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赢在用户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赢在用户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13 16:14: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赢在用户经典读后感10篇

  《赢在用户》是一本由[美]Steve Mulder / [美]Zivv Yarr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1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赢在用户》读后感(一):本书的阅读指南

  这本书是方法论兼工具指南,这种架构足见作者功力有多深厚,这可不是喝过提升内力的毒蛇血的人所能办到的。

  全书最重要的概念是“用户角色”的概念,这是因为它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很多。然而这个并不是全书的主旨,主旨是任何成功的商业产品,都不应该是“无根之水”,而水的源头则是通过用户研究进行探索和发现得到的,这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卖给用户的产品,其内容和功能大都是老板要求的,或销售要求的,或某个天才说的......,虽然这些奇怪的来源不乏真知灼见,也不乏良好的创意,但对于用户来说只是酷似能饮的无根之水。所以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观,不是一句空口号,也不是标准的服务态度,而是要落实到产品管理的源头上去。

  做产品是企业要做的事情,做什么样的产品,则是企业要解决的第一要务。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你对自己用户的充分了解。了解天下大势,才能庐中定计。那么了解用户是个很简单不容易的事情,可以用如下几种方法去做:

  1、把自己当用户(无根之水爱好者首选);

  2、创建用户角色。

  书中前半部分紧密围绕如何创建用户角色来展开,后半部分则是阐述对用户角色的有效应用。

  书中提出三种(实际为两种)方法,第一是定性的研究用户来创建角色,属于艺术性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用户研究者必须有充足的社会经验和跳跃性的思维方式,充足的社会经验保证你能和用户有效沟通,跳跃性的思维方式是核心,保证你能抽丝剥茧般的用艺术化手法,找到并描述自己的用户群体。第二是定量的研究用户来创建角色,这个已经属于商业智能分析的范畴,大部分的做法是利用用户数据库及分析模型,让计算机帮助你在海量的数据中自动分类用户群体。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结果让人信服(反正让数据说话听上去不错),坏处是没有工具和技术支持,一般人是干不来的。所以如果老板决心小投入的搞产品,定性方法是首选,而大规模投入则可考虑类似埃森哲这样的专业咨询公司合作方式。

  在这里要强调下,用户角色的作用是充当一种沟通工具,它的内涵其实是用户细分群,它决定了企业服务的对象,以及为这些对象提供的有限类型服务的数量和程度。这里可以看出,创业是很有前途的道路,不管多大的公司,他们的细分市场总是有空白的,即使在他们的细分市场里,也是存在巨大的服务能力的漏洞,这也是小型创业公司霸气侧漏的理由之一。

  如何创建用户角色是重点,但我个人认为书中对用户角色的应用描写才是相当的精彩,当然写的有点简陋,毕竟产品管理是个很大的话题,而此书的重点并非在此,但其借用用户角色对产品管理过程的支持,居然能清楚完整的描述整个产品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实在是个很大的惊喜和收获。

  总得来说,这本书作为方法论成功的推广了用户研究在产品工程的应用,而利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工具,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手册和字典(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一定程度应该是很高级的阶段)。实在是值得花费时间来阅读的一本书。

  《赢在用户》读后感(二):让角色模型出现在产品的整个设计过程中

  昨天花了一天时间粗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有时间会静下心来再细细读一遍。

  也许我们会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偶尔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想,如果我是用户,我会怎么?但这个所谓的“用户”往往是模糊的,你甚至不知道你自己代表的这个用户是不是真的会这样想。

  这本书能帮助你将这个模糊的“用户”角色清晰化,教你如何创建一个栩栩如生的用户角色模型。

  书中也通过实际案例展现了一些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在细节方面讲解,还是很值得细细品读的。

  读后感:

  1、创建一个用户角色模型很有必要,他(她)能让所有的产品设计参与者在设计产品时时刻感受到用户的存在。而不是“我觉得应该这样”

  2、其实角色模型的创建应该更多的是为产品设计和功能设计服务的,当然她也可以帮你改进你已经成型的产品。

  但创建用户模型一定要在产品开始设计之前,为一个已经成型的产品去定义用户模型为时已晚。

  3、用户角色创建的一般过程是:用户调研 -> 细分群体 -> 角色模型创建 -> 设定场景 -> 任务分析/用例 -> 功能设计

  4、如何细分群体,标准和方式不是唯一的,这个需要你做灵活的考虑,你甚至可以创造自己的方法和方式。不要拘泥于形式,最重要的是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5、尽量为你的定性分析做出定量验证。让数字为你的设计增加说服力。

  《赢在用户》读后感(三):很好的工具书

  首先写书的人很幽默,时不时的抖包袱,看起来会觉得这家伙就在身边讲故事,很亲切,也许这是做交互方面的咨询和顾问必须的一种素质。另外他很诚恳,很多工作定量目标,他就把自己平时用的数值分享给大家。真是一个好师傅!

