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时间简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时间简史的读后感10篇

2018-03-08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时间简史的读后感10篇

  《时间简史》是一本由[英] 史蒂芬·霍金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简史》读后感(一):书摘及引用

  那些认定一切奋斗努力都终将在身后灰飞烟灭归于枉然的人是悲哀的,其实即便是最艰辛生命也是有大欢喜的,这欢喜来源于那些美好生活体验,那些勇敢尝试、那些执着坚持、挥洒着汗水泪水付出、满载着歌声笑声收获——热爱生活的人更容易被生活所感动,而感恩辛苦生活中美好的人们,也乐于奉献自己为别人创造美好。 我注意到就连那些声称凡事皆为命中注定、我们无法去做任何改变的人,过马路时候时也会一样小心翼翼。 在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对幸福期待就已下降为零,从那时开始,任何一点小小的快乐都能让我觉得幸福异常。 无趣的生活是悲剧。 朝向终点永恒仿佛无止境漫长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在思考人类本质,人类的知识是相通的。

  《时间简史》读后感(二):一点感想

  最近读了《时间简史》,重新更新了一下自己对宇宙认识。对本书及其作者,我是久闻大名,直到最近才有机会读到本书。书有些难懂,里面有不少专业知识,比如粒子左旋右旋之类的概念,但并不影响普通人理解其主要理念

  人类能够认识宇宙的本质吗?从神话到地心说、日心说,从时间的绝对性到相对性,从宏观宇宙到微观量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进步,现在已建立一系列的宇宙理论。但读了本书,我反倒对人类认识宇宙本质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因为人类的局限性。

  从量子的测不准原理等等理论可以看到,不论是从微观量子到宏观宇宙,人类虽然极大提高科技水平,但在宇宙面前我们仍然显得那么无力,我们无法观察微小的粒子,无法观察宇宙宏观结构,我们就像是瞎子摸象一样认识宇宙。目前大多数理论的建立,多依赖数学计算推导出的理论,甚至只是通过观测结果的一种猜想性的反推,永远无法真正得到验证。

  人类通过感官认识世界,感官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但对于宇宙我们只能通过抽象的概念来理解。这很像是一维世界不能认识二维世界的面,二维世界不能认识三维世界的立体空间,我们也不能认识更高维世界一样,只能看到的是高维世界在我们世界的投影。我们可以用数学去构建,但只能是认识其投影,就像是柏拉图的洞穴。比如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概念,我只能从概念上教条式的理解,很难从感官上进深刻认识,我想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是很难深刻认识和理解的。

  如果把科学等同于神话幻想,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宇宙的认识上,科学以远远走在了神话的前面,有些概念甚至是神话也不敢想象的。比如宇宙的尺度、黑洞、大爆炸理论等。孙悟空的金箍棒不过一万三千斤,宇宙弦的大小质量完全不是古人能够想象到的。

  但有意思的是,古人对宇宙的理解和现代科学理论对宇宙的理论非常相似。《文子•自然》:“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古人很早就把空间和时间联系在一起。现代对宇宙解释:空间、时间、物质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两者都是把空间和时间联系在一起。

  前一阵子在省图书馆,展馆里介绍的无限多元宇宙,其中宇宙的观念很像是西幻DND设定里的宇宙,位面(维度)、晶壁(子宇宙、母宇宙)。科学理论又和神话幻想相似了。

  经典力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理论......,我们越走越远,巴比伦塔越来越高,但是我们能不能找到最终的真理呢?

  《时间简史》读后感(三):我们都在朝宇宙爆炸前的奇点处走着,只是或快或慢而已。

  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理便有一种亲近感,不知缘何而起.

  记得小时候读过,但全忘了,现在回味起来,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的鲜活和贴切,对于那些喜欢追根溯本的人,这本书将和你产生共振,感谢世界不都是中国,感谢文化不都是中国文化.

