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完美之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完美之物读后感10篇

2018-02-17 20: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完美之物读后感10篇

  《完美之物》是一本由(美)史蒂文·利维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完美之物》读后感(一):近乎强迫症的完美主义,因挑剔缔造出的“酷”文化

  作者,显然是一个IPOD的狂热追随者,看他的文字总会令我联到,KESO对GOOGLE的狂热,因为,同在数字音乐产业,这些文字对我而言,不只是关于IPOD的一切,更多还是看到了一个有着近乎强迫症的完美主义的缔造者。

  关于数字产业的传统时代的颠覆,在欧美那样一个对版权文明有着严谨体系地方,IPOD显然是一个扭转时代的作品,(在亚洲其实没太大关系)。

  我不的不承认,IPOD的诞生实在凝结了一个极具智慧团队心血,倾注了所有人的热忱,包括那位有可能在日本韩国也极难寻到的工业视觉设计师。但,乔布斯本人的挑剔,其实才是这个作品之所以存在根本,对重量的挑剔,对尺寸的挑剔,对功能的挑剔,对美观的挑剔,对性能的挑剔,对所有他难以容忍的任何一个细节的挑剔,以至于及对他以各种“威逼利诱”的方式招揽旗下,可以承担其中一个角色的人和团队的挑剔。

  挑剔而追求极致完美的人,总是不会辜负众望的,但自身的追求过程中的劳心劳力,我多少有一些体会。我惊讶于,IPOD从想法只有雏形到真正发布之间仅仅为期5个多月的生产周期。我已经说不清苹果目前是一个怎样的企业

  关于这本书,作者带着极其强烈个人情感(比如对微软的某些态度),甚至一些揣测的判断记录和书写。但整体来说,对于好奇IPOD的历史关心数字娱乐产业的和希望了解乔布斯的人来说,是值得看看的。

  书中某些章节,个人不是很感兴趣,对我而言,“缘起”、“酷品”是两个比较精彩的章节,也令人受益,不过“随机”这个谈论关于IPOD随机播放的章节的不少揣测和观点,有些难以认同。

  真希望这样的书,是来自中信出版社的

  《完美之物》读后感(二):曲库看人

  iPod是个伟大的玩意,当上百上千首歌曲混杂在裤兜,统计学开始作用了。一两首歌看不出什么,一两百首歌的抽样挤压在80G的白色小玩意中,能看出的东西超越了音乐。

  曲库即个性

  在《完美之物》里,当《新闻周刊》记者列维把这个判断抛给众人时,我毫不犹豫就抬手接下了。iTunes推广了曲库这个概念,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显然可以反映个性,甚至塑造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的细节。

  “因为iPod便于携带,因为很容易把iPod屏幕放在别人眼前,这个原本专属于私人的玩偶,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一个潜在的、危险的个人品位布告栏。对于他人音乐列表的窥私癖,和对于本人音乐品位的暴露狂,这两者交织在一起,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显征。其直接后果是,我们对于人们喜欢听什么歌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什么样的人喜欢听歌也清楚了很多。”

  在苹果iPod 的下载中心,人们可以看到100多个名人的音乐列表,大家自然也有有机会窥探他们的内心——当然,既然是他们故意让你窥探的,在名人眼里那正是自我塑造的好机会。

  《完美之物》说iPod永远改变人类欣赏音乐的方式。我说iPod暂时改变了我分析人的方式。小布什的iPod里装着George Jones的歌,布莱尔的iPod里则是Christina Aguilera,迪克•切尼偏爱The Carpenters。这些现在不是秘密,是政客宣扬品位的工具

  当然,仍有秘密未被揭开。伊丽莎白女王和本笃十六世都有iPod,但是他们的曲库尚未公开,小报记者可重点关注

  如果iPod早诞生10年,那初中生斑点的白盒子里估计会充斥周华健和Elton John,然后是无印良品和Celin,然后是朴树,然后是BSB。

  高中的曲库大大丰富,磁带装了3抽屉,直到年初搬家才被我完全扔掉。陈绮贞和陶喆应该是最爱,位居其后的是齐大姐和Savage Garden,周董是最后的幸运儿。之后的7年,挑选歌手名字变得越来越随意,而说出自己的最爱也越来越艰难。

