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蚁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蚁族读后感10篇

2018-02-21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蚁族读后感10篇

  《蚁族》是一本由廉思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蚁族》读后感(一):80后的真实故事

  本来在大学毕业时候就很想看这本书,当时也是北漂一族的一员,周围的同学每个都焦头烂额地投简历、找工作、通关系、找房子、找合租、异地分手、毕业狂欢,生活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黑洞好似世界末日一般,无穷无尽问题扑面而来个人认为这本书很好地描绘了80后的一个侧影。

  再次捡起这本书来看完全是因为完成社会研究方法作业而看,虽然看到有大批大批的人批判着这本书的缺点,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这本书还是有许多亮点值得关注的。看到后记里面廉思自己贴了钱,参与调研的同学冻着手,眼前好像浮现了他们调研的样子还是很受鼓舞的,学了那么多年社会学,我还真是木有这么认真地去做一次。

  20多岁的时候,人生总是有说不完的烦恼,我通常总结为:梦想爱情。我很喜欢一句话,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在这本实录中,我看到怀揣着梦想背井离乡大学生经历现实残酷,从一个村到了另一村,却还是憧憬更美好未来。“不管梦想是否看得清,也不管期望是否扛得住,青春总要去尝试。绝不妥协。”现在遇到以前的同学,大多聊着工作的苦难,最痛苦莫过于熬,熬不过基层岁月,熬不过冷板凳时光,熬不过打杂和别人忽视的眼光,怕是熬到最后熬不到梦想的尽头。“如果现在能预知未来,明天的我在哪里等待,我要坚持绝不放开。如果现在看不清未来,梦想之花在心中盛开,我依然会用心对待。”至少现在的我还躲在象牙塔内,读着这些形而上理论,满面青春痘地张口闭口弗洛伊德福柯之类,逃避职场,逃避什么相亲结婚之类的东西。“可是三五年之后,当我们渐渐适应这样的环境开始与现实妥协时,不知道还有多少精力留给我们的理想?没错,我们尚在读书,可三五年之前,他们正和我们一样。如今他们的理想被压在现实之下,他们很可能就是三五年之后的我们。”学校只教会我们梦想是什么,小时候老师最爱问的问题是,大家来说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告诉我们好好学习,就能实现梦想。当时我们以为,梦想就像是冰箱上的零食,踮起脚尖,越努力就越靠近。当现实给了我们狠狠一巴掌,我们才幡然醒悟,原来老师是最大的骗子,梦想是最错的误会。“他们的梦想飘在北京,于是千辛万苦在这里打拼,等待着与梦想邂逅的那一天。”有梦想的人太值得尊重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质疑他们呢,梦想去的地方,因为不变所以简单。林宥嘉有首歌:“爱,如果早已经被遗憾,我的歌声不会有伤感。”我看到了蚁族人群悲哀,因为一套房就放弃的爱情,同住在一套房里的爱情。

  80后研究80后,这本书最大的卖点,你可以说这个实录有多少多少的缺陷,但是不可否认,80后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学会发现问题,而不是夸夸其谈关怀弱势群体记录下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的声音,整本书凝聚着80后真挚情感和真实的思考令人担忧现状年轻脆弱心灵以及无处寄托的青春和梦想却还是选择不断前行,用力奔跑,华丽跌倒。我曾经身体验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我感慨盛世繁荣同时,也被80后的新身份志愿者精神深深感动

  总之,这是一本有血有肉的书,读的时候几乎触动了我的每一根神经,书中许多地点也是我走过的生命历程。“生命是不公平的,我们要去适应它。”学会珍惜,学会放弃,每一个有过梦想并为此漂泊过的人都会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蚁族》读后感(二):中国的大学教育当然该死,但可怜人亦有可恨之处

  题名“蚁族”对于理解众多大学毕业生不得不在社会底层挣扎这一现象具有很强的误导性。

  不是上过大学就代表具有如蚂蚁般强大的个人能力。恰恰相反,对于众多在大学时期混日子,或者虽想努力却找不对方向,毕业后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大学生毕业生而言,与其将之比喻为虽具有较强个人能力,却没有机会实现个人价值,苦苦在底层坚持奋斗的“蚁族”,使其自怜自艾、怨天尤人,对其报以居高临下式的同情,还不如说他们是被自己、被中国的大学教育耽搁、毁掉的弱者。其真正悲剧之处,在于自身的确没有能力,而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正是由于中国混帐的大学教育,以及自己在大学时期的混吃等死。

  如何在渣一般的大学教育中抗争求生,这是许多不想死的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

  《蚁族》读后感(三):我们这代人的忧伤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祖国该有多么美!

