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鸿章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李鸿章传》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45: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鸿章传》读后感10篇

  《李鸿章传》是一本由梁启超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鸿章传》读后感(一):悲情宰相之注定

  悲情宰相——李鸿章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数历朝历代,吾最不喜乃元及清,以一外族而入主中原,籍野蛮而统治文明,以虐为乐,嗜杀成性,残酷成性,流毒遗万年,对华夏对人类没丝毫的进步意义,彻底的反人类政权。 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故吾对清臣无一好感——盖一众言必称奴才之犬儒也。然小儿学史,常言及李鸿章,吾知之甚少,遂购书一册,乃梁启超著《李鸿章传》也。细读研读,竟为之击节,为之叹惋。 梁为康梁“百日维新”之首,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其私交亦泛泛不深,更有挖祖坟之仇(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奉旨铲平康梁祖坟。——李的祖坟也曾被太平天国铲平过。)然任公能在李鸿章死后仅两月便著成此书,且书中并没私愤之言,还颇多为李解免之言,确乃真君子也。 李鸿章之于晚清,功过大事,愚以为有四:一曰平吴,一曰剿捻,一曰洋务,一曰外交。 平吴:师承曾国藩,仿湘军建淮军,以其八千子弟起事,转斗各地,大小数十战,始于松江,终于嘉兴,凡两岁余,平吴功成。 剿捻:李鸿章之前,各等将相已剿捻十五年,皆无所成。李接手后,采取步步为营,坚壁清野之策略,一年余终剿捻功成。 故梁启超赞李鸿章:“鸿章之用兵也,谋定后动,料敌如神,故在军中十五年,未尝有所挫衄。虽曰幸运,亦岂不以人事耶!” 以平吴剿捻之功,李鸿章遂成名臣重臣。此后二十余年,专注洋务和外务。 洋务分军队洋务和商务。然甲午一役,苦心经营二十年之北洋军队,消亡殆尽。故梁说:“李鸿章盖代之勋名,自中日之战没。”但当“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于身无万肤,人皆欲杀”时,梁为李开解,云: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是故谓中国全国军族皆腐败可也,徒归罪于李鸿章之淮军不可也。 商业之洋务,亦困难重重。兹举例:引进电报,费时十二年;修建铁路,从提出到批准,用时十七年。然则李鸿章用之权力、谋略与韧性,终有所建树:第一支由洋枪装备的部队,第一支独立的洋炮部队,第一家大型综合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第一个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 虽有诸多“第一”,但梁启超亦一言否之。曰:“李鸿章所办商务,亦无一成效可睹者。”原因是,官员管企业过多过死。(看到此,真乃佩服梁公之真知灼见也,试看本朝之国企。) 外交也者,出使欧美各国,签订各种丧权辱国之条约,如《马关条约》《中俄密约》《义和团和约》等。弱国无外交,纵李鸿章乃当时清廷之第一流,又能如何?梁启超评论其外交手腕:“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而所谓联,也只是临时抱佛脚,反受制于人,最后自作自受。 对于李鸿章,梁启超态度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所谓“识”,梁在书中不止一次说李“不学无术”。李鸿章以进士之身晋身官场,何为“不学无术”? 梁启超之意,是说李鸿章“不敢破格”,其所倾注的洋务,不过是为大清腐朽之政权的缝缝补补,其“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源”乃真“不学无术”也! 梁启超断论,日本之崛起,乃先宪政之改革。故,清洋务之失败,李鸿章之悲剧,大清王朝之悲剧,时代之悲剧,注定之矣。 后来之诸君子,读此能不动容乎?

  《李鸿章传》读后感(二):识人辩证法

  梁启超评李鸿章,是英雄惜英雄。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又说:李鸿章是“时势造英雄,非英雄造时势”。

  先说李鸿章,只谈他之不幸。正如梁启超所说,李鸿章的宏观远见是令人惋惜的。受到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浸润,受到曾国藩忍的熏陶,受到中华体制两千年延续的遮目,李鸿章这一代和梁启超这一代一比,肯定会存在他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很难摆脱的。其二,李鸿章下半辈子所处的时代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三千多年来的一大变局,这个变局,这种内外忧患的局面,这种史无前例的这么多强国对一个国家的集体侵略,积攒了这么久的封建体制的弊病碰上如此激烈的与西方先进文化的野蛮入侵,再加上内部的僵化和腐败,想仅仅依靠李鸿章一人救大厦于将倾,我想换做任何一个历史名人也未必能够有所作为。

