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10篇

2022-03-23 03:02: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10篇

  《行动目标希特勒》是一部由布莱恩·辛格执导,汤姆·克鲁斯 / 肯尼思·布拉纳 / 比尔·奈伊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一):【原】他眼中的最后一抹嫣红——观影《目标行动希特勒》

  看历史片需要很大的耐力,适合那些文人雅士坐在电影院中,在炮火连天中寻找一些真实的影踪。激动的就好像自己就活在那个久远的年代,自己躲在暗处窥视这个世界的发展,好想一下子跳出来告诉所有的人你们应该这样那样,于是我们就改变了历史。

  看《目标行动希特勒》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我向来不喜欢德国人的外表,那种在普法尔茨灌肠香浓的气味和啤酒的麦香味道中形成了日耳曼人特有的形象:他们眉骨极高,淡淡的眉毛似乎让你察觉不到,高高的鼻梁好像飞鹰的脊骨一样,眼睛是淡淡的黄色,脸色也是惨白惨白的,这一切总是让我想起希区柯克电影中的疯人。所以说阿汤哥不是施陶芬伯格上校的最佳人选,他太细致,看着他穿着军人的制服,我总是会以为自己是在和《壮志凌云》中的他在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他不会死,不会失败,那似有若无的浅浅的微笑张显着阿汤哥独特的人物魅力,所有人都会迷醉在那微笑中,他那深邃的眼睛一直看着我,然后我们接吻……

  可是《目标行动希特勒》中,阿汤哥真的不是阿汤哥了,他在战争中没有了一只手和几根手指头,还有他的左眼。于是他在我眼中一瞬间就成了施陶芬伯格上校,那个敢于和希特勒抗衡的施陶芬伯格上校,要杀死希特勒的重建德国的施陶芬伯格上校。

  漫长的世界战争,整个柏林都笼罩在一股黑色的阴霾之下,所有人都中了希特勒的蛊毒。我不喜欢希特勒。我不是伟大的人类学家,不会因为他的屠杀他的血腥而去曾恨他,可是我真的不喜欢他。在我的心目中希特勒不过是一个自私自利的阴谋家,他把自己等同于德国,把他的利益等同于德国的利益,背叛他就是背叛了德国。这不过是一场他为了一己之私的权益的战争。无数年轻的德国小伙子就在他的一声令下之后倒在了北非的战场上,或者是掩埋在诺曼底大陆的土地中。他们为希特勒牺牲,可是希特勒只是说了他们是帝国的勇士。希特勒没有感情的,他冷血,他体会不到那些倒下人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他的眼中只有利益,而且这种感觉日益的膨胀让他不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欲望无法被满足只有不断的扩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希特勒的利益战争中的牺牲品。

  压抑太久势必会引起反抗,施陶芬伯格上校就是起反抗的典型。我很敬重这个德国男人,为了他心目中的德国,他放弃了很多,而第一个被他牺牲掉的就是自己的家庭,他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一个美丽女人的丈夫。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被这样两个镜头而吸引,一个就是施陶芬伯格上校从北非战场回来的时候躺在医院中,他的妻子来医院看望他,那女人是那样坚毅的美丽着,她不停的吻着自己的丈夫,即使床上的那个人已经面目全非,可是她知道那是她最爱的丈夫。

  为了施行“瓦基里”计划,施陶芬伯格上校送走了妻子和孩子们。车子开起后,还没有多远就停了下来,施陶芬伯格上校的妻子跑回来,紧紧的抱着自己的丈夫,然后所有的感情都倾泻在他们的拥吻中,那是鼓励的吻,那是说再见或是再也不见的吻,那是说下辈子我还要做你妻子的吻,那是一个女人对自己的丈夫说我永远爱你的吻……施陶芬伯格上校的妻子走了,穿着一件红色裙装,消失在施陶芬伯格上校的眼里,那是施陶芬伯格上校这辈子看到的最后的一抹颜色,他爱那红色……

