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百年孤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百年孤独读后感10篇

2022-05-16 12:44: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百年孤独读后感10篇

  《百年孤独》是一本由[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70元,页数:3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年孤独》读后感(一):百年是一个人寿命的长度。

今天读完了百年孤独,经过考试期间争分夺秒,放假后的手不释卷。虽然具体很多地方没看懂,没有琢磨出每一段故事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思想,但读完后却能深深体会到那种磅礴,苍凉的感觉。极盛而衰后的萧索丝丝地浸入骨髓,即使在赤道的夏天都感到寒意。
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浮浮沉沉,却逃不过梅尔加德斯百年前的语言;一个个奥雷连诺彼此不同,却重复着相似的命运,最后这个生命一闪而过,不留一点痕迹。每个人都追求着,奋力地活着,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地平衡着大家族的千丝万缕,但哪怕是离家出走,出海多年后归家的奥雷连诺,最终也逃不开家族的宿命。每个人看似不同,孤独地活着,辛苦不被其他人理解,内心渴望自由却被束缚,但又那么一样,在这个家族的笼罩下,没有人逃得开。
读着读着,会逐渐对身边的孤独敏感起来。自己有着自己的计划,理想,情绪,喜好,做着自己的事情,走着自己的路。然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其它因素,都要平衡其它的关系,好像自己做的一切,都没有人理解;有时候,甚至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不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了解自己刚才为什么那样做?读着读着,孤独感不断地加深,随着书页的翻动,好像在慢慢地坠入一个冰冷的漩涡。随着奥雷连诺家的大宅慢慢被自然吞噬,这种无尽的孤独感好像开始将自己包裹起来。这是一种冰冷的感觉,第一次开始思考,开始意识到,自己看似每天和他人交谈,聚会,饭局,交流,到头来其实还是孤独的--躲不开。就像奥雷连诺家人一样,每个人都是那么无法理喻,做着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在无尽的孤独之中。
不过看到最后,大风将宅子连根拔起的时候,一切好像又释然了,眼前的景物好像又变回了彩色--不久我们都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一个过客,指望着怎样地安定,怎样的理解,怎样的热切,才能叫不孤独呢?
人就孤独地走过这一遭吧。

  《百年孤独》读后感(二):没有人受诅 我活该孤独。

      “时间过得真快。 可也没那么快”,乌尔苏拉说。分不清是清醒还是混沌的时候说。所有人都逃不过孤独的宿命,生来孤独,爱情孤独,独处孤独,狂欢孤独,三十二场战争都孤独。当然,死亡也孤独。当家族的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羊皮卷上所载,所有人的命运,都会随狂风呼啸,与这个迷梦一般的城镇——马孔多,一起消逝在世人的脑海。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孤独像迷药,像烈酒,像不知何时会爆炸又 一边冒着气泡的硫化汞。孤独远没有如此简单,如果人们是飞蛾,孤独便是火,不经意间便掉入这场无止境的深渊。死亡的时候,会回想起多年以前见识冰块的下午和面对行刑队的午后;并且在最后一秒,依然为这深渊迷醉。
        我尝了一口,味道太过浓烈,想逃开却又无法挣脱 。远在1998年的一场雨,时而倾盆时而淅淅沥沥,下而至今,腐烂着这世界,连同这孤独,一起熬制。我会兑现雨停后死去的诺言,或者说,所有人都在等待雨停后死去。因为地下那三罐金子的主人并不是他们。
        我害怕这孤独,又享受这孤独。就像我拼了命想要在别人的生命里留下印迹,可到头来把我忘记,还是一样容易。从此这孤独变得可感,从此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无法逃脱:独处的时候孤独,一个人走路孤独,黑夜中的台阶孤独,一人的餐桌孤独,赢在前头孤独,输在后头孤独,转身孤独,迎上前去也孤独,回家的长廊孤独,屋顶的星空孤独;在人群的时候孤独,人潮拥挤的时候孤独,熙熙攘攘喧闹无话可说的时候孤独,狂欢庆祝时孤独,别人高兴时孤独,别人悲伤时孤独……其实——
        没有人受诅,你活该孤独。

