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陈伯达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陈伯达传》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7: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陈伯达传》读后感10篇

  《陈伯达传》是一本由叶永烈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6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陈伯达传》读后感(一):文人、秘书与政客

  陈伯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比较特别的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很值得玩味。他本是一介藉藉无名的文人,从担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起家,直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高位,一时间风头无两,从而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但随后又突然被批判、打倒,直至拘押,后又因被认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被判刑18年,他的人生便也就此定格。所以在很多年轻国人自然而然的印象里,他只不过就是一个可以与臭名昭著的“四人帮”并列的“大坏蛋”而已。然而,如果我们客观公正的梳理他的一生,则会发现,陈伯达错综复杂的一生其实是被三种角色所定义的:文人、秘书与政客。

  文人是陈伯达人生的底色。他出身于没落秀才之家,走出校门即回家乡担任了学校教员,后又在报社当过记者、编辑。当年,他也是一个文艺青年,非常倾慕郭沫若,也发表过几首新诗,还曾在当时颇负盛名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也是唯一一篇小说——《寒天》。在苏联学习归国后,他在敌占区主编过报纸、杂志,写了很多文史哲论文,牵头发起了“新启蒙运动”,由此成为知名人物,跃入了中国文化界的名流之列。后来他到延安,到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皆因文字而起,甚至在他进入中共高层分管意识形态,实际从事的主要还是文字工作。他在政治上彻底毁灭之后,在生命的余晖中仍然是文人的角色在支撑着他,不停写作,直至去世。

  陈伯达作为秘书是最为成功的。他因为在一个讨论孙中山思想的理论座谈会上的发言而引起毛泽东的注意,随后就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成为领导“身边人”,开始了长达31年的政治秘书生涯,是毛泽东众多秘书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也是职位升得最高的一个。他凭借自己出色的文字功底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毛泽东的器重,迅速在延安的理论界崭露头角,成为毛泽东最为倚重的秘书之一,并且成为了延安理论界的权威人士。在这31年里,他不但写了一些时政文章,出版了几本著作,还常常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起草了《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六十条》《五一六通知》等一大批重要文件,负责编辑《毛泽东选集》,提出了“百家争鸣”,发明了“人民公社”,被视为党内的“理论家”、“中共中央一支笔”,连毛泽东都亲切的称他为“老夫子”。

  陈伯达作为秘书,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呢?古语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而对于一个好秘书而言,却应该是秘书常无心,以领导之心为心——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只要能够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就是好秘书。如果能够能将领导的思想系统化、理论化,那就更是出类拔萃了。我们检视他的一生不难发现,他的个人才华固然是他能够得到毛泽东赏识,不断得到重用的原因之一,而其二则是,他非常善于见风使舵,察言观色,平常喜欢打听毛泽东阅读的书籍、说过的话语,以便窥测领导的思想动向,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言行好跟上领导的步伐,附和领导的想法。往往是毛泽东提出一个想法,陈伯达就能够迅速、准确地将其形诸文字,长此以往就给领导形成一种“知我者莫如陈伯达”的感觉。

  陈伯达在政治上也曾经辉煌一时。其实最早,他只是思想上倾向于共产党而已,而且一直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摇摆。他最早的官位并不是在共产党,而是在国民党福建军阀张贞手下,做过一段少校秘书。因为国民党处决陈伯达的秘令,让他再无退路——在四一二政变的反革命恐怖中,他加入了共产党。他在党内的仕途起于中共北方局的宣传部长,到延安后当过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中央研究院秘书长等,一直到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他才由此而不断飞黄腾达,由中央候补委员,而委员,而常委,文革开始后担任臭名昭著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在中共九大上当选为政治局五常委之一,位列第四,达到他人生的顶峰。此后在第二次庐山会议上因被毛泽东批判,由此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陈伯达为官也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那就是要“跟对人”,还要准确地判断“风向”。自己作为秘书,既没有很深的资历,也没有很大的功劳,之所以能够不断得到重用,他很清楚这是因为得到毛泽东赏识的原因,所以他就时时处处唯领导马首是瞻,紧跟领导不掉队,这是他能够步步高升的基础。所以,他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在建国初期曾经和高岗有过接触,后来又主动为江青捧场,还曾跟林彪建立“热线”联系,都是在寻找靠山,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他为了跟对“风向”,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就转变极快,有时候甚至可以不顾事实而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比如在第一次庐山会议前夕曾赞同过彭德怀的“万言书”,而在彭被打倒之后,又迅速转向而高调批判彭,并污其为“伪君子”、“野心家”、“阴谋家”等。这变脸比翻书还快,足以证明陈伯达作为“政客”的嘴脸。而他所亲手制造的“冀东惨案”就更加令人不耻了。

