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30 21: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精选10篇

  《星空琴弦:天文学史话》是一本由汪洁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一):“差不多先生”今日是否依旧

  胡适有篇小文,叫《差不多先生传》,是这么写的: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胡适是一位曾经系统学习过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方法的人,写出这篇讽刺小说,可见其弘扬科学精神良苦用心。鲁迅也曾经说过:“中国四万万的民众害着一种毛病。病源就是那个马马虎虎,就是那随它怎么都行的不认真态度。”读完《星空的琴弦》,我想起了差不多先生,不知他今日是否安好。作为一个天文爱好者,书中的知识我早已熟知,打动我的只有这句话: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

  我以前一直以为中国自古以来的科学成就挺高的,四大发明啊,后来才认识科技发明和科学发现完全回事,差了不知道多少个量级。在这个差不多先生的国度人们到清末才知道自己脚下的大地其实是个球,只能算作最晚普及“地球概念民族之一。中学历史课本讲,西方列强的入侵掐断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讲真,我是不太相信,即便没有西方列强,中国也很难自动进化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因简单,差不多先生没有定量思维啊。中国古代官员普遍重文轻理,数学思维极差,我很难想象闭关锁国的他们会建立自己的汇率和股票系统,缺少精确的量化思维,市场经济是很难推动的。至于天文观测这种更高级的数学活动,别说没多少人做得了,就算是钦天监这些专业人士,也不敢认真研究。天象是为皇权服务的嘛,是玉帝给天子传达的旨意,乱说乱算搞不好要掉脑袋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欧洲是科学的摇篮,东方世界实在是没有为科学推进做出过太大的贡献。每一次我读到牛顿与胡克吹胡子瞪眼,读到爱因斯坦与波尔的花式过招,读到霍金与基普索恩的互相打赌,就会对这些科学巨人为各自的信念奋斗终生而肃然起敬。如果你能理解这些直男理科生的浪漫,就会发现他们近乎刻板的认真、热情似火的求知欲中,散发着一种浪漫的“高级感”。跟那些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抒情相比,他们是真正在同宇宙对话的人。

  我很感动那个各国科学家金星凌日的时候为了攻克天文学第一问题“日地距离”而举行的国际大比拼。法国、英国、瑞典、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全都派出参赛选手,奔赴地球的100多个角落,几乎是一人一个地方,为了人类共同的问题,自发展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很遗憾当时的中国人恐怕连听也没听说过这个天文学第一问题。法国科学家勒让蒂甚至直接住在观测地印度,用了八年时间建造观测站,虽然命运玩笑让他的努力化为乌有,但是正是这种骨子里对求知的渴望、对科学精神的敬畏,让一代代科学家前赴后继,为科学殿堂添砖加瓦。海王星的发现又是另一段佳话,两个不知名年轻人和一个德国天文台台长共享海王星的发现权。在没有计算机年代,至少需要天王星10年以上的运行数据才能计算出海王星的位置,这是一个庞大到令人不寒而栗工程。但是人类中就是会有那么执着的人,30岁的加勒和26岁的亚当斯硬是靠着纸笔,分别攻克了难题

  总是有人会说,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研究与我们不挨着的宇宙,太空、星星于我何干。在我们心中,收益总是需要量化的,你可曾想过那些无法量化的财富。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当1969年美国登月时,当今硅谷的精英们还只是初中生,十三四岁的乔布斯们目睹了国家历史上最激动人心时刻,在心中埋下了实现梦想追逐勇气种子。阿姆斯特朗叔叔、奥尔德林叔叔告诉他们怎样把想象变为可能,当他们三十而立的时候,又会将他们的想象力自信心薪火相传。一种群体精神一定是具有代际接力作用的,不管是科学精神还是“差不多精神”,都会绵延传递到各行各业,当它们变为一个国家的国家精神时,那就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太多”了。