  李鸿章能够在后世博得一部分人的同情,博得少部分人对他的尊敬和欣赏,我想已是他所作所为受的一种褒奖吧。

  再谈作者梁启超。对他的认识之前仅限于历史课堂中的记述(可见咱们的教育体系的弊病,对于历史认识的灌输如此地平面化)。通过这部他为他人所作的传记,依稀可见梁启超其人其识。梁启超的学识相当地渊博,在他对中国黄河治理的个人见解之中,可见他的大局观,同样一件事情,有见识和没有见识的人谈自己的看法是有相当大的差别,梁启超的治水理念从细致到宏观,抛开是否实际不说,可见他的全面性。既然于治水尚且如此全面客观而又周到,那么去写这部李鸿章传,也有充分地理由相信会全面客观而周到。其二,梁启超做人堂堂正正,不偏不倚,这点是说到容易做到难。心理学上分析,人总是主观的,人以为自己客观的部分往往也是呆着主观。但是梁启超能够跳出圈子去思考他所不以为然的[政敌]的为人处世,是相当不易。其三,梁启超的政治认识非常的准确,作为一个处于中华3000年一遇变革时代的人,能够准确看到作为李鸿章的局限性,做出对李鸿章这么精彩的人生总结,可见他宏观上的把握能力。在议论洋务运动一节,他谈到洋务运动官督商办时准确的描述,真是让后人叹服。

  历史是什么,历史也许没有真相,只有解读,历史的面孔是符号化的面孔,复杂的环境不定的心境这些也许永远掩埋在历史的潮流中了。

  《李鸿章传》读后感(三):知易行难----秋风宝剑孤臣泪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俗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愿意闭嘴的,还是嗲嗲不休。

  任公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局下,他有着国人没有之清醒,也有着众人不解的无奈。

  他知道当时为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清廷饷力人才实有未逮,又多拘于成法,牵于众议,虽欲振奋而未由。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知道如此又能怎样?

  李曾至德见前宰相俾斯麦,叩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满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 ...俾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能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孺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

  堂堂大清国,后来竞无一人可以助李一臂之力,曲不高,但仍无人和,也是李一生际遇的悲哀,大清时代的悲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李鸿章传》读后感(四):勿论庸人

  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

  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天下唯庸人不咎不誉!”梁任公大气磅礴的一句话揭开李鸿章一生功过的序幕。“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是最精辟却也最中肯的一句评价。洋洋洒洒六万字过后,李鸿章一生的风雨波澜已然于胸中荡涤难散。

  后来对晚清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报刊杂志上也看到了一些于我之前所闻大相径庭的关于李鸿章的评述,对读者上一篇《另一面的李鸿章》印象深刻,那之后我知道了他是洋务运动的先行者,也记住了他那句狠狠出了一口恶气的“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擒拿”的妙对。

  直至今日,读完《李鸿章传》,却才对李有了更为丰满的印象。李鸿章毫无疑问是个天才,既能舞文弄墨,也能沙场练兵,还样样都不含糊。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入都》

  然而本书的重点还不在此。“李鸿章得意之历史终,而失意之历史方始矣”,梁任公如是说。此后任公对李鸿章的学识和血性的缺失表示了批判,而以我之见,这里的批评虽有据可循,但也不甚恰当。

  对于这位因软弱和所谓的“卖国”而谤满天下的伟大先行者,改革者,军事家,外交家来说,任公“庸人”的评价着实不够客观。说李鸿章缺乏学识完全是以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角度做出的评价,李鸿章对旧的制度缝缝补补而拒绝进行新的创新与学习是囿于自身所受教育,所处时代,以及所处位置所限,而以此评定其为庸人未免言过其实。李鸿章自幼受封建教育,走科举考试的路做了官,又一路受赏识一路升官,做到总督的高位,而在此基础上却要求他在制度上做出创新,实在不当。试想一个孩子被父母含辛茹苦培育成材(且不论父母自身的高尚与否),现在却要求这个孩子反过来打倒父母,理由是父母有问题,犯了错误(而且就算打倒后也未必能树立起正确的榜样),于情于理,这个孩子都不会下手。李鸿章就是封建制度的孩子,封建制度诚然有问题,可李正是在封建的滋养下才逐渐成长为一方大员的,他又怎么会转手消灭封建制度?而且就算如任公所愿,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又岂是正确的选择。而于我看来,梁任公的批评却不免有些五十步笑百步的意味。诚然这事后诸葛的论断谁都能做出,而我在此也只是想为李鸿章做一点不知算不算无谓的辩护罢了。

  回首再看,先行者须有勇气,亦不可乏忍耐,前者的缺失会被骂做缩头乌龟,后者的缺失只会让其成为旧制度最后挣扎下的冤死鬼。李鸿章和梁任公都是救亡图存的勇者与智者,分明当是英雄相惜同慨叹棋逢对手,却偏要好汉相轻以成败盖棺定论!勿论庸人,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变革时代,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以身许国之志士皆为彪炳千秋之伟人!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莾莾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李鸿章传》读后感(五):一本值得认真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近代史上一位巨人给另一位巨人作传,本身就是难得一遇。