  当然,历史对于每个人物都有公断。陈伯达作为一个人还是有很多教训的,他人很聪明,也很有才华,却品行不端,是一个典型的投机者。他的一生都是在投机,不管是文人,还是秘书,还是政客,都是在别人那里固宠希荣,从没有遵从过自己的内心,不管是当初在国共两边摇摆,还是在苏联与托派有过勾连,以及建国后的种种表现,都表现出他的投机心态——始终以自己,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来选择路径,而没有站在历史的、公正的立场上但可惜的是,在最后一次他赌错了,所以摔得很惨……但难能可贵的是,他晚年对自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镜鉴。

  《陈伯达传》读后感(二):从历史人物看历史

  这本书脉络清晰,从陈伯达求学,开始工作,一步步走上权利的尖峰,再日渐失宠,最后倒台。不得不佩服叶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作者能够在陈伯达失势后被监控期间,这么敏感的时期,仍去拜会采访他,不得不佩服其精神和勇气,从而为最后撰写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更令人佩服的是,这不是一本简简单单的个人自述传记,作者也不是仅仅更具陈伯达的口述成书,书中各种材料甚至是原始材料的影印版更体现了作者治学的严谨性。

  但也感觉存在美中不足,新中国成立后到陈伯达倒台这么长时间,还有诸多历史重大事情未能在书中体现,作为第四把手,陈伯达在这些地方又起着什么作用呢?!同时传记只写中央,地方呢?只讲陈伯达的重要事迹活动,而他的讲话、发文,对地方的影响呢。

  作者虽说是采用公正的语言写陈伯达传记,不过还是可以看出是有一定的倾向的,读完全文,便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陈伯达是个急功近利、一心向上跑、为了目的不折手段的小人的形象。但从另一方面看,晚年的陈伯达虽然没有看过出版前的样稿,但仍非常相信作者写的传记,还是表明他有很强的忏悔之心的。

  《陈伯达传》读后感(三):跌宕起伏,人生无常

  在看《陈伯达传》之前,并不了解陈伯达,那么厚的一本书,下决心读它,是因为想对这个人物进行一番了解。大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普通百姓的内心世界是不是一样呢?位居高位的人,一下子成为阶下囚,又会是一番怎样的心路历程。读这本书还是因为作者,叶永烈,能够用文字来再现史实,他有很多关于文革期间的著作,写了很多关于毛泽东的作品。尤其那本《毛泽东与蒋介石》,两个伟大的人物,在他的笔下重新走进读者心里,让众多的人再次认识当时的几乎成为“神”一样的人物。能写这样纪实性的作品,这样的作者是让人非常敬佩的。

  翻开此书,从陈伯达突发心肌梗塞,头一歪离开这个世界开始写起,详细地写出了陈伯达牢狱生活状况。当他被控制起来后,就没有了自由,但即使没有了自由,他的生活也是备受照顾的。因为他曾经救过毛主席的命。我想,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个人物,当一切都安静下来后,他的内心会是怎样一种变化?作者叶永烈多次采访出狱的陈伯达,凭着他的一些记忆,和一些文字资料,尽量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看着陈伯达写下的文字,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知识渊博,热爱文学,有着深厚底蕴的老人。他写的《求职难》《红楼梦里的一段公案》这样的文章,足以见证他的博学与看问题的深刻。位居高位自然有他的道理。

  老年的陈伯达很慈祥,看透一切的他,对人生的感悟一定与我们大众不同。很高兴晚年生活的他生活得很平和。我不管文革期间,他做过什么,我只是想一个人老了,能够让他安享晚年,那么我们就是在行善。