  我们真的不能再拿是否有直接收益来衡量一种产品、一种精神的价值了。科学精神没有东西方之分,科学只有一套标准,科学就是科学,它起源于西方,但它是属于全人类的智力财富,没有国界,更没有文化隔阂。甚至对科学来说,文化和情感都是多余的东西。人类的智商在5000多年中并没有明显提升现代人的“聪明”只是知识积累教育水平提升所造成的假象。缺乏科学精神就等于放弃了人类最根本探索欲,将人脑的功能让渡给了人工智能技术再发展也只是量的积累,只有科学进步才是质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我们也许没有太多时间来探索宇宙了。宇宙不会无限期地展示给我们。宇宙在一直膨胀,永远停不下来,河外星系相对于我们的退行速度只会越来越大。如果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几千亿年以后,银河附近的所有星系相对于我们的退行速度都会大于光速。换句话说,它们发出的光永远到达不了银河系,都会退出我们的宇宙视界,进入一个从理论上永远也看不到的区域。想象一下,几千亿年以后的智慧文明再来观察宇宙,它们会得出孤岛宇宙的结论,整个宇宙就只有银河系这一个孤岛,除此之外就是无边无际黑暗。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姿百态的宇宙,能看到几千亿个河外星系。在一个百花绽放的年代,在所有的花儿枯萎之前,为什么不尽情地享受它们的千娇百媚呢?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二):有趣真相的天文简史

  提起天文学类的书籍,尤其是天文学史著作,我们的大脑里可能会浮现冗长的注释、细致的星轨图片和深奥的公式。而汪洁这本《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式的天文简史,他一改天文学严肃表情以及高深莫测形态,采取有趣、有图、有真相的形式,将天文学活泼的展现出来。

  初读此书,会感觉趣味盎然。书中采用了许多虚构的小说式写法,将书中的情节人物对白文学化,引出了天文学发展的历程。汪洁写道:“毕达哥拉斯的学生说:‘俺……有点听不懂’……”“亚里士多德回应道:‘晕,你可真能想……’”使得书本规避了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和干燥无味实验叙述,用故事性、探索性的方式回顾天文学进步的每个脚印引人入胜

  本书中精美摄影插图更是美轮美奂。汪洁在修订书本的过程中开设了网络个人电台,在电台中播讲自己撰写过的专辑枯燥的天文史讲述不仅没有无人问津,反而吸引了大批不同年龄段粉丝。这其中就有极多的摄影爱好者。他们自愿出马,不惧远途,蹲点守候,只为去拍摄符合汪洁文字要求的星空画面。此外,还有不求回报的手绘师精心绘制的插图、作者从各种官网上选取的佐证材料……全书亦字亦图,全彩印制,具有极高的美观性。

  这本书最重要的核心观念,也是全书黄金部分,则是作者传达的一种理念:比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不是几本书读来的小知识,不是倒背如流的公式,而是孜孜不倦好奇与探索,是追寻真相时的思维方式和求证方法,是不轻信、不盲从的独立思考的品格

  在这本书里,作者亦叙亦评,将科学读本又揉进了一层哲学反思,使得这本书的层次普通的浅层科普,升华到了哲学层面的思考。如何把科学精神贯彻入平时的生活,在生活中不断的经历尝试,继而带给人们更美好的生活,汪洁以一种深入浅出的的方式将这些枯燥的知识更生活化、有趣化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有欲望、有兴趣的探寻在宇宙中神秘的天体,更能想到用探索宇宙的精神探索我们的生活。

  正如作者自述:我心目中的自我实现,就是创造出能对社会产生正面、积极影响,并在我离世后还能流传下去的非物质财富。我想,作者已经做到了。富有人情味的文字叙述、具有知识性的科普内容、带有哲学思维的思想与辩述、以及精美的摄影图片与插画,无论哪一条,都使本书值得捧起一读。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三):就算你没有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也请你去多多领会一下科学精神

  对于天文学知识,有段时间我是相当的抵触的。

  原因说起来可能有些可笑,那就是因为相比于宇宙的无限,人类实在是渺小的无法形容。因为对其无知,所以对其无法想象,再而对其心生恐惧

  这个理由说起来很幼稚,但对我来说是的存在的。

  就算是放在今天,我对天文学也不是多么的热爱,以至于连带着我对于和宇宙有关联的科幻小说也不是多么感兴趣。这次的原因是因为每每翻看有关于天文学的知识书籍,总觉得专业性实在是太强,众多理论分析以及科学数据加上专业名词弄得我莫名其妙,看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傻子说白了,原因还是自己的无知。

