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5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读后感10篇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是一本由[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一):“故事背后的故事”比海难幸存者更使我着迷

  文/芮娜

  “一个人也许可以在海上等上一年时间,但总会有那么一天,他觉得连一个小时都等不下去了。头一天我还在想,第二天天一亮我就会到达陆地。二十四小时过去了,我能看到的仍然唯有水天一色。我什么都不指望了。那是我在海上度过的第九个夜晚。”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二):《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没有人知道他讲的是真还是假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没有人知道他讲的是真还是假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引发了一个名叫“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品种在拉美那块土地横空出世惊艳亮相。

  为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会出现在拉美那个土地上?我一直想寻找答案,但是却无法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理由。通常情况下,论者总是把拉美归咎于一个神神叨叨的土地,那里的人们十分迷信,常常人鬼不分,所以,作者文字里,才会渗入那么多的捕风捉影的怪事连篇。但我想,“魔幻现实主义”并不仅仅是出于这个动机,我感到,包括马尔克斯作家在内的拉美作家,为什么要把一个清晰历史叙事,变成神秘莫测、捉摸不透的灵异世界,这里面肯定是想隐藏着什么。有什么东西,不能叙述,必须通过变形方式才能绕过那个心底的软肋与痛点。

  这个里头很有考较的名堂。在《百年孤独》中,那个名叫马贡多的小镇,为什么被排斥在文明之外?为什么小说里的族长陷入到一种四面环海的包围之中,失却了对其他文明的接纳与认知?一般论者,认为这部小说象征着印第安土著的自我封闭,从而隔绝于世,但是,《百年孤独》中的那个族长,显然不是印第安的部落,在小说里,我们看到外来的族群是吉普赛人,印第安土著的出现,是那个照料族长孩子女人,她是和弟弟一起来到这个小镇的,来的原因,是想躲避一直折磨着她的部落的失眠症。可见,小说里的主体部落,不是印第安部落。可想而知,《百年孤独》里的孤独小镇的族群实际上就是西班牙后裔。这些人越洋渡海,来到南美,前辈的历史,在小说里已经渺茫无知,而他们自己也很快忘记了自己的来龙去脉,不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他们在曲意回避什么?实际上,他们在回避他们是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对于南美大陆的侵吞与剥夺,尤其是他们的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对印第安部落的疯狂屠杀。所以,《百年孤独》里,一直隐约其词地模糊着小镇家族与印第安部落的关系,在描写一百年的孤独与屠杀的时候,忽略掉了这些西班牙的后人,在掠夺这块土地的过往岁月里,对当地土著更加残酷的劫杀。“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产生,有着深刻的地缘因素。马尔克斯后来一直把西班牙作为精神上的慰藉之所,很长时间都呆在西班牙,对那里的一切感到很有亲切感,视同精神的家园,可见,他把拉美世界纳入魔幻的氛围与世界之后,得到的心里慰藉的是,可以清晰地逃脱掉对殖民前辈肆虐拉美大陆的“真实谎言”的忏悔与重负,用当下他们遭遇到的外来的挤压来转换掉他们前辈登陆时对这个土地同样残暴的杀戮,以获得叙事与立论上的自信自尊

  所以在《百年孤独》里埋有太多的“局”,太多的作者有意回避的“局”。这种“局”,因为我们不知道作者在心里回避了什么,就像围棋中留下的“目”一样,我们无法知道这个空白区域里作者收了哪些棋子,我们注定要在《百年孤独》前百思不得其解

  即使是马尔克斯所撰写的纪实作品,我们同样看到作者抱着一副“信不信由你”的逍遥态度,怀着一副“逗你玩”的“我是流氓我怕谁”的调侃味,持着“破罐子破摔”的一脉相承创作理念,把一个真真假假的故事扔在你的面前。

  写于1955年、1970年才正式署上马尔克斯名字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事情发生在1955年,哥伦比亚的一艘驱逐舰从美国回国的途中,不可思议的是,有八名水手入海,在搜索无果的情况下,十天之后,有一个水手竟然漂到了岸边,创下了一个奇迹。马尔克斯当时身为一名记者,在这个幸存水手找上门的情况下,写下了这个口述体文本。书的主体那是个落水的水手,但书中的主导精神却烙印着马尔克斯的痕迹。这个痕迹的最鲜明标志,就是他在煞有介事地描摹整个事件过程时,故意留下了真假莫辨的盲点,在全书的结尾处,这个故事的真真假假的“魔幻色彩”被作者有意地推上了峰巅。书中写道:“有些人对我说,这些故事都是我凭空编造出来的。而我是这样反问他们的:那么,我在海上漂流的十天十夜里,又做了什么呢?”(P182)

  这个反问太令人忍俊不禁,可以作为经典的放之五湖四海而皆准的诘问典范。比如,如果谁问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是凭空编造出来的吗?马尔克斯可以如此同样的回答:“那么,拉美土地上的一个小镇的一百年,又发生了什么呢?”

  可见,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贯穿着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一样的理念,就是作者只负责讲述,而历史的真实与事实与他无关。

  这样,我们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看到的就是一件真假难辨的跷蹊古怪的事。本来在通常的说法中,哥伦比亚的驱逐舰在海里遇到了暴风雨,这样八个船员坠落海中,尚有合适的理由,但是《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叙述者却强调的是,事发当夜“根本没有什么暴风雨”,而且天气晴朗。与八名水手落海的同时,还有放在船甲板上的装有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走私物品的货箱。而正是这些不属于军用物资的物品,日后成了哥伦比亚政府大为恼火的一个缘由,因为这一真相的揭露,证明了这起离奇的海难事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而是凡是“人祸”,对于相关的人来说,总是会习惯性地遮掩真相,推卸责任

