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世上只有一个人能听懂的歌
文|北巷狸猫
配图|陈奕迅《我们》
《我们》这首歌发布的那天,我的微博被这首歌的mv刷屏了,我在地铁上迫不及待地点开,听完眼泪忍不住往下流的时候,才看到Eason配mv的文案是:
“相遇、重逢,《我们》,很动人的一首歌,小心听到流眼泪啊。”
其实,是首很普通的歌,只是听歌的我在歌里看到了曾经的我们,我和那个他。
紧接着,我看到《我们》的作词葛大为写下的那段话,更是无数根针一样,戳中所有听歌人的痛点。
他说:写了很久,写不出来,当时也还不知道谁要唱,只觉得关于北京的电影好像还是应该回到北京写吧。
刚好坐在北京的饭店,等着吃涮羊肉的空档,望着窗外的夜色,字句竟然就这样流露出来。
都因为想起村上春树的一句: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然后,我就想写一首,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听懂的歌,但歌名叫做《我们》。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此刻想的那个人,听到这首歌了吗,看到这段话了吗,他听这首歌的时候会想到曾经的我们吗?
我不知道。
前些天写稿子的时候想到你,不自觉地推算起我们认识的时间,2010年9月相识,2012年7月在一起,2014年11月分手,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从我们相识到我完全放下,足足七年。
人都常说,我们的细胞每七年会更替一次,你关于那个人的记忆,也会随之更迭。
七年了,时间帮我放下了你,也带我认识了新的人。
但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遗憾停留在心口,该怎么形容呢,就好像是当时的你是最好的你,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我怎样奔跑怎样追逐也都没有办法跨过去,连背影都看不见的我们,只能渐行渐远。
陈奕迅在《我们》中唱道,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我不知道,你还能记得吗,我们在一起的那天,你跟我说,你和别的女孩都不一样,谢谢你的出现,让我的青春不再有遗憾。
后来我脸红心跳地跑回家,眼睛里像是被注了几十斤的水一样,眼泪不停地往下流,你可能不知道我有多开心,做梦我都会笑出声,那个穿白衬衫,穿篮球服,在篮球场上奔跑的少年,说他喜欢我。
你还能记得这些吗,我想你应该不会刻意记住它们吧,甚至再说到遗憾这两个字的时候,都不会想起我,只是偶尔突然听到身边的朋友提起我,你才会想起,原来你的青春中,有过这个女孩。
但我会,我会记得那个在我耳边唱《简单爱》的你,会记得在大风吹起沙子时伸手捂住我的眼睛的你,会记得给我留言说要在我生命中猖狂一辈子的你。
当然,这些记得,我会深深地埋下心里的某一个角落里,不去刻意忘记,也不会经常提起。
上个周,我忙着各种工作的时候,闺蜜突然给我发来了一条微信,跟我说,你访问了她的空间。
我顿时有些手足无措,看着屏幕上闺蜜发来的那句话中你的名字,我有些熟悉又陌生,和很多人的对话里,都很久很久没有提到你了,就连我的输入法都已经把你忘记了。
我慌乱地看了一眼闺蜜的空间,大家早就废弃了空间的这种社交形式,闺蜜的空间里自然也几乎没有关于我的任何消息,仅有的几条几年前我给她的留言,也早就被设置成了仅自己可见。
我关上了和闺蜜的对话框,来不及去各个社交平台上偷看一下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就被接踵而来的工作压得一扫而忘。
等闲下来的时候再想起来,就觉得,好像也没什么了。
我不知道是成长让我变得对你不再敏感,还是我打心底里的放下,但我想两者应该都有吧。
现在回想起那段青春,我觉得真的挺好的,在那样充满少年感的时间里,我遇见了最好的你,让我奔跑,让我成长,这样说起来真的不算是遗憾。
《我们》这首歌的热评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听过,就一定也看到过。
「后来的我,离开了他,永远的离开了他,十年的感情不过寥寥几句话。
后来的我,嫁给了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他的浪漫,却有不一样的温暖。」
看到那段话时,我在想,后来的我们,也大概是如此。
如今,刘若英把《后来》拍成了电影,陈奕迅为这部电影唱着主题曲《我们》,真希望结局再怎样不尽人意,《后来》的《我们》也要好好的。
我不知道他听这首歌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但我想知道,你们听这首歌的时候,有想到那个人吗,你们还好吗?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