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纪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纪事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4: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纪事读后感10篇

  《中国纪事》是一本由许知远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纪事》读后感(一):许知远经典语录(转)

  人们不倾听内心的渴望,回避孤独与焦虑,身在通行的规则背后,但人们也终究会发现,这种生活其实不值得一过。你越回避自己的内心,越茫然无措。

  《那些忧伤年轻人

  我们的平庸,似乎也正是我们从来不敢赤裸裸地面对自己,对于我们的内心世界缺乏持久的关怀和信任。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如果你始终把自己看做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始终拒绝体验更深刻与广阔的情感,你当然可以这样说,无知的感动与有知的感动是有区别的,就像幼稚与单纯有区别一样。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我总是试图拾起别人的青春回忆来填充自己空白的心灵,但这实在太困难了。我无法找到给我青春带来鲜亮色彩的回忆。就像比我早生十年的家伙们一样,他们可以记得第一次翻阅《曼娜回忆录》时的心惊肉跳,再要么是罗大佑或崔健歌声,又或是弗洛伊德的书带来的震撼…

  我无法回忆起什么,无论是美国60年代还是中国80年代,我幻想活在另一代人的记忆里,因为那是我的理想青春。

  我无法知晓,若干年后,是否会有人记载我们这个年纪的故事,那会有趣吗?或许人的记忆永远只能活在一种假象的状态里,我所期盼的那些年代永远不会比我幻想的更美好,因为没有令人不失望的现实。

  …

  于是,我终于知道,我至少拥有了青春中一个关键的情感——迷惘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我们身上的中庸性,妨碍了我们对于自由,对于生命的极端享受。我们驯化的教育背景,我们生命意志的软弱已经注定了,我们只能在对"在路上"的憧憬中度过青春时光。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真正感动人的,从来不是思想,而是年轻的勇气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比起那些苍白的思想者,行动的海明威更体现了黑格尔的论断:“人的真正存在是他的行为……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个符号,而是事情自身。行为就是这个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幸福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力量,它让你如此地专注你的兴趣,它可能是爱情,可能是理想,甚至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玩具...在我们年轻的身体中,充满了各种知识与技能,却惟独没有了灵魂。所以,我们的身体虽然丰满,却没有脊梁来支撑。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男人们失去了快乐,因为他们失去了悠哉游哉的心绪。他们没有时间没有闲情去写情书,去打扮自己......世界对于他们来讲,太复杂了,太快速了。他们焦虑,并迫不及待地追赶时间。 .......我们已经坐上了一辆疯狂的列车,谁也不知道如何刹车。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愤怒可能充满快感,却代价不菲,它容易遮蔽你的感受力,令你陷入姿态的窠臼,进而滋生出狂妄。

  《时代的稻草人》

  《中国纪事》读后感(二):重新认识中国

  越来越希望扯掉封皮来看书了,这个时候的书封面更低调更素朴。像这本中国纪行封面是“CHINA IN TIME”的标题,然后灰色的背景是一座施工中的高架桥,然后底部白色繁体字写着“单向街.书”。拿着书在地铁上看着不会被太多人做判断。

  开篇一连是以一个城市为主题的文章,汕头、汾阳、南京、唐山、上海⋯⋯写的很让我心动。

  以为整本书都会是不同的视角看中国的城市,但事实不是,这本书的文章还真的是很杂,有时评,最后几篇又是以某个人物为主题的一组,费孝通、林语堂、余华⋯⋯多是许知远在金融时报专栏写的文章的汇集。好几篇还和《醒来》里的文章相重,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里文字的喜爱。

  第二篇里讲了林语堂的《吾国吾民》,他用这本书来记录自己认识中国的结果。书的最后几篇里又有“重新认识中国”。许知远是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认识清楚自己和中国,作为己任的人。

  许知远带着一种痛彻心扉和反思自省的调子把文字写的铿锵而有趣。

  《中国纪事》读后感(三):不愿再读许知远

  读完许知远的《中国纪事》,我对自己说,以后再也不想读许知远这类文章了。《从纳斯达克的一代》到《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再到这本,三本书里面的许知远毕竟是太过忧国忧民,我能想象这些文字背后的许知远一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样子。

  《中国纪事》,他在书的开头说“想起随笔这个词,我经常心生不安。依稀记得一位作家说过,诗歌是青年的艺术,小说是中年的创造,而随笔则属于老年。似乎从21岁开始写作,我就一直处于老年状态。如果哪一天我开始写诗,或创造了一幕戏剧,那才是真正突破的到来之时。我怎么也忘记不了尼采刻薄的评价:批评家生活在精神王国的最底层。”我可以想象写到现在的许知远仍然处于让他不安的“老年状态”,写随笔已经成为习惯,那样的文章风格也已经成型,那些文章里面总是充满许知远式的忧虑。

