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洋夜行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9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北洋夜行记》是一本由金醉著作,魔宙出版 /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6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一):编辑手记:比我认真的编辑多得是,只有我遇到的这个作者天使

  我见过新书上市时以各种形式宣传自己书的作者,但是在推广新书的文章里,以50%的篇幅推书,以另外50%的篇幅捧编辑的,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惊喜来得过于突然,我做梦都没想过自己会出现在一篇阅读量十万加的文章里,颇为不淡定了几天。然而事后细想,老金真是个好心人,他也许是担心我以后会失业找不到工作,所以在文章里卖力地给我做了一个硬广!其实,比我认真的编辑多得是,只不过我遇到的这个作者,也许是老天赐给我职业生涯的天使吧!

  《北洋夜行记》故事系列在魔宙公号刚发了一期,我便被吊足了胃口。在那篇序章里,故事从2016年夏天讲起,北京潘家园一个旧书商离奇死亡,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本从未公开过的民国笔记。笔记记载了北洋年间一系列罪案实录和神秘事件调查。旧书商生前好友金醉是一名都市传说研究者,他发现,笔记中暗藏了一些被历史忽略的真相,以及众多显赫人物不为人知一面,这本笔记的主人属于一个隐秘群体——夜行者。

  除了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更让我吃惊的是故事里的实物图片——洇染模糊的手写书单、破旧的金家老宅院落、落满灰尘的旧木箱、箱子里各种民国时期的遗物,甚至染血的杀人工具——一本厚书……我像其他粉丝一样追问: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同时产生了强烈的要拿下它的愿望

  几经周折,我终于联系上了作者老金,他跟我约定了一个遥远的见面日期,遥远到跨过了新年(印象中至少是1个月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在台历上标注了“见老金”三个字。在等待见面的那段时间里,我中“北洋”之“毒”越来越深,以至于对“见作者”这样一件对编辑来说稀松平常的事,竟然充满了莫名的紧张激动——就像将要去接近一个别人无缘接近的真相,故事里的场景、人物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摘也摘不清。

  见面那天飘着小雪,我走在老胡同里,经过一个个或气派或杂乱的四合院,想象着会不会无意间经过金家老宅。最后我找到的地址,是幢自建的二层小楼,整体水泥墙围得严严实实。门口没有任何关于“魔宙”的标示牌——那是肯定的。我按响门铃,一个男孩为我开了门,并把我带到一楼老金的门口,便上楼去了,没说一句话。除了男孩和老金,我没有在这里见到其他任何有生命东西

  一进老金办公室,赫然见到迎面一尊跟房顶那么高的台湾三太子塑像耸立在墙角,它默默看着我,形成一种威逼之势。四合院里没有集中供暖,地上只开着一个电暖风,我望着对面胡子拉碴的老金,心里只有一个字——冷。

  后来,我终于搞明白了,我的这种激动、紧张的感受,其实就是“都市传说”所要带给读者的情绪体验。“都市传说”的叫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简单来说就是指在都市间被广为流传的故事,如恐怖诡异幽默阴谋等。都市传说的内容多数是能够潜入现代都市人心灵之间的空隙、拥有奇妙真实感的东西,同时让人感受到恐怖。但是人们越避讳恐怖反而越觉得其拥有魅力,这就是都市传说的本质

  所以,《北洋夜行记》的故事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重要,当你追问这个问题时候,你其实已经相信了。

  关于《北洋夜行记》实体书的成书过程,的确是经历了十月怀胎外加难产的艰辛,但是我想说我其实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满怀着热爱去做一本书,跟为了完成出版任务而去做一本书,心境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记得做装帧设计的那段时间,我像着了魔一样,见到一本特别点的书就想去摸一摸,研究一下它的用纸和工艺,并脑补一下把它用在我的书上的效果。我从印务那里把所有纸厂的纸样展示册全部抱到了自己的工位上,一个纸样一个纸样地摸了好多遍,并跟我们的装帧设计师一林一起探讨。

  一林是个很有灵气姑娘,同时也是魔宙的粉丝,她跟我一样,也是满怀着热爱在做这件事。所以你看这本书的内文版式,每一篇故事开头那张图都不同,要从每篇故事的插图里面选择一张有意思的图,嵌在那个细长的小框框里。说起来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是一个设计师主动放弃简单的千篇一律的设计,宁愿在每个故事上都费一番脑筋,那是只有真正喜欢才会不厌其烦的。

  本书低调奢华的内封,是我们在书店里看到了一本书的黑色触感纸烫金封面,从中受到启发灵感突发一气呵成的。这个内封方案发给老金他们,赢来了一片赞叹,甚至有人说,不要再纠结外封的设计方案了,直接把这个做外封吧!

