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史话(上下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日本史话(上下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5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史话(上下册)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本史话(上下册)》是一本由汪公纪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7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史话(上下册)》读后感(一):好吧,我把部份被刪的內容貼出來(注意最後一段)

  近代篇 法西斯思想萌芽

  这时民政党在国内的选举中,获得了决定性的大胜利同时世论也欢迎军缩。由于很多前辈的奔走调停,军部终于松了一口气。伦敦海军条约算是签订了。不过又生了新枝节。当军缩会议代表在议会中报告该约已经签订时,不料反对党政友会的议员鸠山一郎,批评政府抑制军令部的意见而签订军缩条约,是侵犯了天皇的统帅权。这当然不过是反对党的一种策略。从真正民主主义观点看来,统帅权已经是过时的思想。但是当时法西斯思想正在萌长,加上固有的皇权至上主义,就变成一个很难处理轩然大波了。尤其当海军代表财部彪五月十九日由伦敦回国的第二天,军令部的参谋草刈英治少佐在财部家的门前切腹自杀。接着是军令部长加藤宽治帷幄上奏,直接弹劾了政府,说是军令部长没有能负重任,所以请求辞职。同时认为天皇的侍从长铃木贯太郎阻止了部长的帷幄上奏,也是干犯了统帅权。就这样政府与海军之间闹得不可开交。幸而滨口首相很沉着。虽然浪潮很大,但他绝不妥协,世论也慢慢倾向于赞成签订伦敦条约了。枢府方面本来持反对意见,最后也屈从了。一层层的难关都被政府突破,终于达成了条约的批准,可以算政党内阁的大胜利。但是不要忘记日本人是个嗜杀的民族

  昭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滨口首相去参观陆军大演习的时候,要从东京到冈山去。上午九时,他预备乘燕号的火车登车时,在东京的车站月台上,忽然一声枪响,滨口腹部中弹。他几乎倒地。幸而由他秘书抱住,送往医院。虽然当时没有死亡,拖延了九个月,终于辗转病榻而亡。

  滨口是位极有担当的好首相。他的死使得日本法西斯日益猖獗,成为一股不受任何羁绊的狂妄力量

  北一辉是日本法西斯思想的领导人

  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并不完全脱胎自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主要的思想家是北一辉。明治末年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已经批判谋刺天皇的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不够完备,而主张特异国体论,写了一本书,名《国体论及纯正的社会主义》。出版后很受读者崇敬。其后他到了中国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运动,相当活跃了一阵。民国八年,他在上海写了一本巨著,名《国家改造案原理大纲》,成为日本右派必读的经典。该书的主要论点,是主张把俄国和英国的势力驱逐于亚洲地区之外,由日本来做亚洲的盟主,实行大亚细亚主义,因此非要将天皇抬出来不可。并且要扩大天皇之权,停止宪法三年,公布戒严令,废止贵族院等等。他这主张虽然有很多漏洞,但非常有说服力,所以一般青年将校奉若神明

  差不多在同时,欧洲出现了二巨头。意大利先出现了墨索里尼。然后在德国又出现了希特勒。他们二人几乎用同样疯狂横蛮的手段,统治他们的国家。再用不讲理的态度,对付柔弱的民主国家,一转眼成为人人惧怕的强国。日本看到这样的榜样,既羡慕又佩服,不由得想仿效。于是本来行为上已经有点疯狂,现在变为不可一世了。

  中国自从民国十七年,北伐竟功,全国统一以后,全国人民景仰蒋公的威望,推为国民政府主席,以为从此可以安享太平。不料党内党外都有野心利欲熏心,不为大局着想,假借名义,实行夺权叛变。十八、十九两年都免不了有战争,蒋公以寡敌众,敉平了严重的内乱。由于连年的东征西讨,席不暇暖,共产党就乘势坐大,先占据广东的海丰、陆丰两县作为根据地。但当地的老百姓不服从共产党,于是他们就大开杀戒,海、陆丰的人民几乎被他们杀光,惨酷的情形与日本人一样。他们被逐出海、陆丰后,又窜到了江西,盘踞在井岗山做山大王,喘息了一阵,推举了朱德为红军总司令,毛泽东政治主任,慢慢地啸聚万余人,再向福建方面推展,势力愈来愈大,遂成为国家重大威胁。民国二十年开始,国军不能不认真剿共了。

