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10篇

2022-05-25 12:21: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10篇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是一本由[美] 米兰达·裘丽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一):没有人比Miranda July更属于《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

  在读《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前,我看过Miranda July自编自导自演的两部电影,也漫不经心地快速浏览过她的个人网页,于是多多少少在脑海中勾画出如果写小说,她的文字会是什么样的。她给我的感觉一直是以“碎片”的形式出现,这些碎片存在在她怪异又孤独的小世界中,形成完整的她,电影也好,画作也好。到了这本书,这种感觉依然延续,甚至更为强烈。好玩的是,阅读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一直浮现出她在自己的电影《将来》中的模样,把小短裙围在脖子上,然后用她那仿佛仍然滞留在青春期里的有些紧张的声音念出那些文字。以往阅读,我没有特别注意自己到底是用什么声音默默念出那些文字的,但是这本书,仿佛只有用她的声音阅读才能顺利进入到她的世界中。

  读完这本书,我想了想一个问题,《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所塑造出来的怪异、孤独、自我的世界其实可以在当下很多年轻一代的写作者中找到,许多独立写作者的作品不也是在营造这种氛围么?就算是写同样的题材,力求展现出同样的氛围,为什么Miranda July会让人更觉得合情合理,仿佛作者本人能够和作品很好地融为一体,没有那种突兀的不和谐感,而其他很多写作者的作品却让我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就好像他们用了太多的力,却仍旧不讨好一样,他们太过努力地想要表达自己,有些着急啊,应当慢一些才对。

  翻完整本《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对文本的印象——不论是文字还是书籍的装帧——都会逐渐转化为一个更鲜明的Miranda July的形象,而不像其他的许多书,文本和作者之间并没有太强烈的纽带,不过这一点得基于之前对作者已有的了解和喜爱程度,以及作者本身得是个有意思的怪咖。《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呈现出来的世界,让我看得到Miranda July心里的干净,即使她的世界披着怪异的外衣。或者说,这是一本让我觉得只有Miranda July才能写出的小说,其他人不成。有些小说读完后你会想,哦,那谁谁谁也可以写出来嘛,《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不成,只有Miranda July才能写,没有人比她更属于《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

  若要说起这本书最能打动我的地方,应该算是她的想象力和细节。她的每个故事是有根主线没错,但是在主线之外的情节上,她仿佛可以由A一路说到B,然后到C,再在到D,最后又慢慢地绕回到主线上(可通篇都是这样的路数有些让人腻味啊)。撇开这个不说,Miranda July的语言非常迷人,在英文原文中可以看到她的用词非常简单,几乎没用什么生词,也没有华丽的形容词,她的语言有一股黏性,当中充斥着青少年喃喃自语般的气息,有些故事甚至更像是她脑子中的声音而已,并且如果这时读者脑海中是用Miranda July的声音念出这些文字,便会觉得她和这些文字太贴合了,让人简直想要说,没错,这就是只有Miranda July才能写出的小说!

  而典型的Miranda July式的细节,几乎在整本书中处处流露。例如开篇第一个故事《公用露台》,讲“我”和楼下的一对夫妇共享一个露台的故事,“我”是Miranda July笔下经常出现的那种人物:敏感,孤独,不善与人沟通,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一天和楼下那位叫做文森特的先生一块晒太阳时,“我”本以为文森特是那种“我”希望看到的好好先生,可是文森特的叨叨絮语却慢慢击垮了“我”对他的幻想,于是Miranda July写道:「我仍然很高兴可以这样坐在他身边,但这是因为我对大多数人类的期望非常非常低,现在他也成了大多数人类中的一员。」---这句话被我标注了出来,第一次读到时会想,这样是不是太武断了些,可心底却又是完全的认同,对啊,我也是这样的人啊,“我”的感觉就是我的感觉嘛。

  再比如另一种Miranda July式的细节,仍然是这个故事中,一块晒太阳时,文森特癫痫发作,他的妻子让“我”进屋去拿冰箱上的药箱,在冰箱前,“我”看到了一张贴在上面的鲸鱼图片,于是“我”的思维开始漫游:一只鲸鱼死去的时候,它用极长的时间才能缓缓落到海底,在它下落的过程中,许多其他的鱼们就这样看着它缓缓下落,对它们来说,这一场景会像是一座庞大的建筑沉入海底那样吧。

  ---这样的想象和描写,以及这样的故事大概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它们太耽搁于幻想,格局太小,即便我是喜欢这些细节的,读完整本书后,我仍然不由会这样想。可《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叫我喜欢的原因,是我通过它看到了Miranda July的一部分世界,并且觉得这部分世界和我是相通的,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她的那些小情绪,以及她那个孤独却善良的世界。这样挺好,如果写作可以释放一点点那些要命的难过,那么就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好了,即便绕了个圈子后又不免回到了原来的那个世界。从来没有哪一个作家会坚信一本书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多多少少会改变一点点Miranda July的世界吧,让她看见自己的核心,哪怕她的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从她那里获得一些勇气,不再担心自己会落单,看到这本书黄色的封面便会觉得心头一暖:真好,还有人和我在一起。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二):米兰达·裘丽取代了水

  刊于《外滩画报》(2013年11月7日)