  创造这奇迹 要靠谁?要靠你,要靠我,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也许是帮助,但更多的可能是痛苦”,眼前的廉思流露出一种忧伤,他希望在香港《民报》的文章里不要出现他对政府批评,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此时,我们和许骥、苏阳正在一统江山的大堂吃着晚饭。就在之前,廉思刚刚在浙江大学作了一场讲座,但据说听众不太多。而我花了近两个小时匆忙地从城中赶到城西,却是想听听晚上他在枫林晚书店的另一场讲座,虽然此前我仅仅只是在媒体上看过有关《蚁族》的介绍,而未真正读过它。

  这个刚刚而立的男人表现出了超出常人勇气,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义无反顾地捅了一个“马蜂窝”,他将一代人中的大部分人从虚幻的理想中重重地甩向了冰冷的现实中。这个原本像肥皂泡一样存在的“海市蜃楼”,激励着数以百万的家庭成千上万年轻人拥挤向大学,他们美好想象着,只要读了大学,他们就能摆脱父辈们不堪的境遇,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这其实是个易碎的谎言根本经受不起现实锋利地刺穿。而廉思,就做了这个皇帝新装里的小孩,他大胆地说出了“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的不堪境遇,触及了这个社会所有的矛盾指向。然而,这个男人却有着异常清晰的现实意识,他从不接受外国媒体的采访,甚至在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时也是小心翼翼,也许正像他开玩笑说的,在这个社会,如果我们不和谐,就会被和谐。

  我常常在想,历史将会如何来定义我们这代人?对于我们来说,现实就像滑稽戏一样显得荒谬,昨天我们还被称之为“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是“不负责任”和“愚蠢”;而今天我们又被热情地歌颂为“鸟巢一代”,是一群有理想,敢担当的年轻人,这些摇旗呐喊的人似乎在我们的身上看到了中国未来傲立世界的美好蓝图。其实,任何试图给某个群体以“代”来定义,都会显得单薄而愚蠢。这个“代”只是一个抽象的数词,当面对复杂具体个体时,它所代表的意义往往就会遭到瓦解,就像“60一代”,有多少喜剧,又有多少悲剧,一个“代”字能道尽这当中的酸甜苦辣吗?

  虽然如此,一个社会特定时期所表现出的特征,却能从这个时期的人身上找到映照。正如“60后”、“70后”崇尚政治文学,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理想主义一样,“80后”热衷于挣钱,出国和考证,反映出当下中国社会的物欲横流。伴随着社会的剧烈转型,我们这代人在价值失衡、传统缺失,道德真空的时代成长起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由衰败到繁荣的同时,也遭受了中国道德大滑坡的灾难,承受了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剧痛。当我们怀着理想,踌躇满志地跨入大学的校门时,却发现如今的大学已经严重世俗化了,教授不是忙于项目,就是忙于讲座;学生不是忙于兼职,就是忙于考证,或者正为出国做准备。那个在脑海中无数次幻想的一群年轻人略带忧伤地思考着国家命运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于是,我们也随波逐流,考四六级,进学生会,参加各种社团,希望能够得到锻炼,为找到一份好工作打好基础。然而,当我们信心满满地踏入社会,却发现自己是如此不适应这个社会。那些引以为豪的知识,在这个社会却无用武之地;那些始终恪守的信念,成了被人耻笑的“迂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无感慨地说道,工业社会以来的100年时间里所积聚的财富比过去所有时代累积的财富之和还要多。而这种膨胀式的财富增长,势必会带来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而中国在这点上似乎更为严重,它仅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花费了100多年才完成的财富积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大家所期望的政治上的改变,反而因为统治者掌握了更多的财富,而加深了对这个社会的控制。当权力金钱同流时,这个社会就势必会出现赤裸裸的掠夺。我们不安地看到,几乎在社会的每个毛孔里都能看到政府的影子,几乎每个社会单元都能看到权力的寻租。60年前,中国人通过革命和财富的重新分配将社会的阶层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牌,让大家过上了一种“共同贫穷”的大同生活;30年前,中国人以“改革”的名义,用权力寻租的方式对社会财富进行了新一轮的分配。一部分对权力和财富的绝对掌控和另一部分人对权力和财富的世袭贫穷,造成了现在中国阶层的相对固定,加上人为的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一个出身于底层的农村青年,如果要在现今的中国社会出人头地,或许比登天还难。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因为没有背景而国企难进,因为没有财富而房子难买,因为没有户口福利缺失。我们中的这些人无法避免地成了类似“下岗职工”、“农民工”和“农民”一样的弱势群体,每个月拿着一千多元左右的工资,租着每月三百元左右的床位,每天只吃两顿,坐两个小时以上的公交车单位上班。惟一的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曾经是令人羡慕的“天子骄子”。

  这个特殊的群体是在2007年的夏天进入到了廉思的视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中国新闻周刊》上的一篇报道——《向下的青春》。文中讲述一个名叫李竟的大学毕业生在北京生活工作的真实经历。文中的他令人担忧的现状、年轻脆弱的心灵以及无处寄托的青春和梦想,震惊了同为80后的廉思。对于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生活优裕的廉思来说,他怎么也想不到在北京还有自己的同龄人过着如此不堪的生活。

