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1: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的读后感10篇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是一本由王小峰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5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一):各篇目评价

  首先这是作者王晓峰作为记者采访各种人所写的文章,而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提到,也是在读完大多数文章之后感受到的,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这些写于2000-2013年间的文章中描述的问题如今依然存在。甚至于一些写于2000年或2003年的文章如果不看时间甚至分辨不出是否是近期报道,这和我之前一直以为的最近十多年发生了各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想当然的想法相悖。而其中的一些文章也有着一定的水准,就像我在14、15年感受到春晚越来越无聊,作者在11年的文章中就已指出,这是完整梳理春晚三十年的产生与发展变化之后才有的“远见”。另外有一点感触,确实具有讽刺和批判意识的作品才有长久的生命,早期春晚上的相声和小品都有这样的特点,这也是现在看这些节目也毫不过时的原因,与之相比,现在的节目确实太过速朽。

  就内容分布而言,书的前半部分的文章基本都是与歌手及各种音乐人相关,看作者的其他著作,可能是作者本身兴趣所在决定,这些文章直接或间接讲述了各位歌手的经历,他们大多有自己的困惑和信念,但看了多篇之后反倒觉得他们的困惑可能不仅仅是所面临的生活导致的,也有一部分所受教育和认知方式的原因。另外,对beyond祛魅的那篇正是我期待的,对去年对百鸟朝凤的客观评价的期待一样。

  中间的篇目辑录的是各类文化人,其中读马未都那篇发现他至少从2008到如今的2017年始终是一样的,没有变过,这是褒义。说明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有相当的稳健性,没有因外在世界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第四辑同样提到音乐,但更加侧重音乐市场,也是第一次听到宋柯的声音,之前在高晓松的讲述中宋柯的“戏份”很少,但看宋柯的表述对八九十年代的音乐发展认识全面,像是给高晓松的叙述拓展出更多的背景。

  之后的第五辑关于评述、相声等的报道,提到了传承、发展等问题。评书历经一时火热,却难以传承。相声的篇目让我意识到评判到纯娱乐化的转变,这也是上段结尾我感触的起点。之后讲二人传的一篇指出了二人转的火热背后发展前景堪忧,现在看来确实如此。辑中的春晚一篇中一言以蔽之,给出了语言类节目以至整台晚会越来越单调无聊的答案——不许出错、假大空、缺乏文化真情、难以触及现实等等等等。

  辑六有关国外音乐人,要不是对人物不熟悉,要不是文章质量稍差,总之草草翻过,没留印象。

  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完的上一本书是《论中国》,可以说对新中国的外交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和上面提到的书的前半部分对照,甚至和后面相声、二人转部分对照,会发现不是所有方面都想当然的一致,而可能是各方面之间可能基本没有影响,至少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大的影响,可能这才算一般情况。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二):摘录几句重要的话

  艺术创作不是短期行为。

  没有几个观众会比做电影的人内行多少,所以我觉得不论是做电影还是做电视,首先要引导受众,要有这个能力。你要让他们有这个鉴赏能力,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

  国外暴力电影里的暴力因素跟人的现代性有关,多为精神状态的孤独症,自我方面的原因更多一些。中国的暴力事件案例大多缘于基本的生存、尊严和利益,特别是基本的利益。

  无论你阅读一本小说还是观看一部电影,都是一个审美过程,它们是对生活的重新描述。

  没有痕迹的生命浪费。

  二人转哪有文化?只不过是应运而生,火了。虽然二人转可以依靠他的自身特点一直存在,但自身文化底蕴的缺失可能会阻碍它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们会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把企业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

  民间艺术发展需要大师,这是规律。

  全世界的喜剧套路都一样,即你必须通过更新内容让观众继续感到意外来吸引住他们。

  喜剧效果产生于戏剧语言表现过程中导致观众心理期待的意外感。

  不仅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之上,还会参考一些学术研究资料。一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各自站在不同角度说出口不同内容,不管什么人,高低雅俗,都能从这部书中有所感悟。