  《日本史话(上下册)》读后感(二):什么叫做历史

  写此评论之时,豆瓣上面已经有了七篇评论。七篇之中,有两篇都涉及到了石田三成。二位仁兄都是为石田三成鸣不平,对此,我也是大有同感。

  汪公纪写日本史话,到底算不算历史书,这其实是有待商榷的。在书的前言中说道,这书本来是给杂志社写的专栏(或是报纸,我记忆不深了),这句话才是关键。诸位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不过是当年的比较上档次的流行文化而已,仅此而已,不是历史研究,也不是历史书。

  如果大家抱着用这本书来演习历史的态度,或者是读惯了范文澜先生那一套历史思路,再看这本书除了骂街就是骂街了。因为这委实就是一本娱乐书而已。当然,事情开了个头,就要干下去,汪公纪先生一直坚持把书写完,中间还经历了中风病痛,着实令人钦佩。钦佩归钦佩,依旧不能因为这些书以外的故事,左右我们对书本身的评价

  何为历史书,在下愚见,一定要有作者自己的历史观点,有自己的剖析。这就像是画画,如果您只会临摹,那么中文中管这样的人叫做画匠,不是画家。反之有自身的观念意识,不管结果如何,西方人皆称此为艺术。汪公纪的历史书,可以当作是日本历史故事收集整理,原因就是这其中缺少汪先生自己的史观在里面。

  横向比较,柏杨老先生,他的《帝王之死》和《皇后之死》,当年也是给出版社写的专栏,也是高档次的流行文化读物,但是里面有老先生的史观在其中。

  举个例子,姚重华,就是尧舜禹汤的舜,为了纪念老先生,我们要用姚重华这个名字。柏杨笔下的姚重华,是个卑鄙的阴谋家,这个观点在他的所有著作中都是一致的。你可以说,老冬烘烂撒狗血。问题是,老先生分析丝丝入扣,找不出些许的破绽。不服的人,拿出史料来反驳呀,偏偏此处又根本没有史料,这就是老先生高明地方。他用历史,在宣扬者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考古,文献资料,以及其他可以相信东西,推断出当年曾经发生的事情。这个推断过程就是历史研究。问题是,我们面对同样的线索证据的时候,由于个人经历不同,会推导出不一样的历史再现情况。如果情况实在是大差离格,那么这个情况就是历史争议,或是历史争议人物。比如,林则徐、王安石、郑成功他们到底是推动历史的车轮往前形势,还是时代进步的阻碍者。

  如果我们抛开作者生活的政治黑暗环境不考虑(这就是我上面为什么不举曾国藩、李鸿章为例子的原因),只看作者本身的能力。那么,越是情商高、智商高(情商一定要在智商前面)的历史工作者,越能分析的精彩。而不是几句话的总结,然后归为几个重点

  比如易中天,这就是情商高的人,所以他的研究争议大,因为他东西里面有自己的,有和大多数既定的观念不一样的。又如李亚平,李先生可能没上过百家讲坛知名度不如这几位高。

  又比如阎崇年,这就是情商低的人,所以他的研究到最后,就是总结几点,下个结论,比较适合初学者

  纪连海、袁腾飞、王立群三位适合普通水平高中生,为什么我会给他们这么低的评价(他们绝不是最低的),因为他们是在讲故事,换句话说,就是根据一个选题,搜集很多的故事,然后把这些资料口语化的讲出来。汪公纪的《日本史话》,就是这个水平。

  :于丹、蒙曼和罗玉凤三位女士呢,对不起,这三个人的节目我很少看,无法评价。但是按照人气来看,应该是,罗玉凤排名第一,于丹和蒙曼在昆仲之间。

  回过头来说《日本史话》,汪先生的这本书,多少有些流水帐的感觉,一遍看下来之后,往往是看的时候热闹,而放下书则一点都记不住。这委实是历史书的通病,《明朝那些事》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段落中,作者写的很好,我们能够通过文字看到作者内心激动。而到了嘉靖年间,张叔大掌权之前,则是明显降了一个档次,让人觉得,不过是明史的白话文翻译工作。日本史话通篇就是这样的感觉。

  我们举战国一段分析,这算是日本历史上最热闹的时代。小说电子游戏漫画电影、连续剧总有一个渠道让我们接触过这段历史。玫瑰战争和十字军东征在中国人中的影响力,和日本战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个人在汪公纪笔下,都是溢美之词。就凭这一点,这就不算是一本好的历史书。"成王败寇"的观念,现在连写连续剧剧本都不能这么干。反之,明智光秀和石田三成,被描写成彻彻底底的小人。此处我不是要为上述五人翻案或是证名。只是说一个史学家的态度。

