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设计冲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设计冲刺》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57: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设计冲刺》读后感10篇

  《设计冲刺》是一本由[美] 杰克·纳普 / [美] 约翰·泽拉茨基 / [美] 布拉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设计冲刺》读后感(一):5天时间就能解决棘手难题?!

  一

  去好友家做客,发现她的床头柜上放了一本书,就是这本《设计冲刺》。我还以为是讲设计、排版、创意的书籍,便打算翻翻看看。但是好友说这本书讲得并不是艺术设计,而是产品设计,估计我这个文艺女青年,不会喜欢。

  老喜欢钻尖的我,便说,“鲁迅说,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是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哎,我虽然只是个文学爱好者,但也要多看看各种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啊。”

  回去后,便在网上下单买了一些书,其中就有这本《设计冲刺》。到货后,在一大堆文学、欣赏、鸡汤、装逼书中,它算是最特别的了。我看书算快,花了两日就读完了。以下简单讲讲一个圈外人员看这个《设计冲刺》的心得体悟。

  二

  首先是封面,不清楚其他商业书封面如何,反正这个书的封面我还蛮喜欢的,附上图片:

  《设计冲刺》读后感(二):创业团队如何5天搞定产品设计?

  我原先的工作方法并不够好。

  2003年,我和妻子有了第一个孩子。在我休假结束恢复工作后,我希望我的工作时间跟与家人共度的时间一样有意义。我非常认真地审视了我的工作习惯,然后发现我并没有把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工作上。

  于是我开始优化我的工作习惯。我看了不少关于工作效率的书,还制作了表格来记录我在不同情况下的工作效率对比,例如早上运动与中午运动,或是喝咖啡与喝茶,哪种做法会让自己工作更有效率。其中有一个月,我尝试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任务清单。没错,这些分析都很怪异。不过渐渐地,我变得越来越专注,越来越有条理。

  后来在2007年,我得到了在谷歌工作的机会。在那里,我发现了最适合流程狂人的公司文化。谷歌鼓励员工进行试验,不仅在产品研发方面,在个人工作方法,以及团队做事方式上也是如此。

  我开始关注如何改进团队流程(是的,又成了怪人)。我首先尝试的是如何与工程师团队进行头脑风暴专题讨论会。团队头脑风暴乐趣多多,因为每个人都会踊跃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会议室待上几个小时后,我们会写满一大摞便利贴,而且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情绪激昂。

  但是有一天,就在头脑风暴进行到一半时,一位工程师打断了这个过程。他问道:“你怎么知道头脑风暴会有用?”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事实令人尴尬:我只是调查过参与者是否喜欢这种讨论形式,却从来没有评估过实际的效果。

  接下来我审查了我组织过的每一场头脑风暴的成果,然后我注意到了一个问题。真正付诸实践并且获得成功的想法并不是来自大喊大叫的头脑风暴,最棒的点子是从别的地方来的。但到底是哪儿呢?

  那些更棒的点子来自于个体依然用过去习惯的方式思考创意时——坐在办公桌前时,在咖啡店等咖啡时,洗澡时。这些由人们独自想出的点子更胜一筹。当讨论会的狂热劲头散去,头脑风暴产生的点子其实并没有那么特别。

  也许是因为讨论会上没有时间去深入思考。也许是因为头脑风暴最后只是在纸上随手画,没有产生更实际的东西。对这个问题思考得越多,我就发现我的方法存在的不足越多。

  我将头脑风暴与我在谷歌的日常工作进行了对比。我工作最有效率的时刻是在面对难度大且时间紧的双重挑战时。

  其中一个这样的项目发生在2009年。一位名叫彼得·巴尔西杰(Peter Balsiger)的谷歌邮箱(Gmail)工程师提出了自动整理邮件的想法。我很喜欢这个想法,也就是后来为人所知的“智能收件箱(Priority Inbox)”,于是就借调了另外一名工程师安妮·陈(Annie Chen)与我们一起做这个项目。安妮同意了,不过只答应给我们的项目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我们在这个时间期限内不能证明这个想法切实可行的话,她就要转去做别的项目了。我知道一个月绝对不够用,但是安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因此我决定接受她的条件,放手一搏。

