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帝国风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帝国风暴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58: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帝国风暴读后感10篇

  《帝国风暴》是一本由张建华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9.00,页数:10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国风暴》读后感(一):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读《帝国风暴》

  彭忠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马列主义传入中国,这是影响中国百年的大事件。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但俄罗斯依然强大。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宣布:“俄罗斯过去是,将来也还会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特征决定了这一点。”俄罗斯发动车臣战争、出兵叙利亚以及合并克里米亚,都反映出俄罗斯帝国雄风尚存。

  “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普京在竞选总统时的承诺曾经让俄罗斯人豪情万丈,但油价低迷的现实却让俄罗斯的帝国梦渐行渐远。如果不是军工产品的老底子还在,俄罗斯早就沦为了纯粹的石油原料出口国。如今,可以说中俄两国都在努力复兴自己的大国梦,尽管俄罗斯实力相对萎缩,但是其从近代以来的大国崛起之路照样值得中国借鉴。

  北师大历史教授张建华长期关注俄罗斯历史,他认为1762-1855年是俄罗斯帝国最为鼎盛之时期,亦是俄罗斯思想文化最为辉煌之时代,同时也是旧制度的优势和合法性消耗殆尽之时期,更是民族、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大变革的前夜。张建华在最新出版的《帝国风暴》一书中,关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俄罗斯帝国的内部结构的演变、统治者帝国治理观念的转变、帝国意识形态的变迁、俄国的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的转换,由此考察大变革前夜(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现代化进程启动前),俄罗斯帝国和社会面临的诸多紧要问题和命运挑战。

  作者认为,尽管俄罗斯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任期里推行大规模的西式改革,但这种改革改革是保守的,西化是有选择地,即他们只引进西方文化的科学技术、工场制度等表层东西,而把西方文化的内核精华如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和共和代议制的政治制度基本拒之门外。我们可以发现,俄罗斯沙皇时代的改革和清末的洋务运动何其相似。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最后统统成为空谈。一个社会没有建立起好的制度,构建有序的权力结构及社会阶层合理流通机制,没有充分激发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力,这样的改革就是浅尝辄止,就是邯郸学步,最终会落到人亡政息的下场。

  本书包括《帝国之兴: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开明专制”: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帝国治理》和《帝国之基:俄国社会等级与贵族特权》等十章,作者使用了大量最新公布的俄文文献,佐以英文及其他文献;在写作方式上本书试图以清新、流畅的笔调,以叙史非著史的文风,以探史非戏史的态度完成这部著作,是一部以史实资料为基础的研究性作品,但对普通读者也有可读性。

  在2013年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上,普京向在场各国专家提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帝国?如何成为一个帝国?”普京关于俄罗斯帝国梦的追问值得我们思考。大国崛起看似一朝一夕,却又任重道远。我们唯有稳扎稳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凝聚在一起,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实现中国的民族崛起之梦。我想,这就是一部帝国梦中的俄国近代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帝国风暴》;张建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定价:69元

  《帝国风暴》读后感(二):“战斗民族”是怎样炼成的——跟俄罗斯人民学习开疆扩土

  俄罗斯,这个与我国有着4000多公里边境线的庞然大国,我们对它既爱又恨。它曾是社会主义的老大哥,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我党建立新中国指明了方向;同时,它又曾是帝国主义的一份子,参与了清末瓜分中国的狂潮,仅以“兵端不难屡兴”相威胁,就侵占了我国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近代史上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它曾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至今仍是地跨欧亚大陆、面积最广袤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和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力量。

  这样一个从古至今与我们纠葛不断的国家,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

  曾几何时,有多少人分不清俄罗斯是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

  ——为何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

  ——欧洲诸国在妄图侵略它时为何总是惨遭“滑铁卢”?

  ——一个建国仅500余年(以公元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公国为起)、领土面积仅为280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何以在未代沙皇退位时国土达到惊人的2280万平方公里,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二大疆土连贯的帝国?

  ——俄罗斯频出世界级大师的文化根源在哪里?

  ——普京的“大帝”冠冕又来源何方?

