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行动的勇气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行动的勇气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00: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行动的勇气经典读后感10篇

  《行动的勇气》是一本由[美]本·伯南克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6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一):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

  一

  2008年夏秋之交的时候,我正在印度班加罗尔培训。

  每天下班后,都会打开电视看美国的各种财经频道,似乎这是一件逼格很高的事情。我记得有一天的突发新闻是:雷曼兄弟破产了。我当时知道雷曼兄弟是一家很高大上的投行,看着那些员工搬着纸箱子走出大楼,觉得他们这么高端的人才肯定不难找到下一份工作。但是,对于破产这件事情到底有多大影响,却几乎一无所知。

  直到最近看了《行动的勇气》,才意识到,原来不光我不知道雷曼破产的影响,就算美联储主席、财政部长、一大批的经济学家,可能对于这件事情的影响也不是特别清楚。大萧条之后最大的一次金融和经济危机,在雷曼破产之前已经显示出风雨欲来;但雷曼的破产,却真正标志了这场危机的全面开始。用伯南克的话来说,这是“大坝决堤”。

  在另一本同样讲危机的《镜厅》中,作者对比了二十年代的大萧条和2008年左右开始的经济危机,得出的结论是:决策者们从大萧条中汲取了经验,从而避免了第二次大萧条的发生;但是决策者们做的还不够,不管是美联储,还是欧央行,都可以做的更多。但是,他们却没有,从而把一场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一步步推向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二

  经历过这一次经济危机的人,几乎都已经出了自己的书,讲述各自视角下的危机。按照英国央行前行长默文 金的说法,虽然每本书的标题不一样,但副标题都是“我如何拯救了世界”。《行动的勇气》也不例外,是伯南克的自辩;但同时,伯南克的讲述却显得真实而理性,让人信服。

  我曾经想研究到底美国总统提名美联储主席的标准是什么,但是却没有找到有用的信息。很多人不喜欢小布什总统,但事后看来,他提名伯南克,冥冥之中,竟然是一次巧合。一位研究大萧条的学者,在美联储主席的八年任期中,完整经历了又一次堪比大萧条的经济危机。美联储避免了他们在二十年代曾经犯过的错误,美国没有经历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和就业崩溃,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或许就是因为有一位了解大萧条的主席。

  所以在危机之中,六神无主的时候,人们往往向后看,在历史中寻找答案。这也决定了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差异导致了人们现时观念和行动的差异。伯南克知道二十年代的银行业危机演变成大萧条的主因,就是美联储非但没有及时提供流动性,反而为了保持金本位,提高利率。因此在这一次危机中,伯南克不断扩大央行信贷的对象,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流动性,美联储的资产也从几千亿美元膨胀到数万亿美元。

  与此相对,欧洲没有大萧条的深刻记忆。以法德为首的欧盟,更深刻的保留着恶性通货膨胀的记忆。他们更关注收支平衡和价格稳定,因此在救助金融业上,更加畏首畏尾,从而导致欧洲的危机延宕不绝,直到今天欧洲经济还没有什么起色。

  同样的,美国政治界和学术界的很多人,他们深刻的记忆是七十年的严重通货膨胀,因此批判伯南克的政策,也就不觉得意外了。培根说,读史让人明智,就是这个意思吧。

  三

  危机之中,除了如何应对,人们更加焦虑的问题是:为什么经济学家没有预测到经济危机的到来?

  几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如此。当危机已经爆发的时候,人们回头分析,觉得危机的爆发简直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可是身处当时,却总会有“这次不一样”的心态。

  比较两次危机,会发现套路其实非常相似。归根结底,都是债务问题;特别是房地产导致的债务问题。债务膨胀的起因,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日久,市场参与者逐渐放松了风险意识,开始变得大胆;另一方面是监管放松,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从事风险更高的活动。

  债务累积,逐渐达到不可持续的地步。但泡沫的破灭,却并非随之而来。市场不理性的时间可能超过任何人的想象,这也是“这次不一样”的基础。终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人们突然意识到原来风险已经积聚到不可持续的地步。这时候,恐慌和挤兑开始让危机蔓延,流动性变的严峻。

  危机之中,流动性成为关键。但危机之中,没有人愿意购买资产,没有人愿意提供信贷,因此流动资产的价格螺旋下降,从而使的流动性问题和资不抵债问题难以分辨。流动性匮乏导致企业破产,而企业破产又导致更多流动性的匮乏。

  如何拯救危机?在伯南克看来,还是信心。他自己也说过,货币政策要想达成效果,98%靠宣传,2%靠政策本身。我们的总理说“信心比黄金还珍贵“,也是英雄所见略同。

  四

  之前读过另一本书,《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汇集了国内主要的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对两次危机的思考,主编是据说主席的经济智囊。书本身没有什么深刻的观点,但看得出来中国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关注。

  这也是我常常自问,以及国内外常常发问的问题:到底中国会不会出现一场经济危机?

