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南渡北归(第二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南渡北归(第二部)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0: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南渡北归(第二部)的读后感10篇

  《南渡北归(第二部)》是一本由岳南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一):知识分子的命运——评《北归》

  刚刚合上岳南先生的大著《南渡北归》的第二部《北归》,就上来写这篇书评了。

  《南渡北归》可以说是煌煌巨著,一共有三部,分别为《南渡》、《北归》和《离别》。目前我看到了其中的两部,每一部都是洋洋五十多万字,我想一套书下来至少要有一百五六十万字。厚重的书,写的是比书还要厚重得多的人物,它描绘的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界那一批令人仰止的大师的群体命运:陈寅恪、傅斯年胡适、金岳霖、吴宓、刘文典、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闻一多、李济……包括第三部将要隆重出场的钱锺书等等等等,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他们的事迹、言行、性格、风采、际遇和命运,都在这部巨著中呈现。这部书生动细致准确的描写,让那些平常只活在书里的大师们完全活了起来,置身于他们所生活的历史当中,重新进行属于他们的研究、奋斗、恋爱、斗争和迷惘。傅斯年的大气、陈寅恪的学气、闻一多的侠气、刘文典的狷气、吴宓的痴气,全都跃然纸上。这些大师其实都是普通人,比如吴宓也会痴心不改地苦恋、刘文典会为“二云”而折腰、金岳霖会因为自己的母鸡“难产”而求助于妇科专家……而这些普通人也成为了大师:傅斯年之所以成为可以干掉孔祥熙和宋子文的“学霸”就是因为他有着山东人的血性,陈寅恪成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是因为他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而林徽因能够能为一代建筑业大师并和梁思成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知名伉俪也是因为她一直都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理想究竟是什么而不会为一时的浪漫而冲昏头脑……而大师终究还是普通人,假如吴宓不是一生为情所累,可能他还会有更大的成就;假如刘文典不是那么狷狂他也不会最后窝到了云南边陲而断送了“国宝”大师的一生;假如吴晗不是少年成名可能还会收敛一下自己的傲气,以摆脱被拿来为“文革”祭旗的厄运;假如冯友兰不是那种摇摆不定的性格也不会因为一首校歌的署名权而遭到天下人的质疑……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即使你是大师。也可能,正因为你是大师,所以你的性格会在你的人生际遇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就让你的人生更有戏剧性。

  通观中国历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往往都很有戏剧性和传奇性,这一点和知识分子个人的性格以及人文修养有极大的关系。然而另一方面,有句古语云“百无一用是书生”,每当历史的潮水迎面袭来的时候,知识分子往往选择站在历史的潮头之上,振臂一呼而天下莫不应,也有的如李济董作宾等可以在炮火连天之下开创一个文化的时代,可是站在潮头的也很容易被潮水吞没,开创时代的也往往会被时代淹没。当时代大潮奋起的时候,知识分子往往大多只能吟咏“国破山河在”的悲歌,即便是可以把美国拖入二战泥沼中的胡适,最后也不得不仓皇北顾。

  二十世纪的中国涌现出来的大师们,他们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包括台湾),而他们自己的命运也随着国家、民族的命运的颠沛而流离。他们让我们仰止,而他们自己却又是多么地无奈。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那是因为大师们都“远去”了。沈性仁们,在抗战的烽火中远去了;闻一多们,在暗杀中远去了;胡适们,随着老蒋远去了;吴晗们,在阶级斗争中远去了……大师们已远去,后来人当何以堪?

  然而,大师们之所以“远去”,是因为他们来过。大师们巨大身影,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大师们的文化杰作,大师们的命运转折,无不给我们后来人以无数的启示。大师们,是我们永远的文化财富。

  感谢岳南先生和他的巨著,让我们与大师如此地接近。感谢他还原了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大师。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二):履实:岳氏写作精神物语

  藤儿青青/文

  岳南先生的写作是具备了履实特质的。既使文本在完成作家经验性叙述与文字表达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人物原貌说这是一种岳氏写作精神物语,相信也不为过。

