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10篇

2018-01-23 21: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10篇

  《在另一种生命里》是一本由[法]马克•李维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一):直男癌作者都是相似

  好久没有看过外国翻译小说了,有时候也是听信别人的说法,觉得翻译小说很多都没法很好的还原原著的语言风格,或者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也不敢肯定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因为也有读过很多书的某作家讲过,翻译小说也有能够很好还原原著的,可能还是取决于翻译者的水平

  这本《在另一种生命里》从法文翻译成中文,总体来看,我觉得语言还是有点太书面化了,不知道是不是原著本来就是如此。用现在某种对文学作品的划分来看,这本小说可能也算是“类型文学”吧,一个通俗言情故事里面夹杂了一些魔幻或者灵异的元素。

  可能类似情节接触的也不少了,所以情节本身对感情的体现和探讨并没有太多值得深究的,如果一定要描述一下阅读感受,我觉得,不过是一个男性因为一个女性的外貌和某些兴趣上的共同点而产生了一些亲密感,当然,和很多类似小说一样,男性有点喜新厌旧之嫌,在乔纳森遇见克拉拉之前,乔纳森和安娜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不合适,至少小说的叙述里连预防针都没打一个,乔纳森和安娜至少是同行,都从事绘画,相比克拉拉这位收藏家,安娜是一位画家,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画家和鉴定家之间的共鸣恐怕比收藏家更深。然而,在小说中,作者硬要营造出来一种知音难觅的感觉,甚至作者为了撮合乔纳森和克拉拉,不惜使用灵异超自然手段,让乔纳森和克拉拉上辈子就认识,然而,这一切对于我这个读者来说,并没有什么用,自乔纳森第一次遇见克拉拉,我就开始担心这货要“出轨”,当然,在这样一本小说里,不会有什么别的情况,乔纳森不负众望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就出轨了,自始至终就没跟克拉拉讲自己女朋友马上要结婚这个事儿,作者在两人交往过程中又使坏的设定了两人一旦接触就会发生超自然梦境的狗血设定,这种设定有两种作用,一是可以借此客观上保持乔纳森所谓的”纯洁“,另一方面又给两人的接触抹上一层浪漫,制造”合法性“。这里我不禁要怀疑作者直男癌是不是到了晚期。至于什么画家,画家反对沙皇强权,这些都想纸糊的道具,作者在叙述美术的专业性上似乎是有点积累的,不过也仅限于此了。最后,不可思议的是,乔纳森和安娜相识相爱居然也被设定成了”不合法“的,因为是被安娜的巫婆一样的母亲安排的,所以这下乔纳森和克拉拉真成了”天作之合“,搞得好像乔纳森在和安娜的交往中完全是个死人一样,安排你和安娜相识,你也得自己判断是否接受啊,感情你乔纳森的情感也被操控了?你自己没判断力吗,一说是安排的,你和安娜的感情就立马不和谐了?当然了,和所有典型的西方直男癌小说一样,黑锅,是要巫婆来背的。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二):唯有爱能穿越时空

  “灵魂转世、轮回”,我一直以为这是我们才有的文化,近些年的穿越小说也把相关的题材写了个遍。所以读完《在另一种生命里》我才特别惊讶,国外居然也有写灵魂转世的文章?(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这是一本马克•李维的爱情疗愈小说,却以推理的写法,抽丝剥茧的展开,不到书的最后,你不知道作者布下的谜团是什么,要讲述怎样的一个故事。乔纳森去伦敦拜访毕生所求的画《红裙女子》,文中留在波士顿的未婚妻时不时的出现,莫名的笑一下,在楼上的画室偷听楼下的电话。初读你会觉得莫名甚至有点毛骨悚然,等到最终真相大白的时候,你才回过味:作者的布局构思如此巧妙,每一处的着笔看似无意却都含有大的用处,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画家拉德斯金带着女儿逃亡,遇到知己爱德华爵士。爱德华爵士提供金钱住处给拉德斯金让他重拾画笔,并领养他的女儿。真相却是爱德华债台高筑濒临破产,把拉德斯金当做提款机。拉德斯金留下遗作《红裙女子》给女儿,没有署名,致使化作一文不值,爱德华破产远走美国。拉德斯金的女儿与人相爱,爱德华的遗孀却愤怒嫉妒,凭借一股复仇的执念,灵魂得以转世,并且世世破坏拉德斯金女儿与恋人相认相爱,直到这一世的转世克拉拉和乔纳森,破坏掉这一世,他们俩的灵魂将被耗尽,再无未来

