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7 20: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经典读后感10篇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是一本由KnowYourself主创们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一):有可能跳出原生家庭的坑吗?

  0.

  很喜欢Know Yourself这个心理类的公众号,刚看完由他们以往文章结集而成的书——《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童年的一些记忆被激活。

  小时候喜欢姨婆(奶奶妹妹)。她说两三岁的我因为一些事哇哇大哭,却不愿意让妈妈抱,宁愿扑到她怀里,由她安抚。

  以前听到这个故事不以为意,觉得自己就是小孩子,按当下心情去亲近想亲近的人罢了。现在想来,还真不是那么简单,这件小事是我和母亲关系具体表现

  1.

  可能大家都听过,我们在幼年与父母互动中形成了情感依恋模式,分别有4种: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和恐惧型。

  并没有做过准确的测试,我模糊感觉到,我是恐惧型:“这种类型的人一方面总是担心伴侣抛弃、被拒绝,但另一方面却在感到这种焦虑不安时候,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

  通俗点来说,就是感觉对方开始不喜欢自己后(注意,是感觉,不一定是事实),选择先退出,保护自己。

  回想之前的恋爱经历如出一辙。我很缺乏安全感,会在日常相处中寻找许多对方喜欢我、将我摆在优先位置证据。一旦感觉他变了,没以前对我好了,就将对方划为“错的人”,转身离去

  为什么会这么缺乏安全感?通常是因为童年时得不到父母的回应,被父母忽视和冷落。久而久之,儿童发展出害怕与人亲近、回避亲密特点。“恐惧型”依恋者,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好好对待。

  回到我哭宁愿要姨婆不要妈妈这件事,想起来,那时候的妈妈应该是将主要心思都放在了照顾幼小弟弟身上,而忽略了我。那时候的我,是不是担心,如果弟弟向妈妈发出信号,妈妈还是会放下我,先回应弟弟呢?

  所以,我宁愿选择偶尔来家里做客的姨婆,也不要妈妈。因为那个当下,我确认姨婆不会丢下我。

  再回想起来,从小到大,我读书都很自觉认真,我很享受全班第一,回家向父母报喜的感觉。父母也总是很骄傲地对亲戚朋友说,我女儿很自觉的,念书从来不用我们操心。

  我潜意识想法是,唯有成绩好,比哥哥弟弟都好,才能证明我最聪明,我是值得父母疼爱的。

  那时候的我,学会了用懂事争取父母的爱。

  2.

  书中提到一个概念,“机能不全的家庭”,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不健康存在问题的原生家庭。

  这种原生家庭的氛围通常是压抑的,具体表现是家庭成员情绪稳定,父母关系不好,或者孩子受到忽视。更严重的,是家庭成员间会有严重的冲突、虐待和暴力

  情感在这个家庭凝固,没有流动。身在其中的人没有感觉到被关注尊重、被爱,互相之间缺乏了解主动表达情感和想法是不被鼓励的。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形成4中基本角色

  (1)好孩子

  他们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表现优秀成长路径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学习优异、长大工作出色。这样的孩子你会想到他们家庭中存在问题吗?

  其实,他们是借自己的优秀来逃避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树立家庭良好形象。可是,他们通常难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需求内心充斥焦虑、恐惧、悲伤孤独的情绪。

  (2)失落的孩子

  失落的孩子选择不作为,逃开压抑的地方,自己独处,很少讲话。他们不解决家庭的矛盾,也不制造新的问题。他们安静温和,不提出自己的要求,不表达情感,存在感很低。

  (3)问题孩子

  “问题孩子是家庭中说出真相的人”。怀孕、堕胎、打架、吸毒,他们用消极、负面行为告诉他人,这个家庭不健康。他们内心无助,充满被误解、被责怪、被拒绝的情绪,实际上是家庭问题的牺牲品。

  (4)吉祥

  他们幽默风趣滑稽搞怪,打破家庭里的僵局,维持表面和平。这是他们应对创伤方式。但就像我们知道的许多“小丑扮演者”一样,他们有一颗破碎的心,内心充满压抑的情绪。

  为了维持家庭继续运转,维持家庭的外壳,四种类型的孩子选择了默默承担起自己的角色,也无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情

  只想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心疼孩子。

  我对“好孩子”的角色深有体会

  我的原生家庭里,父亲脾气火爆,要不不说话,要不带着情绪大声说话,吓到一桌子的人。父母关系不太好,从小到大目睹爸爸对妈妈的冷漠、不体谅。他们俩人也整天忙于生计,很少向我们表达他们的心情,无暇照顾我们除了物质外的其他需求。

  我们家里缺乏沟通,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事,很少交流。这些问题外人隐约感觉得到,但因为孩子们读书都很自觉,成绩好上名校,“一切走在正轨上”,所以没有谁去揭穿这个家里存在的问题。

  我深知,这是我不懂表达情感的根源。我总是用理智来隔绝情感。当别人向我表达情绪时,我有时会手足无措,不懂如何回应、安慰对方。

  3.