  我敢说看过岳南先生《南渡北归》系列读本第一部《南渡》的读者也会同我一样,没有几个会不对这第二部《北归》以及接下来的第三部《离别》有所期待的。其实喜欢他的文字可以不问年龄的长幼,也不分国界、民族宗教和信仰,只要我们都还葆有着一抔对中国抗战史关注的热度,还拥有对八年抗战时期中国文人在风雨飘摇中选择何去何从的态度以及行动有所关注的人来说,《南渡北归》系列读本都是当下的最佳选择。

  《南渡北归》三部曲“当是岳南多年来,对知识分子深入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这是一部“全景再现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事实巨著。”说实话我不屑于媒体这样的宣传导语,因为我知道这里的全景和再现绝对不是为出版宣传服务意识上的那种心知肚明的名不符实的全景与再现,做为以阅读与写作为悦读心性的我和一部分对文学写作常识有所知悉的人来讲,其中的艰难也当不言自明。可是在读过《南渡》、《北归》之后,我才由衷地叹服了。

  本著是《南渡北归》系列读本的第二部,以15个章节的布景,以详尽的笔触从穿越历史之门开始,到还都南京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至西南的知识分子们的学术研究、思想变化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遭际与追求,“其中涵盖了董作宾、李约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罗庸、郑天挺、吴晗等国人都耳熟能详的知名知识分子,本书不仅颂扬了他们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与革命精神,还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等真相,对自由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现象与演变过程,作了一次深入细致的探究,”于是,“被蓄意掩盖的历史隐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抗日战争,在中国人的记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因为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多少英雄儿女为保家卫国捍卫国家领土完整而坚定从戎,甚至抛头颅洒热血。那么与此同时被时世紧紧逼迫下的中国文人呢,势必已然拥有了自己的作为。

  只是我们知道那些在动荡中为了保全以及付诸于“战时教育须作平常看”的文人学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但归根结底将发展学术、延续文化以及推动科学研究当作民族复兴、建国大业的宏伟蓝图的大师们是值得历史和后人给予褒奖和纪念的。

  南渡西迁成就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象,相信也就是这种强大的精神气象支撑着可歌可泣的大师们也就成就了在而后的离别与其他浩劫中,依然能保持自己本色。而为共和国的建设葆有了坚实的知识储备。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以及尘封于史册中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断抗争,不断证明自己、改变自己的一代中国文人的变迁史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并收藏的。对那些销声匿迹于拥挤的历史的人和事,借助于一部文学作品时而远瞻时而近观,从而达到对史实、对信仰,以及对生活的关照,很显然,《南渡北归》已然达到了这样的理想状态。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三):时代的分岔口

  第二部,我看的是修订版 。足足有 500多页。 第二部,作者渐入佳境,行文干脆利落,这本书,讨喜的地方在于,书中没有一处出现解放战争这样的字眼,用的是“内战”,第一章的时代背景是解放战争,书中章节名是——山河崩裂。没错,不捆绑意识形态的用语,国共内战,国家确实就是“山河崩裂”。 看了书,我才知道,以往我认为蒋介石败退台湾,劫掠国宝去台湾,当时负责运送的博物院负责人其实想法是为保护文物,他们担心的是文物在大陆政权更替,中共执政后会破坏文物。 1949年,知识分子在时代分叉口做出抉择。一些观望,一些南下最后离开大陆。胡适的话道明了那些和他一样离开中共统治区的缘由:中共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 他们选择离开,后来的史实太残酷,那些观望并最后留下的,在为自己刨末路的坟。 那些走了的,至少善终。 留下的,多遭厄运。 还有一些,对当政者献媚讨好、摇尾乞怜、丑态毕现。 对于五四运动,教科书给我们高大全的赞颂,殊不知五四的胜利像吗啡般带来迷醉上瘾的副作用。五四后,学潮汹涌,学生动不动以罢课游行示威置学校秩序于事外。 为民族大义愤发声,这必是要支持,但学潮在后期越发成为政党夺权斗争的工具,却觉悲哀,他们在局中,成为政权博弈棋局的急先锋,挥洒青春热血。 政治斗争的面目真丑恶。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四):北归

  多少远古的文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北归”,

  这些大师何其幸运的等到了,

  但是心境却全然不同了,

  在艰难困苦中,人心易变,

  更何况某一党派有意识的拉拢!

