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市概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城市概论的读后感10篇

2022-05-25 12:20: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市概论的读后感10篇

  《城市概论》是一本由[英]加里•布里奇 / [英]索菲•沃森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6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概论》读后感(一):老版本

  《城市概论》读后感(二):想象的刺激与制约

  城市不单单是物质或生活空间,还是想象和再现的空间。

  (第7页)

  我们在此主要关注两大主题:城市如何影响想象以及城市如何被想象。

  (第7页)

  想象城市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城市要么刺激想象,要么制约想象,这两种状态之间总是存在一种张力。

  (第7页)

  城市作为思想和创新大熔炉的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事实上可以追溯到城市生活的源头。

  (第7页)

  早期女权主义将城市视为能使人自我实现的地方,它冲破性别化了的家庭空间和宗法关系的束缚。女权主义者同时明确提出,城市给人自由和机遇,它使人远离家庭生活的束缚,远离约束和窒息,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堕落、危险,对妇女来说不安全的地方。

  在乡村之间或城市间往来移居的人群中,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幻想。他们由于失去了农业发展机会而离开贫穷的乡村,于是就认为城市能为他们提供生存和美好生活的机会。

  (第11页)

  城市建筑与空间本身形成于记忆,又反过来形成了记忆,是空间化了的记忆。

  (第12页)

  想象创新与制约之间的张力、想象的现实化与远隔性之间的张力、个人想象或集体想象这间的所有这些张力,不仅来自于想象中的城市,而且来自于城市的想象的各种媒介,如表现城市的电影和文学、城市学以及城市规划与政治。城市叙事方式是多样的,城市形成于想象的表现以及城市建设的话语实践,因此,真实的城市与想象的城市之间界线很难划分。

  (第14页)

  城市不但是心灵、记忆和想象的空间,也是世界主义与多元文化的空间。

  (第15页)

  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各种各样传奇和幻想的宝库,其中一些往往是乌托邦之城,是欲望的场所,另一些则是反乌托邦之城,是恐惧之地。

  (第16页)

  总之,城市想象是强大的,有影响力的。在某些情况下,城市想象代表着我们试图摆脱被城市异化的感觉,在另一些情况下,城市想象又是异化的结果。

  (第17页)

  (加里•布里奇和索菲•沃森:“城市想象”,见[英]加里•布里奇、[英]索菲•沃森 编:《城市概论》,陈剑峰、袁胜育 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年版。)

  《城市概论》读后感(三):城市的旧梦新梦,如何不断叠加

  《城市概论》是一部厚书。这个“厚”,并非单指物理意义,更多是因为它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思想深刻。

  该书由英国著名城市理论学家加里·布里奇和索菲·沃森主编,汇集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论述名篇,分“构想城市”、“经济与城市”、“城市的分化与差异”、“公共文化与日常空间”和“城市政治与城市干预”等五个城市学的关键问题。虽然它的立足点是西方城市文明,展现的也是西方城市理论成果,但中国的城市建设者们阅读此书,相信也会大有启发。

  ■赵青新

  城市影响着人们的想象,又被人们想象着

  如何认识城市?城市不仅是物质和生活的空间,也是想象和再现的空间。

  关于城市的集体想象往往是标签性的,如工业化城市、后殖民主义城市等说法。但城市想象也可以从个体自我实现与非自我实现的角度解读。

  城市充斥着各种欲望,有时令人焦虑和畏惧。在公共空间研究者理查德·桑内特看来,现代城市反映了对自我身份暴露的巨大焦虑,城市在建构自我,而不是保护我们的内在自我免受来自社会交往和差异的威胁。

  中国城市是造梦的大工场。城市的原住民常会有一种顽固的怀旧心态,而城市的新移民,至少在初期,他们对城市缺乏方向感和归属感。但彼此的共同点是,在城市里生活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比如“蚁族”,仿佛是《变形记》的现代演绎。除了像蚂蚁一样生存在窘迫的空间里,它同时还意味着,人必须像蚂蚁一样埋头工作。一些人喊着“逃离北上广”,另一些人正蜂拥而至。汪峰的《北京北京》唱得无数人心颤落泪。

  城市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梦醒的地方,更是旧梦新梦不断叠加的地方。

  编者在书中关注了两个互有联系的主题:城市如何影响想象以及城市如何被想象。读者可以掩卷沉思:中国城市给予了我们什么样的想象,我们对它又怀抱着什么样的想象?

