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10篇

2018-03-19 21: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10篇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是一本由(美) 克劳迪娅·M·戈 尔德著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一):这世上如果有一劳永逸的育儿法,我信这两个字

  神医华佗的名声最大,医术却在他的家里排行老三

  连魏文帝曹丕听了都不信:“为什么你的名声还比他们大呢?”华佗倒实在,坦言道:“术业有专攻,我们三兄弟针对医术研究的侧重点一样,也各有所长。但医术最高明的是大哥,其次是二哥,最差的是我。大哥治病,讲究防患于未然,在一般人还没发觉生病的时候,他就铲除了病因。二哥专长于发病之初,病症不明显,一般人自以为是轻症。我治病于最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起死回生例子自然以为我最厉害,还帮我撺掇出神医的名声来了。”

  对于关照我们身体的人,一般人都有这样错误认知,那么关照一个人成长,我们又有哪些灯下黑的错误行径呢?克劳迪娅·M·戈尔德著的《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书中准确地把脉道:

  “对于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在一个充满鼓励轻松氛围中成长,而总是被贴上各种问题标签人们总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这是对孩子感情的一种镇压,会给孩子的未来留下巨大的隐患。”普通人以为能治重病的才是神医,我们以为能纠正孩子的行为问题才是好教育

  身为医学博士、美国医学委员会认证的儿科医生作者克劳迪娅·M·戈尔德倒是有着华佗一样的觉悟,他提倡采用一种预防的模式关注儿童精神健康正确方法是:通过倾听,加强和稳固亲子间的情感关系。让我们能够把自己控制行为的迫切需求中解放出来,能够把行为看做一种交流方式,帮助孩子和自己度过难关,从疗愈中共同成长,培养出具有心理弹性真实自我的下一代

  为什么倾听被作者奉为健康育儿的圭臬?因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作为每个独立个体,都需要了解理解世界如此缤纷,每一个人都是夏娃捏出的具有独特因子的泥坯子。在不了解他特性前提下,如何谈教育呢?这也是医生在行医之前都需要望闻问切一样,倾听就是给孩子、给自己、给彼此一个了解的时间空间

  戈尔德虽然从事普通儿科和行为儿科25年,但不拘泥于对儿童身体的关注,更倾向于儿童心理健康。因此,全书也较多基于心理学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的观点。比如观点一从“足够好的母亲”的角度肯定父母对于育儿的天赋能力。温尼科特认为:母亲在这项基本职能中总能有足够好的表现,任何不承认这个事实理论都不可接受。另一个观点是对真我的探求。戈尔德鼓励父母和孩子之间,通过倾听,释放自我,让环境包裹下的真心在情感交流中自然流淌。

  在《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书中,戈尔德在第一篇的四个章节里重点分析了倾听的价值,它怎么被忽视,被哪些因素所取代,进而对孩子的叛逆失控形成了一种社会化的偏见。在第二篇的六个章节里重点剖析了如何正确地倾听:

  1、倾听,越早越好。

  孩子,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被了解。对于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健康的儿童比修复一个破碎成人容易。这与治病的原理一样,最好的治疗就是锻炼身体。最好的倾听,就是从婴儿阶段开始了解自己的孩子。亲子互动质量会让大脑逐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压力反应、思考能力和社交能力。

  2、通过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学会教会孩子管理情绪

  父母是最初的精神建筑家。当孩子正处于悲伤焦虑或过激行为之中时,父母的“镇定自若”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照顾者能够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而不是行为本身做出回应时,孩子就可以学会情绪管理,而且心理健康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3、尊重倾听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戈尔德提出父母及孩子周边的成人需要被倾听,才有机会倾听孩子。在丹麦,人们重视保护不用带孩子的自由时间,美国的母亲平均每天只有36分钟的时间属于自己。这一点,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职场妈妈们也非常重要拥有一个孩子之外的独立世界,是为了有更好的心境心情来倾听和呵护孩子。