  《百年孤独》读后感(四):飘忽的感受

  读这本书之前,就听说了很多次,在许多泛着忧郁的短文里总是被提起,一句话或者仅仅是题目。
  一般满怀期望去看的书都有两个极端的结果,很喜欢或者很失望。我也说不清楚第一次看完这本书的感觉,总之后来又看了几遍。和某人谈起过这本书,她说高中的时候读这本书觉得里面的关系好淫乱。说实话,我一点也没有觉得,他们乱伦,疯狂的做爱,去打仗,或者衣冠楚楚,成为大家期望的样子,到后头,我都觉得悲伤。
  我没搞清楚过里面的人物关系,没记住他们的名字,心中留下的只有几个影子、一些故事很和他们一样的藏在深处的孤独。其实我想建议,这样的书就静静的读吧,不要刻意记住什么,什么人物关系也无需太在意,看它,就像感受一次春风。
  每当有人提起这本书,不管是怎样的讨论我总会说我很喜欢这本书,我能感觉到一点说不出的东西,或者就是那叫做孤独的东西,总之,马尔克斯很厉害,把每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描写出来,血淋淋的。
  我时常会想那些感觉来自何方,那些孤独是如何产生,总之,每次都有不太一样的答案。而此刻我想的是:
  因为最后,所有人都死了。记得一位老师曾对我们说过:“时光面前,没有人是赢家。”是的,我们向死而生,用这点光阴努力想要证明什么,可是什么也证明不了,却无法停下,所以注定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读后感(五):孤独与爱

磅礴大气的内涵敛在一部看似荒诞无言的魔幻现实相结合的小说里,对于我来说仿若仰望着一个高不可及的天上的女子,被她吸引着却看不清她散发着奇异气息的面容。
确实,《百年孤独》所制造的这个宇宙,初读除了理清关系之外,着实只予我痴痴观望,要说下笔点评一二,确是无从落笔。
我只记得看某个女人死的时候,血淌过街道流到当事的男的屋子里的那种窒息感;看那个风风雨雨一生的老女人乌苏拉老奶奶年轻的时候系紧裤腰带防止和一代生出“猪尾巴”时的哭笑不得;更记得最后一个人在羊皮纸上写下一笔一划的黯然神伤。
曾经有个同学问过我,这本书是很大气,可是她想表达什么含义?
那时我语塞了,我不知道对于这么一部有血有肉,甚至处处会有无形的双手扼住读者脖子的庞大架构,以期百年孤独的形式述说,到底是为了什么。然而而今,我却有了只有自己的理解。
孤独对于所有人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上至国家社稷,下至平民百姓,孤独是一种由内心所出现的寂寞感。不仅仅因形孤独而孤独,即便身边人多如洪流,在人内心依旧有一种孤独。那同样是人人都会产生的。
然而孤独就像不可逃避的现实,虽然所有人都会在孤独中经历,各自经历及最终归宿却是不相同的。这就像一种特定好的命运,所有人都在里面苦苦挣扎,有些人混混然不知自己所处环境,有些人明明知道了却又无力改变,也有些人尝试着努力改变,更有些人已然屈服于孤独。
每个人的孤独是不同的,尽管最后以魔幻的结尾来告之所有人的去向,仿若扼住你喉咙的那只手突然拿开,你依旧是愣愣地看着远方,眼里却闪出不知何意的泪来。那种东西叫习惯,尽管我如同上帝一样看着作者书写所有人的生死,我依旧把我想象成那片大陆上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人,因此在习惯了他们存在的时候,尽管知晓一切不过庄生晓梦,在一切化为羊皮纸上的斑驳字迹之时,仍旧不住唏嘘。
这是感叹,最终没有脱离了孤独么?
于是我抽回了现实,我依旧觉着那种孤独的死亡压抑的气息徘徊。猛地一惊发现也许书里的那个宇宙同我们处在平行世界,我们是另一种形式的永远孤独。生与死,笑与哭,一分一毫间耗费着我们的生命,至终不过一扬尘土,埋没在大地最朴实的怀抱里。一辈子,依旧是孤独。
因此那时候,我诧异了,我也更怕了。他仅仅,仅仅只是让我们认清现实么?确实有,但不仅如此。小说终归是小说,尽管最后世界上不会出现第二个百年孤独的家族,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实会出现无数个孤独的家族。然而未必是至死孤独,如同第一代的探索精神,那个吉普赛人带来的新奇玩意儿,终归即使一代不成,一代接一代地想目标前进,我们努力拜托着、改变着孤独带给人的不好影响,终有一天就像发现新大陆般。有一种东西会普遍存在,那就是爱。
我一直说着这本书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扼住我的脖子,却不至于置我于死地,然而生活中的爱却如同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抚摸、掰开这只手,最后相握。那是一种孤独与爱从不矛盾的境界,而非在假象的人间关爱中,外面有一层更大的孤独包围。因此若说无法逃脱孤独的结局,不如说期间过程是否孤独。曾经有人说过,人生来是在等待死亡的。死亡是一个结果,万物终将有个结果,才算是世间实实在在的东西。而等待死亡过程中,我们想的、盘算的不仅仅是死亡,我们会为人间大爱所折服,会为善意举动而感动,我们是一群,可以制造爱,并且用爱来扳倒孤独的生物。