  那么,我们永远也不能跳出原生家庭的坑吗?

  在心理咨询里,一个很重要词语是“觉察”。持续地自我观察、自我反省,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敏锐,可以发现我们从原生家庭所习得的不好的应对模式。越来越多人开始讨论原生家庭,正是觉察的表现。“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另外,我们还是小孩子时,力量弱小,唯有凭着本能去应对伤害。随着我们长大,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应对模式,家庭里力量的天平也会渐渐平衡,我们能反过来影响、改变父母。

  例如我自己,意识到自己用理智做防御,不懂表达情感,所以坚持参加了一个电影写作小组。一开始,我的分析依然很理智,在团体里感到安全后,我慢慢放开,在写作中倾诉自己过往的经历和情感。

  我们家里,三个孩子长大。以往都很怕爸爸发脾气的我们,现在不怕了(也有点父权没落之感),会联合起来反对他,指出他脾气与观念错误。他开始尊重我们,有关家庭的事务,会征求我们意见

  爸爸和妈妈的关系,我们无力去改变。但因为我们都站弱小的妈妈一边,爸爸有了忌惮,比以往尊重妈妈。

  不过,更隐私更内在的需求和情感沟通上,我们一家依然像生疏的朋友,互不了解。

  或许,这是要我们永远记住,我们来自哪里吧。

  4.

  一直很喜欢韩国电影《阳光姐妹淘》里的一个场景。中年女主鼓起勇气,将多年前给喜欢的男生画的画像送给了他,然后转身离去。当年,在那张长凳上,还是中学生的自己因为失恋痛哭,中年女主走过去,紧紧抱住少女时期的自己,安抚她。

  起码,长大后,我们获得了治愈自己内在小孩的能力。真想抱抱当年太懂事,不懂倾诉的自己。

  (插图来自奈良美智的画)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二):能帮助我们的只有自己

  很庆幸有三个时间段的空白期留给自己思考

  一个是2009年高中复读时候,对学业的思考,原来学习,认真有计划的学习是可以取得好的进步的。第二个则是2013年大学毕业考研,遵循自己所想,自学心理学,虽然最后专业课没有达标。但是那一年期间,心理学里面的一些理论实验论证,案例。我对自己家庭,人际关系处理,感情认识有了质的变化。而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从毕业到现在,这段空白期间,我一直不停的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样子的工作,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自己对未来婚姻,对自己的规划是什么。

  虽然略有心得,但人们往往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时,总会带入一些不理性因素进去。

  还好,困惑的时候有这么一本书,一本心理学科普类的文章汇总小集。

  全书分为三个板块,第一块讨论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第二块研究自己个性形成的原因。第三块则是恋爱婚姻生活里的应用。作为心理学科普类的书籍,非常建议大家翻看。而每一篇的文章打底也可以分为三块讲述:第一描述某一个问题或者现象,即是什么;第二分析现象形成的原因,即为什么,第三块论述针对现象和问题采取的措施,即怎么办。全书通俗易懂,却不是胡编乱驺。

  对困惑迷茫中的自己可谓是一方清醒剂了。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三):没有缺陷,只有改变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总想要弄清一些关于自我,关于我的性格从哪里来的迷思。

  既然存在,就一定是因为有一个起因,这是之初我的想法。这是一本理解别人,更是自我审视的书。

  看过一期圆桌派,有一期讲到出身:家世决定你多少。出身,家世,家庭,都潜移默化在我们的成长中扮演着特别的角色。我们或许为此感到庆幸,也有人为此感到痛苦

  认识自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我在英文中的表述为“self”,难得这个自我,又是哪个我?从生物角度和心理学角度论证,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创建新的人生经验,和新的依恋关系来减低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原生家庭塑造了我们的过去,但是却不能束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身处觉得自己刚成熟又害怕承担年纪的现在,“彼得潘综合症”,应该是对我,以及像我这样的大学即将走上社会,却留在原地畏缩的人的病。

  你不想结婚,不想买房,不想面对父母的衰老,不想承担责任,你体力大不如前却总觉得自己还小——其实你不止是”不想长大',这是病叫“彼得潘综合症”。

  有了一个非常喜欢的人,比父母更喜欢的人,但是彼得宁愿失去温蒂也不要长大。

  当曾经以为的孩子气变成了一种心理病,我们需要长大。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四):拿出你的勇气直面真实的自己