  现实中的城市:马路越来越宽,生活越来越窄

  想象照进现实。我们来看看编者给城市下的定义——“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全球性或地方性相互交往的聚集地,从中产生多样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空间与形态。”

  城市是复杂的、多样化的。书中列举了很多样本,那不勒斯、伦敦、纽约、墨尔本、曼谷、哈瓦那、新加坡、日惹……这座城市或那座城市,这样的城市或那样的城市,它们散落在世界的各处,凸显了某种类型城市的基本面貌,如果用一条红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全貌依稀可辨。

  比如,作者通过两部电影展示那不勒斯的日常生活。城市的日常空间可以构建公共领域。这一点,其实我们早就在加拿大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的经典著作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体会过了。美国大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破坏了很多具有人文气息的老街区,建成很宽的马路。雅各布斯说,人的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产生于一个范围确定的街坊、狭窄热闹的和有多种功能的街道。她相信民众会不断地发明空间的使用,把他们的需要和街道、公园、广场和游戏场所调和起来。这种互动的调适,就创造了城市富有生气的公共空间。

  马路越来越宽,生活越来越窄。我们似乎背离了初衷,遗忘了生活的本质,街道被车辆占领,或许昭示的是人类为外物所役使。很多中国城市都热衷于建造中央商务区,争相在楼层高度上夸耀能力,却往往不去考虑这些过于庞大怪异的建筑物对城市的消化吸纳能力。曾几何时,纽约时报广场是世界性的艺术文化中心,但当它被迪士尼化、被福特化之后,人们开始哀悼“时报广场已死”。

  曼谷是另外一种情况。在这个热闹的生机勃勃的城市里,街道旁摆放着鲶鱼鳝鱼、水果蔬菜、大米兰花、鸡腿红辣椒,富人穷人混杂其间,川流不息。污黑的排水沟散发着臭味,破旧的房子岌岌可危,摩托车嘎嘎作响,蟑螂和老鼠到处横行。曼谷每天都在拆迁和重建自身,但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一面是无家可归的人们流浪街头,一面是未竣工的烂尾楼。曼谷告诉我们,徒有热情而不作长远思考,对城市会造成怎样的伤害。

  书中用“二元城市”这个名词来标示和城市相关的贫富悬殊现象。少数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而贫困地区正在变得越来越穷。这正是本书的可贵之处,它不仅关注城市及其发展本身,更体现学者良心。城市是公众的城市,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们因为地位、金钱和权力等带来的社会不平等程度。

  中国城市建设走过很多弯路,原因之一就在于割裂了文化传统

  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过:“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内在的统一体。所有的社会形态都需要在过去中确认自身的位置,割裂历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国的城市建设走过很多弯路,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割裂了自身的文化传统。看看城市中如今随处可见的大广场、绿草坪、玻璃幕墙,这种盲目西化凸显的是规划者、设计师们对现代化认知的偏颇。

  其实,我们的传统城市理念至今有许多可取之处。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这四个字仍然应该作为现代城建追求的最高境界。

  城市建设要植根历史,同时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我对我所居城市的交通问题倍感头疼。马路由两车道变成了三车道、四车道、五车道,依旧经常堵得很。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公交系统规划的不科学,定是其中之一。政府强调低碳环保,鼓励公交出行,但我发现,公交车站点和公交自行车点之间不配套,而马路拓宽后截断了行人道路,行走常常需要绕远路,同样很不方便。而正是这些不方便,使得人们依然选择开车出行,马路自然就越来越堵了。这就像人的血管,如果毛细血管堵塞了,主动脉肯定畅通不了。

  在城市管理的技术层面上,近年来提倡“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来设计城市未来蓝图,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好的方式。书中强调了构建信息化城市的必要性,并以“国王十字车站”为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作出的科学设计,最终既保全了老车站,又充分考虑了周围的自然生态,并方便附近居民出行。书中还提出了“摄影城市主义”,即从空中和地面同时入手,规划城市;还提出了“以空间布局图示对城市建设进行‘有序的推动’”的理念。总之,书中这些文章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城市发展是动态的过程。每个国家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历史,运用现代的科技成果,参考其他国家、其他城市的经验与教训,创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城市发展之路。

  如转载,请联系本人,联系方式见豆瓣主页。

  《城市概论》读后感(四):笔记:当代城市的经济基础

  阿什·阿明,“当代城市的经济基础”,《城市概论》,[英]加里·布里奇,索菲·沃森编,陈剑锋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年,第122-138页。