  《百年孤独》读后感(六):读书之两三感——从日本乙一到南美马尔克斯

这篇读后感兼带了我最近读过的四位作者,一下子不知放到哪里是好,就借《百年孤独》的宝地放一下吧。
不得不提一下,这也是我最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小说。
正文:
最近看了不少书,从王小波到毛姆再到马尔克斯,很是过瘾。书看多了,就会手痒,想写些随感所想。这正如吃饱饭久了,难免会有便意一样。食物被吃进肚子,不管肠胃有没有消化,最后都得排出去,不然就会憋得慌。书看多了,也会有同样的感觉,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我看的这些书,跨度有些大,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地域跨度。我看了王小波的《红拂夜奔》,众所周知,他是中国人;我还看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他是王小波的偶像, 拉美人;毛姆是英国人;乙一是日本人。四个人基本上均匀地散布在地球表面,只有王小波与乙一略近。从年纪上来说,毛姆比乙一大了100多岁,马尔克斯和王小波夹在中间,横跨了一整个世纪。
这就使得“读书”这件本就很有趣味的事,变得更有趣味了。四个人,四种味道。
毛姆在人物塑造方面是无可匹敌的。他的着笔点,总是以主角为中心,在很大一个范围内游荡,像匹瞎驴乱晃。小范围看,这么写难脱东拉西扯之嫌,一会儿张三,一会儿李四,没个定数;全盘以观之,却发现每个人物都如活了一般,惟妙惟肖。
毛姆总是通过主人公找寻一种超越寻常人伦的人性光辉。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画家,还是《刀锋》中的飞行员,都被塑造成了常人眼中的二逼。请原谅我这么形容,因为这就是事实,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类人,也一定会怒斥其为二逼。两者之间的分别是,前者是个招人厌的二逼,而后者是个讨人喜欢的二逼。
而他们的共同点,是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特质,我称其为人性的光辉。他们拥有了人性的光辉,在常人眼里就和二逼无异了。 而我们之所以显得正常,是因为缺乏这种“光辉”。因此,实际上我们连二逼都不如。
毛姆所写的意思,大体是这样。 但毛姆无论想表达什么,所写的文字读起来都不至于离经叛道。这和他的身份是很有关系的。他身为知名作家,属于大不列颠的精英分子。他写作时,必然是坐在他英国公寓的书房中,泡一杯英伦风味的咖啡或是红茶,家里还有佣人操持家务。在这种环境下创作,写出的小说就会文如其人,像个英国绅士,穿着带镀金袖口的衬衫西裤,即使白色衬衫下的躯体纹着九头龙的刺青。
读罢毛姆再读王小波,就像被人从毛姆伦敦会客厅的沙发上,一脚踢进王小波在云南插队落户时的牛棚里。
王小波的文字流畅而富有韵律,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他的第二大优点是没有生僻字,这对于广大理科出身的读者相当受用,比如我。
他的小说,始终带着恶趣味,毫不避讳各种性描写。据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黄色录像带还不那么流行的时候,他的书是憋坏的大学生、寂寞的单身汉们的福音,而女同胞亦可用其来普及婚前性知识。以上说法,真实性不祥。
我个人认为,这种风格,是他在文革中的经历所造成的。他的小说虽然充斥着大量性描写,但却鲜有香艳的场面,大多都被写得滑稽而有趣。性描写对于小波来说,是一种发泄,是一种抗议。那个极端压抑的年代,每个人都像国家机器中的一颗螺丝,尺寸多少,被安放在哪里,多久报废,自己全都说了不算。
小波被憋坏了,这从他的文字中看的出。而这点几乎成了他创作时的习惯。我没看过《王小波全集》,但在我看过的数篇或长或短的作品中,时不时会看见他对文革进行一次或直接或隐晦的批判。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用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他的想象力,就好比用麻绳绑住一头精力充沛的小牛,当其有机会挣脱时,必然要更加肆无忌惮地撒欢。
我不知道这种经历是成就了王小波,还是毁了王小波。如果他没经历过文革,或许会一辈子安心做一名大学教授,也就不会成为一名作家。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我却认为有另一种可能存在,王小波没有文革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精神束缚,视野会更加开阔,成为更优秀的作家。
有时,束缚人的不仅仅是束缚本身,还有那种挣脱束缚的欲望。
我读《红拂夜奔》的同时,还在读《百年孤独》,因此对于王小波和马尔克斯有了更加深刻的比较。简而言之,马尔克斯是个升级版的王小波,或者反过来说,王小波是个被文革憋坏了,有些偏激狭隘的马尔克斯,这导致了他的作品在气度上被削弱了下来。当然,这只是和马尔克斯相比而言。
马尔克斯有着和王小波相同的想象力,而他的体内却流着南美人奔放的血液。这是一个极大的优势,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被种种条条框框约束着,自由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虚幻的东西。而现在,在西方人的影响下,我们也开始谈论“自由”,每个人都在崇尚所谓的“自由”,但其实那绝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想要的,是”选择的权力“,这样我们就能选一种喜欢的方式来束缚自己。我们的脖子上,全都套着一道看不见的枷锁,这道枷锁存在于父母的眼光中,同事们的议论中,更主要的,我们自己的思想中。