  许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做学问的教授成了斗士,

  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某些不争气的人士的搅局,

  可是,两党相争那是政治家的事,

  内部战争是职业军人的事,

  把学者、教授拉进来,这样做真的符合道德标准吗?

  梅贻琦、蒋梦麟、胡适等人,一直在为国家保留读书的种子,

  他们即使不同意师生的政治观点,但是也捍卫他们自己的信仰,

  保护他们的安全,这才是普世价值吧!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五):大师远去《南渡北归2》

  大师远去《南渡北归2》

  《南渡北归》是一部史诗一样的作品,厚重深沉,这是第二部北归。抗战即将胜利,美国的参战让中国人终于看到了希望。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面临的问题就是从重庆从云南迁回去,回到北京上海南京,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年的时间。

  因为抗战四川和昆明成为了中国的文化中心,长江边上的小小李庄人才汇聚,梁思成林徽因的中国营造学社,还有傅斯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还有复旦大学都挤在了这里,可谓大师云集,李约瑟也远道而来。不过就在胜利近在眼前的时候,日本作垂死挣扎,发动一号作战,结果中国的军队被击溃,让蒋介石很下不来台。美国轰炸日本,竟然请梁思成圈定保护范围,使得京都和奈良免遭毁灭。

  胜利的前夜也是最黑暗最可怕的,物价飞涨,云南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不得不摆起小摊来谋生,闻一多刻印,教授的太太做小买卖都成为了一道风景。抗战胜利后,还没高兴多久,国共两党就剑拔弩张,中国的上空又乌云密布。昆明的联大还没有回归,就发生了一连串的冲突,从一二一学潮不断,导致教授们深度卷入政治,形成两派,一直到闻一多被枪杀。人们对国民党的统治感觉到非常失望。北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回到故地却发现已经物是人非。

  而且紧接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这些远去的大师将要何去何从?还要看《南渡北归》的最后一部离别。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六):无关政治,只是学术

  虽然已经在书架上摆了很久很久,但是如此气势恢宏的史诗级作品,一口气通读下来还是让人有一种拍案叫绝的快感。

  记得钱学森老先生在最后一次与温相见面时,曾经满怀憧憬的提出当前中国的大学需要培养的是大师。可是本书在封面上却显著的镌刻着“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八个醒目的大字,初入此书之时,吾对于此八字亦是不能完全理解,待拜读完三部曲中前两部时对于这八个字的理解已经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遥想当年中国的各路精英大师在国家一片战火纷飞之时,全力保护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真爱的书籍,一路难度,从一片繁华的京津之地,一路南渡,直至西南边陲,在条件极其恶劣之下,仍然笔耕不辍,孜孜不倦的研究着自己的学术,期间无数的震惊世界的学术作品问世,而起这一批大师之中,大多数人都精通多个领域。记得书中描述西南联大某教授开坛授课之场景,只需海报一贴,便有大批师生纷至沓来,某次,由于来人太多,不得不三易其所,最终只得在校内某一广场上举行。能有如此号召力的学术演讲,若非演讲人自身的魅力巨大,只怕恐难做到吧?

  反观当世之学术之风,教授大多享受着国家优厚的福利,生活在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之中,然则自文革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大师级的人物出现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吾观当今中国之学术圈,教授已无心授课,只是挂着学校的头衔,在外面四处兼职,学生的研究精神也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更多的是关心如何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就再这样的环境下,已经没有哪位教授的演讲能够让校内的师生能够纷至沓来了,恐怕现在能做到群聚众人的,只有那些体育和娱乐活动了,嗟乎,叹乎~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七):小评。19岁写得

  李约瑟

  EEDHAM PUZZLE,著名的李约瑟难题的提出者。这个来自剑桥的英国人在战火连天的抗战年代深入到了中国李庄,并且探望了很多科研工作者。人类总是有点势利的。就像现在中国人有钱了看不起他的非洲兄弟一样。但是这个英国绅士却没有。他让我最感动的是他并没有因为中国的积贫积弱而对中国产生鄙夷之情。他抱着一颗仁慈而怜悯的心来对待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他深入调查,查阅史料,本着一颗公平的心对中国的科技史做了详实的研究。震撼了英国学界,改变了自大的英国人对中国科技的鄙薄之情。但是他提出的“李约瑟难题”却值得每个中国人深思: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李约瑟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童第周