  通俗直白形象谐趣,甚至有些粗俗,有意思无意义,略能代表人民的观点和态度我,尤其是这些语言最能直接体现普通人的低端审美趣味和价值观。

  “自己想说,说不出来,但是你恰恰说到我的心坎里”的话语作为替代。

  丧失了文字的美感、内容和力量。

  话剧这种形式在今天想获得观众的认可必须依靠好的剧本和演员。

  话剧是要改变你的,但是相声小品或者二人转,它只是迎合,迎合和改变的区别在于,改变得让你额外停一下想一下,这是话剧。

  传统艺术是有年轻观众的,关键看你如何让更年轻的观众接受这些传统艺术。

  制造出一种大众消费能力很强的假象,实际上是文化产业的制造者在不断拉低自己的底线以迎合没有鉴别和欣赏能力的消费群体。

  事实上,不管一部什么作品都无法解决人生的疑问,它带给人的只是一种平衡和安慰而已。

  对语言的模仿往往是对某个地区某种物质与文化的向往和认同。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它受欢迎的程度和作品本身的深刻性是成反比的,恰恰是BEYOND那种权限直接、通俗易懂的音乐和想法,才让更多人接受了他们。

  回顾那个年代出道的歌手,除崔健外,其他歌手仅仅停留在因演唱歌曲而带来的知名度上,并没有因其知名度而对音乐文化及个人价值而带来更进一步贡献与提高。流行文化创造的主体,环境不足以他们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三):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2003年在上海一家KTV,我第一次听到周杰伦。就在这一年,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写了篇文章“周杰伦:时代的符号”,开篇便说:“如果我们把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周杰伦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且告诉你,他们都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你也许会反对这个名单中有周杰伦的名字。”随后他用一万多字的篇幅立下预言:终有一日周杰伦不愧这一行列。十二年后的今天再看,王小峰预言对了。

  这篇文章,连同王小峰供职《三联生活周刊》十几年给自家报刊写的诸多文章,结辑为《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日前出版,五十一篇文章,五十一万字,除了分辑页外,未见一幅插图,全是字,字号还小,最后一页之后直接封底白卡纸。“小时代”以来,这么实在的字儿书不多。

  如此不厌其烦地开列篇目,一是因为我拿到此书,光看这些题目,涉及的这些人,顿时生出强烈的阅读愿望;二是因为,作为一个写文章最怕起标题的人,看书中这些标题,直指要害却又简单平实,绝不故作惊人语,比比时下那些以抢眼球为唯一目的、一副讨好犯贱之态的标题,有点感慨。

  书中文章虽然归到访谈这一大类,具体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问答体,一种是带访问的评论。评论也都有足够的个人访谈为基础,所以有根有据,不臆想,不武断,令人信服。而问答体那些文章,不难看出提问者无不精心准备,下足背后的功夫,所以每个问题都极简短,但切中要害,无不引发被访者诉说的愿望,作了充分、长篇的回答。我读时,又不禁想到今日很多记者的访问风格,自己长篇大论,妄下各种断言,最后丢给访谈对象的,只有回答个“是”或“不是”的余地,除了满足一己之自嗨,让受访者和读者都哭笑不得。

  无论躲在幕后提问,还是站到台前综述评论,这些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视域广阔,力争在更大的背景下,谈论具体一个人、一桩事、一个现象。写邓丽君,不光写邓丽君的来龙去脉,还将相关历史事件置入一起讨论,比如李谷一的《乡恋》风波。有了这些周边事件的汇入,读者便于在一个更广大,同时又更精准的座标系里,找准邓丽君的位置。这当然得益于作者长年的积累,至少包括知识和经历两方面的积累,同时也证明了作者平日观察与思考的格局之大。这个说起来,又和当下流行的文风不同,当下这类文章,仅以我看到的而言,很多恰恰相反,爱在井底谈银河系。

  正因有了那些广阔的背景,辅以生动的个案,所以,这些文章单看一篇两篇还不觉得,联起来看,便凸显其威力——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它们竟然串联成一部中国新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史。这一个个关键人物,以及一桩桩关键事件,就是这部史书的若干章节;加之作者的文风本来就有爬梳归整的特点,具体书写时可能又因为求变吧,不经意间又有了详略得当、着重点不同(比如马未都、窦唯等篇目,故事细节多;而王菲、崔健等篇目,又有意忽略故事,以评为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这本书难得的历史价值。

