢过节的人来说,这的确有点不大方便。

  春节当然有它的积极意义,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

  童话《小王子》中,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春节应该是最富有仪式感的日子了,如果过得有意思的话。只可惜,这样的节日,越过越没意思,因为我们的春节都交给了吃喝玩乐甚至虚假客套。

  一过年,大家开始亲戚遇见谁都得亲切地打声招呼,别人家小孩不管长得好看不好看都得夸句“好可爱”,对着亲戚来一个标准微笑,兜里得准备红包以免失了礼数,你可能还会被各种熟或不熟的人问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工资多少、买房没,又或者,所有人都在打麻将而你因为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显得鹤立鸡群

  节日是很无聊的一件事,只有孩子是唯一的糖。你看着他们开心自己也会变开心。除此之外,好像值得期待事情并不多,但必须要去做的仪式却不少。

  不喜欢过节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的。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可能算;《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则肯定算。

  《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同一类人,两人相似地方有很多,但在对待聚散的这个问题上,两个人有点分歧:

  贾宝玉“喜聚不喜散”,林黛玉则“喜散不喜聚”。

  黛玉对聚散有自己的看法

  “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因而人以为喜之时,她反以为悲。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也就无可如何了。

  某回端阳节,宴席散了之后,林黛玉倒不觉得,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

  贾宝玉不是不知道“好花美丽不常开,好景美丽不常在”,不是不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他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一点,甚至不惜以“假象”麻痹自己、慰藉自己。

  林黛玉则认为,聚散的内核是喜与悲。她愿意以更真实清醒姿态面对人生中这些必然。

  在《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一行人陪逛大观园,看到一些残荷。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

  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的这园子闲了一闲,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残荷了。”

  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

  (歪个楼,我觉得这段是最能说明三个人的关系的)

  林黛玉觉得,别人只道眼下花开的热闹,却终不免会有残败的一日,倒不如直接看这荷花的残败显得更真实一些。

  看《红楼梦》,其实我们找的都是自己。

  我能欣赏宝钗的冷静坚强、圆融,她是最实用的妻子,但骨子里却更愿意跟黛玉亲近,因为三观相似。

  和黛玉一样,我也是一个多么不合时宜的人啊。对所有的节日无感也就罢了,对春节这个合家团圆的传统佳节也是喜欢不起来。

  在这个节日里,快乐变成了一件“政治正确”的事。哪怕你实际上并不想有什么悲喜,也必须要“显得快乐”。这多难受啊。

  我不喜欢人们说的各种狂欢和热闹,不喜欢欢庆的感觉,也不喜欢各种仪式礼节,不喜欢和不熟的人在一起对话的感觉。

  大概是自我意识强大,我不喜欢被淹没在热闹、狂欢的海洋中。

  每一次狂欢,狂欢的人从来都不是某个个体,而是整个人群。对这种传染性的情绪,我保持警惕(这种性格若是搁60年代的大运动中,估计只有被打倒的份)。越是狂欢的场合,我越显落寞

  热闹、狂欢带来的快乐,在我眼里是假性的。集体狂欢的场合,人们被集体催眠,个体的意志被淹没,很容易被别人的假性快乐传染,然后自己貌似也变得很快乐

  只是,这种快乐是不能持续的,一旦离开那个群体,当你接触真相、本相,就显得狂欢后的落寞更加难忍。

   

  是的,我讨厌一切需要一群人做起来才开心的事情。

  2

  我不喜欢春节这个节日,还有一个原因春节是人生悲欢的放大镜,喜的更喜,悲的更悲。

  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13位主持阵容发布,网友发现不见了董卿。有人开始写文,说心疼董卿十几年来只能吃速冻饺子。这种心疼,在我看来多多少少有点矫情。

  在春节这个日子里,董卿至少是站在全国目的舞台上,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迎接新年。人家是在工作赚钱,而我们只是在花钱或者看别人赚钱,有啥可心疼人家的呢?人家似乎也不需要这种心疼。

  这几年,网络出现了一些不大好的风向:对功成名就的人施予同情,却对那些真正身处底层的人视而不见,甚至时不时就痛斥他们愚昧、懒惰。说到底,这也是一种捧高踩低、嫌贫爱富吧。

  去年,我关注过这样一条新闻:深圳罗湖区莲塘一位63岁母亲跳楼,希望用自杀的方式得到保险公司30万赔偿款来治疗儿子的强直性脊柱炎。

  母亲没想到,自杀并不能获得意外险赔偿,而且这份保险去年已过期。相反,她的死亡,把本来就困难家庭推到了绝望边缘

  人家愚昧吗?不努力吗?