  读罢张建华老师的《帝国风暴: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我们将会对以上的问题有较深入的理解。

  从书名不难看出,本书起止于两个时间节点:

  “帝国”是指1721年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由此开始了俄罗斯的帝国历程。“大变革”指的应该是1853年俄国发动了对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继而发展为俄英法为争夺巴尔干和黑海的国际战争.1855年随着尼古拉一世神秘暴毙,俄国战败,从而终结了维持近半世纪的欧洲霸权。“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人人都觉醒了,人人都开始思索,人人都充满着批判精神。”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位期间废除了维持长达200多年的农奴制度,俄国由此开始了现代化进程。

  与此相对应的中国,是大清由康乾盛世到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开始被西方列强瓜分侵略的屈辱历史。中俄两个在当时世界上连贯疆土最为辽阔的庞大帝国,其历史轨迹是何其相似。在之后的100年里,两个国家的人民同样承受了无数的苦难与动荡的年代,时至今日,又同样走上了复兴之路。在今后的100年里,中俄关系将成为世界发展走势的焦点。因此,了解俄罗斯历史文化,了解俄罗斯人的行为方式和历史动因,对于当今的中国意义深远。

  本书在写法上更偏重于学术研究,因此对普通读者来说有些段落可能稍显乏味枯燥,缺少一定的趣味性和代入感。但可能正是这些细节,显示出作者在学问上的严谨和探究,如《普加乔夫起义》一章,详细地罗列了起义骨干名字共计18人;在《贵族庄园和庄园经济》一章,引用了大量数据和事例;在《城市发展与市民阶层》一章,罗列了一些表格和数据对比。封底有言:“本书使用了大量的最新公布的俄文文献,佐以英文及其他文献......以叙史而非著史的文风,以探史非戏史的态度完成这部著作”。

  本书最有价值之处在于不仅仅详述了史实,还对其背后的动因及现实影响进行了客观分析。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拓展,展现出俄罗斯贵族及知识阶层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引用书中一段:“彼得一世18世纪初的大改革一个最大的负面结果就是导致在俄国出现了‘欧化’思潮与‘本土’思潮的对抗,实际上分化出了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两个社会,导致俄罗斯分裂的悲剧,而且这种分化随着国家的发展有越来越严重之势。正如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评论的:分裂性不可避免地将选择道路问题摆在国家面前。如果选择‘本土’化道路,就意味着采取伊凡四世时代启动东方类型道路。如果选择‘文明’化道路,就意味着拒绝基辅罗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和莫斯科公国的传统,接受欧洲传统。俄国几乎用了300年来解决这个难题。”我们依旧可以在冷战及苏联解体等后续事件俄罗斯的选择中看到这些问题的“后遗症”。实际上,在普京“大帝”统治的当今俄罗斯联邦,这个问题仍旧存在,了解这其中思想的矛盾、演变和进程,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要想在两周时间内读完这部近60万字的大部头并不容易,它并没有那么“生动有趣”,其中需要大量的查阅、笔记、思考,然而收获是巨大的,我们事无巨细地目睹了一个帝国由衰至盛,又由盛及衰的全过程,对当今中国了解俄罗斯,处理中俄关系,收复俄罗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点。

  :本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前后表述不一致、句法错误等情况,如P6页“俄国”(此处还处于莫斯科公国时期),P27“斯退丁”(与注释不一致),P118“第四类万民”(错字,应为居民),P123“他们无数胜任神职人员责任”(同上,应是无法胜任)等等,不再一一列举,请自行勘误。

  《帝国风暴》读后感(三):巧合还是必然?——读沙俄历史解中华之惑

  不知从何时开始,俄罗斯赢得了“战斗民族”的称号。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普京被冠以“大帝”的头衔。然而,直至9世纪中叶(唐朝618年~907年)才走出原始公社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东斯拉夫人是如何养成如此“彪悍”的国民性格的?在众所周知的“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是个怎样的存在?相信这本书能够带你穿越迷雾,走进历史,走进1682年~1855年近200年间的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时期的“沙皇俄国”,看一看在国际环境大变革的前夜,俄罗斯是怎样由落魄到鼎盛又到衰落的。

