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14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精选10篇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是一本由达达令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一):鸡汤并不能改变一切,只能提供前进的力量

  在各种励志书、“鸡汤”文泛滥的当下,很多朋友经常跟我说,现在已经对“鸡汤”免疫了,再也不看“鸡汤”文“鸡汤”书了,一副对“鸡汤”深恶痛绝模样。每当这个时候,我往往会沉默一会儿不说话,等到这个话题带过去了再开腔。因为我和说这种话的朋友意见相左、态度不同,可我尊重他们表达意见的权利,不想因为这点伤了和气

  在我看来,当前市面上的励志书籍虽然良莠不齐,但并非所有的励志书、“鸡汤”书都没价值因噎废食、一棍子打死并非正确的态度。

  错的不是鸡汤,而是很多人以为鸡汤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鸡汤,从来只能提供刺激你的动力危机感,通过驱动自己采取行动改变当下,才能取得疗效单纯地读“鸡汤”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就好像你喝真实的鸡汤并不能治病,只能给身体提供更多营养,让身体更加健壮免疫力增强,从而改善气色而已。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刚入职场的时候,曾有一碗非常正能量的浓“鸡汤”给了我比较大的帮助,那就是“特立独行的猫”煲的“鸡汤”。如果不是她的文章指引,我也许会在职场上走更多弯路

  如果说“特立独行的猫”是一个职场前辈无私分享工作心得,还有比较大的价值,可达达令和自己年岁差不多,我为什么还要看这本书呢?因为我想看看这个跟我同龄的女子,是如何克服内心的摇摆与软弱,在深圳这个大城市坚持下来,并且一步步走向成功。我想找到差距,刺激自己,推动自己用更努力姿态不断向前。

  虽然我一直觉得努力要源于内心需要,进步要出于内心驱动,但人总是有一定惰性的,总需要一些“鲶鱼”来不断刺激自己保持着前进的动力。不然只能像坐井观天青蛙一样,做着一份不痛不痒的工作,还自以为很有成就、做得很好;又或者像温水里的青蛙,在安逸中退化,最后在温度升到极限时,逃脱无力。

  达达令的这本书绝对能给人警醒。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91年出生的女孩,早早就当上了总监、买了宝马然后又卖掉去全国各地旅游的潇洒故事(当然,这是达达令的朋友);在这里,她也会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一些沟通心得,以及工作心得;她也会善意提醒我们要经常自省,每到一个新阶段,都要让自己所做的事情升华,而不是一直在原地踏步;她也会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现在必须足够努力,才可以为你将来积攒资本,让你工作得实在不爽的时候,有向老板喊出“老子不干了”的底气,也就所谓的“F-K you money”。真的非常真性情我喜欢

  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看看别人如何努力为自己实现财务自由努力奋斗,就好像给自己找了一个并肩战斗战友,奋斗起来也就更有激情和动力了。

  那些在为实现财务自由的“F-K you money”的“同行”们,不妨停下脚步,从达达令的思考中找点借鉴吧。

  不可以迷信鸡汤,但可以作为支撑自己的力量。很多问题在别人那里找不到答案,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和借鉴。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二):『致逸言冬』《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

  达达令的文章是平实中见力量,很多事娓娓道来,不急不躁。那样与我们生活相似的日常在她的文字里会有一种真实感,令人随着一起去梳理自己的生活。这不是鸡汤,这是实实在在的分享。我一直觉得她的文字就应该变成一本书,让人慢慢翻看。写给千万都市人的警醒书,告诉你焦虑世界里,不慌张活法

  从开篇“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开始,到"后记 原来你也在这里"。《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那些克制与隐忍,等待跟蛰伏,那些属于你内在的强大力量,那些你日夜积累起来的点滴能力,那些你从别人故事里拿过来自己重新组建过的价值观,让我有种,感觉一切都来不及的慌张。读书和品茶一样需要细细品味,这本书更是如此。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成长是一种历练,没有谁比谁轻松如意,不过是用着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当下这个难题干掉。不过是在错误中积攒经验,让自己下一次的决定多一点胜算。无论在什么岁数,成长这件事情,都是我们灵魂里一辈子的课题。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明白了这一点,或许我们对所谓会好起来的期盼不再是一种极致追求,需要马上呈现物化的东西,或许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进步跟慢慢变好。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职场是容易的,各有各的委屈难处,只是你看不到罢了,或者你还没到那个层级无法理解别人的委屈,你看到的只是他们的意气风发得心应手呼风唤雨而已。你一路经历的每一次困难都不会浪费,虽然现在你可能记不清了,但它会帮你沉淀帮你成长。