与以上三位作家不同,乙一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看完《百年孤独》这种世界级的巨作再读乙一的作品,会有一种分裂感,仿佛之前我用来阅读马尔克斯的脑子,和之后那个读乙一的并不是同一个器官。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打个比方。虽然这个比方未必恰当,还有可能会引发不适感,但我的恶趣味却不容许我不这么做。
读毛姆,王小波,马尔克斯,就好像是在自家的卫生间里如厕,不论或大或小,或畅快或滞涩,总之能拉到一个坑里;而读完这些再读乙一的作品,则像是突然瞬移到了商场的公共男厕,这才发现原来除了座便器,还能用小便器来方便。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不同的作品,能引起不同的思维方式。读乙一给我带来的震撼,就好像一个一辈子蹲马桶如厕的人,在用过小便器之后会感叹,哇,原来这么撒也不错呀!
乙一对人性阴暗面有种特别的癖好,在他的小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变态。有的变态喜欢把人打晕,然后像种树一样种入地下;有的变态喜欢砍人手,然后收藏在家里的冰箱中,每天对着”战利品“说话。与他相比,王小波的恶趣味就不够恶了。
他对这些变态的心理刻画很到位,叙事方式也很诡谲,至少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他经常用切换第一人称视角的方式来欺骗读者,比方说,他在17岁时就以尸体为视角写过一起凶杀案。在《胶卷中的少女》中,他甚至不让男主出场,仅依靠女主的口述来描写,这样的方式不由地让人叫绝。
写完乙一,我最近所领略的四位不同年代不同国籍的作者算是写全了。但我还想补充二人,此二人的作品原本也在我原本阅读的范围内,但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却放弃了。
第一位是鲁迅。我小时就爱看鲁迅,现在想来,并不是我真心爱看,而是受语文老师以及语文课本的影像,对这位被教科书描绘得像神一样的作者顶礼膜拜的缘故。
我手头还有一本初中时买的鲁迅选集,书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中缝还有点脱线,但不管怎样总好过对着屏幕看电子书。但才读了几篇,我就读不下去了。理由很简单,鲁迅写得有千般好,对我来说却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的作品“不好看”。 不好看就看不下去,我没办法用良药苦口的理论说服自己,只好放弃。
私以为,这才是真实的鲁迅。他写作技法高超,作品思想深刻,但真的“不好看”。不然当教材中鲁迅的作品被金庸取而代之,也不会有学生欢呼雀跃了。
第二位是米兰昆德拉。他是我高中时非常喜欢的一位作者。记得我在第一次抑郁症过后读《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读到几乎痛哭流涕。这是我人生头一回感到自己存在于世上,并非那么孤独寂寥,至少千万里之外,还有一个捷克老头能理解我的所想所感。
但我现在却读不进去了。理由也很简单,他的性描写太多,也太香艳了。作为一个年过三十的男子,羞耻心也与日俱增,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在一种自然的“雄起”状态下欣赏文学作品。
以上,便是我这二周的读书所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七):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这是这么样的一个故事。一个注定孤独的家族从兴盛繁荣到衰败没落,最后被一阵飓风刮走,被家族以外的世界遗忘得干干净净。这是心怀孤独精神的宿命,早被写进了羊皮纸里,注定不会有出现在这世界里的第二次机会。
      无论是主动地迎合现实世界,或者是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生存,故事的主人公们都终于孤独。无论是面对幸福的恐慌,荒淫无度的消沉,无法自拔的虚伪,追逐希望的坚持,奋起革命的勇敢,天真无邪的善良,孤独始终伴随在其左右。孤独令人痛苦,每个主人公都穷尽一生在努力逃离孤独,逃离这个不断改变的世界。但他们都怀着一种精神,一种不会随着时间和物质的世界兴衰而改变的信仰,因此所有背负着这种精神的人都是注定孤独的。
      每个人从刚来到这个世界开始,随着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加深,会发现这不断变幻的世界像一个轮盘,有很多事情在周而复始地上演。自我改变世界,世界再改变自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优胜劣汰的过程,正如达尔文所说。
      出于学习的本能,人会不断地改变,但有一部分人却选择走向另一条路。书中的主人公们不懂梵文,无法得知自己的宿命,但每个读过这部书的人已经知道了结局,即便如此,其中还是会有一部分人走向孤独的终点。因为这条路其实硬币的背面,阳光下的阴影,是必须存在的事实。没有错误的道路,如何知道正确的方向。
      所以即使总让人陷入负隅顽抗的境地,孤独乃至这条孤独的道路没理由让人痛苦,让人胆寒。
      人害怕孤独,其实是害怕面对世界对自我的侵略无计可施,还有无谓的嘲笑和冷漠的质疑所引发的情绪。这些痛苦并非来自孤独,而是来自他人。现在被物竞天择的胜利者所占领的世界更想灭绝孤独。
很少有人会去拥抱另一个孤独的灵魂,更多是本能驱使以侵略者的姿态要求其改变。直到一天拥有了孤独的精神,才感受到这个世界真正的恶意曾来自于自己。那一天起,对这个世界的要求只会是一隅能让自己存在的空间。
      孤独从来不是任何人的敌人。