  人有自欺欺人本性,当处于一个未知空间的时候,喜欢寻求臆想的安全感,于是各种神话和传说诞生,然后这些后来的处于未知世界的人,会蜂拥而上,如影随行。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不是因为自相残杀,结党营私,而是为探索,探索未知的自己,未知的人们,未知的世界以及未知的宇宙。

  当时间归溯到大爆炸时,大爆炸必然从奇点产生,而在奇点处,所有的物理理论都将失效,那么为什么爆炸会产生如此平坦的宇宙,而在平坦的宇宙中为什么会恰好有太阳系这种环境,太阳系环境中为什么恰好能有我们生存,霍金的给出的解释是弱人存原理和强人存原理,弱人存原理指出,在一个时空无限的宇宙里,只有在一定的区域中,才可能出现智慧生命的存在;而强人存原理则指出,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宇宙或一个宇宙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区域,每个不同的宇宙或区域里面都有他自己的结构和自己的一套科学定律,而人类生存的地方只是这种多无序状态有序的一例,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样也是一个牵强的解释,也许宇宙是没有能被称为“人类”的人看透的本质的,人们只会离这个“真理”,越来越近,但永远没有抵达的一天,也许正因为是由于本身是人的原因,不会做出对“真理”完整的解释,只是按照人的意识,解构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版本,而这些版本,或许在极高的“温度”下,同出一源,至于源到底是什么,我们无从知道。

  随着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猛然发现或许在相对论中无法解决问题,在量子力学中或许有完整的解答。因为相对论本身也预言着在自己在奇点处的失效,就如同经典力学中关于引力引起坍圮的致命弱点。因为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或许能从微观中探晓这些本质,但是由于这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量子力学的探索,貌似也遇到了瓶颈,在始终没有一个能够统一的能够包含已知的四种力的大统一理论的前提下,宇宙弦理论并随之诞生了,在我看来这种探索似乎并没有尽头,但从这些大家的作品言语中,我们大概知道,“真知”或者近了。

  在同源的情况下分支出来的任何学科,包含生物化学,物理,甚至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所有学科都是同宗的,在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归纳,终究会探寻到宇宙学,终究会探寻到这个世界诞生的本质,除非我们是习惯分析,习惯的从别人丢出的糖果枝上作文章,不断的分析出草莓味的,菠萝味的,或者习惯把一切推给上帝。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因为我们想知道,我们真的很想知道。

  这些在不断探索着的人,你们是纯粹的人,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天朝夹缝中的一介牛氓布衣,也梦想着能做纯粹的人。像我们这类人,总在思考着自己,思考着生活的价值,而在我们困惑混沌的时候,发现有这样的一群人比我们走得更前,比我们走得更纯粹,你怎能不为之欢欣鼓舞,雀跃心动。

  我们都在朝宇宙爆炸前的奇点处走着,只是或快或慢而已。

  《时间简史》读后感(四):对时间、宇宙、科学和哲学的思考——《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以前在大学里读的时候,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次重读,倒是惊喜地读出了些科普之外的东西来。

  这本书的定位,是科学的基础入门级读物,没有学术性的演绎和推理,也没有公式和方程。书中使用了大量日常生活的类比,解释学术名词和最基本的概念常识。可以看出,霍金为了使这本科普读物通俗易懂,为普通读者们费了很大的心思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科学?为什么要看科幻小说?有一种说法:仰望星空,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换言之,人类社会的认知能力、科技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体物种的进化,需要通过对未知的宇宙的探索来实现

  对我们读者来说,阅读科学作品的意义,上升不到全人类这样的高度,但至少,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以便收起我们的傲慢。正如大刘在《三体》里的那句名言:“弱小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1- 时间

  众所周知,相对论改变了时间的绝对性。时间的流逝速度不再是一把恒定的标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钟。广义相对论预言,时间会受到质量的影响,比如在地球这样的大质量物体附近,时间会流逝得慢一些,因为光能量和频率关系是:能量越大,则频率越高。因此,我们在买房时如果选择一楼的话,可能会比顶楼的邻居活得更“久”那么一点点。

  同时,时间和空间组成的时空并不只是静止背景图,时空中的物体运动时,会影响时间和空间的曲率;而时空的结构,又会反过来影响物体运动的方式

  本书中对于时间这个话题有趣讨论,要数“时间箭头”。

  时间一直向“前”流逝,是我们生活的惯性。可是为什么时间的方向一直是向“前”的?是否存在时间向“后”的可能性?

