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2018-02-15 20: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10篇

  《我们内心冲突》是一本由卡伦・霍妮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1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一直以来那些束缚我的内心枷锁

  我活了24岁,至少一大半的时间我都不太快乐,因为我现在当然知道自己不够快乐,我就开始想是不是我小时候就更快乐一些呢。似乎小学是的,但那也只是在人前,我回到家就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经常是哭泣,我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莫非这是遗传,基因

  但我想自救了,因为已经影响正常生活,不论我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但我觉得我活的很不踏实感觉像是活在一个罩子里,永远把自己封闭起来,我都不知道我真正想要什么,我只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我永远看到的是别人的缺点,而因为这些缺点我就鄙视别人,总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一样喜欢对别人发出指令,让别人认可我,听我的,我向往权力与影响(词语都是从书中COPY的)。我应该清醒了,一直都把自己的内心冲突归咎于悲惨童年,归咎于我那个过于严格的父亲与溺爱我的母亲,但这些责难又有什么用?我还是要自救,因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没有意识到,放纵自己的虚伪与家装,放纵自己的受虐,使我成了今日的我,而理想中,我有一个虚假的我,那个我,就如同我羡慕嫉妒恨的那些女生一样,她们漂亮或者有气质,或者受人欢迎,或者能言善辩,或者有了男朋友,要谈婚论嫁,或者有好工作,或者在一个大城市,或者至少内心很安定。我每天做事说话都会想,如果是她,她会怎么说,我想,我已经完全唾弃那个真实的我了,所以我连笑都笑不出来,因为这样如一朵云一样飘着怎么会快乐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哗众取宠并不能解决问题

  忘记是哪一篇鸡汤文章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而我也确实为此书名所吸引。没看几章就觉得很沮丧,自己可不就有书中所提到的病症嘛,因为工作压力关系而深陷心情低谷的我被此书搅得的心绪不宁,难道我真的有病吗?虽然有些艰难但我还是坚持将此书看完,越看越郁闷,仿佛自己已经到了马上就应该被召集去看心理医生程度

  可是,书看到结尾,我的心反而安定了下来,人的心情总是有高低变化,总是处在不停的自我否定和肯定的交替中,大概到了谷底就会反弹吧。按照作者观点,心里有冲突就是神经官能症,那么请问这世界上有几个是正常人呢?作为一个人类,内心怎么能没有一点甚至更为激烈的冲突?不就是这点冲突才导致了人性复杂,以及将我们和动物更加严格地区分开来了。所有的小说电视电影甚至生活不都是在内心和外在的冲突下才能展开吗?如果没有冲突,那么和傻子又何异?即便是圣人也有言行冲突心态转变矛盾变化的时候呢。如果把内心的冲突和矛盾的表现当作是判断依据,我只能说作者治学治病都太不严谨了。相比较而言,我更认同《你有几个灵魂》这本书里的观点,我们心里住着多个角色,彼此轮流或者结合上场,从而对外界显示出不同甚至截然矛盾的行为关键认识和让这些角色进行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将其否定和抹杀。每一种情绪无论是积极或者消极对我们本身可能都是有益的,矛盾并不意味着病症。我们需要的是接受和肯定自己,而不是否定和怀疑自己,这样只是将问题变得更糟而已。

  作者貌似提出了问题,但是并没有给出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出自己比佛洛依德和荣格高明,只怕会被日渐淹没在时间和河流中,销声匿迹罢了。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只想说 如果早10年看了这本书 我会更好吧!

  言之有物 触目惊心。看完这几天老在琢磨究竟自己是怎样的自己。

  虽然现在还没有结果,但的确给了一个自我询问的机会

  我想要的究竟是怎样的自己?

  ---------------------------

  我只想说 如果早10年看了这本书 我会更好吧!

  言之有物 触目惊心。看完这几天老在琢磨究竟自己是怎样的自己。

  虽然现在还没有结果,但的确给了一个自我询问的机会。

  我想要的究竟是怎样的自己?

  -------------------------------------

  我只想说 如果早10年看了这本书 我会更好吧!

  言之有物 触目惊心。看完这几天老在琢磨究竟自己是怎样的自己。

  虽然现在还没有结果,但的确给了一个自我询问的机会。

  我想要的究竟是怎样的自己?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我们内心的冲突》试概述

  人内心价值观需求(应该理解根源性的)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人自己一般意识不到。即使意识到了他也难以决断。(我认为个体自由与寻求社会认同这两个需求是人内心的一个根源性的冲突。)

  后面关于由此导致“神经症”的具体论述感觉比较混乱,有些细节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神经症已成历史名词,一直定义模糊(现在国际上已经不将其用作一种病名了)。试帮霍妮归纳一下,可以说是:人用强迫(加强某需求而压制对立面,如依赖人和对抗人)、逃避(减少需求、行动交往、犬儒主义)和自欺(把自己想象完美的或把麻烦的原因归诸外界)来避免冲突。