  她是演员、编剧、导演。她2005年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我和你和我们认识的每个人》(一译“爱情你我他”)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即导演处女作奖)。她是网络、视觉及行为艺术家。2002至2009年间,她与艺术家哈勒尔·弗莱彻一起创建了网络艺术项目“学习更爱你”。2006年的多媒体表演“我们不理解、也绝对不打算谈论的事”在洛杉矶、旧金山及纽约进行。2009年,她的作品《十一件重要的事》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她是歌手。1997至1998年间在Kill Rock Stars发表了两张专辑。她是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发表在《哈佛评论》、《巴黎评论》及《纽约客》等知名刊物上,短篇小说处女作《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获得了2007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

  只有极少数创作人能将自己的创意在不同业界通过各异的媒体表达出来,米兰达·裘丽显然是其中之一,甚至在最出色的行列中。这本由小马+橙子设计的、视觉风格颇为先锋的短篇小说集《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便是明证:一方面,它带有明显的米兰达·裘丽的风格印记——只要看看书名及书中每个故事的标题,你便能明显感知这股浓烈的“裘丽风”——她关心那些最本质、最核心、最重要的事,她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作者与读者(或观众)之间的互动;但她又是独特的、个人主义的,“我”的痕迹与希望“你”加入其中的愿望同样迫切。另一方面,这部短篇集几乎颠覆了人们对于短篇小说的惯常认知,将这十六个文本统称为“短篇小说”多少有泛化之嫌疑,因为这些故事如此独特——或者说,古怪、奇幻、不可思议、无以名状,以至于它们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改变、拓展或重塑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

  丰富、甚至漫溢的想象力贯穿于整本书中,是整部短篇集最直观、最悦目的特质。如果这十六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便是想象力之丰盛——从《姐妹》里那并不存在的姐妹到《王子殿下》里对于查尔斯王子的迷恋,从《理发店男孩》那条可能虚构的狗“保罗”到《一无所求》里的偷窥室——在米兰达·裘丽的世界里,这种幻想的特质往往足够强烈,以至于中和了这些故事里潜藏的、冰冷、悲观的“地下层”。想想这些故事的主角往往是一些伤感的、孤独的、与外部现实世界多少有点疏离的人类,他们几乎全都活在某种不如意之中——从恋爱关系到最宽泛的人际关系——因此幻想成了故事里的那一缕光,那一抹亮色。在《游泳队》里,失恋了的叙事者去了一个小镇,莫名做了游泳教练,教三个八十来岁的老人游泳。而故事的关键在于:那里“压根没有水的影子,也没有游泳池”,游泳课是在厨房地板上展开的。米兰达·裘丽用寥寥数语描述了幻想与现实的转换:现实是荒诞可笑的,“我们四个人躺在厨房地板上胡乱蹬腿,像是生气,像是愤怒,像是失望和受挫”(P22);然而加上了幻想中的水,一切便好像是真的了。“我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取代了水。”米兰达·裘丽如是写道——她是对的,正是她丰盛的想象力,变作了水。当然,在这个故事中,与其他那些故事一样,幻想只是为现实增添了一个维度,它并不能真正地解决现实问题,因此这些故事到头来都有一个无奈、伤感的基调,因为孤独的仍旧孤独着,而幻想总有退潮的时刻。“我一定是史上最悲伤的游泳教练了”,《游泳队》如是结尾。

  独特的叙事声音是《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的另一个出彩之处。这十六个短篇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以第一人称讲故事的,而他们的叙事声音通常是自我而疏离的——它们是向内的,有时候更接近内心独白,讲述“我”的闪念或内心思考;它们又常常是无辜而单纯的、对于复杂的外部现实世界之种种逻辑、各类“潜规则”有意地视而不见,照《在2003年做爱》中的说法,“假装自己是从另一个国家来的”,或者说这便是想象力在叙事层面的体现。米兰达·裘丽的语言简洁、明了,多使用短句,很少玩弄语言本身,而是对新奇、独特的想法更感兴趣,“我们要去揭示的并不是语言的秘密,而是秘密本身,它先于语言,依旧被遮蔽于迷雾中”(P170),她甚至指出,“有若干伟大理由抵制语言,而其中一项便是爱情。”或许是作为跨界创作者的身份使然,米兰达·裘丽写小说时似乎并不会过分看重语言,就好像这仅仅是一种并不优于沉默的表达方式,与一个电影镜头、一个艺术实验并无二致。因此她的叙事声音始终是自由、放松的,在某些段落便流泻出自然的幽默感,如在《罗曼史》里,她这样写两性关系之演变:“我们爱过不该爱的人,然后嫁给其他人为了忘却那不可能的爱。(⋯⋯)你只是一个与丈夫坐在沙发里看电影的女人,他的腿搁在你的膝盖上,你却想要起身上厕所。”(P85)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是一份邀请,是写给都市人看的当代生活的小传奇。如果你在这一幅幅内心图景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在那些焦虑、疯狂、苦闷、无奈、孤独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情绪,与这些稀奇古怪的性场景、变幻的性向及身份感同深受,在主人公古灵精怪的观察及思考之中看见了幻想的光泽、体会到了智性的愉悦;那么,这些故事便是为你而写的。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三):它们因为旧爱而闪光

  一些摘抄:

  在我告诉他藏于心头的秘密愉悦前,我假装停顿,等待着,等待着,我一直在等待着有人能注意到,我每天起床仿佛无所事事,但我还是会起床,因为藏于心头的秘密愉悦,那是上帝之爱。(008)

