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門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城門開》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6: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門開》的读后感10篇

  《城門開》是一本由北島著作,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HK$75,页数:1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門開》读后感(一):相似的城

  相似的城

  《城门开》感

  托好友田宇从香港买来北岛牛津版的《城门开》,只因凤凰卫视那个叫梁文道的主持人说大陆版本“多有删节”。

  50年代到90年代,40多年,变化真慢。但终究,一切发生了巨变,我们俩在上中学时的某一天,彻底分道扬镳了。

  当赵振开他们或假设中的我们抄起武器摁住我们的老师,长辈,邻居,殴打他们,我们太有理由了,我们向来被忽视,被羞辱,虽然我们中的个别孩子也曾被赞美,被瞩目,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也是如此啊。

  2010年11月27日

  《城門開》读后感(二):《城门开》的八卦

  1 我的北京

  北岛的序,即是《我的北京》。

  作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我对这座北方城市一直抱有某种一厢情愿式的深情。翻看自己当年的博客,里面言之凿凿的肉麻词句,是可以让现在的我起一身鸡皮疙瘩的。

  无疑,文人们的笔,是我这场相思病的祸根。

  北岛著名的“我不相信”后,去国离乡13年,只在父亲病重的危机时刻才获准回京。他心中的北京必是被记忆无意或者有意地加工过了,但是很美。

  2 童年的兔子

  那一章《养兔子》看得我心碎。

  困难时期连养一个人都是天难地难,何况是可以被人类果腹的兔子。

  孩子们欢天喜地这两个可爱的小生命,大人却在决定买的时候就已盘算好了它们的生命。

  北岛的记叙仿佛平静无波,但有一处细节却像于无声中听惊雷:

  少年赵振开和他的小伙伴为了替各自的宠物觅食,翻遍几栋居民楼的垃圾桶,收集不被食用的大白菜头,一直忙到晚上9点半。一回家就直奔厨房,却被父母“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他们洗净白菜头,清水煮开蘸着酱油吃了,大赞美味。“我早就饿坏了,于是也加入这白菜头大餐。阳台上兔笼咚咚作响”。

  后来,它们会变位盘中餐。“我和弟弟激烈反对,哭喊着,甚至宣布绝shi抗议”。“尽管饥肠辘辘,我们坚决不进厨房”。全章最后一句话是,“我爬上床,用辈子蒙住头,哭了。”

  那一年,有客人来家里做客,也带了几只兔子。我和弟弟欢喜异常,硬在厨房辟出一角,到处找青草养他们。爸妈嫌恶地说别养了,他们太臭了。我们自欺欺人地说,哪里臭了,一点也不臭。后来它们也无可避免地成为盘中餐,我和弟弟,就像那对兄弟一样大哭大闹,餐桌上不肯动一下筷子。我若能穿越回去,一定能看到当年那个小女孩眼里仇恨和委屈的眼光。

  我们的童年,都有这样一只兔子吗。

  3 中学

  《城門開》读后感(三):北岛老师的前半生

  在读《城门开》之前,我可以算作没读过北岛的作品,对于他的认识只停留在那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更不知道他其实是个北京人。

  知道这本书是从微博上,巧的是当时另外一条微博是华新民奋力呼吁保护行将被拆的砖塔胡同。在微博上被这书吸引,就是因为《城门开》序里的那段被我反复抄写的话。

  “我要用我的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认如今的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后来我在书店里几次经过这本书,没有买。我对此书感兴趣是因为它是一本关于昨日北京的书,在书店里几次翻开目录和随便翻看内容,发现这不是一本可以满足对旧京有考据癖的人们的书。这本小书有着很强的个人感情色彩,它是一段段的小故事,它不探讨历史和传统,它讲的是北岛最熟悉的、自己生长其间的那个北京。