  想起这个,不免悲从中来。作为一个只能写随笔的人,写来写去总是跳不出他自己的桎梏,写得不令人生厌倒是罢了,可是写到连自己都不安,恐怕再也很难说服别人。

  其中的一篇《2008年以后》:“‘俄罗斯人不喜欢吃海参,法国人不喜欢吃内脏,而美国人性格比较豪爽,吃饭没有太多的禁忌,他们大都比较喜欢吃中国的宫爆鸡丁。西方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因此吃饭时不要安排13个人一桌,活动日期尽量不要安排在13日和星期五重叠的日子。还有日本人不喜欢绿色、荷花、狐狸等,韩国人不喜欢白色……’这是在北京一所高校一场普通的讲座的部分内容,它也是为迎接奥运会而设立,大学生们热烈的掌声,说明在接受了超过十年的教育之后,他们对于世界其实还是一无所知,并且仍旧热衷于这种肤浅与简单。”

  有时候我觉得按照许知远这样的看法,读许知远的随笔也是如此,我从他的文章中打捞出那些思想的碎片,而这些思想碎片不过是比热烈鼓掌的大学生们所热衷的“肤浅和简单”更高一级罢了,也许这样的精神追求和境界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肤浅和简单”? 在这一个浮躁、碎片化和意见领袖起舞的时代, 甚至连“公知”也变成骂人词汇,纵声喧哗里的拆解和调侃,消解了崇高消解了敬畏。许知远的发声淹没在大众的口水泡沫里,加之他那始终未曾发生改变的苦涩文味,已经不能再吸引我。

  即使许知远在书本结尾提到约翰•奈斯比特总是试图传递的乐观情绪一直是推动我们世界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但举这样的例子无论如何不能使我对许知远产生信服。

  :约翰•奈斯比特1967年前往越南采访,他不想去报道战争的悲剧,却想知道战争中孩子们在做什么,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是新的可能性。

  《中国纪事》读后感(四):奉献迷惘的年轻人

  我对他的文字充满了好感。他将时评文字赋予了一层神奇的文学色彩。在这些文字里,敏锐成了敏感,忧虑成了忧伤。他不太像是一个冷静的、思辨的当代中国的观察者,而更像一个感时伤怀者。忧伤和迷茫弥漫在本该犀利而冷峻的时评文字里,反而别具魅力。他还是一个讲故事的好手,正如他书的题目“纪事”。他把对当代中国的观察呈现为一个个故事,让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感受着中国。

  实际上我仅读了几行,就被他的文字吸引了。然而我将开始诉说我的不满。我在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他这本书之后,惊奇地发现我什么也没有获知。许知远用近16万的文字传达给我的,仅仅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重复出现在他的多篇文章中,这种情绪几乎可以用一句歌词来表达: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许知远用他迷人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中国故事”,告诉我们他深为这变动着的国家迷惘。可是,你究竟要说什么呢?你究竟在表达什么样的洞见、什么样的判断呢?你的结论是什么呢?

  他有他的辩解:“这一系列文章,是一种个人经历的陈述,它激起的头脑风暴可能比它提供的清晰分析更多。”但对我来说,我宁可将之看作是无能和无力对“中国故事”作出清晰分析和解读,而不愿将之看作一种自觉的文体选择。许知远有一句很迷人的话:“历史的连续性、日常生活的细微性、个人的命运,总是被历史洪流冲刷,以至于,作为一个30岁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青年人来说,谈起自己国家时倒像个陌生人。”“陌生化”,也就是将对象“对象化”。当自己的国家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不正是那些我们以为知道实际上却不知道的,我们坦然处之实际上却逆于常识的,我们安之若素实际上却荒诞不经的,应该被指出来、讲出来的时候么。许知远却没有做到。他的迷惘感染了我们,却没有让我们“知道”。中国,还是那个雾中的中国。

  然而这毕竟已不是宣传画中的中国,至少是一个“就在那儿”的中国,毕竟还有一些人不知道自己对中国不知道。当我们深深迷惘而不是习以为常的时候,或许我们已离真相接近了一步。

  更重要的是,天哪,他才是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啊。他的阅读、他的游历,已经远远超出了大部分的同龄人——至少是我。他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这一切,然后讲给我们听。

  看到作者简介后,我曾犹豫要不要打开这本书。我相信30岁的人可以写出足够好的诗歌,足够好的小说,但我有些怀疑30岁的人能否写出足够好的时评和思想随笔。我承认我的怀疑现在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我相信了,年轻人在诗歌和小说奉献情感,也可以在时评和随笔中奉献迷惘,有所思的迷惘,深沉而有魅力的迷惘。

  《中国纪事》读后感(五):读与解毒

  批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许我在批评着某些事情的同时,忘记了自己曾经被这些思想或者环境浸润过的经历,而后又怎么演变成看不惯和吐槽的视角。