  该书英文版在2000年出版,“二十多年以来,大规模制造业逐渐从西方大城市消失”(123页)。这句话里边限定词太多,“大规模”“西方”,“大”城市,“逐渐”,因而必须非常谨慎地理解。不过,的确,在中国的城市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城市中许多工业区被废弃,许多工厂被改作他用。”所以还是大致顺着作者的思路走了。

  “服务业成长为城市经济活动的核心”,作者总结服务业的类型:

  1.购物、旅游、娱乐

  2.银行、保险、会计

  3.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福利事业

  这三种服务业的地理分布非常不同。一般而言,银行等金融业倾向于高度集聚,“跨国公司的总部与研发部门被吸引到中央商务区,那里可以为其提供专门化的技术与服务”。而教育等机构一般会平均地分散,购物等工作则介于两者之间。

  在这些服务业之外,城市还有其他三项传统经济活动:

  1.市场与商业中心。这可以是实体性的市场,例如中国城市中常见的农产品市场、人才交易市场、服装市场、建材市场、花鸟市场、钢材市场。也可以是广交会、车展等展会类的市场。

  2.生产食品、家具、衣服等传统产品的小规模制造业。这种小规模的制造业以及改造后的工厂,据说会吸引知识密集型或创新密集型的经济部门与经济活动。(798艺术区、深圳的硬件创新区)

  3.非正式经济。中国城市中这部分也非常大,黑车、AIRBNB、流动摊贩、电话诈骗等等。

  看来作者是认为,这种新的经济结构,意味着西方城市正在失去优势,“对有些观察者来说,城市去工业化、资本跨国流动、城市贫困与社会纷争加剧等现象证明了城市是经济衰退的象征”(124页)。曾经,西方城市、或英国城市,的突出优势,是其他国家难以竞争的高效率的创新的制造业。失去这种大规模制造业之后,其他的经济部门就并不比非西方的城市有太多优势了。所以这的确是一种相对衰落。又由于资本全球流动,所以那个高收入的金融部门(考虑到伦敦金融城对英国的重要性),也会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作者的第二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修正。

  前一部分刻画(西方)城市的衰落,这一部分刻画西方城市的优势。的确,从人均GDP 看,说西方城市的衰落是无稽之谈。

  作者引用波特的论文,提到中心城区的四项独特优势。作者认为,“城市为竞争优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源——过去优势是靠近市场及各种生产要素,而现在则是集聚经济所带来的效应”(125)。这种集聚效应,似乎促使城市领导者和规划者,将城市视为增长机器。“可以进一步建议他们动用聚集起来的资产,以商业运作的方式管理城市,从而增强城市竞争力”。(125)

  波特之外,信息时代的四种变化“似乎”使城市获得了特殊地位:1.服务业布局在城市(而工业转移到郊区和其他国家);2.新兴的专业人士和管理阶层更愿意居住在“吸引人”的城市。3.创意与创新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因素。等等。“如此看来,知识产业、专业及商业服务部门逐渐主导了城市经济”。

  这些部门的主导,体现为 CBD 在城市中的突出地位。作者引用萨森(Sassen)等人,谈到,“在新兴的信息时代,人员、商品、信息的国际流动个十分活跃,全球都在构建商业、机构网络,这种情况下,中央商务区成了协调、管理的基地与中心”(127)。

  某些城市成为全球网络中信息交换与沟通的枢纽,帮助国际精英维持全球网络的运转(127)。因此,城市的集聚效应,被简化为国际精英们的集聚优势。

  但是,即使在伦敦与上海这样的“国际城市”中,CBD区域的规模仍然不大,而雇佣的人数也不会占到绝对优势。城市中的的大部分人与大部分经济活动,都不在此理论的考虑之内。

  第三部分。上一部分遗留的问题是,“世界城市”中的国际精英,与其他部分如何互动。而非“世界城市”的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城市,其活力又从何而来。第三部分冠以“关系资产”的标题,处理上述问题。

  施托普尔考虑了那些非“世界城市”的大城市(例如武汉),指出跨国公司对此类城市的投资,也是为了利用当地的关系网络。

  作者继而讨论了 Granovetter 的弱关系网络理论。

  这种理论似乎未能考虑到演变和进化,还是以比较静态、孤立的方式考虑城市中的人。因而作者接下来考虑了“反身性”,各主体的互动,“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获取、学习与适应的潜能”。作者谈到了“正式知识与隐形知识的结合”(131)。“城市可能是隐形知识的丰富源泉”。作者对认知的讨论最终走向了对多样性的认可,“多元的合理性是城市的经济优势”(131)