  而相比之下,外封的设计则一波三折双方一直争论不休。最终采用的这版封面,是魔宙的设计师司马逸笑提出的方案,由一林协调完善的。这版封面非常大胆、夸张,可能有些读者会不喜欢作为责编,我也颇适应了一段时间,但我承认,它绝对是“魔宙”味道鲜明的一版封面。

  最后想对读者们说一句,作为本书的责编,我一直努力在书的呈现效果与印制成本率之间寻求着最佳的平衡点,为了不糟蹋你们心目中的好故事,我真的尽力了。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二):从故事中了解北洋社会百态

  《北洋夜行记》是金醉的一本短篇侦探故事集,讲述夜行者金木的破案故事,时代背景设定在北洋时期。北洋时期政局多变,社会秩序稳定老百姓生活都很艰难,民间乱象丛生。按照书中的背景设定,夜行者,是一个类似私家侦探的隐秘群体,金醉的太爷爷金木也是其一。

  这本书中的侦探故事都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太简单,民间故事集的感觉。吸引人的是北洋民间特定群体背景的呈现和对凶手人性的反思。

  故事中穿插了北洋时期三教九流的背景解说,行业习惯规则介绍。所谓行有行规,甚至盗匪都有规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难免跟这些人打交道,甚至就是其中的一员。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所接触的人,也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行为。这些能够带我们去了解北洋民间生活状况

  身在青帮的人,可以依靠江湖地位、按照江湖规矩行事,协助金木破案,甚至有些许侠义的色彩

  清末义和拳闹得轰轰烈烈曾经参与其中的拳民和女性成员红灯照,他们也许并不清楚自己将要经历些什么,只是无意识地卷入其中。而那些闹拳乱的血腥经历,会影响他们终生。开黑店的大师兄(义和团每个“坛”的头领称为大师兄),晚上习惯把自己扮成齐天大圣,也许早就分不清自己的真实身份

  从皇宫里被赶出来的太监,他们想要给自己留个全尸,始终不忘还存留在宫中的“宝贝”,至死都不肯放弃执念

  天桥上耍把式的民间艺人,不但各有绝活,还贩卖着让人上瘾的大力丸。

  八大处的娼妓和妓馆分着三六九等,还分着南派北派。除了暗娼,她们都有正式登记,需要交税,如果想从良还可以到济良所挂牌,等待合法赎身。争夺生意和争分吃醋又惹出各种祸端。

  还有那些扶乩占卜、活人祭祀、竹签测命、少数民族的蛊毒……各种迷信活动,其背后是普通百姓对艰难生活寄予的一份美好希望和对神明的敬重,也不幸成为心怀不轨之人愚弄百姓的花招。

  车夫、挑粪工、送水工,这些社会底层百姓也都各有难处,卷入不同的纷争

  除了这些北洋风物之外,故事中呈现的是非曲直善恶拷问,也让人惊心。

  有些人仅仅为了个人谋利就做出伤天害理罪行,简直灭绝人性令人发指。另一些人,他们的确做出的恶行,甚至是极恶之事,但若去追究他们作恶的缘由,会发现,他们也都是战乱时代的受害者。善恶一念间,面对生存的威胁、社会的不公,还能够守得住道德底线么?

  五岳门对被拐卖儿童的残害,是全书最揪心的。那些被残害致畸形的儿童,不过是走出家门被拐子欺骗的无辜孩子。无论什么年代,对儿童犯罪都天理难容。

  饥荒中为活命而食人肉的刘三,永远摆不脱道德的审判、心灵折磨。为了平衡自己,他就自封为判官,以同样手段审判别人,从中求得心理安慰。一个受害人,就这样转变成一个杀人凶手。

  杨小松冷血杀了黄家全家,可他内心的愤恨,是直指整个社会的。黄家对他算是有恩,从没有刻意刁难。他与黄家小姐相处,因教育水平和个人认知差异,而产生了误会。他没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他只是转为强烈的恨。

  他恨出身的不公平,他恨社会的不平等,他恨城里人对乡下人的歧视。但他把自己遭受的所有不公平,都归结为对城里人的恨意和不满,并针对与他无冤无仇的黄家全家下手,难道不是另一种歧视么?他对城里人的认识并不客观。他用残杀所发泄出来的恨,也是带着个人偏见的。

  如果把案件追究到人性层面,会发现,北洋的这些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似影子。不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当人们决定去行凶作恶,就是自己选择了恶念。而恶念通常只会带来恶果。