  当一条鲸鱼死去时,它会用超过一天的时间慢慢沉入大海。所有其他的鱼都看着它下沉,像一幢楼,但沉得很慢,很慢。我集中注意力望着它的眼睛,我想要望进它的内心,直抵那条真正的鲸鱼,那条正在死去的鲸鱼,然后我轻声说,这不是你的错。(014)

  这种痛苦,这种将死未死,都是寻常事。生活就是这样的。我恍然大悟,事实上从来没有什么地震。生活是如此分崩离析,我竟还疯狂地期待着其他事情的发生。(044)

  你总是感觉你是世界上唯一落单的,而其他所有人都为彼此疯狂,但这不是真的。总的来说,人们并不特别喜欢彼此。朋友之间也是这样。有时候我躺在床上,试图想清楚到底哪个朋友是我真正关心的,而我总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也没有。(048)

  我们不知道怎么治愈感冒,也不知道狗在想什么。我们做可怕的事情,我们制造战争,我们出于贪婪而杀人,所以我们到底是谁竟要说如何去爱。(059)

  我想揍他,在他的身体揍出一个洞,再用我的身体填满,我正在,我正在这样做。(069)

  我们哭湿了彼此的衬衫,哭泣像灯塔般在前面引领这我们,寻找新的被遗忘的悲伤,这些悲伤在多年前就礼节性地死去,事实上却没有死,只要一点点水就能复活。我们爱过不该爱的人,然后嫁给其他人为了忘却那不可能的爱,或者我们曾经对着世界的大锅炉喊出一句你好,又在未得到任何人的回应前就拔腿逃跑。(085)

  有那么短暂的一秒,我觉得在我生命的宏图里,她并不特殊。她只是个在跳河的时候把我绑在她腿上帮助她下沉的女孩。然后我眨眨眼,再次爱上了她。(092)

  我能飞,我能跳过那些轿车,我能饥渴地,温柔地,羞怯地,严厉地说出“鸡巴”这个词,我能飞。(118)

  她握着把枪站在空地里,而我看都没看就知道自己两手空空,但我只要假装有把枪我就能赢。我说砰砰,让她朝我开枪,我就能赢。(126)

  男孩变得无趣,这是成长的模式。(141)

  我告诉自己,我呼吸的声音其实就是全世界所有动物呼吸的声音,甚至全人类,甚至那条狗,都在一起,都在呼吸,在地球上,在这个夜晚。(145)

  他不是我的暗影,但当我揉搓着他正在死去的胳膊时,我能感觉到里面有什么东西以聚积起来的速度飞快移动。所以他的绝大部分已经加快了,而他却不得不以可耻的缓慢的动作死去,因为人类就是这样的。(158)

  她斜过身去打开副驾驶座的车门,她一动,男孩的青春就结束了,他便老了。(172)

  我大笑着说,生活就是这样简单。我的意思是,与你一起的生活很简单,等你走了,就又艰难起来。(190)

  我用英语哭泣,用法语哭泣,我用所有语言哭泣,因为全世界的眼泪都是一样的。(193)

  我躺在他身边,试图向我的阴道传输信号,但这就像是要从一台没装有线的电视上看到有线频道一样。我的头脑要求性爱,而我的阴道只是在等待着下一次不得不小便的时间。它觉得它生命所有的职责就是小便。(204)

  就好像我们的脚在一个完美而诚实的恋爱关系里,而从脚踝往上,我们却是迷失的。(214)

  是我甩了他。

  可能你没有给他足够的舌吻。

  我向你保证不是因为这个。

  告诉我你们一天接吻几次,我看看是不是足够。

  四百次。

  不够。 (256)

  嗯,我有一个理论,男人实际上哭得不比女人少,他们只是用不一样的方式哭。我们从未见过我们的父亲哭,所以我们每个人只能发明自己独有的哭泣方式。(272)

  我的眼睛冒险般地从盘子上抬起来,望向她的衬衫,再望向她的眼睛。那儿有什么我所害怕寻找到的东西?恶意和幸灾乐祸?诡谲?耻辱?它们因为旧爱而闪光,我生命中最伟大的爱。它们看起来如此得意扬扬。(281)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四):周嘉宁谈翻译Miranda July:“谁都觉得自己最孤独了。”(vice独家采访)

  Miranda July的那本黄色封面小说集《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No One Belongs Here More Than You)要在大陆出版了。五年前一个很喜欢她的电影《爱情你我他》的朋友曾经买过这本书送我,很快我就被那些古怪的小故事迷住了,那本书里面有一些东西让我十分急于分享,于是我花了很长时间翻译其中一对同性恋女孩离家出走,为了生计接下各种荒谬性工作的故事。那个故事悲伤得不行,除了把那些孤独感再讲给别人听,好像没有什么能够排解的办法。

  有人把Miranda July称作表演艺术家,这么说起来一定会遭人误会。总之她做了不少事情,拍电影,写书,写歌,拍照,做网站,再把所有这些兴趣混在一起来一遍。她会出演自己的电影,歌曲,表演和照片集,她似乎在尝试用作品找到一种与人的亲密感。看所有这些她做过的东西,你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个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花很长的时间鼓捣各种古灵精怪的女孩形象。

  中译本找来了作家周嘉宁翻译这本书,这位居住在上海的小说家近几年花了不少时间与张悦然编辑《鲤》杂志,推介新文学,也有不少译著出版。在同龄人当中,我想不出有谁比她更能用自然精准的语言表达情感。

  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去买这本书,不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还是否愿意进入这样迷人的孤独感。

  VICE:Miranda July实在做了很多事,如果让你来推荐一下的话,你会怎么给人介绍她?

