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ABC谋杀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ABC谋杀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0 20: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ABC谋杀案》读后感精选10篇

  《ABC谋杀案》是一本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ABC谋杀案》读后感(一):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ABC谋杀案》——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最不注意一根针?针插在针垫上的时候!你们什么时候最不注意一起孤立的谋杀案?当它是一系列相关谋杀案中的一起的时候。

  #13; 入坑读物,克里斯蒂不拖泥带水又带有英国幽默创作风格简直是魔药。 “ABC“的设计作为首创确实是很巧妙,但看到最后发现凶手实在草菅人命太过于冷血无情。

  #13; 开始我又一次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一心认定是那个略显神经可怜人一定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心里狂妄扭曲的凶手…⊙◡⊙

  (当然我觉得这还和作者采用两个视角的记叙方式有关

  其实凶手是真的聪明——为了掩盖一起谋杀而制造了连环杀人假象(何等心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替罪羊,不仅制造连环案,还企图为这场悲剧安排一场服众的结尾(可以说完全不把警察放在眼里,非常自大了);作为“受害者家属”懂得以进为守,时时掌握对方动态进展心理素质也是过硬)讲真还有点羡慕这种人,有勇有谋还有点偏执信心,要是用到正道上完全就是个完美的帅才。

  可惜他却成了杀人犯,而他的对手还是波洛。

  #13; 波洛是我更喜欢的一个侦探,而不仅仅是心理学家,虽然最终他还是分析动机一步步接近真相。他也是个典型的英国老绅士一举一动都是一股浓浓的英伦味,开个玩笑也是自带英(尬)国(笑)风格。这也是波洛系列的风格嘛。

  印象深刻的有三处波洛语录: 1. 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最不注意一根针?针插在针垫上的时候!你们什么时候最不注意一起孤立的谋杀案?当它是一系列相关谋杀案中的一起的时候。

  2. 对于一个有所隐瞒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谈话更危险的了!以为睿智的法国老人曾经这样对我说过:“人类为了阻止思考发展出了说话的能力,如果你想发现隐藏的东西,这是一种可靠手段。”谈话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揭示自我和表达个性机会,遇到这种机会,人们往往无法抗拒,而且每次都会露出原形。

  3.没有罪犯,他就亲手创造一个(大意是这样,实在翻不到原句了)

  至少我读到最后是从没有怀疑自己坚信不疑的假象的,可以这本书说是做到了这个系列的概括——“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ABC谋杀案》读后感(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一场连环杀人案件,几封被预先下达的死亡挑战书,被杀的人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这看似是一个杀人狂魔为了扬名,向大侦探波洛先生发起的挑战。但事实的真相并非表面看到的样子

  (下面是剧透十级警报!!)

明修栈道

  我一直都有一个非常邪恶想法,就是假如说有一个杀人狂魔,他所杀的人都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在旧时的侦探设备下,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证人,又怎能知道杀人凶手是谁呢?

  这篇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对这种杀人形式幻想

  为了使这种杀人模式更具形式感,犯下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在每起策划的案件之前,都会写信提前几天预告给大侦探波洛。而且,被杀害人的名字首字母,以及被杀害地点的首字母,刚好是以ABC为顺序进行的。每场杀人案件现场都会留下一本象征ABC的列车时刻表,以及出现一个卖长筒袜的推销员。这一切都让几个案子表现出一种相关性和仪式感。

  有没有一种看到怪侠一枝梅的感觉总会在案发现场留下一点痕迹,表明这场案件是他犯下的,但江湖上却无人知晓这位名扬四海的侠客是谁?

  在小说没有透露出这位凶手之前,我对这位精于犯罪的凶手充满了好奇,是怎样的自信,又是怎样的谨慎,才可以狂妄地把要犯下的杀人案提前预知给波洛,而且在他们的严备防守之下还能屡屡成功

  所以在小说想要将凶手引向患有癫痫病神智不清的卡斯特时,我是万万不敢相信的。这样一场精心策划、具有形式美的连环杀人案,怎么可能是一个人在神智模糊的时候不经意间犯下的呢?