  这种避免冲突并非真正的消除冲突,人实际上还是不能按照自己愿望行事,反而扭曲了自我。这种平衡非常脆弱的,例如把自己想成完美的,就会极度害怕面对事实、害怕失败渴望别人肯定。所以人会经常感到失望抑郁

  冲突会严重耗损生命力,造成犹豫不决、办事无效率(内心不断抗拒不愿意做又必须做的事)、怠惰(目标不明确、不符合理想化形象)。

  要解决冲突,首先要认识到冲突,正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信,然后弄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大致如此。窃以为此书问题有二:一为逻辑性不够,无法统合成一种理论。二为,霍妮只描绘了冲突,却没说清楚冲突是怎么产生的和怎么解决的——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五):内容很好,就是读起来太难懂了

  个人推荐指数三星。这本书读起来比较难懂,我努力总结一下这本书说了什么。读的不感兴趣的部分我会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作者卡伦霍尼,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她反对弗洛伊德的性作为第一驱动力的观点。与弗洛伊德对人性的悲观态度相比,她认为人成长的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基于此点,她创建了“社会文化学派”这一新的精神分析流派。她坚定地认为,人既有能力、也有愿望发展他的潜能,并且变得更加优秀。但是如果他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不断受到干扰,他的潜能可能就会丧失。

  我们活在这个世上,不得不去面对许多抉择,霍尼称之为冲突。你是情愿做一个归于自己本心的人,还是做一个违心而合群的人;你是真的喜欢她,还是觉得你应该喜欢她;你是崇拜事业成功,还是鄙视世俗功利;你是期望得到平等,还是自由。上面有些是表面的冲突,有些生而为人的基本冲突,基本冲突我们只能暂时去逃避,总有一天要去面对,有的选择两者取其一,有的在这两种倾向之间采用90°或者更小角度。就像菊与刀里的日本人的性格,既有柔软一面又有刚强的一面。

  这本书放弃了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观点。发展为三种倾向,恐惧与理想化。第一种是无助,第二种是敌意,第三种是孤立。换句话是第一种亲近人,第二种对抗人,第三种远离人。

  第一组是顺从型人格。有这种人格的人会表现出所有“亲近人”的特质,他对喜爱和赞赏有明显的需求,尤其需要一位“同伴”,可能是一位朋友、一位爱人、一位丈夫或者一位妻子,“这位同伴会满足生活中的所有期待,会帮助他决定善与恶,其首要任务就是操控他”。每个人其实都想要被别人喜欢,需要归属感,需要有人帮助。顺从型人格发展到极致是就慢慢成为一个主动的受虐者。在许多家暴家庭女性受害者,男性会暗示女性,除了自己没有人会要他,他会给女性更加美好承诺,与她结婚,让她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女子会感到软弱又无助,如果我独自一人活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上,我的无助于我就是一种危险和威胁。但是,如果找到一个爱我胜过爱一切的人,我就不会再有危险,因为有他(或她)保护我。有了他,我就不需要再为自己争取什么,因为他会理解我,并且能给我所有我想要的东西,甚至不需要我提出要求或者做出解释。这样看来,我的软弱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会怜爱我并且让我依赖他。凡事我没有主动的欲望,但是如果是为了他,或者是他要求我为他做一些事情,我就会变得很主动。

  第二种是攻击型人格。攻击型理所当然地认为人都有敌意,并且拒不承认人不是像他们想的那样。而攻击型却竭尽全力想成为一名斗士。在与别人发生争论时,他机警而敏锐,会费尽心思争论——只为证明他是对的,尤其当他身处绝境、只能背水一战的时候,才是他彰显自己能力的时候。与那些不敢取胜的顺从型相反,攻击型是输不起的,他们一心只想着要获胜;前者随时准备自责,而他随时准备推卸责任。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没有过失感:顺从型承认错误时并不认为他真的错了,而是受讨好他人的愿望所驱使;同样,攻击型也并非确信他人错了,他只是假设自己是对的,因为他需要这种主观的自我肯定,就像一支军队需要一个安全阵地来发动攻击一样。

  第三种梳理型人格。疏离型所独有的特征是对自身的疏远,也就是对情感麻木,无法认识自我,无法确定自己的喜爱、憎恨、向往、希望、恐惧、痛恨、相信分别是什么,这种自我疏离其实也是所有神经症的通病。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内心的一种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情感的距离。更准确地说,他们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做出决定,不以任何方式与他人发生情感上的关联,无论是爱、争斗、合作,还是竞争,他们好像在自己周围画了一个魔法圈,任何人都无法进入,这也就是为什么从表面看他们还是可以与人交往的原因。当外部因素闯入他们画定的圈子时,他们就变得焦虑不安,这就是其需要的强迫性特征。

