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私人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私人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9 22:14: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私人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私人生活》是一本由陈染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私人生活》读后感(一):最为动人的结束

       倪拗拗的敏感和神经质都到了极致,让我不寒而栗。从她身上我能读到童年的影子,慢慢地将我拉回到那个时空。
      父亲强烈、专注的事业心和他性情的急躁,总是使他很难平平静静、悠闲从容过日子
       孤独其实是一种能力
      因为一个陌生人感到自己陌生,才成为一个陌生人。一个人直到她明白懂得了她身边的一切事事物物时,对她来讲,没有什么是陌生的了,她就不再是一个陌生人。熟悉的陌生人。
        他离开了我,变成了一个难舍的记忆,一件失去活生生动感的“外衣”。这件不再真实的“外衣”,由于分离,会把他的形象越发地完美起来,把那些由于过于密切而带来的黯然失色,全都包裹在这光彩照人的“外衣”里边.封锁在这完好无损的外套之中。它将呈现出永久的光辉,这光辉将比那身躯本身的魅力更永存。由于这情谊的意想不到的中断,它的美感将像大理石一样,被永久地固定下来。这是人类关系中最为动人的结束。

  《私人生活》读后感(二):气血上涌的雌性激素

女作家的书我读的不算少,有鸳鸯蝴蝶派,有都市矫情派, 但像陈染这样能把生活写的这么血淋淋赤裸裸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她的文风,如果用两个词概括,应该是新鲜而残忍。
新鲜有两层意思,一层说的是故事的新鲜。以前看过的那些故事,不外乎男主女主外加个情人,恩怨纠葛琳琅满目。而《私人生活》里边的故事,却超乎了传统小说中的爱情模式,“我”一直是一个满身血管里都是叛逆因子的女孩,和美丽的寡妇之间有微妙暧昧的情愫,和同龄帅哥之间有着男女欲念,还和自己的老师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扭曲关系。那种新鲜,是在一般的爱情小说里看不到的。
第二层的新鲜,是感情的新鲜。她写《私人生活》,里边有几成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不得而知。但是那种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感情却无比鲜活,通篇都是荷尔蒙的暴烈和躁动,也是极端而真实的女性情感。有画面感的文字很少,陈染的文字却有着独特的立体画面感,让人觉得读着读着就会青筋暴起,双拳紧握。
说她残忍,是因为她太真实,可怕的真实必然是残忍。书里面的 “我” 一路成长着,一路总结着。她面对着那个趋近于变态的T老师,想着“一个男人的献媚或热情,往往是出于他骨子里面的敌意,而不是出于爱恋”;她回忆着孩提时代的自己,想到早年忽略个人的集体主义,其实正是孕育当今这一种冷漠而狂妄的的个人主义的温床,因为“任何事物的极端总会繁衍出与之相悖的另一种事物”。 冰冷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最真实的。
就如同相信男性身上应有阳刚之气一般,我也相信女性身上也有另一种刚强的力量,是人生中的种种经历杂糅起来的那种气血上涌,是她们创作的源泉。