  接着本书写了陈伯达的一生,从他的家族写起,从最初的学习开始,他一点点接受教育,在文学上初出茅庐。他与中共有了实质性的接触,在天津被捕入狱,出狱后成为中共北方局宣传部长,发动新启蒙运动,成为有建树的理论家,从此他的名字开始为大众所熟悉。接着他开始成为毛泽东的秘书,成为延安理论界的权威人士。就在这个时候,他露出“左”的面目……五十年代,成为毛泽东秘书的他成为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负责起一些纲领性文件,文革期间与江青等人有了实质性的接触。文革期间,陈伯达进入政治生涯的巅峰时期。根据他的反思,他说文革期间,他愚蠢至极,负罪很多。后来他与林彪结盟,在庐山,因为毛泽东的一句话,他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关于陈伯达,不同的人对他的评价是不同的。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我们后人更是无权评说。即使看了这本书,也只是对当时的历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经历这段历史的人,是无法体会其精髓的。不过,了解一个人,了解这个人当时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便多了一份“阅历”而已。

  人的一生几十年,不长,但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陈伯达传》读后感(四):最全的陈伯达传记

  叶永烈先生的这部《陈伯达传》是我接触过的有关陈伯达的书籍中,资料最为齐全的。

  这本书从传主的晚年切入,再追溯传主跌宕的一生。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有一种亲历感,不是那种纯粹研究者的角度,这跟作者多次亲身采访传主本人有很大的关系。

  陈伯达于1904年10月生于福建的一个破落的秀才之家。1924年来到上海,一边在一家小报当记者,一边进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在这所大学里,陈伯达受到了共产党人的熏陶,初步接受马列理论的教育。1930年底,26岁的陈伯达从苏联学成归国。32岁的陈伯达因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部长,从而开始在党内开始有了一定地位。当然陈的人生转折发生在延安,被他人生中的贵人——毛泽东相中,担任了毛的政治秘书。一次偶然的机会,陈伯达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那是一次由毛泽东参加的理论座谈会,讨论孙中山的思想。会上,对孙中山思想的阶级性发生了争论。一种意见说,孙中山的思想属于小资产阶级;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属于民族资产阶级。陈伯达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加以阐述,他提出孙中山的思想有两个两重性:既包括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又包含民族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毛很认可陈的说法,把他留在了身边。从此,陈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很快,陈伯达在延安理论界有了名声。陈伯达一生写过很多文章,在抗战时期发表的《评〈中国之命运〉》,算是他的开山之作。后人评价,这也是陈伯达写得最好的文章。周恩来也曾赞扬陈伯达:他是“我们党的最好的理论家”。[

  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陈伯达当选为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组成立后,毛泽东亲自点将让他担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这无疑是他人生的巅峰。1969年更是在中共九大上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毛泽东、林彪之后,位于康生之前。可惜好景不长,仅仅在一年后,自己的政治生命就将彻底终止,且被冠以“反共托派分子”的罪名,堕入秦城监狱。

  客观地说,陈伯达还是做过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陈伯达文革中还是起了推波助澜的坏作用。他 为毛泽东的理论引经据典作论证,用他的笔阐述并发展了极“左”路线、理论和政策,最终堕落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成为历史的罪人。让人唏嘘不已。

  《陈伯达传》读后感(五):疯狂的人,发疯的人

  疯狂的年代,发疯的人

  “我是一个犯了大罪的人,在‘文革’中,我愚蠢至极,负罪很多,‘文革’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时候我是一个发疯的人。我的一生是一个悲剧,我是一个悲剧人物,希望人们从我的悲剧中汲取教训……”一如晚年陈伯达所言,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群体的悲剧,而陈伯达是这个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精英人物。以《评〈中国之命运〉》为起点,陈伯达认准和跟准毛泽东,毛泽东亦倚之如左右手。但是,在风云突变的庐山会议,毛泽东突然写下那篇著名的《我的一点意见》,宣布陈伯达为“欺骗了不少同志”的政治骗子。在《陈伯达传》一书中,著名作家叶永烈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评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一生。叶永烈认为,虽然是“文革”的历史的罪人,但他(陈伯达)或者他们是历史的当事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