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读中国画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读中国画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6 12:42: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读中国画的读后感10篇

  《如何读中国画》是一本由(美) 何慕文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读中国画》读后感(一):品与读:尝试与作者聊天

  第一次接触艺术类书籍吧,完全小白的看了一本关于中国画作的书。

  读罢后第一感觉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华夏儿女,高兴甚至骄傲;沧海一粟,学识太浅,无脸自称中国人。

  从来没有理解原来画中能体现出如此之多的精髓。

  我大致从自己的理解上梳理出了一个看中国画的流程:

  1、读形品神:国画注重神形兼备,欲初窥门径,试着感受作者,必须细细品读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的精神、生命力与灵性。

  2、感受诗文、书法、画作,品读题跋诗文与字体:体现了作者的性格、修为与崇尚的生活方式,讲求动态与平衡之美,与书画呼应;

  3、了解时代与背景:借书画反映礼教制度、交友离散、德政、统治、仕途志向、改朝换代、品性信念等。

  4、观看顺序:由大到小、由

  5、感知借物抒情:古人多迂回间接的表达情感,会用色彩、借古喻今(共鸣)、借物抒情(龙、马、松、石、山、鹰、竹、花、龙、草、房屋、云雾、人物,重点感受神态)、借时光季节与时辰向友人、向自己、向对手发泄;

  6、感受场景:

  (1)山水画:造化宏深,可行、可居、可游;随行入境;感受纹路与肌理,体现出动态、有力与立体感;山水寄情,从三远构图(平远、高远、深远);体现自然之理,景物的一年内不同季节和一天内不同时间的细微差别体现心境。

  (2)动物画:眼神的交融、形态的体现、位置的铺排、情绪的对比都能体现画作的思想;

  (3)人景:感官世界至无限的意识空间延伸,体现出人景呼应、对比与融合,感受人物的神态、衣着、周边人对比,和景物的关系。

  7、感受风格、细节与笔法:粗简豪放还是细致入微,行云流水还是铁线描,具象还是抽象,极致工细还是大道至简;武者的锐挺劲力还是诗人的温和儒雅。

  8、找到画眼:从何视角观察,从何顺序品读;

  9、感受布局:空间、景深、阴阳平衡、动静、现实与虚幻等布局,体现出画意;大景与小景(中心在什么环境下);

  最后反思并与作者交流,进而感受到作者的内心。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细细品味,美妙与真诚。

  《如何读中国画》读后感(二):读画品茶

  喝点小酒,微醺时分看一本喜欢的书,这大概是人生至大的享受了。四年前入西方艺术史的大坑,一直以为浓烈的色彩和精准的构图才是我的菜,直到这次看到这本书,突然被中国书画打动。原来timing才是魔法师。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关于如何读中国画,大概看画如品茶,急不得,耐下性子,加以比较,方能得其三昧。

  之前买过很多艺术书,对于一本艺术类书而言,除了要言之有物,更要图文并茂,看到精彩评论时能实时看到画作,那种满足感是难以形容的。但市面上很多艺术书虽然用了铜版纸,但在色彩还原度方面多少会有欠缺,也有买过中国艺术史方面的书,如果以为中国画多为墨色,印刷还原更方便,那真是大谬。愈是墨色,愈对印刷要求高。此书甚好,有图有真相,细节再现方面做得非常好,与文字相映成趣,值得推荐。

  至于内容,这不是一部史书,作者只是选取了若干馆藏作品加以详细分析,也许更多的是希望以点带面,传达一种欣赏中国书画的方式。内容不算太多,看完以后意犹未尽,

  《如何读中国画》读后感(三):随感

  1. 印刷质量并没有豆瓣里的大多数说的那样好,只是一般质量的一本,多看一些画册就可以做出更客观的评判了;

  2. 文字很少,主观臆断挺多,如夏永的黄楼图的超小题字预示着宋的即将亡国及倪瓒的书体是对赵体有意的排斥;