  《私人生活》读后感(三):另一个自己

陈染,一个作家,一个女人,一个用笔来讲述自己的游戏者。她的文字里没有袒胸露骨的描写,然而那精如剔骨般的述说,却如安全电流般穿过你的身体,让你有内至外周身领会,而表面上却没有无变化。她像一个资深的心理学家,一个技术精湛的催眠大师。
一个小女人对于世界的感受至深于此,即使你们身份悬殊,性格迥异,处在世界的两级,只要你是女人,通过陈染你就会有一种被同化的感觉,找到彼此间的共通点。这是一种作为女人所独有的尊严和自卑,希望与绝望,爱与恨,情与结的缱绻纠缠的矛盾,融化在一起的感觉
她会用绵如春雨的耳语告诉你,情欲是怎样的烈火一般烧断灵与肉之间的关系。她会用低迷沉睡颓废来反抗这个世界,她会说她的情感世界里其实爱着一个女人,不是母亲的女人。当然她也爱着男人,爱男人给她的满足,爱男人对她的哀求,爱男人给她留下恨与痛。这种情与爱之间并不排斥,它们相得益彰的填满一个精神游离现实的美丽小女人的世界。
但她始终是小女人,一个大城市里长大,经历命运波折的都市小女人。她所塑造的女主人公都是“陈染氏英雄”,她们的情感缺陷和敏感是她们痛苦生活的征兆,而痛苦的生活使她更加敏感自卫。她颇多阴郁进而颇多自恋,她的世界一切都是唯美的,痛苦也是她唯美世界的装饰物,它应该是肥皂剧里男女主人公生死别离时眼角的泪水。她的世界远离世事陈杂,超然物外,只有镜子前白皙光滑瘦削的身体和胸前两座山峰,两颗果实或者绽开的两朵饱满的花。
她是一个先有性,再有爱,最后成为一个经历沧桑,头脑复杂,长于思考的女人。她了解说谎是一种生活的科学,但有时谎言甚至用来骗自己,用虚构来支撑自己的生活和梦幻。她是一个爱做梦的女人,有时甚至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亦梦亦醒,亦幻亦真,世界里只有自己和其他一些配角,在她说起来如此轻松的孤独,只是由于过度的自私和自爱。
然而她仍是一个勇士,因为大家都生活在皇帝的新衣中,她是那个敢于说出真相的小孩。或许她真是小孩,用无辜的纯真来回应这个四处窥探的世界。也许她年轻岁月是黑色的,而那种黑是她手绘的黑……
感谢陈染,不止是她的思想,还有她让我更多的思考。
我们这些生活于现代稍微有些思想,困惑于现实的女性心中都有陈染描述的另一个自己,一个不见天日却真真实实存在的自己。不过是陈染把另一个自己表述为了更加具象的身体上的“不”小姐和“是”小姐,或者沉默小姐和说话先生,还有自己同自己的交流。或许我们并不认识另一个自己,伪善面具下欲望笼罩而又无力懦弱的另一个自己,更像是一个陌生的和你毫无关系的人。然而它像一个隐秘的跟踪者总会让你在模模糊糊中意识到它的存在,当它清晰的站在你的面前时你会发现另一个自己多么可怕,可能是变态、同性恋,可能是丧心病狂的疯子,可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不用徒劳的试图挣脱,因为它也是你自己。不用自责,因为现实的不调和如此,一切并非自愿而是被迫。可以说“你将非常不幸,因为你是一个女人” 。
2008-09-01