  李鸿章若是知道身后有这样一本传记,他也会欣慰。骂李的人多,但懂李的人着实太少。

  现代人多半都厌倦了影视剧和一些XX讲坛的三流文人们对历史的戏说,我们需要认真的读一些认真的历史。这本《李鸿章传》值得认真读一遍,然后放到家中的书架上,再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

  《李鸿章传》读后感(六):为我打开读历史的大门

  对于读历史的兴趣来自曾经在豆瓣上的看到的一句话“想构建强大的人生观,那就去读硬知识”。

  因此,读《李鸿章传》多半出于虚荣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是没想到,我会由这本开始爱上历史。以这本作为我读历史的开端,也是种幸运,一方面,本书的作者无论是写史实的诚意还是写评论的笔力,都被盛赞;另一方面,本书的主人公,李鸿章是了解近代中国史不可略过的一个人,一个人的历史亦一个国家的一段历史。

  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远渡重洋,以战败国的屈辱身份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谈判,既已是败兵身份,但依然恪守职责寸土必争。第一次谈判双方僵持不下,结果在返回休息处的路上,李鸿章被袭,左眼中枪。为了不耽误谈判,他坚持带伤参与谈判。“日本天皇和全日本人民同时表示哀惋,于是同意将中国先前提出的停战摘要画押。口舌争论得不到的东西,就这样靠一处枪伤得到了。”读到此处,唏嘘不已。

  最后,再对自己说一句,读历史,真的很有趣。

  《李鸿章传》读后感(七):喜欢,起因于《走向共和》

  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对李鸿章的印象尤为深刻。在甲午战争之后,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兵临城下,何谈外交?中堂对着两万万两白银的勒索,声泪俱下的说,“还能再减一点吗?就当是老夫回去的路费”。电视剧情至那一刻,我哭了,好像看见的不是朝廷上的权臣,只是一位年迈老人,用尽自己所有力量来热爱他的国家。这,是自己对李鸿章最深的印象。

  李鸿章,1823年~1901年,安徽合肥人,号少荃,早年钦点翰林,中年起入曾国藩府,受益于曾。操办团练,兴淮军,平太平天国之乱;创洋务,励国治中兴;涉外交,举世所誉;败于甲午,重用亲信,外交疏漏,不可推卸职责;游欧洲,见其皮毛而未深思中国之根本弊病;逝于辛丑,

  临危仍慨毓贤之害国。此中堂之一生。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开篇就提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观李之一生,誉于淮军,誉起外交,而咎于淮军,咎始外交。甲午一战,北洋水师之微弱暴于世界。承认藩属国朝鲜之独立外交地位,致使日本之邪恶始见倪端。梁启超说,强国之外交为联合,而李之外交手段不能称为联合,之多为引起争执。这却是与当时社会背景分不开的。所谓弱国无外交,若没有利息的支撑与驱动,那一双双盯我中华大地之邪恶虎狼之眼怎会息事?

  最后以中堂之诗作结吧: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李鸿章传》读后感(八):经验才是稀缺资源

  首先开宗明义,喜欢李鸿章讨厌李鸿章或者想了解李鸿章的人就不要读此书了,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本书算不上传记更算不上李鸿章的传记。

  篇幅很短,关于李鸿章的性格、心理、素养,个人成长历程均一笔未提。这本书事实上是一篇很主观的梁个人对李的评价的小书,而28岁的梁对这位中堂大人的核心评价只有四个字:不学无术。有人说梁写这本传记对中堂大人有理解洗白之情,我看未必。梁是有批驳那些极力抹煞中堂大人一切功绩的人。但力度仅限于有些人说中堂大人十恶不赦应该死一百次,梁说李算不上罪大恶极但也不是个好人让他死一次就够了。也就是死一百次与死一次的区别。梁在文中批驳中堂大人误国误民的时候经常举例一一列举说明,比如这件事中堂大人做的不好表现有以下四条,经营北洋舰队用人不查表现有另外这七条,洋务办的失败表现的有如下这十四条,一一列举,事无巨细;然后说到中堂的功绩时,无一具体事例支撑,因为中堂大人做的好所以中堂大人做的好,仅有不多的事例竟是机要职务被免去赋闲的时候任用比利时人治理黄河时 种种树 禁止愚民河堤拔草,在广东抓捕盗匪实施就地正法威慑乡里这样鸡毛蒜皮小事,所以梁对中堂大人是有些不屑的。