  对于天文学知识,像我这种天文学白痴我还是得找一本最具启蒙性,最通俗易懂的来看。

  《星空的琴弦》这本书倒也不厚,勉勉强强有两百来页。作者汪洁是一位科普作家,第八届文津奖得主,据说他还是全国科技馆以及大、中、小学人气嘉宾。既然他所讲述的知识连小学生都能够适应,那么他所写的这本书,相信对于我这种天文学小白来说应该还是很适合的。

  作者自己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是这样介绍自己的这本书的、他要通过讲述天文学史上的小故事,来展示科学家们追寻科学真相的思维方式和他们的求证方法,让科学精神慢慢的注入到读者的头脑中,因为他们的做法是科学精神的最好注解。

  按照作者的思想理论,科学知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全部掌握的,但是科学的精神却是人人都有可能掌握的。有了科学的精神才能够更加理性的去认识这个世界,辨识所谓的伪科学或是科学谣言。

  事实上现在的人的确是需要了解掌握科学精神的。看看现在的朋友圈和QQ群,到处都是转发的各种博人眼球的科学研究成果。挂上个权威机构研究论证,多年实验研究,再加上一些耸人听闻的科学结论,一篇所谓的科学研究成果便完成了。弄得一帮人根本不去思考或许也不会如何去思考这些问题的真伪性,然后就四处随手转发。弄得朋友圈、QQ群天天被一群盲目的人的转发刷屏,搞得你是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拜托,转发前请先动脑思考一下,实在思考不动那么请你先去多读读几本书再来转发。

  说起来,作者在这本书中所用的语言描述方式还是挺通俗易懂的。他用讲述科学小故事的方式将天文学发展的历史介绍给读者。你将看到几千年来人类对于天文学的认知与研究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人类的科学精神又是如何在这几千年的研究发展中逐渐确立的。

  此书作为一本天文学启蒙书籍还是挺不错选择,至于其专业性知识到底如何?

  对不起,前面我说过了,我是天文学的小白一枚,再深入一些的东西我就不懂了。但以我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本书还是能够看得懂的。

  作者不是说了吗?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读者掌握全部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领悟,才是关键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四):《星空的琴弦》--相距的光年,好奇心相牵

  《星空的琴弦》--相距的光年,好奇心相牵

  康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个人最为中意的译文是这个版本:“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 ”的确,越是人类中最智慧的头脑,越对万事万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这样的人群里,又怎么会缺乏对揭示星空的奥秘满怀无限向往的人呢?

  受限于中国古代对科学的态度,所以,除了在观测方面颇早甚至颇为领先,对星空宇宙提出更贴合现今科学发现的人,是要从古希腊开始说起的。于是,从对大地的形状产生疑问起,毕达哥拉斯等人先是提出不同的哲学思想,试图解释受限于客观条件而无法理解的各种“反常”天文现象,其中甚至不乏哪个星球运动轨迹完美是因为“同心球各自作用的结果”的天才设想。随后,便是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两人的理论都各擅一时胜场;开普勒根据第谷的观测数据计算,总结出的三大定律更是足以让他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独享;而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牛顿的天体力学、哈雷对彗星回归的预测······说到这里,以一般人对宇宙星空知识的了解程度,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了。而星空奥秘的神秘之美,仍只是露出了面纱下的小小一角。

  接下来,恒星并非不动、时常“出轨”的天王星让太阳系的疆界扩大了原有认识的一倍多、用引力“勾引”天王星的海王星被发现、银河、星云、膨胀的宇宙、大爆炸、暗物质、暗能量、宇宙热寂说······在一代又一代天赋异禀的天文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以及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观测手段让人们的对宇宙产生新发现的速度越来越快,眼界也愈加深广。悲观的人会说,这除了让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并无多大意义,更极端的人甚至会认为这是人类对自我才能的浪费。但是,正如许多影视作品里常问的一句话,即“我是谁”,人们理解一个人随着成长,会先后作为子女、配偶、父母的身份而存在,能理解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就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扮演”好自己在不同时刻、不同场合的角色,那么以小见大,就应该接受人类终究希望给自己一个交代,想要找寻自己存在的宇宙是如何出现,也许有一天还能够探寻到人类未来的出路将在何方的现实。