  爱丽丝报复的执念让她的灵魂活了百年,克拉拉和乔纳森相爱的情感也让他们历经百年的轮回总是找到彼此。“我只知道有一样东西可以让时间留住美丽,那就是情感!”爱丽丝的复仇是书中不可忽视的插曲,克拉拉和乔纳森之间任何人和事都阻止不了的相恋,才是永恒主题

  隔着大西洋不相连两个大陆上的人,因为爱的冥冥召唤走到一起。乔纳森在小时候第一次走进博物馆就对拉德斯金的画有着莫名的熟悉感和亲切感,长大也成为此方面的鉴定专家;克拉拉刚好是拉德斯金五福被收藏作品的主人命运的手让二人相遇,这一世相爱没能相守,几十年后的转世在一起,伫立在已经被解开秘密展览的《红裙女人》面前,凝望微笑

  “无尽轮回里,生生世世的寻觅,爱能跨越时空,我们终会在另一种生命里相逢。”马克•李维用最细腻精巧的文笔,为我们娓娓讲述这一跨越时空的爱恋

  《美丽的神话》也这样唱: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潮起潮落始终不悔真爱的相约,几番苦痛的纠缠多少黑夜挣扎,紧握双手让我和你再也不离分。《在另一种生命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一个动人爱情故事,还有对爱的坚持信仰。唯有爱,能打败所有,穿越时间的轮回让爱的人再次相遇,唯有爱,是可以传承恒久永不磨灭的主题。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三):爱能跨越时空,我们终会在另一种生命里相逢

  《在另一种生命里》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每天拿起这本书总会脑袋里面找思路,设想故事发展的情节。作者马克·李维用构思奇特的叙事方法描述了画家拉德斯金在穷困潦倒中病逝,留下了最后遗作《红裙女子》。一百年后,为了追寻这幅神秘的画作,古画鉴定专家乔纳特千里迢迢赶往伦敦,在那里邂逅了画廊主卡拉,一个同样痴迷拉德斯金画作的年轻女子。初次见面的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他们每次接触,都会有从未经历过的画面脑海中闪回。这是一见钟情,还是前世注定的缘分?着红裙的女子跨越一个世纪等待,又是为了诉说怎样的秘密?给我印象最特别的是红裙女子画中的年轻女人站立着,面朝内,背对外,似乎永远定格在那里。身上的褶皱长裙呈现出的是一抹脱俗的红色,乔纳森生平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红。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幅红裙女子是已自己女朋友姿态。克拉拉特立独行,是自己喜欢样子,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是在失去自由万般折磨的情况下作了这幅画,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文章的最后,画廊的主人一句夫人,我们观察你很久了,我想,是到了兑现我们的承诺的时候了。泪目了,真的!

  女为悦己者容,红裙女子的作画是克拉拉父亲设想的模样还是真实存在场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无从证实,但我还是想说生活中的我们还是要活出自己认为最美好的样子。穿上随意的牛仔裤,踏上小白鞋,套上白T恤,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节奏越来越快的年轻人来说受很多事情的束缚,工作家庭孩子父母。但我还是想说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一扇无忧之窗,朝着梦,一步一步奔去……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四):爱的轮回

  以爱为主题的书很多,以各种方式,打动着读者的心,人们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足,也许会希望在书中找到共鸣和慰藉。而陷入平淡日子中,每天奔忙在工作、家庭、孩子和爱人之间的人,似乎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寄托,现在的我,就是这样的感受。看这本书的时候,爱的几世延续,乔纳森和克拉拉在爱和命运地指引下,冲破层层阻碍,一次次重逢,深深地打动了我,平淡的情绪中泛起丝丝感叹。

  书的开篇是一封朋友的信,乍一看甚至以为是写信人对爱人的告别,淡淡地离愁别绪跃然纸上,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快要失业的拍卖师彼得获得一位画家的重要线索,而他的好朋友乔纳森正是这位画家弗拉基米尔 ·拉德斯金的研究专家,为了追寻这位画家神秘的最后一幅画,乔纳森抛下正筹备婚礼的未婚妻,跟彼得来到伦敦,而在这,乔纳森也正是在命运地指引下,邂逅了克拉拉,弗拉基米尔最后画作的拥有者。故事如此展开,看到这里,我一度误以为,作者是要描写主角艺术背弃世俗,为忽然醒悟的爱义无反顾吗?情节渐渐展开,当画家的庇护人,庇护人的妻子、女儿,画家的女儿……人员一个个登场,关系越发复杂,读者在迷雾中,也一同追寻着线索。最终画作被揭晓,在画作被鉴定的过程中,前世的恩怨情仇也发酵迸发,但是不管如何,爱是无法被阻隔的,即使经历几番痛苦挣扎,经历生死轮回,相爱的人,最终还是一步步走向对方,紧紧拥抱。故事以信开始,也以信落幕,看似繁华落尽归于平静实际心头激荡仍久久无法退却。