  落水之后,《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继续描写了一系列奇怪的事:幸存者眼看着同时落入水中的战友,被海浪吞噬,而他本以为他安身立命之所的驱逐舰能够及时施以援手,但不可思议接踵而来,眼看着这艘舰艇在波峰中出入,扬长而去,将他扔在海上。飘泊之时,他计算着舰艇到岸不过两个多小时,总该发现船上少了八个人,救援工作应该立刻开始,但是,他始终没有等来一艘船,到次日,他以为有飞机会来搜寻,但虽然看见了几只飞机影子,从天上掠过,甚至有一架飞机低空飞行,应该能够看到幸存者在筏子上的求助信号,但一切都只是一场幻影,海上的救援根本没有如期而至。《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里用幸存者的视线,揭开了海上的真相,那就是一架游动的军事机器——驱逐舰,整个运行状况马马虎虎,毛毛糙糙,松松散散;再看看船上的人,在幸存者的叙事中,他们也是一群快乐的大兵,在美国港口里待命的时候,整天是寻欢作乐,勾搭露水女友,泡在酒吧中,还为争夺女人大打出手,回国之时,这些大兵顺水推舟,稍带走私物品,这哪里像是一个保家卫国军队完全是一帮胡天海地的散兵游勇。一个部队,折射的是一个国家形象,就在这样的细节中,传递出的是一帮烂透了的国防力量。马尔克斯如实记载了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现状一角理所当然地触犯了当局的底线,讲述故事的幸存者因为这种真实的叙述而被迫离开了海军,英雄光环也黯然收敛,销声匿迹。刊出这个故事的报纸也迫于政府的压力,关张了事。

  可以看出,正是马尔克斯的个性化的加盟,才使幸存者的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在这之前官方宣传中上,落难的水兵被官方记者包装成了一个英雄,马尔克斯用一个文学家天赋,复原了这个故事中的所有的原生态的真实,文学的价值可靠性,在这次得到了一次锋利的说明。马尔克斯也因为这份执守,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时过境迁之后,这份代价却因为唯一偿付出的是它的“真实”的底蕴,而最终赋予了马尔克斯的文学事业黄金的成色,为日后他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峰巅,而奠定了一个金色的基座。

  诚实是一个作家的最强有力品德,而作者为了永远保持自己的那份“诚实”的作为,便在面对“不诚实”的现实的时候,拉扯上“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可以浑水摸鱼的利器,遮掩掉作者不想面对的历史上的残酷的真实,如此可以看出,“魔幻现实主义”是拉美文学的一次逃避真实诘难的自我拯救,一次暗渡陈仓的自我修饰,一次欲盖弥彰的故弄玄虚

  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故事叙事里,并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也没有深奥的魔幻的意象,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马尔克斯再现了幸存者在海上进高度饥寒交迫时段里出现的种种幻觉,这种幻觉包括与遇难的同伴对话细致地刻划了幸存者在海上挑战鲨鱼、捕捉海鸥的种种惊险奇观,生动地描绘了在面对海鸥肉身时难以下咽的内心感受,这些叙述是任何一个文学家都必须具备的叙述功力,在这里,我并不觉得马尔克斯在他的文学性的作为上就比别人高人一等,但作家在这里足以通过他的绘声绘色描述、收放自如的设疑以及夹杂在叙述中的那份活灵活现心灵流动,让一个本来就带有传奇色彩的海上十天漂泊记充满了浑然天成趣味性与神秘感,这一部分所展示出的令人匪夷所思惊奇奇观,会使这些叙事走到一个相反的对立面,就是给这种本来可以一笔带过的逃难时光,烙上了“近乎妖”的神话色彩,难怪要有人质疑这位水手的水上漂泊生涯真的会如此丰富多彩,奇峰迭起。造成这样的啼笑皆非效果,不能不说执笔者马尔克斯居功至伟,是他在这个故事中,调动了读者的潜在的好奇心,尽力在大海的奇怪阔大布景里、那些胶着在筏子周围的海上生命纠缠中、以及人与自然的生存对垒间,展现了一出出难以置信却又合乎情理的奇闻奇趣。什么样的作家,有什么样的捕捉点,就会给素材以什么样的发现的立足处。马尔克斯日后也大言不惭地在这本本来署着幸存者名字的作品里,回归了自己的名字,正是马尔克斯有足够的自信,是他在幸存者的经历里,用他的发现,激活了别人发现了不了的真实的传奇。这,虽然是幸存者提供了所有的素材,但它的文本里还是深刻地烙印着马尔克斯的痕迹,正是这份痕迹的浓重味道,才使得这个故事如此地经得起忖情度理的考较。

  陈寅恪提出一个历史学家对历史研究的时候,必须持“同情理解”,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回到特定的历史情境里,才能最接近地还原历史的本真。马尔克斯可以说是身体力行了这个理念,在与幸存者二十多天的了解采访之后,他用“同情的理解”的立场,把落难者所有的不可告人秘密情境,都端到了公众面前。尽管当时得到了独裁政府的压制,但事后,恰恰是这份独特性,使这一个文本在多少年后,仍具有鲜活的价值。马尔克斯秉持了真实的还原事实的原则,当他触摸到无法还原的涉及到他的文化之根的根本性问题的时候,“魔幻现实主义”便可以帮助他金蝉脱壳,逃脱掉融注在血脉里的拉美殖民的“原罪”意识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三):马尔克斯:故事背后的故事

  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八日这天,人们得知一条消息,在加勒比海的一次暴风雨中,哥伦比亚海军的卡尔达斯驱逐舰上有八名水兵落水并失踪。这艘军舰在美国莫比尔市经过维修,当时正驶回哥伦比亚港口卡塔赫纳,悲剧发生两小时后,该舰准点到达卡塔赫纳港。对海难者的搜寻工作立即展开,在南加勒比海地区实行警戒并从事其他善举的美国驻巴拿马运河区部队也参与了合作。四天后,搜寻结束,失踪水兵们被正式宣布死亡。然而,又过了一周,他们当中的一位气息奄奄地出现在了哥伦比亚北部一处荒僻的海滩上,他在一只随波漂流的筏子上没吃没喝地度过了十天时间。他的名字叫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事故发生一个月后,他给我讲述的故事以新闻报道形式在波哥大《观察家报》上刊登,本书即由此而来。