  宇宙何其浩淼,但是无论相距多少光年,只要能够望见,再远的距离一瞬间也有了可期盼的边缘。而一颗代表知识薪火相传永不止息、为好奇而悦动的心脏,将永远伴着人类走在苍茫的宇宙中,直到最后一个具有智慧感知的生命体也消失的岁岁年年。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五):我们的目标是浩瀚星空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找几本天文学方面的书看看,遥想当年傅雷当初给儿子傅聪写信,建议他多看看哲学书和天文学的书,理由是傅聪在国外正有少年得志的迹象,所以哲学和天文学有助于帮助他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正是戒骄戒躁的好药方。的确,同浩瀚的星空相比,人类实在是渺小无比,虽然自家是个文科生,对于天文学那点印象只限于小时候去过的北京天文馆和十二星座,但自觉得看这个总比看动物们之间的血腥争斗来的修身养性。

  以上背景资料,主要交待是个人在翻开这本《星空的琴弦》之前,对于高冷天文学的敬畏感。但是啊但是,事实上,在个人的阅读过程中,多次产生想要哈哈大笑的冲动,看完全书,个人只想表示,作者君请你来一下,我实在太想问问你是怎么做到把这么严肃的东东写的那么搞笑的,哇哈哈哈哈。

  笑过之后,秉承一篇书评一定要努力显得一本正经的大方向,个人认真表示,这几年,走科普类戏说风的图书有很多,但基本都在历史领域。从《明朝那些事儿》开始,那朝那代那些事儿都被人说了数遍。《这个历史挺靠谱》、《假如这不是唐朝》、《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汉朝就是如此有趣》,一路向着大话、戏说的方向而去。

  风向所至,连古典文学都跟着下海,各种大话唐诗宋词、唐宋才子传奇的图书纷纷登场,相比文科类的赫赫扬扬,理科似乎一直保持着戒急用忍的大方向。个人暗想,无他,实在是条件所限哪,你无法想像有人能把高等数学解读的跟郭德纲相声一样,那真是,简直了,不敢想像啊。

  就好像从前个人一直无法想像有人能用汉语普通话把相对论讲清弄明一样。但是,好巧,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之前写过《时间的形状》那本书的汪洁,人家不但是位科普作家,同时还兼任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天之文系列科普讲坛” 讲者,浙江省科技馆“科学脱口秀”讲者,还是喜马拉雅、蜻蜓、网易等网络电台的热门主播,还曾经有过跌宕起伏的创业经历。让人不禁要赞上一声:好一位斜杠青年,好一个理科学霸人设,虽然去微博围观过作者照片后失望之情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但是,毕竟,在文科生我的心目中,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差还是不一般的大,更别说在自家看来天书一般的玄学,居然有人能用如此简洁明快的方式进行科普,我不禁暗暗摸了摸自己的膝盖。虽然理科书没读过几本,但从每年给小侄子买六一礼物的过程中也深知,当今的科普文章,大抵都是歪果仁的天下,别的领域不说,光以天文学而论,各图书网站的产品,基本都是西蒙•纽康等外国作家的作品。在这种大背景下,有一本如此品质出色的国货可供选择,必须得说实在是很难得的。

  随便选一段书中内容给大家看一下:据后世学者充分的考据,牛顿是这样分配他一生的时间的:三分之一用来研究《圣经》的年代学,三分之一用来研究炼究炼金术,剩余的三分之一时间用来顺便研究一下物理、数学、天文等自然科学。也说这叫我们这些凡人情何以堪啊!看着这些内容,你能想象这是一本讲天文学的高冷书籍吗,可事实是它还真的是。这样一本文笔如此有趣,内容如此给力的天文学科普书,让人怎能不爱读?

