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偷書賊》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偷書賊》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2: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偷書賊》经典读后感10篇

  《偷書賊》是一本由馬格斯.朱薩克 / Markus Zusak著作,木馬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页数:4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偷書賊》读后感(一):文字,拉近死神與偷書賊的距離。

  D某天拿了《偷書賊》送我。原因是我告訴他,我現在要逼自己看書,若有什麼書可以推薦的,就要跟我說。那時我手邊還有一堆書沒有看完。好像是剛收到遠流《NEXT》的那幾天,所以我告訴D,這本《偷書賊》我晚點才看。一直到要參加樂多的夏日BLOG傳說,我才開始列書單,第一本要解決的正是這本《偷書賊》,原因無他,實在是因為它太厚了,不早日消化掉不行。

  才看不到五分之一,我就決定要以這本書做為第一個我開始挑戰夏日傳說的題目。(看完這本書後,書皮已經磨得有點爛爛的了XD)

  我很喜歡這本書。不單單只是它以一個「死神」的角度,去講述「偷書賊」這個故事。我看到更多的是一個孩子為了保留死去弟弟的記憶,拾起了那本書,因而開啟了她對知識,對文字及閱讀的渴望。這份渴望,一直向外延伸,每一次養父陪伴她識字的過程,讓她珍惜每一個閱讀的時刻、每一次送衣物至鎮長家擁有了一整間書房的雀躍,到後來以文字與那個終日不見天日的猶太人的對話,最後在戰事的防空洞裡撫平每個人的恐懼。

  http://www.sun-line.idv.tw/blog/?p=359

  《偷書賊》读后感(二):我承认我不太会写读后感,但我想试试看,请各位见谅

  那天,我在书店里闲逛,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一本书来看。结果我越看就越陷入书中的世界中,最终便下手买了这本书——《偷书贼》。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并不是主角的生活遭遇,那个年代的真正面貌,而是一打开书就见到的那位死神。老实说我觉得那位死神挺有日式幽默感的。这死神,在他说完一句话的时候,就可能已经环绕世界收集不少幽魂回来了。他没有的放假,毕竟又有谁能代替他的工作呢?他喜欢观看天空的颜色,这点我很喜欢,他还真是个有个性的死神哪~他随手捡起的书,让他看到了一位女生的一生。他也像我们一样,在阅读一个人眼里的世界(只不过他可能不知道我们也在阅读他 ^v^)那位女主角,我想她去另一个世界前应该很开心吧,因为他当年写下的故事还有被人看到,被人知道。这是对一名作者而言,最令人感到开心的事了。自己的故事能被人阅读,即使只有一个人也好,也会让他们感到开心吧。

  《偷書賊》读后感(三):寫法和劇情不喜歡

  這是一本不以緊湊劇情取勝的小說 劇情比較鬆散

  是那種可以在通勤時看個幾頁的小說

  基本上不差 但是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我當初是看到文案和心得上有那種什麼"文字餵養人類靈魂"的宣傳

  基於愛看書的心理 就對這本書開始產生興趣

  不過看下來 比較像是某個人在碎碎念 東扯西扯

  跟另外一本強調書對主角影響的風之影一樣 令我不甚滿意

  不喜歡的原因不一樣 前者是因為劇情太八點檔

  這本是因為寫法和劇情不喜歡 這本是慢慢的進展 慢慢的烘托出主題

  但就是不對胃口 每次看到這本 看書的速度就明顯慢很多

  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從死神的角度出發來寫

  而且他故事講一講會爆後面的雷 不過劇情也不是重點啦

  這本書當初是換書換來的 所以看過之後損失感沒那麼重

  《偷書賊》读后感(四):暖暖的暗黑童话

  The Book thief

  ——用文字喂养人类灵魂的故事

  故事的伊始。九岁的莉赛尔•麦明格站在一个无名小镇的荒凉公墓。她的弟弟死了,她的母亲亦将把她送往陌生的寄养家庭,永远地,永远地抛弃她。

  大雪纷飞着。忽而,白皑皑的雪地里出现的一个黑色小点引起了女孩的的注意:

  一本书!