  《私人生活》读后感(四):他们说孤独是可耻的

——读陈染《私人生活》
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部必读书目,《私人生活》是一场惊喜,一次惊呼。正如陈染在序言中所说的,《私人生活》是她“黑色时期”的产物。你会欣喜,原来在多年前的文坛,一抹决然的黑色也可以浓烈的这样彻底。
“没有人生来就是灰色的,是时间和经验把人打磨成灰色的。”
我想,这世界上总正有着无数个黑色的倪拗拗,在迈向自己的 灰色之前,努力而孤独的生长着。所以,比起“必读书目”这个称号,我更愿意将这本书看做是一本和幻想有关的,与青春有关的成人童话。
书中的“我”是个叫做倪拗拗的家伙。生长在百年古都B城的干部之家,从小受到父亲的冷淡与严苛对待,在昏暗而压抑家庭氛围中养成了敏感而固执的性格。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这个小小的干部之家折射出的是笼罩在整个七十年代的压抑气息,而在这个年代所成长起来的孩子,注定有着一些难以言说的体验。“我”是那样的不合群。因为从小所表现出的对于父权的反抗,更加招致父亲的冷漠专制;因为在学校里的我行我素,疲于撒谎附和,引来班主任T老师的处处针对于同学们的孤立。与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我”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停留道别。父亲与家庭轻轻巧巧的决裂,净身出户后再不回头,大院里的邻居生老病死,各自上演自家的生死悲欢,一直在身边的,也只有隐忍的而爱得深沉母亲、从小伴随我成长的,柔情似水的邻居禾寡妇。“我”站在世界里朝着“他们大人”的世界里望去,生命中的美于丑陋一并勾勒除了淡淡的轮廓,忽隐忽现。最终,“当我”差一点就要试着去拥抱着这世界——纯粹的初恋情人,我与母亲相互依存的家庭,寄托着我所有柔软的精神之交禾寡妇——的时候,生命却将他们一一从我身边撕裂,生离死别。“我”才意识到,和这个团结的世界相比,“我”终于还是独身一人,在孤独这条道上,一意孤行
看这本书,是在夏季一个暴雨的夜晚。那时我将疲惫的自己关在小房间里的第二个星期。切断了所有的社交,日夜颠倒,吃了睡,睡醒了便吃,累了坐在窗户边,像观看彩色默片。
在历经了假期伊始的无数场觥筹交错的聚会,无数个你来我往的狂欢后,我感到精疲力竭与厌倦。或是在约会,或是在赴约的路上,人们说着相似的话,做着相似的事情,夸耀或抱怨着相似的生活,暗中比较着相似的种种。
真是巧合,那时的我,恰好正在用孤独惩罚着茫然而焦虑的自己。然后,我遇到了倪拗拗。
我和倪拗拗一样,从小就是脑洞大开的孩子。和倪拗拗爱和自己的胳膊腿儿玩角色扮演一样,我从幼时起就开始认为所谓的“我”,其实是我的脑袋,四肢,还有那些藏在肚子里的、看不见的家伙们一起经营的工厂。我的嘴巴对我的手说:“我渴了,要喝水。”在我的手触到杯子之前,我的脑袋使坏似的阻止住她:“别给她喝,让她急!”就这样,一玩便可以玩上一个上午。我父母做生意的,早出晚归,给予了我足够的自由。每天,自他们关上门出去的那一刻起,我便是世上仅剩的人了。我孤独吗?不,我不孤独。我自言自语,给自己画上满脸的妆容,和大抱枕谈恋爱,接吻,生下一堆小枕头作小孩。那时我尚未满十岁,却俨然已在房子里演完了大半个人生。
正如倪拗拗一样,孩子的孤独,往往并非来自与形单影只,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小世界,并沉醉其中,自我慰藉。真正的孤独来自于成长。大多数的成长,就是站在“他们”的对面,面对所有的指点手足无措,不断否定自己,然后被无数个“他们”推攮着,成为了“他们”,而当你拒绝成为“他们”,或是拒绝将自己袒露于“他们”时,你就被判处了不可原谅的孤独。