  说了这么多天文学,再说回现实世界来。在日复一日与工作与同事的重复撕*中,我们需要的,不光是好好吃一顿,美美睡一觉,还要有心灵的救赎。

  说这个不是讲大道理,而是从作者自身经历有感而发的,延展一点说,如果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这本书的意义还可算做一本励志书籍。

  毕竟,以古往今来无数有过类似被屈含冤经历人士的表现看,在遭遇过现实的打击后,基本只有三条路会走,一是痛饮狂歌空度日,日复一日的残害身体,折磨自己。二是搞行为艺术,或者每天对空手书“咄咄怪事”,或者最常见那种变身人肉复读机,如祥林嫂一般到处诉说自己的辛苦委屈,最后令每个人信息过载,接受无能。

  不不不,我说的绝不是给自己戴高帽的顾雏军,人家是喊来一堆记者开了新闻发布会的。以上两种“伤己”“伤人”的应对模式,基本占据了“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所选方式的90%之多。那么剩下那不到10%呢,是从地上爬起来,继续走自己的路,乐观而坚强的活下去,接着努力奋斗去。

  相较前两条道路的简单易行,这条路走的越发艰难,要不断应付自己内心小我的挑拨与挑战。所以,这条路向来也没有几个人会选,但是很难得的,作者选择了这条路,认真的生活,认真的写科普。就像作者在书中讲到伽利略的经历时说的:我个人非常赞同伽利略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生命更重要,有了生命,就还能创造更多的知识财富,至于真理,可以交由时间去裁判。初读至此时,只觉得作者说的着实不错,且因着自家观念与作者暗合而窃喜不已。因为主流方面一直对伽利略的苟且偷生颇有异意,但个人一向觉得,人最重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一直以为自家观点另类,原来还是有同道中人在的。

  最后忍不住还有几句吐槽要讲,虽然因为此书内容的出色给了全五分好评,但还是有些缺憾在心中的。首先就是,作为一本讲尽2500年天文学发展史的科普书籍,不到200页的篇幅惜乎太少,看完书后令人大有意犹未尽之感,不能不说是个缺憾。其次很丢人的表示,身为一名文科生,虽然刷过每一季的《生活大爆炸》,但刚开始看书时对于书中提到的类似伽马射线暴、奥尔特星云等部分专业术语还是约略有些大吃一惊、理解无能,那个,如果再次重印时加些标注解释就更好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天文学理论基础为零的小白读者之见,只供一笑尔。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六):“日心说”与“地心说”争夺之战

  汪洁的《天空的琴弦》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它一点都不枯燥,充满了故事性趣味性。科普读物在人们的眼里是严谨和枯燥的,但作者用虚构的小说化写法,使得一个个天文学家的故事可读性更高,让人有兴趣读下去,跟随作者的视角去了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去探秘未知的世界。作者虽然采用了小说化写法,但力求做到知识都是准确无误的。

  人类探索天文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人类追求科学的历史,2500年以来人类一步步走出愚昧,产生理性,诞生了科学。回顾天文学的发展史,让人敬佩的是一代代科学家、天文学家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孜孜不倦呕心沥血的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的监测星空,枯燥且严谨的演算公式,不畏教会的权威甚至于牺牲生命。他们展示了在追求科学真相的思维方式和求证方法,这就是科学精神,怀疑、探索、实证和理性。

  我仍记小时仰望星空时,那满天的繁星犹如宝石般的眼睛,那银带般的银河更是充满了神秘感,使我的思绪遨游夜空。一个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过早的扎根在我的心底,随着年岁与知识的增长,我对身处的宇宙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地球不过是太阳系中的一颗适宜生命的行星,太阳系不过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恒星系,银河系也不过是本星系中的一个漩涡星系,而本星系群不过是宇宙中无数个星系中的医院。我们的宇宙诞生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我们的宇宙在不断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然而这些知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代又一代天文学家付出毕生心血,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天文学史要从古希腊说起,古希腊是一个政治民主,思想开放,言论自由的国度。2500年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设想,在此之前,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毕达哥拉斯认为自然之美就是图形和数字之美,而球体是最完美的,可惜的是缺乏实证。100多年后,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再次宣称地球是球体,他比毕达哥拉斯进步一些,采用了实证的方式。他给出了三个证据说明地球是球体。从海边看到一艘船离你而去,你总是看到船身消失,然后看到船帆消失。再有朝北极星方向走去,身后总会有一些星星消失在地平线,前方总会慢慢升起一些星星。最后是月食的发生,月亮的边缘是圆弧形的,那是地球的影子。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通过实证的方式而非思辨的方式,去思考我们大地形状的人。