  地铁车厢里,和带着白色耳机的iPod一族擦肩,有时会不自觉的拿出自己银色的Classic,用Cover Flow的方式审视一下自己现在的趣味:ok,我这里有相对小众的Brandi Carlile和姜昕,相对大众的周杰伦和王力宏,相对应景的李宇春和尚雯婕,相对摇滚的Fountains of Wayne和Jet,相对民谣的Alison Krauss和胡德夫,还有一群不知如何归类的奇怪人物。那个白色耳机会怎么评论我的趣味?他(她)的趣味又是什么?沉迷于这种无聊自恋并且极端做作的幻想,也算是乔布斯对俺生活的一点小贡献吧。

  《完美之物》读后感(三):作者功利非凡,但基本上是苹果家族的书~

  怎么说呢~作者功力真的是不俗,对IT业的认识真是让国内同行们感到汗颜~而且他有很卓越控制能力这主要体现在各个章节的叙事与安排上,基本上写的很轻松但也可以给外行补充知识了~但总的来说作者的论调还是基于力推iPod这一积极立场的,所以很多与iPod稍有过节的人物描述就可想而知了~书中有一些章节虽然精彩但有些历史细节混淆不清~比如最早退出jukebox的应该是新加坡创新集团,而且这家公司在苹果早几年就出了硬盘式MP3,也不断的也进行过更新换代~书中的翻译没有把WALKMAN之父盛田昭夫的名字写对,还有前几页上还有写着5 M之类不知道是不是印刷错误应该是5,000M~其他还OK了~作者令人佩服,但翻译不敢苟同~这也是目前国内市场一些潮流图书的弊病所在~但还是推荐大家尤其是苹果拥护者们看看~对于乔布斯这个总是出现在新产品发布会的大佬大家可以增加一些了解但我看来他是个倔老头因为从来不会认错~但这也帮助他重振了苹果公司另外我比较关注的伊夫在书中细节不多,他可是苹果自iMac之后一大教父级产品设计师~喜欢设计的朋友可能从中不能学到更多了~有点遗憾啊~

  《完美之物》读后感(四):消费体验

  最近看了一本话题很IN的书,名叫《完美之物》。谈及一个非常酷的产品,被成为几十年来最成功的消费品之一。该书涉及到了几个方面:完美、身份、缘起、酷品、个人、下载、随机、苹果和播客。

  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的时代,我消费,故我在。不消费的人,或者消费不入流的产品的人,都得OUT。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希望自己IN。

  IPOD给美国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它极大地改变了这个国家的音乐风景,乃至文化地图。一些美国公司认为,如果模仿了IPOD这款产品,就能跟IPOD一样获得丰厚的利润,甚至改变国家文化,他们在模仿外形惟妙惟肖基础上,换了更好的电池,装了更大的内存,惠普就干过这样的事儿。但是,读了这本书,你反而觉得,这些努力虽然可能有所回报,但是不可能抢走IPOD的光彩,因为IPOD就是IPOD,苹果就是苹果,是不可复制的。

  我的不少设计师朋友,虽然事事吹毛求疵,偏偏对IPOD赞不绝口。他们最常用的字就是“完美”。完美意味着天衣无缝,意味着和谐优雅,意味着不多不少恰恰好,当然,最重要的是,意味着非常愉快的体验。白色的外表,裹上一层透明材质,既纯到极致,又有无色的过渡来缓和极端,产生的冷漠温暖,是对阴阳哲学深刻理解。切割得有形的方形外表一定有一些柔和的弯曲:椭圆的,圆环的,总之,有科技坚硬,也有人文柔情。至于IPOD的音乐体验,就更不说了,好,但绝不喧宾夺主,功能让位于程序,应景而用,应景而听。这一切,如《登徒子好色赋》里所说,“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当然,完美的东西如果千篇一律,也难以让人留恋忘返。就像你到了一个美到极致的风景区,你来了,尖叫了,High了,但未见得会再去一次,因为风光虽然无限好,但于你总归是他者。IPOD不仅给你完美的感受,而且给你身份感,它是你的,实际上,它就是你,你就它。它能让你通过音乐去发现自己,认识别人,了解我们共同的文化。音乐成了人们交流的通用符号,我们无需再编码解码去彼此沟通。或许你无法了解布什,但他女儿送给他的IPOD里收藏了什么歌,就可以判断他的部分好恶了,露出水面冰山一角,也知道是冰山啊。通过音乐收藏我们可以很快认识一个陌生人,就如同你进入一个人的家,看到他书架上的藏书和CD架上的CD,然后你知道他关心什么,喜欢什么,尽收眼底一目了然