  《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乔治·奥威尔在《巴黎伦敦落魄记》中说:只要你下定决心,就过你想要的生活,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你可以继续看你的书,保持你的想法,只用对自己说:“我是自由人”,你就会过得挺好。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或快或慢的到终点,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在路上收获了多少美丽风景传说,寒山和拾得原本是佛界的两位罗汉,在凡间化做两位苦行僧。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气愤至极。便有了与拾得的一段精彩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每个人身边总有些不快,这种不快很多是别人对你的嫉妒、诽谤、讽刺攻击甚至迫害所造成的。怎样对待别人的恶为(或善意的恶为),怎样摆脱身边的这些烦恼,是我们经常为之头疼的事。如果你太在意别人的想法,那么你的生活就像一条裤衩,别人放什么屁你都得接着。“做最真实最漂亮的自己,依心而行,别回头,别四顾,别管别人说什么。比不上你的,才议论你;比你强的,人家忙着赶路,根本不会多看你一眼。不要以别人观念主宰自己左右自己,也不太在意别人的评说。“我非鱼安知鱼之乐,鱼非我安知我之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道,没有人会替你分担这一世的困扰人生的路,或许注定孤独。杨绛说,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所以,感谢所有现有的和曾经陪伴,却并不攀缘强留,顺其自然平平淡淡。带着欣赏学习的心看一看世界反省自身的不足,并且知足感恩。人生无法真正拥有什么,唯有体验岁月静好。

  《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坚持,赶路,有时是你一个人的事;吹风,听歌,有时世界都跟你没关系春去秋来人来人往,你的怪癖好像没人懂。遇见前你生活在孤岛,走出去才发现真的有人会和你喜欢一样的东西,有同样的怪癖。人生是一场阴差阳错的好运气,呐,原来你也在这里。在我看来,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你说青春原本应该张牙舞爪,去想去的地方成为想成为的人。于是太多人说走就走的裸辞,提前透支存款挥霍,问父母要钱满足自己招摇过市虚荣。只是你忘记了,真正的勇气是把今天过好,在循规蹈矩的生活里过出五颜六色光芒。不管天有多长,地有多久,我们都要快乐的过好每一分,每一秒。我们不怕渺小,只怕卑微;我们可以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们不与人攀,不与人比,我们只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别人怎样看我们,我们都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我们只需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行走于这繁华热闹的世间,也奢望独留一份安宁给自己。如果你读过我的文字,你不一定会喜欢我,可想必也会定格片刻,因为这其中会有你的影子。都是同路人,如果有人陪伴,想必这人生旅途中也能少一份孤单。达达令冷静客观记录故事,却保留着柴米油盐的生活温度,没有不切实际激励幻想,只有成长过程中撞过墙碰过壁的思考和总结,其实这才是现实的真正模样吧。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三):过好自己的生活

  ——读《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有感

  开始关注达达令是看了萧秋水老师推荐。第一次看达达令的文章,就感觉被迷住了般,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看达达令每天的微信推送还不过瘾,知道她还出了书,便马上向学校图书馆荐购。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查看书是否到馆。当看到书已上架,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虽然宿舍距离图书馆也有20分钟的路程,但还是毅然地决定马上去借。毕竟如果被别人借去了,就有可能要等1-2个月了,那真是太煎熬了。

  书借来时,正在备考GMAT。拿不出大块的时间来看。就把看一篇篇文章作为完成了一项复习任务的小奖励休息的时候看上一篇,感觉复习也有动力了。

  以前看书的时候,看完书把书中喜欢的内容记下来也就了事了。但慢慢地认识到不把书里的内容在大脑中进行一下整理和消化,提炼出自己需要的,看书的意义便不大。

  看了达达令的文字,觉得有几点给我带来了特别大的触动,主要是心态上的调整

  最重要的是其中的一点是她告诉了我们“生活是我们自己的” 以及“当你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更爱你;当你学会跟自己相处,你才能更好地跟别人相处”。我们最最应该做到的首先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这让我没那么容易就被别人的情绪影响到。当我每天按时地吃饭、保证充足的睡眠、适时运动,会发现,遇到困难时,外力提供的力量真不如从自己的身上所获得的。当我觉得周围的人对我不如我期待般好时,我会意识到没有人应该一直对自己负责。我应该尽力做到让自己的生活更好。

  另外一点是我们从一出生下来,每个人能得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把所拥有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不用去强迫自己非得爬到金字塔顶端。认识到这点促使我常常去反思自己所具备的能力。不再会像以前那样羡慕那些可以把学习、实习人际交往同时处理得很好的人,不再会去仰望别人的成就,也不再会因为自己达不到那样的状态而去焦虑、去慌张,而是着眼于目前自己所能做到且改变的。就这样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适当地设立目标心理上的落差慢慢变小了,心情也逐渐变好了。