  我们把一个月以周为单位分成了四个时间段。每一周的开始,我们都会提出一套新的设计方案。彼得和安妮负责制作产品原型,然后在一周的最后,我们会拿这套原型去找几百人进行测试

  在第四周结束的时候,我们想出了一套人们能够看懂,并且愿意使用的方案。安妮留了下来,领导智能收件箱开发团队。而且不知怎么的,我们只用了平常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就完成了设计工作。

  几个月后,我去斯德哥尔摩见了两位谷歌同事瑟奇·拉切贝尔(Serge Lachapelle)和麦克尔·德鲁格(Mikael Drugge)。我们打算研发一款能在网络浏览器中运行的视频会议软件。我只能在那里待几天,所以我们尽可能快地讨论了我们的想法。在我即将离开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个能够运行的原型。我们把它发给同事,然后开始用它来举行会议。几个月后,全公司都在使用这个软件了。后来,这个网页应用程序经过优化改进后上线了,它就是谷歌环聊(Google Hangouts)。

  我发现在上面这两个项目中,我的工作效率都远远超过了日常工作和所有的头脑风暴讨论会。这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个体有时间单独思考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头脑风暴中那样在群体中大声陈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单独思考的时间并不长,近在咫尺的最后期限逼着我集中精力。我不能思考太多细节,也不能做其他重要性更低的工作,而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那么做。

  另外一个重要元素是人。工程师、产品经理和设计师都在同一个房间,每个人都在解决问题中自己所负责的环节,同时又准备好随时解答其他人的疑问。

  我重新思考了团队讨论会的形式。如果我把这些神奇的元素——专注于个人工作,制作原型的时间,无法避免的最后期限加进来,会怎么样呢?我决定把它叫做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

  本书作者杰克·纳普,谷歌风投“设计冲刺”流程发明者。

  《设计冲刺》读后感(三):一个星期能干什么--如何设计冲刺

  星期一,描述问题,选出集中解决的着力点;

  星期二,在纸上列出所有备选方案;

  星期三,做出艰难的抉择,并将选中的方案转化为可测试的猜想;

  星期四,制作真实的原型;

  星期五,进行真人测试。

  最后,复盘,总结。

在开始冲刺之前,你需要确定正确的挑战,组建合适的团队。你还需要定好进行设计冲刺的时间和地点。

  一. 识别挑战

  案例一:蓝樽咖啡

  案例二:Graco工业水泵

  总结:先解决外观问题,把重点放在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上。

  二. 组建团队

  确定一名决策者、一名引导者以及多样化的队员

  三. 确认时间和地点

  开始实施!

  《设计冲刺》读后感(四):读《设计冲刺》: 如何用5天就知道一个产品想法是否可行

  最近读完《设计冲刺》这本书收获很大,并在项目中实践了一下。我把设计冲刺的感受记录了下来,以便总结和提高,与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借此听听大家的想法。)

  -------

  最近读了一本书《设计冲刺》,作者是 Google 旗下投资公司 GV 的几位创始人。书中介绍一套原先在Google内部使用的产品试错方法 “ 设计冲刺 ” 。设计冲刺是一种用产品设计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形式类似多人协作的的线下训练营Workshop。设计冲刺的目标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测试出一个产品想法是否可行,整个流程一般3到5天,这也非常吸引我的一个地方。

  我们在一个项目中小小的实践了一下,有了更多一些感受。在这里把设计冲刺的方法分享一下,以便总结和提高。也希望能借此听听大家的想法。

  本文内容索引:

  介绍一下设计冲刺的操作流程

  推荐几个我们学习设计冲刺的资料

  第一次演练设计冲刺的感受

  关于设计冲刺操作流程

  设计冲刺流程示意图 (来自 GV SPRINT kickof

  《设计冲刺》读后感(五):助力初创团队创新创业的实操手册

  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一个团队的潜能有多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谷歌风投的著名设计团队杰克•纳普、约翰•泽拉茨基、布拉登•科维茨等人发明了谷歌风投“设计冲刺”流程,并结合谷歌风投的实践经验,撰写了《设计冲刺——谷歌风投如何5天完成产品迭代》一书,对“设计冲刺”流程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该团队发明的“设计冲刺”流程,涵盖了战略、创新、消费行为学、产品设计等领域,为我们解决棘手难题提供了一套五天式流程,并通过原型设计和用户测试来解决关键问题。

  “设计冲刺”流程采取集中一个星期的的方式开展设计工作:星期一,描述问题,选出集中解决的着力点。星期二,在纸上列出所有备选方案。星期三,作出艰难的抉择,并将选中的方案转化为可测试的猜想。星期四,制作真实的模型。星期五,进行真人测试。围绕每个步骤,本书还提供了具体的实施细则、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准备方案,结合该团队的工作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本书在介绍“设计冲刺”流程之外,更像一本实操手册,所有的流程和步骤以及注意问题都有体现,书尾还有核对清单和购物清单,为实施流程进行全方位指导。这些方法都经过谷歌风投团队的反复尝试、调整、测试和评估,实践证明确实行之有效。对于初创公司、产品设计人员,甚至对于团队日常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本书,我认为,“设计冲刺”流程的精髓在于以下四点:

  ——充分利用时间压力。

  如何激发人的潜能?18世纪英国散文家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当一个人知道他将在两星期内被绞死时,他会绝妙地集中思维。”由此可见,压力是激发潜能、激发创新的重要手段。“设计冲刺”流程将时间跨度定为5天。为什么是5天,该团队经过了深入的探索,认为:更短的时间将使得团队成员筋疲力竭,没有时间制作原型、进行测试。更长的时间会出现干扰和拖延,并让团队成员更坚持自己的意见。五天时间带来的紧迫感让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打断不必要的争论,同时又有时间制作原型、进行测试。

  ——充分提高专注力。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工作中受到干扰的人平均需要23分钟才能恢复受干扰前的工作状态。丰田公司首席执行官丰田英二有句著名格言:集中注意力,你就能从一条干毛巾中拧出水来。对于工程师而言,专注才能产生效率,专注才能充分调动注意力,通过有意识的周密规划,将思想、经验和机遇充分混合,从而产生顿悟式的灵感。因此,“设计冲刺”流程要求进行这种解决重大问题的创造性劳动,必须要有一大段不受干扰的时间。

  ——充分发掘表现力。

  抽象的概念缺乏具体细节,人们很容易错误估计它的价值,而绘画则可以使抽象概念变成具体方案,清单可以明晰进展步骤。因此,在方案的草拟、设计、修改、定稿过程中,谷歌设计团队广泛使用了图示、笔记、列表等方式,将团队每个人的创意集中展现。这种直观的方法具有强大的表现力,能够快速输出个人的创意和想法,让团队成员消化吸收,推动产品模型不断优化。

  ——充分运用总控力。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在“设计冲刺”流程开始环节,就要设定项目的长期目标,写到纸上,使之具体化。这些目标会在整个过程中引导我们找到解决方案,作出决定,还可以作为本周冲刺的参考,在结束时对照进行评估测试。这种“倒叙”的方法,被谷歌风投团队称之为“从结果出发”,往前看——看到设计冲刺结束的时候以及更远的将来。正是这种未来的展望,更能刺激团队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更能把握产品设计方向,确保设计思路不出现偏差。