我想,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如此。在若干个自我的背后,总会将最自私、最偏执乃至最邪恶的自我留给自己。譬如,我不会宣告十二岁那年我偷偷躲在衣柜里看的什么书,而那天的气温是多少度,我为什么会死死的窝在里面不肯出来;我也不愿告诉你,我在心里诅咒过哪些家伙的死亡,认真而虔诚。而我,我终将愿意原谅自己的一切不合时宜,就像你原谅你的一样,因为,那是属于我自己的“私人生活”。我们裹挟着自己,各自怀揣着自己的秘密,让恰到好处的孤独自己找上门来。而这,原本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最后,我们或是成为那个将自己永远与世界隔绝,蜷缩在浴缸里偏安一隅与世界彻底决裂的倪拗拗,或是接受这份“虚伪”——一面小心翼翼的保留着自己的孤独,一面努力追上“他们”,让自己不至于被抛弃于世界之外。
回头看《私人生活》,你会发现这个叫作倪拗拗的少女看似是在按着一条正常而普遍的轨迹生长着,事实上每一步都留下了一毫厘的偏差,最后走向了一个不可回头的方向。我承认,对于倪拗拗,我是觉得可爱的,甚至是觉得怜惜的。她的不幸在于,明明各自孤独的人群因为意识形态、或是所谓的道义而排斥包涵着个人阴暗面的孤独,并号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时,过于勇敢了挑战了“可耻”这个标签,从而打破了人们心照不宣的秘密。她想要为“孤独”的人们正名,而这些胆小而孤独的人们却连承认自己的孤独都不肯。
所以人啊,真是一群复杂的动物。
如果你不是天才,那么,还是不要做那一个倪拗拗吧。没有人生下来就是灰色,也没有人永远都是黑色。我们可以去回望黑色的纯粹和决然,但黑色的尽头却是茫茫的虚无,正如我在倪拗拗身上所看到的是绝望,是一种用力过度的绝望。
用力过度,也是整本书读到后来的一种感受。私以为,全书的前半部分关于童年记忆的把握着力刚好,也是我本人最喜欢的部分;中间部分从少年转向青年情感、意识的微妙变化和发展都恰到好处,到了后半部分,逐渐走向了读者难以感同身受的世界——当然,前面已经说了,作为读者的我们大多都是走不到倪拗拗这一步的,而这一部分黑色色彩之浓烈,也让作为读者的我感到了一丝疲惫。
再从作品本身来说,大概是基于无法感同身受的读者们的体验,文学史上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是过于个人化和狭隘,过分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而缺乏广阔的视野。不过话说回来,于我而言,这部作品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她的个人化。
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位作家都拥有绝对开阔的视野和洞穿人性的思考力,但一位作家能够将个人体验和个人情感挖掘至如此深刻的程度,纵观当下许多公认一流的作家而言,都是很难做到的。因而,当批评家们指责陈染在“女性身份”里画地为牢,并不断为她贴上“女性、女权主义”的标签时,我却认为我们的批评家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女作家陈染过于苛刻了。