  书里还提到当达达令在迷茫时多是拿出日记本,自己去梳理,去理清思绪。自己在烦躁时,也会拿出纸笔将想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或是打开电脑敲下自己心里的感受方法因人而异,我有朋友就喜欢找别人倾诉出来。但千万不要带着太多的情绪。总的说来,理清思绪这件事情,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当把思绪理清后,真的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在书中,达达令也提到了许多工作上的建议,这些建议我暂时还体会不到,便把它们记录在电脑上。这样一来,若是以后在工作中遇到了困扰或是进入职场前,再来翻看,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伴随着考试,书感觉倏地一下就看完了。看书的时候,其实心里很纠结,既想快点看到后面的章节。又非常珍惜,害怕看完了,就没得再看了。好在离达达令出版第二本书也不远了。成长的路上,有达达令的文字陪伴真的是一件让人感觉很幸福的事。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四):你年轻,丢的起

  《为什么你总是怕来不及》书评:你年轻丢的起

  第一次看达达令的文是大一刚开学不久在one一个上,文章名字已经忘了,说的是对于当下年轻人逼婚催婚成疯的态度,同事毕业一年就着急结婚,害怕被剩,写的深入浅出,文章很长又耐看,而且看得懂。至少举了四五个例子,还引用了王朔,冯仑韩寒的话。我当时半夜看的,睡不着,看的很细,又在下方看到她的公众号“她在江湖飘”。不过瘾,又看她公众号里的文章。大多都是帮你正三观有金句,写的都是刚刚步入职场一两年年轻白领或者在校大学生烦心事迷茫事。非要说是鸡汤也不反驳,反正我每次感觉负能量时候都会看达达令这样的文章来加管儿鸡血,继续上路。

  之前最低谷的日子就是我退学时候,看过豆瓣meiya的书《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还买过送同学。第一次在ONE上看达达令的文章时候感觉行文是如此的像。达达令的文章大多都是围绕刚刚上班一两年的年轻白领,或者追忆大学时候的自己或是同学,或者自己当年还是职场菜鸟时候的经验。然后引申出一件事,也许是你抱怨工作,也许是你抱怨爱情,也许是你抱怨出身,然后借这个小案例达达令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论点论据论证的非常漂亮

  《为什么你总是来不及》这本书收录了达达令二十多篇公众号的文章,而又看完这本书发现基本所有文章最后的论点都指向一个:独立。可能不同的是独立生活或者独立思考,但是最后都是指向人格独立这个论点。比如《一个人这些年》里说的去对抗孤独。比如《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里说抱怨是没用的,真正解决问题是行动。比如《失恋大过天》里闺蜜向作者倾诉自己失恋的事,达达令就说你先哭一会吧,待会再聊。。。。说的更多的是教他人走向成熟,充当的是一个知心大姐姐。大量的提如何走向成熟如何内心成长方面的内容,也是她公众号的年轻受众所乐意看到的,也是运行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吧。刚刚步入职场或在大学里的年轻人都是焦躁不安的。在我们这个年纪,想收获的太多,不论精神还是物质,不论内心还是世界,都想拼命去征服。七八点钟的太阳是最心急的,急着去尝试,急着去拥有,去拥有整个世界。

  罗永浩在他的演讲里提过:“不知什么时候起人都开始反鸡汤,虽说那些励志成功学并未对人类的进步所有起到过什么实际性作用,但有时候它能给你其他书做不到的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在你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时候像一剂兴奋剂一样让你暂拾信心,热血沸腾。”这些兴奋剂当然不易长期服用,但是当你想放松下,听一个有经验文笔好的大姐姐谈谈人生关于理想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不至于只能深夜里回想起白天的一切,只能听见自己梦破碎的声音。

  罗永浩也对成功学下过这样的定义:“全世界的成功学书籍,出了几亿种,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年少时轻狂不羁,还曾为成功学跟同学辩驳过:“你说成功学是垃圾,你说孟子说的天降大任于斯人是不是成功学,你说《中庸》里,’人十能之己百之,人百能之己千之。’是不是成功学。。。”现在想想都觉得脸红,那个时候真是幼稚,但是回想起来觉得也是,每个阶段每一个幼稚的自己才会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谁也别想能躲过什么。初出茅庐,就必须承认自己鲜嫩无比,要学的还要很多。读两本纯天然无公害的鸡汤书不丢人。