  当这位海难幸存者和我一起努力把他这次奇遇一点一点重构起来的时候,我们谁都没有想到,这种详尽彻底的挖掘探询竟让我们卷入一场新的冒险,在国内酿成轩然大波,最终他损失掉的是他的荣耀前程,而我则差一点送了命。哥伦比亚当时正处在古斯塔沃·罗哈斯·皮尼利亚将军的军事专制统治之下,能让这位将军载入史册的有两桩最为昭著的功绩,一件是下令军队开枪驱散一次和平示威游行,在首都市中心学生进行屠杀,另一件是,由于在一个星期天的斗牛场上,一群斗牛爱好者朝着独裁者的女儿发出嘘声,他授意秘密警察大开杀戒,遇害人数至今不详。新闻媒体受到监控,反对派报纸每天只能找一些和政治毫无关联的新闻来逗读者开心。在《观察家报》,从事这项高尚的烘焙工作的人有:社长吉列尔莫·卡诺、主编何塞·萨尔加尔和当记者的我。我们三个人当时都未过而立。

  当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主动跑来问我们能为他的故事出多少钱的时候,我们恰如其分地接待了他:这已经是一条被炒过很多次的新闻了。军方曾经将他在一家海军医院里软禁了好几个星期,其间他所能接触的只有官方记者,此外只有一位乔装打扮成医生的反对派记者。这个故事已经被拆解拼凑、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遍,被加工修补,乃至歪曲颠倒,读者也早已厌倦了这位英雄人物。他出面替手表做广告,因为他那只手表历经风餐露宿分秒不差;他也替鞋做广告,因为他那双鞋结实异常,他几次想把鞋撕烂吃进肚子里都没能成功;诸如此类乌七八糟的广告他接了一大堆。他得了勋章,也在广播上发表过充满爱国激情的演讲,还作为未来一代的榜样上过电视,他在鲜花和音乐的簇拥下逛遍半个国家,给人签字留念,接受各地选美皇后的献吻。他也发了笔小财。我们找了他好多次都不得一见,这次他居然不请自到,可想而知,他已经没多少牛可以吹了,现在准是想编出点儿新花样挣钱,而且哪些能讲哪些不能讲,政府也一定早就给他画好了道道。于是,我们请他从哪个门进来还从哪个门出去。突然,吉列尔莫·卡诺心头灵光闪动,在楼梯那里又追上了他,接受了他的条件,把他交到我的手中。这简直就像是给我手里塞了个定时炸弹。

  首先令我惊奇的是,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拥有与生俱来的出众的叙事才能。他身材壮实,一张面孔与其说像民族英雄,还不如说像个小号手更为妥帖,他善于综合概括,记忆力极强,还拥有天然的可贵品格,懂得自嘲那些英雄壮举。就这样,我们每天交谈六个钟头,持续了二十天,其间,我一边做记录,一边不时提些迷惑性的问题,看他的叙述中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最后,我们完成了一篇文章,那是对他在海上漂流十日实实在在﹑清晰扼要的记述。这篇记述如此详尽、扣人心弦,以至于对我来说,唯一有待解决的文学任务就是让读者相信它。出于这个考虑,加上我们认为这样比较合适,我们商定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并且署上他的名字。实际上,本次集结成书才使我的名字第一次和这些文字挂上了钩。

  而第二件让我惊奇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事,发生在我们工作的第四天,当时我请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给我描述一下引发那起事故的暴风雨。他完全清楚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字字千金,微微一笑,说道:“根本就没有什么暴风雨。”还真是这样:气象部门证实了这一点,那一年的二月是加勒比海上又一个温和晴朗的二月。到那时为止从未在报端披露过的真相是,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上,一阵风使舰船发生了猛烈倾斜,造成了胡乱堆放在甲板上的货物散落,八名水兵落水。这一披露揭示了三个重大失误:首先,驱逐舰上是绝对禁止运输货物的;其次,正是因为超载,这艘军舰没能采取任何措施救援落水者;最后,驱逐舰上运输的都是些走私货: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现在问题很明白了,这篇记述,就和那艘驱逐舰一样,带了些不够安全的政治和道德货物,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这篇故事被分为若干段,一连十四天在报上连载。一开始政府还颇为赞赏,认为他们的英雄终于奉献出一部文艺作品了。接下来,当真相慢慢被披露之后,再想阻止连载的发行,明显会被当作欲盖弥彰的政治手段。报纸的发行量几乎已经翻了一番,报社门前,读者们争相购买漏过的几期报纸,为的是收集完完整整的报道。专制机关,继承了历届哥伦比亚政府的光荣传统,想通过花言巧语来掩盖事实,就此翻篇儿。他们发布了一份严正公告,否认驱逐舰上装载有走私货物。我们则想方设法为我们的指控寻找证据。我们请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提供了一份舰上拥有照相机的水兵的名单。尽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正在全国各地休假,我们还是找到了他们,并出钱买到了他们在航行途中拍摄的照片。在连载完成的一周之后,我们出了一期增刊,在登出全文的同时,还特别附上从水兵们那里买来的不少照片。从这些拍摄于公海上的朋友们的合影上可以看到,背景中摆放着不容置疑的走私物品的纸箱,上面甚至还可以看见厂家的商标。专制机关面对这一重击,采取了一系列激烈的弹压手段进行报复,最终让我们的报纸在几个月之后关张了事。