  《私人生活》读后感(五):有关陈染的关键词

  最近几夜都在1:42分醒来,准时如钟,之后便是漫长的清醒,再无法入眠。糊涂又一次成为奢侈。
  春天的夜晚,月光、蛙鸣与白色繁花组织出大面积诗意。从前心境温柔的时候,看着纱帘外的白,总容易感动。仿佛捧着神的厚礼。此时想来,这似乎已是很久以前的事。对于失眠者而言,芬芳只有被忽略的悲哀——知觉的触手,正被强烈的内心挣扎、朝生暮死的决定,和不被理智批准出口的哀伤所蛮横绑架,失去自由伸展的可能。
  出于一种逃避,翻手边的书。陈染,女性的、别致的、灵慧的。这个名字在相遇之前,一直被遥远的喧哗所托举。它镶缀着闪闪发光的褒义词,在公共话语圈的展台上巡回展出,由不得慕名者不驱近身去。
  书集插有多帧相片,数量之多,几近于娱乐明星传记。陈染固然美而自知,不是如此,应该不至于这样放肆。这种近乎虚荣似的外形强调,本应使我反感,但陈染的表情让我原谅了这种夸张——骄矜的、伶仃的、脆薄如纸的,我的目光几乎能穿过她的身体,看到与之相似的命运。
  阅读的时候,一直有种莫名的羞耻,仿佛是在听自己说话。所有激荡,所有沉淀,都曾经在我的胸腔之内发生。未收拾的声色犬马,来不及被文字所装裱的悲爱欢情,缺乏思想模具来具化的朦胧理论,都借她的指尖诞生。我明白高明的写作者总是如此:一方之言,却得八方之和。但还是愿意相信我与她的灵犀。我们近乎骇人地相似,“敏捷、激动、叛逆、忧郁、心高气傲”,像并蒂花、孪生子。
  因为这点,我对她并没有仰望式的敬慕,只觉得是一个令我心疼又不愿靠近的友人,坐在我面前,自慰般地、高雅地、一叹三唱地呻吟,我悄悄抱紧自己的臂膀,以阻却那些茂盛的鸡皮疙瘩。
  如果说陈染是一幅哥特风格的画作,暂且不谈内容如何,只觉得固定画作的钉子,是这样的四个关键词:孤独、敏锐、灵慧、悲伤。
  她固然做过白日梦,同样渴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所以她结婚。然而,任何结局与初衷都是南辕北辙。肥皂泡破灭,她被世俗的圆满排挤出局,离群索群,独自与心理生理的疾病长期对阵。或许,婚姻的唯一目的只是向她证明:光芒过盛者,只适于独善其身。上帝只有一个,魔鬼却结伴成群。
  不过,陈染的孤独不是被动的。她从来都懂得自己骨髓深处所埋藏的内容。诚如她自己所说:“转来转去,我发现自己并不是想摆脱那种被称之为孤独的东西,而是在找寻它依恋它,我是那么刻骨铭心地喜爱它。由于它的存在,才使得人的智力生活或心灵生活得以进行。”“成年就是孤独的能力。”
  对于创造者而言,人群是最熟悉的危险。教科书与流言养育出的头脑自大而愚昧,他们消费送到眼前的文明,承载已有的价值理念,复制旁人的话语。周而复始,然后,你听见整个社会就是一种声音。人群强大的腐蚀性正在同化一切个体。
  “人群,对于我,就如同一个陡峭而光滑的斜坡,攀沿的艰难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陈染如是说。独善其身的社交洁癖使她远离人群。她用谨慎维系清平,用淡泊替代浮躁。“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现。”(聂鲁达语)她舍弃金红煊赫的生活,坚持攀爬在生活的悬崖之侧,盗取挽救黑暗与荒凉的火种。如同普罗米修斯。
  陈染是具有写作天分的,因为敏锐如斯。她善于从被忽略与遗失的细节中提炼生活。诸如弃犬、旧八音盒、童年里的汽笛声等,都能被她制作成玻片标本,在思想的显微镜下,到达肉眼的盲区:干渴与富足、遗忘与情爱、痼疾与繁盛、堕落与升华、死亡与新生。
  纵观本书,发现所有文章的切入口都不大,均是私人的、小众的、微观的,仿佛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的洞口,但跟随着她指引性的叙述,读者便愈来愈感到视野的宽广鲜明、别有洞天。小孔成像的原理又一次被验证。
  如陈染般具有才气的作者,也不在少数。阅读者轻易在初遇时惊艳,于字里行间品咂再三,深觉唇齿留香。然而到底是经不得深入探究的。当阅读的篇幅多起来,就发现其实都是类似的、悬浮于半空的彩色汽球,上不得天,也入不得地。人群的吹捧,将他们的名字和书页轻松吹散。
  智慧就是那方镇纸石。唯有这种重量,文艺作品才掷地有声。
  她是理性而灵慧的。多年的反观与自省,经年阅读所汲的能量,以及对社会的观望和思索,沉淀成坚实的学识根基。当病体摊开在她冷静的手术台上,她以诊断者的角色周全检视,犀利解剖,对沉疴顽疾精准地揭发和命名,继而引入良方,提供阅读者安神的药丸。
  在《心脏后部》里,她写一个年轻的读者来信,内中是极尽刻薄的咒骂,读得她几乎晕厥。“即使我用脚趾去读,也十趾连心。”面对不解,她自然怨怼,尽管她力图平静,仍然发出讥讽,说他们“生存起来生猛、峻陡、酷厉”,然而,当她兜兜转转想了半天之后,终于明白症结在于自己:拘泥于陈规,缺乏豁达境界与雍容度量,“世界上没有亘古不变的东西,甚至连真理本身也是相对的,在发展变化着的。”
  她开始理解这种变化,从自我限制中解脱,从“一种对真实世界的自我中心式的失明”中醒来,继续“悲伤地活下去,直到心脏后部消失的那一天。”
  悲伤的根基,是爱。安德烈纪德说:“忧伤无非是低落的热情。”的确,陈染一直在爱,这点她从不讳莫如深。她说:“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空白掉,无论当作家还是做情人,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两手空空的流浪汉,无论去生还是去死,我都同样喜爱。”人生观决定生命的质感。痴情至此,谁不丰润充盈?
  这趟阅读之旅,我时常被点亮、被激发,看见许多散落的珍贵信息,还在我的心脏半径无法触及的地方,等待我的拣拾。陈染,这个蛊惑如巫的女子,隐居于闹市中央,沉默地、专注地、孜孜不倦地,用咒语培养花朵——它们在纸页中盛开,组织视野之内的一种风景,如此撩人,又如此悲伤。
  让我们在这首诗里再次贴近她的心:
  浮华的这个城市
  我依然愿意,与之
  保持审慎而适度的隔膜
  