  因为自己还不是一线的交互设计人员,对于此书谈到的方法不能做客观的评价,但从阅读的过程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会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和金钱,但这会非常值得,在这种体系下开发的产品,市场定位准确和可用性上佳。

  希望更多的产品开发人员能参考这本书,自己觉得在很多行业,因为没有成熟的开发体系,大家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去一点点完善自己的开发流程,但今天有这样方法论直接翻译到眼前,多尝试,多实践,好处无限哟。

  另外要说的,这些方法论停在纸上,还是有谈兵的感觉,希望同时也是本书译者,来自UCD的Angela能够促进以此类书为基础的参与式培训工作坊,培养更多的出色的交互设计师,让这个行业更成熟更专业,也是UCD所期望的。

  再次感谢UCD China的团队介绍此书,以及译者Angela出色工作。

  《赢在用户》读后感(四):用户角色创建方法

  在进行用户需求调研以后,必然的要创建一系列的用户角色,来进行用户研究和商业决策,最终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流程贯穿于整个项目。

  今天迅速读完了《赢在用户》,上面对创建用户角色给出了几种方法:

  第一种:定性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是从小样本量中发现新事物的方法,通常用于小成本或者无目的时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一下几种办法:用户访谈,现场调查,可用性测试。但是这种研究办法没有量化的数据做支撑,在被质疑时很容易陷入被动。

  第二种: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定性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是在一定的定量基础上再给用户定性,创建相应的用户角色,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三种:调查问卷,日志文件的网站流量分析,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数据分析。在这些文件分析的基础上创建用户角色,再进行商业策划和产品流程的目标用户策划。

  细分用户的初选清单一般来说就是选用下面四种分类:目标,行为,观点,人口统计特征。

  第三种:定量研究

  这种研究是利用大量的数据来验证细分的正确性,防止遗漏,并且需要一定的统计学知识,花费较大,只应用与资金雄厚的公司,并且最好有专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

  一个网站的用户角色最好有3~6种。

  定性细分的方式:用目标来细分,用使用周期来细分,用行为和观点的组合来细分。

  在创建的人物角色中,应该包括以下部分:展示个人信息(工作和公司,年龄,居住地,性格,家居/家庭生活,爱好,最喜欢的电视盒音乐);展现领域行业信息;详细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情况;撰写简介;使用额外属性;精心设计语录;加入商业目的;确定人物角色的优先级别(首要的,次要的,不重要的,排斥的);撰写场景。

  在使用人物角色确立商业战略以后,就可以进行范围层的建设,主要方法有头脑风暴法,优先级别。

  最后,在发布前和发布后可以对用户角色进行详细的测试。

  《赢在用户》读后感(五):<赢在用户>读后

  这本书读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做过用户研究的人,这本书给了我做用户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它介绍了什么是用户角色,如何创建用户角色以及如何使用用户角色,里面介绍的方法感觉还是很实用的,尽管我还没有机会使用。

  其中下面几点我感触颇深:

  1。您不是您的用户 - 作为一个曾经作了3年产品管理的人,我之前在做功能设计的时候,虽然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但是我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出来的结论真的是用户的想法吗?这里有个验证的过程,我觉得之前我们做的还是很不够的。这本书首先提出了这一点,然后后面的一些方法就是验证的过程。

  2.使人物角色真实可信 - 我觉得这是人物角色创建的点睛之笔,我们作了很多工作去做用户访谈,做问卷调查,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创建人物角色,那么为什么不把他做的真实可信呢?就好像他就在我们身边,在帮助我们设计出他喜欢的产品,真实的人物角色会非常容易融入到公司的各个部门,成为公司里的“成员”之一。

  3。确定范围的优先顺序 - 公司内部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确定范围的优先顺序是每个产品管理人员都会面临的问题,这本书提出了,从用户使用竞争对手的功能情况去分析自己公司所拥有的机会,是一个以前没有尝试的方法。感觉还是可行的。

  《赢在用户》读后感(六):用户永远是对的......