  4、倾听悲伤后的故事,让不确定性自然流淌。

  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提供建议,让人快速解决问题,这种文化并不鼓励人花费时间去听完整个故事。然而,正如莎士比亚说:悲伤若不说出口,就会向负荷过重的心窃窃私语而令其破碎。戈尔德认为:想要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就必须改变我们的感受方式。为宣泄悲伤提供时间和空间,当右脑的情感区域保持活跃时,就能鼓励我们采取这些改变。

  约翰·鲍比在著作《安全基地》中,准确表达了倾听在育儿上的独特价值:一个得到关心和倾听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独立自强的人,对世界勇于探索,善于与他人合作,即便遭遇挫折,也仍然能偶给予别人同情和帮助。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二):你和孩子内心其实只差了一个“为什么”的距离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采访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回答说:“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开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发动机都没油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绑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林克莱特觉得或许我们大家都忽略了什么。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坚定的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我们距离孩子内心的声音有多远?其实只有多问一个为什么的距离。

  《倾听成就孩子的健全人格》英文名《The Silenced Child》(沉默的孩子)这本书就阐述了这样一个理念,学会倾听,学会从问“你到底怎么回事”变为“你发生了什么事”,对于孩子的精神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孩子来说,当他沉默的时候,其实他也在向家长传达着信息

  作者克劳迪娅·戈尔德是一名医学博士、美国医学委员会认证的儿科医生、《今日心理》专栏作家,具有25年的普通儿科和行为学工作经验,主张采用一种预防的模式来关注儿童精神健康。她对已故客体关系理论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的理论极为推崇。温尼科特曾著写大量著作阐述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他的理论学说曾经通过BBC广播帮助了非常多的家庭和孩子,作者作为这种理论的践行者,她通过自己临床案例研究,倾听父母、同时教会父母倾听孩子,帮助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健康、亲密的情感联结,利用研究和实践证明倾听在孩子健全人格养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家长,当孩子出现某些行为表现,比如易激动敏感、哭闹、挑食、注意力无法集中、沉默等情况下,通常会急于寻求一个标签式的判断或者诊断,比如“躁郁症”“多动症”“自闭症”等,因为这种结果会让家长产生自己做了什么的错觉。但是在临床上常常会出现循环论证的结果,即医生和家长根据症状和测量工具推出孩子患有某种病症,同时又论证孩子因为患有自闭症、抑郁症所以才有这样那样的行为,但是孩子产生的这种行为的含义和背后的原因却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显而易见却又常常被忽略。

  作为父母,让孩子处在安全的时间、空间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脆弱,从而了解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需求和信息,不是为孩子行为本身焦虑,而是耐心平和的回应这种需求,不让孩子对于压力的这种适应性反应激发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从而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掌控压力、处理需求,获得内心的力量和心理弹性。

  《倾听成就孩子的健全人格》这本书不仅告诉家长倾听的障碍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临床案例来告诉家长,该如何去倾听。

一、倾听的障碍

  我们社会中有很多非常强大的力量在阻碍人们去倾听,当孩子在一大堆问题中苦苦挣扎的时候,病症标签和药物处方成为了家庭迫切寻求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个因为看着孩子痛苦而倍感无助的家长来说,药物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种渴望让不管是家长和孩子都失去了洞察内心声音并且获得真正疗愈和成长的契机。

  当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周围并不能了解到他的这种需求,没有很好的鼓励支持的氛围来帮助他获得面对压力的心理弹性,而且当孩子悲伤、焦虑、躁郁的时候,很容易激发父母的应激反应和情绪,尤其是在父母也曾有过创伤经历的情况下,很难给予孩子倾听的空间。

  其实不止外部环境,我们的神经系统也影响了造成了倾听的障碍。

  神经科学家史蒂芬·波格斯给出了生物学上的答案,我们的神经系统可以和环境进行双向互动,当我们感觉安全的时候,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持活跃,是我们感觉平静而专注,交感神经系统则控制我们逃避还是战斗的反应,当我们恐惧的时候,交感神经就会表现活跃。

