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二十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二十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5:14: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诚如作者再版所言,本书的难度之一在于传主一直隐身在毛的身后,因此,稍不留神很容易写成毛的历史乃至党史,这也是本书最大的败笔之一,而另外一个不好处理的是,胡乔木的秘书工作主要集中在理论写作当中,写作工作的艰辛又不足为外人道,更是缺乏跌沓的戏剧效果。因此,这样一部传记文章,委实为难作者。因此虽然单从内容而言,本书差强如意,但是从作者翔实的史料参考来看,作者还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作为一个读者,我最感兴趣的是胡乔木与毛之间的理论关系。秘书乃至办公室之所以在行政机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他们最为接近领导,因此他们的一句话可能直接导致了领导的喜好,另一方面,作为参谋助手,他们既帮助领导收集意见,更帮助领导将意见升华为理论。

  在记录延安整风运动时,作者引述某著名外国学者评述“这种开始于延安而周期性地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运动,其目的是想发展成人类行为史上最雄心勃勃的一次实验”,那么这次实验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理论治国。而胡乔木作为重要的理论学家,如何与毛达到琴瑟和鸣又或者说如何博弈,其实是本书应该值得关注的。但可惜稍微提到了一点,但还是不够详尽,更多的还是在描述在大时代中胡乔木的个人心境。

  然而当大跃进开始,胡乔木显然跟不上毛的脚步,而毛的一段批评更是说明了毛对于媒体的态度,毛称当时的人民日报既不是政治家办报,也不是书生办报,简直是死人办报。可见,在毛心中,报纸的最大作用还是政治宣传。而这期间,胡乔木的纠结也显示了他个人的价值取舍。

  胡乔木,是“才学超群的在党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和辞章家”,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第一笔杆子”,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在党中央政治局主持下他所撰写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文章,在重大政治问题和理论问题上深刻有力地阐明党中央的主张,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具有高度的党性,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真的做到了一切服从党的安排。几十年如一日,将一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宣传事业,默默无闻为党起早着重要文献工作。他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历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等职,为《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撰写过许多重要社论和新闻,为新闻出版队伍的建设作出很大努力。

  胡乔木,一个伟大的人物,但却并不人人皆知,即使知道他的大名,但并不知道他也是运筹帷幄之主要人物之一,原因就是他一直生活在伟人的影子里。

  其实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让自己的血肉之躯能为国家奉献全部力量。佩服这样的人!

  目前,可以说,中央领导人身边依然有这样的人默默地做着属于自己的事情,光环不属于他们,但他们依然在付出着。敬礼,默默付出的人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的封面——红色褶皱的布质封面,书名是金黄色“毛体”(应该是从毛的手迹中摘选的)。一下子让读者联想到庄重和神圣的“革命”、“共产党”等“红色记忆”。

  现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出现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事件和人物有了很多“新的”、 “负面”消息,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我认为可能是客观评价那个特殊时期历史人物的“矫枉过正”,当然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群体的诋毁、污蔑。

  历史是个很有意思的: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但却浑然不自知;稍过几年回首历史,却又发现有太多内幕而茫然无措。看来真正的客观的还原历史或者给一个历史人物盖棺定论的事件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长。

  应该说,从40年代到60年代,胡乔木在主席身边工作的二十年,正好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成立之前与之初的二十年,做为“党内第一支笔”,胡乔木与主席共同分担了彼时的重担,并群策群力一同将对彼时最新最近的国内国际形势的评说以及态度,通过新华社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传达出去,却从来都不曾留下过他的姓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