  我想作为一个流离四海的北京人,我可以被归到“四海漂泊的游子”那个圈子里,让打开城门的北岛老师欢迎我。几次见书却未下手,就是因为我不确定北岛老师打开的城门后面是个我认识的北京。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北岛打开的城门通往的是他的北京;二、我怕他写的那个我未曾生活过的北京让我根本无从想念。至于后来为什么把书买了回来,确实是不记得了。

  一本好书的标准应该很简单,拿起来之后放不下应该是个比较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你会希望这个故事不要完。《城门开》很薄,读到最后感到自己读得太快,甚至要马上从头再来一遍。

  我没有想到我可以对书中的那些事情产生如此之强的熟悉感。《城门开》其实和“老北京”没什么关系,说的都是些北岛熟悉的北京、他生长着看到的那个北京。所以说,可能这本书的副标题可能应该是类似于“北岛的前半生”或者“看着北岛长大的北京”这样的说法。

  我的熟悉感来自于那些似曾相识的北京。如我一样的北京人,很多严格来讲算不得“老北京”,我们都是爷爷辈儿在建国前后搬来北京参与首都建设的,我们的父辈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辈北京人。这和北岛的家庭一致。我们的祖父母至今说话带着或多或少的乡音,但是我们打小儿又都是听着父母道地的北京话学会说话的。要说我们这样的家庭和真正的老北京有什么区别,那可能是在这样的家庭里没有很多你在那些介绍“老北京”的文字里可以读到的许多“老礼儿”。

  我想就是这样的相似让我对《城门开》里北岛的那个北京无比熟悉,即使那时我还没出生。换句话说,《城门开》不是个我熟识的北京,可是又无比熟悉,因为那个北京我无数次从母亲的口中听到过:安静的北京胡同、出了二环路就是郊区的北京城、后海团结湖游泳等……如果你像我一样成长在北京,你几乎一定和我一样从父母口里听到过这些他们童年的回忆,只是你选择记住了或没有。

  之前看到有些人说北岛的语言几乎将北京口语白话直接搬到纸上,我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其实觉得是恰到好处,没有其它那些建立在胡同串子的或者大院儿里长大的孩子的语言上那种痞气,但又确实接地气。要让我这对北岛作品完全门儿还没入的人对文字做些评价,我会说我觉得这书里的文字很踏实,踏实到讲起故事来不紧不慢,节奏得当。这节奏实在合适,在说出那些过去的故事和回忆时、在匀速中,把或惊或平的故事复现,就像他们真正发生的时候那样。

  听说国内三联出的简体字版有删节,想必是对相关历史情结做了净化处理,估计后半段会是重灾区。后半段几段学校的经历串联起来,让我直接想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所讲的那种故事。这种故事不需要我从母亲或其他长辈嘴里反复听到就可以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道理简单,因为那就是一段被放大了的青春期成长故事。

  全书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钱阿姨》,简单的语言,极少的直接引语把家中保姆钱阿姨写得清清楚楚。或许是极少直接引语的原因,我理解的钱阿姨是少言寡语的,但是做人容不得一点儿的含糊,且干净利落。在故事末尾,钱阿姨迟疑局促的窘迫里,让我有点儿不知所措。

  这可能应该算是一本挑剔的书,你需要有那样一个熟悉的环境,让你通过这开启的城门去重新闻到它的芬芳、听到它的声音、想起它的模样。我其实很庆幸自己作为一个在他乡的北京人,捧着这本书,读着读着就能见到记忆中最美好的故乡。

  《城門開》读后感(四):茶缸盖随车身震动轻轻打镲

  “在济南火车站月台上,妈妈买来只烧鸡。乘务员用大茶壶沏茶倒水。我们自备的搪瓷缸搁在小桌上,茶缸盖随车身震动轻轻打镲……”