  其实我们的神经还有第三种反应,由两类不同的迷走神经构成了副交感神经系统,波格斯称之为“多重迷走神经理论”,其中一些“智能迷走神经”活跃时,我们能够去开放拥抱、倾听、包容。而另外一些“原始迷走神经”活跃时就会带来“冻结反应”。

  当父母看到孩子在压力中挣扎的时候,“原始迷走神经”就会表现活跃,在这些神经的影响下,父母会产生压力反应,甚至连耳朵肌肉都无法正常工作。这种焦虑更加阻碍了父母们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另外,克劳迪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目前在儿童精神健康治疗康复中,对于药物的使用超出了必要性。社会医疗制度以及医生诊疗时间的限制,家长对于孩子治疗的急切渴望,要求快速的对孩子予以诊断并给出速效治疗方案,更加剧了对孩子行为背后含义探寻的忽略倾向。

二、如何倾听以及倾听带来的奇妙变化

  那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些重重障碍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和需求呢?

  克劳迪娅·戈尔德在书中告诉家长,当面临孩子的一些异常行为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试着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一味迫不及待的去寻求外界的诊断。

  在孩子种种行为异常的背后,常常隐藏的是创伤、缺憾、压力,以及没有获得疗愈的关系,甚至是有着同样压力或者问题的父母或者家族,并不是急着找出结果和处理方法,而是发现和梳理这种问题。

  作为家长,尤其是自身有创伤经历或者情绪障碍等情况下,会对孩子当下的行为产生过激反应,当这种内疚、羞愧以及恐惧的情绪产生的时候,就更加没办法去接收孩子行为所传达的信息。

  当家长放慢脚步,放下对于立马做点什么的执念才能意识到孩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了这种行为问题,而这种问题又是如何激发了自己的情绪,又是如何激起了自己回忆中的缺憾和悲伤。

  当家长整理好自己的创伤和情绪的时候,他们才能给予孩子一个安全的空间和足够的耐心,去创造一个支持鼓励孩子面对压力的环境氛围。

  只有家长化解了自己的情绪,才会获得内心安宁,这种安定会让家长更加全心全意的支持孩子的健康发展。

正如作者在《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中写到的“当我们非常了解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在遇到那些生活中不可避免困难时坚定的站在孩子的身边。”

  克劳迪娅·戈尔德遇到非常多的因为倾听而获得疗愈的孩子和家庭,倾听让他们有着更加紧密的情感连接,焦虑、愤怒的情绪和失控的行为,原来也是孩子的一种交流方式。可能愤怒的孩子只是想表达妹妹出生之后自己的失落,一直觉得被孩子排斥的母亲其实是自己因为害怕失去孩子而对孩子表达了疏离,孩子拒绝睡觉和频繁夜醒,其实是在表达分离焦虑等等。

  当家长了解到这些的时候,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帮助和关怀,让他们从脆弱中成长起来,获得力量,学会面对,成为一个独立自强、勇于探索、善于合作,即使遭遇挫折,也仍然能够给予别人同情和帮助的有着健全人格的孩子。

  其实最近皮克斯的高分动画电影《coco》,中文译作《寻梦环游记》其实也是一个关于倾听的故事。

  主人公Miguel小朋友出生在鞋匠世家,却有一个关于音乐梦想,而音乐恰恰是这个家族的禁忌。当Miguel的奶奶看到他正在给一个抱着吉他的人擦皮鞋的时候,大怒,继而发现Miguel贴满歌星偶像海报吉他时,彻底爆发,摔坏了Miguel的吉他。

  奶奶的解释是,音乐是他们这个家族的诅咒。因为Miguel的曾祖父曾经因为追求音乐梦想而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女儿。对于这个家族来说,音乐就是一种创伤经历,所以当Miguel提出自己的音乐梦想的时候,家族表现出了应激反应,他们担心Miguel同样也因为音乐离开了这个家族。