  固执地走进一个
  非现实的屋子,萍水相逢
  我的缺陷将在这里盛开花朵
  半颗心在这里隐居
  
  神疲力倦我奔赴而来,你让我
  与自己重逢,相伴
  半颗心,裸露给外边的喧哗
  脸上虚构着成熟的现实
  
  我和我的身体秘而不宣
  我向身体里的敌人致敬
  安魂曲垂挂在指间,我只
  躲在键盘上默哀未亡的心弦
  
  窗外依然是她、他们的世界
  依然是她、他们的天
  
  偏僻处,我心甘情愿
  凝神谛听纷乱的云朵
  曲尽而人不散,怀抱城市夜晚的
  余温,我低声诉说晚安
  

  《私人生活》读后感(六):浅谈女性文学

与陈染之前的小说相比,很明显,这部小说更“幽闭”、“自恋”、“自怜”。也是从这部小说开始让我对以陈染为代表的女性文学有了全新的认知,小说内容的确是病态的(客观而言),但所呈现出来的感觉依旧病态。或者可取之处仍然是“细腻的心理、细节化描写”,自我私人意识的超级觉醒。小说利用最后一章《孤独的人生无耻的》去企图说明自己已经走出幽闭,走向“正常”,当然没有。前面二十章的暗色铺垫不会被最后一章“机械而仓促”的幻觉式阳光所照亮的。中国女性文学的通病都是过于自恋,私人写作和个人化写作并不意味这完全脱离,并不意味着与世俗水火不容,这样只会导致陷入由自我封闭而引发的极端快感中去,一种毁灭式的狂欢和无声的抗争似乎胜利。近些年女性文学不断崛起,林白、陈染、虹影等都源源不断爆发自己的女性意识,是好的。但一方面女性文学在要求与男性平等的同时,也不自觉的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甚至以各种方式把男性置于低端,试图战胜男性,这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女权主义者。从一些内容来看,女作家甚至不惜用文字和男性同归于尽,一种近乎自杀、渴求死亡的奇异的幻想正在她们笔下日益增强。
从我个人来看,当然是不很好的。
日本女性文学也看过一些,始终觉得与中国女性文学那种幽闭、自恋、狂傲、冷艳、绝望的神经气质相比,日本女性文学则有一种生存感、力量感、希望感、甚至接近男性甚至超越男性的自我安全感。前者读了让人自我意识的唤醒,但后者读了除了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更会引发对世界的哲学化思考和格局式领略。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除了美感以外还有一种力度,但之后所读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则缺乏力度。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女作家,如小意等,她们笔下的女人依旧具备女性文学的普遍性,但都偏向一种发泄式的非主流书写,让人读完只觉满满荷尔蒙之感,颇有女版冯唐之感,就像一个叼着烟一直行走的不良少女,缺乏一种笃定的东西。实在是虎头蛇尾,作品就像一个没有精神没有灵魂的女妖精。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但如果中国大部分女性作品都是如此,那么就令人担心了!
就像《第七天》一样,一个新生作家写,值得称赞,但余华写,就无法理解了。一样的道理。即便我远没有这个能力,但我相信我们中国是有这样的女性的,并且正日益苏醒。
我想,何时女作家笔下的女人不再沉溺在形式上的孤僻幽闭,而是真正灵魂上的强大独立,那么,作品一定会散发出最夺目的光彩!
从“风尘女子”到“孤独驿站”,
我们女性,
责无旁贷。