  在这本书之前,“沙皇俄国”仅存在于韦小宝的奇遇中,它是果戈里、普希金、屠格涅夫们的集合。在这本书之后,它的形象更生动,面目更清晰。然而最大的感受来自于发生在亚欧大陆北端的历史与同一时期的华夏文明竟有莫大相似之处。

  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清王朝正在走向辉煌。在遥远的莫斯科,年仅十岁的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成为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虽然距离遥远,但是这位西方的彼得与东方的玄烨确有相似之处。康熙大帝八岁继位十四岁亲政,带领清王朝屹立于东方。彼得一世十岁继位十七岁亲政,带领俄罗斯走上欧洲之巅。

  1855年,清咸丰五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前一年,清王朝苟延残喘。在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交锋中,古老的华夏民族不堪一击,中华大地风雨飘摇。在遥远的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黑海门户塞瓦斯托波尔被英法联军攻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曾经辉煌的,站在欧洲之巅的“沙皇俄国”也体会到科学技术落后以及自大自负带来的苦果。

  这一时期对于清王朝与沙皇俄国来说,都经历了初见曙光——辉煌灿烂——由盛而衰的过程。而古老的华夏文明,因其源远流长,更难在历史转折中灵活动作,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从地理位置来说,俄罗斯跨越欧亚,视野开阔,与欧洲之间的交流频繁、便利。而华夏文明东南有大海,西北有高山,自觉幅员辽阔,从远古一路走来,周边鲜有强敌,惶然不知世界正在悄然改变。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两国历史有相似也有不同。然而,无论过去怎样,站在新时代,对于两国来说都是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往何处去?不仅取决于自身也取决于在国际大环境中如何应对、选择。从近代历史的发展及各自命运的对比中,很能得到启发及汲取经验教训。

  本书共分十章。其中一二五七章主要讲述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的执政历程。第三八章主要阐述政治经济的发展。第四六九章分析总结了人文思想领域的发展。第十章则揭示了危机与改革的必然。

  本书笔调流畅文风清新,很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不足之处在于全书零插图。俄罗斯幅员辽阔,地理知识匮乏的读者最好配合一张地图来读。

  《帝国风暴》读后感(四):俄罗斯 罗曼诺夫王朝主要阶段 1696 - 1881

  留里克王朝

  伊凡四世 (统治期 1547-1584)

  1547-1552 击败喀山汗国

  1556 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击败西伯利亚汗国

  1572 击败克里米亚汗国

  从莫斯科公国 更名为 俄罗斯沙皇国,是第一位俄罗斯沙皇

  罗曼诺夫王朝

  1618-1648 三十年战争 日耳曼分裂

  炮兵,火枪兵成为战斗的主力之一

  瑞典成为地域强国(古斯塔夫二世)

  彼得一世(统治期 1696 - 1725)

  同时代的重要事件:

  1701-1714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滑膛枪的普遍使用)

  1661-1715 路易十四在位时期

  彼得一世改革 西方化

  1700-1721 战胜瑞典,使芬兰公国臣服,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

  叶卡捷琳娜 (统治期 1762 - 1796)

  同时代的重要事件:

  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

  1789-1799 法国大革命

  篡位彼得三世

  普加乔夫起义

  俄土战争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黑海地区,吞并克里米亚

  对阿拉斯加进行殖民

  再次确认了《贵族自由宣言》,俄罗斯贵族的黄金时代

  1795年与普奥瓜分波兰

  保罗一世 (统治期1796-1801)

  同时代重要事件:

  1799 法国雾月政变

  将俄罗斯继承法从指定继承改为长子继承

  1801年被拥立亚历山大一世的政变刺杀

  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期1801-1825)

  同时代重要事件:

  1804-1814 拿破仑作为法国皇帝在位时期

  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

  俄法战争

  1815 维也纳会议

  尼古拉一世 (统治期1825 - 1855)

  对农奴制进行了一定的缓解

  1825 十二月党人起义

  1853 克里米亚战争 俄国战败 (蒸汽动力的铁甲船第一次使用)

  同时代重要事件:

  1861 撒丁建立意大利王国

  尼古拉二世(统治期1855-1881)