  路易斯· 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遭遇种种威胁利诱,尽管如此,对这篇记述,他没有否定过哪怕一个字。他被迫离开了海军,那是他过去唯一熟识的工作,而且迅速从公众生活中消失了。两年后,军政府倒台了,哥伦比亚政权又几度易手,表面上更光鲜了,可论起公正来,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与此同时,我在巴黎开始了我的流亡生涯,时时思念着故土,这倒真有点类似于筏子上的漂流生活。很长时间里都没有人知道那个孤独的海难幸存者后来怎么样了,直到几个月前,才有位记者阴差阳错地在一家公共汽车公司的办公室里碰见了他。我见过那张照片,他年纪大了,有些发福,看得出来,他又有了不少的经历,同时身上也增添了些许沉着安详的气质,那是一个有勇气亲手将自己的雕像炸毁的英雄。

  十五年过去了,我没再重读过这篇记述。尽管并不完全明白集结成书有什么用处,我还是觉得它完全值得再一次出版。使我沮丧的是,相比对这篇文字价值的兴趣,出版商们更在意它是由谁的名字发表的,其实我很难过,这个名字恰好属于一个当红作家。这一次它能以书的形式出版,是因为我并没有深思熟虑就同意了,而我又不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一九七〇年二月于巴塞罗那

  本文摘自《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译者 陶玉平 版权归 新经典 所有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四):细节为故事增添了神采

  加西亚·马尔克斯成名之前的非虚构作品。年轻时身为记者的他,采访了一位遭遇海难后在海上孤独漂流了十天的英雄。作品起初在报纸上连载,又在作者成名后单独成书。

  写作此书时的马尔克斯还年轻,尚没有形成在时间线上自由穿梭的风格。并且,非虚构写作的要求以及事件本身的特点,都不允许对叙事结构做太大的手脚。不过,作者还是为故事添加了许多血肉,那就是细节。

  在海上孤身漂流,虽说惊心动魄,但叙述起来难免枯燥重复。每天都是相似的过程,甚至到后来,主人公已经丧失了时间概念。作者用丰富的细节划分出了每一天,让读者感到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的每一天居然各不相同,这为故事增添了神采。

  透过这些细节,我们记住了每天下午5点准时赶来觅食的鲨鱼,记住了那只枉死的小海鸥,记住了主人公只吃了两口就被鲨鱼夺走的大鱼。它们让主人公的经历变得枝叶饱满,增加了可读性,又不丧失真实感。即便是主人公的幻觉,比如已故的朋友出现在救生筏上跟他聊天,也并没有给人杜撰的感觉,毕竟那种状态下的人不出现幻觉才是不可信呢。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五):“根本就没有什么暴风雨”

  一九五五年,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刚刚起步,发表过几篇短篇小说,第一部中篇《枯枝败叶》的出版经历一波三折,他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好作家还不确信。进入报届工作倒是已经有七个年头了,新闻工作不仅磨炼的写故事的能力,也渐渐塑造了愈发清醒的政治意识。

  四十年代哥伦比亚国内政治形势一片混乱,党派之间的倾轧闹得人心惶惶,暴力的蔓延像病毒一样腐蚀城市。一九四八年四月九日,意见领袖盖坦的遇刺使得情况滑入更为糟糕的境地,与盖坦一并死去社会变革梦想也被埋葬于城市的断壁残垣之中。四月九日事件不仅是哥伦比亚政治的分水岭,对于马尔克斯来说更是一个关键节点,过了一阵子提心吊胆的逃难日子后,他决定前往卡塔纳赫继续完成学业,并在友人曼努埃尔的引荐下进入新闻界。老马在自传里说当时新闻业不是他想从事的行业,但曼努埃尔反复劝说他,加上确实能收获一些东西,他最终还是在颇有分量的《宇宙报》当起了记者,两年后去卡塔纳赫,为《先驱报》写“长颈鹿专栏”,继续自己的小说创作。

  直到一九五四年马尔克斯才回到波哥大,四月九日事件渐渐被遗忘,马尔克斯开始在《观察家报》写社论,《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就是他在这一期间完成的系列报道。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官方披露一条消息,哥伦比亚海军的卡尔达斯驱逐舰在从美国的莫比尔市返回哥伦比亚卡塔纳赫的途中遭遇了暴风雨,八年船员落水遇难。驱逐舰驶回港口后,搜寻遇难者的行动旋即展开,四天的努力一无所获。奇迹发生在搜寻工作结束后的一周,其中一位遇难者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经历了十天没吃没喝的海上漂流后终于抵达陆地,成为唯一的生还者。记者们炸开了锅,争相抢占独家新闻,但官方早已全面封锁了他住的医院,后来被获准进行的采访与报道都无聊至极。显然,官方试图打造一位英雄,了不起的海难幸存者,满足一下大众的好奇心和崇拜感,然后就让这件事赶紧翻篇。尽管大家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却也无法突破官方划定的界限。

  事情的转机来自于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主动请求,他来到《观察家报》打算卖掉自己真实的海难故事,而负责采访他的任务被交给了马尔克斯。访谈持续了三周,最终完成的报道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署的也是当事人的名字,报道在报纸上连载了十四天,官方很快就发现不对头,因为在贝拉斯科的叙述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暴风雨”。海难并非天灾,而是人祸:驱逐舰之所以会发生倾斜,都怪船尾那些走私的美国货,有冰箱、电视、洗等等。至于为什么只有贝拉斯科一个人坐上了救生筏?那是因为救生筏本就没有按要求的数量准备好,而且贝拉斯科坐上的那只救生筏里该有的救生物资也一样没有。