  所以无论Miguel说多少遍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他都没有被听见,曾祖母给他赐予祝福帮他回到现实生活的时候也要求加一个条件,永远不要再碰音乐。

  那事情是什么时候出现转机的时候呢?是Hector说出真相的时候吗?并不完全是,而是Miguel的曾祖母站在偌大的舞台上唱出了优美的歌声,是coco奶奶听到了熟悉的《remember me》的时候喊出爸爸的时候,当整个家族直面整个家族创伤经历的时候,Miguel的声音才真的被听到了。而一直阻止他的家人才明白了,音乐对于Miguel的重要,对自己的重要。

日本著名的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曾经在书中写道: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是啊,作为家长或许我们没有经过任何考试和资格认证就上岗了,但是我们需要一直学习,学会倾听,带给孩子更好的关怀和帮助。

  如果你也曾为孩子的可怕的两岁挠头,为了挑食焦虑,为了孩子沉默内向而焦虑不妨看看这本书。你会找到令你豁然开朗的答案的。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三):倾听,让你更懂我的心

  说到多动症,很多父母都不陌生,因为它在孩子中已经越来越普遍,就像流行感冒一样常见。当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保持对学习的专注,容易冲动,行为活跃,爬上爬下,十分的不安分,很多父母都能大概猜到孩子是得了多动症,于是他们带孩子去医生那里,迫切想要知道答案。当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的时候,他们又会催促医生尽快开出药方来消除这些症状,让孩子恢复正常。

  就诊流程十分的正常,就像看普通感冒一样。很多父母认为既然症状出现了,而且影响了正常生活,那就用药物把这些症状消失,让孩子恢复正常,他们作为家长的责任就完成了。当治疗疾病的迫切愿望压过了理性思考,很多父母已经没有时间去想想多动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看着孩子令人恼火的行为,深感无能为力的他们十分挫败,一遍遍的想,你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而不是你为什么会这样,又或者你的行为在表达什么。

  克劳迪娅.M,戈尔德博士对这些有多动症的儿童有着更多的了解,她是心理杂志的专栏作家,同时也是美国医学委员会认证的儿科医生,有着25年儿童行为治疗经验,她根据自己行医多年治疗多动症等问题儿童的经验写成了《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这本书。

  她告诉我们,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不是病,是对复杂生活环境的反应,他们也不是故意挑衅或惹麻烦,他们只是不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他们深陷在痛苦中,急切的渴望被倾听,被了解,并获得父母们的支持与帮助。而父母给孩子们贴上多动症儿童的标签,把他们当病人看待的行为则关闭了与之交流的大门,更是加剧了他们的病情。

  也就是说,父母们虽然竭尽全力想要治愈孩子,却用错了方法。他们没有接受到孩子们发出的求救信号,不能认真的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再怎么努力都是治标不治本,他们其实不懂孩子的内心。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这本书都说了什么。

  一、孩子的行为背后是对交流的渴望

  在书里,很多带孩子来看病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都很小,大的十几岁,小的才几个月大。年纪虽小,却已经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或者多动症又或者焦虑症等等,有的甚至不到四岁就已经在服用药物了。

  这些孩子特别闹腾,让人烦恼,他们或者哭闹不停,或者行为叛逆,冲动,不讲理,怎么约束都不见效果,还有的失眠或者焦虑,情况都不乐观。这些忧心忡忡的父母对克劳迪娅说的最多的就是“他到底有没有得多动症”。他们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案,并且做好准备给孩子服用精神类的药物。

  而克劳迪娅从来不认为孩子们在行为上表现异常是因为他们真的病了,所以她不像大多数的儿科医生那样,草率的就给出了诊断并且开出药物。她心平气和的和父母们聊天,让他们放松下来,鼓励他们说说他们家庭的事情或者养育孩子的过程,并且只是认真的倾听,不给与任何评判,这时候她通常都能得到很多关键信息,从而确定孩子们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有个叫雅各布的小男孩,他的父母认为他得了躁郁症,因为他特别闹腾,注意力不能集中太长时间,脾气暴躁,行为很有攻击性,甚至打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和他父母聊天的过程中,克劳迪娅邀请他的父母和他一起玩游戏,听他喜欢的音乐,通过细致的观察,她发现他的情绪不是不能平稳下来,只是他的情绪容易随着注意力的减退而变坏,行为才变得有攻击性。