  周嘉宁:我其实只看过她那部翻成中文叫《爱情你我他》的电影,还有这本翻成中文叫《没人比你更属于这里》的小说,以及半本她的采访集《It Chooses You》。我在做这本书翻译的时候,别人问我你在翻什么,我说一个美国的女作家。他们继续问是谁啊,我说你们肯定不知道,她很年轻,还拍一点电影,但你们肯定也没看过……

  我之前在给iWeekly写的推荐中这样形容了她:“ 这是我喜欢Miranda July的地方,同为水瓶座,生日差一天,于是我攀关系般地想,唉,我们水瓶座就是这样的啊,永远在与人相处的问题头大,也解决不好任何亲密关系。明明相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结果又矛盾地把所有的创作主题都直接指向孤独。其实啊,我们这个星座本来就是科学家星座,而不是为作家准备的。因为科学家更精确和无情嘛,对于我们来说,要解决心头所有问题,只能求助于铁石心肠了。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是不能缺少怪人的,而怪人们之间也有雷达,就好像是裹在人类皮肤里的外星人那样彼此打探。我对于怪人存着太多的宽容,各式各样的怪人都应该有他们存在的理由,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我只喜欢那些无害的怪人,那些善良的人。只有善良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无情才能打动我,其他的,无非是提醒着我,离这个世界更远一些才好。”

  翻译Miranda July的文字最难的地方在哪?既然乔治桑德斯发明了“July-esque”来形容她的风格,你觉得中文要如何诠释?

  用中文彻底地诠释她的语言很难,她的语言哪怕在英文里也有很多拗口,或者说不遵循语言节奏的地方。她使用最简单的词语,很少有比喻句,用动词来搭建小说,这些都是我本身所推崇的风格,但是她常常突兀地打破节奏,有些时候,她表现得像是并没有熟练地掌握好英文这门语言,有种奇怪的隔阂感(我最近看当代的那些英文短篇小说实在是太腻歪了,一门语言被运用到过分熟练以后,看着看着多少会觉得有些想要休息,这种时候看看Miranda July就有种调整频道的快感)。

  不说别的,光说是这本书的书名翻译我和编辑就一起犹豫了很久很久,这当中还征求了各种朋友的意见,因为它实在是太难翻了!我们半途想要放弃,把里面的某一篇短篇名来做书名,但是结果每个短篇的名字都怪得可以。比如说I Kissed a Door,你能用这种题目做书名嘛!最后我们还是使用了最直接的翻译,不过这本书还没有上架,就已经被读者骂翻译腔了……这个事情怎么说呢,要知道我最爱他们所说的“翻译腔”了(但是我非常讨厌这个词语)!

  不论在她的电影还是小说里面,她一直在讲孤独感,那些故事十分古灵精怪,同时又有些伤感。你怎么看待这种孤独感?

  她无疑是个孤独人,只有孤独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故事,并且她语言质感很酷,不加渲染,只偶尔添些插科打诨的语气(她是水瓶座嘛,肯定不要玩挖心挖肺这一套,最喜欢王顾左右而言他了!)她写的东西,很难分辨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还是孩子,反正在她的眼里,世界和人本来就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划分的。我最喜欢她写的一个有关孤独感的小说是《游泳队》,在闭塞的小镇上,失恋的女孩教镇上三个老人游泳,他们没有游泳池,也没有湖,于是只好在家里的地板上学,放两只水碗练习换气,在床上练习跳水。小说的结尾,女孩说,“我一定是世界上最悲伤的游泳队教练。”

  你觉得中文读者能在这些美国生活小品中找到共鸣吗?

  肯定可以的……因为说到底,小说不是写生活的,是写人心或者人性的……(哦,我说的是一部分小说,当然还有另外一部分更厉害的小说脱离了人性,到达一种我所到达不了的,现在还无法组织语言描绘清楚的层面。但不管怎么说,好的小说不会因为国家和文化背景的隔阂而产生障碍),她的小说就是写孤独人的,谁不喜欢看孤独人小说啊,谁都觉得自己最孤独了。

  你曾说“华文小说里缺乏好的都市作品”,Miranda July的这些小故事又让我想到这个话题。她这样的文字作者能带给我们怎样的灵感?

  其实Miranda July的小故事,最启发我的一点是,骨子里的政治不正确,骨子里的古怪是很难模仿的,那些喜爱形式化喜欢都市小品的同行们,千万不要模仿她!

  似乎很多喜欢Miranda July的人都是女性,你觉得她们是否过分强调了独立女性创作的意义(我的意思是,她的粉丝很爱强调创作中的女性身份)?

  我不是很懂这个词语呀,什么叫独立女性创作啊......我自己是很相信写小说这件事情男人一定是可以做得比女人好的……对我来说,这是思维结构的问题。我跟朋友讨论作家,会觉得作家可以区分为伟大的作家和迷人的作家。Miranda July这样的作家绝不可能是伟大的作家,但她是迷人的作家。

  最后再给我们说点什么来推荐下这本书吧?