  刘慈欣写过一则短篇:《坍缩》。背景设定:宇宙目前正在进行的膨胀,是有极限的。当越过那个极限点,引力大于斥力时,宇宙开始收缩。同时,时间开始“反向”流逝,人们会从坟墓里爬过来,由老年状态开始一生,一直“成长”为婴儿,回到娘胎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当时并不太理解,为什么当宇宙开始收缩时,时间也会转向,时间不应该是一直往前的吗?时间的方向怎么会由宇宙的膨胀或收缩来决定呢?

  霍金在这本书里很好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如果把时间的方向称为“时间箭头”,一共有三种,一是热力学时间箭头,在这个时间方向上,无序度(熵)增加;二是心理学时间箭头,是人类感觉到时间流逝的方向;三是宇宙学时间箭头,在这个时间方向上宇宙在膨胀,而不是收缩。

  首先,霍金论证了:心理学时间箭头,是由热力学时间箭头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所感知的时间的“前”方,是一个“越来越混乱”的世界。比如杯子砸到地上碎了,买的新衣服越穿越旧了,吃进肚子食物变成屎了……所以当你发现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时,不要沮丧失望,其实这就是宇宙所设定的时间的方向——更糟的还在后面呢。

  再来,为什么宇宙学时间方向也相同呢?如果宇宙的膨胀有终点,那势必宇宙会有开始收缩的那一天。彼时的时间箭头将反向。对此,霍金的解释是,宇宙并非像相对论所预示的那样,有开端和终结的奇点。“时间和空间可能会共同形成一个在尺度上有限却没有任何边界边缘的面”,在这样的无边界条件下,即使宇宙开始收缩,其无序度也会继续增加,因此,热力学和心理学时间箭头不会反向。

  从人自身的角度出发,以前以为智慧型生物,作为“低熵者”,让混乱变得有序,是熵减的。霍金告诉我们,人类为了生存下去,把食物转化为热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熵增的。其它那些让世界变得有序的事情,从无序到有序的熵减,小于在其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增加的无序度所导致的熵增。因此,智慧生物只能生存在熵增方向的时间箭头里,所以我们观察到热力学和宇宙学的时间箭头是一致的。

  脑子转的快的读者可能意识到了,以上这段的逻辑,相当于“因为人类只能在这样的宇宙中生存,所以宇宙是这个样子的。”人类存在竟然成了宇宙现状的前提?天啊,多自大的人,才敢说出这样的话?

  当我读到“人存原理”时,第一感正是如此。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顶尖科学家霍金所表达观点

  -2- 宇宙

  “人存原理”不仅用来解释时间箭头,还被用来解释整个宇宙:

  “为何宇宙是我们看到的这种样子?”答案简单:如果它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里!

  宇宙为什么在膨胀?宇宙为什么往任何方向看都是一样的?宇宙为什么会以大爆炸的形式开始?甚至,宇宙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竟然连科学家都会用“人存理论”来野蛮粗暴地回答。

  不仅如此,在讨论宇宙的起源时,“上帝”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词。

  比如,假设大爆炸模型是正确的,则需要仔细选择宇宙的初始态。所以,除非上帝有意创造我们这样的智慧生物,否则很难解释,为何宇宙只用这种方式开始。

  比如,如果上帝使宇宙以这种不能理解的方式开始,为何上帝又选择让它按照可以被我们理解的定律去演化?