  北洋的乱世造就了一些极端的环境,逼迫人脱离人性,为了生存而吃人,但那毕竟是少数情况,是当时整个社会大环境所致。更多的时候,恶就是恶。能否守住善恶底线,就是对人性最大的考验,也是人与人最根本区别

  2017.11.23雾凇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三):通俗却不流俗,虚构却又真实

  在豆瓣,因为阅读,认识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喜欢读书,却做了与电影相关的工作,日常很忙,远离了图书,有过转行的打算,与我交流,现在回看都是四年前的往事了,不觉时间飞逝。

  其实不只一位朋友因为热爱阅读有投身出版业的打算,而且事业小有成就男生偏多,我给出的建议就是从理想出发,出版是个很美好的行业,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当然,除非你把图书当成商品,这个行业里就不只编辑一种职位了,离纯粹的阅读远一些,离物质丰盈就多一些,人生总是免不了取舍。

  那位朋友最终选择了离职,但是也并没有投身出版业,不知道是否考虑了我的建议,仔细想想可能与性格相关,后面我会提到。

  离职之后,他辗转一番,最后选择出来创业,2016年开始与朋友运营公众号,高峰回落,红利期已过,却正正经经做起公众号,确实需要勇气,当然更重要的是明确的方向

  犹记得当初推送我公众号时就眼前一亮,可谓剑走偏锋,历史、社会、猎奇、重口、悬疑、探秘,最重要的是好故事。

  碎片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最大区别就是抓人、精湛与共鸣有趣的故事、强烈的观点、契合的情感,这样才能杀出重围。凭借引人入胜的故事,另辟蹊径的取材,不到两年,魔宙已经达成了10万+的阅读量,而今也出版了纸书,如果读过其中的文章,就能猜到这种必然性,所谓内容就是王道。魔宙的故事其实很见功底,作为通俗文学而言,已经算是非出色了,换句话说,在国内当下,同类型作品确实相对单薄,这也让魔宙的故事有了更大的增长空间,就像影视化了的《河神》、《白夜追凶》一样,魔宙的故事也是极具大IP潜质的,所以,我也很看好未来的影视改编。

  回来说说我钟爱的纸书,拿到《北洋夜行记》实体书后,我才认认真真的把所有故事读完,虽然这些故事早前大部分已经在魔宙推送过了。不太喜欢碎片化阅读,这是我的矫情,也让我错过很多发现,遗憾,却无奈。朋友虽然经营公众号,却对纸书也有一份执念,当把文字转换成纸书时,也在审慎的挑选出版方(详情可见公众号推送的有关图书出版的文章),很幸运,他们遇到了有心,并且有很大自主权的编辑,于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意外的出色,而且定价也极其良心。以前是网文,现在是公众号文章,当他们变成实体书后,有没有必要收一本,完全在个人,同样作为读者,我只能说这本书的实体书极具实体书的意义

  好了,终于要开始聊内容了,所有的“吹捧”,在我,一定是基于对内容的认可。我有很多藏书,随处乱放,我家老人,会随便拿起阅读,作为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但是,我的大部分图书,他们读不进去,因为大多是文学,还是外国文学。但是像《北洋夜行记》,他们一定会读的津津有味,这就是通俗文学,也是全民阅读的范畴。可是它也会受到一部分读者的抵触,血腥、暴力、邪魅、诡谲以及社会的阴暗面儿赤裸裸的呈现在你面前,很多女性读者应该不会喜欢,恰巧我是重口味阅读者,所以是合乎心意的。但是更加让我欣赏地方,是金醉的写作方式,可以想见,他如何的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梳理时间线,把民国的真实人物融入到作品里,让那些叱咤风云者成为一个有名有姓的甲乙丙丁,而从不曾留下姓名小人物真正跃然于纸上,变成主人公,就像后记所言,让那些“砖缝里的骨头”重现历史,虚与实,真和假,徒增了无限的畅想,而在每一宗社会案件的背后,依然传承着以古喻今的味道,也就平添了一份责任感,这也是现实主义的意义,谁又能说它单单只是故事呢。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翻出了旧时的聊天记录,记起金醉也是个摩羯座,于是就不难理解作品里的考究、慎密和干货了,土相星座可能大多都极其追求逻辑性,而人物的丰满性也就难免有一些缺失,比如金木的人物痕迹就很重,明显借鉴了西方硬汉侦探的元素,只是人家醉酒,他抽大烟。不完美,甚至破败的人物形象是悬疑推理类作品中的一贯风格,这点倒无可厚非,只是金木身上还是缺少了一些鲜明特质,有点流于平淡,不免遗憾。