  她的小说有一种“绝对出乎你意料”的好看!

  ~~~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五):米兰达·裘丽的“跨界写作”

  该怎么介绍米兰达•裘丽(Miranda July)呢?通过一本小说展现出来的东西绝对不够,作家只是她众多身份中的一个。她是音乐人,从1997年起就推出了几张独立唱片。她还是导演和演员,2005年,她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剧情长片《爱情你我他》中展现出全面的艺术才能,创造出崭新的叙事风格,不但获得圣丹斯影展评审团特别奖,更勇夺戛纳影展金摄影机奖等多项大奖。她当然也是作家,2007年,她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说集《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荣获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并于20多个国家出版。她是艺术家,2009年,她为威尼斯双年展设计了互动装置艺术园区,隔年夏天于纽约联合广场展出。这位1974年出生的水瓶座女性,在各种艺术领域中游刃有余,穿梭自如,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跨界才女。正如她的那句格言:我远远跑在另一个我前面,剩下的我则在后面慢慢赶上。

  作为这位跨界才女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给人的印象是古怪、惊艳、迷幻、伤感的结合体。十六个短篇故事,与其说是故事,倒不如说是十六种情绪。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像梦境。当然,作家本来是梦境最好的诠释者,书写的虚构能让梦境更容易变成现实。当我们从梦中醒来怅然若失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延续梦的失落。米兰达的这些故事很多场景都给人这样的印象,她的灵感是从一个细微的情景出发,然后沿着这个细微的情景伸展到整个世界。这些故事中很多都是一个片段,米兰达把想象力伸展到了极致,但是她没有打算把一个个片段变成一个真正的故事。与其说《没人认比你更属于这里》是短篇小说集,不如说是她跨界写作的素材本。所有的故事基本都不是完整的,她宁愿保持这种碎片化的方式。对她而言,这种写作维持到灵感枯竭的一刹那就算完美了,她没有兴趣让刹那变成永恒。她的脚步太迅疾,她的灵感太多,她思想的热度太快,一个念头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整理。这本小说集是她的一个试验场域,与她对音乐和电影的热情一样多。她会不断地尝试新的东西,她也会把所有新的经验都会融入到她新的创作尝试中去。

  “这个故事不会很长,因为今年最精彩的事情就在于几乎什么事儿都没发生。”(《游泳队》)当生活中没有什么故事时,我们需要的故事只能由梦境来提供。“我这一辈子总是做着相同的梦。他们称之为重复梦境,梦通常有着相同的结局”。(《王子殿下》)如果梦境的结局也是相同的,为了保证故事的结局有所不同,我们还需要想象力。在《楼梯上的男人》这个故事中,睡梦中惊醒的女主角,听到了一声响动,她听到了一个男人正在上楼梯,“他走得尽可能慢,像是拥有全世界的时间,天哪,他有的是时间。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事情如此上心。这是我面对生活时的问题所在,我总是急急忙忙,被人追赶似的”。这个看似家中进贼的故事注定不会遵循现实的逻辑——这是米兰达写作的一个原则,她唯一遵从的是意识与诗意的逻辑,于是,顺着她的清醒的思绪,我们看到了她与熟睡的男友如何相爱的故事,而那个在楼梯男人的故事被遗忘了。米兰达的写作具有这样一种迷人的诗意,而且这种诗意不遵从任何生活与小说写作的原则,她好像听从的是内心的召唤。她使用简单而迷人的词汇,断裂的句子,还有那些残缺不全的故事片段。我们阅读中收获的快乐,正是源于她像个顽童打破了写作的逻辑。我们不需要任何被框定的故事元素,米兰达会借用其他领域的元素弥补故事元素的苍白,比如一帧帧画面,更接近于电影中的蒙太奇,还有舞台剧的形式,一支笔仿佛酣畅淋漓的电影剪辑。她喜欢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因此这篇小说集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发展趋势。

  看过米兰达的一篇访谈,大意是说,她跨界创作的兴趣是在“一个领域中创造了一个新的领域”,这是一个永不疲倦的尝试者。她不会在一个领域中停留太久,当她觉得自己的灵感已经用尽的时候,就开始转身寻找的兴趣,乐此不彼。但是她与其他艺术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她的多重兴趣基本都是重叠的,而且互相激发着灵感。在她的小说中有很多电影一样场景,而在她的电影中又能嗅出很多属于小说这种独特的文本才有的敏锐。在各个艺术领域,米兰达的名字俨然已经成为某种流行的代名词,她的存在似乎也激发人们对某些特定词汇产生联想:精致珍贵、早熟练达、藐视众生。她的作品,带有一种貌不惊人的伪装,巧妙地闪避着冷嘲热讽与玩世不恭,用小孩子装成熟似的某种“做作”,探索着未成年与成年之间那条变化无常的隐形界线,以一种往往不言而喻的骄傲方式逐字逐句陈述着现代人的焦虑,刺激着那些自我感觉很好的一类人。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更近似于一本梦境与呓语之书,我们无法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她幻想出来的。那些句子仿佛都是自己具有独立生命似的,从她的笔端一次次涌动出来,拦都拦不住。她没法对他们进行安排、设计、排列组合——让它们更像文学的样子。米兰达注定不是一个好作家,但却是一个很有趣的作家。她对是不是文学似乎并不在意,这个小说集中所有的故事都是碎片,她宁愿让它们维持原貌。她只想传递出某种写作时候的情绪,比如孤独、迷幻、梦境。