  这种拍摄的手法曾经在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中见过,所有的一切都是黑白色的,只有那炼尸堆中的一个小小的女孩子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显得那样的炫目。红色一直是被喻为最吸引眼球的颜色,那是让人永远都无法忘记的颜色。在那样战乱的年代,所有的一切都是灰色的,没有人能看到颜色,一抹嫣红,就那样被所有的人默默的埋藏在心里了。

  我害怕看纪录片,所有的一切都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不能抱有任何的幻想,我们只能听着看着,心跳不停的加速,导演用计时的方式,让人更加的局促不安着,影片中不停的加入心跳声,让人感觉彷佛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此时此刻所有的人都成了施陶芬伯格上校。

  注定的,我们明明知道最后那该死的希特勒没有被炸死,明明知道施陶芬伯格上校会被枪决,可是我们在那个过程中总是还抱有期待,希望某个地方会有一些变化成全我们的主人公,又或者说成全我们自己。

  “我要让人知道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是纳粹。”施陶芬伯格上校一直这样说着,临死的时候他和那个传奇般的爱国英雄----威廉-华莱士一样喊着自由。我突然感觉自己很渺小,在那样的大时代中,我们不能任性,不能为自己活着。我第一次感觉到有国才有家这句话的含义。

  民族 英雄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吧!看着他们,死也要死的那么的高贵。他们到下之后周身不是鲜血而是那红色的天鹅绒,那是他们登基大典上的披风,他们的头上戴着王一样的光环,他们是真正的王者。

  我注定渺小,而英雄永远的被所有人记在了心中……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二):看完我彻悟了:如果希特勒讲英语 纳粹必然上不了历史舞台!

  开学前两周的时候,我几乎全程看了台湾的大通杯青棒赛,休息时纬来的广告那是铺天盖地震耳欲聋的“行动代号:华尔奇利亚”,于是脑海里就有了个大致的印象。

  今天难得周六还能休息,正好口袋里有两张票,就找了个同学一起去看,到了电影院发现原来大陆译成了“行动目标希特勒”,可潜意识里还想又记得是叫“刺杀希特勒”的,难道又改了,有意义么?

  ----------------------我是分割线哥哥-------------------

  买票的时候知道是英文+中文字幕,不错,好歹是部原版片。然后15:15 影片开始,一串德语,恩,有点感觉。可是刚说了没几句,突然就没有前兆地变成英语了。写完字说完话,天就亮了,同学们立马看到了一个在北非的大场面,飞机大炮的,好不热闹,我刹那间反应过来,呀,原来是好莱坞!

  算了,总比在电脑前看大片强吧,可是导演好像想让大家忘记好莱坞只会拍大片似的,之后就几乎见不到什么大场面了,貌似只有爆炸和枪毙的时候声音还稍微响一点而已,大片不大那也算了,可希特勒一出场就把我雷翻了,驼着背咳着嗽两眼无神更要命的是一口足以搞定托福雅思的英语说起话来半点气势都没有,这点在他广播的时候尤为突出:“你们能听得出来我的声音吗?”听得出来才怪!没有抑扬顿挫,又不铿锵有力,更听不出丝毫的煽动性,而且我觉得最起码把英语说得硬一点应该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吧。

  ---------------------我是分割线弟弟--------------------

  回来以后上网查了一下,哎呀妈呀,原来是翻拍的,04年德国就有了,叫Stauffenberg,这个才是《刺杀希特勒》,票房好得不得了。我看了一小段,哎~西瓜到底还是本地的甜,原汁原味的就是不一样哈,画面人物都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不像小汤同学,虽然是挺帅,也挺了胸,但看上去总归没有德国人的那种气质,就感觉像把梁朝伟的角色换个越南人来演,就算他长得再帅,演技再好,我想看官都不会爽到哪里去的吧。。。

  总之一句话,真的想看就看Stauffenberg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三):疯孩子的头靠在我肩膀

  那是我们最后一次看的电影,享受就在身边,不需要言语,不需要斜视,没有距离,电影演的什么也不重要,他累了,就把大脑袋放在我的肩膀,孩子一样,我喜欢抚摸短短坚硬的头发,我喜欢被几天故意留的胡茬扎脸的刺痛,我喜欢冰冷的小手在大手中渐渐缓暖,我以为我会永远蜷缩在宽阔的臂膀下。。