  再比如,科学定律并没有告诉我们,宇宙在爆炸的那个点到底发生了什么,上帝依然需要承担卷紧发条的职责,并选择如何去启动这个模式——只要宇宙存在一个开端,我们就需要设想存在一个上帝。

  牛顿晚年时,信奉上帝,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代表先进理念和技术的科学家,会和落后愚昧宗教扯上关系。其实,无法理解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科学研究到了深处时的发现或障碍,反而让科学家们不得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可能性。

  霍金在支持大爆炸理论之后,又推翻了这个观点。在他看来,宇宙有一种新的可能的行为,即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的:时空有可能在范围上是有限的,却没有形成边界或边缘的奇点。就像地球一样,没有边界,也没有边缘。因此,宇宙并不一定有开端和终结的奇点。这样的话,脱离了开端和终结宇宙,其存在就是存在本身。宇宙的存在,似乎就可以脱离上帝的设定。当真如此吗?霍金并没有给出答案。

  -3- 科学的局限性

  科学的目的是什么?科学的终极目的,是提供描述整个宇宙的单一的理论。

  科学理论是什么?霍金的观点非常朴素:

  “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部分的模型,以及一套把这模型中的量和我们做的观测相联系的规则。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再具有任何其他(不管在任何意义上)的实在性。”

  总结来说,科学的两大特征,是和我们平时的常识相悖的。

  一是“可证伪”。意思是,任何物理理论都是临时性的,是永远不可能被证明的。不管过去多少次的实验结果和某个理论相一致,也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与它矛盾。只要找到一次和理论预言不一致的观测事实,就可以证伪。

  二是“实用性”。我们都知道相对论推翻了牛顿理论,但由于牛顿理论和相对论的预言之间差异非常小,所以为了实用的目的,我们仍然实用牛顿理论。

  我们从这两个特点中,可以看出科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高在上。科学也不一定就具有“真相洁癖”。归根到底,科学理论只是一个“暂时没有被证伪的实用性理论”,而已。

  但是,科学的局限性,并不代表着“不可知论”和“科学无用论”,民科更无须欢呼雀跃。科学在任何角度都不可能和民科这类旁门左道相提并论。

  科学理论,必须能准确地描述大量的观测结果。并且,能对未来观测的结果作出明确的预言。如果理论在数学上是协调的,并总能给出与观察一直的预言,我们便可以适度地相信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这,便是科学和民科的本质区别。因此,人类的生活和进步,都离不开科学。

  之所以连科学都无法成为纯粹的真理,局限性主要在两点,一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对预言能力的限制;二是在数学工具上,人类也仍未具备解出理论所需要的方程的能力。比如三体运动,看似如此简单的模型,都只能有特定解,要用方程描述宇宙中无数颗星球之间运动,何尝不是天方夜谭?

  当霍金在书中提到“我们现在也许已经接近探索自然终极定律的尾声”时,我真心地感觉,这话说得太乐观了一点。

  -4- 科学和哲学

  除了绕不过的上帝外,我在阅读中的感受,是科学和哲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是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驱使着我们取思考这些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如何?宇宙为何是这个样子?

  这不仅是科学试图回答的问题,哲学和宗教也是如此。探索方式各不相同,目标却是殊途同归。

  其次,量子力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科学和哲学的界限。科学基于数学的推导和观测的验证,应用于对未来的预测。当量子力学把非预见性和随机性的不可避免因素引进科学后,不管是观测,还是预测,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量子的观察者和坍缩态、薛定谔的猫、波粒二象性,在传统的科学理念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类似于所谓“伪科学”的唯心主义。以波粒二象性为例,为了某些目的,需要将粒子考虑成波,才是有用的,而为了其它目的,则需要把波考虑成粒子——“严谨”的科学,怎么可以如此随意,类似儿戏?再比如,从量子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推导出,粒子是可以从黑洞之外的“空虚”的空间中来的——“无中生有”,感觉是不是很神棍?

  霍金是一个富有哲学思辨能力的科学家。他问到:

  “如果真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理论,则它大概也将决定我们的行动。这样,理论本身就决定了我们对之探索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它保证我们从证据得到正确的结论?难道它不也可以同样地保证我们引出错误的结论吗?或者根本没有结论?”