  在她写得最好最为荡气回肠的的片段里,却不是那个最好的故事。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结局,因为我们“永远在逃跑,永远渴望回头,永远越离越远,直到最后,变成了电影里的一幅场景——一个女孩在屏幕里对着世界的大锅炉喊出一句你好,而你只是一个与丈夫坐在沙发里看电影的女人,他的腿搁在你的膝盖上,你却想要起身上厕所”。生活总有讥诮的那一面,而电影不会,小说也不会——这两种媒介满足了我们创作的欲望,在想象中尽情地让这个沉默故事有个美好结局。

  思郁

  2013-10-18书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美】米兰达•裘丽著,周嘉宁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定价:29.80元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六):属于哪里?

  翻开书发现是部短片小说集,习惯性地在目录中寻找与书同名小说,没有。于是,想,该怎么理解书的名字呢?书中收录16个短片,其实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两页未满,长的有中篇的容量了。如果按照我们在学校被训练出的逻辑来认识,这些小说很难称得上小说,人物、时间、地点、情节,模模糊糊,更像一个女子的白日梦,或者呓语。

  我是不大喜欢这种类型的小说,总觉得作者太自恋,她并不在意读者的感受,无意于读者进行交流,只是自言自语地抒发自己的情绪。换句话说,写作纯粹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对接受的读者而言,倒也可以从中获得旁观的快乐。

  本书作品流露出的多是对男女之情的惶惑,作者常以第一人称出现,感觉作者正沉溺于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我是“他”的秘书,但我爱的不是他,仅仅通过他去接近他的妻子,一个曲折的同性恋。有时,我是“她”的同学,我迷上她帅气的爸爸,然后发现,“她”和他父亲同居,“她”母亲因此与父亲离婚。这样的故事里,作者的立场也是相当暧昧,譬如对父女的不伦恋,“我”猜对于“她”而言,父亲那里“或许那儿根本不是地狱,或许她真的很像回去。”

  更多的时候,根本没有故事,只是一些混乱的片段。“我”睡着时,被很轻的声音吵醒了,那是男人上楼的声音,在这声音中,“我”展开了想象,回忆了男朋友的一切。“我”走了27步,他冲我喊“我有一条狗”,接着关于宠物,关于男孩,男孩走了……“这个人”感到兴奋,这个人要查看邮箱,这个人在浴缸里摆弄肥皂泡,这个人为她毁掉了自己被每个人爱的机会而哀悼……“我只想打个瞌睡”“我得打扫下房间”……故事里的人,都很孤单,无助而无奈,完全是现代社会里,那些始终没有找到生活目标的人的素描,他们整日处于混乱幻想或回忆中。其中有的人,因为成熟,而摆脱了这样状态。有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是如此。

  我不太熟悉这本书的作者,由介绍可知作者获得了“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片小说奖”,由小说散发出的诡异、癫狂的感觉来看,这一奖项也算名实相符。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七):我曾如此接近黑暗

  又一个没有下雪的冬天,看着朋友圈里刷屏的雪景,仿佛荷兰的雪被吹到了中国南方。读完我枕边地小黄书后,我突然想起,五年前,在还有雪的荷兰冬天,我完成了一场盛大的撕逼。

  这是一本奇怪的书,《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绝对的“名不符实”,与励志故事扯不上一点关系。一个39岁的美国作家,Miranda July,毫无逻辑地讲了一箩筐怪异的小故事。书里每一个小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完全不同的背景:有上了年岁还意淫威廉王子的老女人,有20出头跟随同性恋伴侣闯世界的小姑娘,有终于在60岁时被一个老男人变成同性恋的怪爷爷。每个故事的语气逻辑都是那么不同,都以第一视角在絮絮叨叨,故事的开头丝毫猜不出主人公的身份,只能任凭主人公的意淫肆虐地毁你三观;可是每个故事却又都一样,充斥着米兰达敏感的神经和想象。如果不去翻看作者地资料,根本猜不出她的性别年龄背景,因为每个故事看上去都那么真实。


  我有一个坏习惯。总是在看完某个人的书之后,在写点什么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受到作者文笔的影响。看这本书的时候,一个人倚在沙发上,大白天,却把房间里所有的灯都开起来,抽着烟,捧着这本书。这个场景就像是在《恋爱的犀牛》里面,神经兮兮地,带着对自己的怜悯和不屑。每一口烟都让我难受,像是一团乌云堵在了胸口,堵住了你通往自由的路,所以我把它吐了出来,毫不留情,像英雄战胜了恶魔一般。然后,我便想起了那场撕逼大战。