  这也将案件引向另一种可能性:借刀杀人,说的不是很准确,应当是借疯子的名号杀人。

暗渡陈仓

  真正的凶手克拉克正是这场连环杀人案的背后策划者。他为这场案件设计了凶手,一个有着心理疾病渴望得到世人认同的杀人狂魔。他为他安排了所有出现在案发现场的契机,使各方证据都指向这位他人意识中的疯子,然而真正行凶的正是这位幕后策划者。(为何有种碰瓷的既视感> <)

  而他犯下这一系列不相关的杀人案,只是为了掩护他的杀人案,将指向案件的矛头引向一个莫须有的杀人狂魔,而不是身边亲近人作案。

  用别的案件掩盖自己的案件,把真相引向南辕北辙方向,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

  一个人要何其冷静与冷血,才能不惜牵扯上不相干人的性命

  我对《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男主存在好感的,也许是出于一种对执拗又纯情的天才的相惜。但对于这个案件中的偏执狂,倒是有一种看不见其人性的恨意。

  看来,读者的爱恨还是很好左右的,一个可以被理解的人就能唤起读者的同情心,即便他是一个枭雄。

  《ABC谋杀案》读后感(三):读推理小说的时候,我想看什么

  推理小说当然希望读者想不到,想到了作者还怎么玩?

  可是,合上这本书时我忍不住想:从本格派推理到变格派推理再到说不清是什么的“推理”,变的是从严谨浪漫的描写方式,还是从根本改变了“诺克斯公平守则”?

  还有,我在读推理小说的时候,想看的其实是什么?

  我认为,当我选择一本小说的初衷是和作者玩一场脑力较量,那被藏匿和虚化的有效线索就变成了令人不快的作弊;而如果我仅仅是想听一个别开生面的好故事,那么写作精彩程度、离奇程度则是阅读的首要条件

  上述如果说法别人也赞同的话,不妨回头看看阿婆这本小说:

  首先,阿婆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出现的章节叙述形式,就像是一场电影不同视角,当我们慢慢融入到第一人称所在环境、跟着或喜或忧时,忽然抽离出来,看到另一个场景,由此“推断”这是作者所想要揭露的“真相”。

  而且,这样写也很有文学性。

  我猜阿婆用这样的手法,希望的就是“误导和藏匿”,但这方式不仅做作,还有个毛病:抽离太多,不易入戏,让人觉得生硬,感到别扭,怀疑章节出现的必要性,进而怀疑凶手本身,这样一来,反而破坏了小说本希望创造的思维障碍

  “适得其反”。

  但如果不这样进行呢?似乎会影响作品的精彩程度,“凶手会被一下子被猜出来”,毕竟在虚拟世界,凶手总跟在侦探身边,而这次的可疑人太少,总会有读者猜到的。

  那么,对于那个真凶,阿婆塑造的又如何呢?

  他的杀人动机是可信的,但做法不仅少有推导线索作支撑,在最后的解释环节更是奇葩,以至于阿婆不仅大量使用了“运气”这个词(你以为是用在假冒凶手身上的?哈!),更在写到D姓杀人事件时,说出一句“反正你知道,周围一定有以D开头的人”……这是多不负责任的说法,甚至让人以为她写到这,已经产生了自暴自弃念头

  回想阅读过程中,我怀疑过B姓死者姐姐和她情人有一腿,但由于姐姐理智,未必会杀人,也怀疑过C姓死者的秘书和真凶勾结在一起,可当我想到“做法”就打住了:该如何实施呢,嫁祸和其他三个死者的死亡过程——

  因为这,我跟随阿婆的侦探,一路探究凶手的行为和心,可到了最后,一切诱导和实施,归根结底都是“运气”的功劳,还有替罪羊的癫痫和失忆(为什么糊里糊涂被选中又没报案)……这不叫离奇,这叫魔性,真让人不太爽了!

  在我看来,运气这事主要发生现实世界里,是老天爷指尖玩具,不属于虚拟世界,更不属于编故事和看故事的人。

  好故事的存在,一方面在于逻辑,另一方面在于情感,这二者在现实世界基本都败给了命运,所以郁闷的人们才会想看、想听,否则干吗读推理小说,直接看彩票获奖名单不得了

  当然,我真的很喜欢阿婆。因为《无人生还》里的一段话,让我觉得她是世上少有的开明、聪慧真诚的人,可是眼前这本书,刨除那些细琐的幽默吐槽,我并没感受到上述优点

  相反,我觉得欲盖弥彰,其实是她认为自己这故事本身有点儿傻。

  《ABC谋杀案》读后感(四):阿加莎克里斯蒂完成了柯南道尔的未竟大业

  首先我说明一下,福尔摩斯是我看的最早的一部侦探小说,也是我早期最喜欢的一部。我很尊敬柯南道尔及他的书迷们,有些言论仅为调侃,请不要太当真。

  柯南道尔作为维多利亚女王的效忠者,创作过大量政治诗,他的文笔还是不错的,大量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福尔摩斯的形象也是难以磨灭。但他有几个致命弱点结构拖沓,节奏忽慢忽快,次要人物塑造不够,哲理性不够强。