  解放农奴政策

  向美国出售阿拉斯加

  《帝国风暴》读后感(五):一瓢俄罗斯

  一瓢俄罗斯

  ——帝国风暴: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举隅

  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克里米亚战争时期(1762-1855年),是俄罗斯帝国国力最为鼎盛、思想文化最为辉煌之时期,风流人物灿若星河,但这一历史时期也是俄罗斯旧制度的优势和合法性消耗殆尽之时期,更是民族、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大变革的前夜(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现代化进程启动前)。

  面临如此历史转折时期,张建华教授尝试撰写了《帝国风暴:大变革前夜的俄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叙史非著史的文风,以探史非戏史的态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她,推行“开明君主专政”和大规模引入法国启蒙思想,被狄德罗誉为“北方赛米拉米达”;

  她,开疆拓土、纵横捭阖使俄罗斯帝国跻身欧洲霸主之列,被臣民尊称为“大帝”;

  她执政的34年与彼得一世执政年代构成了前后相连的辉煌百年,成为俄罗斯的黄金时代。

  她,就是索菲亚·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克,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俄罗斯帝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海德格尔评价亚里士多德的一生,他出生,思想,死亡,其余的一切纯属轶事。对于俄国开明专制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普通人了解更多地可能真的纯属轶事。在小说家笔下,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唐朝的武则天颇有几分惺惺相惜。美貌智慧,富有政治野心与手腕,夫妻关系与母子关系平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国事影响着家事,政治家的角色超越了传统的妻子与母亲的身份。

  张建华教授对叶卡捷琳娜二世评价颇高,“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启了真正的俄罗斯帝国治理模式,他的‘文治武功’为18世纪俄罗斯帝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86页)。

  ◆俄国庄园经济

  历史上,中世纪的欧洲庄园经济和城堡经济是经济结构中的主体成分,生产经营性活动在城镇外的独立区域完成,生产与生活功能分离,城镇职能以生活为主,“庄园是土地分封制度下的一个基本单元,与村庄并不相同。村庄是自然地理概念,庄园是领地区划概念。一个庄园可以使一个村庄,也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反过来,一个村庄可以属于一个庄园,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庄园。”(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中世纪社会文化》)

  贵族得到土地后,把土地分为领主自用地以及交给农户耕种的份地。农民若想获得份地,“必须到领主自用地上去干活,这叫‘劳役’。领主自用地上的庄稼必须全部交给领主,农民不可以拿走一颗粮、一根草,什么都不能拿。”这是俄国较为常见的庄园农业形式。

  在17世纪下半叶,俄国庄园企业活动开始出现,包括开办制铁、亚麻厂、酿酒业等。18世纪上半叶这类经济活动大大增强,18世纪中叶企业经济在庄园中形成一定的规模。

  同时,庄园打造了贵族知识阶层成长的平台,一批杰出贵族知识阶层在庄园里脱颖而出。譬如,为大家所熟知的俄罗斯文学的太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帝国风暴》读后感(六):转型期的魅力——帝国人文精神的变革

  每当历史的转折关头或社会的转型期,常常伴随着一场弘扬人文精神的思想文化运动,而志士仁人和文化精英们都会为高扬人文精神奔走、呐喊、奋斗。19世纪的中期正是俄国社会的转型期,俄国面临着农奴制的废除及其后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正是在关系到俄国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时刻,浸润着人文精神的西方文化象劲风一样,势不可挡地闯进了国门,唤醒了俄国沉睡的大地,农奴制度随之土崩瓦解。俄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撞击、交汇、融合之中,实现了自我突破与超越。两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不仅使在历史大道上跳珊而行的俄国焕发了活力,而且成就了俄国文化百年辉煌。