  嗜酒,抽大麻,自虐,纹身,同性恋,所有这些与世界对抗的词语都可以放在她身上。我与她完全不同,过着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的生活。情绪低落或高亢的时候,我就拎一瓶酒冲去她家,她备够下酒菜,壁炉的火烧得明亮。那时我们有说不完的话,从天亮聊到天黑,从身边人的八卦笑料聊到世界和平,喝大了就一起躺在床上难受着。我用一直隐藏着的另一个自己的语气,说着平时不会说的话;她也拿出难得的理智温暖,说着自己身上每个纹身的故事。负能量充斥着房间,大哭大笑的情绪害得她跟所有室友每天都互翻白眼。那几年生活真实,放肆,且自由,轻松愉快的感受导致我一度怀疑自己的性取向。女人之间得友情总是那么微妙。

  撕逼的故事始于,我谈恋爱了,对方是个男人。我终于很肯定自己不是同性恋,原因简单粗暴:因为我对同性没有动物的欲望。而她,被动地选择淡出我的生活,我知道她的难受,就像被突然抽走了一部分生活,即使无可奈何,却必须得面对。她开始谈恋爱,谈很多场恋爱,找寻生活,找寻依赖。每次分手后,她就会拉着我喝一场,给我看她手臂上的血痕。对,她又开始自虐了,一次次地拿着刀片划手臂。有一次跟她前任吵架,她冲去厨房拿着刀捅了姑娘的手臂,那个学空手道的姑娘一脚把她连门带人踢出了房间。她受伤住院渐渐成了常态,我每次都会去看望她,好像那成为我们见面的唯一理由,直到我们彻底闹掰那晚。

  那晚,她情绪极其崩溃,又在家里用刀片划手臂。给我发信息,让我去看看她。她反反复复的崩溃让我也累了,于是敷衍地安慰让她自己好好冷静一下。这种敷衍的态度让她愈加崩溃。她开始威胁我,“如果你今晚不来,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 我拜托男友陪我一起去看看她,他却说,“我怕被她捅。” 当时听见这句话我内心是崩溃的,因为我也怕被她捅啊,看在她曾那么依赖我的份上,估计还不止一刀,所以才叫上一个男人来给我壮壮胆。后来我自己一个人冲出家门,在雪中走了很远,决定停下,坐在街边椅子上打电话给她身边所有亲近的朋友,让她们帮我去看看她。因为我已经决定要跟她断绝联系。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我一直认为她是我通向自己内心黑暗世界的一道门,又好像是在现实这个黑暗世界的一个温暖光点。我要与那个黑暗的世界彻底分离,懦弱地滚回温暖的生活。那时的我是懦弱的。因为我甚至都不再去思考自己是不是懦弱的。我不在乎了。

  就像书里写的,“我用一张白布遮着脸,不掀开它,我就是浪漫的。”所有的“不”都成为了“是”。然而这一切,如果不是看了米兰达的书,或许我已经选择去忘记。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八):任何顏色的夏天至多也只能用一個爐子

  「如果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就让我们回到 最初 」,July小姐继续这样说道(如果你有继续看website的话)。是的,「最初」。

  再来看看July小姐本人,2月15日生的水瓶座,碰巧译者周嘉宁是2月16日;因此那些一开始对担忧翻译 脱离常轨、思维跳耀「裘丽风」(July-esque)存疑的读者fans来说,现在完全可以放下心来。「All right, repeat after me — I'm gotta be free~ (I'm gotta be free~) — I'm gotta be brave~ (I'm gotta be brave~) ... 」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的第一首歌开头July小姐这样哼唱起来,那么就着这音乐让我们翻开书来——

  今次小马哥橙子在设计上也没能躲过 脱离常轨、思维跳耀「裘丽风」,除了封面如大家所见采用明黄色块和对比鲜明的黑腰封之外,内文版式与目录的设计选用也是相当Gothic的风格——目录页的古怪字体配内文黑色篇章页,仿若一支神经质又不失明快的乐曲就要秘而不宣登台演出啦,只见五彩灯光亮起——快揉亮没睡醒的眼睛!一起走进属于Miranda July的奇幻show,绝对比Doctor Parnassus那一场还要精彩。

  故事要从一个《公共露台》开始说起,"我"和文森特先生的隐秘小情事,如果你也听过my little airport唱「让我再讲多一次,我最喜欢你是介乎法国与旺角的诗意」;跟着时光跳转,当那个他转身离去,"我"自告奋勇地给三个同样孤独的老人在厨房里教授《游泳课》;又或是幻想和威廉《王子殿下》发一场湿湿的梦;同时,即使在爱着的时候,也躲不过心中的孤独梦魇,那里永远站着一位《楼梯上的男人》;可如果"我"还是一个从未恋爱过的老男人,只能借由对老友妹妹的性幻想惶惶度日也请别来嘲笑“我”,那处泛着共同的悲伤,是我们的「爱无能」《姐妹》;而关于浪漫,"我"想说的是「浪漫本身也是场幻觉」《罗曼史》.......(剧透就到此为止吧,这些已经和Burger King全日15元套餐一样实惠美味了哟~)