  路上。车上。课上。等人的间隙里。我跳跃着把北岛的《城门开》读完了。

  近半年没有看过一本中文书。在此鸣谢替我捎书的巩龑同学。

  北岛说,他要还原一个他的北京。我想他做到了。尽管我与北京交集不深,但通过他的字里行间,我已然能够嗅到北京胡同中飘香的烤地瓜味道。

  北岛的文字是惊艳的。不是说他华丽的词藻堆砌,而是一种深入人心的质朴感。亲切的好像是儿时被奶奶牵着去喝一碗上面飘着胡椒末的蛋花汤。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小巷子。油腻腻的糕点铺,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蔬菜的新鲜味道和鸡鸭的骚臭味混在一起。很让人有活着的充实感和存在感。

  被人鄙视过爱吃路边摊。从小也一直被妈妈禁止去吃路边小吃。妈妈说,会得肝炎啊,不干净的。

  可是可是,有些记忆最深处的东西,那么熟悉亲切,总是会怀念。

  就像每当想起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我总是记得那个有着长条凳子的早点铺,坐下以后自然的把没收拾的碗筷推到一边,牛肉煎包的温热气息和蛋花汤上的那一小片香油。

  会让人觉得,是在丰盛的活着。

  我为买回家的染色小鸡第二天就死亡流过眼泪。冬天时候总是买校门口放在温水里面保温的草莓味牛奶。最喜欢穿的贝贝牌单鞋是20一双,当时属于奢侈品。钢笔写字我用深色的蓝绿墨水。用田字格写作文五条线的专用本子写英文还特意按老师的教导斜向右上方四十五度。

  我不知道运动鞋要买耐克,听音乐要用ipod。只记得小时候一直想拥有只随身听被爸爸以耽误学习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

  那时候大家物质上都不是很富足。喜欢的踏脚裤破了奶奶也给我打过补丁。

  没有过不知是不是伟大的满世界跑的梦想。是想要成为更好的人。想成为幼儿园老师成为科学家甚至是国家主席但是没人想过做一个公务员。

  没有过分的富裕也就没有贫穷。我最羡慕的一个小学同学她妈妈在商场做售货员总是可以给她带回好看的旺旺贴纸。

  是的现在我仍然没有钱。我买不起LV GUCCI PRADA。我甚至不知道以后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在大城市拥有一套房子。可是现在的我很矫情。就像你一样矫情与世俗。认为好的生活标准就是有房有车能买几乎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我喜欢牌子货。喜欢窗明几净的餐馆里侍者职业的微笑。虽然也许这些我并不想要。

  我怀念的是那一只磕碰掉些瓷的搪瓷缸子。是直接单纯的笑容和春天花开时室内就能闻到的清香。

  《城門開》读后感(五):读后记

  7月底专门请假去听香港书展的北岛讲座,讲座大概就1个多小时,我来回花了5、6个小时的时间。但听完还挺沾沾自喜,觉得没白折腾。

  讲座中北岛提到《城门开》,说写的是他生活时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有点兴趣。讲座完,出了门看外面走廊里专设的北岛书摊,想假如有《城门开》或《今天》,我也买本去凑签售的热闹,结果早已售空。懒得下楼去买,作罢,回家。后来在网上看到说有北岛签名的书喊价已到千元以上,虽不知道是不是有价无市,想当时要是买几本签名书,或许也能发横财一笔。呵呵。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一系列北岛图书,早已在香港书店里看到,印刷之精美,总让我爱不释手。但每次看到都只是拿到手上摩挲一下,然后毅然放下。原因只有一个,价格太高。所谓价格太高,当然是较之内地版书来说。上周逛香港书店,终于对这本书下手了。满心欢喜,拿回家后就一直占着,直到看完。

  对于这本书的喜爱,印刷装帧和内容的成分几乎到了平起平坐的程度。内地的书中,要说印刷精美的书倒也还是有的,但像《城门开》这种设计简单,但拿在手里,摸到纸张时手心的感觉……唉,词穷,不知道怎么形容。

  对于一个在号称亚洲唯一的印刷学校毕业的人来说,拿到这种书应该说心情是复杂的,特别是对于一个身在唯一的印刷学校却没好好学印刷的人来说,那心情就更复杂了。每次看到这系列书,我就想封面、内文都用什么纸张?装订工艺是啥?当然,都答不出来。然后就开始懊悔了。差点立志要让内地的书也印成这样。当然,完全是空头想法。