  (一)

  我很早就开始看《百家讲坛》,那时候没现在这样火。我关心的话题有些关于经济方面的,了解一下什么是宏观经济,相当于补课,学得很八卦的那种。但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何必把自己搞得什么都成专家似的。

  后来,易中天和于丹他们一上来,《百家讲坛》就开始火爆起来。然后,就有人不干了,开始说他们糟蹋了老祖宗的东西。

  我觉得这事,看怎么看了:如果我是搞《论语》的权威,我也靠这口吃饭,我心理也可能会不安逸的。我们那么辛辛苦苦地做学问。怎么就不如你们那些捣鼓心灵鸡汤的了呢?

  可惜,我不吃这碗饭。我也不把老祖宗的东西太当回事情。我儿子不爱看书,我怎么也想不出办法。结果,他看易中天的《品三国》,自己就着了迷,然后开始喜欢看书了。

  作为家长,我觉得,易丹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值得我用钞票来投票,买他们的书,表达对他们的支持。

  这就是我自己的立场:我不太看重知识是否完美无误,我看重的是它是否有效,给我带来什么价值。你没价值,再正确,对我而言也没用。

  我觉得专家们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你服务的对象跟易丹们完全不同。你们的选择,代表的只是一种小众的可能。专业的权威和有用,没啥联系。

  广大的人民群众,代表的也是一种更广泛的现实的可能:只有是有用的,就是好的,就是值得尊敬的。

  用户永远是对的:用户有价值选择的权力。

  (二)

  有一年,我们给客户开发了一个市场的营销系统。实施完后,付款的时候,遭到了客户的拒绝。

  客户需求都是完全合乎要求的,系统也已经顺利安装好了,用户也培训了。但是,用户最终却没有用起来。

  后来,我们私下问了一下,才知道干了件哑巴吃黄连的事情:整个系统的思路,来自于老板的意思,老板想用这个系统,减少中间环节,完成权力的回收。中层管理者,当然清楚,如果这个系统建成了,大家的油水都泡汤了。所以,抱怨软件难用,说软件慢的,没有时间学习的,什么毛病都出来了。拖了2个月,系统总是有“毛病”,老板担心影响到工作,只好不了了之。

  看到没有,没有哪个毛病是他们自己的。

  用户永远是对的.....

  通过这件事,我们终于明白了为啥中国很多企业做ERP做不好。

  难怪联想的柳传志说的好啊:不做ERP,是等死,做了ERP,是找死。

  用户永远是对的:如果你不了解用户的生态环境,倒霉的事情总会落在你头上的。

  (三)

  很多经验不足的技术人员都有一个通病:在特性方面,考虑可能性过多。可能性看起来貌似强大,其实大多数关注点,跟用户要的完全不同。

  用户永远是对的,因为用户不管你用什么技术来实现,他最关心的是结果和方便性。

  现在,大家都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了。我们都理解什么意思了,给自己贴标签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大多数开发人员一般是不到客户的现场去,而是自己想一些问题,罗列出来,就开始去问客户。

  他们大致是没有机会或想法,去客户的工作现场呆上一段时间的。

  所以,大多数的设计,其实,就是一拍脑袋假想自己是客户做出来的。

  至于做出来的系统,他们一般都会觉得功能强大,至于好不好用,用户喜欢什么偏好,他们可能从来没有具体的体会。

  我大致是把国内的博客站点都试用了一把。我觉得可能开发博客程序的人,从来都没有在自己开发的博客上,好好用上一用。我觉得,只要他们能在自己开发的东西上,用上3-4个月,也许有人自己也会害臊的:那么难用的东西,都做得出来。

  用户永远是对的:跟用户过一样的生活,或者靠近他们仔细观察,你才能知道他们真正要的是什么。

  (四)

  《赢在用户》是本不错的书,但是,过于完美了。

  我的意思是:总结的过于光滑了,象一本教科书。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风格。

  我对于过于精致的东西,过于系统化的东西,始终抱有一种怀疑:太完美也是一种禁锢,而且,容易理解为必要的条件。其实不然。

  真实的开发和设计,跟书中的丝丝相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喜欢用“角色”的方式去理解用户的业务,我也喜欢去现实的方式去接触用户。但我并不总是有条件去给用户做定性的调查。