  报道引发了轰动,读者争相抢购,官方愤怒不已。后果相当严重,贝拉斯科本人丢了海军的工作,马尔克斯则被迫开始了流亡生活,他成了国家的敌人。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作为一份报道的价值不止于公然对抗官方的说辞,马尔克斯的非虚构作品同样显示出了非凡的叙述能力,他夸赞贝拉斯科拥有“与生俱来的出众的叙事才能”,细节丰富扣人心弦,而他自己的任务就是让读者相信这个故事。事实上他做到了,在卡尔达斯驱逐舰遇难之前,关于船员们性格的刻画相当成功,他们不再是新闻报道中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本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冷静好学而自信的下铺路易斯·任希弗是个高材生,刚结婚不久,打算船到了卡塔纳赫之后赶紧把妻子迁过来;超级能侃的轮机长萨博加尔满怀期待回家见老婆和刚出生的第六歌孩子;在船上晕得昏天黑地的枪炮大副米格尔·奥尔特加是最开心的,他省下了所有钱给老婆买礼物。尽管只有寥寥数笔,这些人物就已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受他们的死亡已经成了件难事。灾难发生后,贝拉斯科在救生筏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伙伴被淹死却无能为力,他独自在海上漂流了十天,内心经历了从满怀希望地等待救援到失魂落魄地等死的全过程,寻求飞机与船只的帮助无果,费劲千辛万苦抓了只海鸥恶心得吃不下去,跟鲨鱼抢到一条鱼只吃到两口又被夺走,每天五点准时到来的鲨鱼时刻威胁生命,还有漫长无边的黑夜和更加难捱的日光暴晒,更别提掀翻筏子的海浪了。

  就这样在茫茫大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流了十天,贝拉斯科终于看到了陆地,用最后的力气游到岸上,被一户人家带了回去,可是这个小村完全与世隔绝,没人知道发生过的惨剧。后来他终于辗转被送到了卡塔纳赫,难以置信地成了英雄。“一个人变成英雄,仅仅是因为他在一个筏子上没吃没喝地待了十天”,贝拉斯科觉得这件事情很荒唐,但也有些享受自己被崇拜的感觉,毕竟人们都喜欢英雄,而且广告商们纷纷找上门来让他小赚了一笔也是很愉快的事情。通过这个报道大家倒是知道了实情,贝拉斯科不觉得自己是什么英雄,他只是一个努力想要活下来的人罢了。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六):既无怜悯,也无煽情

  那天夜里,我借着暖黄色的灯光用声音来抵抗困倦,读了马尔克斯《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序言:

  “……他年纪大了,有些发福,看得出来,他又有了不少的经历,同时身上也增添了些许沉着安详的气质,那是一个有勇气亲手将自己的雕像炸毁的英雄。

  十五年过去了,我没再重读过这篇记述。尽管并不完全明白集结成书有什么用处,我还是觉得它完全值得再一次出版。使我沮丧的是,相比对这篇文字价值的兴趣,出版商们更在意它是由谁的名字发表的,其实我很难过,这个名字恰好属于一个当红作家。这一次它能以书的形式出版,是因为我并没有深思熟虑就同意了,而我又不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读到最后我鼻头一酸,声音有些哽咽。马尔克斯并没有刻意地煽情,就是用极其普通和平实的语言来诉说这件背后的故事,甚至连一些高级词汇都没用,但是所有的感情都扑面而来,所有的事都叙述地恰到好处。哦,老马,我忍不住钦佩这样的才华,也为他给自己“当红作家”的定位而感到自嘲般的无奈。从《百年孤独》到《霍乱时期的爱情》,从《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再到此后种种,马尔克斯的作品从未令人失望,这也让他成为享誉世界的大作家,不说妇孺皆知,也算远近闻名。就是这样一位创作虚构文学的绝顶作家,出版一本非虚构文学作品,我当然会迫不及待找来看,况且他的这本《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导致了他惹怒当局,流亡海外,直到十五年后才集结成书,也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这本书的内容原本是连载于波哥大《观察家报》上的十四篇新闻报道,当时考虑到故事的真实性,便以第一人称写就,并以海难幸存者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的名字署名,直到集结成书时这些文字才和马尔克斯的名字挂上钩。当时为了写这些新闻报道,身为记者的马尔克斯与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每天进行六个小时的交谈,持续了二十天,从而获得了真实而丰富的资料。其实这次的报道并不是首次向世人讲述卡尔达斯驱逐舰的海难,大难不死的贝拉斯科早已借着自己的事迹成为了英雄和过气的英雄,但这次报道首次揭露了海难的真相:根本就没有暴风雨,而驱逐舰的甲板上堆放了很多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走私货物。这件事的起因有了戏剧性的转变,贝拉斯科的光环不在于是不是因为暴风雨造成的事故,而是在没有食物和淡水的情况下一人、一船在海上漂泊了十天,但对政府就不一样了,这件原本光荣的海难变成了丑闻,与这次报道的相关人员都受到了牵连,报社也被迫关张。所以贝拉斯科愿意向世人披露真相是亲手将自己的雕像炸毁。

  贝拉斯科在海上的故事没有《鲁滨逊漂流记》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精彩,但贵在真实,老马说贝拉斯科的记忆力非常好,因而遵照他的叙述写就的文章也尊重他主观的真实。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马尔克斯没有给贝拉斯科的海上漂泊生活增添任何奇幻色彩,飞机不会按照他心中的意愿降临,也不会突如其来遇到心意相通的伙伴,更没有天降大雨让他干裂的嘴唇解一解渴,筏子上也没有食物,拧断脖子的海鸥也没有在烈日下变成熟物,那几日的海上没有奇迹发生,唯一的奇迹就是他凭借着顽强的力量与孤独、恐惧和恶劣的条件作斗争并活了下来。所以有读者看完这本书后会觉得平庸,马尔克斯这次太普通了,但是对一个惯常用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创作小说的人来说,写真实的故事才不是平庸。就像一贯喂人们吃蛋糕、点心,这次却喂了馒头,很多人就会觉得馒头不好吃,为什么不给喂蛋糕,但这也正是马尔克斯想要尝试的不同的东西吧,我们没有什么好质疑和抱怨的。