  廉思原本对社会的“善意认识被严重地冲击了,他不断自问,他们真的存在么?他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最后,廉思决定到文中提到的“聚居村”——北京唐家岭——一探究竟。结果是,他被眼前的场景再次震惊了,那个海淀区最靠边的一个村子,看不出任何京都的气息,那里有的只是令人窒息的破败、杂乱和迷茫。这些同龄人生活的场景时常在廉思的眼前闪现,他决心深入研究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关注,自己的文字,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于是,在所有中国人都沉浸在张艺谋所带来的喜悦自豪时,廉思悄悄地成立了课题组,正式展开对这个群体的深度研究。与奥运会开幕式的华丽相比,廉思的课题组成立仪式显得那么得仓促和苍白,他们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任何资助,甚至没有权威。课题组的成员除了廉思是大学副教授外,其他的成员全都是在校学生。但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不需要太多的权威,而是能够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真实而客观的记录者。就这样,廉思的研究在一群怀揣着激情和责任的年轻人的支持下展开了。他们顶风冒雪走街串巷不辞辛劳地奔走在充满令人窒息的走廊呼吸着令人恶心的臭味,敲开一个个陌生宿舍门。他们被人嘲笑,被人不理解,被说成说“没事找事做”的无聊文人”。

  终于,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他们的调查暂告一个段落,廉思将部分调查报告和调研员在调查过程中记录下的点点滴滴的文字集结成文字集,向社会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真相,它的名字叫《蚁族》。

  我怀着沉重哀伤心情读完了这本《蚁族》,正如廉思在“后记”里说的那样,这本书,表面看来,是由他们的团队一个个文字,一幅幅图片亲手码起来的。而实际上,这只是出版的结果,而在结果的背后,是一个群体的智慧力量——是“蚁族”让这本书的每一幅图片都记录着历史,每一篇故事都充满着感动,每一个文字都蕴含着力量。我一向惧怕阅读感同身受的文字,它带给我的不仅是阅读后的黯然神伤,更是一种撞击灵魂后的刺痛,这种刺痛出于对理想幻灭的哀悼,直抵灵魂的最深处。但令人遗憾地的是,廉思的现实意识,让他本能地逃避了许多问题,错过了为这个群体做出更大贡献的机会。

  晚上在枫林晚书店的讲座,到场的听众照例不多。我看着稀稀拉拉的听众和整排整排空着的座位,一股悲凉油然而生。我不禁在内心自问,我们的年轻人都上哪里去了?

  成稿于2010年4月5日

  《蚁族》读后感(四):生存之上,生活之下-《蚁族》读后

  《蚁族》讲述了“蚁族”这个群体的故事,生活在“蚁族”聚居村的很多个小人物的故事,还讲述了“蚁族”研究团队的故事。它不仅是一份调研报告,因为除了数据统计和整体分析,更有动人心魄的感性的人物和故事,作为蚁族现象的载体,他们更容易使人们理解现实数据,无声地传达着“能感动灵魂的东西”。

  有关蚁族的生存概况和历史原因,调研报告中有翔实数据,又有整体分析,在此无须赘述,我这篇小小的感受,也绝对不能是报告的报告,只是表达一点我的随想和感受,希望能对得起作者的苦心。

  民办教育杰出人物张锐说,“这本书带着坚强,藏着温暖,传递希望”,我想这也是作者希望大家用心挖掘和体会的东西,而不单是表象的生存状况。合上书本,想想故事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为青年一代锲而不舍的进取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感动。感动来自于两个相辅相成的群体:采访者和受访者。

  第一:从采访者的角度。虽然同是80后,他们有着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生规迹,然而难得他们并没有互相看轻,而是将蚁族的命运同自身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且致力于改善蚁族未来的生存条件和就业环境。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本书,是80后讲述80后,80后拍摄80后,80后研究80后,80后解读80后”,每一个字都透露着对同龄人的悲悯。看这本书就好像与一个老朋友谈话,他又轻描淡写地告诉你另外一个朋友的故事,喜怒哀乐全由自己体会。

  《大学》第一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也在到处提倡青年人要践行知行合一的宗旨,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参照本书主编廉思在“2006华人青年领袖论坛”上的发言:“尊上不唯上,读书不唯书,求实只唯实”,我们可以说,本书的作者团队是一群伟大的实践者。他们修身为先,德以达人;知行合一,书以济世,这些褪尽了小太阳、小皇帝、温室里的花朵等等光环的年轻人,正逐步迈向社会,深入社会,认识社会,甚至已经做为社会的代言人,以敏锐的嗅觉发现并持续关注蚁族这个前所未有的群体现象,并且还原出了他们的生活样貌。

  第二:从受访者的角度。被定义为“蚁族”、宣判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他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幸,求职艰难,生活受迫,不过他们并没有丧失善良的天性,更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希望,而是尽可能地付出自己的汗水、热情和眼泪,即便曾经失败过,也不能阻挡他们已经放飞的梦想。