  IPod的系列产品都各有很酷的名字。除了Mini含有微型的意思,显得过于直白外,Nano是我最喜欢的名字,因为它听起来很Cute,而且颇有科学含义。前些日子回北京的路上,遇到一名中科院研究纳米的研究生,才知道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特性在工业设计中用处不小。Shuffle也很不错,在《完美之物》的“随机”一章里,提到Shuffle的随机功能,而Shuffle本身就有洗牌、洗牌权的意思,很有娱乐性。Touch的名字来源于这款产品的触摸功能,指代用得恰恰好。Classic让我想起可口可乐的Classic,这种借用很巧妙,因为可口可乐Classic著名案例讲的就是公司如何利用自己的传承对新产品的错误进行纠正。IPOD Classic在修辞学上挪移了这个传承,让人觉得IPOD仿佛历史很久远了。

  人们总喜欢酷品,不少人说IPOD很酷。对酷的解释有很多,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酷一定“不土”,也就说比较IN。酷又必须有距离感,有思考,它新潮但不盲从。也就是,酷一定是对一种时尚或者长久价值的引领,而不是相反。在美国,酷不仅成了商家的卖点,而且已经置入了他们的意识形态。一般人总是以为他们掌握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就掌握了文化,就掌握了推销的利器。其实非也,只有掌握了意识形态才完全掌握了销售的利器,因为意识形态是权利者对目标生活方式的界定,是我们要追随的方向自然而然,就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形态成了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所以,苹果的一系列狂轰乱炸的广告和公关,不是想推出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意思形态,所以它才能得以大规模的反馈到我们的经济基础上,所以它“太酷”了,在美国,有些人甚至觉得没有IPOD在手,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

  音乐最能体现一种酷的精神。对消费者来说,自己的收藏能体现一种酷。如果你消费了一款LV包,那只是你对商品选择和具备选择这种商品的能力(品味收入)。而有了IPOD,你不仅选择了一款商品,而且还要二次选择一种或几种文化和亚文化(音乐),甚至选择一个社会(亚文化圈)。这些选定的社会又反过来界定你的存在、你的身份、你的生活方式。所以说,IPOD的完美在于其“用”,而不仅仅在于器,比如你触摸、观看、炫耀、聆听、书写等等。只有在“用”它的时候,它才绽放出与众不同光芒

  酷还意味着你的领导性、领先性和好眼光。这些是需要炫的。播客的产生促进了这种炫耀的冲动和交流的频率。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为文化做点什么,希望自己是意见领袖影响更多的人,这是一种很酷的感觉

  总之,体验是可以消费的,消费是可以体验的,在这两者之间,孕育着不断变化的文化风景。不过,我们中国人,对上述的体验有很大的差异,从音乐到对酷的理解,均有出入。或许,中国人余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体验,属于自己的音乐产品和品牌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完美之物》读后感(五):打造完美之物

  对于apple的喜爱不仅仅停在恋物,更想发觉其创造神奇的过程,自己就有点像书中描述的日本凌志的工程师去研究奔驰一样去抓取一些关于的apple的内文,<<完美之物>>很很的满足了自己一把.

  做一个产品,最好是因为是因为你喜欢它而去做.而不是仅仅是市场好.Apple的团队的文化就是他们从上到下都去喜欢一个产品而去设计的.这群人喜欢电脑而做mac,喜欢做音乐才会有iPod.当你去因为喜欢一个东西去做它效果绝对不一样,何况这是一个公司做?!

  另外就是Jobs的执著,书中描述了这个老板对于品质要求,以及对于数码电子产品小,强大方面不断追求.在书中可以看到Jobs去求属下实现自己想法那种场面.底下的员工除非实在搞不定才会希望老板放弃一个想法,否则就会再想想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实现方式.

  另外,需要记下来的是,Jobs很懂得谈判的策略,在处理唱片公司以及音乐人的关系方面太牛了.Jobs不是神人,它开始并没有了解到iPod会有那么出色,包括iPod和iTunes,以及后续的podcast方面结合.不是有先见,而是不断吸收新思想的结果.还有Jobs懂得利用明星效应包括好莱坞推广计划.