  前面又提起星座的话题,是为了回应开篇提到的性格问题,有意思的是两位向我咨询图书行业前景的友人都是摩羯座,最终他们也都没有迈进这个行业,却又与这个行业无限接近,一位已经成为了专职写者,另一位也在玩票中出版了自己的图书。执着也谨慎着,这大概是一部分摩羯的一点点相似之处吧。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四):砖缝里的骨头

  如果你曾坐在咖啡馆听别人谈话,就会留意到,人们总会不经意地评价过去的人和事。要是你没泡过咖啡馆,随便回想几次你听到的谈话,也会发现确实如此。

  讲过去的人和事,并加以点评,几乎是每场谈话无法回避的。

  这里的“过去”,一般不太遥远:前天,上周,有一年⋯⋯最多再远一点,“那时候,我妈还没生我”。

  当谈话跨越到讲话者出生以前太远的时代,就变成了“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的历史故事,往往来自书本、课堂和影视剧。这些超越人生经历的故事,和亲身经验混合杂糅,形成了当下的我们。

  你随便一开口,就包含了过去所有的人生经验和对历史的理解。

  《北洋夜行记》故事里,有两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曾在清宫做太监的赖小辫,一个是在隆福寺卖人肉抻面的刘三。

  赖小辫年轻时为了谋生,自己切了下面,进宫当了太监。后来给赶出宫,连自己的“宝贝”都没带出来。别的太监为找回“宝贝”费尽心力,他却说:“我现在过得舒坦,还想它干嘛?”于是,他嫖娼找乐,后来还结了婚。当年自己“甩柜儿”的故事,他当作笑谈讲给人听。

  刘三年轻时,差点在饥荒里饿死,为了活命,他吃了人肉。这件往事成了他无法越过的利刃,时刻绞杀他,只有化身为道德审判者,他才能觉得舒坦。于是他像背负使命的行刑者,一个接一个地杀人,再将人肉卖掉,“看见那么多人都喜欢吃人肉,心里总算踏实了”。

  一个人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不是因为他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他如何看待过去。单一个体如此,社会也是如此。

  美国历史学家柯文(Paul A.Cohen)在其研究义和团运动的著作《历史三调》中,提出三种看待历史的视角,也就是所谓Three Keys:事件(Event)、经历(Experience)和神话(Myth)。

  历史学家讲述过去的一段历史时,往往是上帝视角。为了讲述,他去定义“起因”“发展”和“结果”,并将其放在更广阔的时间区间内审视,挖掘“意义”。这种历史讲述,把历史当成了可以定义、描述和解释的事件,是一种最常见的历史“塑造”方式。 这样的塑造,往往将鲜活多义的历史变成时间线上的呆板标记。

  事件讲述者重塑过去的过程,神话讲述者则给予过去解释。他们为了某种目的—政治、意识形态或自我情感,截取历史片段或某些特性,来下结论,宣称这种结论是对过去的“正确”解释。

  1918年,陈独秀曾写文章批判义和团,认为这是一段“可笑可惊可恼可悲的往事”,“要想义和拳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

  此时的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向往“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当然要彻底反义和团。

  1924年,陈独秀又写了几篇文章说明他对义和团的看法。这次,他将义和团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并列为重要的国民运动:“⋯⋯义和团之藐视条约,排斥外力外货及基督教,义和团之排斥二毛子三毛子—帝国主义者之走狗,都无可非难⋯⋯”

  不同时期,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不是陈的思想有了实质性变化,而是他所处的阵营和宣扬的观点需要这种转变。

  “为我所用”,就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将历史资料工具化。这种情况下,历史往往成为讲述者的论据库,成为当下观点的背书。

  最喜欢此种讲述方法的,往往是振臂高呼者。要想一呼百应,就需要煽动和统一思想,不知不觉便会出于现实目的曲解和选择历史信息。这不是以史为鉴,而是以史为剑。

  为什么多数历史记载喜欢找典型,做里程碑?一是便于确定事实的“唯一性”,二是便于确立解释的“正确性”。这样的历史书中,手持利刃冲锋在前的领袖,往往居于画幅的中心,名垂青史。然而,关注典型和里程碑,是最无趣的。