  言归正传,北岛写北京城,从他最熟悉的地方写起。空间上,小时候的住处,三不老胡同,然后延伸开来,护国寺、德内大街、平安大街、新街口等等;时间上,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兼插了一点回国所见。

  三不老胡同,原来叫三保老爹胡同,是以前郑和的住宅所在地。不知道这段历史的,肯定觉得这条胡同没什么特别的,而且这个名字也很奇怪。我曾有段时间住在大石虎胡同,就在三不老胡同旁边。那时这个胡同名称常会挂在嘴边,因为大石虎胡同是一条很小的胡同,没有标示,每每要跟别人说起怎么到达大石虎,都会说找到三不老胡同就能看到了。知道了三不老胡同的历史渊源,不禁在记忆中搜索这条胡同的样子,可惜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跟随着作者的回忆和我自己的记忆,在脑子里一步步地还原40年前德内大街的样子。三不老胡同以前有三不老胡同一号,有假山,现在,忘了,应该都拆尽了吧。护国寺以前有庙会、小吃,现在护国寺小吃还在,多少人慕名而去。以前出了德胜门就是郊区了,北郊,而现在的德胜门可还属二环,差别太大。就这样看书挺有意思,我的脑中仿佛还原了旧时的北京城,像黑白历史照片一般。

  而作者的回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地点生活的人,发生的事,邻居、十三中、四中,时间是1960——1980。这段时间跨越反右倾、文革和改革开放,很荒唐的年代,发生的事情现在不仅无法理解也不可想象。所以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还活着。跨过这段时间的人,有的活得很好,有的活在梦魇里。不管时代怎么样,“人生都是一个接送”。就是看那么多鲜活的年轻人,如花的生命,却过早地离开,很可惜。只能套用一句话,“历史的车轮带着我们滚滚向前”,时间不会停止,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到了今天,北京俨然是个大都市的形态,作者记忆中的城市已经不再,北京城还到底是不是北京城。

  《城門開》读后感(六):所有你遗忘的,我都替你记得。

  北京于我不是陌生的名词,但她却从未以地理的形式存在过。我努力追忆自己的生活与交际圈,想找出一点与北京的渊源,然而终究无果。

  老北京更是几乎没有任何概念的说法。唯一与老北京发生交错的方式,就是在KFC听旁边的人点餐时喊出「老北京鸡肉卷」。即便如此,这个老北京常常还是残缺的,因为我听他们简称为「老北」。如果北岛注册个豆瓣,叫「阿北」也不错。

  然而我却不认为这是关于老北京的书。这不是自传,这是回忆与悔意的流淌。或者退一步讲,这是关于北岛记忆中的老北京生活的书。读的时候,甚至觉得连回忆录都说不上,没有系统的时间顺序和成长历程,很多文章重复的提起一些细节,所以更像是一些回忆文章的合辑。

  对一座城市产生归属感很难,因为总有精神的原乡在召唤。就像今天外出,连个地铁站都找不到时,不禁想起自己老家连地铁都没有,出行却方便得多。

  北岛在北京度过了前半生,写的不过其中的一半。六十年代以前,或许记忆不多;八十年代以后,回忆或许还不是时候。北岛是诗人,写起回忆兴致的散文来,却是大白话。温润如水,娓娓道来,时而戏剧般戛然而止,令人唏嘘。

  人总有一些不能免俗的东西,诗人写起回忆录来也和一般人差不多,猜都猜到了。不过看北岛自曝早年情史还是颇为震惊的,有种诗歌里面陌生化的感觉,仿佛看到一个无法识认的故人。

  他与自己大嫂有过一种微妙的感情。后来大哥打电话说与北岛,大嫂临去世前几个月,一直把他的诗集放在枕头边读。看完这段我有些哽噎,莫名的情感。听珣儿说,你也想有这种经历吧;旁边的女生补充了一句,男人都想这样吧。