  首先说结构。血字的研究恐怖之谷真的看到我吐血。小说完全分裂成两块:前半部分写破案,后半部分写动机。关键是有的时候动机写的比破案过程还长。于是血字的研究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跟我们讲了一个可歌可泣爱情故事,恐怖之谷讲了一个黑帮故事。我晕,我要想看这些我来看侦探小说干嘛?我去看简奥斯汀和教父不就好了么?我来看侦探小说干嘛?相比之下阿婆的小说在这方面就好多了。首先波罗在破案过程中是很少说废话的,可以说他的每一句玩笑都是为了破案服务风景描写的恰到好处,起调剂作用,有的时候借景抒情画龙点睛。但不会让人打瞌睡,不超过五十字但是在烘托气氛方面也取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而且文笔更加简洁有力,也很优美,没有渲染暴力和恶行,主要都是毒杀和枪杀,没什么血,也没有色情描写。其次阿婆的小说虽然都是长篇。但可以讲都是一气呵成,并且有大量的伏笔和悬念,整体性强,看的时候绝不会打瞌睡,语言简明扼要

  然后说节奏。福尔摩斯有的时候会跟涉案人员说上一大堆对话,还有一大堆冗长的环境描写,看的读者昏昏欲睡,有时候又要和罪犯搏斗,突然紧张,读者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打完了······相对而言,阿婆是不会这样的。波罗是个慢性子,因此从不和歹徒格斗,但是节奏把握的非常好,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在调查的过程中波罗会透露一些细节和推测,带动所用人一起思考,设下悬念,而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看脚印却不告诉我们他看到了些啥,干着急

  第三就是人物问题。柯南道尔塑造的最闪耀的角色就是福尔摩斯,然后还有啥?有人说还有花生啊?好,你跟我讲讲华生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好吧,所有人都懵了。华生很忠诚陪伴着福尔摩斯,然后呢?没有私心,没有个人的观点。但阿婆塑造的黑斯廷斯,在帷幕中就可以看到他有自己的想法,为了女儿他不惜去杀人,他被仇恨冲昏头脑,他会怀念自己美丽可爱的亡妻,想起她就流眼泪······他有自己的猜测和判断,和波罗互相嘲讽,开着玩笑,当他看到波洛的老态时,又是如此悲伤往事上心头······他带动读者们一起快乐,悲伤,忧愁愤怒,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平面化的人物。对柯南道尔来说,他笔下女性都是圣母白莲花,个个都像花生的妻子一样美丽贤淑,女性几乎不担当反面角色。但阿婆不是这样的。她是结果两次婚的女人,看惯了大场面变故,看透了形形色色的世人。她塑造的富兰克林太太,美丽娇弱,为了吸引丈夫的注意整夜整夜不睡,把自己弄得虚弱不堪,有为自己的粗心愚笨感到自豪,这些复杂矛盾的角色才是真实有力的。还有肮脏悲惨的杂货店女老板,过分美丽而遭受猜忌的的秘书,大胆叛逆的朱迪斯·····阿婆向我们展示了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最后说哲理性。也许是柯南道尔受骑士精神影响太大,他的作品充满着浓浓的惩恶扬善意味,除此之外就缺乏别的主题了。但阿婆不是这样。她的每本书都是风格各异,在人物对白和心理描写中穿插着绝妙的对人性的讽刺。比如说富兰克林太太生病时受到大家的万千宠爱,后来又有一个女人受伤了,大家都去关注她了,于是弗兰克李太太十分失落,因为她的“”“首席病人”的位置被霸占了····可以说把女人的微妙心理描写的惟妙惟肖。还有尼罗河上的惨案,结尾时菠萝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女人最想要的只是男人爱她”,可谓本书画龙点睛之笔。阿婆同时还研究犯罪心理学,她的书中大量对人们心理的分析,对人性的窥探,对善与恶真正标准的质疑可以说让作品的思想水平已经远远超过那些以情节为濠头的侦探小说。