  这是上帝所给予这个悲伤而瘦弱的小女孩的唯一的安慰,那位为她弟弟掘墓的年轻掘墓工人粗心落下的一本《掘墓工人手册》。莉赛尔走上前,敏捷地把书藏进大衣里。这是她第一次偷书。她喜欢书。尽管她不识字。

  这是一九三九年的纳粹德国。

  就这样,心碎的莉赛尔带着一本书,来到了位于慕尼黑郊区贫困的名为天堂街的新的家。一开始,莉赛尔并不喜欢这里,养母很凶,动不动便骂她是母猪,在学校里也因为不识字,饱受欺凌与嘲笑。她怀念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怀念自己死去的弟弟,每天晚上她都会梦见弟弟死时的场景,然后尖叫着醒来。幸好,汉斯•休伯曼,她的养父,体贴地陪伴在她身边,并偶尔地发现莉赛尔收藏的《掘墓工人手册》,开始细心地指导她读书认字。

  文字的大门从此向莉赛尔打开。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饱于她们家而言便是奢侈的幸福。养父母没有能力买书给莉赛尔,因此,莉赛尔便成为了一个偷书的贼。每当她觉得压抑,愤怒,她便去偷书,曼妙的文字能让她暂时地释放自己。在纳粹与贫困交织的重负下,文字是他唯一的慰藉。

  当然,莉赛尔也渐渐地融入了天堂街的生活,她有一个很爱她的和善的养父,一个外表蛮横内心细腻并真心疼爱莉赛尔的养母,还有一个有点小猥琐的可爱小伙伴鲁迪。战争的乌云缓缓地笼罩在天堂街,但这并不影响莉赛尔痛并快乐着地成长。

  后来,日子变得越来越难过,更可怕的是,为了一个诺言,汉斯•休伯曼义无反顾地在家里藏匿了一个犹太人——马克思,他饱受纳粹政党的压迫,对生活已然无望,当初躲进休伯曼家只不过寻求温饱和庇护,苟且偷生罢了。然而莉赛尔和她偷来的书,却意想不到地点亮了马克思暗无天日的生活。再后来,战火终究波及到这条贫困却宁静的街道,尖锐的防空警报催促着人们躲进防空洞里,在那里,人人都惴惴不安,生怕下一瞬间死神就向自己张开怀抱,这样沉重的精神压力让莉赛尔打开书本,大声地向人们朗诵,神奇的是,文字抚慰了人们焦躁的心,那些平日里粗鄙的,冷漠的,彼此仇恨的街坊邻居,在防空洞里并在日后都变得友善,礼貌起来……

  这是一个用文字喂养人类灵魂的故事。

  文字改变了莉赛尔。

  莉赛尔和文字,改变了很多的其他人。

  故事的最后,很悲伤。天堂街遭遇了轰炸,恰好在地下室里开始写自己的故事的莉赛尔逃过一劫,但她挚爱的养父母死了,最好的朋友鲁迪也死了,像四年前一样,她再次一无所有,更甚至于,连她最爱的书也没有了。但文字的力量早已根植在她的心中,莉赛尔带着希望,顽强地活下来…….

  读完这本书,仿佛有一片和煦的冬日暖阳照着我的心房,暖暖的,充满向上的希望。这是个仿佛童话般唯美的故事,莉赛尔生活的几乎每个人,都是爱孤女莉赛尔的,虽然他们登场时大都粗俗而不修边幅,但你会随着莉赛尔慢慢发现,他们都关心他人并且热爱生活,他们不时可爱的小恶毒,只不过是他们掩饰自己笨拙的关爱的一种方式而已。但这个故事又与童话有这根本的区别,因为故事发生在纳粹德国,莉赛尔的生活处处潜藏着战争和贫困带来的悲伤和无奈,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挣扎着活着,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幸福。

  必须承认,这本书吸引我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作者把书籍和故事的完美糅合,莉赛尔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偷的却不是别的,而是几乎无用的书,这是出于对书的一种何等强烈的热爱啊!所有爱书的人都清楚纸质书捧在手里的感觉,那种狂热的对文字的爱慕,让你义无反顾地投入的文字世界,跨越任何的界限,感受除去现实生活外别样的魅力……书中透过莉赛尔就对这个感觉做了致尽的诠释。更重要的是,莉赛尔对书和文字的运用抚慰了身边不是苍凉贫瘠的灵魂,让一条凋敝贫困的街区,换发出真善美的光华……这就是书籍难以言表的无尽魅力!