  这位母亲的丈夫,在儿子才8岁时就患脑溢血去世。丈夫的病也花光了家中的全部积蓄,母亲含辛茹苦将一儿一女养大。

  儿子病重前在餐厅工作,妻子在药店上班,两个人加起来月收入在七千左右,勉强够维持生活。这位母亲一直自责自己帮不上忙,为筹得儿子的手术费竟然走上了绝路。

  还有一则新闻,主角是云南文山的农民韦树福。

  他6岁的女儿韦金秋在一次全县幼儿园学生体检中被发现患有贫血,最终被确定为β重型地中海贫血。

  随后,他带着女儿到广州、深圳等医院寻医,被医生告知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光押金就需要30万元。

  后来,他查了很多古书,也听信一些所谓的偏方,用烟熏法为女儿治病。看着女儿在烟雾中咳嗽、哭喊了两个多小时

  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前几天,一个网友给我留言说:快过年了,一个同事父亲跳楼自杀了,母亲脑癌晚期已成植物人,父亲近期也因生病不想再连累家人选择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知道他这个年要怎么过……

  一个人若是突逢厄运,很有可能一下子就从“腰缠万贯”跌落到“债台高筑”。很多人处境艰难,不一定是因为蠢、懒,而是命运给他们的人生蒙上了一层黑布。这个社会是不存在绝对公平的,勤奋聪明、努力等等,不一定能给你带来回报

  年前,一篇《流感中的北京中年》刷屏,我认真看了。

  这篇文章之所以刷屏,是因为触发了大众焦虑恐惧。人们害怕的不仅仅是流感,还有面对类似疾病的无力感。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一个人生大病,可能就会导致这个家庭返贫。

  平常我们觉得自己挺有钱的,但家里人一生病,家庭财富立即呈摧枯拉朽之势流散、消亡。在这个国度,我们的命不值钱,但病很值钱。

  不知这个送走了一个亲人的家庭,今年过年会如何过,又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活总有不那么如意一面,平时你可以直面这种不如意和无力感,可到了春节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你不将它藏起来,似乎都显得不吉利了。

  也正因为如此,我特别不爱看中国的贺年宣传片。每逢节日,各种广告、宣传片都在回避真实,追求表面的喜庆、团圆。

  广告里千篇一律的是物质生活优裕的人们的生活,男帅女靓娃可爱,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很假不说,简直是在拉仇恨

  真正的“年”是怎样的呢?有喜庆,也有各种不得不为了表露喜庆而硬藏起来的心酸、硬坳出来的坚强。

  什么时候我们的镜头能对准那些小人物以及他们的心酸、坚强,并将这些都展露在世人眼前,什么时候我们才具备真正的大国自信吧。

  某年春节,我看到一个宣传片,是街坊邻居拉一个独居老人到自己家里过年,看得我眼眶湿了,倒不是因为这种善举让人感动,而是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吃完年夜饭,老人回到自己冷清的家,又会如何?

  温暖、互助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也为这样的人必须要过这样一个节日感到有点心酸。

  春节的存在,真的会把某些人的孤独寂寥失意放大,不信你去看看那些过年还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民警、消防员、边防战士、医生护士

  一个交警,因春节值班,已6年没在家过年。谈起没能陪伴女儿过年,接受记者采访的他立马打住,背过身抹起了眼泪

  一个消防战士,过年不能回家。出现火警时,他正在剃头,然后不得不顶着剃了一半的头,迅速穿上消防服冲上消防车。

  去年除夕夜,哈尔滨民警曲玉权处理斗殴报警时,被犯罪嫌疑人袭击受伤,救治无效牺牲,年仅38岁。视频显示,倒地的曲玉权仍抱住嫌疑人的腿阻止逃跑。

  而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除夕夜也在值班。听到消息的时候,她刚抢救完一个心衰竭的病人,一听丈夫已殉职的消息就哭晕了过去。

  年少时过春节,我们能想到的只是自己的缺失和不如意,但现在,却也能想到别人的不如意。

  众生皆苦,我们会过节,但劫难却是全年无休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更关注那些可能正感受着彻骨的寒冷磨难的人。

  明星的生活离我们太远了,小人物的坚强更容易让我感到平凡感动。我们和他们一样,哪个也没比哪个强多少,但小人物也有他们的可亲,可敬。

  在这个节日里,也许他们真的没法快乐起来,那就祝他们平安。

  命运不公平,世界也不美好,但只要还有口气儿在,就能热烈地活下去的人,是你,是我。

  春节来了,谁都希望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好”的定义又是什么?更成功?更富有?更美丽?更优秀?这些也许是这个世界衡量我们的标尺,但其实我们心中可能有比这些更好的“美好”,比如,更有爱,更包容,更善良,更谦卑。

  新的一年,愿你变得更好吧。

  谢谢你听我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祝福的话还是要说的:祝每一个读者春节快乐,一生健康平安。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这篇文只是讲了“我”如何如何看,而不是倡导大家如何如何看。每一种喜好,都应该被尊重,不管是喜欢春节的还是不喜欢的。另,感谢一年来对羊羊的支持。回到公众号主界面,点击“精品文章”,可查看羊羊以往的所有文章链接。春节没事干的话,可以看看羊羊已出版的三本书哦(电子版已可购买)。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往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最重要了,其他都是浮云

  关注「晏凌羊」

  在后台回复关键字“精品文章”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还有:

  我的故事 | 永别了2017,2018请对我们好一点

  社会观感 | 愿你我都不会白白受苦

  社会观感 | 穷不是原罪,请别随意穷人标签

  红楼人物 | 年少不懂林黛玉,读懂已然到中年

  民国故事 | 庐隐:敬命运一杯酒,再苦也不磕头

  喜欢这篇文章,就请扫码关注我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我不喜欢过年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