  tw在此提一下我们为书名伤大脑筋的事,毕竟这也是致使这本书拖到编完一年后才出版的原因之一(借口! 我听见有人在台下小声说了句,哈哈)。No one belongs here more than you. 直译过来是“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借其中一位编辑的话来说,"比"与"更属于"的搭配就已经足够误用文法了嘛;而当时台版的译本则是“非你莫属”(真是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不是吗?)。也有人提议从16则故事中选1个标题作为书名这样省去各种麻烦的办法,但是你看看那些标题——“楼梯上的男人”(过于神秘。确实也是一篇神秘而诡异的故事。);“一无所求”(没错这确实是全书最出彩的一个中篇,但作为书名就和“我吻了一扇门”一样令人有些不知所云);“在2003年做爱”(好吧终于找到够刺激劲爆的只是——似乎内容并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样噢! ><)....于是最后,我在微博上发起一个投票活动,得到的回应真是像少年Pi在大海中收获飞鱼一样目不暇接的程度啊,当然在这还要再多谢大家一次,像《地主》《休想跑!》《你最美丽你最亲》《无他,仅你,此地》《你最接地气》.......这些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名字,我只好说——夏天来了,真是没有比你们更适合来读一读 脱离常轨、思维跳耀的「裘丽风」啦。

  「A summer long since passed.」— 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接近尾声的曲目响起来了,有鸟鸣、雨后草地的芳香、唱诗班的清晨,是我们熟悉的无数个夏天的颜色。而这个夏天,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 : -)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九):孤独的形态

  世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只是孤独的形态各异。

  作为一个对电影知之甚少的人,我读过周嘉宁的文字,对米兰达•裘丽一无所知。

  周嘉宁有篇挺知名的散文,叫《一个人住第三年》,走的是高木直子治愈的路子。从对柴米油盐的一知半解,到熟练地将米饭分成一份份地冻进冰箱。三年的时光让一个人学会如何自处。我们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学着如何与自己相处,有些人成功了,大部分人失败了。

  你可以把幻想当做世上最美的花园,米兰达•裘丽在其中徜徉,为观众们洒下闪着银色亮光的碎片。观众们欢呼雀跃,进而痛哭失声——那正是他们梦中一闪即逝的颜色。做梦和造梦,或许是区分作者与读者的关键所在。造梦者知道梦具体的形状、颜色,也知道用怎样的画笔去涂抹使之成形。做梦者痴痴地跟在梦的身后,赞叹着造梦者不带一丝违和感的还原力。

  米兰达•裘丽笔下的那些碎片没有出现在我们任何人的生活中。但她对情境的营造却让每一个读她文字的人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总有一些人被孤独缠身,灵魂发出压抑的嘶吼。我是一朵花,我是一朵云,我是一棵树,我是一个被同类理解的人。

  这样细碎的小故事总免不得有些遗憾之处。不同于情节情绪完整的中长篇,米兰达•裘丽痴迷于表达这样生活的瞬间,并没有打算给与她同样孤独的人留下什么解决之道。我懂你,但我无法将你我救出这片深海。

  孤独总是一个人的事,被理解并不代表着被宽恕被释放被自由。从独处之初的慌乱、不安、敏感,到三年后的平和、宽容、坦然,孤独的感觉并没有减少一分一毫,周嘉宁只是找到了如何填满心底黑洞的方法。再好的陪伴也有时限,无论是人、书、电影,还是幻想,一切终有停顿。时间不息,生命不止。一场大梦之后,睁开眼看到绿树蓝天,低头在心里默念一句“今天天气真好啊”,这样的日子过起来,大概没有那么难熬吧。

  最后啰嗦几句,这本书的设计实在是个问题,我不想因为作者或者译者的名气,从而忽略糟糕的美工。字体的问题就不说了,有的人说夸张,有的说符合,我保留意见,只是拜托作为最基础的排版,目录你能要么全是左齐,要么全是居中吗?这么乱七八糟的,很有盗版书的感觉。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读后感(十):《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在无功而返的爱欲间徘徊

  无须娓娓道来或故作深沉的开篇,在蒙太奇的剪接之间,想象力峰回路转,滑出司空见惯的轨道,中途也有不时冒出的雪花镜头,有密集不间歇的对话,有思维三级跳般的场景飞跃,言语的散点状分布如车流穿梭在十字路口的快镜头,最终在喊过“cut”之后,归于无奈的沉默,分道扬镳,抑或是痛彻心扉的咆哮……米兰达·裘丽的首部小说集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 古灵精怪得让人咋舌,它们来自一个叠加了作家、导演、演员、音乐创作人多重身份的绚烂世界,她始终站在纸上手执导筒自我独白,也不时隐匿在主角的身旁如影随形,把他们脑海里的景象抛到现实,在毫无意识地描述中构建故事和渲染人物,零碎的镜头拼凑了一幅出其不意的画面,以至于乔治·桑德斯将她的写法称作独特的“裘丽风”。

  在米兰达·裘丽的小说中,急功近利的拥有之后便是空,左顾右盼最终沦为生活的奴隶。《一无所求》 中一对同性恋女孩为了生计不得不接受令人匪夷所思的工作,在与他人的逢场作戏中回味过往漠然的爱恋。《姐妹》关乎两个普通的中年男人的情感博弈,维克多的好友被他虚拟的妹妹布兰卡所迷惑,充满性幻想的他最终竟卷入一场有预谋的泄欲圈套。《楼梯上的男人》传来的诡异的脚步声让沉浸于美梦之中的恋人陷入情感的恐慌和危机之中。

  他们始终是孤独的,在无功而返的爱欲之间反复徘徊,正如米兰达·裘丽的多重身份,赋予小说人物渐入孤独求败的境地,她亦是孤独的,用音符、胶片、文字做着多样的实验,在每一个寻常的空间回荡着女巫式的暗笑。

  2013.09.27 文汇读书周报

  转载请发豆邮告知,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