  骤降气温,大雨倾盆,路面湿滑,不知不觉停在每次停车的对面,小心翼翼的躲避着,其实,多余的,哪那么缘分会恰巧遇见。雨点有力的敲打车窗,关掉雨刷,任凭视线模糊。。

  又填满了我的副驾驶,亲人的感觉,然后,怎样的温暖,都悄无声息的泪流满面,僵直的身体,奋力的一次次挣脱安慰的怀抱,听着车门关上又打开,用最后的一丝力气,站在雨中,看着熟悉的尾灯消失在夜色中,呜咽的像个哑巴,泪水崩溃。。

  只有一个人知道,那是最后一场电影,那是最后一次吃饭,那是最后一次送对方回家,那是最后一通电话,那是最后一个彩信,另一个人开心着憧憬,却不知有人已经残忍的喊了停。

  为什么不可以等待,为什么不可以奋不顾身,为什么亲自导演着错过,看着对方离开的一瞬,我清楚知道,我一辈子不再会有了,你会有,我祝你幸福。

  感谢坚强的断臂军官,是您鉴证了我的疯孩子内心中的军人情结,他可爱的一次次学着您敬礼,我笑笑的望着那只举过他头顶的手,从此,我的手会永远冰凉没有暖的气息,而那个军礼,是我们的道别礼。。

  渺小小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四):历史,是现代人的思想延伸,不是事实,不是谎言,只是评论

  没有一个历史是能称得上绝对真实的。我们去看待历史,关键看到的是当时是主流的舆论对事件的解读。这些都无所谓,我们看历史无非是加深对影片所持观点的印象,仅此而已。想从历史中得到所谓的真相,难,而且没有什么意义。看到的德国是作者眼中的德国,甚至还有美国人印记的德国印象。我们拿着我们原来固有的思想价值体系去评判这个事件。

  我的评判是事实,没有正义与非正义,只有大多数与少数的较量,极端派与保守派,强者与弱者的较量。矛盾是一切的本质。

  关于影片,发现一场政变真是相当的复杂,相当的程序化。民主在政变中,真的不如独裁来的有作用。每个人在政变中的动机几乎都是自私的,真正的理想者,好像飘在他们上面的孤魂野鬼一样,是否存在所谓的向心力,才是整个事件的决定因素,在利益的争夺中,新贵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取得既有利益者的权益。

  不知道信任是个什么东西,不知道背叛这个词该用在谁的身上,带着我们现有的思想,去聆听死者之间的对白,我们都是挖坟掘墓的人,为我们的敌人,为我们思想中的敌人,我们也是守墓人,为我们的敌人,为我们思想的敌人,当世界只剩下我们和这些墓冢,我们会不会特别期盼伴随我们许久的敌人,再次出来与我们作战。

  战斗!不停的战斗。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五):轻松的紧张,毫不费力的愉悦。

  在那一刻,我几乎相信了,Hitler,那个年少时偶像一样的名字就在那次爆炸中提前九个月离开人间。

  在那一刻,我几乎崩溃,鸡皮疙瘩、冷汗、头皮发麻都在我的紧张中一股脑的来到我身上,在我的意识回到这个世界之后,加倍的作用于我的身体。

  在那一刻,我经历了凝滞,空气、血液、意识没头没脑的凝滞,成豆腐脑状萦绕于距离大屏幕14排的空间中,脱离身体,独立存在。

  我必须承认,我上面说的三句话有点夸张了。

  我还必须承认,我喜欢这种节奏这种风格,用句俗不可耐的话——扣人心弦、表现充沛。

  又是一部不用费力的片子,不像正在屏幕上闪烁的《停车》不像枕边躺着的《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或深刻或生涩。不用费力去寻找其中的隐晦。

  周末,这样度过150分钟,很好。

  还有一句,Hitler真的是非常NB的人物。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六):我是乖学生