  另外、关于一个国家的历史,不是全武行的武打片。而《日本史话》却做到了这一点,从头到尾,就是B杀A,C杀B,然后D又杀C。当然,中间有不得不说的圣德太子,这算是一段文戏。但是《源氏物语》的乱入,是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关于那一段,我是直接跳过没看的。

  今天如果问一个西方人,哪一国的文化能代表东方。答案不要自信地认为是中国,日本的比例相当大。这当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日本人的东西地道,确实是实情。这和日本人的哲学与美学分不开。《日本史话》里面,恰恰缺少了这方面的介绍,甚至可以说,约等于零。

  总结如下

  缺点

  1、流水帐

  2、成王败寇的评价历史人物

  3、文化发展比重严重缺失

  4、涉及到和中国有关的问题,缺乏客观

  优点

  1、通俗易懂,适合小学毕业生阅读

  2、从头说道尾,适合玩电子游戏的时候,作为背景资料阅读。

  3、文笔好,这个是真的。在下认为,国内历史研究的悲哀就是,一定要用没有情感语言写作。我们在写的是人的故事,怎么能没有自己的感情带入,这都是当年重理轻文,学习苏联老大哥的遗毒祸害。

  在这里增补一段,就是关于文笔好的事情。

  中国在五十年代有一次院校重组(我刚发现百度里面查"院校重组"竟然什么都没有,是空的),或曰"院校调整"。在下以为,五十年代的这次院校重组,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按照苏联的方式,组建大专院校,重理工而轻文史。当权者认为,理工类培养是有助于上层建筑稳定的,而文史类的培养则是负面的。太祖明确的对费孝通说,就是要一个社会学种子都不留,只能存在马氏列氏之思想。此段内容,详见百度。

  2、打击异己,将当权者认为需要扼杀的大学学科,一概通过此次行动消失殆尽。简单地说,院校重组之后,就是因为种种原因,学科没有了,该学科的从业人员顿时没了工作。然后逐步分流出去。自以上帝的名义有大学以来,依托大学所发生的混蛋事情不胜枚举,但是,这件事情,不属于混蛋,是无耻

  这个行为造成了若干连锁反映。

  比如当今社会不把艺术类学生正常人看。例如绘画,除了几个别的学生之外,今天的中国,但凡学习成绩不好的,又想念大学的,基本上有一多半去学了画画。剩下考表演的基本上是富二代或是长得好的。艺术教学已经弄成为这个国家缓解社会矛盾的缓冲地带,把不合格的一堆高中毕业生,都吸纳到里面来。

  和本文相关的事情是:文科生写作水平整体低下,这种低下一方面是教育本身达不到标准,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体制本身,不允许文科生文字写作水平高。根源就在五十年代院系调整,当时的目的就是要把所有的学科,都理工化。你以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是童谣吗,这样高水平的上下句,绝对不可能是单靠民间口耳就可以传播到大江南北的,是要有上层建筑推波助澜

  在下愚鲁,只念过硕士,是艺术生,撰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论文要求明确规定,论文的撰写,不可以有个人感情色彩。这不是混蛋是什么。如果我是在做实验,在搞科研,这样的要求我能够理解(毕竟我不是2010年的王二先生)。我是在写一篇关于艺术的文章,你他妈的要我怎么没有情感。结果是,我的论文在匿名评审阶段,一个了不起老师说,我的文章写的特比好,很少见到,是优。这个老师叫高蔚华。另一个傻逼老师说,我写的很不好,要重写之后才能参加答辩。这个傻逼我忘了叫什么名字了,想起来之后,我一定会写在这里。

  简单地说,作为一个艺术类考生,这样的环境下,恐怕没有几个人有在下的勇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当然,我更愿意相信,写没有情感的艺术论文的同学们,更多的是,一开始他们就相信,艺术类论文里面不应该有个人情感在里面。这我就真的无语了。

  我读书少,只知道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之前言中说到,他为了控制住自己的喜好,在很多时候,把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从书中删除,是为了保留住那些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所感觉到的不是没有个人感情色彩,而是相信,我将要读的这本书,是一本充满了作者感情的作品。(写到这里,有点激动了)

  回过头来,说《日本史话》,这本书我读过两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文字流畅,看起来不吃力。这样的历史书在国内真的不多见,当然,几位大家除外。

  这就好像同是神怪小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因为有情感,所以看着来劲,知道的人多。

  实际上,蒲松龄的同时代人袁枚也写过《子不语》,后来因为发现明朝人也写过神怪小说叫《子不语》,袁枚改名叫做《谐齐论》。《谐齐论》的普及远不如《聊斋》。而袁枚比之蒲松龄在当时可是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简单地说,袁枚是有钱有势的院外老爷。蒲松龄则是正经穷措大。