  作者最后结合社会资本和社会经济讨论了非正式的、非营利的经济活动。这是我全文唯一跟不上逻辑的部分。

  这篇论文的迷人之处,或令人迷惑之处在于,不断地在城市的物质层面(CBD的建筑)和行动者的认知层面之间转换,揭示了很多令人瞩目的现象,但对这两个丰富层面却并没有做广泛、充分的说明。而本文的题目或许也体现了这种困惑之处,“经济基础”只是一个隐喻,当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个隐喻用于城市的时候,会发现这种“基础”特别的难以寻觅。

  《城市概论》读后感(五):城市如何建构我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却往往对城市缺乏足够的认识。英国著名城市理论学家加里•布里奇和索菲•沃森主编的《城市概论》,可以开启我们对城市的深度认识。在这部厚厚的大书里,来自世界各大名校的学者纵情畅谈,结集了目前国际上城市文明的众多经验与城市理论的最新成果。

  城市里充斥着各种欲望。城市是梦,令人痴迷,充满幻想、回忆和机遇,虽然这种机遇通常很难把握得住。城市有时是令人焦虑和畏惧的地方。就像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安东尼•维德勒说的,城市是一个神秘怪异的地方,或者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理查德•桑内特的眼里,现代城市反映了对自我身份暴露的巨大焦虑,城市在建构自我,而不是保护我们的内在自我免受来自社会交往和差异的威胁。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迈克尔•基思说,在本雅明的城市生活叙事里,城市是一个让人无法一语道明的地方,它有时显现诱惑力,有时具有威胁性。读过《柏林纪事》的人,都会被逝水流年的童年记忆打动,那是文学作品奇妙的投射和补偿。而《单行道》,更是以“都市游荡者”的形象质疑城市。本雅明近年来受到城市学家的普遍关注,他的身形话语不时出现在《城市概论》里,此外还有卡尔维诺、阿伦特、弗洛伊德、哈贝马斯等,他们是大多数人的喉舌,向看得见的城市和看不见的城市表达我们的意见。

  城市是复杂的、多样化的。《城市概论》列举了很多样本,那不勒斯、伦敦、纽约、墨尔本、曼谷、哈瓦那、新加坡、日惹……它们散落在世界的各处,凸现了某种类型城市的基本面貌,如果用一条红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全貌依稀可辨。城市的日常空间可以构建公共领域。这一点,其实我们早就在简•雅各布斯的经典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体会过了。雅各布斯说,人的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产生于一个范围确定的街坊、狭窄热闹的和有多种功能的街道。

  马路越来越宽,生活越来越窄。我们似乎背离了初衷,遗忘了生活的本质,街道被车辆占领,或许昭示的是人类为外物所役使。很多中国城市热衷于建造中央商务区,争相在楼层高度上夸耀能力,却往往不去考虑这些过于庞大怪异的建筑物对城市的消化吸纳能力。曾几何时,纽约时代广场是世界性的艺术文化中心,但当它被迪斯尼化、被福特化之后,人们开始哀悼“时代广场已死”。曼谷是另外一种情况。悉尼麦考瑞大学教授安妮特•汉密尔顿评价它“美妙而糟糕”。曼谷每天都在拆迁和重建自身,但它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一面是贫困的无家可归的人们流浪街头,一面是未竣工的无法居住的烂尾楼。曼谷告诉我们,徒有热情冲动而不具备长远思考的后果,对于我们的城市会造成怎样的伤害。

  在城市管理的技术层面上,近年来提倡“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来设计城市未来蓝图,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好的方式。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鲍勃•卡特罗尔在书中强调了构建信息化城市的必要性。他通过信息技术,对国王十字车站进行了评估,四种方案分析后得出的最终定案,既维护了老车站的悠久历史,又考虑了周围的自然生态,且对附近居民的出行也很方便。安东尼•维德勒倡导“摄影城市主义”,从空中和地面规划城市。帕奇•希利以空间布局图示对城市建设进行“有序的推动”。可以说,这些文章为我们展现了科技生产力的奇妙效果,为我们的城市思路提供了技术支持。

  《城市概论》多次出现“二元城市”这个名词,主要用来标示和城市有关的贫富悬殊现象。少数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贫困地区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穷,少数人收入飙升,社会底层人口却很难向上流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弗兰•通金斯等人对失业人口、贫民窟、街头流浪儿童等问题表达了关注,甚至与政党选举、政府工作挂钩,呼吁社会正义,强调这是城市政策发展的中心。这是《城市概论》一书的最可贵之处,它不仅关注城市及其发展本身,更体现公民意志和学者良心。

  转载、约稿请联系本人,具体见豆瓣主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