  刚才跟姐在奥斯卡影城看了《行动目标希特勒》。影院很棒,视觉和音响效果也没得说,只是一包立顿奶茶+一杯开水=十块钱,忒贵。电影剧情看着还行,一贯的商业片风格,弘扬了伟大的个人英雄主义。第一次看《碟中谍》的时候蛮喜欢汤姆克鲁斯的,觉得他很帅。后来因为他离婚结婚反复了几次,对他也就不感冒了。言归正传,说说这部电影。作为一个门外汉,个人感觉剧情还是挺紧凑的,开始刺杀行动的时候我还是蛮紧张的。作为电影,应该有杜撰的成分在里面,并不是完全遵照历史的吧?每次看见电影里那群要推翻希特勒的军官和政客们内部不和、胆小犹豫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以前历史老师在解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成功时,经常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我们党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用老师灌输的思路去看这部电影,个人觉得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这个名字好长)上校挺不容易的,有着赤诚的报国之心,也坚定勇敢地为之行动了,可总觉得他是一个孤独的英雄。他的同伴们把他推出来,在他刺杀希特勒,并沉稳地离开时。他的同伴们竟然还在犹豫该不该行动。既然大家都选择了这条路,要么死,要么成功,就这两个结果,为什么到了关键时刻就不能果断一些呢?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祖国,可到了关键时刻就有人掉链子。没有赴死的精神,在那个特殊时期能成大事吗?他们精心部署的“叛变”行动其实蛮脆弱的,依靠“借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方式太梦幻、太不牢靠了。关于这个720事件,俺们历史老师没提过,我也没听说过,不知电影拍的是否与历史一致(题外话:“历史”并不能完全代表真相)。总觉得电影里的所有情节都是为了烘托施陶芬贝格上校,把他烘托成一个传奇人物。

  一个人的力量可以为历史添上精彩的一笔,但却改变不了历史的发展方向。荆轲如此,施陶芬贝格上校亦如此,不管他们正义与否。我想我应该是一个乖学生,老师总是这么教我们的,已经跳不出这种思维模式了。

  :这部电影很适合女生看,帅哥太多了,穿着军装潇洒得嘞(虽然扮演的是纳粹......)。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七):因为爱,所以背叛

  衣衫是六十多年前的旧时尚,汤哥却依然是那个汤哥,依然是那么的英俊挺拔。同样一件德军热带制服套在别人身上,那弥漫的土黄色也许只会让我想起国朝主旋律里皇军猪头小队长的光辉形象,而穿在阿汤哥身上,却只使我联想到古老却年轻的《壮志凌云》。可惜,不知是红颜薄命,还是阿汤叔当年扮演帝国主义飞行员的行径恶有恶报,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万恶的米英鬼畜战斗机,于是乎,20多年前就开过F14腾云驾雾的阿汤,才秀了几分钟就带着军人的美貌,被螺旋桨飞机呼哮的子弹埋葬在非洲大陆的尘土和黄沙之中了。

  经过一番可怜的夜勤病栋,残疾的身体换来了一枚光荣的铁十字勋章,回国的上校重返军队,终于看到了熟悉的纳粹青黑色冷酷制服,和更加冷酷的独眼龙阿汤。看来德国人还是在家里穿得比较气派,比在沙漠支援第三世界的时候体面多了。只可惜,冷酷的背后往往是荒芜,美英子弹的威力并不仅仅在于伤害被害人的肉体,更厉害的是直接扭曲人的灵魂人生观世界观。身残志馁的施上校,没有把身体的痛苦转化为与美英帝国主义和国际犹太人集团勇敢战斗的复仇火焰,反而直接转进到了对伟大领袖希特勒同志的咬牙切齿上。虽说我很相信上校作为一个英雄,肯定具有极高的思想觉悟,可是在这几幕关于human rights、反对大屠杀、拯救全人类等等令我们无比熟悉无比感动的好莱坞式高尚思索的生动表现下,此刻我仿佛看到了无数拯救世界的美国大英雄们似曾相识的重重鬼影在这位法西斯侵略军上校身上灵魂附体。

  话说回来上校的行为真有点可气:噢,敌人让你挨子弹,你就请领导吃炸弹?领导升你当个官,你就送领导上西天?按照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四个字:“不忠不义”。一位孤胆美国英雄和一小撮优柔寡断的德国糊涂蛋一起谋划针对伟大领袖民族救星希特勒同志的无耻阴谋,这个关于背叛的故事,其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

  但是当枪声清脆地响起时,还是在刹那间意识到,这场让人多少觉得有些哭笑不得的背叛政变之后,还是有着想象回味的广阔空间。

  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贱?