  对于这本书内容的评价,巴尔加斯·略萨在腰封上的评语已经说到了点上:“……最具挑战性的是:如何才能将主人公在漂泊中度过的这空虚无聊、一摸一样的十天写得不重复、不野蛮?一切都是真实而感人的,既无怜悯,也无煽情。”曾经它们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很多读者每天都挤在报社门前等待,如果你对这件事有所不屑,那么可以试着不一口气读完本书,反正我没有做到,吃饭的时候都在吃一会、看一会。老马的文笔一如既往地流畅,少了魔幻现实的笔法对于一些读者来说可能读起来更轻松。另外最大的收获就是体会面对绝境时的真实感受,当我们描绘一个遇难的人时,通过一些事情的点缀,可能会用大起大落的失望或希望来进行心理的描写,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未必会有太大情绪波动,情绪这种微妙的东西多一分少一分写出来可能都不自然,而我觉得里面的情绪也是真实的。就像很多人得知贝拉斯科的故事后,觉得他是位英雄,也有些人觉得他的故事是编造出来的,但是对于贝拉斯科来说,他只想反问:那么,我在海上漂泊的十天十夜里,又做了什么呢?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做了老天让他做的事罢了。

  首发公众号:同道之人

  既无怜悯,也无煽情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七):小说必须遵照事情的可能性,但真相不必

  凭借《百年孤独》荣登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宝座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27年出生在哥伦比亚,他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说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为著名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先后写出了《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霍乱时期的爱情》、《奇怪的朝圣者》等多篇小说,但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仍旧是《百年孤独》。这是一个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上,讲述了布恩蒂亚家族百年间七代人的兴衰、荣辱、爱恨、福祸的故事,故事气势宏大,情节诡谲,过去和未来变幻莫测,真实与虚构错杂不清。但《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却与此迥异,本书原是新闻连载稿,后经整理出版成书,这篇小说也被公认为是非虚构文学的绝佳范本。

  本书取自一场真实的事件,1955年2月28日,哥伦比亚海军的卡尔达驱逐舰,在加勒比海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在风雨中,8名海军落水失踪。军舰在事故发生的两小时后驶回港口,为期四天的海难搜救工作随即展开,然而搜救却一无所获,搜救结束的一周后,当人们已经认为所有失踪的水兵都已遇难的时候,8名落水海军中的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却奇迹般地出现在了哥伦比亚北部一处荒僻的海滩上。加西亚·马尔克斯当时正在哥伦比亚任《观察家报》记者,受命报道这场海难事故的他,为海难幸存者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书写了属于他的传奇故事。

  这是故事,或者是事实,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笔下,虚构的部分与真实的事件总能结合的天衣无缝,以致在后来没人能够分清这一切。这种天赋已经在《百年孤独》的写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这本书却是建立在访问报道的基础上,加西亚·马尔克斯写作的初衷是为了还原真相,让大众了解已经发生的一切。这种现实也就要求加西亚·马尔克斯不能为了事件的精彩而编造虚伪的故事。但来自幸存者贝拉斯科的叙述就一定全部属实吗?这是我们如今对文本探索的疑惑,就像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那些隐藏在叙述里无数的陷阱和代指,有谁能够全部明白?

  不过若是撇开对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真伪的怀疑,仅探索本书的故事构成和写作技巧,我们仍是不得不佩服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出众笔力。口语讲述与书面描写有着极大的差异性,但这样的难度尚且不会成为马尔克斯的困扰。能够给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写作带来挑战的是新闻连载报道所要求的持续关注度。新闻报道需要引发大众的关注,这样的报道才能带来更为广泛的影响,连载形式的报道则在引发了第一波的关注后,仍需能够持续不断的提供新的内容引发人们的好奇,吸引人们继续阅读。

  遇到风浪不幸落难,在海上仅仅依靠一只小筏子漂流十天幸存下来,这样的事情若是用几句话来描述很容易就能够让人惊叹不已,但若将这个故事扩展开来,详细书写每一天的经过呢?重复带来的枯燥与乏味是可以想到的。本书的出色之处也正在于加西亚·马尔克斯能够将幸存者贝拉斯科漂流的这十天写的不重复,不野蛮,让这一切事实不突兀却又有着极强的戏剧性转折,在高潮迭起间客观而又真实的描述贝拉斯科的漂流历程。“一切都是真实而感人的,既无怜悯,也无煽情。这要归功于马尔克斯的文学天才。”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如此盛赞。

  线性的叙事结构,通俗流畅的文字描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这些都为《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赢得了大批的读者。在本书仍旧作为新闻报道出现的时候,因为大众对此报道的热情追捧,在哥伦比亚,关于海难幸存的报道反倒成了不幸的事情。因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报道,海军军舰卡尔达号超载、走私货物的事情被披露出来,矢口否认的政府在否认失败后,利用种种手段使得加西亚·马尔克斯供职的《观察家报》关门大吉,幸存者贝拉斯科也跌下了英雄的神坛,被迫离开了海军。这是一桩比海难幸存更为离奇的事情,但在那个独裁统治一切的年代,这一切都是如此的合乎常理。

  正如《百年孤独》是用布恩迪亚家族百年间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出版始末,同样展现了哥伦比亚社会的转变。魔幻与现实在此合一,好似一出有人事先拟定好的戏剧剧本。

  正如小说家马克吐温所言,小说必须遵照事情的可能性,但真相不必。如此反转的事实真实的发生在这个世界上,如此观之,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也大可信以为真。或者说,即便依然疑惑着这其中有虚构的部分,疑惑着那些贝拉斯科所言的似梦似幻的离奇经历,疑惑他所见到的海梅.曼哈雷是他的幻想还是编造。但这些都不曾妨碍我们从中汲取那种热爱生命、永不放弃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四望无垠的广阔大海上,孤身一人,没有补给,没有工具,没有方向,没有救援,甚至没有希望,在饥饿、干渴、疲劳、恐惧、伤痛的轮番袭击下,一个人要如何坚持?在这个时候,放弃是如此的容易,死亡或许可以看作是一种解脱,但贝拉斯科在死亡的恐惧中仍能激发起活下去的勇气。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死大于生的情况下,贝拉斯科坚持了一天又一天,甚至于对他而言,“死去比活下来还要难”。我由衷的敬佩着这个人,敬佩他的坚韧与永不放弃的精神,也敬佩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有慈悲的心肠和作为一名水手的良心。