  这群研究者走到一起的初衷是什么,我们不可单一而论,然而他们在记录蚁族生活的过程当中,心中一定在期待更好的结果,这原本就是激励他们锲而不舍的动力,我们可以猜测一下,应该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阶段:社会关注。媒体对“蚁族”的关注和报道与日俱增,相关文学、影视、绘画、音乐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应该说,“这群朝气蓬勃、坚定不移的蚁族研究者”功不唐捐。可以预见,蚁族做为弱势群体中的新成员,必然能引起整个社会对其他弱势群体的进一步关注,促进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蚁族”等弱势群体现象在不同时期还将呈现出相应的表现形式,达到不同的影响程度,所以,这个前无古人的课题还需要更多有能力、有热情的学者、研究员进行更深一步的专业性跟踪研究,有关蚁族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解决措施等等都将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都即将构成未来社会科学以及科学社会历史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第二阶段:政策调控。这群可爱的研究者不顾一切地把蚁族生活从蚁洞爆光在阳光底下,不仅仅是为了让世人周知,更是在呼吁国家和社会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蚁族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它是由国情、社会、人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尽管个人是行为主体,然而“蚁族”作为一个群体现象已经不容忽视,这不只关乎个人的奋斗和梦想,那些处于“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状态的大学生需要表达,需要改变,可贵的是本书的作者团队已经为他们完成了第一个需求,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时间、金钱和努力谱写了这本震撼人心又意义重大的著作。那么,如何改善呢?大学生们除了抱着“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热情和宽慰外,他们更为渴求的是国家有效的调控政策,以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发展和完善社会福利事业。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蚁族现象为末,这些才是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积极创业的基础。

  这本书是采访实录,然而研究团队并非专业的调研员或者记者,你可以很轻易地发现团队在采访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主编廉思所说,“用心没有办不成的事”,他们首先给人以精神上的启示。当你捧着这本不算薄的书,读一读朴实厚重的文字时,你无时不刻不为他们的热忱感动。实际上,从蚁族现象浮出水面到深入调查研究,从定义“蚁族”群体,到《蚁族》这本书的付梓,研究团队本身作为实践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值得课题研究和媒体从业人员思考借鉴。

  第一,研究对象或者受访者通常对于试图了解他们生活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敌对心理,根据德国近代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冯特的理论,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发挥作用,如果采访者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他当然不可能获得想要的答案,而如果他能克服隔阂和差异,设身处地地体会被访者的感受,那么对某个事件的感触就成了采访者和被访者共同的直接经验,它将作为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话题逐渐开阔、深入,促使研究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中国古代有句话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也揭示了同样的心理学道理。

  本书中,与留京蚁族共度除夕之夜的编辑廉思,为方便深访暂时入住聚居村的两位女孩儿,都给人以充足的理由相信本项目的成功并非偶然,这不仅来自于80后之间互相的年龄认同、身份认同,从根本上源自他们朴实的调查方法和态度。

  第二,从民众自发调查,到媒体的介入,再到政府的参与,我们看到了网络时代特有的触发与反馈模式。大众更为自觉、理性的参政意识和议政能力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使之成为焦点。在本书的第四部分,作者之一丁诚说到,也许“蚁族”这个词会像“知青”、“下岗职工”、“农民工”一样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键词之一,而那正是廉思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所愿意看到的。这说明他们不仅能够发现并致力于蚁族现象研究,而且已经清醒认识到所从事研究的价值,并且把它当作一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看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广泛地借用了一切可用资源,除了专家学者在学术方面的指导外,最具影响力的便是媒体。将来,我们需要媒体手段(包括纸媒、网络等一切宣传媒介)与社会问题更积极的、多样化的结合,这将是社会舆论的重大进步。

  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已读之人对于它的评价,它将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当中,沉淀成巨大的、无形的能量,那才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用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唐骏的话说,“这本书不是一部小说却字字扣人心弦,不是一本传记却句句镌刻着小人物的奋斗艰辛,不是历史著作却必将载入史册”,我很认同,并且希望有更多人能读一读这本好书,同时要向作者团队学习,培养起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担当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2010年11月于北京

  《蚁族》读后感(五):在梦想的庇护下卑微的生活——读《蚁族》

  理想的可以很有厚度,幻想可以很有高度,梦想可以很有深度。只是我们应该记得,当未来搁浅,现实无情的时候,要无畏无惧的坚守某些东西。

  大学生活很诗意,很美好,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学到的东西也可以很多。有人说,风华正茂的我们不缺的就是时间,但最容易流逝的也是时间。谁曾认真想过在毕业四五年之后还住在环境脏乱差的地方,干着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活计,忍受着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天之骄子的光芒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那么刺眼,当文化由精英向大众流变,一纸文凭并不能证明一切,也不能改变一切。

  年少的我们都曾胸怀壮志,都曾满怀信心的描绘着明天的蓝图。然而当生活赤裸裸的需要自己真正去面对时,当人生走出象牙塔步入复杂多变的社会时,美好被击的粉碎,没有可以挽留情面的余地,没有可以躲避问题的港湾。

  《蚁族》一书的出版,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低收入高学历的毕业生聚居群体。一个被很多人忘记与淡漠的群体。一个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思考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我们这些仍在求学路上奔波的学子,更应该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方向

  现在生活的差一点没有问题,即使毕业几年生活的差一点也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不要在一次次的理想与现实的交汇中迷失了自己,消沉了意志。不管路还有多长,只是别忘了自己的追求,在梦想的庇护下卑微的生活,因为能够随时间一起消失的不止是青春、热血、激情,还有曾经的凌云壮志。如果能够坚持下去,本身就可以证明我们对生活的期待,对未来的信心。