  初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一个疑问句式的展开,明里为童年伸张正义,暗里应该是探讨童年对人成长的影响。那童年到底要不要背这锅?我没看书之前觉得这锅背定了。说到童年人们总会联想起童年时期的回忆,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私人订制,童年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时期随着成长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是在这段宝贵而又短暂的时间里,童年锻造了我们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另外这些定型的行为表现和人格特征将会伴随我们一生,因此童年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性。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这本书来源于名叫knowyourself的微信公众号下文章的精选集。knowyourself 成立于2015年,成员有海内外名校临床、社工、精神卫生专业背景,以及国内知名媒体经验。公众号致力于引导青年人自助互助,共同建造一个秘密的、只有理解没有伤害的小世界,并且在一年之内成功吸引百万读者前来加入。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这本书涉及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心理因素等话题,扉页上那句话:“直面真实,是改变的第一步”抛出了要通往真实的敲门砖,如何改变在这本书里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第一个方面是认识原始家庭带来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认识自己个性背后的心理成因,第三个是认识伴侣在两性关系中的心理机制。都说童年不同样,童年时到底由什么原因影响我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态度,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对号入座寻求童年遗留问题的答案

  一、认识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从童年开始成长的家庭。家庭的组成有稳定的角色关系,一般常见结构是由母亲、父亲和孩子构成。要了解原生家庭,我们得先从家庭成员关系开始梳理。本书在第一章节详细介绍了母亲和父亲在家庭中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自己与孩子之间相处的行为模式带来的问题。

  古代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现代有“妈宝男”、“恋母情结”,不难看出一个家庭里母亲这个角色对孩子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其实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形成来源于婴儿时期,我们与父母之间形成的对彼此的信任与爱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为依恋类型,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痴迷型、恐惧型和疏离型四种,这四种类型决定了我们童年母子关系的健康与否。

  相对于母子关系,父亲在家庭中总是在参与程度上存在影响。书中说到的参与程度是心理上的,并非物理层面的衡量。由于父亲在家庭中充当的角色更多是地位至高的一家之长,他的作用是为家庭做出决策,并且确保孩子能够发展出恰当价值观。父亲在家庭中体现的“父性”不是单一的,而且多方面共存的。所以导致父亲在家庭中参与程度的多少与孩子人格形成、行为认知,已经日后人际交往有着密切联系

  原生家庭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健康的家庭关系和有问题的相处模式。书中详细介绍了五种机能不全的家庭经常出现特质:“家庭成员情绪不稳定、家庭中父母角色缺失、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利用、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良好的边界、存在严重的冲突、虐待和暴力”。身处在机能不全的家庭下的孩子都不得不扭曲自己的性格和情绪来保证家庭关系的持续稳定。所以家庭的失调也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不健康的感情联系。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童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具有永久性的。不论是从父母在家庭中的关系模式,还是孩子本身的对父母的依恋程度,都从实质上反映了亲子关系在家庭背景下相处的问题,了解原生家庭是解开问题的第一步。

  二、认识自我的性格、情感和表现行为

  你了解你自己吗?这是一个看似很无聊的问题,人们都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其实要真的扪心自问,他们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么该如何了解自己?这本书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其次是情感的体现,最后是日常行为表现。

  通常我们把外在直接表现的个性特征作为个体的性格标志。比如非常焦虑的完美主义,比如善于伪装成自负的自卑人群,又比如“社交宿醉”式的内向社交者,还有具有高感知力和洞察力的高度敏感群体。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在性格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要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然后对症下药的解决阻碍。

  每个人都有控制情感流动性的能力。但是日常交流中我们会发现情感的流动并不容易,很多时候人们都选择压抑自己的情感,或者越过带有情感的语言,简单粗暴的表达。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无法表达或者是难以接受带有情感的交流呢?书中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社会文化的对情感交流的负面评判,也有一部分来自人们自我意识的一种回避,可能是羞于流露情感的表达,也有可能是不信任的关系基础上的竞争所导致。

  分析自己的行为表现,可以获取提升自我行为的能力。人人都想拥有自律的生活,可是自律的行为并不容易养成,因为自律似乎等同于“压抑自己”。其实并不全然这样,自律是一种承认与接纳内心冲动和外在标准可能存在的冲突,并且为自身利益而做出的调整与适应能力,所以这是一种主动选择,而并非潜意识里的压抑。除开自律,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坚定自我的拒绝别人,如何化解拒绝成长的彼得潘综合症,即对青春的理想化和对成年世界的拒绝。

  每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算是外貌一样的双胞胎们必然有不同的心理表现。认清自身的本质特征才能帮助自我寻找问题的答案,没有谁生来就是完美无瑕,所以请勇敢的面对真实的自己。