  是为了狂妄的理想高傲地死去,还是为了龌龊的现实坚强地妥协?

  什么是爱国,什么是背叛?

  是坚持到最后尸积如山一片焦土的毁灭,还是为了延续生存而卑贱地屈服投降?

  到底是什么使得这些中世纪贵族骑士的后代,几百年兢兢业业,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向祖国和领袖发誓效忠的军人世家子弟,宁可使自己最珍视的军人尊严、贵族尊严横遭践踏,宁可背负背叛的骂名?

  比起浮光掠影般从片中掠过的纳粹暴行、人权、拯救全世界,印象更深的,是上校“英勇就义”时的最后遗言。

  不是声嘶力竭的“Freedom!”。

  而是短促而有力的“Long live our holy Germany!”

  没有普世价值,没有终极关怀,没有全人类的公理与正义。

  只有简单粗糙单调原始朴素的,对祖国的爱。

  因为爱,所以背叛。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千万不要站错队啊.要站也站聪明点的

  在影院看的这部片子.散场的时候脑海里就冒出这么一句话.

  其实片子还不是不错的.让我想到了很多.比如"色戒".

  所感受不同的就是,为什么一个堂堂的首脑,希特勒的保卫措施也太不周全了吧.这么轻易的就被人近身了.想之前的易先生还是有不少地方值得希特勒同学借鉴的吧.啊啊,跑远了.

  现回电影本身吧.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可是就是感觉有些地方刻划的不够深刻.影片中不少亮点的桥断可以更多的展开一些渲染.不知道是剪辑的问题还是导演手法,总之就是给人感觉:不过瘾~~~都知道茶壶里煮的是饺子可就是让你闻着味不让你吃.

  也许在这部电影里,想表达的东西总是太多吧.这得你自己慢慢去体会.嗯,国情不同,想法不同.千万不要站错队啊.这就是我,一个中国人的观影感受~~~哦哈哈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九):[影评]Old soldiers never die.

  最近看了这部片,据说还又一个颇不错的德国版本,04年出的。可能会比我看的这个版本更好一点。

  作为一部二战片儿,它和《拯救大兵》,或者和《兵临城下》很不一样,它没有多少战争片的味道,战争在这部电影里面只是一个推远的背景。所以会让期待想听点响的人失望。他也没有进行《锅盖头》那样顾影自怜的精神表达。影片的调子显得有点沉闷。导演朴实的推进单一的线索,所以我们还是多多先学究一下这段历史,然后再对电影本身进行考量。

  影片的主角施陶芬贝格出身在德国贵族家庭,民粹出身的国社党和希特勒让他一直有所忧虑。他一直用职业的眼光审视希特勒的狂热和战争决策。43年他奔赴北非,在沙漠之狐隆美尔手下指挥一个装甲师,失去两个手指一个眼睛,后抽调回国负责国土卫戍。

  在某种程度上,隆美尔的职业军人观念也影响了施陶芬贝格。这一点也导致了隆美尔最后被卷入暗杀事件中被希特勒毒杀(这一点后文再表)。但他们都认为希特勒在滥用高度职业化的日耳曼军队,同时对屠杀犹太人的行为感到反感。回国以后施陶芬贝格开始积极和希特勒的反对势力接洽,准备在肉体上消灭希特勒。1944年7月20日,他从柏林飞赴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德军东线指挥部狼穴,将两枚炸弹带入会议室。在厕所中的组装过程中,由于手指残疾,高温和紧张,他只组装了一枚12分钟的炸弹,换下被汗湿透的衬衣,然后把炸弹放在距离希特勒两步远的地方。在陆军副总长豪辛格将军开始汇报东线战况的时候,一位军官伸腿碰到了放在希特勒脚下的公文包,出于礼貌,他随手把它挪到桌子腿的另一边。