  对比现下流行的言情小说,这本书人物很少,情节展开也有条不紊,其中语言也比较轻松,不时还穿插些小幽默,在故事进展越发紧张压抑时,让读者有了喘口气的间隙。这本书不虐,也不腹黑,却处处是指引,处处是回味。或许这就是这本小说的不同。感受过流行言情的激烈之后,此书更像是认识了生活的成年人,让你相信平淡,相信生活,而且更相信爱,也许冥冥中,就是有轮回和因果,不用着急,顺从命运之手,也许前面就是海阔天空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五):只有一样东西可以让时间留住美丽,那就是情感

  全书一开始以画家拉德斯金最后的遗作《红裙女子》为线索,主人公乔纳森坚持不懈地寻找这幅画作的下落。这是一个奇特的跨越时空的永恒爱情故事,马克用他细腻动人的笔触将乔纳森与克拉拉之间的爱情描绘得感人。全书有很多处伏笔和铺垫,书中所设的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层层推进。一个又一个谜底的揭开,让人不禁感叹作者的用心

  乔纳森是一个古画鉴定专家,非常痴迷拉德斯金的画作,也正是因为画作使他邂逅了画廊主克拉拉,然而神奇的是初次见面的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乔纳森随后总会在脑海里闪现一些古老陌生的画面。读到这里,我相信乔纳森与克拉拉前世必定有情缘。乔纳森在就吧与银发妇人的交谈也是一个铺垫,妇人说:“肉眼看不到的事物,并不代表它已经消亡了。灵魂可以在时间的维度里遨游。”这为书的后面的情节做了很好的解释

  一个丰富的灵魂总会招来同辈人的嫉妒与鄙夷。有些人只会在死亡里找寻到美丽。拉德斯金也是一个命运曲折的画家,许多画家一生穷困潦倒,拉德斯基也不例外。穷得走投无路只能去卖画。爱德华爵士接济他也不过是因为想赚钱。他发觉爵士的目的时被深深震撼到了,为了不让画作被抢走,他使用了自己从来不用的红色颜料,并且打破常规画了女人。这无疑是一幅伟大的作品,拉德斯金给自己女儿的画充满着父爱和丰沛的感情,虽然他是一个已故的人物,但通过主人公们的层层挖掘,拉德斯金高大形象瞬间树立在读者面前,引人深思

  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克拉拉说的那句话:“只有一样东西可以让时间留住美丽,那就是情感!”拉德斯金把自己的情感投注在自己的遗作上,才成就了红裙女子这幅惊世之作。乔纳森与克拉拉前世今生的爱情也让人为之动容结局乔纳森对克拉拉说:“我爱你,我一刻也无法停止爱你的脚步,因为我既不知道如何才能不爱你,也找不出不爱你的任何理由。我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爱着你。如果你不在了,我也无法活下去。”这个结局倒是在我的意料之中,恋人的双双死去才有下一次的轮回,永远相伴的誓言才能一直下去。

  之前看过马克的《追影子的人》。他涉及的领域太广,写出来的东西我都很喜欢,希望这篇书评可以给大家对于这本《这另一种生命里》更好的认识。

  【谢谢阅读,写作水平有限,但也是一个一个字敲打出来的。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邮箱:huang3220417@163.com或发豆邮联系】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六):在另一种生命里,谁管那么多?

  我也算是半个马克李维的忠实读者,马克的很多书都看过。摸着良心说,这本《在另一种生命里》情节起伏与感情路线并不如《如果一切重来》精彩

  马克在这本书里再一次展现了他非凡的知识面和天马行空的构思。从一副画接连发生的各中事情,而所有的情节紧紧围绕着《红裙女子》,这幅画将历史与现在,前世与今生,爱与恨跌宕地紧紧串联,跨越了一个世纪。

  马克李维写书很有意思,风格万变不离其宗,却让人很愿意读下去。一开始的导火线,紧接着便是各种疑点与线索,所有的线索一点一点地连接一起,在最后猛然构成一幅完整的画卷给众人。