  有人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我一直都奉之为至理,记得看《莎拉的钥匙》时,幸存的莎拉最终受不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重负,以自杀的方式昭示无法自拔的悲痛。我想说,我原以为悲剧的魅力,在于那种玉石俱焚的悲壮。但原来,莉赛尔带着天堂街甜蜜的回忆,遗憾却又勇敢地活着,悲剧的结局,只要希望不灭,也可以美得这样暖心……

  《偷書賊》读后感(五):《偷書賊》的良好願望

  《偷書賊》(下稱《偷》)很厚,然而台灣的網絡評論已經展示了《偷》作為一本優良讀物的大眾潛力:不少讀者讀後深受感動,而且很快吸收書中某些顯眼的形式,挪之為自己的寫作方法。事實上,我們不應該假設大眾讀物一定要輕飄飄、字少圖多——更重要的毋寧是,大眾讀物通過宣揚某些普遍價值,以「良好願望」來說服讀者,提昇他們,同時又撫慰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渡過困難凝滯的現實。

  死神就是父親

  《偷》中最關鍵的,其實是作為敘述者的死神。死神是一個深具普羅吸引力的形象:它將人們恐懼而無以名狀的「死亡」具體化、人格化,人們於是得到了理解的方向,理解可以取消恐懼。不少普羅讀者都注意到,《偷》裡的死神心懷溫暖,說話幽默(如「比討厭你的男孩更可怕的事物:喜歡你的男孩」),對於自己的工作(帶走人的生命)感到無奈。作者馬克斯.朱薩克,這位嶄露頭角的澳洲作者,真是全面地利用了「死神」這個敘述角度的優勢。這死神是全知的,因而有細膩的觀察;他有人的感情,關心這些平凡而有生命的人們,於是說出了感人的故事;他是一個執行工作者,所以在恐怖的死亡場景裡,他的描述簡潔而冷靜,讀者也不致驚慌。

  在這位死神的引領下,我們看到了許多不規矩的行為之美好:盜亦有道的偷竊,裡面存在智力和體能的優秀追求,甚至體現尊嚴。又如主角莉賽爾的養母羅莎,平時粗話滔滔不絕、斤斤計較,在危機時卻鎮定冷靜,毫不吝嗇,思念丈夫時把他的手風琴掛在胸前,打鼾入睡。這些充滿活力與生氣的,不盡完美的平凡人,在危難之中光輝盡顯,其活潑的能力,恰應令我們反思今日許多「文明規條」,是否矯枉過正,凡事上綱上線?如果羅莎乘搭香港地鐵,會因說粗話而被抓去坐牢嗎?

  不難發現的類比:其實這位死神,是莉賽爾的養父漢斯的化身。漢斯正義、溫柔、低調。他是教莉賽爾識字的,這啟蒙者的角色,一如死神以其敘述帶領讀者進入故事。更直接的,是漢斯曾被徵召入伍作LSE隊員,主要工作是收拾屍體,恰如死神收集靈魂。同樣,莉賽爾第一本偷的書也與死亡有關:《掘墓工人手冊》,那日後成為她的啟蒙書。死亡作為一種啟蒙,作為主體追尋生命意義的框架與開端,在西方美學傳統裡不乏例子。

  物質的苦難引發精神的追求

  《偷》裡最具提昇力的當是「書」這一承載精神價值的物質存在。《偷》以二次大戰的德國為背景,戰爭是物質的極度匱乏、生命的脆弱、尊嚴的受損。而「偷書賊」女孩莉賽爾,在遭遇弟弟的死亡之悲痛中,她無意識地偷了一本《掘墓工人手冊》。此後,她生命的章節都由書去銘刻。書是啟蒙,她由這本工具書開始識字,在歧視她的班級上獲得第一次勝利,讓她獲得尊嚴。小女孩並沒有提到「精神生活」這樣現在已廣告化的名詞,她只是非常自發地希望接近書本,閱讀,沒想到任何物質報酬。這是因為書承載著尊嚴,有一個讓她可以在嚴苛現實裡安居的世界。在戰爭裡,人命如飄蓬,因此更需要銘刻意義,人才能感到自身的存在。啟蒙是什麼?啟蒙是light,照耀生命的光。