  ——我不知道。

  这本「城门开」是买来送给师姐的。港版精装,手感极好。珣儿翻了一下,递回来时附了一张纸片: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打开城门的感觉。

  何止是打开城门,你是在打开北岛的记忆之门呢。我指着北岛父亲的照片,问她说像谁——嗯,像我们一位老师。然后我指着北岛年前的照片,发觉二者更像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其实是他父亲一九四八年在天坛的照片。如此年轻,笑得那么理想,连眼里都耀着民国的光芒。

  那个年代的过来人,多少有些不光彩的历史。北岛的父亲监视冰心,直到老年才告诉他,而到他去世后,北岛才在书里写了出来。如他父亲所说,冰心可没有像她的文气那么单纯;然而冰心也是个理想主义者,二十年前静坐中亦有她的身影。

  那一次北岛遭放逐,从此去国怀乡,浪迹天涯,直到十年前才得以重返北京。老北京成了无情的历史,北岛依旧无法免俗地去寻访故人追忆年华。然而见到自己的老师,却听着与自己记忆偏差的口音,看着老师最后无奈地与他辞别,这究竟是完成了一次回忆,还是造就了一次毁忆?

  庆幸的是,北岛的故居已经添酒回灯另有住户了,他可以不必再次敲开那扇门,去体验那些心酸乃至不堪的物是人非。

  《城門開》读后感(七):城门打开 而后关闭

  初拿到北岛的<城门开>在28的凌晨.从亮马桥沿三环回学校.

  打车 途经周围 不免多看几眼 远处燕莎已经熄灯

  地铁十号线 途经几站 虽知道已经停运 但入站口 灯火通明

  7-11广告牌依旧 醒目

  即使 人去城空 这城市还 霓虹四起

  牛津出的这本书 颇有质地

  摸起来像旧旧的 树 壳

  蓝色封皮质感 与生俱来一种忧郁和感伤

  北岛的文字缓缓的输入他的对于四九城的记忆.

  想到旧日 这三环快速路外是否都是荒草萋萋

  突然有一种 为古人担忧的情愁 涌上心头

  今天和朋友在东堂打车回学校.