  这样的问题,已经超越了科学的范畴,而不得不到哲学领域里来找答案了。

  霍金在论证宇宙的“无边界”性时,引入了“虚时间”的概念,简单但不准确地说,是时间具有“虚数”的数值。在实时间里,宇宙具有开端和终结的奇点,而虚时间里,奇点不存在。因此霍金推论,很可能“虚时间”才是真正的更本质的时间的概念,而“实时间”反而是我们所臆造的,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描述宇宙的模样而已。

  科学理论只不过是我们用以描述自己观察的数学模型: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所以去问诸如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实的”或“虚的”时间,哪一种是实在的?这仅仅是哪一种描述更为有用的问题。

  这和哲学中一直讨论的本质、本体的问题,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中,同样找不到答案。

  20世纪以后,哲学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的境界,甚至已经被宣布终结。而科学一骑绝尘,除了少数人之外,变得过于专业性和数学化。一边是研究的结果不断指向和哲学殊途同归的方向,一边是科学家和哲学家在身份上的泾渭分明。

  康德曾说过:这世间有两样东西让我们越思考越是迷惑,一是我们头顶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

  我预感,未来解开迷惑的希望,将会在那些同时具备数学能力和哲学思想的人类顶尖智者们身上。

  《时间简史》读后感(五):站在奇点的伟大科学家的孤独,总结与呐喊

  想说的是希望更多的读者去阅读这本书,特别是男生!

  为什么?

  可能大多数人不去读这本书是畏惧那一个个深奥的数学,物理原理,但是我们可能忽略的是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霍金先生把这些数学上令人生畏的主题表述得更清楚!

  在最后一章中,霍金先生反复用间接的方式自己的科学价值观:

  “在19世纪和20世纪,对哲学家或除了少数专家以外的任何人来说,科学变得过于专业性和数学化了。哲学家把他们的质疑范围缩小到如此程度,以至于连维特根斯坦,这位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都说道:‘哲学余下的任务仅是语言分析。’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哲学的伟大传统的何等堕落啊!”

  “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个完备的理论,在主要的原理方面,他应该及时让所有人理解,而不仅仅让几个科学家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与讨论我们和宇宙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从中我更加感受到了霍金先生的孤独和迫切的心情,虽然他不喜欢牛顿,但是可能他很是怀念牛顿时代人人都能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思想吧!

  《时间简史》是本总结之书,不是研究报告,也不是学术论文,我觉得这可能是每个伟大的科学家都想分享的,但不是每个科学家都能做到能这样以日常生活的隐喻来诠释极端复杂的主题

  《时间简史》是当代物理学有关宇宙的组成,创生和演化的权威总结

  读它的时候会不断感慨作者的逻辑性,也会感觉到自己血液和坐在轮椅上的那个人一样的沸腾

  《时间简史》读后感(六):《时间简史》个人短评

  即便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讲,这本书也没想象中那么难;当然,即便作为科普读物,它也没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一直觉得,很多书籍所涉及到的不同领域的知识,非常像围棋这种游戏,游戏规则简单,入门容易,而局面千变万化,内容博大精深。所谓本书,便是如此。从语言上来讲,我不认为本书有多么高深或者晦涩难明,我们觉得不熟悉与高深的仅在于某些概念和名词,至于某些实验与概念的原理阐释得已然非常清晰了,比如红移、紫移,光的波粒二象性,时间光锥等等(啥?你说黑洞本质看不懂——其实吧,我也看不懂。而且,霍金老小子不是正在修正自己的黑洞理论么?),毕竟我们是在接触新的领域、新的东西,而不是去论证这些东西,何况就算把这本书读通读透也不见得就能论证一些东西。如果刨去装逼与跟风的心态,我相信如果能有兴趣与耐心把这本书读下去的人——无论文科抑或理科——在内心里一定都希望能多点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这个无限的宇宙,以及这个困惑的自己。PS: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这套书装帧设计看起来都挺大气的,全彩铜版纸印刷,所以连价格都够大气。不过校对上再用点心就更好了。

  《时间简史》读后感(七):智慧以内,时空以外

  有比光更快的速度么?有,那就是思速。

  这是我编的名词。大清早,一眼望穿窗外巨大的广告牌,我的思想可以穿透到宇宙的边缘,不,宇宙以最近的理论来说,是无边缘且在膨胀中。那思维可以跟它一起膨胀。没有人能证实你所想的是对是错。那完美的想像,只属于一个人--你自己。