  两部小说差别在于,《谐齐论》立足于通过因果报应,向普通百姓进行和谐社会建设教育,没有情感在里面,不动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郭德纲的很多自己弄的单口相声,都是来源于《谐齐论》,比如《张双喜捉妖》,这个建议听,因为说这个节目的时候,正好赶上李鹤彪打Btv的记者,郭德纲一边说捉妖,一边说记者。就《谐齐论》本身立意而言,郭德纲才真的是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人。当然,这要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才能看得清。

  《日本史话(上下册)》读后感(三):也许叫演义更合适

  此书本应是日本上古到现代的历史,但这次出的并不是全本,太平洋战争之后的都没有,而且没有结语,想来作者是写了,但大陆出版时删掉结尾,大概又是“违碍”吧。从现存的现代史部分看,对当时的共产党已经很多不敬和不实之词,可想而知后面绝不会有更好脸色。

  除了这个硬缺憾,书的问题还很多,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个人评价时时缠绕在史实叙述中,而且在我看来,这些评价都缺乏修史者应有的公允和严谨。说是史话,更像是评书演义。

  作者世代是“日本通”,史实收集方面不会有问题,但写法让人不敢恭维。开篇就写日本人起源是徐福东渡,神武天皇就是徐福,却几乎不提日本的上古神话,按理在研究一个国家上古历史中,上古神话都是不可忽略的。何况《日本书纪》固然是神话,但“神武天皇就是徐福”才只是猜测而已,何以厚薄不均至此?在古代史的开端,写大泊赖时,对日本民族的性格先行做了很多负面评价。这些在今天看来也许是很解一些人之气的,但这些评价是否适合圣德太子之前的日本?有何证据?却没怎么提。何况,开头已说日本人起源自秦,大泊赖和徐福相差的年月似乎不是太久远,岂不是抹黑到自家脸上?大概写的顺手给忘了。

  作者在史料选择和叙述时的偏袒性很强,这在战国史中很明显,尤其是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的争斗,三成完全写成了一个弄权和嫉妒心强烈的奸佞,几乎和一切好话无缘,而家康的机心很少提,显得他特别忠厚宽大。这样的一边倒,只怕连大河剧里都不会出现。在描写淀君时,也用了很多野史传闻。

  近代部分侧重中日关系,特别写了外交官汪凤藻父子的事情,美誉甚多,我翻了一下,原是他祖父和父亲。不觉担心,写的这么满,万一给人查出点不那么光鲜的事情来,引起争执岂不是家门之累?或者只是我小人之心。

  此外对日本的文学和艺术介绍不多,大概是作者并不熟,讲到平安时期的文学竟然放了大段的源氏物语翻译进去,而且有的细节还错了。

  《日本史话(上下册)》读后感(四):七八十年代的通俗日本史读物,现在人就不要读了

  尚且不说《菊与刀》的质量到底如何,百度上说这部书“已经成为研究日本民族的经典论述,在海外的影响力不亚于《菊与刀》”,明显言过其实。

  我在图书馆里找到的70、80年代台湾联经出版社的繁体竖版,读了上古,中古和近古三册,很有点通俗演义的感觉,除了在上古篇用很大的篇幅概述甚至摘录了大量源氏物语外,这部书主要话题集中在宫斗和战争上,很少涉及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历史。

  上古篇一开始就牵强附会地说神武天皇就是徐福,我也是醉了。之后总是非常主观地带入作者对于日本民族的个人看法,用对现代日本人的看法来代入上古时代的日本,这样真的很好吗?看到平安时代之后层层叠叠而又总是大同小异的宫廷斗争,有点厌烦的感觉。

  第二册中古篇开始俏皮话少了很多,从保元、平治之乱写起,开始讲述波澜壮阔的日本幕府时代,还是不错的。可是作者很少采用公元纪年,让人很多时候看不到事件发生的年代。因为是演义写法,所以有很多人物的心理描写,这个也不算大问题了。

  应仁文明之乱后的战国时代总体还行,对于万历援朝战争也写得比较客观。毕竟那年头太阁立志传、信长之野望和各类大河剧还没有引入国内,在那个时代能够对战国史有这样详细的记叙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有些名字很奇怪,比如长尾谦信,浮田秀家。另外文禄庆长战争中过分夸大了宇喜多(浮田)秀家的作用。

  总的来说,这部日本史话是70,80年代的读物,适合没有太阁立志传、信长之野望、大河剧时代的华人阅读,并不推荐给现在的人阅读。网络视听时代的读者如果想认真读日本史,应该选择别的读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