  但是,在《在另一种生命里》,马克的写作风格表现得稍显僵硬。仿佛是故意制造线索,到最后通过爱丽丝的话,简单粗暴地就将一个世纪的谜团跃然眼前。乍一看在情理之中,可是细细去想却又给人很微妙的不适感。另外,克拉拉与乔纳森之间的感情路线不够流畅。除去情节结构上的不适感,我想大概是因为翻译的问题,从法语表达或英语表达转化为中文时,多少会存在对原作的偏离。这一点是存在所有外国小说中的弱点。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如果看外国小说的中文版时就很会去注重情节结构,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原本马克在《如果一切重来》这本书中做得很好,但是在这本书里却平平。

  推荐指数:三星半。

  推荐理由:①马克李维的作品不会差到哪里去 ②大量的绘画知识,为老马的知识面鼓掌

  个人不喜欢的地方:①情节结构僵硬②大量知识眼花缭乱③虎头蛇尾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七):我们好像在哪见过,你记得吗?

  对马克•李维的认识,从《伊斯坦布尔的假期》《偷影子的人》到现在这本《在另一种生命里》,作者把一些微妙的奇幻用情感串联起来。爱是永恒,似乎只要够强烈,相互够坚定,就算是死亡阻隔,时空交替,都依然会在相视的一瞬认出对方。似曾相识,便是那种解释不清的情愫。

  经过一个世纪,老画家把对女儿的爱藏在画里,围绕这幅神秘失踪的最后遗作牵引着关系人几世纠缠,有爱有恨,其中的阴谋,疑团,压抑不住的痴迷都在作者稳稳的讲诉里一点一点铺开。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试想生命的轮回转换,人在死亡后离开躯体,失去生命迹象,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存在。我不知道那将会是怎样一种体验,但我珍惜每一次的‘似曾相识’,让我们say hi,我们好像在哪见过,你记得吗?

  时间那么玄妙,我一直没有想通这个概念,它标注了生命的长短甚至宇宙的存在。

  书中执念最深的人是那个戴钻戒的老人,处心积虑的要男女主人公相聚又分离,她说:“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错误的。时间其实是个充满了能量粒子的维度空间。每种类别、每个个体、每颗原子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穿越这个空间。是时间容纳了宇宙,而非宇宙包含了时间。” “我们也曾经相信地球是平的,是太阳在绕着我们转。大多数人仅仅满足于他们所看到的。有一天,我们终将理解时间和地球一样,是在不停地转动和扩大的。”“我们总是很害怕,因为我们还未做好准备。我们其实和先祖一样无知,认为所有超过和妨碍我们知识框架的事物都是超自然或艰涩的。我们热衷于研究却害怕发现。我们依靠信念来回应恐惧,这种做法有点像以前的海员。他们拒绝环游世界,因为他们确信:一旦远离他们熟悉的环境,世界将深陷于一个无尽的黑洞。”

  虽然老人是个反面角色,但这些概念依然引起我的思考,在时间的维度里,生命是否存在另一个轮回重演?

  而安娜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的角色让我有些困惑,这个被母亲利用来报复的女人,最后选择放手,其间有隐约讲到安娜在工作室的画作十分出色,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画作者。但在协助母亲的事件中究竟知情多少呢?

  以书信开头,读信结尾,圆满的一个轮回,我们回到另一个生命里,继续我们的爱情友情。记得给孤岛寄去汇票。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八):这一碗爱情鸡汤,这酸爽不敢置信

  看完这本书,我其实还蛮感动的,惊叹于笔者的想象力,也赞叹译者的文学功底,都是极具浪漫情怀的人啊,对于爱情崇高论极其迷恋,不过,最为读者,我必须极其诚恳

  的道出我的心声和观点:对于书中的爱情,不可否认,有一丝向往,但摩羯座的现实天性告诉我,不要盲目迷恋。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的写作手法:从一封书信开始,最后也结尾于此封书信,收尾呼应就像是一种暗示,如同本文中奇妙的缘分。

  给大家讲一个网诺段子“看过神雕就知道年龄不是问题,看了断背山就明白性别不是问题,看了金刚就发现物种也不是问题,看了人鬼情未了才懂得死活都不是问题,现在看了穿红裙的女人知道,TMD连时空都不是问题了。”我很想问,对於爱情的拔高,还能有再进一步探索么?