  对于成为一部史书,我猜作者大概在编辑此书过程中亦有同感,所以写了一篇不短的自序,从理论高度,总结了几十年来大众文化的弊端,他的最终结论,便是现在的书名——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令人悲哀。对此,我读完全书倒稍有不同意见——这也许只是我和王小峰这一代人、这一类人的感受吧,对于这几十年的大众文化,必定还有其它多种解读,退一步讲,即便确是悲哀,可如果在一个更大的座标系内考察,也或许是出拳之前胳膊的一次回缩?只怪我们生不逢时,遭此巨变,这个,当然又是另一种悲哀了。

  还是书中写邓丽君的那篇文章,里边提到曾有段时间,“年纪大一点的音乐家都不认她,因为有些东西是由历史决定的”。王小峰和我这些人,现在也到了“年纪大一点”的地步了,我们身上背负的“历史”说不定会有点多,有点重,所以,不妨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走着瞧。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四):“吐槽”大众文化

  (公众号 listen_ta )

  有些平时总在讨论、接触的东西,比如音乐、电影、戏剧等,我一直都觉得它们做得过于商业化而往往成了人们心中仅供消遣的东西。但其实这些东西对我们带来的影响远远不只是娱乐,所谓的大众文化,指得也就是这些东西。

  每当我们谈论文化这个词语的时候,总是喜欢带着历史背景,把讨论的范围限定在一些很艺术化抽象化的层面上,我一度认为,文化就是那些陈列在博物馆里,需要很多有知识的人来解读的东西。知道最近开始了解,大众文化就是真正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

  当下的大众文化有这样几个特点:(BY 百科)

  属性的商品化

  传播的媒介化

  制作的标准化

  审美的日常化

  形式的娱乐化

  趣味的时尚化

  从这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众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的成熟,逐渐形成一套文化产业,生产给大众的文化消费产品。现在就基本属于在基本生存之余,所有的日常消费产物,听的流行歌曲,看的电影、电视、戏剧,甚至是社交网络带来的新媒体文化,都属于大众文化。

  但我感觉,中国的大众文化产业,都钻钱眼里了。

  去年那个《捉妖记》,在所谓的国产保护月上映,连放3个月,基本在电视上都能看到了。最后又24亿多票房,一开始我没去看着部电影,后来室友有资源,我跟着看了一下,看完之后我惊呆了,这样一部电影凭什么能拿24亿的票房。

  是特效赶上《阿凡达》,还是剧情超过《肖申克的救赎》,或是喜剧效果超过周星驰呢?那妖怪又算不上萌,我想了很久,我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大家想去电影院看电影,但真的没什么好看的了。《捉妖记》就靠着刷屏般的宣传,各种明星效应,甚至票房造假来博取眼球,让一些不准备看的人因为想猎奇也去贡献了票房。

  最近呢,《美人鱼》打破了这个记录。

  就电影来说,《美人鱼》比《捉妖记》要好,加上星爷的名号,在春节档期这个正是表现中国人“人傻钱多”的时候,能有这么高的票房也能理解。但后来又听说此电影也要延长放映期两个月,我觉得就算这个电影有再深刻的环保主题,但也不等于说需要这样的保护才体现出这部电影的价值。

  只有这个合理竞争的空间出来之后,才能让中国的电影人意识到国内外的差距,国产保护月就已经像贸易壁垒一般了。国家想阻止文化侵蚀,但也不是靠堵就能起到长期作用的,不给创作人压力这个市场就永远难以合理地进化演变。

  看中国的电影市场,是完全没有合理的受众分类的,基本都导向商业化的套路,所有潜在观众都只能面对同一类型的东西。15岁和50岁的人到电影院,很难发现电影之间明显的受众差别,不同层次的观众造成了很强的审美冲突,广电总局就像和事老一样,而且电影制作人在投资方的压力下,纷纷选择牺牲艺术性以求得商业性的成功。

  知名三联记者王小峰说:

  与此同时,我们慢慢遭到了报复——音乐完蛋了,电影在票房狂飙中丢失了灵魂,文学被文字游戏代替,戏剧表演成了段子,电视节目沦落为成人版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但我们根本不在乎这些。

  而且中国套用西方市场的经验,获得了成功,使我们相信完全可以忽略文化发展的传统、逻辑和次序。结果是没有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能长久坚持下去,没有积累经验和帮助,几乎都在不断地“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就好像现在的唱片公司,不断地寻找能够打开市场的新人,但真正关心艺人长远发展的公司很少。新人一过气,公司就继续推其他人,市场流行什么,我就包装成什么。一代一代更新,就是没有留下什么值得传承的经验,大家都在赶集,买了这波最重要,不关心下次还来不来。