  在抗战年间正从事胚胎学研究的童第周却连一台双筒显微镜都没有。因为没有试验材料,童第周一家老小全部在田野里收集青蛙卵。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童依然完成了几个高难度的实验并且写出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李约瑟问他为什么不留在欧洲,这样可能会有更大的成果。童第周从容的答道:“因为我是中国人嘛。”想到现在的社会就让人痛心。中国一流人才全部跑到发达国家帮比人做一般白人不愿做的基础研究了。其实中国人也沦为了外国科学界的廉价劳动力。但他们的选择也无可厚非,因为国内毕竟不能提供那么好的科研环境。正因为如此,童第周类的科学家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傅斯年

  山东大胖子,传说中的天才。少年得志,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青年时期用他的质量乘以速度曾经秒杀了无数敌人。有江湖侠气也有孔孟的儒气。不怕得罪人也不怕与人吵架,蒋介石的拥护者,官场上也比较得意。为人豪爽,乐于助人。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将他的史语所管的风生水起。总之是很有个性的一个人,也挺可爱的。他的身上体现了山东大汉典型的混合特征。有梁山好汉的侠气,也有孔孟之乡的书生气。

  刘文典

  传说中的“国宝”,为人放荡不羁,老子天下第一。颇有魏晋风骨。蒋介石来视察安徽大学,刘文典大骂蒋介石为军阀。蒋介石掴了其两耳光,刘文典大怒,一脚踢在了蒋的胯下,让蒋住了一段时间的院。正因为他的这段传奇经历,让他为天下儒林士子所重。

  后成为北大的教授,一片赤子之情昭然可鉴。从北平前往云南,看着因战火造成的生灵涂炭,他发出了“尧都舜壤,兴复何期?以此思哀,哀可知矣”的感慨。

  刘文典是才华横溢的,他在月光下讲《红楼梦》,自负地说:“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凡是别人说过的,我全不讲。”他宣称整个中国真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自已。他的学问之高甚至让与他有胯下之仇的蒋介石都盛赞他是国宝。

  可惜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刘文典被闻一多落下了马,从北大开除。国宝陨落

  胡适

  从前学鲁迅的文章时,老师说胡适是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但是看了关于胡适的介绍。我才知道他有多么忍辱负重。在战争初期,他对形势就有了准确的判断。”中国人必须自救,因为中国一定会有一个长期抗战的过程,这样方可促进英美在太平洋与日本开战的可能。“出任美国大使,他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到处发表演说,到处游说政客。使美国的舆论逐渐偏向中国。修正了美国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对此,日本当局怀恨在心,为了扭转舆论,增派了三个大使级人员来与胡适抗衡。对美日谈判的破裂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美日谈判破裂,日军秘密轰炸珍珠港,激起美国的愤怒,最后把美国也拖进了战场。达到了胡适的目的。

  其中辛酸,后人早已无从窥测。但有一首诗却表达了他的无奈:

  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我觉得胡适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物。很多人都误解了他。希望历史能还他一个公道。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八):国学文化的“战略大转移”

  《南渡》的时间背景是抗战爆发前后,主要描述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为代表的大师们的生活交往以及组建西南联大的故事。《北归》是《南渡》的承接,时间背景自然推延到了抗战前后。并且,重点描述的人物也有所不同,《南渡》中的很多大腕在《北归》中都不怎么出场了,这大概和有些人去了台湾有一定的关系。

  无论《南渡》还是《北归》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地方就是李庄。这个长江岸边的小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抗战时期文化大后方之一,李庄被誉为“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传统文化的折射点”。中国的解放战争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这样一条自下而上的路线,建国初期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一种追求和潮流。对于这些历史,我了解并不多,更谈不上透彻。但是,从很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隐约能够看到这段历史也沉淀下来一些东西。同样,我在想,从平津到西南联大再到李庄的“南渡”,算不算是中国文化教育机构的一次“下乡”呢?再有,抗战胜利后的“北归”,自然是“自下而上”的了。这样一个南渡北归的过程,自然少不了人物的磨难、机构的整编和国学的锤炼,其本身就应该是一种以人、财、物所承载的文化洗练。