  相比之下,我更关心错综复杂和没有经过学者“合理”解释的历史事实—当时当地人的“经历”(Experience)。

  被皇帝赶出宫的太监、因饥荒逃到北京挑粪的河南人、被军人欺凌的巡警、在五四运动当天经过赵家楼的车夫⋯⋯这些“半虚构”的人和事,存在于历史塑造和解释者的视线之外。大时代下的无名者,如同煌煌史书里的毛边,历史车轮上的泥垢,或者不过是时代主线边缘的墨点。

  网上传过一张电视剧截图,男主角对着镜头说:八年抗战就要开始了。这种可笑的编剧思维,就是简单刻板历史学习的结果。

  历史的亲历者,并没有怀着各种预设的“目的”和“意义”,更没有未卜先知的全局观。他们所面临的是具体、实际的境遇,并因此做出艰难或随意的人生选择。

  与我同龄或更小的年轻人,已经接收了太多简单片面的历史信息,或许可以尝试放下先入为主的偏见和预设的结论,尝试理解和想象当时当地的情景,以及亲历者的体验。

  台湾学者杨照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人不理解电影里的劫匪说“挡我财路,如杀我父母”,觉得太极端。但换个思路想,子非劫匪,安知劫匪之生存状况?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有些人就生存在极端环境中,一次抢劫失败,结果可能真的是父母饿死。

  我们经常无法代入更渺小更边缘的人和事,就是因为他们被历史和故事讲述者忽略。

  唐诗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总能记得住名将,却彻底忘记骨头。

  很多人都听过建桥修路或盖高楼时“打生桩”的传说—为了使建筑万年不倒,要将一些活人生祭,打入地基。这些生祭品,就是微不足道者,是历史长城砖头缝里的骨头。

  如果说《北洋夜行记》编排和敷演历史是别有用心的,那么,这个用心很简单,就是想关心一下砖缝里的骨头。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五):北洋夜行记

  本系列故事口味极重,不但有关于各类暴力犯罪、食人、虐待、人身伤害的细致刻画,也有对社会江湖人性黑暗的描写。文风质朴,没有盗墓小说那种装出来的老练感,但是也能吸引人往下看。但看这类小说,比较严谨的观众还是有遗憾的,因为逻辑上还是有硬伤,犯罪的动机不外乎是穷人贪财,男人贪色,富人求长生不老,残缺的人为求愈合的心理变态,但犯罪的成本收益实在是太不配比。比如第一回,五岳门拐带童男童女,或挖眼,或砍去手足,或用各类阴损的致残手法培育畸形人用以表演乞讨,其中为了练一门猴子唱歌,把拐来的幼童用药腐烂全身肌肤,然后缝上兽皮佯装猴子,炼了一百个幼童才成了一个。你告诉我这么牛逼的人体实验的终极目的居然是为了卖艺讨钱?有这本事还稀罕在天桥上杂耍求三瓜俩枣么?因此看到这种原因解析总不免有些遗憾,感觉少了点什么。原以为整书下来能有几个故事背后有巨大阴谋的,结果遗憾没能看到。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些小偏好而已,按照志怪笔记小说的传统,故事与故事之间确实不应有太大关联,是留白的艺术。然而个人真的不太喜欢怅然若失的阅读体验。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六):湮没于历史中的真实与震撼

  文|轻禅

  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北洋夜行记》,我想说:这是一部真实又让人震撼的书。

  它到底是怎样一部书呢?这是金醉在看过他爷爷遗留下来的《夜行记》之后,通过整理,查找资料,还原出来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了北洋年间发生的一系列犯罪案件,以及故事主人公金木对这些神秘案件的调查过程。

  作为一部小说,《北洋夜行记》不同于一般小说,它也许含有非虚构的成分,但给人最大的感触还是真实,只是这种真实并不是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故事展现出来。这就像刘鹗的《老残游记》,展现出社会真实的一面,让人透过故事,读出来人性,读出来社会的另一面。

  说起民国,我想很多人印象中,是大上海的繁华,是女子耀眼的旗袍,是电视剧里呈现出来的美好。但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还有我们所不熟悉的残忍的一面。《北洋夜行记》就是通过一个个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写出来当时社会的真实,残忍的撕碎了现代人们对民国美好的印象,让人可以擦亮双眼,去审视历史,去解读人性。

  由于是晚上读这本书,第一个案件就让我背脊发凉,触目惊心的文字,经过大脑想象出来一个个残忍的画面,不敢继续看,却又忍不住继续往下看,想寻找真相。第一个案件《摄影师痛失爱童,白塔寺怪猴人语》写的是有关残疾乞丐的故事,这些残疾的乞丐并非自然造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书里面提到的“采生”、“折割”、“大头人”、“白骨精”等词的意思。只看这些词,是无法推测当年人的想象力之丰富的,更无法想象那些人手段的狠辣与变态。