  中国的大众文化已经越来越直接、简单、粗暴地成为一个变现的工具,不仅制造者逐渐丧失理性,连同这种文化下培养出的受众也丧失理性,集体沦落成毫无审美情趣和判断标准的纯消费动物。出于情感、利益、或低级趣味的驱动,我们消费者已经变得胡搅蛮缠。

  但其实也有很多人在坚持,在为真正好的大众文化发出声音。只是想在一个氛围不佳的环境下,逆向生长还是挺难的。艺术创作者往往又带有自己内心的理想和情怀,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事件。

  香港滚石唱片,在唱片业鼎盛时期,一度比肩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他们创造了那个罗大佑、李宗盛的鼎盛时期,这是香港音乐最富有人文色彩的时期,真正算是影响力一代人对音乐的理解。如今音乐市场混乱,唱片业难以维持生计,滚石规模也只剩原来的十分之一,只有十来个签约歌手。

  10年“滚石三十周年”演唱会在台北举行,创始人之一的段钟潭说:

  “滚石三十周年”台北演唱会,我在现场很平静,到了周一早上我哭了,不是因为这个演唱会,而是我看到了我们的态度;看到了我们还在做创业时想做的事情,三十年前我们那伙人骑脚踏车或摩托车做滚石唱片时的那种态度;看到我们怎么去跟消费者交代,跟三十年来支持我们的人交代。

  当时有人采访他问:从你的艺术观来看,好电影是什么?

  他回答:“这东西很复杂,一两句说不清楚。我是一个电影迷,你听听一个电影迷的说法:我觉得电影是讲故事,肯定不是MV,所以你要想办法把这个故事编好、讲好。做电影的人都知道现在最薄弱的环节是编故事,他们当然不会编了,你知道他们怎么编吗?他们到度假村里去编,那能编出来吗?长春有一个饭馆,叫向阳屯,饭馆里墙上画的画特别好玩,每次我去吃饭,都想见那两位作者,但一直没见到,每次都告诉我他们又去乡下体验生活了。你看他画的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就不一样,非常生动,能抓住生活的细节。包括赵本山,最初我们看那么好,现在看也就那么回事,他自己也觉得底气不足了。一样的,你看那时候他吃什么住什么,现在吃什么住什么。”

  大众文化其实就是我们觉得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它们深刻影响这个社会,也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我觉得公众有必要保持一个理性思考的态度去选择这些文化产品。

  我们现在依旧还在一个过渡的阶段,如果到了最坏的结果,那也就是我们失去了对这些文化产品的判断力,想想精神生活被掌控还是挺可怕的。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五):难得认真写个书评

  今天言几又是这本书的签售会,在这个实在是百无聊赖的周六我去了。

  晚上7点半开始交流会开始前,不想花68元买这本书,于是就鸡贼的坐在书店花两小时把书速度读完了,有些章节讲我知道的明星就认真读了,有些就跳过,虽然采访的是不同的人,但文章的内核还是相同的,读了几篇也大概明白了这本书的脉络和想要传达的东西。然后,听了一场,主持人和王小峰老师完全在两条线上的访谈,不得不说,王小峰老师有些观点和想法确实一针见血,也足够深刻独到,主持人下次要好好和老师对对问题啊,不然真心有点尴尬。最后我还装嫩提了些有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为了对得起这近4个小时(读书+交流会)的时间,以及弥补我没花钱买书的鸡贼做法以及乱七八糟问问题的态度,我还是认真写写评论吧,看到这个评论的朋友,好好去买书,毕竟在鸡汤和文青遍地的今天难得有本还能看的讲娱乐文化的书。

  这本书是王小峰老师这几年在三联书刊上发表的文章的合集,王小峰老师在交流会上也说,开始他也是不愿意出这本书的,作为一个记者重视的是时效性,过去的文章再发表出来,对于这种评论性和新闻行兼具的文章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他在整理时,发现有些东西还是有时效性和再发表的意义的,就出书了。单是这种想法,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对于现在文化的看法,就是近十年来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发展,甚至是在倒退,因此,过去的类新闻文章居然还有时效性。