  柯南道尔是伟大的,他为侦探小说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最经典的模式,阿婆这个天才深受他的影响,将侦探小说发展成熟,推向了无法超越的顶峰。两个人不存在谁高谁低,只是谁先谁后的问题。没有前者的摸索也就没有后者的辉煌。

  《ABC谋杀案》读后感(五):ABC谋杀案

  1936

  ● ABC:杀手

  ● 亚历山大·波拿巴·卡斯特

  ● 信上没有指纹:6月21号,请留神安德沃尔。

  ● 一个名叫阿谢尔的开烟草报纸铺的老太太被人杀死了。

  ● 警方:那个女人和她丈夫的关系不好。他酗酒,品行恶劣,不止一次威胁要杀了她

  ● 警方:22号凌晨1点巡警发现尸体。根据路人反映,死亡时间应该在21号5点半到六点之间。

  ● 警方:阿谢尔太太曾在罗斯太太家里当厨娘,得到一点遗产后开了烟草铺,死于脑后重击。

  ● 警方:柜台上有本ABC列车时刻表。

  ● 波洛:她背对着袭击者,显然,她当时正猫腰给顾客拿烟草或香烟。

  ● 艾丽斯·阿谢尔:第一位死者。

  ● 玛丽·德劳尔:阿谢尔太太的外甥女。

  ● 波洛:那个时间段是店里最忙的时候,也就是说,相当多的人会在人行道上走来走去。凶手选择的时间很好。

  ● 帕特里奇:5点半去她店里买过东西,她还活着。银行职员。

  ● 里德尔:铁路工人,6点去的她店里,没看到人了,那儿有本列车时刻表。

  ● 第二封信:7月25号,贝克斯希尔。

  ● 警方:贝克斯希尔的海滩上发现了一具女孩的尸体。死者名叫贝蒂·巴纳德,是咖啡馆的女服务员。和父母住在一幢新建成的平房里。死亡时间是在晚上11点半到25号凌晨1点。

  ● 警方:死者身下有本ABC,打开的那页正好是去贝克斯希尔的火车。

  ● 警方:死者被自己的腰带勒死。

  ● 老板娘:她长得很好看,是固定员工。

  ● 希格利:贝蒂有个朋友在车站附近的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上班。她没向咖啡馆里的任何一个人透露她昨晚的计划。可能是去见那个朋友了,穿了一条新的白裙子。

  ● 父母:贝蒂已经和唐纳德订婚了。

  ● 姐姐梅根:她是个十足的傻瓜。唐总吃醋,贝蒂喜欢和别的男人出去玩。一个月前他们因此吵了一次,唐说总有一天要杀了她。

  ● 唐:她告诉我她要和一个女朋友去圣利昂纳兹,我去了圣利昂纳兹的车站,根本没见到他。

  ● 警方:一个餐厅服务员证实,24号晚贝蒂和一个中年男人一起吃过饭。还有人证明9点她和海军军官在一起。

  ● 波洛:心地善良的杀人犯!如果没有ABC的警告信,阿谢尔会因为杀妻被捕!唐纳德也可能因为谋杀贝蒂被捕。

  ● 第三封信:8月30号,彻斯顿。(27号写的)

  ● 黑:现在波洛住在白港公寓,而信上的地址写的却是:白马公寓,波洛收。

  ● 警方:卡迈克尔·克拉克爵士被人猛击头部而死。瓷器收藏家。

  ● 警方:死者身上有本时刻表。

  ● 弟弟:嫂子得了癌症,克拉克因此深受折磨。他每天晚上都会出门散步。

  ● 特别小组。

  ● 波洛:由于你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些东西迟早会显露出来,呈现出一种你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意义。