  以犀利的语言批判现实,以温暖的情怀改变现实,在解构与建构中寻找梦想最初的状态,在失望与希望中探求自我成长的轨迹。既然我们终将要踏上社会,既然我们必须要学会负责,那就好好对待自己,因为我们的努力不只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还是多重情感的寄托。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既然目前做不了参天大树,就从树的种子做起,当有一天我们的能量足够冲破泥土的厚重,那么我们就可以破土而出,成就自我。重视量的积累,学会安心的做一只蚂蚁,在把生存的重担默默承担起的同时不忘记坚强的抬头仰望星空。可以骑驴找马,但不要忘记那头驴,基于现实本身我们才可以走的更远,才不会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人与人都是有差距的,差距的形成从胎儿开始,差距的终结不知在未来的某一点。生活告诉我们,知识也许会改变命运,但却不是唯一的手段。纵有满腹诗书,也可能一无所用,在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后,还是有很多人“终于”成为了蚁族一员。这种生活状态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改变?

  在生活的压力日益加大的时候,在社会日益把我们打磨得平面化的时候,选择是基于生活还是基于梦想?是更加注重现在还是更加注重遥远的未来?是我们应该回答的问题。

  只有两种人可以毫无畏惧,一种是身陷绝境的人,一种是心地至纯的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瓶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长大是一种必然,或许包含着无奈。天真的笑容好久没有在略显沧桑脸上浮现,内心却逐渐工于心计。澄澈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

  正视和发现黑暗是为了将来更加光明,做一只在沙漠中行走的骆驼,不怕风沙遮住双眼,心中始终存在绿洲。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也坚守曾经梦想,留下自己的足迹。正如小溪不忘记大海的归宿,野草盼望春天的来临。

  在梦想的庇护下卑微的生活,实现自己对自己的承诺。这就是答案。

  《蚁族》读后感(六):蚁族——客观地看待这个时代的危机

  这是我在kindle上看完的第一本书,如果不算kindle解读的话。

  《蚁族》写的很吓人,如果是太冲动的人的话,会感到焦虑:怎么办,那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都生活地那么差,我怎么办?

  在这个焦虑之前,我想先客观分析一下这本书反应的群体——凡是调研都有对象,而对象又与对象不同。如果蚁族的对象与你不同或差异较大,就不能直接地把样本的结果,而且是小样本的结果推断到整体中。

  《蚁族》的对象分三类:

  第一类,工作之外的8小时不努力者:

  一些文章字里行间会写到,室友打游戏、业余喜欢逛街娱乐等。虽然不能绝对一概而论,也许人家只是放松呢,也许人家其他时间都特别努力呢,但我感觉如果加上“喜欢”二字就概率不大。习惯是可以养成一个人,也可以拖后腿的。我课余“喜欢”看书,我买了kindle,我三天内看完了两本书。

  第二类:情商低者:

  情商在被意识之后是个主观努力的事,动不动就对生活绝望的,动不动就人际不和谐的,动不动就为了和男女朋友吵架跳河的,如果你不是这一类人,就不具备参考价值

  第三类:如你我一般的人

  这一类人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而且占大多数。他们学历一般,不显赫;他们努力一般,很努力,也许人脉和方法方向还模糊;他们身处困境,但努力向上充满希望,这个很不容易,值得学习。

  第三类人的共同特点是:平凡的大多数。他们是前车之鉴,悲悯和哀叹没有用,就不要去做,你想走出平凡,就要做出平凡的人做不出的事。比如,你努力学习,拿个更好的学历;你努力地有方向有方法,你事半功倍;你积累人脉,有意识,真人脉;你处于路上,要假以时日。

  这个时代,是有很多危机,但如果,你大学期间睡到中午、不上课、考试照抄、平时忙着谈恋爱,然后毕业的时候说工作难找生活困难,当然,你的付出,就注定了那就是结局。

  《蚁族》读后感(七):《蚁族》

  “蚁族”这是一个和杜拉拉们截然相反的社会群体,尽管他们同为“大学生”,却身处社会两个阶层,遗憾的是前者现实的,绝大多数的。

  看的有些悲惨,北漂的生活曾听很多成名后的艺人谈起过,往往认为他们是在痛诉革命家史,难免有些夸张。作为社会调查,我的理智和社会经验告诉我们相信这是真实的,也是贴近实际的。

  理智点想,社会就是这样,需要拼搏需要努力,且不一定会有结果。相比之下,我们的基础还是幸福的,有家庭的支持,同样也是这些让我失去了破釜沉舟的果断,珍惜吧。

  《蚁族》读后感(八):出村进村:走出了老家的农村,又走进了北京的农村。

  走出了老家的农村,又走进了北京的农村。他们始终在城市的边缘徘徊。——题记

  出村进村

  阳光洒在匆匆的行人身上,温暖而散漫。我下了车,沿着冬天的小月河,去寻找住在这里的同龄人。他们不久前还是我的“同学”,两年以后,我也很可能会加入他们。走在干涸的河道边,顿觉忙碌与冷清同在,希望与凌乱齐飞。我按照自己既有的想象,打量着从身边经过的每一个青春的面孔,揣度着他们的身份。