  故事中有一段描写贝拉斯科遇到了徘徊不去的海鸥,在那时贝拉斯科已经有五天没有吃过任何东西。因为饥饿,他抓住并杀死了它。但他却无法吃掉那只小海鸥,既是因为无法承受生吃血肉的腥膻,也是因为驱逐舰上的一名老水手的话总是回荡在耳旁“别干没出息的事。对水手来说,看见海鸥就等于是看见了陆地。杀死海鸥可不是水手应该干的事”。在继续漂流了四天以后,当贝拉斯科再一次遇到了海鸥的时候,他抓住了它,却又释放了它。在最孤独绝望的时候,海鸥就像朋友一样抚慰了贝拉斯科的心。虽然朝不保夕,虽然不知自己能不能活到下一秒,贝拉斯科依然选择了慈悲,甚至对第一只小海鸥,贝拉斯科在此刻仍旧心怀愧疚后悔。

  贝拉斯科令人敬佩的地方还在于在他被当做英雄看待以后,他没有迷失自我,贝拉斯科自言“我始终不敢相信,一个人变成英雄,仅仅是因为他在一只筏子上没吃没喝地待了十天。我只是没得选。”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有几个人能够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除此之外,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连续报道引起轩然大波,《观察家报》被迫关闭以前,贝拉斯科同样承受了政府施加的巨大压力,面对政府的威逼利诱,贝拉斯科对于这篇报道从没有否定过哪一个字。即便因为他的沉默,他不再被当做一名英雄看待,但或许这时的他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正是有着这样出众的蓝本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以第一人称形式写就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成了非虚构文学的典范。贝拉斯科的经历为马尔克斯提供了绝佳的素材,马尔克斯也让贝拉斯科成为永不磨灭的光辉印记。

  在海难事故发生的十五年后,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已然成为名声赫赫的作家,而非名不见经传的记者的时候,《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终于得以出版。在这时,故事孰真孰假已经没人关心,人们关心的只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如今的名望。但故事中的那个人与那些事却依然能够让如今的我们获益良多,对于马尔克斯而言,也许这就是他写作的初衷吧。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八):路易斯的生存困境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主要写的是哥伦比亚海军卡尔达斯驱逐舰在驶回哥伦比亚港口卡塔赫纳时,八名水手落水并失踪。四天后,搜寻结束,失踪水手们被正式宣布死亡。一周后,他们中的一个出现了哥伦比亚北部的一处荒僻的海滩上。这名幸存者就是路易斯。

  这本书围绕着路易斯十天十夜的海上漂流之旅来展开叙述的。路易斯在沉船后,很幸运地抓住了一个救生筏,但是里面没有任何的给养。在没有食物和淡水的情境下,路易斯在救生筏上茫茫的大海上漂流了十天。十天十夜,不吃不喝,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而言,都是难以想象的挑战。“我已经三天没有喝水了,几乎无法呼吸,嗓子、胸口、锁骨下方都生疼生疼的。”“我整整七天没喝过一口水,渴的感觉变得十分异样;它一直痛到喉咙深处,痛彻胸骨,连锁骨下面都疼痛难忍。那也是憋气后的一种绝望。”口渴、饥饿时时刻刻折磨着路易斯。吃饱喝足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当这一基本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时,让人变得痛苦不堪。尤其是路易斯还处于一种特殊的场合,在充满凶险的大海上,他置身救生筏上,活动的空间有限,这一切让他显得那么无助与孤独。

  相对于身体上的痛苦,路易斯的心理同样备受煎熬。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茫茫的大海上,他孤独一人,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充满未知的漂流,让他一度陷入绝望的深渊。在海上度过第二个夜晚时,路易斯已经意识到“在只能寄希望于飞机来救我之后,我感到自己被抛弃了。这天夜里,我判定要想得救,唯一能依靠的是我自己的意志和残余的体力。”他总是试图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消磨时间,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内心的痛苦。在夜晚,他总是会观察星座,并试图判断所处的位置。他靠回忆来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他回忆与朋友一起参加舞会的情景,他幻想着朋友就在自己的身边。他把凶猛的鲨鱼当作自己的伙伴,这些很守时的鲨鱼,每天的五点一过就会到来,直到天黑才会散去。他在无聊至极时,会去观察围绕着救生筏的鲨鱼们的活动以及它们如何捕食。那些出现在救生筏附近的海鸥、巨大的海龟,都带给了路易斯以生的希望。他试着与这些动物友好地相处。他所做的这一切,都能在无形之中排遣了无尽的孤独感,减轻自己内心深处的绝望。

  在路易斯得救后,他急切地向其他人叙述自己在海上漂流时的经历,对痛苦经历的叙述在无形当中是对于自己所受到的伤害的治疗。当遭遇到巨大的创伤时,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来宣泄出来。他有些类似于祥林嫂的叙述,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苦对他心理的重创。

  这本书中,重点描写的是路易斯在大海上度过每一天时的经历。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冷静的叙述语言却有着十足的张力。以上足以说明,马尔克斯是个杰出的叙述者。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九):生存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

  文 | 海蓝蒲雨

  当我一边看着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脑海中一边不断闪现电影《少年派的的奇幻漂流》中的各种片段,同样都是经历过海难而沦落在海中漂流的生存故事,一个是冒着生和死的危机不断寻求生存的机会,一个是带着奇幻浪漫主义科幻色彩的漂流经历。前者为真,带着垂死挣扎的生存信念,不断过活。后者是艺术加工的作品,浪漫有余,似梦非梦。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令人着迷。当时加西亚·马尔克斯身为记者,本着挖掘海难幸存者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艰苦卓绝的海难经历,而引起了当时当局的警示,被迫离开哥伦比亚,在海外漂泊了数年。相隔二十多年之后,本书才得以有幸集结出版。