  如果从债务的角度看,那的确是非常有可能的。明面上的债务已经在过去几年膨胀了数倍,而潜藏的债务,局外人几乎难以评估。当然,很多人都觉得中国有自己的特殊的发展阶段,“这一次不一样”,连央行行长都说居民债务还不够高。但债务就是债务,除了像美国政府这样的机构可以债务缠身,其他机构债务过高,都会是一颗定时炸弹。

  问题是这颗炸弹何时会爆炸?决策者是否可以在爆炸前成功拆弹?如果大胆猜测的话,4万亿美元的理财产品市场,或许会成为点燃危机的导火索。如果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违约,引发挤兑,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又一次大坝决堤?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二):这老头记性太好了

  其实只是一个短评,可惜略超一点字数。

  虽然略略交代了自己的学术背景与短暂的教学生涯,但本书基本可以作为伯南克本人作为美联储主席的履职报告啦。同时也可以作为深入研究金融危机的最全面案例,伯南克几乎事无巨细地把危机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每个救助过程描述再清楚不过了。从贝尔斯登事件宣告金融危机序幕的拉开,到雷曼公司的破产,两房机构的危机以及各类市场都各种疲于奔命的危机形势下,美联储作为独立机构,还是展现出了极大的责任感与行动力。虽然最后不同方会有褒奖也有诟病,但无法重新再来一次的事件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以及在以后我们如何才可以表现得更好。

  本书既是危机过程的再回顾,但其实也是伯南克本人经济思想的贯穿。对于这么浅薄的我大概也只能看个热闹,顺便普及点基本金融常识。个人感受有几点:一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深厚的今天,危机一旦发生,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都只不过是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块,所以对于全球金融的发展都必须以宏观的眼光看待之。二是更加坚定了一个格林斯潘在他自传中表达的一个观点。本书中也加以强调了,即恐慌是一个可以加重或者恶化危机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社会公众的情绪与预期非常重要。伯南克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央行要就货币政策表达与公众的沟通,要确保政策达到预期。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行政干预的力量在现代金融的眼光中以及实际中也不是最优之策。

  另外,美联储2010年的那个什么多德法案也要求加强金融监管,并成立了一个什么鬼委员会,恰与咱们刚结束的金融工作会上成立金融稳定委员的举措似乎差不多,不知咱们是不是借鉴人家的,嘻嘻。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三):学者的勇气

  伯南克更像一位学者,未能达到大师的高度,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用更为艺术的方式融合在一起。伯南克在进入美联储之前,做学问多于做市场,这就有两方面问题。一是对市场了解远远不够, 在管理美联储和制定货币政策时采取的方法偏于理论。 伯南克反复强调“清晰明确的沟通",道理看似简单,但实际中怎么认识沟通就是门学问,甚至是艺术,涉及到如何看待不同人或人群的行为以及处理其中的关系。从伯南克的表述上,他所谓的沟通,其实也就是让市场去从美联储的会议纪要中去猜,从他的讲话中去猜,实际操作和初衷也是背道而驰,注定了最后的沟通失败。即使出了这本书,其实读者和他最后说的调研受众一样,始终只是一小撮人。二是对市场未能怀着敬畏之心。美联储主席可谓是美国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但这个权势是来自市场的,也就是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必须对给予我们权势人足够的敬畏。如果市场不买账,你可以选择和市场去对抗,这样就是伯南克在书中强调的“行动的勇气”,这也是我最为欣赏,也是吸引我读本书的原因。但你的对抗不能建立在看不起市场反应(书中用到“惯性力量”这个词)的基础上,而是要弄清楚市场反应的基础上去对抗,也既是不卑不亢的对抗。

  伯南克面对金融危机的勇气,仍然值得赞赏。相比伯南克,格林斯潘更像是一位大师。致敬。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四):Too Big To Fail