  生活如果找不到宣泄口,就更容易变成一个囚笼而不是任你驰骋的舞台。在网络上弥漫着各种泄愤与咆哮体,简单的用感叹号的堆积和粗话脏字达到震慑阅读者的目的;无数头脑过热的人们通过荷尔蒙决定着自己的价值取向,问题变得失去讨论的价值,各自找到帮派而后相互攻击甚至谩骂才是他们真正愿意去做的。往往只有两种态度,非黑即白,而决定挺或者扁哪一方只需要一秒的时间。在对网络氛围越来越排斥的情况下,许知远的出现是我亲切的避难所,他的话总是让我体会到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中理应还留着的严肃与坦诚。

  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身的标签不断被揭示,这些标签大多是我所生活的时代留下的烙印,个体生命和集体性格在这里产生交错。逐渐,抽象的变为具体,难以形容的被厘清,我们总是称呼为祖国的地方,似乎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它的形象与现在的我们重叠在一起。

  许知远同时也是一味毒药。他需要有更大的消解能力去化解带来的危机感。他用更远的脚步和细致的观察去解读当今中国社会,提供我一种如何将想过的凌乱思路表述出来的平静语气。但他还在路上,因为没有一种观察中国的角度可以堪称是完美的。

  谈到中国改革与道德是否能留住的问题时,许知远的语气中流露出了难得的不确定性,也许这也正是他不能够通过分析和理性得到回答的。

  “我也低估了历史的意外性,用静态的眼光想未来,却忘了中国社会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谁也不知道下一块石头在哪里——它的突然出现可能打破眼前的模式。”

  他寄希望于历史的意外会真正带来属于我们的进步年代,它可能是一颗戳坏车轮的钉子,也可能是改变历史车轮前进路线的石头。或者,他真的寄予希望了吗。他深知知识分子的困局,看见了一些公众传媒的可能性,可是在这个复杂的国度,一切真的都是能靠理性去探讨的吗。在权利集团之外的人们,除去走向更大程度上的犬儒主义,贪恋着网络带给我们的狂欢,可狂欢过后还剩什么,它除了消耗掉一部分过剩的能量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切实改变,抑或是弥漫在电子空气中的无成本牢骚。从现象分析到政策方法的落实,其中存在着不小的脱节,现今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正因为看得更清晰,他们也是最迷惑的一群人,他们给不出答案。正如晚年的黑塞在目睹世界崩坏转而去构筑属于他内心的世界卡斯塔里,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从相反角度寻找着建立脚下土地的轨迹。

  《中国纪事》读后感(六):最许知远

  重读许知远的书,依然会沉迷于文字中的那种快感,以前没那么注意,现在想来这大概就是典型的现代报刊体吧。以和某某人的会面或者某某次的出行开头,一段详尽的场面描述后拉出整篇文章的梗概,然后剖析讲出自己要说的话,其实也蛮有点像软文的,或者说自己在写软文的时候也有抄这种文体的潜意识么?

  初识许知远也是在FT中文网的专栏之上,虽然及早在新周刊上看过关于他的一篇访谈,大意是指他是这个时代的“知道分子”,而他却在极力否认给自己强加的这个头衔,但彼时并未读过他的文章,所以无甚印象。从专栏认识他后,也相继读了两本他的书《新闻业的怀乡病》和《中国记事》,都是浓浓的许氏笔锋。

  然而读他的书却有越读越浅之感,他的观点,他的想法,总在一个圈子里,哪怕他是从山西走到斯堪的纳维亚,也绝然跳不出去,看多了也就难免觉得仿佛在听一个年迈的老妪不停的唠叨。不似一些大家的东西,常读常新。

  然而,或者说,其实许知远的文风更适合这个时代么?这种略带檄文风格的文体与篇幅,与其说成书,不如说更适合在网络这个媒介传播,快节奏的易读,一挥而就,于共鸣之际发泄了一下胸中不平,然而也就过去了,难有些许刻痕。

  但即便如此,在这个畅销书横行的年代,他的书也还是值得一读的,我给朋友推荐之时,大概也是首推这本中国记事吧,最能代表他的风格。

  一本足矣

  《中国纪事》读后感(七):08

  1,

  一个精英知识分子对于一个国家的价值导向。一个社会以及城市的价值观念。涉及到大学的教育底蕴和国民的身份认同等等的期望。

  2,

  尤其对于物质至上和投机主义的当下中国的批判,大学的利益化和文化的商业大潮的质疑与思考。

  3,

  一个北大的学生站出语境之外来批判北大当下的封闭与自我,真是看得我相当感怀。

  4,

  整个中国大陆面临的窘境在于,培育国家的未来的教育事业演变成了一个商业大潮的职业训练场。

  5,

  整个社会的文化取向再变得势利而现实,整个国家的2000个县城成为了2000个企业,经济的疯狂发展下,中国经济组织却薄弱得厉害。

  6,

  在一个政治可以吞噬一切的体制之下,投机与运气,关系与金钱成为了国民唯一的稻草。

  7,

  相反,一个国家开始沉迷于外国人对我们的意淫和夸大宣传。

  8,

  这个时代之于中国是最为充满变化与激情的大时代,我很庆幸,但只希望它早日过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中国纪事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