  猶太人麥克斯的例子更深刻,他原是拳手,為避追殺已經疲累不堪,身體損壞。他匿藏於地下室,開始寫作:他寫寓言故事,裡面寄託了他對希特勒的畏懼與挑戰、與莉賽爾相濡以沫的感情,插畫線條簡單,句子簡潔如詩、充滿象徵與哀傷。從創作的角度看,在巨大的困苦之前、面對荒謬的世界,人不能簡單直接地陳述狀況,而敘述能力就在這個關鍵上提昇,這裡就出現了文學的轉化。因此,以物質理由去否定閱讀或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這種論調是不能完全成立的——恰是在極端的苦難裡,人才更容易變成詩人。本港近日持續30多日的紮鐵工潮,裡面有不少工人寫了詩,有著民間的口語傳統,憤慨裡也有幽默,最鮮明的是,人在追求尊嚴。這些作品展示著人民自發的,表達生命能量、為自身賦予意義的行為,與《偷》裡的創作行為,可作比對齊觀,並應該同樣得到重視和理解。

  《偷書賊》读后感(六):战争和生死

  书中一共提到十本书,其中五本是Liesel偷的。第一本是弟弟被埋葬时,从挖墓人身上掉下来的一本《The Gravedigger’s Handbook》,第二本是1940年4月20日,一些法西斯为庆祝希特勒生日而收缴了很多易燃物品(包括书籍)去广场点火‘庆祝’,Liesel临走时从火堆中扒出了一本因受潮而未被燃烧的 《The Shoulder Shrug》,第三本是她为了‘报复’市长夫人Ilsa Hermann终止提供养母洗衣工作而偷的《The Whistler》。从此,市长夫人的书房也成了她经常‘做案’的地方。

  第四本是在犹太人Max昏迷不醒的时候,Liesel为了唤醒他而偷的《The Dream Carrier》, 最后一本偷的是《The Duden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a song in the dark)

  其中还有她生日时父亲送的两本书《Faust the dog》和《The Lighthouse》

  还有Max在逃生路上为掩人耳目而拿的希特勒的《My Struggle》以及他写给Liesel的两本书《The Standover man》和《The Word Shaker》

  书或文字,是白色恐怖下Liesel 的精神寄托,它不仅帮助她更好地认识那个世界,也给了犹太人Max活的希望,抚慰了炮弹轰炸下人们饱受惊吓和摧残的内心,宽慰了儿子远赴战场独居母亲的心,也挽救了Liesel自己的性命。但文字也让Liesel 感到厌恶,因为如果没有文字,德国民众就不会受希特勒言论的蛊惑,也不会有战争和屠戮。

  除了Liesel,书中主要叙述了五个主要人物

  养父Hans,慈爱善良的德国人,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战时犹太好友Erik Vandenburg教会他拉手风琴,之后又因举荐他留营写信而使Hans与死神擦肩而过,而当天出征的所有人全军覆没。对此他一直心怀感恩。二战时,他因帮助一家被砸抢的犹太人店铺而被拒绝加入希特勒的党,后来却因为要被征召入伍又被授予党员身份。他在Erik的儿子Max求救时,毫不犹豫地兑现自己的诺言,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使之免遭迫害。后来却因为给了一个快要被饿死的游行犹太人一块面包而被鞭笞,也因怕被希特勒的爪牙报复而不得不让一直住在地下室的Max逃离他的庇护,却也因此而愧疚自责不已,以至于把再次入伍的通知看作是上帝对自己应有的惩罚。

  母亲Rosa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脾气暴燥,喜欢大声辱骂,鼾声震耳欲聋。但养父Hans说她曾经也很温柔,说话声音也很轻,是贫瘠的生活和无休止的战争剥夺了她性格中的温柔和优雅。她面对丈夫救命恩人的儿子,不顾生命危险保护他并悉心照顾,当丈夫被抓去充军时,日夜抱着丈夫的手风琴入睡,虔诚祈祷。