  她让雅各布的父母认识到,雅各布不是得了躁郁症,他只是注意力不够集中,他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只要用不同的办法吸引他的注意力,他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攻击性的行为也就会减少。

  在克劳迪娅的帮助下,他的父母不再觉得无助,他们知道了孩子的问题所在,也知道了如何应对。

  雅各布的脾气暴躁和攻击行为是在传达交流的信号,他在说“我的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只要他的父母认真倾听,就能理解他的信号,能够及时给予帮助,他所有看起来像躁郁狂的行为就会渐渐消失。

  很多孩子在行为上表现出各种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得了多动症这种病,而是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遇到困难,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应对。所以克劳迪娅给父母们的建议就是,不要急着给孩子们贴上各种病症的标签,也不要总是想着尽快解决问题,而要适当的放松,认真的倾听孩子们发出的信号,进入到他们的世界,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帮他们渡过难关。

  二、孩子行为上的问题与父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个叫奥利弗的三岁小男孩,他的妈妈带他来克劳迪娅这里就诊,想知道他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因为他的行为特别叛逆,越是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就越是干的起劲,总是和妈妈故意对抗,为此他的妈妈每天都要把他送进房间反思好几次,而且有时还会愤怒的对他挥手踢脚,他的妈妈已经被他的叛逆行为逼到了快要崩溃的地步。

  他的妈妈十分困惑,为什么他就不能乖乖听话。当克劳迪娅和他的爸爸妈妈聊天的时候,发现了他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他的妈妈患有抑郁症,并且一直服药,奥利弗的出生让她缺乏规律的睡眠,她的抑郁症变得严重了。

  当奥利弗的行为刺激到她的情绪的时候,她就会控制不住的愤怒起来,冲奥利弗大喊大叫,并且把他关到房间思过。由于妈妈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能给奥利弗做良好的示范,这导致奥利弗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且他还要接受惩罚,因此脾气更加暴躁,行为也更具叛逆性和攻击性,而这样的行为又刺激他的妈妈更加愤怒,于是母子两个陷入了恶性循环。

  可以说,他的叛逆不是他本性就如此,也不是因为他得了躁郁症等等,而是他妈妈影响的结果。

  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母亲本身就有情绪控制的问题,或者父母之间交流不畅通,经常吵架,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的负面情绪就不能得到积极的引导,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叛逆或者多动,焦虑或者失眠或者饮食问题等等,可以说,他们是用行动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困惑与难过,而这些行为却会被父母和老师认为是有病了,这根本就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当父母们认为孩子表现不正常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认为孩子出了问题,而是要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不能给孩子们安全感,让他们感到被关爱。父母们最该学会的技能就是通过倾听来抵达孩子们的内心,和他们建立情感上的连接,认识到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对症下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三、倾听要从婴儿时期开始

  有个叫本杰明的孩子,才八周大,就得了顽固性肠绞痛,经常日夜啼哭,他的妈妈怎么哄都不能让他安静下来。很多医生都无能为力,认为他应该住院治疗。他的妈妈带着他来到克劳迪娅这里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克劳迪娅跟本杰明互动,用安静的方式和他交流,她发现本杰明不是不喜欢交流,只是不喜欢过于强烈的刺激,所以才一直哭个不停。在和他妈妈交谈的过程中,克劳迪娅知道本杰明的哥哥是个很活跃的小男孩,在家里很闹腾,经常制造出各种噪音,他们的家庭环境比较吵闹,这些刺激对于本杰明太过强烈,所以他才会一直哭个不停。