  作为学者型官员,伯南克在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社会层面的政策影响,而非政治或政党的利益。这可能是美联储作为央行这一特定机构所扮演的特定角色所决定的。故,伯南克在卸任的时候曾说不管谁是继任者都将继续他的货币政策。正因如此,在一个大危机的背景下,伯南克和其领导下的美联储极易受到政治的攻击。历史在不断的重复昨天:危机之中的民意容易受到政治的裹挟,政客把普通大众的不幸归因于少数群体(如占领华尔街行动中的2%)的过错,而使得剩余的98%遭受不幸,而一些监管部门(如美联储)正是那些精英的帮凶。当然,能有这种思想也是情有可原。作为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那些大投行和利益集团得到了救助,而普通老板姓却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只得频频破产。对此,伯南克给出的解释是如果这些机构一旦破产的话将会影响整个实体经济,其所在的领域将要推到重来。如AIG至于保险业。伯南克用于判断政府应该救助哪些机构而让市场规律来决定其他机构命运的标准是公司体谅一定要大,即所谓的“too big to fail”。但,这一设定的一大缺陷是没有从根本上对这些机构设限。给市场的信息是“只要你够大,够重要,那么不管犯了多大的错误,美国政府和纳税人会为你的错误买单。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多大的角色等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话题。我想,这也算是整个美国政治左右摇摆的一大辅证吧。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五):合格的决策者

  作为美国货币政策的主导者美联储(央行),决策时常陷入困境,既要协调同政府、投资者金融机构的关系,传递决策以影响市场,又要极力避免政治倾向,保持独立。在次贷危机及随后的经济危机中,救助方案面临“道德风险”,系统重要性机构的救助往往意味着鼓励不善的经营。准备金利率调整,债券收购决策往往同时面临通缩和通胀两方面的指责,同时不景气的经济和偏高的失业率加重了决策制定的政治风险。不过幸而大多数时候美联储及其决策者和合作者做了正确的抉择(至少结果不太坏)。 其实这本书读的不太愉悦,一来篇幅较长,考验耐力,二来频繁出现的经济和金融词汇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即使是书中有所解释,还是一头雾水。不过这也正符合我阅读的初衷,去开始学习财经方面的知识。哪怕一知半解,可其中蕴含的智慧确实高出市面各类成功学方法论的畅销书太多,或许读这本书,更重要的是读那时那处做决策的那个人。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六):伯南克的勇气与智慧

  众所周知引起这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次贷危机,这其中又有很多细节,但我们重点关注的应该是美国政府以及美联储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出的应对措施和责任感。

  美联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基本上不受联邦政府的管制,这与我们国家的央行还不一样。所以美联储的主席权利相对来说就很大,同样的责任也很大。美联储主要负责国家的货币政策,与政府的财政政策互为补充。伯南克初任主席,金融领域就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当时的决策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等到意识到出现问题,整个金融体系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其实这倒并不是因为伯南克能力不行,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会是一次波及全球的浩劫,这也说明人们在金融和平的环境下待久了,对危机的敏感性已经大大降低了。

  在危机中,伯南克和美联储的同事们还是表现出了相当高的专业素养,独创了很多用以对抗金融危机的非常规手段,但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崩溃的车轮一旦开始碾动,就不是人力所能轻易扭转,所以后来看到雷曼兄弟的破产,以及美国的专做投资的银行销声匿迹,全部都带有了储蓄的性质。

  此次金融危机,完全可以看到美国的世界经济核心的位置,其联合了全球几大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英国央行等)同进同退,比如同时降息,能够导演怎么大规模的行动,伯南克还是很有能力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美国的责任感,主动担负起了恢复全球经济的责任。

  最后,谈谈伯南克这个人,他的前任主席是格林斯潘,在美国甚至全球家喻户晓,是美国金融界真正的大佬,伯南克继任之后还是有很大压力,但是伯南克还是坚持自己的做事风格,没有活在格林斯潘的阴影之下,伯南克是一个真正的学者,风格不像格林斯潘那么晦涩,其本人带有真正的民主和直接的风格。这也启发我们,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要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要因为别人的风格独特而去模仿反而最后会不伦不类。

  这本600多页的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七):来自美联储主席的自白Ⅲ

  “仰头看见大海倾泻而下,人生难得此刻清凉。”

