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全球化与国家竞争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读后感锦集

2021-03-24 02:17: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读后感锦集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是一本由温铁军 等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元,页数:4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读后感(一):系统了解金融霸权如何施暴的好书

  

用了一周时间,比较仔细了研读老先生的最新力作。让我从知识框架上比较系统的了解核心国家是如何利用金融资本和“软实力”对新兴国家的危机转嫁和资本洗劫,是一本可读性较强的书。不过,也稍稍瑜中有瑕。就像老先生自己的说的那样,感性描述略多;如果把它作为学术文章学习,有些数据还不够详实,绪论用微笑曲线作为分析模型略感牵强。当然了,所有这些都阻止不了它是一本观点非常鲜明的好书,所有章节都能读出老先生浓浓的家国情怀 。致敬!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读后感(二):上帝视角看日常经济社会生活

  

这本书确实打开了一个上帝视角,其实书中很多片段我都已经经历或者了解,但是系统的阐述之后,才让我有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感觉,因此把自己对这本书的记忆和理解在这里记录一下。

书中把目前世界的国家划分为核心-半核心-半边缘-边缘的体系构成,核心国家从产业资本迈入金融资本阶段,以资本输出获利维持核心国家自身高昂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成本,而边缘国家则处于被核心国家转嫁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成本,处于被核心国家洗劫的状态,书中我认为核心国专指美国。

双重成本转嫁在于美国利用自身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综合实力,破除边缘国家的金融管制能力,实现“去国家化”,为美国资本进出和扫货大开便利之门。金融资本的自我扩张冲动使美国超发货币放大债务,同时利用自身全球货币地位,使全球共同承担过剩流动性。超发货币作为低成本的资本,在全球大量投资实体,并占据能源、原材料和粮食期货衍生品市场多空交易主导权,获取高额收益。美国自身则在保持低利率时,通过大量进口中国等国的低价商品,以贸易逆差输出美元并保持低通胀。在美国收紧货币政策时,则造成全球大量美元回流,对边缘国家来说则出现外资大量撤退、投资大量回收的被收割局面,同时美国利用各种途径颠覆边缘国家政权,在经济、社会出现危机时又可大幅抄底收购低价优质资产。

【中国】 中国产能过剩、资本不足,美国则是产能不足、资本过剩。

马上出差,回来继续补上。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读后感(三):治大国如烹小鲜

  新兴七国各有各的历史包袱,也各有各的历史机遇,各有各的决策失误,也各有各的资源禀赋。但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生在中国,貌似比生在其他六国更体现投胎技术。了解新兴国家的历史现状,与了解中国的革命史一样,都会让人觉得当今的生活当真来之不易。

  治大国如烹小鲜,食材(资源与地缘)与烹饪(战略与微操)均不可少。与印度,南非相比,中国之幸在于通过暴力革命一举扫清殖民势力,并依靠土改红利和革命造就的政府领导力一举实现原始工业积累从而实现去依附。与巴,委相比,中国幸运之处又似乎在于并无足够的大宗商品出口足以支撑国民生活,便不得不建立足够全面的工业体系,遂避免了国际能源市场低迷后出口腰斩,国民经济难以维系的厄运。与土耳其和印尼相比,中国地处亚欧大陆岛东沿,并非战略要冲之地,地缘微操难度遂直接降级,且又有广大的战略纵深,投资和贸易均受挫之时,还可以凭借内循环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而纵观新兴六国,中国最值得称道的便是维护了自己的经济主权,保持了独立的货币政策,并有一众国有资本可供政府逆周期调节。(书中观点)一言蔽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便在于党的坚强领导。

  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还很浅薄,有些观点的推理逻辑并不能完全get。但一些默认的前提如美日广场协议便是美国币缘政治的阴谋等等,还是值得在附录进行更深入的专题讨论。温老师一贯强调去意识形态的讨论,但实际上是去西方意识形态。但字里行间实则彰显着对中国话语权的强调。虽影响一些研究的客观性,但无可厚非。

  10篇附录也很值得一读,中美欧的币缘博弈,中俄的中亚之争,中美的太平洋之争。中国要发展,便必须打破美元霸权,但征途漫漫,一着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不亚于一场新世纪的长征。