  犹太人Max,书中的fist fighter(拳击手),小时候经常与街区上的少年打架斗殴。对犹太人的迫害开始之后开始了自己的逃亡 之旅。他从母亲那里得到Hans的住址,前去避难,为了避人耳目,只能像老鼠一样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室。最终因为Hans一次‘鲁莽’地对游行犹太人的行善,而被迫再次逃亡。临走时留给Liesel他写的第二本书《The Word Shaker》。当Liesel在一群游行的犹太人中,不顾警卫的鞭笞,再次认出Max,重复着书中的句子“Is it really you? The young man asked’, she said. ‘Is it from your cheek that I took the seed?’”,我已潸然泪下。。。

  玩伴Rudy, hair the color of lemons(有着柠檬色头发的男孩),善良而仗义。他一直喜欢Liesel,崇拜黑人跑步运动员Jess Owen,并把自己浑身涂黑参加跑步比赛。每次打赌或邀功,总是以Liesel的吻为赌注或奖赏,情窦未开的Liesel一直拒绝,却在Rudy在睡梦中被炸死后炙热的感情才涌现出来,在他冰冷的嘴唇上兑现他的愿望。他们虽然彼此暗恋,却在尚未表白内心的时候永别了对方。

  当然还有沉溺在失子之痛的市长夫人Isla,她终日不苟言笑,连衣服都穿的一样,却有一个很大的书房。她对知识有着无限的热爱,只是这些热情在丧子的悲痛和战争的蹂躏中烟消云散,直到遇到了对文字无限热爱的Liesel。

  还有Frau Holtzapfel, Liesel的邻居,与Rosa有着‘世仇’,每次走到Rosa门口都会卯足劲往她家门上吐口痰诅咒她,而Liesel每次都要硬着头皮去擦掉她的痰渍。她和Rosa以及其他万千女性一样,有着善良的心灵,她们期盼着战争结束,盼望前线打仗的儿子们能早日回家团聚。她们的优雅在战争的折磨下消失殆尽。战争带给男人的是死亡和伤残的躯体,留给女人的是绝望和扭曲的性格。

  战争没有胜利者,无论你身处前线还是后方。

  Fuhrer

  在读到Liesel的养父母、她暗恋的Rudy 一家以及四周邻居都在睡梦中被盟军的轰炸机炸死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余华的《活着》,想到书中年逾半百的老人福贵回到家中看到小孙子苦根因贪吃豆子而殒命时的绝望场景。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其无法完全脱离周围事物而独立生存,否则就很容易丧失求生的欲望。正如失去亲生父母和弟弟的Liesel活下去的信念是对养父母的爱,是共患难的玩伴Rudy 的无条件陪伴,对犹太人Max的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求;而同胞惨遭迫害、被迫蜷居在Liesel养父母家地下室的Max能够活下来的信念是想像中不断与希特勒(The Furhrer)对抗的拳击赛,是报答Liesel及其养父母对他的救命之恩的信念。缺少了这些他们珍爱的人,他们的求生欲望也会陨灭。

  然而关于生与死,书中有一点非常触动我。Frau Holtzapfel 的两个儿Michael 和 Robert都被征召入伍,Robert不幸战死,弟弟Michael陪他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后带着残损之躯从战场回到家中。母子心头各自的悲痛只能靠聆听Liesel每天的阅读得到些许宽慰。一天,轰炸预警再次拉响,大家纷纷跑向Himmel Street 45号屋子的地下室,Frau却呆坐在家中丝毫没有逃生的意思,丧子之痛弱化了她求生的欲望,即使在Michael 和Liesel的再三却说下也丝毫未动。Michael和大家在各自求生欲望的驱使下,被迫放弃说服,逃向地下室。进入地下室的Michael 突然大哭起来,责备自己不该如此怕死,应该在地面上陪妈妈。他的悲痛没有因为母亲随后来到地下室逃生而减退,最终导致他上吊自杀的悲剧。一个从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回来的战士怎么可能是怕死之徒?他们见证太多的死亡,所以他们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不能称之为怕死。但他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自己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活下来,而自己的母亲却因为失去一个儿子而如此看轻自己的生命?是母亲太过重情,还是自己太过自私? 这些问题,这些因战争而被扭曲的亲情,也许本来就没有答案。

  生与死本来就只在一念之间。《麦田里的守望者》说“一个不成熟的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电影《坚不可摧》(Unbroken)中主人公经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噩运都坚强的活了下来,他的生无疑是伟大的。支撑他活下来的不只是临行前哥哥所说的”Luis, a minute of pain is worth a lifetime of glory”(路易斯,忍受一时痛苦会换来一生荣耀),还有亲人。这就是为什么Liesel的家人都死去的时候,我会担心她也会自杀。