  ● 克拉克夫人:格雷小姐是个撒谎精,我亲眼看到当天她在门口和陌生男子说话。

  ● 第四封信:9月11号,唐卡斯特。

  ● 当天当地会举行赛马会。

  ● 格雷:那个人是个退伍军人,来推销长筒袜。

  ● 波洛:那间卧室的椅子上,一双新的长筒丝袜。你说到你母亲哭,因为发生凶杀案那天她给你妹妹买了长筒袜。

  ● 波洛:无论是多么精心的策划,没有运气也成功不了。

  ● 目击者:在电影院,他假装绊了一下,然后把身子探向前面的座位去捡帽子,拿刀捅死了那个可怜的家伙。

  ● 目击者:他走路一瘸一拐的。皮肤很黑,可能是个混血儿。

  ● 警方:乔治·厄斯菲尔德,职业是理发师。

  ● 唐斯:目击者。警方:凶手搞错了,他认错了后背。唐斯先生,他想捅死的人其实是你。

  ● 有证人证明卡斯特当晚在酒店而非海滩上。

  ● 波洛:我将通过谎言了解真相。

  ● 波洛:容易受人摆布,卡斯特先生之谜就在这里。谋杀案每次他都在现场。饱受癫痫之苦的人通常会有记忆空白,有时候他们会忘了自己做过什么。要记住,卡斯特是个紧张兮兮、神经高度过敏,而且极易受他人影响的人。

  ● 波洛:我可以给那个梦一个合理的解释。你发现,妹妹的形象在你记忆中淡去,她的位置被姐姐替代了。在你心目中,梅根小姐取代了她妹妹,但你无法容忍自己这么快就对死者不忠,于是你竭力压制这个念头,想要扼杀它!这就是我对那个梦的解释。她并不值得你牢记。梅根小姐才是百里挑一的,她有一颗美丽的心!

  《ABC谋杀案》读后感(六):凶手章节并不是真正的凶手

  阿婆的推理让我再一次为自己的智商感到堪忧,因为看她的书不仅仅需要推理能力,更需要想象力,我设想了多种可能,但都没有猜中结局。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完,中间掺杂了很多其他书目,原因是本书前半部——至少是趋近结局之前的那部分——剧情太过平淡,但网友的超高评价又让我不忍心就此放弃,因此我在读完一半时就把它从我的“日常阅读书目”转移到了“实在无聊再翻开的书目”阵营中。

  先入为主是很危险的,之前深受《无人生还》的荼毒,经历了两夜未睡的阅读体验后,对阿婆的其他推理作品期望之高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以至于在看完《ABC谋杀案(The ABC Murders)》时,我还有那么点小失望,因为故事结局虽然始料未及,但还没达到那种“看完这本此生无憾”的地步。

  想来也是我欲壑难填。

  所以如果你问我这本书该不该推荐,我持保留态度,如果你对推理小说感兴趣,看看也无妨,如果你想了解一下,也可以往下看我带来的无剧透剧情介绍。

  在这本书中,大侦探波罗终于闪亮登场,他于1920年在作者的书中出现,时至本书发表已经过去了16年,在此期间他曾经办了十余起案子,《ABC谋杀案》是此系列的第12本。他和好基友黑斯廷斯就如同福尔摩斯之于华生,成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推理小说的标准配置。波罗系列同样采用了好基友视角,以“黑斯廷斯”为主人公“我”,叙述朋友的办案过程,书中偶尔会掺杂第三视角章节,此时都会在章节名称位置标注“并非黑斯廷斯上尉的个人叙述”。

  在这本故事里,波罗收到了狂妄的杀人犯的书信挑衅,一个自称ABC的人声称将会按照ABC列车时刻表的顺序杀人,第一次会在地名首字母为“A”的地区杀害一名人名首字母为“A”的人,接下来是B、C,以此类推,并且每次杀人后都会留下一本ABC列车时刻表。

  凶手一共连续杀害了四个人,从A到D:安德沃尔的阿谢尔太太、贝克斯希尔的巴纳德小姐、彻斯顿的克拉克爵士与唐卡斯特的倒霉路人甲,整本书的前五分之四,波罗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倒霉的替罪羊撞到了枪口上,他才幽幽开口,揭开案情的迷雾。实际上细细想来,作者的伏笔埋得很深,猜不出来,也只是我智商不够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起谋杀案发生之后,侦探将前三个被害人的家属聚集到了一起,煞有介事地发表了一次演讲,并将这几个人全部抓进了故事主线索中,原以为这几个打酱油的角色只是走走过场,殊不知每个人物的举动都隐藏着线索,如果你擅长心理分析,这一段将十分值得玩味。

  而那个唯一以第三视角写作的嫌犯章节一共出现了八次,章节中描述了一位叫卡斯特的先生,他将作为本案头号嫌犯登场,不过对于他的最终结局,我不能剧透,到此为止。

  阿婆的小说多着重于心理与对话,人物个性鲜明、处处埋有伏笔,相比男性推理作家,细腻的思维赋予她作品更多娓娓道来的意味,这是一位十分会把控剧情节奏的作家,我想我今后的书单里将会长期出现她的名字。