  你年轻,丢的起。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五):你不慌张,自有活法

  我喜欢励志鸡汤类的书,因为我觉得那样的文字离我的生活很近,读起来感觉我和他在同一个频道同一个世界里,能引起心灵的碰撞、瞬间的共鸣。生活原本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我愿意读经历的柴米油盐,愿意倾听故事的鸡毛蒜皮。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尽管一路走得并不平坦,有时不快乐,甚至踏上小荆棘,但是我知道这就是生活。生活原本就是一团麻,你想捋顺你就得一个结一个结地打开,这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有时也难免不了情绪化地表现自己,累了就睡,痛了就哭,乐了就笑。有时也会在寂静的夜晚畏惧不安,承受着生活和工作带来的种种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经历,我也在学着慢慢地沉淀自己,让自己的心态平和。我不时地安慰自己,过了今天明天依然是个艳阳天,如果你今天什么办法都没有,什么都改变不了,那你就让脑袋放空,安心地睡一觉,这是个绝好的办法。看这一路的经历,我知道我没有以前那么慌张了,好多时候我也能冷静面对、一笑而过了。

  回想以前,二三十岁的我也总是习惯在别人的世界里,害怕一切来不及,看到别人做什么,心里面那个慌张呀就像洋辣子咬过,百般难忍。看到好友们去西藏,我除了极度羡慕还有点失落,羡慕他们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羡慕他们能欣赏到极美的风光,而我还得埋头在那做着每天重复的工作;打开微信看到以前的同学做微商的成功,我又有点蠢蠢欲动了,不用到处奔波,就能挣到大钱多好;闲聊时谈到以前不如自己的同事现在也当上主任了,都已经开始年薪了,心里面又落下一大截……总是活在纠结和无比焦虑中,周而复始。

  我们总是害怕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害怕自己来不及,是世界慌了我们,还是我们乱了心?为什么呢,我也一直在寻找原因。今天看完达达令的《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总结了一下,还是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淡定、能力太弱、没有点滴的积累,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因为焦虑,所以我像无头苍蝇一样乱了步伐,不满足于当下,但是又没有自我半点剖析。不是我一个慌张,而是这个世界过于慌张,很多人都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但是他们忘记了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成长的路长,闯过一关又一关,走过一路又一路。虽然每次解决一个难题,还是会有一个难题出现,但是就是在岁月走过的痕迹里,我们慢慢看透了一切,学会了不慌张的活法。只有在经历中,我们慢慢前行,慢慢反思,改变看待事物的格局,慢慢试着让自己接受不好的一面,慢慢相信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经历的,然后慢慢一切变得通透,走在昏黄的天空下,拨开了云雾就能见到蓝天般的境界,那就证明你已经进步了,知道前方的路了。

  其实这本书我更希望家长们能看一看,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的家长已经走火入魔,一味地看重成绩,让孩子马不停蹄地上各种补习班,好像只有这样以后才能有保障。殊不知孩子的成长就如花期一样,春夏秋冬都有,你不用急吼吼的一定要让冬天才开花的非要春天开。我希望他们不用背负沉重的分数和排名的压力来学习,我希望他们能够自由欢畅地成长,我希望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来走好自己的人生。

  达达令的28篇真诚之作,用一个个身边的故事来向我们展示人生真没有必要那么着急、那么焦虑、那么用力。世间万物来去都有自己的时间,虽然有早有晚,但是都会到来。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努力奋斗,只是让我们明白这世界上根本没有轻松的工作或者活法,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以及其平和的心态、及其简单的方式来过好我们真实的生活。我们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就像我和女儿有时开玩笑说的,我们不用为了面子而活,里子好才是真的好。

  我们看淡生活并不代表我们不努力不奋斗,只是在人生的长跑线上,我们以其良心的心态去对待,隔断时间再去感悟一下以前的生活,尽量诚实地面对自己,懂得断舍离。

  人生是一场修行,我们要学会热爱生活,让自己的每天都丰富、充实起来。学会规划人生,学会坦然看事,不管快乐与否,我们依然热爱生活,依然奋斗不止,依然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这些你都明了,那你还害怕什么呢?你不慌张,自有活法,一切都来得及。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六):不是来不及,而是到不了

  文/何德恺

  因为工作比较忙,最近一直抽不出足够的时间去酣畅淋漓的看完一本书。但是这本书,我在拿到的那一刻,就有一种急切读下去的欲望。

  名字是我喜欢的,封面是我喜欢的,作者也是我崇拜的,里面的内容也是我所期待的。

  用了三天时间,我吧整本书通读了一遍,然后又零散地翻看了好几遍。说不上爱不释手,但总觉得像是偶然发现的一个惊喜,一时间不舍得丢下。

  很多人在看到书题的时候,总会认为,作者想要阐述的是,你还那么年轻,时间依旧尚早,甚至人生才刚刚启程,为什么要急切地把自己推向一个急迫的情绪当中,不如放下步子,缓慢前进,而自己想要的一切,终将会持续到来。