  初来乍到,我对这一带的情况一无所知,到处打听,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个老乡的引导下来到了一个三层小楼的院落。小楼里走廊狭小,门框低矮破旧,却仿佛有种倔强的威严,在向我宣示它的主权:“这里是我的山头,非请勿入!”走廊两边挂满了刚“出水”的衣服,密密麻麻,水滴淋漓,让人想起主席诗词“大雨落幽燕”。对这些衣服而言,在没有风的时候静静地等待着过路人无意识的抚摸,比在房间里的同伴们境况要好得多了——假如它们会呼吸——走廊的空气里至少没有脚臭味和发霉的味道,挨冻也是值得的。

  老乡将我带到房门前,就不想陪我了,支支吾吾地说身有要事。但是在我调研结束,从小院里出来时,又看到他在河边站着抽烟。他看到我便立即躲开了,这实在令我疑惑不解。

  也许我来得太早了,好多房间的门都还紧锁着。这是周末,大家肯定都在休息。我临时改变原来的敲门访谈计划,守在公共卫生间的出口,希望能撞见早起的人。楼内一片死寂,只有厕所的淅沥水声陪着我数着时间。这时我听到楼道的另一边传来脚步声。在湿衣服的遮掩中,一个男生走了过来。他上身穿一件蓝色T恤,下身穿着大裤衩,戴着黑框眼镜,趿拉着一双黑乎乎的运动鞋,手上的盆里放着牙膏牙刷和洗面奶。他急匆匆从我身旁经过,拧开水龙头开始洗漱。我开始盘算如何向他开口,手里不知不觉攥紧了调查问卷。这时,突然听到一个人大声叫,“张征, 电话!”他抹两把脸,蹭着我的胳膊飞奔而去。

  两分钟后,他又急匆匆地回来,不好意思地说:“哥们,对不住啊,刚才碰到你了,怎么你起这么早?”他并不知道我是外来的,看来这座楼里的住户互相之间并不太熟悉。我自我介绍了一番,说:“同学,能不能耽误你点时间,帮我做一份调查问卷?”顺手把调查问卷给他看。他并没有去接:“我手还湿呢,不看了。‘同学’这称呼太熟悉了,当年在学校,大家都是这么互相称呼的。算我们有缘,去我宿舍吧。”

  一踏进他的宿舍,我就闻到了“异乎寻常”的气味。张征似乎看出了我的不自然,说:“宿舍比较脏,比不得学校宿舍了,你就凑合着闻吧。”其实我并不很在乎这些难闻的气味,我更关心我的脚该放在哪里——这宿舍杂物遍地,书架、书(居然都不在书架上)、脸盆、鞋,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各占一方,连垃圾都在搞圈地运动。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他的床边,局促地打量这个房间。

  他热情的让我坐下,然后把桌子上的书和键盘推到一边,腾出能够放下一份问卷的地方。他比划了半天,愣了一愣,开始在桌子和床上翻来翻去。最后他抬头问我:“不好意思,你有笔吗?我是学计算机的,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摸过笔了。”我忙从书包里掏出一支笔递给他,又讲了一下填写量表时应注意的事项。他点点头,开始答题。

  这个宿舍住着四个人,其他三人还在睡觉。墙上糊着很多《中国青年报》,看看日期,都是07年的,估计是刚搬进来时贴上去的。报纸已经发黄了,贴得也不高,只是为了防止被子蹭到墙上的灰尘。屋里有暖气,墙上有空调,设施倒还完备。只是窗帘已经脏得看不出本来的颜色。

  张征做完了自测量表,长吁了一口气:“题挺多的啊,一年多没握笔了,写起来还挺费劲。”

  我说;“确实不少,你先歇歇。咱们慢慢来。第二份比较多,尽是选择题。你口述,我来填。”

  他说:“没必要。我一口气填完得了。”他接过第二份问卷。看到关于性的两个问题时,他说道:“其实这方面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我在这方面是观念开放,行为保守,我看不惯这里面的很多男女生的行为,但是那是别人的生活,我也没法干涉。”我说:“你完全可以将这些想法填进这份问卷,不需要有什么顾虑。” 对“性”这个问题,他似乎有很深的感触,社会上的很多现象,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刚毕业大学生的预期。

  时间慢慢地流逝,他一声不哼地填着问卷,时而凝神时而思索。遇到不确定的问题,他总要问问我,然后再确定选项。有时候,他能在一个问题上思索半天。看起来,有些问题他平时从未仔细思考过,现在的作答,或许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深思熟虑的机会。

  答到“工作相关部分”时,他打开了话匣子。据他说,他家在农村,在一所二流大学认认真真地学习了四年,可是到毕业的时候才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毕业时吃了散伙饭,大家各奔东西。差距从那一刻起便非常明显地产生了,平时自己眼中不爱学习的“寄生虫”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胜利者。有关系的同学进了好的公司,有钱的自己开起了公司。可自己呢?四个字:“混得不好”。他羞于回家,也不愿意回家。再过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生活?不甘心。鲤鱼跳龙门的喜悦早已随着大学时代的结束而烟消云散,四年前的自己,无论如何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局。