  这是和菜头的一句话,但现实往往没有如此好的意境。危机与困难如大海般汹涌而来,除了茫然无措之外,便只剩下孤身的勇气。

  2008年1月,美国非农人口就业岗位出现了四年半以来的首次下跌,比一个月前减少了17000个工作岗位。而到了2月,就业人口就减少了63000人。

  而这时贝尔斯登也宣布降级,并传言出可能破产的消息。

  贝尔斯登作为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敢于承担其它公司不敢承担的风险,赢得了斗志旺盛的美誉。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征用铁路运送战争物资时,贝尔斯登就大规模购买了大幅折价的铁路公司债券,随后又高价卖出赚取巨额差价。同时,特别注重从公司外面招聘那些遭到竞争对手忽略的人才。

这些人被称为PSD,意指这些人出生贫穷(poor),但聪明(smart),并且具有强烈 追求财富的欲望(desire)。

  但从2007第四季度,贝尔斯登披露了其历史上第一次亏损。而在2008年1月,73岁的凯恩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时,贝尔斯登旗下的次级抵押贷款基金趋于崩溃。接任首席执行官的施瓦茨开始了他的噩梦,当天的现金储备大概有180亿,然而到周三就已经减少到120亿。周四,现金储备大规模减少 ,对冲基金和其他经纪商开始提取现金,平时交易的公司也暂停交易。由于不确定贝尔斯登还能存在多久,市场上的放贷者甚至拒绝接受贝尔斯登拿出的最安全担保品——国库券。

  导致短短时间内,贝尔斯登只剩下20多亿美元的现金,完全不能满足第二天日常交易资金需求。

  接下来的时间里,美国第七大储贷机构——印地麦克银行也由于深度卷入次优级房贷市场而陷入了摇摇欲坠的状态。

  当时更让人担心的是“两房”危机。

  “两房”作为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持有和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堪称全球之最。明明有着政府的支持,但又一边担心私营品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竞争又渴望得到评级较差的房贷承诺的高回报率。所以在购买了三分之一这种较低的证券后,出现了严重的亏损。

  由于“两房”具有政府背景,几乎可以充当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库券替代品。书中着重提到了中国持有两房证券价值就高达7000多亿美元,比持有的美国长期国库券价值还要略高一些。

  当然最让人注目和让人争议的就数雷曼兄弟公司了。

  这家赫赫有名的投资银行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战争之前的美国南方。 最开始由三位犹太兄弟于1850年创立做南方的棉花买卖生意,后来迁到纽约,联合几家大公司建立了纽约棉花交易所。20世纪,开始投资银行业务,帮助航空、电影等新兴行业的成长型公司安排融资事务。后来,雷曼家族还在政界扮演重要角色。

  尤其是新任首席执行官迪克·富尔德的带领下,即完成了定下的目标,还把公司盈利提高了好多倍。在“9·11”事件中,雷曼兄弟在世界金融中心三号的总部被摧毁,但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恢复营业。

  但在这一次危机中,雷曼兄弟也遇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同贝尔斯登一样,雷曼兄弟也严重依赖短期的、没有保险的回购协议融资。

  第二个问题是,富尔德及其助手推动雷曼兄弟进军商业地产、杠杆贷款(贷款给已经债台高筑的公司,为其并购和其他投机活动提供资金)以及“私营品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业务,在这个过程中,突破公司关于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假如在合理活跃的市场,这种激进的做法的确可以给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崩盘,这些资产迅速暴跌。

  在雷曼兄弟本身现金池和现金流就比大多数弱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导致损失尤为严重。

  更为糟糕的是,信誉问题导致的致命一击。

  从雷曼兄弟问题开始之时,富尔德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否认他们下错了赌注,同时迟迟也不减记问题资产的价值。富尔德虽然积极考虑了很多应对的选项,但对于公司究竟值多少钱却没有务实的看法,这也导致投资者和对手公司越来越怀疑雷曼兄弟对于自身资产价值的判断。

  然而这时美国民众和政界、媒体界的看法日益强硬,反对美联邦和财政部为了防止金融公司而采取任何特殊行动。

  可本·伯南克作为美联储主席,没办法做事不管,因为他深知一个大型的金融公司与其它公司的相互关联性。它与其它公司存在过于盘根错节的联系,以至于到了无法破产的地步。

  于是他采取的举措主要有四个元素:(1)降低利率,支持经济(降低利率可以促进企业公司的贷款融资,也可以促使人们取出存款,用于花费来活跃市场);(2)提供紧急贷款 ,增强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推动金融体系恢复稳定(避免企业因突发性挤兑,缺乏现金流而造成的破产倒闭);(3)采取救助举措,防止金融机构无序倒闭;(4)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银行开展压力测试,评估其财务状况。