  一开始看自序的时候,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因为毕竟,我们刚出校园,朝气蓬勃。所有美好的、残酷的事物都还在后头等着呢。那么急切地去往这个社会最艰涩的一面,总觉得既潦草又匆迫。

  其实在看完书的时候,我是另一种看法。我们岁月绵长不可否认,我们年轻气盛也并非有错。但是所有的心安理得,所有的相信美好,都只是建立在一个前提条件之下,那就是你应该足够的拼搏和持之以恒。而这样的平和才是岁月应该赋予你最安稳祥和的姿态。

  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为不平凡的人,我们也并非一定要出类拔萃,成为大家膜拜的对象。但是我们一定要有梦想,要有改变现状的心态和前行的渴望。或许因为太多人整日把梦想挂在嘴边,说得烂俗,而再次提起这个词的时候,不自觉地都会感到莫名地羞赧。但是梦想真的不烂俗,真的不普通,也真的不可耻可笑。你坚信着,并日复一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之前以为那么遥远触不可及的东西在那一瞬间突然就变得触手可及了。

  那些大多数跟着别人自以为与众不同的人,嘲笑着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坚信着梦想。他们自认为通透,自认为看清楚了这个世界的庸俗和现实,自认为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而所谓的梦想,都只是用来自慰的借口。

  其实,最主要的是,他们因为失败了太多次而变成了迷惘消极的人,或者是因为没有历经世事而把道听途说当做真理的自大狂。

  你都没有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凭什么说它不现实;你都连说起它的时候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凭什么说它庸俗;你都没有认认真真地把它当做一场艰难的战役来打,凭什么说它可笑。

  所以,在年少不懂世事的当口。我们可以步履缓慢的行走,可以不急不缓的前进,也可以不用怕那些该到来的东西不会降临,甚至可以迷茫无知一阵子。但是方向一定不能错,前进的步子一定要坚定,目标一定要明确。

  那些看起来在同龄人中好像已经唾手可得而你依旧无能为力的东西,比如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辆还不错的车,有一套价值不菲的房子,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跟薪水。其实并不是你得不到,或许只是因为此刻的你真的修为尚浅,资历尚薄,甚至或许是天赋稍逊。但是这一切,都会到来的,你要相信。只要你把生活过得踏实安稳,努力上进。不那么虚浮,不那么焦躁。即使安安稳稳,平平缓缓地度过这一生,这一切也会在未来的几年里都会来到你的生命之中的。

  所以,并不用害怕来不及,或许只是此刻因为自身或者客观的原因,那些想要到达的地方和领域还到不了。不过终有一天,在你踽踽独行中,它们都会以不一样的方式走进你的生命当中。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七):找准自己的位置

  知道达达令,是在不久前。因为我也在负责打理一个公众号,对自媒体的发展明显我是很迟钝的,当我在思考如何能把负责的公众号打理的井井有条时,有人向我推荐了达达令的“她在江湖漂”。那人很真诚的说,姐,你可以去看看这个公众号,写的文章接地气儿但是不鸡汤,而且粉丝很多并且有很多人打赏。

  当我关注了她的公众号,随便看了几篇文章之后,居然很喜欢她的风格。用居然这个词是因为在公众号盛行的今天,虽然有数不清的公众号,但是能找到一个对胃口的其实挺难。当我得知她居然是我的本家时,对她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而就在这个时候,发现她的第一本书要出版了。我对自己说,我和这姑娘是有缘的,于是自然有了和这本书的交流。

  原来,作者是一位如此钟爱文字的姑娘,“能量用在哪里,是看的见的”,的确,陪伴了达达令这么多年的那些日记本,还有她随身携带的随时记下所思所想的小本子,在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就这样,和文字的对话给了她自己都不曾想到的能量,而在今年3月开办公众号,看似无意的成功,其实是必然的。她的那些文字,也陪伴了很多同样面对青春面对生活迷茫的人们。

  达达令还是一位很善良的姑娘,她说“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至少我们自己可以保持好基本的礼仪。”看到这些话时,我被打动了。因为我也是从职场新人过来的。想起初入职场时被刁难,刚进公司没多久,我所在的部门要独立出来,暂时需要请另外一家分公司的会计帮我们代开发票。每次去请她帮我们开发票时,我的心情都很忐忑,因为几乎每次都会为难我。

  其中有一次,一位客户急要机器,需要我们带发票过去,他们要带着机器去外地,再三叮嘱我们一定要尽快送过去。机器早就准备好了,而去开发票的时,在那位会计的为难之下,来回折腾了几次,自然耽误了时间,于是这笔生意黄了,而我也被客户骂了一顿。当那位会计终于答应我可以开发票的时候,我告诉她,客户等不及了。她看到我的落寞,其实也不是那么开心,甚至她的神情在告诉我,你怎么不早说。可是,你那高高在上的神态,给我机会让我说了么?