  三、认识两性关系形成的心理机制

  据调查我国第四次“单身潮”已经来临,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宁愿单着,都不敢轻易的谈恋爱,他们认为假若选错另一半还不如继续单着。因此如何选择对的人成了现在年轻人都很困扰的一个话题,书中也就选择伴侣的标准和方式进行了解读,没有完美的契合成了我们首先要接受的事实,感情中对对的人的评判标准过高不切实际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想要找对的人还是要先理清楚眼前这些事实才行。

  正如黄小琥在《没那么简单》里的歌词一样:“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脾气”,现实生活中情侣的相处也是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被伴侣忽视,这种被无视感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交流阻碍。分析自己和伴侣的人格类型可以顺藤摸瓜找到忽视的源头。另外恋爱中必须处理好高压型控制,高压型控制关系是通过一方一系列的行为技俩来达到控制和支配另一方的目的。这种高压手段往往带来不可逆转的精神创伤,也可以看作一种隐形的冷暴力。

  恋爱的结局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步入婚姻殿堂,一种是分手,然后相忘于江湖。说到分手,那就不得不面对分手的原因,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背叛了,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背叛都给双方关系带来了撕裂性的破坏,并且分手后产生了负面情绪、对受害者长期伤害和影响以及对两性关系的打击。这种负面的能量甚至会持续影响男女青年对维持两性关系的信心,易导致越来越多恋爱失败的人或者观望过程者失去对恋爱婚姻的乐观态度。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从童年时期出发寻找我们成人后心理亚健康的原因,然后通过发掘自我的个性,情感和行为表现来分情况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透过两性关系的表现模式捕捉到我们成长过程中环境和人物关系的影响和作用。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从环境结合角色关系角度的心理学研究范本。

  通过了解《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这本书的出版的目的以及阅读书中各个类型问题的探讨,我很高兴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努力地跨出第一步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问题。以前为生活奔波的年轻人其实很少有时间会注意自己的问题,不是不够重视,而是对自己都没有个基本的认知,尽管我们在不停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就如扉页上那句话:“直面真实,是改变的第一步”。

  童年确实是我们的软肋,不管它是好是坏,它都已经成为事实并且无法改变,也许我们会因为它的存在而痛苦或者扭曲自己的内心,但是人都是有自救的能力的动物,只要你自己不想倒下去,就没有人能推到你。而从这本里我看到了它的鼓励精神,虽然书里的分析和措施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能为你打开一扇门,门后边就是通往你看破伪装后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五):在这里与自己相识

  我想从一件历史事件说起这本书。 公元1464年7月,明宪宗朱见深立吴皇后,8月,因为万贵妃废吴皇后, 此妃时年三十五岁,“貌雄声巨,类男子”。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一位智商正常、精神正常的皇帝为什么能做出这种事来,眷恋一个大自己很多岁而且其貌不扬的女人。当时的大臣、太后也不明白,还多次劝诫:“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几百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终于能给出一个答案:童年。 公元1449年8月,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掳。孙太后担忧年仅两岁的太子朱见深,便派了一位宫女去东宫照顾他。这位宫女姓万,时年二十一岁。此后多年,这位宫女,一直陪在朱见深身边,从他被废为沂王到他又被复立为太子,风雨载途。 朱见深的童年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他几遭人冷落,却有这样一位形同母亲的“万姑姑”一直陪在身边(这也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杨过和小龙女)。“万姑姑”对他照料有加、不离不弃,这便让他和她形成了书中所说的痴迷型的依恋关系。暂且把万贵妃看作朱见深的母亲去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朱见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妈宝男”,万贵妃受了欺负他便废掉了吴皇后。其实,朱见深的闹剧不过是一对不健康母子关系的副产品。 在心理学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惑,遭受着来自周边世界的困扰。最可笑的是,我们往往并不去关心这些困惑背后的原因。我觉得这便是这本书对我们最有利的一点,从我们精神与心理的多个角度出发,无微不至地分析了我们,即现在的年轻人所存在的问题。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以为会是一本千篇一律的鸡汤书,恰恰相反,这本书从一开始到最后没有让我放松下来的地方,每一篇章都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信息量很大,但同时内容又很精炼。以前读过不少形形色色的心理学类的书,但能像这样贴近我们自身而且易读的不多。这无疑是一本普适性的心理学著作。 看这本书的时候,对于那些分析不时会有与自己雷同的感觉,“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我竟然也这样”。突然觉得,我们每天与他人交往,说说你,谈谈他,乐此不彼,却很少与自己“交往”。许多人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或是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便是自我分析的重要所在。如主创们的公众号的名字:Know Yourself,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自我分析。 读书最令人兴奋的事便是书中的内容和自己有所关联,这样,我们在读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在与朋友交流的感觉,有一种亲切感。而在我看来,这本书中的许多内容都与我有关,让我更进一步地认识了自己比如有一篇讲高敏感人,看了以后才知道自己就是高敏感人。这本书从家庭到童年再到恋爱,将许多常见却不常谈的问题系统地组织起来,真正地融入到心理生活中。在“认识自己”这个部分,讲到了有关自律和高效工作的内容,让我很赞叹。这本书并不只是让我们认识了自己,更让我们学会如何做好自己。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书中引用的张枣的诗: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六):接受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最近一段时间,负面情绪爆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整个人几乎被负面情绪淹没。这个时候我收到了朋友寄给我的这本书。