  3. 有几幅大画,没有全幅照片,可惜不能窥全貌,如石涛十六罗汉图和黄庭坚草书长卷廉颇蔺相如传;

  4. 有些画选的品味一般,如八大的鹰和吴镇的舟钓;

  5. 偶有错误之处,如龚贤山水册页所题“唯恐有画,是谓能画” 貌似“悔恐吾画,是谓能画“,亦或是”惟恐吾画”,另,宋徽宗竹禽图,高居翰在2013年写的《图说中国绘画史》的“致新读者“”中已提出这幅恐为张大千伪作;

  6. 整体看这是一本小入门的书而已,定价50以内才能够得上所谓的高性价比

  惊喜的地方是王振鹏的铁线描和石涛的十六罗汉着实很精彩;龚贤册页和吴历消夏图,对这二位有了新的认知;钱选的观鹅,梁楷的泽畔,赵梦坚的水仙,都很精彩;该书友较多的细节图,灵飞经的细节图看到尽是不如意处,但愿智永的真书千字文能更禁得住考验,真迹和印刷品的区别,在书法上体现的尤其明显,个人感觉是印刷品在制作过程中对像素的处理使然,真迹往往更纤细无力(或者这就是笔意吧);陈洪绶的画一直不喜,这册里选的几幅更夯实了这一看法,但书作者的小标题居然是“神乎其技”,如果说我对董其昌的作品看法随着见识的深入有所改善的话,对陈洪绶的观点目前还是没有改变。

  既然是随感,就多说几句。午门的青绿山水,除了千里江山图精彩绝伦外,其它也是只有几张宋画可看;游春图显然随着断代发生了变化,重要性也随着减弱;清任熊的十万图册在装饰画方面也印象突出,从中可以看出后人也不只是一味的在崇古。由于到的晚,所以开始被拦在门外,死缠烂打的混上楼;二千四百个千里江山号也早没了,又只能使用姿色勾引保安才又偷偷给了一张号;故宫的人情味可见一斑。赵孟頫特展第一部分展品都非常精彩,不能一一详述,进门第一件的唐写经长卷就惊呆了,人头济济不时有老师讲解可以蹭听,知识点满满,可惜时间太少,小有遗憾;赵不愧为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画比字更强。

  去故宫前,终于开始看久购的高居翰的各册,开卷有益;五年前上博买的《翰墨聚珍》三册,尽是难得的精品,印制亦甚精良;半夜把刚进的两方大印盖上,犹如锻炼身体般吃力;爱宋,湖田的小件也进了几件。。。

  晨起秋风,趁眼神尚可,拉拉杂杂,于唐家湾家中,是为杂记耳。

  《如何读中国画》读后感(四):画册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一)选择引进这样一本画册的出发点是非常朴素的——就像彭总的“一分试验田”,我想试试看一本画册应该定多少价。

  近年来有不少海外的精品画册引进出版,不过他们的定价也超出了读者的期待。从豆瓣的评论也能看得出来读者的愤怒,比如:

  这些让我这样一个从未编辑过大画册的编辑充满了好奇,一本画册应该怎样才能印好呢,它的成本应该是多少呢,定价应该怎样才算合理呢?

  我选择何慕文的《如何读中国画》做试验,一是因为这个书分量适中,方便比较和计算;二是因为部分画卷来中国展出过,亲眼见过,对颜色较有把握。

  经过两年的辛苦,终于印出来了。对上面提到的几本书,当然多了一些了解之同情。最后算下来,领导说还是应该定100+,我拼着挨一顿骂把定价压到了两位数。想到这是一本几十块钱的精美画册,作为一个穷编辑还是非常自豪的~

  (二)How to Read Chinese Paintings的英文原版印刷质量相当好,图片是大都会自己的好图,用纸也是一流的。我按照作者方指定的进口纸,个别图片调整了饱和度。与英文原版主要的差别是装订方式,原版是平装,中译本改成软精装(当然增加了成本),这样每一页都可以掰开了摊平了看。翻开平平整整的每一页,就好像在欣赏一本册页,让人觉得这种改变真的是有意义的。