  王小峰老师在交流会上讲了两个点解释他对于现在大众文化的评分很低的原因。一是新媒体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很多艺术形式因为无法适应电视和互联网这种媒介形式而无法传承下来,二是中国历史上由于有过很长时间的封闭和断层,所以在开放后,一股脑的学习西方文化,由于没有系统的认真的经历西方艺术的发展时期,反而学的四不像。从这两个点上来看,中国的大众文化由于失去了发展的根基,所以越走越差。因此,解释了这本书的标题,现在只有大众,文化却越来越贫瘠。

  因此,王小峰老师在书里收录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人的采访,作为90后,我读后最有印象的是讲周杰伦、朴树、王菲和彩铃的。周杰伦就不多说了,确实是很有代表性。朴树是因为我是朴树的脑残粉,所以哪怕他只要提到朴树10个字我都能有印象。关于王菲的这篇文章确实很有意思,王小峰老师从文化发展角度讨论了王菲红和没落的原因,认为王菲红是因为她对于大众认知敏锐的直觉,因此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很新却又恰巧能被人接受的东西,比如一开始模仿邓丽君,以及后来的小红莓等。后来想来这个评论确实精彩,在大众选择贫瘠的情况下,稍微新奇点又能抓住大众心理的东西一下子就出来了。当年是对港台以及西方的好奇,现在是营销出来的物语横流的低俗爆点,比如郭美美和优衣库。彩铃那篇文章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那就是那么傻X的东西为啥还真的有人要花钱在上面。看完之后回忆起那个不停换彩铃以显示自己很潮的年代,在社交网络不发达的过去,一个彩铃居然就能表达自己了,那个年代好容易满足啊大家。所以在现在互联网上自媒体遍地的时候,彩铃这种东西真的没啥搞头了,移动和联通快找下个业务增长点吧,这种傻X东西还是不要再在上面花钱了。

  最后总结下我今天晚上对于王小峰老师的提问和王小峰老师的回答。凭着自己理解和记忆写的,有错的话,有本事你来咬我啊。

  Q:大众和文化这两个东西在王小峰老师的访谈中,是几乎完全对立的,仿佛根本不存在大众文化这种东西。请老师解释下大众文化这件事。

  A:“我”(王小峰老师)从来不觉得没有大众文化这种东西,只是说现在中国大众文化没有发展的土壤,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太病态了,年轻人和老年人在看同样的东西。而在西方,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完善的体系和其受众,各自管各自的,古典的管古典,好莱坞管好莱坞,中年人管中年人的,年轻人管年轻人的,而中国由于有一段文化的断代史,所以,整个体系发展混乱,所有人都在看相同的东西,所以网上各种乱骂。大众文化应该是多元的,而非大家都无可选择,现在的大众文化是发展得很糟糕,很糟糕的东西不是不存在,只是没啥研究的意义。

  Q:既然现在大众文化那么糟糕,给个出路吧。

  A:年轻人多读读古典,看看55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少看点国产电影。

  (PS:虽然我对于王小峰老师的观点并不完全认同,但是纪录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至少对的起我自己了。作为一个喜爱刷微博,习惯碎片化知识传播的90后,我不认为商业有什么不好,低俗有啥不好,以及现在这些出来的所谓大众文化代表性东西有啥不好,存在即合理,商业才是文化发展的土壤,贩卖情怀不一样也是种挣钱的方式嘛,谁都不比谁高雅到哪里去,芭蕾舞当年不也是下里巴人跳的么。文化本来就是从一片荒芜中,在各种乱七八糟吸引眼球的事件中发展起来的,感谢互联网和TFboys,至少它提供了一种可能,让高雅去高雅,低俗的去低俗。)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六):序

  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过去十几年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发表的采访和评论。以前曾有出版社希望把这些文字集结成书,但我心里一直很抗拒这件事,一是这十几年写的文字有多少我没统计过,估计有几百万字,一想就头大,更别说再整理一遍了,而且在电脑里放得随处都是,找起来也麻烦,有些文稿因为更换电脑可能早就丢失了;二是我从来不喜欢看我过去写的文字,当初采访过谁,什么内容,我快忘得差不多了;三是这些文字大都有时效性,时隔多年再拿出来,肯定不禁看,也有些过时,甚至有些幼稚,有些观点、看法我可能早就变了,自己看都觉得矛盾;四是这些文字当初都是为了出刊,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写就的,常常是在发稿的最后一刻才写完,有点萝卜快了不洗泥。所以,我心里最清楚:没有一篇让我满意。