  最后再抱怨下,apple产品更新速度太快,非常不环保,产品质量没有那么出色,过了保修就自我祈祷,现在apple不再关注教育,企业社会责任变差.

  盈利公司哪有那么完美

  http://note.1pencil.cn/2008/01/blog-post.html

  《完美之物》读后感(六):iPod为什么会成功?

  一直没搞明白iPod为什么会成功,是apple的品牌效应么? 大容量? 不那么耐用的电池? 漂亮的外表? 纯白的耳机?

  看完这本书,我依然没有确切答案,但是多了一个启示:硬件+软件+网络商店

  我以前一直把注意力放在硬件上面,除了漂亮的外型和易于操作,凭什么iPod能打败那么多的mp3播放器,而那些的mp3播放器功能却又都远远超过iPod. 反观iPod却有着某些致命的缺陷:例如不可更换电池,不那么好用的iTune,不能双向复制音乐...

  对于我来说,这些似乎是不可接受的.那对于追求完美的乔教主,怎么能够接受这种缺陷呢?

  iTune这个东西,一直觉得不是很好用,我听歌也从来不用它,即使是迫于无奈用它来给iPod传mp3,每次的感觉也不是太爽. 比起其他的mp3播放器可以直接往目录里copy麻烦多了,每次还先得往iTune里面导入一下才能传,有的mp3还得编辑一下专辑名/歌手,否则就乱了.这么麻烦的软件,而且还好几十M,也不是绿色的,怎么会被称为"伟大的软件"呢?

  突然领悟到,我的用户体验和那些老外的"小白"们是完全不同的.在我眼中简单无比的从网络下载"免费"的mp3,保存到本地,copy到mp3播放器,对那些"小白"们来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而对我来说iTune网上商店彻底是个摆设,"可耻"的我至今没有通过它购买过正版mp3,我只是用它来下载podcast而已.而对于那些"小白"来说通过iTune可以准确的,可靠的,方便的得到你想要的音乐,而且还都是编辑好所有tag的(歌手,专辑,封面,风格,发行日期,等等),而且这一切只需要轻轻一点鼠标,只需0.99元.... 这一切难道不完美么?

  简单,简单,再简单.支持正版会极大的让操作简单起来,同时会让你免除使用"免费"mp3时道义上的不安. 有多少人愿意付出0.99来享受这种便利? 在国内,路似乎还比较漫长.毕竟,0.99 vs. 0是一个艰巨的斗争,而且还是美元为单位. 但是我不禁在想,在我享受"免费"的同时,有多少机会被我错过? 为什么经常理解不了一些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

  还有一个从书中得到的启示: iTune商城会改变唱片业么?

  首先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的歌曲时间都在3-5分钟? 为什么一张唱片要12-15首歌曲,总共60分钟左右? 这个共识从何而来? 从书中知道,原来这些源于早期的物理限制,而唱片的A/B面,以及后来的60分钟磁带都加固了这种共识.但是问题也由之而来,以前虽然有单曲碟,但基本不成规模,大多数的还是整张CD/唱片/磁带,由此你也被迫打包购买那些不那么好听的歌曲,甚至后来的N多"新歌+精选",说白了就是没那么多好歌创作出来嘛! iTune商城则彻底改变了这点,唱片业紧张的也不止这一点,当歌手可以直接在iTune上发表歌曲的时候,他还要唱片公司干什么? 炒作?

  最后一个启示: shuffle

  真的有这么多人喜欢shuffle模式啊,我还是老土的按专辑听,跟不上时代了...........

  《完美之物》读后感(七):翻译并不是那么完美

  Ipod到底有多流行?《完美之物》给了我们答案,在这本书中作者不吝笔墨的描写了小布什、梵蒂冈教皇乃至寻常人对这个数码播放器的喜爱之情。从2001年起开始发售的ipod,销售成绩早已超过了1亿部,估计只有索尼的walkman可以与之媲美。Ipod在西方受欢迎的程度,其实很多中国人并不能理解。前不久罗永浩博客上的文章,便嘲笑了苹果粉丝。苹果是种信仰吗?当然不是。Ipod的流行自然不能用粉丝来解释,看看ipod诞生的背景吧。