  这本书从家庭、自我以及伴侣三个方面展开,分别讲述三种关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若你没有书中所说的问题,那么这本书对你而言,不过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心理学书籍,相反,如果你觉得你被童年困扰,被原生家庭影响,至今都无法摆脱的话,那这本书对你来说,就是自我修复的良药。

  记得我刚上学的时候,学习拼音,a o e 的e总是写倒,后来我就想到一个好办法,把三线本倒过来写,写的e果然就正了。回到家很开心的给爸爸看,但爸爸看后很生气,坚持说是我让同学替我写的,我解释他就觉得我在撒谎,生气的打了我,当时他在吸烟,还用烟头烫了我,在胳膊上留下了一个疤,很久才消下去。我到现在心里还很介意爸爸当时没有相信我。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对我也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我分析我自己性格的时候,我总是把不好的部分归咎于我的童年和我的原生家庭,却没有好好的认识自己。

  我觉得书中所说的问题,我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完美主义、自卑、敏感等等,自卑敏感会滋生很多细小的情绪,而完美主义又拒绝这些情绪的产生,否认哪些不好的性格特质,于是就进入了死循环。就好像每次如果我有一点低落不开心,就会有另外一个声音说,你怎么可以有这么消极的情绪,怎么这么没用。于是负面情绪马上扩大。当负面情绪出来的时候,我一贯的做法不是疏导而是堵塞,这样就造成负面情绪泛滥。完美主义让我没办法接受不那么好的自己。

  我在书里试着认识自己,也试着修复自己,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相信总会有一天,我可以接受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七):人生失序时,也是转折时,不要怕,不要急

  大概两年前接触到KY,那时自认为遇到了人生中第二次“崩溃”,觉得生活空虚,对一切失去兴趣。一边在学校做一周一次的心理咨询,一边每天深夜等着KY更新。

  在咨询室讲述自己的过往,像是用盐水清理伤口,特别疼;看KY的文章,则是往清理完的伤口涂药,也疼,但是似乎更有痊愈的希望。前者让我接受自己身上确有所谓“阴影”“问题”;后者让我发现自己不是异类,烦恼也不特殊。

  分不清那种方式的效果更好——又或者,两者都不是让我走出泥潭的关键——但不可否认,KY一直陪着我。在文章中找到共鸣,又分享出去,在境况相似的朋友那里找到理解。

  我渐渐能够辨别出某种强烈情绪是由何而来,也能做出应对;仍然会有低落无助的时刻,却知道了可以向谁求助。对,KY给了我可依赖感——从小常常感觉无可依靠、又经历了几次背叛从而对暴露自我、袒露脆弱心怀恐惧的我,竟然对KY有了毫无保留的信赖感。

  可能是因为我从未见过她们,KY并非一个具体的人,她是一个团体,是泛心理学科普的指代词,从而显得稳定、包容、安全。但更多时候,她又并不遥远。今年清明回家待了三天,重新感受到强烈的压抑与愤怒,返杭找工作也不顺利,我坐在朋友家客厅,躁郁不安,哭不出来,也不知道找谁倾诉——在这几年时间里,我跟很多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不希望反复就同一个问题去麻烦别人——最后,打开微博,给KY主创们留了言,语言组织混乱,没希望得到回复,只是找个对象说说话而已。

  却没想到,第二天下午,发现KY竟有回复。很长的一段话,语调平稳,让我不要怕,不要急。

  那一刻失声痛哭。

  慰藉和信仰是分阶段的,在23-25岁这个阶段的信仰是KY,并不意味着以后还是——至少现在,我已经不会天天守着公号更新了。但看这本书时,还是常常会有被击中的心痛的感觉:哦,原来我是这么过来的。

  真的,真的,谢谢KY。

  下面是从书中摘出一些话,很暴露自我,但还是想跟更多人分享,就和KY一样。

  书摘:

  恐惧型的人一方面总是担心被抛弃、被拒绝(认为自己不够好),但另一方面却在感到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其他情绪的表达因为羞耻感的存在而被抑制)。于是,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常常容易陷入戏剧化的、大起大落的、分分合合的关系中。

  (有意识地、主动地学习更好的相处方式)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并与TA建立关系,其次,维持一段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这个过程有两个关键:1)学会分辨对方的依恋类型;2)真诚地表达你的需求。

  一个在依恋类型上更安全的伴侣,能够为你示范:一个对亲密关系感到安全和对伴侣感到信任的人,是如何看待世界和理解他人的。

  父亲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词语之一。他是权威,是保护,也是危险,有时还是敌人。

  好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比如学业、工作、运动等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以至于一切看起来似乎是正常的,家庭以外的人几乎无法想象他们家庭内部存在问题。他们希望借此逃避家庭中已经存在的问题,脱离家庭角色来给予自己积极的定义,保护自己不受家庭成员的批评,也给家庭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问题孩子”实际上是家庭中那个说出真相的人——他们试图用负面的、过激的行为来告诉其他人,这个家庭是不健康的。

  当他们承担起特殊角色时(好孩子、失落的孩子、问题孩子、吉祥物、幕后操纵者),实质上是选择了使用自己的方式来保证家庭得以继续运转。在这样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其实存在一种共谋,大家秘而不宣,维持着家庭的外壳。于是,孩子们戴上了角色的面具,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渐渐地,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这样,因为如果他们不承担自己的角色,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冲突,而且极有可能导致家庭破裂。

  能够达到自主的人,最终会承认并骄傲于自己父母的长处,但也能认识到父母的短处,认识到他们作为人的复杂之处,最终成为自我价值的评定者。

  完美主义者由于对犯错与失败的焦虑,经常无法开始着手做一件事情,更遑论成功。

  过分敏感和自我防备也是完美主义的一种表现。

  无论是对于那些看起来就自卑的人,还是那些看起来自负的人来说,不想成为自己,都是一种最持续又深刻的痛楚感。接纳自己,降低自己的痛苦,可能是这些人一生的功课。

  不过,也不用因为讨厌自己而过度担忧。没有人可以完全不讨厌自己,也没有人能永远不对自己感到失望。重点是这种不满持续的时间,以及它影响自己的程度。接纳偶尔对自我的负面感受,也是接纳自己的一部分。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与人建立联结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传达真实情绪,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允许自己脆弱”“允许自己有被伤害的可能”。

  在陌生的人群里,你可能不是最容易融入的那个,但你的沉默背后有一个最真实的你。所以不用害怕人群。你知道,一定会有人欣赏这样的你。

  (实现某目标)重点不在于我们喜欢用什么方式,而是我们认为“什么是达成目标最重要的方式。”你要深信你此刻选择的方式,对实现你的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你就能做到自律。

  对未知的焦虑和控制感有关。那种害怕失控的感觉在影响你的焦虑水平和自信,但这种感觉是虚幻的,不如想办法找到那些你真正能够控制的东西,提高应对的能力,“做好我能做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这种对不被允许的愿望的压抑,是无聊感和空虚感的核心特征。空虚,使我们主观中能够体会到的“缺失感”,是那些被深埋的愿望和幻想的“缺失”带来的。

  空虚是一种比否认更加强大的防御。当我们只是否认一种情感或一个愿望时,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持续地压抑这一点,但我们的压抑有着特定的指向。而在空虚中,我们为了进一步深藏那些需要被压抑的愿望,抹去了所有的愿望和感受——这就好像用一大片的空白来掩盖一小块的空白——从而让我们更难意识到,那个从一开始想要被掩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空虚其实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是人们各种内在精神冲突下的结果。虽然空虚在表面上,是一种缺失的、“什么都不存在”的状态,但是它和梦一样,潜藏了很多幻想、愿望与冲突。如果能将空虚下面潜藏的内容挖掘出来,就可以描绘出空虚的精神活动。通过解决那些深层的冲突,让空虚感的功能不再被需要,从而自然消解。

  彻底消除空虚感是不可能的。

  能够面对自己的负面想法,不畏惧表达冲突和敌意,不畏惧自己的欲望,在破解空虚的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真正意识到自己过去有哪些遗憾,面对这些遗憾和不可能实现的期待,是需要成熟的;同时,面对遗憾这个过程本身也会帮助一个人更加成熟。

  我们人生经历中那些纷扰或失序才是每个人生命故事的主线。这些困难和挑战不断激励着我们做出改变,实现人生的转折。

  回顾过去可能会让我们看到那个笨拙的自己,所以我们说,自我探索需要勇气。

  有人说,成长就是一个“可能性不断坍缩的过程”。每一个现在的我们背后,都有无数个失去的可能自我,因此成长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得的过程,也是需要处理很多丧失和哀恸的过程——和过去的梦告别,和不再有机会尝试的可能性告别。