  微博:@木本缺一

  《ABC谋杀案》读后感(七):說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偵探故事和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偵探故事

  我偵探小說讀的很少。除了少數零散的其它家的故事,看得較多的基本只看過三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布朗神父。

  阿加莎寫過好幾個偵探,最有名的是波洛,其次是馬普爾小姐,其它偵探相對知名度不大。沒有名偵探出場的,也有名作,如《無人生還》。柯南道爾則獨沽一味,全部作品都是有關福爾摩斯的,而且都是以華生的名義“寫”的。

  福爾摩斯的幾乎全部小說(只有極少數極少數幾篇例外)都是華生“寫”的,所以華生不能消失。(波洛故事裏有個黑斯廷斯,顯然就是“華生”。但大概是爲了和福爾摩斯區別,黑斯廷斯並不是每部波洛小說都出場)準確的說,福爾摩斯也有華生沒參與的案子,但那華生不知道,就沒寫。整部福爾摩斯,都是“華生紀錄”的福爾摩斯和華生共同參與的案子。所以華生不能缺場。

  福爾摩斯的故事,現在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福爾摩斯有他的優點,否則不會成爲偵探小說最著名的代表。一提推理小說的偵探,人們第一想起來的大概都是福爾摩斯。有一點,人們可能沒有注意到。單就題材說,福爾摩斯的故事涉及的題材其實比阿加莎的故事廣。阿加莎的故事幾乎全部是謀殺案。但是福爾摩斯的故事不都是謀殺案,裏面什麼案子都有,我沒統計過,但是各類非謀殺案絕對佔相當大的比例,甚至有的是極輕微的犯法,比如三個大學生,有的根本不構成犯罪,比如黃面人,等。

  爲何如此,大概和阿加莎的故事基本都是長篇有關。短篇可以像紅髮會似的,最後一個人沒死,只是試圖偷銀行未果,像三個大學生似的,講的就是考試漏題,像黃面人似的,只是一場誤會,但是長篇如果寫了兩百多頁,最後就是這麼一個結果,就很可笑。能撐起長篇分量的,只有謀殺案,所以阿加莎的故事,基本都是謀殺案。

  《ABC谋杀案》读后感(八):不寒而栗的谋杀

  上次读过《沉默的证人》,乐不可支。至于书中表现的愚蠢的年轻人一代接着一代,谁也不曾被饶过,得过且过吧。

  在微信读书又接着买了两本阿婆,这本ABC更著名一点,案件设计得更复杂,跌宕起伏,波洛总是慢人一步,““那就让我们看看,聪明的波洛先生到底有多聪明。”

  化名ABC的连环杀人狂按照列车时刻表的字母顺序,一步步实施杀人计划。他狂妄地向波洛发出挑战书,整个英国因此陷入恐慌。A:安德沃尔,B:贝克斯希尔,C:彻斯顿……每成功犯下一条命案,凶手就更为自信,而波洛,似乎总是迟到了一步。 ”

  当然,波洛还是波洛,完美的剥茧抽丝,几个案件各有侧重,出场人物各有作用,还是完美的阿婆的案子。偏狭人格疯狂的谋杀,为了掩饰凶案犯下更多的案子,这个凶手让人不寒而栗。

  只是。。也许我现在看阿婆的角度变了,现在更喜欢阿婆字里行间的人情世故以及当时英国的地理风物还有波洛和黑斯廷斯的互动。

  这本呢,案件的紧迫感更盛,我关注的边角悠闲就有限,(回头看微信读书上留下的标记,好像当时读的当时也乐在其中呢。波洛随口说的人的小特点,对付路人甲的那一套还是趣味横生,还有调侃黑斯廷斯的片段,波洛的长相和胡子开玩笑的时候。)所以,虽然案件更复杂。却不是我的茶啊。我在侦探小说里看人情,是我的恶趣味。而且案子太复杂,让我紧张。所以我对日式推理有些敬而远之。越炫耀诡计设计得完美,越有些隔膜。咳咳,我好像错过不少好东东。