  西方文化对俄国的第二次大冲击是19世纪上半叶。1812年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意识的觉醒。卫国战争中,俄国人民认识到自己的伟大力量,更加深切感受到在农奴制蹂躏下的屈辱地位和处境。击溃拿破仑后,随军远征欧洲的贵族青年军官,亲眼目睹了一个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新世界,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生活方式,受到法国大革命的余风和欧洲革命运动的熏陶,呼吸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空气,顿觉眼界大开,思想上产生了巨大飞跃。同先进的资本主义的西欧相比,他们痛切感到自己国家的腐朽落后和进行社会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从而更激发了为祖国和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决心和热情。革命思想开始在他们心中萌发、酝酿。回国后,这些未来的十二月党人即组织秘密团体,展开革命活动,寻求变革道路。所以,十二月党人别斯图舍夫称卫国战争是“俄国自由思想的开端”。虽然他们在对未来国家体制的设计上有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之分,但在总的原则上是一致的,即以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精神改造专制农奴制的俄国。十二月党人无疑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信徒,是西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者,十二月党人运动就是西方文化和人文精神与俄国大地撞击而迸发的火花。十二月党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些“从头到脚用纯钢铸成的英雄们”唤醒了后来的革命者,从而揭开了十九世纪俄国解放运动的第一幕。

  在十二月党人被镇压之后的残酷岁月里,俄国的先进人士奋力抗争,进步思想在夜气如磐的黑暗中不时放射着熠熠之光。赫尔岑、奥加辽夫小组、斯坦凯维奇小组等进步团体非常活跃,满怀激情和理想的才俊之士关注社会,探求真理,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西方文化以其不可阻挡的迅猛之势在俄国传播开来。

  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争论既是关系俄国向何处去的发展道路问题,又是关系确定什么样的文化价值体系问题。斯拉夫派是俄国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他们认为,斯拉夫民族是特殊的民族,它应该走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即俄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应该坚持和发扬俄国文化传统。斯拉夫派坚决维护“村社原则”,认为农民村社是俄国民族的生活方式,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斯拉夫历史的基石,它曾使农民与地主、皇权和谐相处,也必定能确保俄国未来的安定和繁荣。西欧派则是西方文化的崇拜者,他们与斯拉夫派的观点截然对立,认为正是俄国的传统文化阻碍了俄国的进步,俄国应该敢于否定自己,学习和效法西欧,吸取西方文明的成就,走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才能使俄国摆脱落后面貌。这两派各执一端,观点相左,前者坚持民族传统,应该肯定,他们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后者则强调借鉴外来文化,其主张更符合时代潮流。这两派的争论从不同方面有力推动了俄国思想的发展。而1861年农奴制的废除,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俄国思想发展而引起的必然的社会变革。

  与以上两派不同的是民主派,其代表人物是三四十年代的别林斯基和赫尔岑,五六十年代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他们既不象斯拉夫派那样固步自封,对西方文化排斥、否定,也不象西欧派那样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而对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在对待两种文化上,他们的胸怀更宽广,心态更开放,既不排斥外来文化,又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敢于对西方文化的价值大胆认同,并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借鉴和吸收,他们在两种文化互相渗透和融合上作出了有益探索,力图从中找到解决俄国问题的答案。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全人类性的辩证关系有精辟见解,正如别林斯基谈到文学民族性时所说的那样:“只有那种既是民族性又是一般人类性的文学,才是真正民族的;只有那种既是一般人类的同时又是民族性的文学,才是真正人类的。

  赫尔岑力图将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与俄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实现对两种文化的突破和超越,推陈出新,给俄国指明发展方向。当然,最初赫尔岑是西欧派,后来随着他的思想的成熟和发展,他转到了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来。为了寻求俄国解放的道路,他于1847年来到西欧,目睹了1848年欧洲大革命。这次大革命的失败,粉碎了他心目中的偶像。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幻想彻底破灭了。

  失望之中,他不得不重新反思自己思想探索的道路,不得不转过身来,目光投向祖国,重新在俄国的历史传统中寻求出路。他在俄国农民和古老的村社中看到了希望,在《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俄国人民与社会主义》、《古老的米尔与俄国》等论著中,阐述了村社所蕴含的社会主义因素和集体主义精神,认为古老的村社制度及其民主传统为社会主义作好了准备,他寄希望于农民革命,认为在推翻专制农奴制之后,俄国可以通过农民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从而避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尽管这一学说如列宁所说不过是“像西欧‘1848年的社会主义’的各种形式一样,是一种表示俄国的资产阶级农民民主派的革命性的富于幻想的词句的善良愿望”,但是这一思想对俄国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帝国风暴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