  柏拉图提出“拯救现象”,他对毕达哥拉斯的说法提出疑问,他的徒弟欧多克斯提出了同心球理论,作者说如果放在现代,欧多克斯肯定能拿奥数金牌,因为这个同心球理论需要非常精深的几何知识,而且巧妙到让人窒息。又过了100多年,阿波罗尼提出了“本轮均轮”说,对欧多克斯提出了同心球理论做出了修正,行星除了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外,本身也绕一个中心做圆周运动。

  400年后,又一个天才出现了,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画出了一个基本的宇宙图像,他为每个本轮和均轮都根据自己的天文观测详细的设计了大小、角度和速度值,并且以此来计算预测天体位置。他晚年著作《天文学大成》,作为天文学教科书1500年不变。

  时间推进到1495年,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就是太阳是宇宙中心的说法,地球和五大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但他写的著作是《关于天体运行的假说》。这里要说明一点是中世界的欧洲,宗教裁判的权威可比任何法院都大,甚至可以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圣经》上说太阳是围绕地球旋转,任何与《圣经》相违背的学说都是大逆不道的,所以哥白尼写的是假说。

  直到1601年,开普勒首次提出了行星与太阳之间隐秘的数学关系,他称得上是人类英雄。1609年,伽利略用镜片发明了望远镜,他通过观察记录,证明了日心说是对的。并且解释了人类2000年的疑惑:地球自转,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这可以用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解释:力学规律在惯性内保持不变。通俗地,地球上的一切都参与了地球的运动,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惯性力,就好像在封闭的船舱中,人们无法感知船在均速行驶还是静止。

  伽利略解释了地球自转的原因,还有一个困惑了人们2000年的问题,如果地球是一个球体,为什么“下面”的人掉不下去那?那么是谁解答了这个问题,他就是牛顿。

  24岁的牛顿发现了这个宇宙中最基本的规律:万有引力。它是一把人类开启宇宙奥秘的钥匙,在天文学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里要说说牛顿这个人,他用自己一生诠释了“人无完人”这个普遍规律。据后学者充分的考据,牛顿是这样分配他一生的时间的:三分之一用来研究《圣经》的年代学,三分之一时间用来研究炼金术,剩余的三分之一时间用来顺便研究物理、数学、天文等自然学科。牛顿还是一个怪人,他心胸不广,气量偏小,不爱说话,喜爱记仇。他有一个冤家胡克,也是一个大师级科学家,两人互相看着不顺眼。牛顿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三卷写的特别数学化,明显比前两章艰深难懂。牛顿解释说为了让胡克看不懂。那个老家伙数学不好。可见,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

  接下来哈雷发现了恒星不恒,1838年德国职业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贝塞尔跑完了持续300多年的接力棒的最后一棒—天鹅61星的周年视差被测定为0.31角秒。反对哥白尼日心说的最后一座城堡被攻破,至此,持续了300多年的托勒密和哥白尼执政终于画上了句号,哥白尼完胜。

  之所以简略叙述了天文学史上地心说和日心说发展和争执的过程,一个是因为我很感兴趣,再一个证明了是科学理论不会宣传自己豪无条件绝对正确。科学通过观察、假设、验证这套方法,可以保证理论不断迭代更新,越来越客观的接近真相。

  近代200年来,天文学发展特别迅速,这还得益于高精密仪器的发明。人类一点点扩大探索的领域,从银河系到其他星系,从宇宙的由来到宇宙的最终去向,从宇宙的微波辐射、星际有机分子、类星体、脉冲星到暗物质、暗能量。宇宙是无限大的,它正在加速膨胀。因为不断探索宇宙,人类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也许在将来,我们终能发现适合人类生存的一个星球。这并不是不可能,回顾历史,当时的人类也是不会相信现在发现的奥秘,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放开想象呢?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七):差强人意

  我对星空、对宇宙也充满好奇。《星空的琴弦》这浪漫的书名和封面特别抓人。读完之后,却感差强人意。

  本书是一部讲述天文学史的科普读物,书腰上宣传作者汪洁曾获“文津图书奖”。我孤陋寡闻,不知文津奖为何物,一时不明觉厉。然而,稍读几篇,隐隐觉出这位天文学方向的科普作家不太专业,甚至个别内容他还要参考百度……

  作者在行文中有一段酸溜溜的跑题论,大意是不能以大学专业是什么学科来判定一个人是否“专业”。话是没错。《上帝掷骰子吗》的作者曹天元也不是物理学出身,但他这部量子物理史话却写得出奇地好。相较而言,《星空的琴弦》水平真是差了好大一截啊。

  首先,一些知识点作者提到了,却没讲清楚。比如,托勒密地心说是怎么解释四季更替的?