  事实上,本身这次因人祸而导致的海难,基于事实的情况下,挖掘更多细节和呈现细腻的情节和戏剧性是非常难的,当时28岁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运用非凡的写作技能完整而不枯燥地将事实经过完美呈现,造成了报社涌入大量群众希望看到更多报纸连载的海难故事。同时,时隔四十多年去读他的文字,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生存的无奈和生命的硬挺显示出的张力和力量。

  “一人,一船,无食物,无淡水,身处茫茫大海,面对无尽时间。”贝拉斯科虽然身为海员,经历过很多次的海上航行任务,但是单独一个筏子漂泊在海上还是未曾经历过的。整整十天的煎熬,一边带着希望等待救援,一边要与大海、鲨鱼、海浪和强烈的紫外线在生与死的边缘下进行着抗争。

  人的生命是有韧性的,犹如一根有韧性的芦苇一般。我们的海难主人公一开始带着坚信的信念一直在坚持着,他坚持不喝海水,海水容易让嗓子灼伤,为了预防海上猛烈的紫外线,他用自己的上衣沾湿海水蒙在脸上,避免了过度强烈的阳光和晒伤。在被跌落海里的时候,腿上被划伤了,伤口虽然不出血了,但是依然会疼痛,为了不让伤口溃烂,一直泡在海水里。作为海员,他有一定的海上知识,保存了自己,延长了在海上生存的几率。

  人在灰心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在有希望的时候希望破灭。他在海上漂流的三四天时,一架搜寻他的飞机从头顶上开过,他甚至看到了飞行员的脸,遗憾的是飞行员并未看到他,这是多么滑稽并且无语的一件事情。原本可以得救了,可惜希望又破灭了,简直比在伤口上撒盐还要糟糕。

  忍受了几天没喝水后,扛不住喝了点海水,饥饿感反而更加强烈了。荒无人烟的海上,五点准时来“巡逻”的鲨鱼,周围一群五彩斑斓的鱼群,时不时从头顶飞过的海鸥。贝拉斯科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尝试,吃生鱼肉和生海鸥的肉,但是那股令人作呕的腥膻味让他百般恶心,最终艰难地将肉丢入海里。

  无水,无食物,太阳的暴晒,生存意念在渐渐从头脑中消失,贝拉斯科再也扛不住这寂寞而惨淡的人生了,他渴望寻死。可是他又发生活着很难,死好像比活着还难,就放弃了死的念头。天无绝人之路,漂泊了十天,他终于看到了希望中的陆地,用着身体迸发出最后的力量游去,获得了最终的救援。

  贝拉斯科的生存意志绝对比常人要来得勇猛,他还拥有一个坚实的身体和不妥协的意志力,加上百分之十的好运气,让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海员变成了一位英雄,虽然当英雄的时间有点儿短。贝拉斯科有着非常正直的价值观,他不愿意自欺欺人,也不愿意欺骗他人,在事实面前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他只愿意说出他经历的事实。

  生存的意义不仅仅活着,要有价值地活着,让人的腰杆子挺直,而不是一辈子埋头在谎言的故纸堆里,即使曾一时被捧上天,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将真相告之众人比一生沉醉在谎言里更来得真切。让我佩服的不仅仅是贝拉斯科靠着坚毅的意志力在海上硬挺了十天,更是在被当成英雄的时候勇于讲真话述之真相。这才是活着最好的证明!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读后感(十):马尔克斯并不魔幻的漂流

  马尔克斯并不魔幻的漂流

  ◎ 平方

  关于一个人在海上漂流的故事,我们自然就会想到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人公的刚毅、坚强不屈大大感染了观者。抛开电影,若是从文学作品这一类里寻找,也有不少实例,比如《老人与海》,老人与大鱼搏斗证明了自己的尊严,而马尔克斯的非虚构写作《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也是围绕一个海上幸存者展开的,军舰遭遇海难,只有一个人活下来,经历了重重险阻,他并没有被大海摧毁征服,终于回到陆地。

  我们习惯了“魔幻主义”的马尔克斯,或许意识不到这种写作也出自马尔克斯之手,事实上,马尔克斯在《观察家报》做过记者。沉船事件发生后,他在报上做了一系列关于幸存者的报道,即是后来出版成书的《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让这个事件以及他本人都获得了很大的关注,也惹下了大麻烦,因为报道中提到并没有风暴,船上还载有走私物品,因此触怒了当时的独裁政府,致使马尔克斯不得已远走他乡。

  故事是一个真实事件,而锦上添花的是马尔克斯大师的手笔,将新闻报道以非虚构的手法呈现,第一人称的运用彰显了功力,小说的魅力散发出来。幸存者贝拉斯科看着战友一个个消失,自己顽强地活了下来,怀着希望漂泊在海上,而后出现了几次幻影,仿佛逝去的某个队友又来到他身旁,这些虚幻手法,叙述的诡秘气息,使得马尔克斯的作品区别于一般枯燥的新闻报道。当我们通过马尔克斯的报道梳理了贝拉斯科惊心动魄的孤独漂流,跟着他战鲸鱼、戏海鸥,忍受饥饿,也面对茫茫黑暗的恐惧,终于回到现实的生活中,仿佛重生一般,经历了一次救赎之旅。

  马尔克斯写这篇报道时,基本上是一边听贝拉斯科的讲述,一边整理发表,力求报道的时效性和影响力。然而,这些都是表面的体现,马尔克斯的自我表达仍然在精彩的叙述之中显露,可以说,如果没有马尔克斯的妙笔,也许就没有贝拉斯科的坚强形象,如果没有马尔克斯的披露,也许“卡尔达斯号”驱逐舰只会黯然坠入深渊,幸亏马尔克斯完成了使命,更应该说是这部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完成了使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