  在ipod诞生之前,数码音乐播放器其实早已存在。世界上第一个mp3播放器是韩国世韩公司生产的,此后,三星公司也发布了yeep系列。可是它们都没有流行开,直到2001年10月ipod诞生后,数码音乐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Ipod如何诞生的?无疑是本书最为精彩的一部分。看了这节才知道,itunes的开发比ipod 早。在Itunes之前,苹果公司已经有了iphoto和imovie ,分别用作照片及视频处理,这两者都有数码相机及摄像机匹配,现在唯一缺乏的便是音乐播放器。如何让itunes的管理优势延伸到MAC之外,乔布斯动了开发数码播放器的念头。这个开发计划叫p68,了解那时期mp3的人都知道,早期品牌的播放器存储容量只有可怜的64M乃至128M,如三星和帝盟,这些播放器存放的歌曲只能维持一个小时。要不其他的产品容量太大,不方便携带。乔布斯的梦想便是做出一个能存放一千首歌曲,并能放在衣兜里的mp3播放器。在乔布斯之前,曾经有人试图做这样的努力,就是在80年代风光无比的DEC公司,但后来这家公司被康柏收购后,这个东西就没有下文了。

  后来我们知道,苹果公司把这个东西做成功了,并且还加上了滑轮触摸这些新设计。Ipod大获成功后,后来有人指责很大原因是因为苹果粉丝的盲目,但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显然有失偏颇。从设计及工艺来说,ipod对得起这个价钱。乔布斯后来说ipod集合了苹果公司的几大要素,那就是“令人不可思议的科技力量,有口皆碑的性能和动人心魄的设计”。第一代ipod是在台湾英业达公司生产的,而不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富士康。

  这本书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napster,这个已经死去很久的音乐分享软件。作者写这个无非是为了后来给itunes音乐商店来做铺垫,书里有个观点说,itunes音乐商店并不赚什么钱,苹果也无意改变音乐产业,他们想做的仅仅是卖Ipod而已,真的如此吗?唱片公司不这么认为,比如itunes上面的售卖的是单曲,而不是唱片,这意味着唱片公司有很多歌曲卖不出去。最尴尬的估计是索尼公司,它自身便生产walkman,可是音乐产品却又放在苹果的商店卖。

  史蒂文利维写了很多ipod所改变的规则,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事实上我体会不到。音乐这个东西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关键的是流行。《完美之物》一个重要的观点是,ipod给了“个人”的音乐。通过各种类型音乐的编排,形成个性迥然不同的音乐库。其实Mp3播放器是音乐的一个载体,ipod所做到的并不比其他的产品强多少,关键还是在于音乐。我现在觉得中国最多的随身音乐载体不是mp3,应当是手机,看那些网络歌曲莫名其妙的红火就知道了。

  如果要说ipod有什么缺点的话,我只能说160G或者80G的容量太大了。它能存储的几万首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使得音乐贬值了,让人们很少去细细的品味音乐,从而丧失欣赏的乐趣,最后只是单纯的听而已。信息越多,贬值越快,这是这个时代的真理。当然,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因为音乐不要钱。如果放在美国,算一下吧,填满这么大的空间,需要几万美元(每首0.99美元)。

  这本书的翻译很糟糕,译者显然对IT产业这一块非常陌生,举几个例子吧,“美国计算机协会计算系统人性因素部(p51)”这看起来像是金山快译翻译的。“送出的那个存储为2M的ipod nano ”(p45),上面这个错误至少出现了4,5次。这些无处不在的翻译错误,让人像吃了苍蝇一样。总而言之,翻译把这本好看的书给糟蹋了。

  《完美之物》读后感(八):读书笔记

  做了些读书笔记在饭否(http://fanfou.com/suave)上,现在读完了整理在下面:

  从外在来看,ipod如此好用,又如此美丽,而这一切是因为它内在的设计。正如耶稣告诉我们的道理。耶稣告诉我们要简素,并告诉我们,要从内在做起

  苹果最擅长的工作,是吸收非常复杂的概念,然后把它变得非常简洁、方便、美观

  苹果公司的几大关键要素:令人不可思议的科技力量,有口皆碑的性能和动人心颇的设计

  酷无法招之即来,一个公司唯一能做的是尽全力追求完美,然后就只能期待老天的眷顾了

  我们的努力,许多用户是不会意识到的,但重要的不是你们是否知道,重要的是,我们做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完美之物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