  花在类型小说的时间有点长。我又进入纠结时间。读什么都像吃糖豆,口味不同而已。我也不会成为经天济世人才,还是乱读书吧。

  《ABC谋杀案》读后感(九):谨让我对克里斯蒂献上我的最高敬意

  这是我读克里斯蒂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如雷贯耳的《无人生还》,也就是开创了推理小说最精彩模式—暴风雪山庄的第一名作,克里斯蒂不愧是大师中的大师,如果说柯南道尔让人了解了推理小说,那么克里斯蒂就是推理小说辉煌的缔造者。

  转而看向这本 《ABC muders》,克里斯蒂又开创了一种不知道影响了多少推理作品的模式—通过特定的关联物,将特定谋杀隐藏在系列谋杀之中,之后直接发展成了:通过一些串联相同点,发现凶手的动机。 另外死亡笔记也抄袭了书中一种侦查的方式,凶手故意提议把案件所有有关人员聚集在一起,一起寻找犯人,这既可以让凶手知道情报,又可以防患于未然。

  所以,谨让我对克里斯蒂献上我的最高敬意,因为她是推理小说模式的开创者。

  《ABC谋杀案》读后感(十):连环谋杀案:精彩的心理分析,一般的情节设置

  在看了几本阿加莎的小说后,我才开始读吧友推荐的这本阿加莎入门必备《ABC谋杀案》。这个故事颇有些趣味的地方在于,它是赫尔克里波洛和他呆萌挚友黑斯廷斯上尉共同参与,并大部分由黑斯廷斯讲述的,令作为读者的我,颇有福尔摩斯和华生再度联手的感觉。

  虽然,故事中夹杂了少许由黑斯廷斯脑洞构成,并被作者美其名曰“不能忽视的人性和个人因素”且“经过波洛审查”的chapters,也丝毫不掩它情节紧凑的光芒。案情步步紧逼,少了悬疑,多了分析,对个人心理的分析。从作案手段推测凶手的性格,从动机中找寻真相。波洛和众人的对话中,更不乏准确精彩,令人产生深刻共鸣的日常生活小细节分析,记得最清楚的无疑是第十八章,当A案中被害人的侄女玛丽回忆起要和姨妈一起庆祝生日时泪水盈眶,多么真实生动的感情!我们在经历巨大的悲伤后,忆起往昔小事,不也常常感到心中酸痛嘛!对这难过的泪水,作者借富兰克林克拉克之口告诉我们,正是这种“很快乐,再自然不过”的小事在悲伤的鸿沟才显得更加渺茫,难以逾越,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个人自发行为、意识的研究和对人性的细腻思考。

  美中不足的是,正是因为这种缉拿凶手的紧迫感,快节奏,导致人物的性格刻画上少了些许细腻:对于男性,只在一个性格关键词上作强调,甚至最后凶手浮出水面时,其多重的性格也是在随后波洛“细微之处的思考”中补加的;女性的性格则显得生硬单一,仅用漂亮,善良,聪明等描写词加以修饰,除了梅根巴纳德的强势和病恹恹的克拉克夫人,其他女性性格几乎无甚分别,莉莉的善良显得突兀又夸张,像是刻意推动情节而为之。诡计并不难猜,熟悉阿加莎风格的人估计都能猜到,A.B.卡斯特先生绝不是凶手,至少,不是全部四案的凶手。但有一点估计猜对了很少,就是四起案件真凶其实都另有其人。但这一点也是我很不认同作者的情节设置的地方——这样也太不尊重卡斯特先生的智商了吧!对于一个内向怕事的人来说,推销长筒袜,赶哪天去不是去?即使必须按公司规定前往,延搁个几个小时又有何妨呢?!凶手的做法太大胆太理想化了,就那么坚信看个手相就能给卡斯特先生足够的心理暗示并且让他相信自己的“宿命”?坚信每起命案发生时卡斯特先生都乖乖的制造在场证明?然后凶手就踏踏实实的犯罪去了?!简直比《罗杰疑案》那位的一刀毙命还不合情理。个人认为,如果作者设置两位凶手,一个对ABD案负责,另一个对C案负责,也许情节上更合理些。

  综合起来,此书适合作旅途消遣,并没有许多值得细细推敲的逻辑,速读也不会遗落太多细节(可能因为是黑斯廷斯记录的吧),对心理的分析浅显入微,情节构思则略有瑕疵。对它的期待值不要超过黑斯廷斯对指纹的期待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