  知道了本杰明经常啼哭的原因,他的妈妈开始有意识的调整家庭环境,过了几个月,本杰明的症状明显减轻,啼哭的次数和强度都减少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本杰明哭闹不止,不是说他真的有顽固性的肠绞痛,而是他喜欢安静的氛围,忍受不了强烈的环境刺激。他的哭闹是在向他的母亲传递信号,好像在说“我受不了总是吵吵闹闹的环境,请减少噪音”。只要他的妈妈理解了他的感受,并将环境进行调整,他的病症也就会慢慢减轻了。

  八周大的孩子,他不会说话,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他用行为代替语言和我们交流。他的啼哭是在发出交流的信号,让我们关注他,但我们却认为他生病了,需要用药物来治疗。先不说药物对孩子的副作用之大,只说我们的行为就相当于用药物来堵住孩子的嘴,让他沉默。

  由于我们的无知,不能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无法满足他的真正需要,让他一直处于强烈的痛苦之中,他怎么能变得正常呢。

  很多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婴儿时期的行为障碍,比如经常啼哭、睡眠不足、饮食困难等等不能得到解决,会造成儿童期的行为问题。难带的婴儿会由于不能被满足需要,而变得更加难带,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会更多,渐渐变成不好管束的儿童。

  而如果我们能从婴儿时期就能认真的倾听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满足他们的需要,就能安抚他们的负面情绪,减轻他们的不良行为,让他们免于多动症、焦虑症等的困扰,从而回归正常,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所以,我们不要小看了婴儿的社交能力,也不能低估了倾听婴儿的重要性。

  身为父母,我们爱孩子的心是毋庸置疑的,但正因为我们对孩子安危的深刻担忧,才让我们很容易迷失,向能够快速消除病症的药物妥协。再加上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焦急的寻找解决之道,不能保持镇静,冷静的想一想,自己的孩子到底在经历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放慢脚步,不那么急切,就可以通过倾听孩子来让孩子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这本书也提到,倾听也需要为人父母的我们做好准备。在我们自身还有很多情绪问题需要解决,或者我们自身孤立无援缺乏支持的时候,我们很难专注的倾听孩子。所以,我们不能硬扛,要主动的向我们的亲人、朋友或者医生寻求帮助,让我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真正懂得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感受到养育孩子的幸福与满足。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四):你真正倾听过孩子的内心么?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

  悲伤若不说出口,就会向负担过重的心窃窃私语而令其破碎

  -威廉 莎士比亚《麦克白》

  早上上班前快要迟到了,但孩子还在磨磨蹭蹭的穿衣服。压着十万分的火气,告诉他快一点,结果孩子直接崩溃了,哭闹着愈发不肯穿衣服。

  晚上回来,在厨房里着急的准备着晚餐,客厅里孩子歇斯底里的喊着妈妈快过来,结果一看满客厅被玩具弄得一片狼藉,中间还站着一个满身彩笔的娃娃,河东嘶吼开始了~

  睡觉的时候到了,躺在床上哄了一个半点,孩子依然到处翻滚,毫无睡意。明天有重要的会议,想象带着两个黑眼圈和混乱的思绪参加会议的场景,一股无名之火冉冉升起。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有孩子的家庭上演着,温柔的妈妈不知道何时就会爆发为面目狰狞的魔鬼。

  孩子真的是在故意捣乱么?不是,他们只是在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时,用行动来表达他们的心愿。不过很可惜孩子的这种声音很少被倾听到。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是一名儿科医生从专业的角度,用理论和实践的案例来讲述一个个倾听的故事,让我们更好地愿意了解孩子,也更好的成全自己。

  一:初为人母的紧张和慌乱

  新生儿出生后的喜悦很快就会被孩子的哭闹声所代替,尤其是前几个月患有肠绞痛的孩子,频繁不间断的夜醒和哭闹会让母亲感觉分外无助。

  “为什么孩子会一直哭,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我照顾的不好”,一连串的问题和焦虑压着初为人母的妈妈们。如果周边有得力的协助照顾孩子的人,压力会很大的缓解,如果是自己每天一人面对着孩子,孩子的不间断哭声真的会让妈妈崩溃。