  途径三联 途径人艺 途径后海

  过德胜门 小西天 城市一点点拔地而起

  对于我而言北岛笔下的北京只留下符号化的词语

  以及影像里快感的满足

  幻化作我对于旧四九城的纪念和追忆

  以及对于那段是非纷争岁月的一次窥探

  关于胡同 这是一个至今都觉得神秘的地方

  北京依旧有胡同夜里不着灯

  黑漆漆的带着恐怖 甚至夜晚宁愿憋着尿意

  也不肯去胡同口 的公用厕所

  似是因为 儿时 住 老城姨妈家留下的阴影

  也因为 实在怕黑 北京的鬼故事 格外的多 胡同也格外的黑

  有一夜与朋友 前往辅仁大学 竟在花园里 不敢向前行走

  硬着头皮 拿着手电充自己脸大不怕

  实则心里 瑟瑟发抖

  这一切感官上的快感 都与东西单国贸相差甚远

  去年冬天 借朋友的自行车 顶着北风 绕过铁狮子坟

  绕过 积水潭 西海

  骑车本想在 旧鼓楼大街停下

  却误入了一条 胡同 停在胡同里学校旁买水

  正逢学生放学 相互拥挤的进入 小卖部

  吃一包 兵卒一口脆 喝一瓶 可口可乐

  小伙子们骑车抱团离开 相互推搡

  竟然有一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错觉

  有一些东西在北京确实不见了。

  百花深处 最后进入了歌声中 进入了 短片里 进入了文本里

  却消失的只剩下一个传说和一个空留的地名

  北京四中留下的神话一如既往的在继续

  什刹海每年一如既往的还有冰场 只是那时候旁边估计没有那么多酒吧

  曾经和老师吃饭聊天时 提及 在《京味儿》里面看见的一个炸灌肠

  第一反应便是 南池子

  从东单到南池子 一路上 途经 贵宾楼 北京饭店 王府井

  却忘记那深处 还住着人家 还吃着灌肠。

  北京在变

  但也似乎停滞不前

  很中意这本书 一口气读完 大呼快活

  虽在这四九城里只呆了三个冬天

  却 在 文字中 看到了 似曾相识的 四九城

  我刻意的隐去了 北岛文章中所提及的时代

  动荡的时代也曾令人对这里着迷和好奇

  上课的时候 老师提及 展望过去与未来

  我们这代人 竟然在 一个相安无事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生活了 二十年有余

  想来确实也对 以前竟从未发现

  这种日子 还会继续持续

  似乎 我们这代人 也许 看起来会比较幸运。

  这本书 是2010年读的最后一本书

  竟呼应了 2010年 年中 初玩豆瓣 读的 潘国灵 讨论香港的《城市学》

  2011年 我们还得上路。

  《城門開》读后感(八):赵振开开城门

  应该说这本书作者写的还是有一些顾虑的,用词、观点等等,一方面是因为他大概也在考虑要在内地发行,另一方面,更大的原因恐怕是因为经历了那么多,没有办法变得无所忌惮的活着了吧。

  《城门开》是一本不知不觉间就会让你放慢速度阅读的书,这样的书现在并不多见了,有幸能让我在千千万万本书籍中选择它,是这忙乱的时代在年初送我的礼物。这本书,是一个人舍不下的孤独,是内心沉寂的享受,是阅读的快乐,是无法打断的沉浸其中的物我两忘。

  《城门开》沿着时间的顺序向你娓娓道来老北京的光和影、气味和声音、人和事。那些穿插中间的往事,并不轻松,在失去理智的年代里充斥着一个人的少年时代,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他把这一切写出来,正如北岛曾经对其父亲的劝说:把这一切写出来,对自己也对历史有个交代---这绝非个案,涉及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涉及知识分子与革命错综复杂的关系(P189)。这涉及了整整一代人的往事,历尽艰辛,辗转流离,不乏血腥暴力的事件,人性不断受到挑战的时代,却被描述的轻如浮云、虚无缥缈。有时候实在太沉重了反而不知该从何处下手。那些看似平淡的叙述却常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击中你的心,让你的心为之一颤,半天定住,缓不过神来。就在那看似不经意、平淡的描述背后,暗藏汹涌,在最后一刻陡然一转,将你震慑。你原以为他已经麻木、已经对生活无所察,他却突然向你展示了他的警醒和高度。不是兴奋,不是惊喜,是一种对生命的洒脱、领悟、看得开和看的透的智慧将你击中。常常在无可奈何处,突现寒风中的幽默感,用犀利的语言一语中的。

  书摘:

  “我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我的北京---用我的北京否认如今的北京。”

  “而文化大革命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包括血腥的暴力),正来自哪些男孩和女孩。他们似乎一夜长大成人,卸掉伪装,把玩具与游戏远远抛在脑后”

  “与邻居们告辞,暮色四起。在原防空洞的位置,盖起标准化楼房。往前推三十年,那些杨树,正等着被砍伐的命运;往前推四十年,哪些太湖石,正被吊进卡车,运往兴建中的军事博物馆;再往前推六百年,郑和凭栏眺望后花园的假山,暮色中掌灯,鸟归巢,万物归于沉寂。”

  “在她浑浊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恐慌,对老年对饥饿对死亡的恐慌。她迟疑着嗫嚅着,直到我告辞时才说出来:‘我需要的是钱!’我傻了,背着赤裸裸的贫困的真理惊呆了......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着钱阿姨讲的那种扬州话。原来这是她的故乡。”

  “...用白纸证明自己清白...”