  真实的进程,总是趋向于一边做,一边调整。有效果,再调整。比把什么都想好了,再做,更加真实可行。

  现实的进程,就是持续改进的过程,而非完美的构思后,一挥而就。这是现实和教科书的根本区别。

  现在互联网产品的通行做法,就是:有了一个基本的需求想法后,立即推出产品,然后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找到用户的偏好,再对系统做调整。商业模式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好的,而是在实践中摸索,改进,直到发现匹配的方式。

  当然,无论如何,所有的系统都会毫无例外地重视用户的体验。

  用户永远是对的:我们可以理解和适应他。

  用户永远是对的:其实,我们也可以影响他。

  用户永远是对的:把客户当傻瓜的人,自己才是最大的傻瓜。

  用户永远是对的:在我们追求完美前,合理利用好资源。选择合适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达芬奇说:“所有的技术都应该始于人的需求。”只有对真实需求的关注,才能合理地理解用户体验。

  我们正处在一个从旧的技术时代,向新的技术时代过渡的时期:旧的技术时代,关心机器能做什么;新的技术时代关心机器能为人做点什么。

  我想,不光是设计是如此,读书也是如此。传统的精英体制正在崩溃,每个人手里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

  首发:喷嚏网 www.dapenti.com

  《赢在用户》读后感(七):人物角色如何帮助企业

  本书以“人物角色”为线索,依次记述了“人物角色”是什么,如何创建“人物角色”,如何将“人物角色”应用到商业决策,并在每个版块附上了大量的实例,另此书易懂,。

  关于人物角色的创建,主要还是定性、定量、以及用定量验证定性的三种常规方法,但如何使用研究结果形成形象的人物角色,书中作了具体的说明。在如何应用人物角色的部分中,主要还是培养“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并且最重要的用户的需求必须优先重视。现实工作中,有的方法由于资源、时间、预算的种种原因无法实施,但培养这种思维还是很重要的。

  另外,适合市场研究、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师、设计师、战略师等进入互联网产品经理,也同样适用于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的市场经理或产品经理。

  《赢在用户》读后感(八):读书笔记

  今天不打算出去了,下午的时间就用来读这本书吧,同事买了好久了,一直都没有看。像做网站地图一样,做一个书的标签吧:

  第一部分 人物角色介绍

  第一章:让用户回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中去

  第一步:商业成果取决于用户

  人与网站的交互过程是一场对话或一次谈判。

  第二步:您不是您的用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知容易,知别人难,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更难:用户的目标和我的目标不一样;用户的关注点和我的关注点不一样;用户和用户也不一样

  第三步:通过直接接触来了解用户

  深入到群众中去,可以通过用户访谈和现场调查、可用性测试、用户调查和网站流量/日志文件进行分析。

  第四步:用户研究成果必须是可以实施的

  纸上谈兵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数据需要转化为文字,文字转化为行动。最有价值的数据是更全面的、可以共享的、容易记忆的和可实施的。

  第五步:基于用户研究成果进行决策

  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这几个问题:你建设什么?如果回答是一个网站则显得太俗了……它将如何运作,哪怕可以不先考虑赚钱,爱的你是一定要考虑它给用户提供了什么……您说了什么?如果在网站上说了一通鸟语,尽管你以为很有品味,但对于用户来说,鸟语属于尚不可识别的语言……它看上去是什么样子?如果用户上来就问你:有酱油吗?而你其实想通过网站教大家如何做俯卧撑……

  《赢在用户》读后感(九):最后期限 该去国图还书了!

  早先有个朋友很想看这本书,因为和他以后的事业有关,所以就跑遍了北京的书店去找,结果都没有,后来又拜托在外地的朋友们帮忙留意,结果依然无收获。所有的售书网都说缺货,朋友在淘宝拍到了一本复印的,我想复印本终归是没有正本好,还是一有时间就去打听,最后东找西找,在国图拿到了这本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没有到想看的朋友手中,昨天,国图那边提醒说还有最后一天时间该还书了,我才幡然醒悟,自己原来还没有翻开过。于是乎,晚上下班早早回家,匆匆打开书本,看完第一章的时候还精力十足的感觉,慢慢的越来越困,最后眼睛实在是睁不开了,合上书本。盯着封面看了半天,我想这终究和我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也不是我爱看的名著或者小说,只是一本对专业人士有辅助作用的工具书,我不知道到底书是写得好还是不好,因为我真是没办法继续看下去,最后只能作罢,想想直接还了吧!