  之所以还要拿出来献丑,主要是编辑罗丹妮跟我说过好多次,希望能出成书,并且给我讲了诸多道理,我才有一搭无一搭找出几篇文章看看。有些文字虽然是写人,但主题大都围绕文化、艺术、娱乐、商业、受众、审美等话题展开,说来说去说的还是大众文化。这些文字记录了过去十多年中国大众文化的一些点与面,以及中国进入商业时代后在各种规则不健全下产生的种种文化怪象和幼稚的文化消费心理。既然是记录过程,连大众文化自身都那么幼稚混乱,我在写作过程中肯定也有局限和理解上的肤浅。再看这些文字,发现时过境迁,物已不是人已全非,但是那些大众文化的核心问题依然存在,我们依然没有吸取教训,继续在错误的地基上疯狂地生长。虽然这些文字没有从正面去探讨中国大众文化问题,但我从事记者工作这些年来,心里始终绷着“大众文化”这根弦,试图通过每一次采访来检验自己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如果说这些文字在今天还有点可读性的话,那还要感谢中国大众文化至今还没有解决的自身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过去它的大众文化都是在非商业环境下形成的,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变成一种生活习惯、伦理道德、世俗风情、处世哲学、人情世故……它的文化,都是出于一个目的—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生活。如果按照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对“大众文化”定义的标准,中国的大众文化过去恰恰缺少商品市场属性,它更像威廉斯形容的“生气勃勃的大杂烩,政治倾向加上大众的欣赏趣味”1。正是因为大众文化商品市场属性的缺失,我们一直没有真正明白大众文化究竟是什么。真正的大众文化是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前提下,为了满足精神需求才出现的,它的目的是丰富生活内容,它的方式是精神消费。当消费关系形成,大众文化才能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人精神世界的实质—这才是大众文化的核心所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众文化的出现也仅仅几十年,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文化才和大众、商业联系在一起,才有了当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我正好是在中国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感受和见证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身处其中,多少还有点纵横的时空感,却未必能把自己从中摘出来去审视它,仅仅是以记者的身份和角度去观察和记录文化娱乐行业里发生的事情。和别人不同的是,从做记者那天起,我始终对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这也是我每次采访的出发点。这些年一路采访下来,直觉是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在无比繁荣的情况下缺乏文化含量和中国大众的精神世界在更加全球化的环境下缺少灵魂是“相映成趣”的。

  我们在一个没有大众文化的商业基础的环境下突然开放,所有外面成熟的大众文化产品和商业模式不分主次一股脑都进来了,我们在照搬照抄的过程中,忽略了文化也需要生态环境这个重要的因素—它的形成是有主次和规律的,次序颠倒、毫无规律的话,结果一定混乱,甚至会遭到报应。即使大众文化在中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它和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一直处在两张皮的状态。最终,传统世俗的力量把本该正常发展的大众文化扭曲消解,使之变成一种没有文化内涵的大众起哄,这也从反面印证了中国人在精神需求层面上的低级。

  中国有很多研究大众文化的学者,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近距离研究过中国大众文化,我感觉他们只是把西方大众文化的理论拿过来往中国的文化现象上一套就算完事儿。至少,这么多年我看到的有关中国大众文化问题的书,大都是脱离现实夸夸其谈,或者仅仅停留在表层上就事论事,没有从中国的传统观念、价值观以及从封闭到开放所形成的不正常的大众文化繁荣,再到这种繁荣导致的文化消费怪象,以及这种怪象对后来大众文化的影响—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大众文化问题。这些年我在采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理论学术研究方面都是一片空白。

  如果我们回头去看西方的大众文化,它有一些中国大众文化不具备的显著特征,它的大众文化产品有着严格的市场细分和不同层面的审美情趣,这让大众在消费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可以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各取所需。即使某个层面出问题,也不会波及全部。文化产品的制造者也很清楚该向市场提供什么样的消费品,通过市场杠杆去调节文化的品种和数量。这就是为什么好莱坞电影会出现爱情片、恐怖片、灾难片、喜剧片等类型,流行音乐会出现爵士乐、摇滚乐、乡村音乐、电子音乐等不同风格。一方面是经过多年积累的商业供需经验,大众文化的提供者至少清晰地画出了商业市场和审美趣味两个维度的空间,分门别类针对不同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这种商业板块的形成是建立在前面的大众文化的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的,它不是盲目和随意地制造,因而更科学更合理,具有文化自身的延续性。