  西南联大纪念碑的碑文,对于此番“南渡”与历史上的三次“南渡”做了比较,认为此番南渡最大的不同是“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而“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其实,此番南渡和历史上的三次南渡有着根本的不同,虽然都可以理解为外来势力的入侵是南渡的动因,但形势并不完全一样。晋、宋、明有着统一的官方主导,而此番北归的官方主导并非南渡时的官方主导了,还有并不是所有南渡的人都北归了。不管如何,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人财物)和传承文化的信念,还在这场南渡北归的“战略大转移”中得以保养和发扬。

  诸位大师中,傅斯年是较有分量的,又是山东人,加上作者也是山东人,我这个小山东人自然愿意对傅斯年更多地了解一些。山东在历史上多是保皇派,明初朱棣与朱允炆的战争也多是在山东一带。或许“一方水土一方人”,身为山东人的傅斯年,被作者戏称“也够一根筋的了”,也许多少有一些水土影响吧。当然,每一位大师的生活和交往中的趣事,都体现了大师的个人风格和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也可以看书作者在著书时所花费的心思和心血。所以,无论从大处还是从小处着眼,这都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好书。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九):呼唤那远去的背影

  之前我看过几本介绍民国时期的文人的书,诸如《笔杆子》、《民国韵事》等,只简单地用素描的勾勒、散文的笔法,从侧面某一视角,单个的让读者了解那些名人的逸事趣事。如今看到《南渡北归》以后,再度见到了那些熟悉的名字,顿时感到了强大的兴趣和吸引力,读后更是被大师们的往事深深萦绕。作者也像书中许多做学问的大师一样,经过了大量的考证与实地考察才完成了此书的写作,在注重史实的基础上,加上了客观的推理分析,还穿插了一些生活中的有趣故事,使文字读来既有历史的凝重,又不失小说的生动!

  《北渡》是以抗战中后期为历史背景,通过长江上游的偏远小镇李庄,西南联大的所在地昆明和蒙自等几个战时学术聚集地为中心,援引一系列的核心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导,讲述了史语所、清华、北大、南开及同济等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国破山河在”的背景下,如何艰难支撑与发展并产生了出色的成果,同时也介绍一个个在学术或科研界的重量级人物,串联起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往事,直到抗战胜利后这些机构和知识分子群体“北渡”回迁为止;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汇演出星光灿烂的恢宏巨篇。

  这部书同样以学术般地客观反映和挖掘了一些历史上的争议点,还原了一些个人或者事件的本来面目,既不掩饰名人的缺点和过失,也尽量不带有政治的偏见和蓄意的篡改,使读者能够在这些封尘的旧事之中,体会到那是一个个带有鲜明个性的真真实实的人,有光明磊落的坦荡,也有阴暗龌龊的角落,正是基于了这种真实的基础,才充分体现了那些大师们完整的人格和魅力!

  其实很难把《南渡》与《北归》单独分开来讲。追溯事因,应该从庚子(1900年)赔款谈起,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认为获取清政府的赔款过多了,自愿把多余的部分用作对中国留学生的教育投资作为返还。应该说这样做法并非出于其一时的善心或良心发现,真正的目的在于一些有远见的人士认为,以教育在思想和文化上来影响优秀的青年一代,会在今后的商业和文化上的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这远比用军事与武力取得的成果来得有效而广泛。事实证明,这样的举措不仅从形式上来看比较温和友好,还能掩饰一种难看的吃相并化解许多尖锐的矛盾,而且也的确给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带来的较为深远的影响!后来美国的行为引得英法等列强纷纷效仿,唯独日本没有返还任何的赔款。

  因为庚子赔款的事件,才有了以后清华大学的这段历史,于是就有了本书故事的源始。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所涉及的文化名人,其中相当一部分经历了“清华-欧美-清华”的留洋归国过程,是早期“海龟”,与清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受到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及“兼容并包”理念的影响。那个时代,可以说政局是混乱的,生活是苦难的,思想却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冲撞之下不断迸发出绚丽的色彩。所以用如何的教育来振兴国家显得多么关键!即便是在抗日战争的险要关头,是在颠沛流离的烽火战乱中,也需要懂得如何保护好文化的精髓及民族的精英,让文脉继续相承、让精神散发光辉显得多么重要!