  理想化是解决冲突的一种尝试,为了缩小个体与实体之间的差距,说服自己去接受他。但是理想者并不知道他正在将自己理想化,他也不知道这种理想化意象中有多少种怪异的性格。他可能会隐约意识到他对自己要求过高,但是,他将这种对完美主义的追求误解为真实的理想,所以他也就不会质疑其正确性,而是以其为傲。

  以上是书的大致内容,越来越发现各种理论只是一个模型,不管是具体的还是模糊的知识,他们在想办法通过建模来合理解释自己的学说,在这过程中衍生出许多专有名词来表示自己的独特性,可是有时候名字真的不算什么,名字只是一个概念,是真的先有本体才有名字,还是先有名字才有本体,是现有狗这个名词才有了狗,还是先有了狗这个物种才有了狗的概念。建模的过程就好像一本科幻小说,作者去预设科幻规则,最后能够用逻辑自圆其说自己的故事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六):我不是心理医生,但是我想剖析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呈现书中所描述的三种状态:屈从,攻击,回避。只是程度深浅的问题,仔细阅读本书以后至少能够提醒我们,当自己处于其中某种状态时(如果能够意识到),应该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所作所为思考前因后果,是不是把内因外化了?是不是沉溺于自我理想化的意象中了?

  书里面提到一点:内心分裂的人不可能完全的真诚,所谓的真诚是显现出一个人的全部内在。再结合本书最后提到的关于“治疗目标的最全面的界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即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融进自己的感情、工作、信念之中。”书里提到太学术的东西我不了解,我只知道人格的完整是如此的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真实的自己,再勇敢的面对真实的自己,不要活在矛盾和假象中。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七):缺乏安全感小女孩

  这本书是在课上看的。越看越丝丝入扣,越看越惊心动魄

  第一眼看上去,漫不经心,只是觉得她的理论比较中庸,是精神分析的学派,又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强调泛性论,什么都用性来解释。

  我承认我是对号入座了。看完以后,我记住了总结了一句印象最深的话:原来爱和信仰都不能拯救

  我觉得,作者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写的。这可以说是一本内省的自传式的分析。她本身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小女孩,一直都是。我也是的。所以从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但我相信好的书就是,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有所感悟和提升,就像是一面铮亮的镜子,照出人们的斑驳的、千疮百孔的内心。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八):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超越自己

  非常好的一本书,如果读书的时间不是很多也要找时间去读一下,喜欢卡伦·霍尼,我觉得简直每句都是我该读的和想读的。

  基本上一直以来我都是觉得自己是一个活得很累的人,但是我从来都没觉得有什么,因为自己对自己要求高罢了,人生苦短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努力之类的,却不知道其实大部分的精力却是被自己内心的各种冲突消耗掉了。从前在公司觉得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已经在公司内耗掉了,真正用来做事情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很少,三分之一有没有?而就连这三分之一的些时间和精力还要经历协调内心的各种冲突,其实能发出来的能量真的很少,所以我常常觉得累。解决内心的各种冲突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少点内耗。

  从前一直觉得完美主义是个褒义词,现在并不这么觉得,反倒凡事苛求完美是很多痛苦之源。书中有个词叫做“理想化意境”,根本有很多自认为的自我只不过是经过自己理想化之后的,跟实际的自我相差十万八千里,这个当然有好处,可以让自己看到自己的各种潜能,理想和努力,但是如果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却是大错特错,反倒是自添烦恼。

  不管发生什么不符合预期的结果的,第一的反应就是谴责自己,自己不够努力,自己不够好,自己准备得不够周到,自己的方案不够完美。前面爱上了一个根本不值得爱的人,感觉甚至不是痛苦,而是很深的自责,我怎么会犯这种错误?我给自己找理由是因为当时我在最痛苦最孤独的时候也是最迷茫的时候,然后因为我希望自己是坚强的,我又对自己的软弱非常的愤怒,我希望自己是客观理性的,但是怎么会对看人和看事情出现了如此大的偏差,所以很愤怒,这种愤怒持续了很久,像颗毒瘤一样尖刺一样的折磨着我,甚至这种愤怒最后转化成对自己的否定和轻视。

  如果说我对生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追求内心的自由,幸福和成长,那我就必须放弃围绕着理想化意境建立起来的各种防御和自我保护系统这种像城堡一样把自己层层包围的东西。这两年我好像非常刻意的在追求“内心的平和”,最后反倒又像一个业绩目标一样了。就算现在平和了很多,那也只不过是我协调了各种冲突得到的一个表象,就像在火山表面糊了一层报纸一样,看着和谐有个外因却随时可能爆发。

  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我对自己不厚道,我也早就决定跟自己和解。只是和解也需要能力和知识,我也并不认为这是个容易的事情,克里希那穆提写了那么多书,其主题也只不过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和超越自己。”有人说人是不可能真的自己了解自己的,我却认为人唯一能过真正了解的大概只有自己了。看着卡伦的书,我成了自己的心理病人,我知道其实这样很危险,但是我却忍不住也停不下来。

  世界从来都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样子,如果碰到自己不理解的,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九):独一无二为了什么?