  反观中国大众文化,由于缺少这样一种商业秩序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有序进化,它制造出的大众文化产品缺少层次感和领域化,造成了十五岁和五十岁的消费者都要面对同一类大众文化产品的现状,这自然会引发审美情趣上的冲突;同时,由于开放之后中国的大众文化迅速接受了西方商业环境下形成的成熟、完善、合理的大众文化商业模式,并且在市场检验过程中立竿见影地得到了成功验证,从而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忽略文化发展的传统、逻辑和次序。结果是,没有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能够持久发展下去,没有一种大众文化的积累能够对后面的大众文化提供直接的经验和帮助。这些年中国的大众文化几乎都在“另起炉灶”的状态下进行,既没有文化进化的规律,也没有正常的市场推进逻辑。

  过去,我看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关于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时,感觉他作为一个理论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显得过于狭隘。他从美学和阶级两个角度把大众文化描述成抹杀个性、推广平庸,导致大众文化产品变成千篇一律的东西;大众不假思索予以消费,毫无保留地接受这些文化产品,结果剥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反抗意识,盲目追求快感,甘心受资本主义奴役……当然,这个论调因时过境迁和人们对大众文化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和加深而作古。但是,如果把阿多诺的一些观点放到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氛围中,会发现他的观点掷地有声。这是为什么?说明我们虽然可以拍一部好莱坞式的商业大片,但是我们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商业操作的水准真的还停留在上世纪30年代。

  但我还是相信即使再糟糕的大众文化氛围,也会有一些有价值的大众文化产品和人文精神逆向而生,它的光泽被喧嚣的文化杂音所埋没。这些年我一直试图去寻找那些被埋没的东西,并记录下来,或者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中国大众文化的问题。

  大概是因为自己在做记者之前已经对大众文化的规律和真相有过一些了解,一旦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倒让我对中国的大众文化变得越来越失望,本能地想把这些经历遗忘。这就是我在重新整理这些文字时,总有一种不真实或者恍如隔世之感的原因,甚至都不记得当年还采访过他们。我理想中的大众文化不是现在这样的,它是有序有条理的,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创造出很多令人兴奋的文化产品,它大众,进而厚重。而我看到的有创造性的大众文化则少而又少,就像扔给乞丐的硬币。重新阅读访谈中被采访者说过的话,有些依然掷地有声,道理依然有效,但现实却离这些道理越来越远。

  中国大众文化已经越来越直接、简单、粗暴地成为一个变现的工具,不仅制造者逐渐丧失理性,连同这种文化下培养出的受众也丧失理性,集体沦落成毫无审美情趣和判断标准的纯消费动物。出于情感、利益或低级趣味的驱动,消费者已变得胡搅蛮缠。今天中国的大众文化像雾霾一样窒息和麻痹着人的灵魂。如果阿多诺还健在,他那套过时的、后来常被大众文化研究者诟病的理论,几乎是他在上世纪40年代对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现象的伟大预言。

  这部书稿的文字多是访谈记录,主要是讲故事、记录事实,不是研究结果,因而没什么系统和章法,探讨的也是具体问题,比较杂碎,更像是一些案例。被采访者多身处文化娱乐行业,尤以流行音乐行业最多。流行音乐作为最普遍的大众文化,特别能说明当今大众文化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出现、发展以及死亡,每一步都能成为中国大众文化幼稚混乱的证据。举一反三,即可窥其他领域大众文化之一斑。

  中国的大众文化已味如嚼蜡,身处其中的人大都局限在一个天花板下,毫无远见,只有一种固态的死循环逻辑在重复。从商业角度来看大众文化现象,它变得越来越恶劣;从文化角度来看大众文化,它变得越来越恶心。我曾经困惑,为什么一个逐步开放的国家,人们却越来越僵化、保守、封闭,凡事皆以利为先,只看结果,不顾规则?后来我在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文明与陋习》一书中找到了一些答案—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自身形成的坚不可摧的文化传统。一本写于19世纪的书,居然在今天还这么显灵,让我感到阵阵寒意。