  当我学会开发票懂得了一些财务知识之后,再回想那位会计,瞬间觉得挺可笑。很多人,都是这样,慢慢被成长为一个职场小强。

  “成长这件事情,都是我们灵魂里能牵扯一辈子的课题。”关于成长,不在乎快慢,只关乎内心。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儿,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持续的成长。

  我们总是很容易的看到别人的优缺点,而对于自己,很难有清晰的认识。而作者在很早就对自己有了清楚的认识,并扬长避短,在职场上为自己打好了基础。认识自己,并把自己的良好习惯进行升华,一步步实现自我超越。从开办她的个人公众号,到收获无数粉丝,再到这本书的问世,无一不彰显着达达令的眼界和扎实的功力。而这所有的一切,真是她长久的坚持并且认真对待灵感和顿悟的结果。

  这本书讲述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你努力认真的活着,就不要害怕,一切还来得及。就像达达令的小姨,在觉得自己绝望想自杀的时候,突然想到,既然已经这样了,还能比这更糟糕么。而正是这一念之间,让她有了享受后来幸福生活的机会。字里行间告诉我们的,都是要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感和底气,以自己的方式,享受这个世界所给予我们的。当我看到比我小很多的90后小朋友都那么努力而且思想比我超前很多时,突然有点儿慌,虽然我知道一切都来得及,可是,我得更加努力才是。

  很多人都和我说,姐,很佩服也很羡慕你的努力和坚持。我说,小朋友,姐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没你们努力啊,所以姐现在要加倍弥补。这话是真的。

  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作者的成长,其实这也是作者的自我对话。

  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我都很赞同,甚至有的观点,我还一度和别人吐槽。比如,不做伸手党。现在网络通讯的发达,很多人开始懒得思考,遇到丁点儿问题就开始求助,把问题抛给别人,别人又不是你,怎么能给出你精准的答案呢?不是不可以问,但是问问题之前,先自我思考一下,实在想不明白,再有针对性的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满世界去诉说你的无助和困惑。没有人能给你答案,正如除了你自己没人可以对你的人生负责一样。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找准自己的位置,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自己的英雄。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八):不要怕,不要急,该来的迟早都会来的

  下班前跟公司里的小朋友聊天。

  说起找作者的各种艰辛,各种辛酸泪一大把。

  小朋友说:你还好啊,你是圈里人。

  我心想:屁咧,我刚刚入行的时候,还不是一样谁都不认识。那时候我一个粉丝也没有,真是这两年,为了所谓的混圈子,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一个鸡汤写手。

  聊着聊着突然发现,其实虽然已经毕业三年了,但是好像状态也跟他们差不了多少。

  别人从大三大四就开始实习,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职业规划。

  到了我这个年纪,大概开始稳定地走向升职加薪的路途了。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后知后觉的人,反射弧比较长。

  很多有关人生的重大问题,别人都翻来覆去考虑过好多遍了,对比着各种优势劣势做出了最有利的那个选择,轮到我的时候,我都是“啊?哦。”然后抓住啥就是啥。

  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天真和傻气,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跌倒坑里,摔得鼻青脸肿。

  可是我,大学的时候,也去过电视台,杂志社实习,但到底因为自己的羞涩和木讷,也没积攒出啥。

  毕业那一年,因为一场变故,一整年都待在家。

  毕业的第二年,才开始跌跌撞撞地找工作,可是这时候,连晚我一届的学弟学妹们,都开始工作了,而我连一丁点儿工作经验也没有。

  做一份不算复杂的工厂人事员的工作,每个月需要处理一大堆表格和琐事,埋头算各种数字和百分比,可是天知道,我是个永远连自己身上有多少钱都算不清楚的人。

  还有个在我眼中很奇怪的领导,每天质问我为什么不谈恋爱,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不会收拾桌子会嫁不出去。

  被我妈天天催着出去相亲,被各种各样的长辈们叫出去跟人吃饭,然后沉默,互相回答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然后回家的路上收到短信:我觉得你还行,要不我们年底结婚吧?