  前几年流行的哭声免疫法,让孩子独自在房间内哭泣,而父母不管不问,殊不知这是孩子在向你倾述。但父母却在孩子最需要爱和安全的时候,选择了远远地躲在了一边。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不哭了,因为他发现他不愿意信任这个世界了,哭是没有用的,他得不到他的安全感了。

  孩子拒绝睡觉,夜醒无数,实际是在表达着分离的焦虑。他们在承担着父母的压力。

  正如书中所述,很多家长带孩子去见儿科医生,总是同一个问题“我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呀,为什么他~~~~~” .但经过和作者一段时间的沟通后,他们便会发现症状的所在。或者因为妈妈怀孕了,孩子担心妈妈不再爱他了。或者因为最近搬家,妈妈有压力。

  孩子自已对大人的情感状态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焦虑。 可是如果没有长时间,安静地坐下来倾听,我们没有办法了解每个看似“问题孩子”背后的故事,简单的开一些治疗情绪的药物,只会让真相掩埋,成就更加怪戾的孩子。

  我们首先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愉悦,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爱。

  每一个崩溃的父母在事后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其实引起情绪崩溃的绝不是孩子的哭闹而是自己累积已久的心理压力。丈夫整日在外挣钱,在照顾孩子上无法给予一点帮助,长期的劳累让妻子如陀螺一般到达了崩溃的边缘。而孩子的哭闹,只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父母能早就意识到孩子挑起了自己的情绪,而自己愿意找机会再一个安全的,包容的环境中让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结局会大不相同。

  实事热点中看过太多暴躁的父母或者老师。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把孩子当成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当父母们再说孩子多叛逆的时候,是否能静下来,找找背后的原因呢。

  二: 先解决父母的情绪问题

  很喜欢《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这本书中下面这段话,每位父母其实都可以考虑一下,当你对孩子大呼小叫的时候,是真的是孩子的行为单纯的惹怒了你么,还是孩子的哭闹,触动了你的某个敏感点呢。

  “年幼的孩子难免会哭闹,这是成长中正常而健康的一部分,但当孩子的行为触动了父母的敏点时,父母也许就不能保持头脑冷静了,他们可能会发脾气或者在情感上自我封闭”

  但是如果父母意识到孩子挑起了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约束,不放任情绪的恣意流淌,能够找到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中让自己的悲伤得以宣泄,那么他就会放过自己的孩子,稳定自己的情绪后,在安抚孩子。

  反之,如果自己的情绪不稳定,便会将所有的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表面看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深层次看,完全是家长自我的问题,孩子成了父母无辜的泄气工具。

  倾听,让更多的“问题”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让更多的父母更好的了解自己。

  也许目前这个社会更适应快餐文化,更善于提建议,而非花更长时间去聆听。

  但为人父母们,请有的时候静下来,静静的感受一下孩子,很多解决的问题将随之而解。

  感谢倾听。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读后感(五):每个妈妈都需要十足的耐心去倾听孩子

  看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想起一直困扰我的王宝宝的睡眠问题。

  王宝宝一直由我妈和我带。她每天都睡得晚,我很着急,怕影响她长身体,我妈安慰我说:她是不想睡,她要想睡你就是开着电视声音再大,她照样睡的着。

  但是后来有一个月,我妈回老家休息了。每天一过八点,我准时给王宝宝换睡袋喂奶,然后熄灯、关电视,我发现慢慢地王宝宝睡觉时间竟然提前了。

  这时,我才发现,其实每个孩子对睡觉条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相对于那些大大咧咧的孩子,王宝宝对睡觉要求比较高,她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妈妈陪着入睡。

  你可以说她怪气,但她就是那样的孩子,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一点,你就会很焦虑:为什么自己孩子就和别人家孩子不一样。