  《百年孤独》读后感(八):百年过去了,终而复始

第二次读百年孤独了,但不知如何下笔写读后感。
第一次读的时候只关注情节和人物了。
第二次的时候更关注细节,看完之后说作者这部小说隐喻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
香蕉公司那段对我极其触动。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外来的人破坏了小镇的清静和美好,政府和外地人强迫人民劳动,终于爆发罢工,又用武力镇压摧毁生命,再用谎言欺骗市民说逝去的人去了外地,大多数市民都相信了权威媒体,少数知道真相的人却被人们看成了疯子。
整个人类史的不幸都很类似,都周而复始。但是新生还在。历史的车轮向前转动。
每一代都有外人加入,但大多数都变得像家族中的人一般孤僻因为恐惧他人而不让人接近,家族中美好的人不是很快逝去就是没法力挽狂澜。
百年过去了,村庄颓废了,从地球上消失。因为乱伦和封建终会消失。
战争爆发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梦想,而是类似虚荣心的东西。
作者把每个道理都讲的很明白,直击内心。
改革需要坚定的内心,明确的方向,任何歧途都将有害无利。
而改革过程中的不坚定,将导致轮回,并加剧了最终的摧毁。

  《百年孤独》读后感(九):不孤独,不成魔

能够在混沌的世界相信科学和吉普赛人疯言癫语的,当然是孤独的人。能够通过良心的观察决然踏上起义的路程,却在三十余次失败后放弃了毕生追求而专注做金鱼的,当然是孤独的人。能够在当局粉饰残杀三千人的事实,全镇的人都毫无保留的相信当局的说法以后仍然坚持自己所见的,当然是孤独的人。
在孤独的家族中,却开出了美丽,奔放,情欲的花朵。那活到了一百二十余岁善良的老太太曾在年轻时一边担心着生出来长着猪尾巴的后代一边辛苦的穿越沼泽建立了新的城镇,在混乱的年代英勇的救了许多人,在年老失明以后仍然兢兢业业的砌墙堵蚁窝。那也活了很久的老太太辛苦操劳了一辈子,最后却决意独自离开自己操劳一世的家,只是因为跟儿媳无法相处。那活得没这么久,却享尽爱情和肉欲的能给人带来好运的女子,在情郎死去后仍然节衣缩食的为情敌提供满满提篮的食物。那让所有男人为之倾倒的俏姑娘永远不懂世间繁琐的细节,却被美丽的蝴蝶簇拥着,在一道清风中上了天。那被母亲用禁欲的宗教桎梏而大的美丽女孩,仍然在遥远的修道院的电扇叶中间,看到了最后一只美丽的黄蝴蝶。
不论多么神奇的家族,在最后狂风的呼啸中一切都分崩瓦解,一切的轰轰烈烈爱恨情仇仿佛都没来过。不管怎样,那是个乌苏娜卖过糖果小人的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百年孤独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