  《私人生活》读后感(七):阳台晒太阳读后小记

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的禾,孤独落寞,玉石枕,大烟袋,还有与一个孩子相处的时候,那对性的空缺的本能的弥补。还有伊秋父亲那遭遇文革的惨烈的命运,与军人的纠缠。拗拗与T先生之间的暧昧不清。性是一个人从懵懂到觉醒的过程,性草灰蛇线地布满整个未成年期,像一个充满诱惑的勾引姿势。很多文字读来很心惊,但是关于情欲,有些文字读来真实贴切。虽然,疯,梦,意识流,自我,同性,还有纠缠不完的性与欲,陈染的故事仍不失为某种风格化的东西,打上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况且某些文字我是喜欢和抄录了的,感觉到触摸到真实但隐秘的部分了。

  《私人生活》读后感(八):动摇

从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喜欢翻妈妈的书柜。在她不在家的时候我把离着天花板最近的那层大书都翻了出来。有一套《黑镜头》,有很多陈染,很多三毛,还有阎真的《沧浪之水》,记得书籍上几个字下有漂荡的倒影。
陈染的小说有点幼稚,有点自恋,我纯粹是为了收集师生内容才看的。里面一些情节,比如拗拗因“红色的一团”而产生的莫测恐惧的联想真的太夸张了。
T先生,除了他那头浸了汗水满是生命力的黑发,我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他眼里迸发的泪水,急促的呼吸,绝望的神情崩塌在拗拗的肩上,怜爱或愧疚,都不像是现实中的男性。男性的心里也有这么幽曲的恋心吗?男性真的会有忧思郁结的心肠吗?
这人物像是拗拗白日梦里的幻想,重叠了我的幻想的一部分。

  《私人生活》读后感(九):青春的颜色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是大年初二的黄昏,我独自坐在狭小幽暗的空间里,有些恍惚。好像,这是我读过的当代文学中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小说”?和现代文学里的冰心,庐隐截然不同,女性私人叙事在这里张开,作者大胆袒露女性个人成长的隐秘心理。我能感受到其中显现出来性别意识,但积淀不足,说不好。
        陈染说《私人生活》是她黑色的产物,的确,读来有些阴郁的因子在期间跳动。幽梦,神经质,扭曲,畸形,好奇心和情欲,一个人性别的自我认知。但不可否认,这期中也存在着温暖,母爱,爱情,甚至是禾的体贴。不知为何,书中的奶奶,妈妈和倪拗拗让我想起看过的一个电影《时时刻刻》,也是三代女性的不同命运,最后崛起了独立的女性意识。
        先锋的写作姿态描绘青春成长的色彩,然而,我以为,即使是在黑色笼罩下,青春仍应该是五颜六色,声情并茂的。
       或许,我太过乐观。

  《私人生活》读后感(十):倪拗拗的身体

小说浓厚的身体描写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倪拗拗的胳膊,腿,乳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隐藏在这样一个肉欲十足的身体里的却是一个很敏感,爱幻想,对世界有些独特理解力和充满排斥的灵魂。都说天才疯子就在一线之间。或许只是普通人理解不了天才的想法才会把这样的人划分出去来隐藏自己的愚笨。拗拗的世界是她自己为自己打开的与常人不同的世界,她的想法,话语只有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才会显的合理。她的情感与身体和他人的关系,是她感受,接触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她将自己的肉体放在了尘世之中,却始终不能将灵魂世界也下放,这样所造成的二者分裂就使她成为别人眼中的精神病患者。世界以它自己的形态存在着,每个人都带着自己先验或经验的视角去看待,自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真实的,因为世界像他展示有他痕迹的视角,如此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