  但我忽略了还有一种生是为了完成死去人的遗愿,过他们用屈辱所换来的新生。

  《偷書賊》读后感(七):偷書賊

  這是我在看「哈利波特七」的時候,同時進行的一本書。同一天買下,然後,厚重的「哈七」被放在家裡看,較薄的這本——其實並不算薄——則是坐車時看的。於是斷斷續續看了大半個月。後來,我聽說原來這本書在台灣挺熱火的。

  是的,我也很喜歡這本書。喜歡書中的偷書賊,如何在生活貧困的情況下,仍然樂觀地生活著。孔乙己說,竊書不算偷,那這個年紀小小的偷書賊,其實也沒有在偷甚麼書。事實上,她並沒有偷。

  偷書賊偷了甚麼書?第一本是掘墓工人掉在地上的掘墓手冊,第二本是沒有被燒掉的禁書,再下來,偷書賊偷得最多的,是鎮長夫人的書。

  貧困的年代,對書與文字的喜愛,正是偷書賊的可愛之處。而作品之所以討人喜歡,正因為作者在描寫書本與文字的同時,利用文字的處理,極佳地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作品所設定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在納粹統治下,猶太人遭迫害,生活困苦的人們不敢有任何怨言,偷書賊,莉賽爾,被送到一對老夫婦那裡當養女。眼看著弟弟在火車中死去,媽媽音訊杳然,莉賽爾用書,文字,與閱讀,建立她的個人世界,與人際關係網。

  她與養父的關係,建立在深宵時份的地下室,養父教她讀她「偷」來的第一本書:掘墓手冊,然後,第二本,第三本。當油漆匠的養父,利用油漆在地下室的牆上教她識字,睡不著覺的她,便聽著養父為她唸上一兩個章節,還有,每一本書都翻翻覆覆地看過好幾遍。

  她與那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的友誼,則是從他利用油漆和《我的奮鬥》一書的紙張,重新繪製出自己個人的手作書中,達到昇華。

  她與那個和養母互相看不順眼的……唔,叫甚麼名字呢?可惡,書借給朋友了——太太,關係始於她們在防空洞裡等待空襲警報的解除。擠滿人的防空洞裡,是對生命的焦慮,與生之渴望。然後莉賽爾讀起書來,一章未讀完,警報解除,那位被我忘掉名字的太太說:別吵,這章就只剩下兩段了。於是,整整一章讀完,後來,莉賽爾還定期到太太家讀書給她聽。

  還有,莉賽爾和鎮長夫人的關係,當她在夫人的書房中首次見到那麼多的書,以後每次來到,總要抽本書出來閱讀,再到後來鎮長夫人不再僱用莉賽爾的養母,莉賽爾卻開始到夫人的書房中偷書——即使這個計劃一早便已被夫人識破,夫人卻為她準備好書,及餅乾。

  書,閱讀,與關係,如此的細膩,感人。鎮長夫人的哀傷,猶太人的苦難,一一在莉賽爾偷書,與閱讀中展現,在那個殘酷的時代,這樣的描寫,是如此的美麗。

  於是,越是看到後面,越是感到無力,最終,我一如以往,為書中人物的遭遇而忍不住掉淚。

  《偷書賊》读后感(八):半部的感動

  ——評朱薩克《偷書賊》

  拖拖拉拉這么久,終于看完了《偷書賊》。我讀的是臺灣木馬文化版的,譯者是呂玉蟬,再次還要感謝Jeffery借我這么久。

  總體上來說,這本小說的主題還是很不錯的,在二戰這個讓人性絕望的背景下,一個小女孩——莉塞爾如何從不識字到熱愛閱讀,并通過閱讀來排遣不斷出現在夢中的悲傷——死去的弟弟,遠離的媽媽,命運不可知的猶太人麥克斯,還有養父母修伯曼夫妻等等,最終,閱讀救了她一命,使他在大轟炸中意外的存活下來,但是,他失去了所有的親人——養父母,青梅竹馬的魯迪,所有的鄰居。