  地心说是个尴尬的天体理论,它在教科书中的出现仅仅是为了衬托日心说的正确。我对地心说的了解停留在“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肤浅层面上,从没想过这项屹立了1500年的学说也有伟大之处,更没考虑过地心说里的四季更替这类细节问题。书中的一笔带过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也和胖胖讨论过。目前我能想到的解释是:既然太阳必须既满足每天绕地球一圈完成昼夜更替,又得每年绕地球一圈实现春夏秋冬,那么它的运行轨迹只能是两种绕地运动的叠加,而非简单的一个圆。

  其次,书中存在不准确的表述,甚至前后矛盾。比如,一边是宇宙暴胀,星系与星系之间渐行渐远,一边却是预计几十亿年后,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可能相撞。正在远离的星系,怎么会相撞呢?

  我上网查询,查到一个名词——本星系群(Local Group of Galaxies)。本星系群由超过54个星系组成,以引力关联,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其中最大的两位成员。从宇宙暴胀的角度来看,本星系群可视为一个单位,在这个单位内部星系之间彼此牵引而非远离。按照目前天文学家的观测,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大碰撞在三、四十亿年后有可能会发生。不晓得那时候还有人类来见证恢弘时刻吗?默默为银河系、为地球、为人类捏把汗。

  本星系群与其他星系群的距离正在越来越远,而且距离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也越快,甚至超越光速。所以,宇宙也许是无限的,但我们能观测的宇宙却是有限的,越来越多的星星在慢慢退离我们的视野。读到这里,略有失落。

  虽然,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高,但阅读过程中还是有所收获,也算值了。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八):科学精神的胜利,璀璨天空的奢侈化

  看了很多季的《生活大爆炸》,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the big bang”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英文表述,生活大爆炸的片头也很简短和geek,用碎片化截图的方式反映了文明的进程。有一个相对形象的类比

  宇宙138亿年 地球诞生45亿年 如果把宇宙比作1年 那么地球在9月初诞生了 地球出现复杂生命是6亿多年前的寒武纪 那么到12月14日左右 地球才出现生命 恐龙从2.25亿年到6千500万年 存在1.6亿年 换算成一年只有区区4天时间 那么人类文明(从智人开始算) 只有7分半钟 如果从第一个人类文明社会两河流域(苏美尔)接近6000年算起 那么就只有13.7秒

  我们这个星球只是浩瀚宇宙下一个不起眼的行星,合适的物理条件在无比漫长的宇宙时间内演化出了智慧的生物,但让人震撼的是,人类仅仅用了宇宙尺度下极为微小的一个时间段,已经把认知的时间跨度及能观测的物理尺度记录延伸到了整个宇宙诞生的范围,这是绝对理性精神的惊人创造人,而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作者反复强调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类似一种哲学和认知未知世界的方法论,绝对理性精神在这个星球上已经用无所不在的物质创造和合理解释成为了事实上全世界范围最广的“宗教”;这本书我甚至认为可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辅助读物。

  本书无疑是一本优秀的科普,用比较练达和形象的语言把漫长的天文学发展史,甚至某种意义上是人类面对以天文为代表的未知世界“解释史”阐释的比较清楚;但稍微遗憾的是,可能是资料搜集和内容沉淀还是不深,有部分的内容阐释和衔接还是不够清晰,略有遗憾,该书具备成为长久畅销书的潜质,可以考虑不断修订,不断出新的版本;