  就像这本书写的那样,有些孩子挑食、太安静、哭闹,大多数不是得了某种病症,而是她在表达某种需求。

  书中写了这样一个孩子。他很安静,几乎没哭过,跟家里两个爱吵闹的哥哥实在太不一样了,以至于母亲觉得他得了自闭症。心急如焚的母亲带她来看医生,医生却什么也不说只是邀请母亲坐下来一起静静地观察孩子。一个小时过去了,每当母亲试图凑过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时,孩子从来都不回应。母亲很紧张,也越来越焦虑。但是医生告诉母亲:请再给孩子一些时间。

  孩子一直坐着安静地玩耍,医生轻轻地跟孩子说话,慢慢地医生注意到孩子把舌头伸出来。医生模仿着孩子的动作,慢慢地孩子竟然回应医生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母亲也学着医生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孩子竟然也回应了。

  于是,母亲马上明白了,孩子喜欢安静,不喜欢吵闹,也不喜欢有人大声说话。所以,不是孩子不愿意回应大人,而是他不喜欢家里吵闹的环境和母亲的沟通方式。

  但是,如果没有医生创造的这样的沟通环境,大人可能永远发现不了孩子太过安静的原因,误以为孩子是得了自闭症。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这样孩子便成了问题孩子。

  那为什么父母会给孩子贴标签呢?书中是这样说的:

“人们在初为父母之后常常会手忙脚乱,这种忙碌的生活很少给父母留下沉思的时间。无论是肠绞痛、睡眠问题、分离焦虑、过激行为,还是年幼孩子可能发生的其他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时,父母也许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日子熬过去,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的文化能为父母做的就是提出一大堆建议,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解决问题。但是提供时间让他们说出故事,也许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那怎样克服这种错误的判断方式呢?书中所提的建议就是提供时间让他们说出故事,也就是这本书的主题——倾听。

  就像长期困扰我的王宝宝睡眠问题,我们一直认为是她不想睡觉,可事实上,我们没有倾听她内心的需求——她想睡觉,只是她睡不着,因为太吵了。但是一个小婴儿怎么让人听懂她要表达何种需求呢?这个我以为非常难。不过,她的揉眼睛、打哈欠则暗示了她想睡觉。这就是她的语言信号。那她为什么睡不着呢?大人就要猜测了,一个个因素去排除。但如果我们按自己过往的经验去推测,认为她就是不想睡,那势必对于睡眠这个问题来说,永远也无解。

“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保持冷静的能力,随时应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让自己受到过去经历的干扰。当孩子的行为与自己过去的经历发生共鸣时,要想做出正确应对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了解自己的过去,可以提高成功应对孩子问题的可能性,帮助他们建立真我。”

  每个妈妈都应该拥有不带评判的倾听,这样孩子的问题才能化解。

  而事实上,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源于父母带着评判的倾听。因为作者是精神科医生,所以特别提示我们:

“那些在过去一个月中服用精神类药物的青少年,有将近一半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这说明我们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而在药物中得到安慰,失去了洞察自己的能力,从而也失去了真正疗愈和继续成长的机会。精神类药物似乎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不满,对这些药物的依赖让我们失去了其他选择。考虑到药物的风险和可疑的长期有效性,我们需要做得更好。”

  那么我们该如何回应孩子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行为呢?

“当照顾者能够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而不是行为本身作出回应时,孩子就可以学会情绪管理,而且心理健康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面对无法避免的人生压力,如果孩子在苦苦挣扎时可以得到认同而非否定,那么他们的心理弹性就会得到发展。但对于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在一个充满鼓励的氛围中学会应付压力,而是被贴上各种“病症”的标签,并且通过药物治疗快速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区域也许就无法得到适当的发育。大脑发育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值得信赖的照顾者可以理解孩子的感受,正确面对孩子稚嫩的情感,那么孩子大脑中负责情绪管理的区域就能正常发育。”

  原来,合理冷静的回应,可以让孩子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区域得到适当发育,这样一个心理健全的孩子就成为极大可能。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当妈十分不易,需要十足的耐心,任何的狂躁都有可能带来武断,那样孩子的问题便真的成为了问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