  作者雖然試圖使用了比較新穎的編排結構,并讓一個死神扮演旁白者來串聯這個故事,但不得不說,作者的文字功力還是有所不足的。這部書的精彩之處在于后半部分,大約在過了260之后(全書總共478頁),前面的部分敘述相當失敗。

  第一,稱呼莉塞爾為“偷書賊”過早。莉塞爾讀過的書中,除了麥克斯自己畫的那本畫冊之外,都不是莉塞爾的。第一本《掘墓工人手冊》是撿埋葬弟弟的掘墓工人的,第二本是從納粹黨徒焚燒書籍的火堆中撿回來的《聳聳肩》,這兩本書嚴格說來不能算是偷,真正的偷書行為是在后來,莉塞爾主動從窗戶潛入鎮長家的書房偷書。由于前兩次得到書基本上屬于偶然的行為,沒有全書主題中那種“偷書”以及“偷書”并閱讀帶來的令人共鳴的情感,因此前面就說莉塞爾為“偷書賊”雖在意料之中(因為書的名稱),但總讓人感到和書的主旨脫節,因為很難理解作者為何在此時稱呼一個在困境中以偶爾得來的兩本書為唯一生活支柱的可憐的小女孩為偷書的“賊”,這個賊字在此時顯得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因此難免因為對莉塞爾的憐愛而對這個稱呼心生抵觸。不妙的是,“偷書賊”這個稱呼一直到后半部更為困難的莉塞爾開始顯現出閱讀的饑渴并主動偷書以尋求慰藉之時才顯示出它的意義,可是讀者已經討厭這個稱呼好半天了。

  第二,故事情節不緊湊。本書安排了一個采擷死者靈魂的死神來串聯故事,死神不時來講述一些他在充滿死亡氣息的戰爭的世界中工作的見聞,借此像個旁白者一樣交代故事的背景及一些細節。但這個死神太羅嗦了,講的很多東西顯得和故事本身無關緊要,使得本來就是慢節奏的故事更加顯得斷斷續續,閱讀的快感少了不少。雖說有意采用平緩的口氣,但這種平緩的口氣卻難以給人平靜,同前一階段讀的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相比,同時平緩,托翁的讀起來就十分暢快,一點也感覺不到拖拉。

  在書的前半部分,作者花了太多的時間去講述一些和故事主題不相關的事情,這半部分基本上都被《掘墓工人手冊》、《聳聳肩》和無關緊要的《我的奮斗》占去了。而正如上文所說,這幾本書和故事的關鍵“偷”字都關系不大,所以顯得有些多余。

  在書的后半部分,以麥克斯的生死為起點,整個故事情節顯得緊張起來,繼而麥克斯出走,修伯曼被征入伍,小鎮遭轟炸等等,讀者的心開始被情節牽引,難以離開。伴隨著彌漫的絕望和死亡的氣息,也越來越為莉塞爾及她的親人朋友的命運擔心。此時,莉塞爾“偷書”、讀書才讓人感到生命的可貴和人類通過閱讀尋找精神依托的價值。最終,一場睡夢中的大轟炸讓整個小鎮的人在睡夢中瞬間死去,而莉塞爾因為夜間在地下室閱讀而幸免遇難,整個故事自然在閱讀中結束了。

  第三,作者的感悟不足。本書的故事背景是二戰的德國,納粹主義的狂熱,戰爭的殘酷,猶太人與死亡集中營,無處不充滿了絕望和死亡的氣息。在這種背景下,書的基調應該是彌漫著悲傷,同時因為主題的緣故,又應該充滿了人性的光芒和生命的希望。但作者安排的這個死神可能由于見慣了死亡,所以對痛苦和死亡不怎么在乎了,但卻又不冷酷和麻木,反而有些調皮,言語間難以體會到那種對死亡的感悟,從他的話中自然也讀不出什么悲傷。所以,這個作者很特意安排的死神,最終破壞了書的語境。另外一方面,這個死神也正顯示出了作者對戰爭感悟的不足,以及浮躁的心境。畢竟,那種體會,沒有親身經歷過,是很難去描寫的。“作品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作者生活在富裕平靜的澳大利亞,怎能了解近70年前那場戰爭的殘酷和非人性,以及被戰爭蹂躪的人的心境。

  :這本書沒有它的名氣好。

  2008年2月19日于N2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