  《城門開》读后感(九):城门城门开一开

  没有想到这样的年生能挺快地读完一本文学书。

  《南方周末》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与北岛的访谈实录。看北岛对北京对自己的作品的阐释,终于发现自己以前是错过他了。我对诗人一直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什么好感——并不认为他们多么强。但这一次,区区一次访谈,话语精辟而深刻,使你不再计较他是诗人还是小说家,只知道他是个语言大师,他的《城门开》成为2010我最期待的一部书。

  北岛1989年就离开北京离开中国了,他先后去过丹麦,去过美国,现在香港,想来他这一生不会再回大陆回他年少时的北京居住,不仅仅因为他老了,也因为他对现在的北京太过失望。现在的北京与中国的许多城市一样,着了魔,忙着脱胎换骨,蜕成谁也不认识的另一座城。四合院还会留些的,故宫也不会丢,人们要靠着那些标本告诉人,那儿是北京呢。但这还是北京吗?那已经不是他的北京,他的北京已坍塌。

  所以北岛说,他要用文字重建他的北京。用文字,让“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鲜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我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记忆是一座城,城门打开,他带好奇的我们行走他的北京。

  这就是北岛的《城门开》。

  我不能记住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也仍然分不清北京的东南西北,但我记住了他描绘的北京的厚重气味儿,还有,记住了曾有一颗颗鲜红的灵魂走过那段我们并不熟悉的历史。

  读过《城门开》,终于想读北岛的诗,开始尊重许多许多人的诗,想真正用心解读诗歌的语言。

  另,想去北京了,去看看史铁生的地坛,看看北岛的三不老胡同,而且,是早些去的好。如果北京继续着魔,不知道会不会有一点它们突然就不在了。听说北京现在很挤的,车挤,楼也挤,这都不要紧,当我走到他们的地方去,天地会宽广起来的吧。

  《城門開》读后感(十):北岛先生的成长日记

  我是喜欢北岛先生的,以致后来在HK,因可能与北岛先生走过相同的路而窃喜。此书购于三联书店2014/08/22,同期购入的还有青灯、午夜之门、蓝房子和守夜。算来也都两年了,当初买青灯是为了对比与大陆出版的删减了多少,其他的则为更多了解北岛之意。

  此书讲述了北岛先生从小到大的一些故事,似乎是一篇一篇体会着北岛先生的成长,从阜外保险公司宿舍到三不老胡同一号到十三斋、六斋,后来到丹麦、巴黎、旧金山。从阜外小学到弘善寺小学到十三中到四中到河北蔚县工地再到离开中国。那些地点、人物串联起来让我看到了不同于青灯里面的北岛先生。每看到一些涉及政治敏感的话题,心中一惊,不知大陆出版的是否还留有这些话。

  说来,我更喜欢青灯里面的北岛先生,漂泊的旅人的孤独。起初北岛先生谈论小时候的玩具,和弟弟养兔子都令我有些不真实感,直到看到北岛先生提及巴尔蒙特的诗句,我才觉得,这的确是北岛先生。

  最后一篇,父亲。从北岛先生出生,到父亲离世。看到最后一页,因“我爱你”落泪,因中国人腼腆直至病入膏肓以只能咿咿呀呀如同婴儿才说出这么直白的话,因直到父亲病重才获准回北京,因与父亲见过最后一面又要回到祖国以外。

  题外话,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爱哭,小时候因为得不到喜欢的玩具,因为不能去游乐园,因为被同学欺负,后来因为和朋友吵架,因为和男友分手,再到因为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因为工作压力,因为生活不如意。变得越来越不愿写下什么,以前每天写交换日记,后来在自己的随笔中都羞于提及自己的不如意自己的内心所想,变得对自己沉默。

  变成普普通通的且一事无成的大人。

  感激自己还能对美景落泪,还能看书和作者感同身受,还能鼓励自己变与不变。

  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见一见北岛先生,同北岛先生讲:谢谢您让我还血气方刚,谢谢您还让我依然年轻。愿我是船,不靠岸。

  毕业的时候,毕业典礼大屏幕上写着一句话,同学说这话说的真好。我抬头: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