其压力测试是指:第一个压力测试叫作“贝尔斯登真实版测试”,模拟贝尔斯登实际面对的情景。第二个压力测试叫作“贝尔斯登轻微版测试”

  可以看的出来本·伯南克的做法基本是面向整个市场。但即使在这样的措施下,也未能避免雷曼兄弟的破产倒闭。为此,还有一种阴谋论围绕其中。

  就之前讲到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促使本·伯南克提出通货目标制。这也是基于凯恩斯所讲的,投资行为不能用理论或理性选择去解释,因为经济前景根本难以捉摸。因此,他提出投资的冲动要靠“动物精神”,即靠自然本能的驱动。

  所以,市场出现的新动荡,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对悲观的经济报告做出的自然反应,另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自我强化的流动性态势”,即恐慌催生恐慌。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八):读[美]本·伯南克《行动的勇气》

  30 凯恩斯学派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工资和一些价格具有黏性,也就是说,它们不能足够迅速的调整,以确保充分就业和资本存量的充分利用。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需求如果发生出人意料的减少,比如企业对新设备的投资减少或者政府支出减少,都会导致失业加剧,因为随着销售额的减少,企业会缩小生产规模,并解雇工人。

  39 金本位。经济衰退往往会吞噬信贷流量,反过来会导致经济衰退更加糟糕。

  40 休克疗法的致命问题。

  44 美联储一直非常珍视其灵活应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自由裁量权”,不愿受制于一个事先宣布的目标。然而,设定一个永久的通胀目标有利于催生经济扩张的政策。政策透明度将有所提高,塑造市场对于利率的预期,帮助美联储更好的实现既定目标。相比之下,不透明的政策将促使市场不停地做出不必要的猜测。日本其实经历了两个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速长期低位徘徊,经济全面衰退。

  50 白芝浩原则,在金融危机时,银行应当慷慨放贷,但只放给经营稳健、拥有优质抵押品的公司,而且要以足够高的、能吓走非急用钱者的利率来放贷。这就使所谓的白芝浩原则。

  51 挤兑就像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样,真有可能把一个偿付能力良好的银行拖垮。

  54 1977年,《联邦储备系统改革法》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它指示美联储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个目标构成了美联储的双重使命。第三个目标是促使长期利率保持低位。

  62 保持决策过程的神秘感是一件利弊兼有的事情。一方面,它有利于让中央银行家们显得无所不知。另一方面,它会让公众感到困惑,让市场手忙脚乱。

  夜伦的上任意味着经济增长和通胀的上升。政策制定者的角力对于市场的影响。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九):关于 行动的勇气

  曾经有个笑话,说有个人遇到了一个精灵,精灵说我可以帮你达成许三个愿望,但是你的仇人将获得双倍。这个人要了一亿美元,但是发现仇人拿到了两亿。他又要了英俊的相貌,但是发现仇人则变得更帅。最后他对精灵说:“你能不能把我打得半死。”

  笑话可以哈哈一笑了之,但是真遇到这样的事情,恐怕谁也笑不出来。美联储在挽救那些“大而不能倒”的企业时,由于法律的限制,那些企业的高管仍旧可以获得了高额的奖金。这时美联储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用纳税人的钱去拯救企业,却要看着一部分钱被那些犯了错误导致这场灾难的人分走。

  其实美联储当时拯救企业,就已经是冒了道德风险:金融危机本来就是那些“大而不能倒”的企业搞出来的,现在要拯救他们,就是用纳税人的钱来帮他们的错误买单。这已经导致了抨击,更何况是还有那些始作俑者的个人能够攫取巨额财富。尽管伯南克指出最后有人退回了奖金,但是我相信不是普遍现象。

  从这件事我想到,人才和庸才,帝王应该用谁,答案是庸才,因为人才做了坏事,根本没有收拾方法。庸才则能力有限,再坏也翻不起浪。

  但是我并不是打算说“老祖宗智慧了不起,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事并没有错对,后来那些“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人也未必就是对的,事实上伯克南指出,如果不过救那些公司,可能美国会陷入更大的衰退,那些人会过得更苦。所以从经济上来说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是从道德上来说,让作死的公司关门才符合道德(尽管那些公司的中低层也是无辜的)。