  但或许这种可能性的不断坍缩是值得的。正是在这个坍缩的过程中,一个更清晰的“我”的形象才得以显露。而虽然一些更广阔的可能性失去了,我们却仍然可以沿着更深、更远的维度挖掘出新的可能性来。

  要想获得高的主观幸福感,你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现在和未来的可能自我上,详细地想象那个可能的你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何种状态。这种想象会给你提供持续成长的动力。

  脆弱是当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风险,以及在需要情感投入时,容易感受到的情绪状态。

  无论哪种人,脆弱都会产生一个有趣的作用:那就是让我们把自己的脆弱当作别人的问题来感知,即“投射”。例如,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个体因为“害怕自己的真心没有好报”而有所保留,却常常责怪对方没有坦诚相待。这是把自己的脆弱投射于对方身上的一种表现。

  有些人认为,所谓“允许自己脆弱”就是在众人面前公开自己的秘密,大谈特谈自己的痛苦。其实恰恰相反,脆弱是有边界的。脆弱也是有程度的。成熟的方式是,你在不同的人面前,根据你们的边界,让自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脆弱,循序渐进。

  你是一个比你做过的事更大的整体。

  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可以时时刻刻、不间断地爱着另一个人。

  一个母亲的过度牺牲不仅仅羞辱了她自己,也羞辱了她的女儿,因为女儿会在母亲身上目睹,作为一个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英文中“be”意味着“彻底地”,而“trayal”则是拉丁语中“交付”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彻底地交付”:背叛我们的,以及我们背叛的,往往都是那些最亲近的,让我们彻底交付的人,这才让背叛显得格外痛苦。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被一些人背叛,也会给一些人带去被我们背叛了的感觉。接受(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身上人性不完美的部分,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经的功课。归根结底,背叛是一种行为,一个人做出了这样的行为,而不是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人。把行为和人区分来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很重要。

  知道背叛者的歉意,对被背叛的一方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修复和重建受损的自我价值感。

  关系的实质是由边界决定的。

  释怀,其实就是当你仍然允许TA存在于你的记忆里,而TA却已不再是一个不受控制的、时时刻刻侵占你思想的显著而具体的存在了。

  原谅也不是释怀的前提或必要条件。人不一定要原谅才能释怀,释怀也不一定就已经原谅。无论原谅与否,释怀对你来说,就是与TA有关的事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失恋的本质也是一种丧失——失去了亲密关系,失去了生活中的陪伴,失去了一些固有的信念,失去了一部分的自我身份感。

  这种对失败的恐惧,对婚姻中可能出现的欺骗、背叛、拒绝、离弃的焦虑,都可能和童年时一些没有被识别和解决的创伤有关。一些人因为在过去的经历中见证了不好、不吸引人、令人痛苦或麻木的婚姻,这可能来自他们的父母、家人或者其他亲近的人,他们担心自己会重演那些人的套路。

  害怕被完全真实地看见真的是很多人恐婚的原因。因为婚姻意味着你会被很大程度地暴露在对方面前……内心深处,你害怕自己被完全地看见。虽然学习了很多“我要接受自己”“我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但实际上还是没有把握自己是否在完全被看见以后,仍完全被爱——毕竟远远地看都是更吸引人的。

  人是由他自身、环境以及过去的重要经历共同型塑的。

  不要盲信任何人的观点,但是首先还是要吸收足够多的他人的观点。看见世界,然后才能看清自己。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八):.

  经一位朋友的热情推荐,我读了这本心理学的书。因为我在心理学上是彻底的门外汉,所以就本着从实用出发的原则,用我自己的经历来同书中给出的观点进行对比,发现许多地方基本完全吻合,不得不赞叹作者能用清晰简要的话语把我的思维和情感进行高度概括,因此阅读这些文字将更有助于我了解自身,对症下药,让自己弥补性格上的弱点。就拿书中的第一章为例,根据自我对照,我认为自己在对待感情问题时属于文中的痴迷型:即担心自己会失去对方,并害怕党自己需要的时候,对方不在身边或者不能及时回应,因此总希望能掌握他的去向,这个类型的人极有可能在伴侣没有回电话时想到,她是不是不爱我了,甚至夺命连环call。当然我还没有到这种夸张的地步,而且我也从来没有过感情经历,只是根据被发好人卡的经历以及追女生时的心境来进行判断。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本十分贴近生活的心理学书籍,但在阅读时我们也应该抱着反对本本主义的态度,不要过分教条的对号入座,因为人是会变的。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九):儿童这块“白板”,父母需要谨慎填画