  采生折割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宋元时期,“采生”是指摘取活体的器官,“折割”就是以刀斧等器械伤害人体。”丐帮用这种古怪残忍的手法致人残废,为的是利用畸形的婴儿或年轻人乞讨钱财。  五岳门将买来的半岁大婴儿放进一个小坛子里,只留个脑袋在外面,坛子底下开个洞,供屎尿流出。精心喂养小孩几年,脑袋长大,身子不变,长到10岁,敲碎坛子,就成了大头人。  白骨精则更像古代“折割”,用细绳把小孩胳膊扎紧,时间一久,胳膊血液不流通就坏死,皮肉腐烂,只剩骨头,再用药,不让小孩发炎死掉。

  半夜看这些文字,最大的感触是——恐怖。如果没有看过这本书,估计你无法想象。如此手段,是对肉体的摧残,是对人精神的折磨。实在是不敢想,一个人被装在坛子里十年会怎样,但我想,这应该不能称之为人了。

  这样残忍的手段,让人无法直视,它所反映出来的是当时社会的复杂与变态,人性的扭曲与毁灭。这些“大头人”、“白骨精”的出现,还不是一些人谋生赚钱的手段?而在那个时代,如此现象也许并不罕见。而如今这个社会呢?虽然这样变态的手段不为人所见,但谁又能说不存在?

  至少,我还会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身体残疾的人行乞,大人带着残疾孩子行乞的人并不在少数。面对这种事情,我很心痛,曾经会顺手给他们一点钱,可久而久之,不知道是不是我麻木了,还是被报道出来的新闻影响了,很少再出手。毕竟时常有新闻报道,有些人就是利用这些残疾人发家致富,买车买房。

  《北洋夜行记》中,还有一个案件让人心底发凉。《洋博士灵学救国,杨树浦魔曲杀人》这一章提到了鬼曲杀人,当然并不是我们知道的《黑色星期天》,而是南方某地的送葬曲,这种曲子偶尔听到并不会怎样,但长期听到会造成人精神沉郁,处于悲伤之中。故事里,杨树浦本想利用这曲子的催眠效果,催促工厂职工睡好,负责广播的阿成借机做了一个试验,为了验证所谓的鬼曲是不是真的能够杀人,结果很成功,很多工厂的职工跳楼自杀。

  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隐喻就不太深刻了。这播放鬼曲的人,是凶手,但他并不是唯一凶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鬼曲事件后,仍然有人自杀,后来故事主人公金木登上钟楼,终于明白事件原委。

  站在那里,能听见整个城市都在轰鸣,跟那鬼曲一样。

  只这一句,整个故事升华了;只这一句,写出了一种社会现象。那就是自杀的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自杀?背后的凶手,是个人,也是整个城市,整个城市所有的人。

  细思极恐!

  这虽是发生于民国时期的事,可如今呢?每年都有无数人自杀,这些人的自杀是不是也与他们所在城市发出的声音有关?有时,一种社会现象的背后,或许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这鬼曲背后城市的声音。

  以上两个案件,是最让我震撼的。当然,除此之外,《北洋夜行记》中每个故事都堪称经典,每一个故事都直指一种社会现象,比如,为了能够长时间强奸女子,化身女子的两个男人杨军与张宁;为了缓解自己吃了人肉这个心结,杀人给乞丐吃的刘三。这些扭曲的心理,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甚至于,主人公金木在想这样一个问题:

  我抽了几支烟,脑袋清醒许多,回想起被关起来的几天,后心有点发凉。饿得不行的时候,我就一个念头:出了蒸锅铺,就能吃上干净东西。但要是满世界都没其他吃的,我会端起那碗面吗?”(人肉面)

  这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小说,这也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小说的每一个案件,反映出的是一种事实,可事实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细细分析,后背发凉。

  书中值得说的另外一点是配图,这些真实的图片,给这本书增添了真实性,在读故事时,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将人很好的代入故事之中。尤其是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图,我已然不敢再看第二眼。有些真实,似乎很难让人接受,但它又真实的存在着。

  如果只当作它是一本小说,那么书中一个个人物令人印象深刻,执着于做夜行者的金木,勇敢有见识的妓女戴戴,跟随金木身边的小宝,更有一个个案件的当事人……这些人物刻画深刻,放下书本,他们的形象也萦绕心头。究竟为什么这样?我想,这还是离不开真实,因为人物真实(或许真的存在过),即使不用任何技巧的创作,只是还原人物本身,就足以打动人。