  前段时间有部电视剧挺火的叫《花千骨》,电视里,作为大千世界里最后一位神,千骨对师傅有一种诅咒: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这个梗被很多人用来祈求青春永驻,芳华永存。巴特,爱不死,是指爱的精神永存,而不仅是肉体不糜吧。

  轮回的爱情,我们中国人也是很喜欢的,相爱的人总是感慨时间的短促,一辈子的缘分开始的太晚,结束的又太仓促,所以我们有往生路,奈何桥和孟婆汤,为那些痴男怨女们的遗憾准备了更多一重版本,只因为一生太短,遗憾太多,遇到真爱之后,时间又总是过得太快,所以我们需要三生三世,永生永世来记住这一份爱或这一段恨•••••

  我们人们对于爱情真的存有太多太过于美好的幻想了,我总是不经意在思考,如果,真有一种爱情,能抵过时间,空间,性别,年龄,物种,生死,在爱情至上的文学,电影等诸多艺术作品,这些物理上,医学科研上的种种世界级难解疑难杂症都可以成功抵御,为什么这世上还有那么多不能在一起的怨偶,为什么爱情里还有那么多遗憾。这种命题虽然充满了无限美好的幻想,貌似并不科学。真的,谁能告诉我,爱情怕什么,哪道坎是不能被跨过的?

  推荐这本书给那些对爱情曾经有过失望的人,尤其是还沉浸在爱情伤痛里的那些人,也推荐给那些永怀爱情美梦的少男少女,尤其推荐给在爱情里挣扎的痴男怨女,最后,推荐给单身狗,想告诉你们,爱,迟早会来,最晚也会在下一个轮回,你一定要等到它,然后开始生生世世的纠缠吧,这是对于单身狗最好的爱情诅咒·····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九):有些失望

  畅销书大概分三种,一种是莫言那类可以流传百世的,一种是类似于明星食谱这样有需要群体的,一种就是这本书这此类的。说实话,这本书有些失望,很多地方真是过于落俗。和偷影子的人读感差很多,两本都是科幻类,那本书由于读的有些久了不记得很多细节,但印象感觉里是朴素的,脚踏实地的,言之有物的,而这本书竟然给我有种劣质小说的感觉,当然它不至于这么差,凭偷影子的人这一本书我也不会这样诋毁mark levy,但确实生了这样一种感觉。除此之外,即使故事是以克拉拉为女主角设定,但把男主因为女主而精神和肉体都出轨奉为正义的价值观实在无法接受。总之,很失望,它着实对不起封面上的宣传,作者将两个人的感情全部建立在上辈子,上上辈子的情缘上,以至于第一次相见、每次动心也皆因为上辈子的感情,而上辈子的感情也没有交代,相当于我要写一个两人坠入爱河的故事:两个人遇见,他们相爱了。并没有让人动容的爱情。如果这本书是小四、顾漫写出来的我才觉得适其水准。本来在影子之后很有把马克李维都读了的想法,现在没什么兴趣了。

  《在另一种生命里》读后感(十):身临其境一次探险

  随着读过的马克李伟的作品越多,越来越变成他的脑残粉。从治愈到玄幻,从天文地理到艺术,看一个故事,就跟着作者和主人公,身临其境一次探险,这种感觉超棒。

  乔纳森,从小和父亲一次偶然看画展,看到了弗拉基米尔·拉德斯金的画,从此不能自拔,痴迷的爱上了这位在沙皇统治下,眼看着沙皇处死了自己的妻子,带着女儿逃亡英国的画家。成年之后,他成为一位知名的油画鉴赏家。在一次拍卖会上,推荐弗拉基米尔的时候,他讲解了这位作家的悲惨的故事,看着她妻子在雪地里的血,“这股红色的涓涓细流染红的不仅是白色的外衣,更是那些荒凉石路上的铭文。”从此,这位画家再也不画红色和女人。

  故事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乔纳森的婚前“外遇”,他的未婚妻安娜和偶遇的拥有包括号称弗拉基米尔最后一幅画的画廊主克拉拉。一条是证明一副有特殊的红色的女人的画,是弗拉基米尔的遗作。穿插其中有一位满头银丝,带着不规则形状古董钻戒的老太,她的出现,隐隐感觉到有一种神秘色彩,但是神秘,一直到最后才真相大白。

  时空、时光交错,爱与恨的互换,所有这些把两条主线穿插一起。整个故事的结构扣人心玄,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李伟是悬疑大师也不为过,悬疑的故事情节,总是让人着迷。

  对于这种小说,实在不能评论更多,因为难免会剧透,而剧透了,就没意思了对吗?所以,去看就对了,相信你也会爱上马克李伟,爱上他所营造的那些故事的氛围,不仅当一个看客,而是跟着主人公而心情起伏,感受在“另一种生命里”的奇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