  毕业的第三年,某一天躺在床上的时候,看着天花板。

  仔细地想了想自己未来的可能性,大概就是这样,找到一个大家都觉得还行的人,嫁出去,做一份月薪2000块每天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处理完所有工作内容的工作,然后生孩子,养孩子,抱着孩子在桌子上打麻将。

  ……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可怕。

  我到了这时候,才开始,去想,我是不是该好好计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然后揣着五千块拎着箱子就到了北京,去一家图书公司开始做图书编辑,跟人合租一个房间,每天被隔壁的一堆情侣吵得睡不着,住在四环外,花一个半小时到公司。

  24岁的那一年,是我目前为止活得最辛苦,最累,也最赶的一年。

  每天都泡在网上,四处联络作者,不管有没有机会跟人合作,都先要到联系方式再说。

  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合集开始做,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跟人要授权,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做出来第一本书。

  很多人都说,你运气好好哦,第一本书就卖得还不错诶。

  我笑呵呵地说是啊是啊,心里却想:屁咧,你都不知道,为了这本书,我都快累成狗了。

  甚至,连这本书的封面用图,都是一窍不通的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一个网站一个网站翻出来的,然后等了好几个星期才能摄影师联系上的。

  没有任何营销资源,也没有任何广告位,可是那时候觉得,我的第一本书啊,我要好好努力一把。

  给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发私信发豆油,让人帮我推荐,点想读,发语录,挨个关注文摘类的公众号,给人后台留言,让人帮我推书……一个平时从来不跟不熟的人说话的我,为了卖书,真是各种撒娇卖萌都学会了。

  大半夜不睡觉,在各种语录网站上贴句子,然后带上自己的书名,只为了也许有一天,别人看到这句话,会去关注这本书。

  不敢休息,不敢停,因为觉得自己已经落后了别人好多好多,所以一定要赶上,一定要赶上。

  没有一个周末是好好休息的,不是在去见人的路上,就是在去参加各种活动的路上,我知道北京的很多个书店,知道他们如果办活动有什么优劣势,知道每家书店有什么特色,只因为想要有一天,自己可以在这其中的某一家,为自己的作者举办一次活动。

  没有任何事的时候,就埋头在家看书,我知道市场上所有卖得好的畅销书,知道作者的背景,知道他们的情况,分析他们的特色,胡乱研究它们的点是什么。

  甚至,连最开始,在网上认识一些人,开始写自己的文章,也大都是为了卖书,因为觉得,如果自己的粉丝多一点,看起来会比较靠谱,勾搭作者比较容易一点。

  我认识一个牛逼的编辑,是人大的高材生,看过很多很多牛逼的书,每次都能写出来叫我惊艳的文案和句子。

  有一次,我看到她的一句话,然后气得坐在电脑前哭了起来。因为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写不出来这样的句子。

  用了一年的时间,才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外行,开始学着策划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然后终于跳槽了自己比较理想的公司。

  刚到公司的时候,发现公司有很多大神。每一个大神,都让我觉得,天啦,自己这辈子都赶不上了。

  我们有个同事,之前坐在我们厕所门口,我每次去厕所的时候,都看到他正襟危坐,埋头在电脑前。

  然后有一天,诺贝尔奖公布了,我才知道,这个作者的所有作品,都被这个同事签了。然后我之前看到过的很多很酷很酷的书,也都是他做的。

  一天天走在上班的路上,真是想死的心都有。

  因为觉得自己啊,没看过几本书,我也不懂专业,不懂外语,没啥特长,没啥特殊研究的领域,每次开会的时候,他们说起某本书,我都不知道,也没认识几个人,每次他们说,已经跟人联系好的时候,我还处在“这人是谁啊”的状态当中。

  焦虑,着急,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甚至连最基础的有关图书的各种情况都不知道。

  整整两年,我都在每天都觉得,自己来不及了,来不及了的焦虑和惶恐中度过。

  基础太差,起步太晚,又似乎没有任何优势,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资源和背景,要怎么比得过别人,怎么赢得过别人呢?

  被沉重的挫败感打败,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为什么自己就是做不好?

  压力大到,我觉得自己已经整整大半年都没有睡过好觉了。

  一直到了最近两个月,才开始慢慢地想明白很多事情。

  因为当初,自己是被莫名其妙推到图书圈里,那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比别人落后很多,所以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多,才可以追赶得上别人,这种惶恐如影随形一样,紧紧跟了我快两年,好像自己一直被人从后面拿着小皮鞭追赶着,从来都不敢停下来喘口气。

  我害怕,怕自己一旦停下来了,就再也来不及了。

  最近看达达令的新书《你为什么总是害怕来不及》,她在书里写到,刚刚进入职场的一些感受:“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时候你就像一个黑暗中独自摸索的孩子,没有家人,没有老师,没有师兄师姐可以问,周围一群陌生人漫无表情地穿梭于办公室的走廊过道上,就像电影里的快镜头,你身后的景象千变万化飞速流转,你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停留在原地。”

  那种孤独,不仅仅源于没有人倾诉和理解,还源于,那些曾经跟你并肩的小伙伴都被你抛在身后,而你心心念念的偶像们却遥远得似乎不着边际。

  那么多厉害的人,那么多有天赋的人,那么多比我更努力更拼命的人,任何时候到公司,都有人在加班,我又有什么本事敢说自己游刃有余?