  高中是抑郁,

  大学时特立独行,

  毕业后是对感情的渴望与排斥......

  这本书读了一半,标准红色的字占了三分之一,它们解答了我上面那些迷惑我也迷惑别人的现象。

  摘录一段最深的感受:

  自我孤立者对优越地位的要求,有某些特定的性质。由于他畏惧竞争所以他实际上并不想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超群出众。相反地他感到自己高贵的品质别人应该一看便知,而勿需自己费尽心机;他潜在的优点别人应该感受到,而不必有意表现。

  他的优越感的另一表现方式是他自认为的“独一无二”感,这直接产生于他对“与众不同”的渴求之中。他可能自比为高距山巅的一棵大树,而山脚下丛林中的树木生长却受到相互的阻碍。另外,假如说屈从型会在心中对伙伴产生这种疑问:他会喜欢我吗? 而攻击型想知道:这对手的力量怎样? ——那么孤立型最关心的是:“他会干预我的事吗?他是想对我施加影响,还是想让我独自一人不加干涉?” 他感到自己好象是珍贵的东方地毯,设计独特,图案和色彩也举世无双,永远不改变。他尤其自傲于抵制了环境的磨灭一切的影响,并决心继续抵制下去。对“不变”的宠爱使他把所有神经症固有的僵硬性当作神圣的原则来尊崇。他迫切地要扩充自己的模式,使这种模式更纯洁,更鲜明。他拒不接受任何外在的介入。

  自我孤立者的感情生活不象其他类型的人那样有较为一致的模式。不同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原因是:前两种主要趋势是为了肯定性的目的——追求温情、亲近、爱或生存、支配、成功——而自我孤立型的追求带有否定性;他不要别人介入,不许别人干预或施加影响。所以,他的感情状态有赖于在这种否定性框架中得以生存并发展的特殊欲望

  我也有些担心我只是一个喜欢自我剖析而拒绝改变的人,毕竟那意味着你必须经历痛苦,我需要脱离曾经的自己,卸下那层防御过当的壳.....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别让身-心总在割裂中错位

  近两年,听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提到“原生家庭”的概念,总是一副玄乎又生动的表情在回溯儿时和家人的种种,然后仿佛恍然大悟、后知后觉的断言现在的人格缺陷和生活矛盾是那时埋下的“祸根”,由此,人生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般“豁然开朗”了。我不是学习心理学的,但对此却天然的抗拒,不自觉的也会用同理对比我人生的过往和经历:90年代父母忙于工作和对孩子情感上的疏忽,当着孩子的面吵骂摔碗甚至推推搡搡,我吓得哇哇大哭 死命拉着妈妈 生怕放手就失散了这个家庭、断了命一般的维系,还有青春期被严厉的压制和我心底里的反叛…谁的青少年时期不是一部血泪史啊 如今自己的小日子也琐碎困难频出,包括和变得老小老小的父母相处,也还在耐心的转换自己的思想和脾气。也有想破罐破摔或看破红尘的各种情绪,但我从来没有要把心灵穿越回过去,找原因揪根本的想法。过去是我们的经历,影响和塑造了我们,但那已经是虚化的影像;现在、此刻、正在发生的你,才是真正的现实,亟待我们正视和思考的生命体。

  直到看见霍妮在“外化作用”一章中说到“对童年的反复叨念正是一种勤于自审的幻觉”,终于觉得清晰准确的表达了我上述的感受,很多人习惯把问题外化,努力表现自己活得“用心”,一直在寻找原因和途径,但实际却正是忽略当下自己内心问题因素的一种逃避,用替代和外偿性事件,仿佛把自己撇清,让自己暂时的轻松好受,仿佛溺水的人,远远看见救生艇,就已经开始幻想得救后要庆生的场景,殊不知现实是那救生艇一寸未动,自救的行动完全没有展开,人依然处于危险和挣扎的境地。

  这本书整篇都在用分析法向我们展现神经症的类型和特征,后面几页提供出可供治疗的方向 ,普通人的我们虽然不是典型患者,但每个人或多或少存在不同比例屈从、对抗、回避的人格特点,虽然不能专业的去自我分析矫正,但可以由此先开始让身心始终合二为一--不回首埋怨过往;不虚幻寄托于自己的理想型;不掺杂目的、全身心投入在关系和情感本身,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借用文中最后的段落--我们不是要变成一个毫无瑕疵的人,我们只愿变得自由和快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