  施陶芬贝格离开会议室以后,他立刻通知柏林启动女武神计划。准备调动戍卫把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核心一网打尽。狼穴爆炸过后,24名与会者中4人当场死亡,爆炸的一刹,希特勒正趴在桌面上看地图,厚重的橡木桌子挡住了弹片,让希特勒躲过这一劫。

  当晚,希特勒发表讲话,宣布重新控制局面,叛乱被迅速镇压,施陶芬贝格等人被逮捕后就地枪决。而这个事件牵涉到了当时的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中将,这人进去以后胡乱咬人说隆美尔是幕后老大,而作为德国最年轻的陆军元帅,戎马一生的隆美尔也确实得罪了不少人,连正直如古德里安同学都要踩上一脚。1944年10月14日,一辆黑色Mercedes700K停到隆美尔家大门口,陆军人事署长布格道夫晋见隆美尔。他们在书房谈了一会儿,隆美尔出来时脸色灰白。希特勒以叛国罪起诉隆美尔。他可以选择服毒,如果接受,家庭免受株连,也不追究战友同事,可以国葬。隆美尔请求给他10分钟与家人告别,他穿好皮大衣,把钱包和钥匙交给儿子,进了那辆黑色奔驰。20分钟后,隆美尔脑溢血死于医院。

  重新回到电影来说,汤同学在电影中的表现力似乎不适合担当这样的一个角色,我还是更喜欢类似壮志凌云里面那个轻狂的少年。而电影整体的结构也很沉闷,也许可能似乎导演想表达出历史的厚重感,但是缺乏了很强烈的节奏感,所以在并不长的时间线中间,剧情推进的单调且缓慢。我又睡着了一次(= =)这也不完全怪导演。。谁叫我们都看24小时看的太多了。。

  似乎电影本身没啥说的囧,我们继续研究一下这个片的历史背景。当时盟军已经在诺曼底登录。德军开始在东西两线溃败。在6月登录,到次年5月,德军在东西两线阵亡超过280万军人。如果这次刺杀得以成功。必然将加速战争结束,其中拯救的生命,包括德军,盟军,苏军和犹太人,可能不下千万。 所以我们可以原谅编剧或者导演没有很好的处理这个时间。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人,在一个时间点,有一个机会去做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将直接决定千万人的生死,改变未来很多年的历史走向。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反抗来至于服从即使天职的军队之中。这可能来源于欧洲长期以来的职业军人的文化,欧洲从最开始的职业军人骑士战争。到商业城市间的雇佣兵战争。再到后来形成单一民族国家后的民族战争中。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洽的迷人战争观。他们信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从更加冷静的角度去分析战争行为的本身。所以他们能从棋手和棋手的角度去认识自己和对手,而不是陷入一种不仅要把棋局下赢,最好也把对方棋手给捅死的双输结局中去。

  同时,马基雅维利同学喜欢把政治当做玩具,喜欢强调民众的愚昧,也喜欢强调为了达到正确的目的,手段是无所谓的。应该说希特勒和施陶芬贝格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希特勒写我的奋斗的时候心迹,我们已经很难去揣摩,但是影片给我们展示了在一个民粹的疯狂年代中仍然为国家和人民有所担当的人的路程。<1984>中那个阳光慵懒的下午主人公野战一次后搂着女友的事情他念念不忘了颇久,而在剧情施陶芬贝格在晚上让妻子带着儿子远走高飞,妻子看着熟睡的儿子摩挲着结婚戒指,小汤哥对他说,如果我失败了,你不要放弃。最后在机场两人吻别,镜头给出在机场中的他。在阴暗和光明的斑驳中看着妻子在视野中远去,心中波澜,面色平静。