  对于一个把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作为专业考试的必修科目的我来说,在对这本心理学书目进行阅读的时候,已经自动将自己定位成教师和研究者的身份,自觉主动的运用已知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思考。

  在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过程中,尤为崇拜洛克与卢梭提出的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此篇标题也是从洛克的“白板说”中衍生出来,是我在阅读完本书所编写的有关家庭对儿童幼年发展中所产生的一些影响的部分后引发起的感慨与思考。

  出于专业的兴趣,重点研读了第一部分有关家庭环境带来的对儿童幼年的影响。这一部分的结构安排十分科学有序,按照自己—母亲—父亲—家庭—自己的论述表达顺序,系统条理的为我们展现出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力量,使人不禁一点点深入下去仔细的回想曾经的幼时记忆,引发有关自己人生经历的大探究。

  在这一部分的关于家庭和父母的讲述当中,以弗洛伊德的理论研究为主要线索,分析解释了儿童自身以及对父母的依恋情结,阐述了此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种依恋情结对于那些童年时期尚未接受到完整注意和关怀的孩子来说是普遍且正常的,但在中国以人伦五常为主要关系连接,重点突出的是自身修养、为人谦逊和孝顺父母,因此这种依恋和自恋的情结在普通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于是,大多数的中国父母缺少对儿童幼年时期的特殊关照,缺乏对儿童幼年时期的示范与引导,缺失对家庭环境对儿童影响的重要性认识。这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通病,也是我们这个社会长久以来的习俗意识,在这本书中,以一种科普的方式传递给我们这危险的信号,引起我们对儿童心理的重视。

  而在其后的与家庭相关的人格与独立的部分里,又以遗传决定说和后天影响说为两条并行的理论支撑。这两点看似水火不相容,但在马克思辩证法的指导理解下,似乎又是不相悖离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生物,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先天的某些遗传因素实实在在地在我们人生的最开始的白板上留下了些许痕迹,它指引着我们人格的形成与选择的有意识性,这是“神的创造”,我们无法改变。在后天的影响环境中,弥漫着独特而又同一的空气,它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你的一举一动,它潜移默化的塑造着你的一念一想,这是“人的创造”,我们拥有变化的自由,但前提是在我们有这意识之后。

  书中写道:“布莱恩 利托指出,我们‘每个人都至少有3个自我,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个是在环境和文化影响下的,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所定义的,而最后这一个,才是最重要、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因此,我认为无论先天的基因是如何对你施加了一些不可违逆的命数,无论后天的环境是如何影响了你前进的道路轨迹,我们首先应当做的是坚定自己心中的追求、坚定自己心中的理想、坚定自己心中的信念。而这,作为白板开始充满色彩的起点,应当引起父母的重视,打起十二分的精力仔细引导填画。

  本书是由Know Yourself的主创们将其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加以整合编纂而成,延续了典型的三段论式的表达,详细地表述各种心理现象及其所存在的原因与造成的影响,同时给出恰当委婉的建议,温和的促使人们主动进行自省自察,直击人们心灵深处。虽然此前尚未关注了解过,但却也不自觉地将自我代入其中,津津有味的阅读分析着自己的童年时光。此外,还发现了一个给人以温暖的小细节,不是他或她,也不是He or She,而是ta!这种不带有任何性别色彩的表达,给人带来了安全感,体现了极大地尊重情感,值得我们的品味。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读后感(十):自我剖析的感觉很爽!

  高中时期,有段时间对心理学一度痴迷,导致现在看到心理学的书还会有种莫名的亲昵感。

  市面上有关心理学的书太多了,很多读起来都是鸡汤文,而这本不同,既有专业的知识剖析,又会给出一些建议和改正措施,同时也不会枯燥无味。

  边看边对照自己,自我解剖的感觉很爽!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并不是。

  一直觉得自己是完美主义者,力求事事完美,交给别人做就会一万个不放心,有了失误的时候总会耿耿于怀,就算事情过去了别人的态度稍微有一点不一样,也会想是不是因为之前的失误,从而产生各种不好的想法,总是把自己搞得很累。特别喜欢书中讲的完美主义这篇,会适当的进行改正进行优化自己的,就像那篇最后一句说的,“我们从来都不是因为别人的完美爱上他们,我们都是在明知道别人的不完美之后,依然爱他们。这才是爱,你也值得这样的爱。”

  原生家庭,心理困境,一直是近几年来的讨论热潮,这本书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分析,很有趣。

  直面真实,是改变的第一步。很认真的看完这本书,做了很多标注,会推荐给身边人的一本书,同时也是一本特别适合家长们翻阅的书,看完会能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孩子,对孩子和家长本人都非常有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