  与长征的胜利同理,若能凝聚铁一般的战斗意志,团结沿路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打好每一个局部战役,则胜利不是没有可能。

  《全球化与国家竞争》读后感(四):读《全球化与国家竞争》

  读《全球化与国家竞争》: 1、温铁军的书还是一如既往的拳拳到肉,一点都不拖沓,看起来一气呵成,不论是论点还是论据的建立和推敲都显得恰到好处。 2、本书的核心其实就是在论证,在所谓“核心国家”领导的全球化的今天,以E7(中国,土耳其,印度,印尼,巴西,委内瑞拉,南非)七个“半核心,半边缘,边缘”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和可能。七个国家比对下来,其实还是会觉得,中国的政经体制,确实有着他的独到之处,即使同样面对很多问题。 3、2020年有另外一本书,美国学者戴蒙德写的《剧变》也是用几个国家的分析,去写现在所处的环境,两本书的差别,其实还是很明显的。温的书,是基于政治经济基础之上对现状和未来政经的分析展望。而戴蒙德的书,则是透过一种历史的回望,和现状的分析,去展望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对策。是一种历史社科文化的分析。另外,温氏的书是基于多年正规机构研究,集合力,而戴蒙德,是单纯作为一个学者以一己之力,去写了《剧变》。 4、《剧变》和《全球化与国家竞争》区别最直观就是两者选择的重合国家,并单独提出来的印尼。《剧变》里最核心的观点是,这个国家的民族认同是未来最大的问题,而《全球化与国家竞争》则是从地缘政治和经济角度去分析。当然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我也认为,印尼最大的对中国的意义就是地缘政治,原因就是他控制着中国进出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线——马六甲一线。这是中国大半海上航运的枢纽。 5、本书里提到的印度,算是比较完整体现了,这个国家实际的样子,也是在东亚的文化圈以及原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独立出来的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原有的宗主国留下的政经体制与实际国情的对撞。加之印度的人口,更加显得问题的突出。对于藏南一线的边界问题,早已有之,我不认为,他有魄力,有能力,在藏南同中国开战并取胜,不过是政治斡旋的手段而已。 6、本书里提到的中国,一个是金融边疆和金融化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对于地缘政治的分析。个人非常赞同温氏所说的一个观点:“任何新兴国家的政治家若以为不断向“先富”起来的金融资产阶层让利,就可以吸引他们留下来同舟共济,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个历史教训值得人们深切反思。”这也是中国央行,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半年内行为的底层原因。也是提出金融边疆的必要性。这点,最早我看到的是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提到的。 7、本书所提的“成本转嫁理论”以及在土耳其一章中提到的“如果位于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的这两个国家的战略意图能够实现,则似乎应验100年前英国人麦金德提出的世界岛及欧亚心脏地带的理论。虽然亚欧大陆借此能在21世纪重新成为世界中心,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试图通过修建欧亚铁路来改变英法地缘控制,而成为列强战争导火索的教训,仍要注意。”话语论证中实际上是有对“新冷战”转化为“热战”的担忧。也确实在现在这种国际环境,双多边关系极其脆弱的现在,内有民粹主义,外有经济复苏压力,这种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是有。今天早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达沃斯论坛也说了,他对“法西斯势力”“极右分子”抬头的担忧。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的俄罗斯总统,又是从上世纪末就开始活跃于政坛的活化石,政治强人,他做这样的表态,是值得各方保持克制的。 8、之前看过一个观点“布什时期是用武力诠释美国的领导力,奥巴马时期是用劝说的方式,诠释美国的领导力。”这种论断看似是美国领导力的下降,实则并不是或者说不全是。当核心国家部分影响力下降,却同时掌握着世界金融市场核心货币美元,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更危险的。不论是透过金融吸收全球的财富,还是透支本就脆弱的全球金融体系,或者直接透过金融颠覆目标国政权。嗯,这把枪旧不旧不是关键,关键是用不用。所以特朗普下台,换建制派的拜登上台,其实是一个好事。(现在的美国社会割裂程度,可以比对二战前的日本政府高层。唯一庆幸的是,美国军方是独立的一只势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