  掩卷而思,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在缅怀心目中一个个自己喜爱的大师的时候,是否考虑过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土壤才能在同一时期扎堆培养出了那么多的耀眼的群星呢?不妨让我们随作者的视角,透过历史的烟云,重新来呼唤一下那些远去的大师们的背影……相信读过以后,一定会从中找到智慧的启迪!

  《南渡北归(第二部)》读后感(十):著史论人当如是

  继《南渡》之后,《北归》也随之而来。相信只要看过第一部的读者,是不会错过这第二部的。

  书名既为《北归》,那自然是以抗战形势转好,中国最终获得胜利的叙事为主线,继续向读者展现傅斯年及其治下的史语所与联大在这段时期内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当然,既然是“大师群像”,那就绝不止于一人或一条主轴,而是以一条主线贯穿各色人物,恰如串珠引线,每一粒“珠”却又自成文章。甲骨文权威董作宾、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国宝”大师刘文典、革命斗士闻一多、生物学家童第周,以及吴晗,冯友兰,沈性仁,蒋梦麟等那一时代的中外知识分子,在岳南的笔下熠熠生辉,让人不得不感叹当时虽逢战火飘零,但这些大师真如星河灿烂,难掩其光芒。

  近年来读史颇多,深觉论史论人,最难便是“立场”二字。世人皆知读史要客观,可真正能做到的却是凤毛麟角。在抗日战争这个激荡生变的年代,各色人物因其处世态度,价值理念,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的不同,而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决定,有些甚至势同水火,互为仇寇。半个世纪之后蓦然回首,究竟该如何评判?说实话,这也是我对涉及众多不同立场阵营人物的本书比较担心的一点:害怕其又成为“一面倒”的叙事。不过,岳南却着实在本书中秉持了极其严谨的治史态度,和客观无偏的叙述角度。无论是“左倾”如闻一多,吴晗,还是“右倾”如傅斯年,蒋梦麟,作者均能根据其在当时所处境况,摒弃立场偏见,在史料基础上揣摩其心态,并给出中肯的评价。这并非说作者没有爱憎,没有好恶,但是却能够不被情感所昧。比如对冯友兰,作者在书中不止一处对其圆滑狡狯,两面三刀的处世风格表达了不屑,但是在联大校歌究竟为谁作词的问题上,他却通过详细考证和合理分析,指出冯应是词作者无误;在对闻一多,吴晗等人的思想丕变进行分析是,他也充分考虑了当时社会整体环境,其家庭成员以及经济状况所带来的影响,而非一味空谈“革命觉悟”;即使是对周作人这样已做盖棺的“汉奸”,也不忘从其本身心理及自我认知出发来剖析其“变节”行为的由来,而非“一棒子打倒”。这种态度,可以称得上不“因人废言,因人废行”,令人不得不佩服。可以说,这不仅是读史著史所应有的态度,更可作为我们待人处世之原则。与那些只知“爱屋及乌,恨屋及乌”却还自以为率性有理之人相比,作者的论著之道更显弥足珍贵。

  而且,在这种严谨客观的叙述中,还不乏灵动妙趣。虽然书中整体氛围难免哀愁惨淡,但也有诸如刘文典与蒋介石对骂,并以“撩阴腿”对付委员长,情痴吴宓为梦中情人日思夜想,乃至在课堂上自曝心事,长吁短叹等等“趣事”,令人读到时不禁忍俊不禁。更有叙及国共谈判时之冷眼旁观,描写云南惨案时之义愤填膺,感叹衡阳会战时之壮怀激烈,听闻日寇投降时之举国若狂……其跌宕起伏,令本书的阅读决无枯燥贫乏之感。

  然而,抗日虽然赢来了胜利,但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却依旧多舛。南渡之后有北归,本可快慰人心。可谁又想到不出三年,随着国共内战爆发,兄弟阋于墙,这些大师又将面对又一次无奈的人生的选择。读罢掩卷,不禁欷歔,对第三部《离别》,既期待能早点读到,又希望不要那么快,因为这一次,恐怕是真正的离别之时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