  “设计冲刺”流程是一套非常实用的方法,不但适用于团队解决问题,对于个人快速解决各类难题、项目攻坚,也都有着非凡的功用。掌握了这套流程,也就掌握了通向美好未来的钥匙。

  《设计冲刺》读后感(六):为效率而冲刺

  这真是神奇的5天,作者用一本书的篇幅告诉我如何五天完成一个项目迭代,而我用了五天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

  迭代一词在互联网行业不算新鲜,对很多工程师而言就是噩梦的开始,而对于另外一些掌握方法的人而言却是快乐的源泉。最能体现这个词的当然是小米的九九六以及因此而形成的MIUI系统的“周更”(每周更新一次)。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周更新,且要做到有效率和效益,是非常困难的——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智力、财力的投入,是很难想象的。小米的九九六业内闻名,看完这本杰克·纳普的《设计冲刺》之后就发现,小米在效率提升上还有很大的空间。

  《设计冲刺》看似非常简单,却把每一个项目的关键环节包括进来了,比如项目管理的理论巨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里描述项目的流程、方法与工具。《设计冲刺》是一个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具像化到项目管理事件之中的“最佳实践”,更是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行动指南。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应该做什么,那一些事情与项目的成功息息相关,这本书讲解的非常透彻。

  《设计冲刺》的主要思路是用5天的时间,把一个项目或产品“从无到有”的制造出来,也可以是把一个项目或产品“从有到优”的创造出来。书中分为五个部分来讲述这一套类似敏捷项目管理的方法,把每一天作为一个主要阶段过程,联合起来完成项目的成功或产品。这五天的重要功能包括PDCA的基本管理思维,也能实践于每一个对结果负责的项目。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待改进的内容,也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这五天的基本阶段内容如下:

  第一天,信息的展开

  主要从结果出发,展示已知的信息,列出问题清单,寻找专家请教更多专业知识信息、最后选择一个主要目标作为设计冲刺的突破。当每一个周一我们都知道所有我们想要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问题,得到专家们的指导的时候,实现目标是非常容易的。

  第二天,讨论、贡献思维

  从第一天的信息收集上,我们可以充分的讨论、记录和碰撞,最后总结成一份或多份方案,供大家投票或其他方式选择。这中间用到敏捷的白板,也用到信息归集技术,非常有效。

  第三天,做一个决定

  当我们有了信息,有了方案,那么这一天就应该有一个决定了。这个决定是总结周一、周二的信息,更是开启周四周五的未来。书中作者给了三种方法:投票选出最佳方案,胜者生存(方案提出者来拉票)、建模。不管哪一种方法,周三结束之前必须要做这个决定。

  第四天,动手做原型

  当前面3天准备充足之后,我们就要从思维专向行动上来了。把所有的通过决定的方案整合到制作模型的会前讨论进来,每一个原型的制作离不开做决定的方案的支撑。做原型需要产品、技术、设计、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公司领导等各个关系人的配合与支持,当原型制作完成之后内部要进行验证并未周五的测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五天,测试。

  测试的目的是验证周一到周五的工作,吸取教训,扩散思维,验证成果。周一到周四的过程中就要对测试的可能做各种构思,便于测试的梳理通过。

  上述五个步骤看似与PDCA无异,其实又具有非常高的实操性。看完本书,我把当前项目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用书中给出的这一套方法来测试,确实让我茅塞顿开。效率的主要来源是用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方法去完成任何项目任务都是轻而易举的,当方法不对的时候只能通过增加时间、增加人力、减少项目范围的方式去完成。这通常都是项目疏于对目标与方法的认知,缺少可参照的案例和可实操刀指南来完成。

  书中作者的工作是为Google投资的企业做流程梳理、问题查找等。我想,这一套方法一定是需要效率来支撑才能实现的,因为金融界一直有一个至理名言,那就是:时间就是金钱。希望我后面按照从本书学到的方法能成功实践这样有效的快速迭代,让项目和产品取得预期的胜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