  如此幸福。在有时间之前,时间没有意义。时间是一只沙漏,用于归结,在宇宙诞生的起点之时起,用于发散。

  一部巨史如果仅靠时间记载,最终会丢失。时间中藏着太过臃肿的沙砾,你是一粒,我是一粒。

  绕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弯子,我丢失了我所想诉说的欲望。欲望在无止尽时,若疲累过度,则必然消亡。此道理与相对论的诞生异曲同工,与生命之存亡同归。

  爱因斯坦的年代,恰逢佛教南宗盛起。用佛教来说说他,可以概括为“放下执迷,修成正果”。如此说是因为:一个经典的试验,即在地球上以相对光的来向运动和垂直于光的来向运动的不同观测者,测得的光速相同。无数人顿时蒙了。若速度等同于距离除以时间,那么相对运动与垂直运动所测的时间无疑是不同的。相对运动必然加上相对速度,因此减耗了时间。无数人在这个圈子里走不出,爱因斯坦大声说一句:请别用距离来反推时间,请用时间来论算距离。

  如此一个华丽转身,实在是逼得紧了。悬崖边,没路了,怎么办,怎么办,想半天,还是在原地。不就是,转身嘛。

  世上大智之事,莫非若此。

  2007-07-30 10:37:35   

  《时间简史》读后感(八):时间简史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体现了一个天体物理学家庞大的知识量和综合能力。内容方面没的说。

  但是,单就这本书而言,这是一本看似华丽的书。

  虽然有许多图片,可以帮助人理解。但是翻译的不好,有些句子由于不完整而不好理解,而且很多句子是英式句法。里面被字句很多,不符合中文的习惯。

  如果这是因为译者在国外多年学习,同时又是从事科研工作,那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书中有些漏洞,完全是最后审核校对的责任。有重字,错字。这让这本书一下就看起来像一本盗版书。

  本人不排斥盗版书。在读的同时还可以修改错字。

  但是,一本正版的,力图有所完善的书,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在我看是不可原谅的。或许作为读者,我是过于苛刻了。我的概念里,一本合格的书的第一要义,就是没有刊印错误,除非是古汉语涉及通假字一类;这是出版社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奈何当今社会过于浮躁,人们不再追求完美。

  只是遗憾,这本书本应更好。可惜了。

  《时间简史》读后感(九):翻译有问题

  其实作为这种完全靠推理、论证来解读宏观的东西是很诗意的事情,不管正确与否,这都与亚里士多德空想出的一些关键概念相等同。特别是06年霍金出了这本书的修正版,修正了该书中很多的推断和结论--有些甚至完全相反。但唯一遗憾的是翻译的太过于死板,很多语句一定要联系了上下文才知道:“原来这个晦涩的词语是这个意思。”如果这本书能与擅长写作的文科翻译老师合作肯定会更好看。

  说不定拿给一些翻译小组更有意思。但是仍然不能掩盖其中的力量:科学的浪漫,解读宏观宇宙带来的兴奋、震撼,压抑不住的对科学的崇拜。

  霍金这样的人有着伟大的人格和道德,对于哲学,用了非常中肯甚至是夸大效用的评述,很伟大,不会诱导人们对任何一门学科产生偏见和误差

  《时间简史》读后感(十):羞并快乐着

  有一个朋友告诉我,我过往的物理成绩差,是因为年少时,在尚未拥有一定的经历前,即被强行要求学习一些不可实际测量的知识。比如,为啥加速度最大,速度为0?现在我肯定能理解了。

  有了他的鼓励,我下了决心,买了这本伟大的书。

  我已成年,我有坚韧的毅力,我有足够的勇气,我终于读完了它。

  也许我是适合做天体物理学家的,因为我在读这本伟大的书籍时,居然也能天马行空,跳入我眼帘的文字,可以自由排列,精美的插图解释,变幻出后现代的美术。

  当我合上最后一页时,我很快乐,因为我终于知道,原来学生年代最痛苦的不是我,而是我的理科老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