  另外一个很大的遗憾,那曾经指引人类思考方向,激发人类思考潜能的星空,从我儿时起,竟然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现代的人已经很难再看到无比浩瀚和璀璨的星空。2016年6月在新疆旅游时,一天晚上被困在了独库公路,我特意在晚上2点从车上爬起来,希望能看到满天的星斗,但因为天气原因,竟然也没能如愿。但我永远也忘不了2005年夏天,在京郊爬山时,白天遭遇大暴雨,晚上在山区看到了无比壮丽的银河,让人如痴如醉,想象无限;理性精神加上数学、物理等工具,已经可以让人在逻辑上去推断宇宙的奥秘,但抬眼可见的星空给人的星空已成为奢侈品。科学精神的一个产物就是现代发达的物质生活社会,但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科学精神的产物让他的启蒙老师变成了一种奢侈。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九):往前走,而不是朝后看

  最近几天,已经许久没有翻过实体书的我。用了四天的时间,囫囵吞枣般的把这本书读完了。我不是文科生,没有那么多的感慨惆怅,也想不出什么名言金句。我更不是天文专业的,里面的一些专业的东西,自己也看的是云里雾里。最终也只是把他当做一本阐述历史的书本来读的。

  读完之后,在有感于人类认知的艰辛之时,在看到那一串串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的名字之时,也有感于为何有着几千万完整文化传承的我们却没有发展出那样的求知精神。

  今天,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或者在朋友聊天时,当谈论到宇宙大爆炸,或者现代计算机时候。经常会说,着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不就恰好契合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吗。并因此还是洋洋自得。是啊,先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作为一个2000多年的人,他们给了这个民族领先于同时代上千年的智慧。只可惜,这种智慧,延续千年却没有被补充和发展。而我们看到的整个天文史话,确实对先贤理论的不断修正和推翻重来,才有了今天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而我们却一直秉承着老的就是对的理论。

  这就像,前段时间看过的一段话,基本上所有的西医都认为自己的医术肯定是远高于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而中医却恰恰认为自己不如当年的神医扁鹊,华佗。时间再拉短一点,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医学硕士,博士,肯定也是有自信强于普通的乡村医生,或者小医院的医生,而中医呢,我们却总是认为50年老中医才是最好的。想一想这五十年医学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一个是来更新了来自于全人类智慧结晶的医学知识。而另一个只有自己50年的经验教训,想一想到底哪个更靠谱。

  如果哪一天,我们也敢大胆的否定,小心的论证,那么我们才真的崛起!

  《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读后感(十):如果不读这本书,我会以为我真的有在认真敬畏科学

  如果没有看到这本书的话,我觉得我一定会非常非常遗憾,再次感谢清华师兄群里的书籍分享,毫不夸张的说,真切感受到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以及对自我世界观的认知又弥补了一小块空白。有时间一定还要去看看作者推荐的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

  今天是“悟空”号飞天的两周年生日,祝它生日快乐。

  前天科学家首度确认还有一个像太阳一样的拥有八颗行星的开普勒90星系,敬畏星空,敬畏宇宙。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现在已知的一切天文学知识无不是在科学精神的引领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得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如果是一座雄伟大厦的话,那么每一块砖瓦都不是凭空而立,在建立这座大厦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修正、剔除无法经受住严格检验的砖块,每增加一层都得经受住无数人的质疑和验证。时至今日,这座大厦已经展现出宏伟的气势。对于宇宙而言,人类渺小如蝼蚁,但是这样渺小的人类居然能把宇宙了解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身为人类的一分子,我深感自豪。但我们的探索还远远没有到达尽头,宇宙留给我们的未知领域还有太多太多。”

  我觉得我无法用更多的敬重和赞美之词来表达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的震撼,感动和深思。很多好的笺言给予了我安慰,冷静和启发。原本以为是来看科学故事,了解一下天文学的知识,没想到最后两章节彻底改变了我娱乐阅读认知的态度,越读越深感对科学精神对人类文明对星空宇宙的敬畏。最后看到后记中作者引用的康德的一句话,暮然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共鸣。我不敢读人类的探索宇宙历程但也热烈想要用我浅薄的头脑学习更多。我知道人的一生很短,我知道一代一代的人类会死去,我明白星空宇宙可能也没有永远,可是只要人类的好奇心还存在,还有为什么在发问,或者还有某种生命存在,科学就不会停止探究的脚步,宇宙也不会停止它的剧烈变化,不会停止等待它的秘密被发现的那个时空世界。感谢作者带我真正畅游了我头顶的星空和人类的好奇心助推下的科学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