  读过《北洋夜行记》,有种重新再读一遍的冲动,但又不忍再读。它刻画出来的真实,让人震撼,又让人伤感。也许故事本身并不是真的,但是透过这些故事,还是能够窥探到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笼罩的一种复杂不安的氛围。而在那种氛围下,一些人心理扭曲,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也许能让人理解,却仍然不能让人接受。

  如今这个社会呢?是不是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七):《北洋夜行记》:一场生与活的命题

  ——读《北洋夜行记》

  作者:苏术

  很多年前,我看见一篇名叫《蜃中楼》的小说,自此开始一直追这个作者的系列连载。

  那本书名叫《长安幻夜》,作者是面堂兄。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志怪小说里的一股清流,非常流畅的文字,从一个个人物开始,又从一桩桩事件中发展。立足于纸醉金迷的长安,有着似真似幻的故事。就好比深夜的滴滴车师傅,跟你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光怪陆离。

  如今,我又看了一本书,一本叫《北洋夜行记》的书。刚拿到书的时候,并没有联想到志怪。看完书后,我也没有想到志怪,因为此书非常真实。它从一个单身男人的死,一步一步揭开“夜行者”这个神秘而又危险的职业。并通过“夜行者”的视角,带你去发现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却真真实实发生的事情。这有点像蒲松龄,拍案而起,给你讲一个聂小倩的故事。

  民国初年,一个被遗忘的行业,一本记录这个行业的书。没有惊堂木也没有说书先生,更没有花生米与酒,却有那让人不寒而栗的故事。你要说那是故事,也不能算故事,你要说那不能算故事,却也有故事的成分。总的来说,打动人的故事,多多少少有真的地方。就如故事初篇,车夫丢了女儿,在找寻中,遇上的畸形乞丐,一张张被照相馆师傅拍下来的乞丐照片,是那么让人难以置信。他们不是缺胳膊少腿,而是更残酷无情的畸形。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更是有被做成猴子的孩子,被做成“白骨精”的女人等等。这种畸形,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改造的。这种改造就像如今的器官贩卖,先是用尽手段掳走孩童,用一种牲口的方式,变卖这些孩童。有被卖去乞丐集团行乞的,有被卖去器官的,好一点的也许是个别人家不能生养,买去养老的。

  一种职业的产生,源于社会需求。如文中的道士,为了骗取钱财不惜杀人引起民众恐慌从而需要驱魔降妖。因为有需求,所以衍生出很多让人难以置信的行业。而这些行业也往往是触犯法律的。所以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常常能从中看见反应当时社会的现状。很多问题,不仅仅是民国,也是当下。

  改革的成功,不仅仅是影响人们的收入差距和公平意识,更多的是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然而收入的差距的持续扩大带来的是社会两极分化,“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两极化带来的影响,是难以计算的。

  《北洋夜行记》就像鲁迅笔下的社会,需要有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当勇士,直面惨淡的人生,与淋漓的鲜血。历史并不是装饰品,给你看见华而不实,却不敢撕开背后的真相。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八):值得品味的骨头

  “2016年夏天,北京潘家园一个旧书商离奇死亡,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本从未公开过的民国笔记。笔记记载了北洋年间一系列罪案实录和神秘事件调查。”呦呵,这不是集鬼吹灯和风水先生实录的集合吗?又是神秘的记录,又是从未公开,堪称中国版的“百鬼夜行”。带着悬疑和犯罪,猎奇而重口,一章章诉说着令人惊叹的故事。

  市面上又一大部分书是读过后心有感触,合上书后感叹不已,这类书是小说;还有一部分书,厚重而带有专业性,这类书就是文学。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读这两类书籍,但不排除每一类都有它狂热的份子,奔走相告。但如果拿起《北洋夜行记》,无论你喜欢哪一种,你都会读的津津有味,填满你的好奇心。

  每一个故事都带着奇幻,悬疑的色彩。这种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而作者巧就巧在,这样猎奇的故事本来带有着传奇色彩,但他能够让你真的去相信,或者不去否认它的存在。故事发生在北洋年间,那个时候的百姓还没有接触过很多科学,理所当然的把一些在当时看来的怪事解释为鬼怪。其实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传统的文化上都有一些关于鬼怪的传说,例如西方的吸血鬼,韩国的笔仙,日本的魍魉…..而中国最为人类历史上传承最久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神话传说。而《北洋夜行记》这本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按照历史时间线的发展,把民国时期的故事铺陈开来,让我们更加贴切的了解了那些人物。无论是叱咤纷纭的英雄,还是流转于市井的小人物,作者都用各种各样的故事把他们串联在一起,重现历史。