  记得英国的皇家海军有一句很著名的旗语:England expects everyman will do his duty,这句旗语在特拉法尔加海战前挂出,纳尔逊勋爵带领英国舰队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就英国日不落帝国的霸权。但是纳尔逊战死于役。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回顾历史中那些责任和荣耀中。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些距离成功一步之遥的人,也许我们都是历史决定论的囚徒。历史由不得假设,而假设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是那些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仍然有所坚持的人,在集权年代仍然自由着的不羁的灵魂,我们从他们的脚步中让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仍然是可以有所理想和坚持的。他们所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可能已经不再重要了,历史的这一页被血糊了起来,很难再轻松的翻开。

  在他们被枪决的广场前,如今竖立了一座雕像。在染血过的那面老墙下,德国人在那里放了一块铜牌。上面写着“1944年7月20日在此为德国献身”,以此作为缅怀。

  《行动目标希特勒》影评(十):刺酷萌

  作 者: mourner

  标 题: 刺酷萌

  时 间: Thu Mar 5 21:55:40 2009

  点 击: 161

  民国79年,公元1990年,在台湾布袋戏里面出现了“酷”这个词,已有酷毙帅呆之说。

  酷。。。就是酷。原意可以从词组中揣摩端倪,冷酷,残酷,含阴冷,决绝之意。

  以前在百度搜索萝莉还是萌的时候,搜到一条消息,说日本有个青年男子,被某萝莉叫了声“大哥哥”,大叫一声“太萌了”,暴毙而亡。萌这个词,至今我没能明白什么意思,这次连万能的百度的解释也是不明所以。

  。。。。。

  此种情形,理智者难以想象。在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录像里面,经常有这样的场面,某女,随着伊出场不断尖叫,太过兴奋,结果浑身虚脱,被众人抬出场外。

  没鼻佬肯定不是因为可爱,温柔等等之类的使那些少女疯狂,伊甚至连帅都称不上。我也喜欢伊的演唱会,某部分,因为太酷了。

  在《危险旅程》东欧某地的演唱会上,出场是伴随一声爆炸,从台下一跃而上,火花飞扬,伊一身机器人打扮,戴着墨镜,站在台上一动不动。就那样站着约莫有两分钟,不用跟台下或者树上的朋友套近乎,台下没人嘘他,也没人扔臭鸡蛋。离场的时候,伊穿上太空服,从台上飞到广告牌后。整场,我就喜欢这两个场景。

  今天看《刺杀希特勒》,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酷的流行,讨人喜欢不需要能言善辩那么辛苦,只要傻站着,面无表情,摆摆造型就行了。当然还是需要一点气质。一般军人形象会有此效果,当然一般也只出现在国外题材里面,我们

  这。。。就只有党国的高级将领了(文艺作品中)

  。。。。。。

  抱歉,没能找到图。。。

  当然,战争题材我是不喜欢的。我更喜欢科幻题材

  台词少,戴墨镜。可惜跟男1抢女人,下场可以想见。

  还有这个,我的最爱,整部电影可以说都散发着冷酷的气息,告诉人们,温情不是遍布世界的花朵,正因为稀少,才显得珍贵。

  老头警探爱上了小女孩。。。

  。。。。

  本来想多贴几张,但实在找不到,paisi,如果喜欢“酷”,这个电影绝对不应该错过

  接下来是女性代表,《黑夜传说》里面的吸血鬼,注意,是一和二,不是第三集,第三集不但女主不酷,而且整个故事,可以根本不用存在,第三集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错误。

  还有这个《V》,据说故事类似《罗生门》,罗生门通往哪里我不知道,但这个故事在阴暗多雨的伦敦给我的感觉就是酷啊

  。。。。。

  因为这人戴着面具,就不P了

  总结,酷者,外国人的脸庞比较合适,棱角分明,表情呆滞。。。

  你非要说周杰伦酷,我也不反对,看起来确实蛮呆的,但从表面来看,伊是绝对不过关的

  o,想起来了。本来刺客这个职业也是容易出产酷哥的,比如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沉着冷静,跟那个几岁就敢杀人于市的什么阳形成鲜明对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