  老家的朋友们一个个都结婚生子了。有一次回家,他遇到一个中学时的女同学,后者拉着儿子对他说:“儿子,叫叔叔,叔叔在北京上大学呢。以后你长大了也要上大学啊……”山沟里的人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依然将大学生看作闪着金光的天之骄子。

  事情简单,可说者动情。他点了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将烟圈吐在空中,继续说道:“咱农村的孩子,就是能吃苦。我可以一天休息很少时间,可以没有节假日,没有娱乐生活。可是我不想离开北京。这里机会多,我总有一天会好起来。我得为自己争口气,不能让父母失望,也不能让同学和家乡的人瞧不起。”

  张征说得有点激动,我想插嘴都找不着缝隙。他看着我说:“兄弟,你知道农村人出来的人有多难吗?”我说:“有些了解。”从农村到城市里白手起家,艰难困苦自不必说。即使想退回到农村,也几乎不可能。他们的观念已经与城市密不可分,身上已经没有乡土气味,田间的农活儿早已陌生。

  张征给我讲他的亲身经历:大三暑假,他邀请妈妈来北京看看自己的学校。妈妈坐火车来,凌晨一点多到达北京。张征到车站接了妈妈,想找个旅馆让她住下。妈妈却死活不同意,说:晚上城里的灯光很好看,咱们四处转转吧。张征知道她是想省钱,就跟妈妈说旅馆并不贵。可是妈妈笑着说:大夏天的,外边凉快啊。你看我带了席子的啊!说着就从包里掏出一个凉席——母子两人愣是在路旁的长凳上休息了一夜。

  他的故事几乎令我下泪。村里飞出的金凤凰,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在北京城的“村”里住着破败的集体宿舍。不管多难,他每月总会寄一些钱回家,告诉父母,他们的儿子在北京过得很好。当昔日的同学用父母的积蓄给自己买房买车时,他却在考虑这个月的房租在哪里;当别人呼朋唤友去KTV时,他正在网上寻找兼职。村里的“金凤凰”,已经变成了城市中的边缘人,成了没有话语权的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

  在张征看来,农村孩子在城市中等待翻身,如同等待铁树开花一样艰难。他们以考大学的方式告别了农村,却至今仍无法融入城市的主流文化。物竞天择,家庭的负担和过低的起点,使农村的孩子无法轻装上阵。

  走出老家农村,又走进了北京农村。对张征来说,仿佛又轮回到了起点。他笑着说:“我只有尽人事以听天命了。”

  《蚁族》读后感(九):他们和我们

  如果但从思想性的角度来说,《蚁族》不能算一本很好的书,因为它更多是一种单纯的叙述和记录。作为一本社会学的作品,廉思看到了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现象,但是他没有提出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但既便如此,这本书的价值仍是不可否认的,因为它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大学生。在看着本书的时候,我无法控制地不断审问自己,而我想每一个看这本书的人都会忍不住产生这样的反思。这就是《蚁族》的价值所在——它触碰到了这个麻木的社会的良心。

  《蚁族》写了北京的一个叫做“小月河”的大学生聚居村。“蚁族”,是指一群低收入的高校毕业生,这群人多数来自外地,包括二本三本院校和自考大专院校的学生。他们多从事薪水较低的保险、销售、餐饮服务等行业,没有保险和长期的工作合同。这群人聚居在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处的集体宿舍中,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又对前途充满了迷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尝试过很多次希望可以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但大多失败。这些人中有些是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而暂时居住在小月河,当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就会搬离这里;而更多的人则很可能将长期住在这个城中村里。

  作为一个大学生面对这个庞大的“蚁族”,需要的是自我反思和对体制的反思。高校扩招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和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大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而不是精英教育”的说法早就不新鲜了。如果看看大学生普遍的生活状态,就不会对这些蚁族毕业后的困窘生活状态感到惊讶。一方面,很多人经过高中的煎熬终于考入大学时,并没有对未来的规划和危机意识,大学四年的时间被虚度而过。尽管对蚁族充满同情,但只是抱怨社会的不公是没有意义的,蚁族本身也必须要承担造成其生活现状的责任。尽管大学教育存在种种问题,但如果是认真对待,脚踏实地地好好学习也不至于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当然,如果个人的问题演化成一个群体的问题,那么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体制上。大学教育同社会的脱节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学生没有机会了解社会需求和社会现实,四年的时间都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一旦走出这个舒适的育儿箱,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与想象之间有多大差距。

  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初、高中教育理念的延续,这种教育缺乏对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大学里仍然只是接受和记忆知识,整理和重复前人的思想,而非自己设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我在欧洲上暑期课程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欧洲教育对学生独立思考意识的重视,以及欧洲大学思想的自由。在欧洲的课程上,学生不是被要求接受某种理论,而更多被要求去解决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学生可以随时对教授的观点提出质疑,相比于亚洲学生,欧洲学生的问题意识确实更强,也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出,《蚁族》只不过通过一种更加煽情的叙述让人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个弱势群体的艰苦处境。但是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问的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是什么,面对这个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可以做什么。