  世界从未如此神秘,历史从未如此有趣。我们往往在关注那些在历史长河里起扭转作用的人物,忽略了同样对历史见证的无名者。《北洋夜行记》作为一本悬疑推理小说其实是撑不住的,但它用大量的中国历史上的真实补充,同时故事又十分惊奇,读起来总是让我觉得眼前一亮。作者金醉是历史研究者,所以读完你会不知道这到底是真实的历史还是杜撰。有人说这写故事是作者故意迎合市场而写的,这句话没错,但能够抓住历史中容易被忽视的小人物,的确很大胆。这本书在编制上面很用心,在每一章都有大量的插图或者历史真实的图片加以辅佐说明。

  用书中的一句话说,“如果说作者有意编制的这本书,那也是为了在意那些“藏在缝隙中的骨头。”这句话形容的很形象,他们被岁月和历史抹去了肉身,只剩下了一根根光秃秃的骨头,即便是几根骨头,仍然有值得品味的地方。

百鬼图

  《北洋夜行记》读后感(九):历史究竟应该是什么模样的

  在当下,有无数“卓尔不凡”的人在做着“特立独行”的事情。他们怀念着民国都市的灯红酒绿,怀念着文人辈出的风流唱和,也怀念着大师云集的璀璨星光。他们把民国的风骨奉为圭臬,把民国的风尚当成经典,把民国的文字镌刻到肝肠深处。似乎与民国相比,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被“比下去了”。 但怀念民国范儿这种行为,与其说怀念的是一个时代,不如说是一种气度,一种人生兴味儿。若是生在此时,享受这个时代的荣耀,必然也承受这个时代的痛苦。民国人何尝不是如此?并非所有人都生来就是徐志摩、林徽因之流,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给人家看场子的阿三阿四,分分钟领盒饭。 而老金的这本《北洋夜行记》,则是站在小人物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着民国时代本身。每一个小人物,都无法抵挡历史的车轮前进。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们无一例外地被命运碾得稀碎。如作者而言,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都把视线聚焦在一将功成上,却忽视了那些散落在砖缝里的碎骨。而他的这本书,则是为那些砖缝里的碎骨立下的传记。 在那个作恶成本低廉的年代,就算是本领超群,恐怕也难以善终。天桥艺人蚂蚁书生技艺高绝,师从驯蛤蟆的蛤蟆老头,最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他出众的本领引来了师傅的妒忌,最后被灌下鸦片,死于非命。其实徒弟不甘心受到师傅剥削,最后师徒反目的例子比比皆是。虽然在我们这个年代,那种师徒父子的关系越来越淡,但这种案例仍然在前几年再次重演,而且闹得轰轰烈烈。 妓女刘宝香则是不甘命运欺辱,干脆自己创业,组成了自己的班子。她自己是红得发紫的头牌,手下又有几个得力的姐妹,生意做的有声有色,宛然是一个合格的CEO。但却只是因为一场争风吃醋,她便中毒身亡,死得轻于鸿毛。而转眼间,杀害她的人已经变成了提包里的碎尸,一案刚破,一案又生。 有些组织看起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但如果只是远观,我们永远不可能发现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比如书中出现的早期女权组织“不婚俱乐部”,其目标是摆脱家庭束缚,争取女性自由,看起来是个领先时代的组织。直到一桩离奇的命案发生,才被侦探金木发现了里面的蹊跷:那些新时代女性中,居然混迹着居然混迹着外形酷似女性,而且会熟练使用迷幻药物的人妖。这个组织光鲜的外衣下翻涌着无数秽不可闻的事实。 其实时至今日,在某些利益集团抱团的情况下,黑暗扭曲的利益团体仍然披着华丽的外衣,在这个世界大摇大摆的行走着。直到今天,杨永信仍然吮吸着无数家庭的血肉,把一个又一个响亮的耳光扇在“法律”的脸上。更何况,戒网瘾学校已经遍地开花,一个杨永信逍遥法外,千千万万个杨永信紧随其后。我想,就算是希特勒复生,也绝不会想到他最擅长经营的集中营还能成为庞大的摇钱树。 真正的历史,绝不仅仅是课本上那几行刻板的文字,而应该是鲜活的、立体的、流动式的一帧帧画卷。而亲身经历者的讲述,则完全符合后者的要求——并没有上帝视角,而是面临着具体、实际的遭遇。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或者说,是真正能和历史书上的文字相得益彰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并不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一位血肉丰满的长者,它是鲜活、具体而且真实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