  我不相信那些乐观主义者对未来中国大众文化的展望,作为一个局外人,又常在河边走,我知道,中国的大众文化产业是在一个死结下狂欢,这个结不解开,掀起的只是钞票的尘埃。

  感谢本书中接受我采访的人,虽然我们探讨大众文化的话题浅显片面,甚至有些支离破碎,但至少你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把很多问题总结出来了。尤其是,你们的坦诚和认真让这些文字的分量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减轻。每一次采访都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三联生活周刊》给了我这么一个平台,也感谢主编朱伟,要不是他平时的威逼利诱,大概我也不会写出这些文字,更不会有这本书。

  感谢当初为这本书中的文字给予我帮助的实习生(不分先后):邓婧、刘心印、罗丹妮、童亮、郭闻捷、李媛、张萌萌、郄斯、温馨、魏玲、霍晓、马雯君、方婷婷、付婷婷、谢宁馨、林磊、南楠、宋诗婷、刘冬凌子、尤帆;同时也感谢董昕、刘芳、盛明暘、张菁在采访中给予的帮助,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也有你们的心血。由于原始文稿记录不全,如有疏漏,敬希见谅。

  王小峰

  2015年6月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七):什么才是文化

  只有大众 没有文化。书名就已经说明一切,说到底,文化的根源就是“是否来自你的内心”,判断文化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是否真实”。

  本书辑集了2001—14年《三联生活周刊》文化部记者王小峰的重要采访报道51篇,收录了对近百位文化圈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可称为文化风向变迁的时代见证,那段时间也是三联周刊辉煌巅峰。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状态,王小峰感叹说,“一个在地上特别扎实的东西叫文化,在这上面漂浮的像灰尘一样的东西叫‘文化现象’。比如今天的文化现象是空气很干净,过两天可能有雾霾了,再过两天可能有沙尘暴了。雾霾、沙尘暴、寒流是各类现象。当这些东西很坚实地落在地上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文化,变成了一个向后来的历史去提供各种各样可借鉴的东西的内容的时候它就是文化。”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八):没有读到书就嫌书贵的人

  辛辛苦苦折腾了大半年做好的书,刚发豆瓣,就发现底下评论有一条写着“贵”,并标记读过。“这年头觉得自己的情怀和专业素养值68一本的都是自以为是的人,这么个东西10块钱买来垫着睡觉很合适,20块钱就嫌多了,居然卖到68,也是醉了。 或许唯一的用处是拿来送人的时候可以说“哇,这书还挺值钱的”,然并卵。”——首先,这书,不可能他读过,我这边刚刚下厂,一本600面的书,这位同学就读完了?对一本自己都没有读过的书,就可以写这样轻率的评论,我不知道道理何在。一个不读书的人,10块钱买来也是垫着睡觉的,也不会读。如果能够认真读完,发表评论,即使是批判的,也是我们这些编辑欢迎的。相反,如果看都没看,就写下两星恶评,那我只能理解,这才是真正的“自以为是”。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九):大众的娱乐文化

  对于很多人来说,娱乐就是文化。而,这,正是王小峰所诟病的。

  作者多年来的专栏采访合集出版,的确有很多现在看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的确很多现象依然存在,或者皮变了,本质没变。而王小峰将这个本质归结为,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说了多少年,但事实上是不是一直精神文明远远地落后于物质文明?是的。那是不是这值得被强烈批判?其实也未必。

  作者痛陈了很多文化界被资本左右的情况,文化失去了创作力和想象力,一味媚俗,一味唯钱至上。当然,有这样的现象,而且非常多。不过脱离经济单独存在的文化本来就不太现实,特别是大众文化。要说少数人的阳春白雪精英文化,是用特定钱养的,当然可以完全脱离世俗,追求崇高。但大众文化不可能与资本完全剥离,至于大众品味,这也需要一个培养提升的过程。捉妖记这样的电影虽然格调不高,票房疯狂,但毕竟是一部把故事讲清楚的电影,而且口碑也不能说好。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自然会从骂富春山居图的电影转向欣赏富春山居图本身。我赞成作者的部分观点,不是全部,但我也不喜欢作者高高在上的批判。不喜欢就不看,不用非去说其多流俗,不看的人多了以后这样的作品自然就少了,文化市场也是市场,最终市场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遗憾的毕竟还是旧作,如有较新的内容,反映当今文化市场的兴衰就更有针对性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