  看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造成这些大学生的困窘。有时候觉得作为一个北大学生很幸运但又很不幸,因为身在北大常常觉得和真正的平民社会脱节。去年选了一门名为“公民社会与非营利组织”的课,最后一节课上来了很多NGO的高层和社会企业家,当所有人都做完调研汇报以后,有一个NGO的主管说了一句话:“你们北大人关注的问题不具有普适性。”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北大提供的更多是一种精英环境和精英意识,很难感受到更广大的这个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状态。而我常常为自己满足于自我生活的安逸而感到惭愧。蚁族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农村或县城,家庭经济条件很差。这些人除了要养活自己还承担着家庭经济的负担,他们面对的社会压力相比于其他城市大学生要严重的多。我想这本书的难能可贵在于它体现出高知阶层对底层人的社会关怀,是身在大学中的学者的一种社会责任感,而这正是中国真正的精英阶层所缺乏的意识。在欧洲时总是油然而生一股羡慕和嫉妒之情。不是因为欧洲的富裕,而是欧洲社会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少数群体的那种关怀意识。中国的大学教育太过强调功利性,而缺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并不否定功利意识,尤其是对于一个迫切追求经济发展的国家来说,只有每个人都有变富变强的动力,这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得到发展。但是功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不矛盾,我们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不是设法让学生将两者统一起来,而是再过分强调前者的同时,几乎遗忘了后者。

  中国的经济要达到欧洲的水平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名列世界前茅的GDP不是人民生活幸福的证明,而是用无数底层人的血泪和生命换来的。中国的这些弱势群体所能依靠的社会机制之少,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之微薄是令人悲叹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依赖一个富有责任感的公民社会的存在,他们才能看到一线希望。我所感到悲哀和恐惧的是,在读完这本书时,我忽然发现两年前我进入这所学校时所怀有的那种幼稚却强烈的责任意识已经被消磨殆尽。我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因什么而发生,但或许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回它来。

  《蚁族》读后感(十):现实如蚁,梦想如蝶

  2009年9月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了廉思撰写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由此将这个名词“蚁族”带进来人们的视野,前些天,一直在热播的电视剧《蜗居》现在也已经停播。其中,也在诉说着所谓的“蚁族”之间的爱恨情仇吧。在“蚁族”之前,还曾经有过“啃老族”,“月光族”等成为,这些成为都跟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有关系。都在讲述着这个群体的故事。

  蚁族具有这样的特征:高智、弱小、聚居。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自己也算是蚁族的一员吧。从遥远的山东日照启程踏上了这个梦幻一般的城市,苏州,曾经让我在梦境之中无数次的魂牵。但这个时候,已经显然没有当初的激动心情,前些天,在跟高中的哥们谈的时候,说了很多很多,关于目前的现状,关于我们目前的生存状态等等。毕业之后,我们分别去了不同的大学,毕业之后,也就分别在了不同的城市,哥们依旧在黄河之北,我却一直在长江之南。

  房事,按照《蜗居》里面的实录,真的是成也房事,败也房事。仅仅是为了房事,我们年轻一代就要将自己的爱情捆绑在这上面了。房事,房事,自然是两个意思。没有房子,自然便没有家。没有家,哪里有真正的房事呢。这就是房事之间的辨证关系。可见,大城市之中的很多蚁族们过的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这是现实之中的现实。我们如蚂蚁一般在蝇营狗苟,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假如我们不啃老,我们还能在这样的城市之中存活下去吗,很多毕业之后的同学都已经买房了,从他们的口气之中可以听说的是,总算喘了一口气,不过,也总算把老爸老妈啃干净了。为了能够在城市之中蝼蚁一般生存下去,这就是后果啊。不过,按照他们的能力和受到的高等教育,总会有一天重现光明的,但这一天的到来,到底需要一个多么久远的周期呢,总是让人感觉到遥远无期。

  尽管,现实是这样的残酷和无奈。但是蚁族们并不会消极怠工,诚如作者所说的,“现实如蚁,梦想如蝶”。一毕业,人们就会面临着两种选择,是回自己的家乡,还是留在这样的城市。回去的人会得到家人的照顾和提携,自然,多了很多条道路。但大部分的人还是会选择留在城市之中,因为毕竟城市是自己多年的梦想啊,当初,选择从家乡出发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自己一定要在城市之中活出一个样子来的,那么一天,蚕蛹会化蝶飘飞,有那么一天,当百花凋零的时候,我会归来开放。

  很多人是回到家乡了,我想,假如那一次我真的回到家乡了,此刻,我一定会想,要是留在苏州就好了,所以,我会记得苏州的好,苏州的一切;而留在了城市之中的我,这一刻在做的事情竟然是想到了家乡。想到了那个曾经带过十几年的地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想,城市之中的蚁族成员们,或许,多少跟我有着类似的感受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蚁族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