  你选择的这条路,你只能一个人走下去。

  也同样是达达令,她说:“没有谁比谁轻松如意,不过是用着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当下这个难题干掉,不过是在错误中积攒经验,让自己下一次的决定多一点胜算罢了。”

  我终于开始承认,是,我就是起点比别人低很多,比别人还晚两年,我就是天资普通,就是没有那么多优势,我就是比不过很多很多人,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在这两年,我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各种问题,开始有目的地去弥补,这样,就足够了。

  在急吼吼地往前跑了两年,我终于肯停下来,仔细地去想一想,关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具体的方向,然后决定让自己慢一点,走得稳一点,不用太着急一时半刻认识了谁,签了谁,而把注意力放在手头具体的项目上,尽力做好每一个。

  也许每一个踏入职场的小朋友们,都会遇见这些问题吧。怀疑自己,否认自己,不要命地往前跑,然后到了某个节点,突然就醒悟过来,开始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慢慢努力。

  未来遥不可期,而我们唯一能够让自己做的,大概只有埋头前进,不怕,不哭,也无需着急,要知道,所有好的或者不好的,都会来的。

  辛波斯卡的诗里有一段话,我非常非常喜欢:

  我偏爱许多此处未提及的事物

  胜过许多我也没有说到的事物

  我偏爱自由无拘的零

  胜过排列在阿拉伯数字后面的零

  我偏爱昆虫的时间胜过星星的时间

  我偏爱敲击木头

  我偏爱不去问还有多久或什么时候

  我偏爱牢记此一可能——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九):成长,什么时候都不晚

  对于现在的8090后,我们总是焦虑,总是害怕。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情感上面,我们都放不下,什么都想抓住,什么都害怕失去。《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这本书就告诉你,不要担忧,做自己就好。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作者是个充满正能量的,充满阳光的女孩。在这本书中,作者用28篇文章告诉你,人生可以奋斗,年轻人需要努力,但是做任何事都不要太焦急,人生没有必要那么用力。不要害怕失去,任何失去都会让你得到一些教训。

  在现代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年轻人承受着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是抗争还是顺从,是挣扎还是退出,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总是焦虑,害怕错过好的时机,害怕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害怕工作上落后于别人。我们朝前走着,却依然担心走得慢。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这本书让你在焦虑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平静的内心。就像书中所说的,其实,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来不及,来不及的只是我们这颗心,与其总看着别人,不如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那些属于你内在的强大力量,那些你日夜积累起来的点滴能力,那些你从别人故事里重新组建过的价值观,就是让你对抗这种“感觉一切都来不及”的慌张的力量所在。

  生活中的强者不是做事顺风顺水,一路平坦,而是在挫折面前,勇敢的前进,不畏惧,也不着急。就像书中所说的,一个人尽其一生也不一定能改变自己所在的阶层,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强者更强,软弱的你要是继续原地不动,那连本来属于你的那部分也要被拿走。

  成长,对于8090后的年轻人显得尤为珍贵。在任何不平静的时刻都要保持一颗安详的内心。就像书中说的,毕竟,无论在什么样的岁数里,成长这件事情,都是我们灵魂里一辈子的课题。

  成长,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们爱过恨过,当时间过去,就会发现曾经的自己有着傻傻的冲劲。不要害怕来不及,成长,对于任何时候都不会太晚。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读后感(十):感恩有你的分享 TO达达令

  刚刚把达达令的这本书看完,趁热打铁来写个读后感。

  这本书是从图书馆通过”你选书我买单“的活动借来的,所以拿到手的时候是崭新的,只是被拆封盖上了图书馆的章。

  虽然现在看完,让我去复述书里写了什么内容、讲了哪些故事,我一个也说不出来,但就是感觉有股暖流、有股力量让我很开心,因为我曾经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种纠结,这个女生都帮我顺了一遍。并且让我感慨我不是在迷茫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正因为有一些经历有一些改变,才让我看完这本书能有这么多共鸣、觉得意犹未尽。

  当然,我现在仍然在生活在成长中有一些问题,有一些选择,有一些迷茫,所以在某些点上,我又觉得达达令是我的榜样。她让我明白认识自己比解决当下的问题更重要,与自己想处、让自己成长比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更重要。我能想象得出来这本书所集结的是达达令在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独自感悟一字一字敲打出来的文字。正是这样的自我剖析、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生命得以被更新,内心的力量得以变刚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