  这本书能告诉我们的不多,然而如果你喜欢一个28岁文化名人的优美辞藻那你也有你的收获,只是对我来说是没多大意义的。

  我想喜欢晚清这段历史的中国青年,定是有大志有大勇有担当的青年,他们在民族的血泪中探索以求成长,在民族衰弱的呻吟中感受使命以坚定自己的方向,这些人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肋骨。

  《李鸿章传》读后感(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维新之萌孽,自中日之战生;李鸿章盖代之勋名,自中日之战没。惜哉!李鸿章以光绪十九年,七十赐寿,既寿而病,病而不死,卒遇此变,祸机重垒,辗转相缠,更阅八年之至艰、极险、殊窘、奇辱,以死于今日。彼苍者天,前之所以宠此人者何以如是其优,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废书而叹也。

  苍天为何对李如此这般?在他人生的前半段对他如此优待,有在他的人生后半段如此的残酷?前半段荣华富贵之极,后半生却要背负一个民族的荣辱。

  人生本就是一出悲喜剧,各种人物轮番上演各自的角色。晚清,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能够拥有李鸿章这样的人物也是他的福分。或许在另一个时空,李鸿章会更成功,但是那又有何意,李鸿章只属于那个曾经的清王朝啊。

  一人之力欲撑起一个国家。面对风雨飘摇的王朝,他没有动摇过对这个王朝忠贞的信仰。茫茫大海上面,一艘孤船,他不是那个掌舵的人,他只是一个水手,一个最拼命的水手。看到王朝的败落,可知他的心的痛。

  历史对人的评价,总是那么偏激。对于史学家而言,总是要一种貌似正统的眼光去评判一个人。其实,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未必就要去信服那些观点。我觉得如果是你,你会比那个人更好吗?这个问题更关键。

  我如是你,我不会比你更好,我做不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你的一生,也是不错的,位极人臣,后期的屈辱也许就是位极人臣必须承受的吧。谁让这个国家不给力呢?

  历史如烟,只是历史往往都是相似的。

  人生短短几万天,看看他人,望望自己。才明白,我们只不过沧海一粟。

  文章作者:夜空

  本文地址:http://www.yekong.me/archives/226

  版权所有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

  《李鸿章传》读后感(十):欲说还休的复杂人物

  这本书是梁任公先生的力作《李鸿章传》的新版,书的前半部分是译著,后半部分是先生文言文原著。

  此书评述了李鸿章的生平事迹,从其人出生、早年历练,到中年经由弹压太平军出道、兴办洋务、甲午丧败、办理外交,至晚年出访欧美及庚子拳乱后办理善后事宜见欺于列强。全书夹叙夹议,其中的评论尤为精当,发人深省。

  诚然,李鸿章是近代极具分量的人物,因而备受争议,饱经臧否。本书对于李鸿章的许多评价,远超一般人的识见,有几个方面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诚然,李鸿章置身当时的中国官场以及落后封闭的总体环境而图谋国势稍有振作,困难重重。而李氏也终究未能真正战胜困难,引领中国走向富强。因此,梁任公有句话我觉得十分在理:”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英雄,却不是能造就时势的英雄“。想来确实如此。纵观他的一生,就个性而言比较循规蹈矩,未见“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李氏的个性、才能、学识以及最高当局对他的信任程度,决定他只能做个缝缝补补的裱糊匠,虽然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但是终究无力扭转大局。大清国在邯郸学步的拙劣模仿之后,惨败于后起之邻邦,加速沉沦,”完全停不下来“。

  最后,李鸿章若冠之以”东方俾斯麦“称号,恐怕他自己都觉受之有愧。梁任公先生列举了不少理由,例如李氏击败的都是同胞称雄国内,而俾氏则是击败外敌蜚声国际云云。至于最重要的差距,则是李鸿章办理外交的相形见绌。俾斯麦的外交战略十分出色,对于德国统一及崛兴居功甚伟。李鸿章多次想利用各国矛盾谋出路的意图,则几乎无一例外都落空。每次想联合某国或某几国制约另一国,最终都难免让大清国自取其辱,尤以李鸿章晚年妄图拉拢俄国造成的恶果为甚。当然,德意志帝国的实力远远优胜于大清国。李鸿章外交周旋的困境无疑是弱国无外交的诠释。然而从梁任公先生的评述,我等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不能出现俾斯麦那样真正的外交家,实与中国的整体环境有关。当时的中国经历了长期封闭,局部地区的部分人士刚刚见识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这种环境很难孕育出真正的外交家。即使机敏干练如李鸿章,由于环境使然,外交领域的眼界、才能都要远远逊色于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外交人物。李鸿章的外交功夫能独步国内,与当时最高端的俾斯麦相比,或许只能算幼稚园水准。

  李鸿章深处近代这个复杂的时代,本身也是个复杂的人物,值得仔细品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