  记得当时朋友那书给我的时候,转述了国图工作人员的话:这本书,国图只有两本,估计整个北京也不多了吧,很难找,很珍贵,所以一定要按时还回去。回想她当时说话的口吻,再回想当时跑遍北京去找书,以及旅行时在机场的书店和广州的书店疯了一样去找这本书,结局也不过是这般平淡乏味,以看不下去为终……

  《赢在用户》读后感(十):用户研究知识体系的自我延伸

  这是一本充满干货的书,直接体现在于两点。首先是作者的措辞当中体现出来的经验与自信。动拒绝使用“具体怎样应该时情况而定”这种废话,而是很开心的告诉你用户访谈应该做多少人的具体数字---这是那些从书本到书本的学究所不敢做的。另一个是,这本书虽然已经出来许久(原版不知道,但中文版都可以上溯到07年),但是就我目之所及,其中对于设计当中用户研究的基本范式基本还是可行的---变化的只是一些细节的研究技巧等等(其实即使是技巧在我看来都没有太大出入)。

  这样一套基础完整而不过时的方法框架的介绍,保证了我们可以根据书中的内容来进行自我知识的建构---因为具体的节点知识或许会变化升级,但是骨架没变,就可以保证我们有章可循。这里我想根据书中介绍的基本研究流程,探讨一下用户研究当中需要的知识。

  定性研究

  定性用户研究在实际操作当中基本没有什么技术门槛。照书中所说的,你不需要那些传说中的精密仪器,不需要精心挑选的受试者。事实上,科学细致的心理分析以及随机抽样调查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具备任何可行性。但是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没有硬技术的要求,对于定性研究的主访者的隐性知识和经验要求就很高。同样一个用户,华莱士可以和他谈笑风生,香港的小记者却只能被要求提高知识水平,可见一斑。

  对于定性测试,书中提到的一个是一对一访谈(其实还有焦点小组),现场调查(可细分为暗中观察法和一边观察一边询问;两种),以及可用性测试(还有co-creation 或generating session)。这一部分的知识的推荐阅读有:

  用户细分

  和一般的心理学,社会学研究范式不同的是,在本书当中推荐的方法里,作者在“进行定性研究”和“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细分用户群”之后加入了一个步骤,即“通过定量研究来验证用户细分”。这一步主要是根据定性阶段的结果所提出的各种细分模型设计问卷,从而交给定量阶段进行验证。在用户细分阶段,需要做的是提出各种细分可能性而不是结论。这一部分的分类执行参考,一个是在用户体验的基本认识,一个是相关领域的自身经验。后者很难说尽,但是前者是有相对可参考的材料:

  定量研究---问卷设计

  定量分析的第一阶段在于问卷设计。主要是基于定性得出的用户细分。问卷设计本身是一门听棘手的学问,在设计工作当中,所受到的限制就更多。比较general的问卷设计书籍相对较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甚至可以直接利用一些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书籍当中的介绍;而关于设计类的,貌似只有李乐山先生的那一本了:

  定量研究---统计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就是统计学知识。用研,如果说有什么硬技术,那么也就在于统计学了。然而统计学博大精深,作为用研者,学到什么程度,又是难以说清的问题。按照书中的说法,主要是聚类分析。当然你不可能只学聚类分析,基础的统计学知识还是要搞明白。事实上,当你掌握的技术更加丰富之后,能够挖掘出来的信息也就更多。除此之外,基本的数据处理软件也要会,不用太多,SPSS就够用了。所以,除了前面说的两本书以外,还有两本更加基本的读物也可一读:

  研究结果的呈现

  这里主要是谈怎样让用研结果完整而吸引人。看起来好像是花架子,读着这一段也不费劲。其实这一部分重要性不亚于实际的研究,因为没有参与研究的人认可你的努力,完全通过你主动呈现给他们的那一部分。一个美好实用又吸引人的呈现方式就成了必要了。除了PPT和海报制作,你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很多。这一部分没有定式,创意的展示session方法可以从这里学习:

  研究结果的应用与实现

  这里书中花了不小的篇幅来阐述,我觉得里面说的已经足够完整了。事实上,我甚至觉得有些过于理想化,也就是将用研的结果当成产品设计乃至整个公司的主导力量。这在实际中是很困难的,如何运用和看待用研的结论,有时候不是设计师可以主导。但是,无论如何,用研结果如何被后续其他环节所利用,无疑使用研者必须铭记在心。所以,出了本书之外,另一本谈设计流程以及用研的书值得一看:

  除此之外,关于产品设计和UX方面的必读书还有很多,但是不算用研流程直接相关,大家爱怎么读就自个看着办吧,都懂的,不多说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