  但是这是政治上的选择插了一脚。伯南克没有谈太多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可以看到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在野党还是执政党,都想从这个巨大影响力的事件中汲取政治力量,因此对于决策产生偏差,比如一些技术上可行而政治上是灾难的政策无法出台,会被毙在摇篮里,比如在某些民粹主义高涨的地方,伯南克救大公司可能会被直接搞下台吧。

  伯南克当时其实有两个选择,救或者不救。不救,道德上道德上完全没有问题;救,会成功或者失败,成功会被攻击道德问题,失败那就更不用说了。最后伯南克选择了救,并且算是成功把(尽管也许他把其他国家给坑了),应该是值得学习的。

  另外,美联储的工作很特别,他们并非按部就班、立竿见影地工作,他们很多工作是暗示市场,给市场吹风,并非直接到市场里去上阵。这样需要很成熟的市场,也需要美联储与市场长期磨合、建立相互的认识。这个是我在目前为止的工作中很少接触的一种方式,很值得思考。

  最后一点,伯南克在书里透露出来的一点是:在处理极端复杂的事件时要特别小心,要仔细考虑自己的能力、事件的复杂程度,并适当推演,还要避免盲目的假设。否则一旦信息掌握不全产生误判,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连预备方案都没有。很多时候慌慌张张地出台政策引起了更多的反应,又或者由于不恰当的假设导致了结果不可控,这是要注意避免的。

  《行动的勇气》读后感(十):离我们最近的危机

  美联储最近加息的消息说明美国的经济从危机后的恢复与发展。

  阅读这本书脑子里出现最多的一个画面是美联储在危机中注资AIG(美国国际集团)阻止其破产的电视新闻,当时的我只知道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并且新闻里一直在报道相关新闻进展,但是却完全对这样的危机没有概念,也完全没感觉到危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后来的中国政府的4万亿财政刺激,也是当时自己知道的应对危机的唯一方案,但至于有什么影响却完全没想过,更不了解央行利率的变化的意义。

  时至今日,这次危机的十年后,阅读应对危机的先锋伯克南的回忆录,也算是对整个事件有了稍微全面的一点的认识。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对危机的防范也会降低,我们都知道上个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但是我们都只是听说过,没有经历过,它早于成为历史。另外技术的进步与社会本身的变化,都在推动着整个经济的变化,不断发展的经济也催生了日益复杂的金融系统,同时在巨大潜在利益面前,人类的贪婪本性也展现无遗。

  每个人都想要有个属于自己的家,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这在正常不过的需求,很多时候却是很难实现的,银行或者是其他提供给购房者房款的放贷机构,为普通人购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自然也就刺激了整个房地产市场,同时带动了相关的产业的大发展,对整个经济也是利好的,在这个过程中,房价也在上涨,各方都获得很好的收益。房地产金融商降低了贷款者的条件,并且提供了很多风险较大的贷款,将这些贷款证券化从而分散风险,房地产资产的大幅上涨,以及投机者的信心爆棚,也催生了房地产泡沫,通货膨胀的日益扩大。

  大量次级贷款的违约拉开了此次危机的序幕,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在次级贷款中的巨额亏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随后欧洲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工业银行相距爆出亏损,危机已经在欧洲开始体现,没有几个人你能够想到后期如此严重的危机,当大众都开始担心的时候,恐慌就会越发严重。贝尔斯登的资不抵债,被摩根大通收购,已经真正显示危机的可怕了,房利美、房地美的危机、雷曼兄弟的破产倒闭,再到美国国际集团的救助,危机引起的金融恐慌把美国经济带到了衰退,世界经济也陷入危机之中。

  降息、再降息,信贷的收缩,严重影响了整个经济的运行,一切有效的货币、财政政策都将是围绕减小危机的伤害、增加市场上的流动货币、减小人们的恐慌与恢复人们对市场的信心。美联储救助"大而不能倒"的两房、AIG、以及更多的金融机构,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长时间的低利率,尽可能多的为市场注入流动货币。

  当下的中国,或许也存在着一些房地产泡沫,今年的北京房价比去年上涨了50%左右,最新的种种限购政策旨在减少房地产的投机,或许如此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也让政府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不仅仅是担心泡沫,购房难的人民生活压力),避免由此可能引发的危机实属必要,只是可能应该增加更多的手段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金融早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个人其实也在影响着整个金融的走向,过度恐惧与过度的贪婪,终将会走向危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