  (三)这本书没有它的名字说的那么平易近人,要读懂这本书和这些画,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如果有一个中国书画史的基本知识,再来看这些说明文字,会发现它刚好比基本知识多一点点,将基本知识延伸展开,并具体到这件作品。那些精致的点评散落于画幅的各个角落,带着读者了解画的内容,欣赏线条和色彩,体味笔墨间渗透的情感,让你觉得,这是自己家的画廊。

  画册的内容可以说是2008年大都会“杰作的解析”展图录,这些优雅而充实的文字,是当年何慕文为展件写的说明。我们常常在国内故宫、上博、辽博的展厅里,看到书画作品的说明牌,这些有的只有长宽高等几个字,有的则如隔靴搔痒。观众能不能独立地理解这样一个展览,这应该是写说明牌的人最关心的事情。我想,这本书,算是做到了吧。

  (四)大都会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个把自己收藏书画的高清图片在网上免费公开的大馆。赶上该馆亚洲部百年华诞,现在在办中国书画精品特展,推出这样一本书,也算是对大都会的致敬和祝福。这本书里没有什么稀有的图片,没有太高深独到的见解,并不指望它能畅销。它只是一个几十块钱的画册,像八大山人笔下的鹰一样,傲然独立于定价几百几千块钱的画册中。

  《如何读中国画》读后感(五):论画当以目见者为准——由《如何读中国画》引发的思考

  论画当以目见者为准——由《如何读中国画》引发的思考

  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对于中国画,无论是研究绘画史的学者还是兴趣浓厚的爱好者,初始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读中国画?在北京故宫的武英殿、上海博物馆的绘画馆,抑或美国大都会的中国馆,中国古画在精心布置的射灯下,像一个个活力四射的生命体,而观者却苦于找不到与它们交流的途径。面对一幅古画时所感受的困惑和沮丧,有点像是单相思,心向往之,却不知如何与之共鸣。尤其身在博物馆时,古画真迹就在对面的时候,这一点感触愈发强烈。这时候我们就特别想知道,如何读中国画?

  究竟该如何看中国绘画呢?这简单的一问,包含着太多的复杂性。“如何”,意味着有一个标准方法。但什么才是标准方法?又由谁制定呢?北宋米芾说,有两类人:其一是“鉴赏家”;其二是“好事者”。在今天,大致可以对应绘画研究的专家和有兴趣但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观众。前者以此为业,后者以此娱乐。然而,他们都是“观众”,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作为观众,大家都已经离开这些古画成百上千年,都需要从头开始——从眼睛开始。无论是谁,都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画面,在观察画面各种视觉组成部分的基础上,理解形式要素组合在一起的视觉逻辑,进而体会画面要表达的意图。简言之,就是去看画面是怎么画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些东西,以及为什么这么画。也许职业观众最后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察写成了论文发表,而普通观众则更在乎得到视觉的愉悦。

  古代的画家们在画画时,尽管会考虑到具体的观者,但不会只限于某些观者。画家既不能也不想去控制画作的观看过程,而是通过精心构思的视觉图像去引导观者。尽管在中国古代确实有不少社会精英——通常是受过高深儒家教育的文人,努力想掌握欣赏绘画的话语权,实际上他们也确实成功了,但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绘画是一个民主而开放的领域,人人都有眼睛,不是吗?并不只有一种欣赏方法,也没有一种欣赏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只不过,那些多样的声音在历史中很少有机会发言。晚明文人谢肇淛曾有一段议论,看起来是为宦官和女性这两种被排斥在儒家社会主流人群之外的观者的看画方式进行辩护,实际上是对占统治地位的文人精英式的鉴赏观进行批评:“宦官妇女,每见人画,辄问甚么故事。谈者往往笑之。不知自唐以前,名画未有无故事者。”接下来他甚至抨击了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六法”。他说:“古人言画,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写形;四曰随类傅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模移写。此数者何尝一语道得画中三昧?不过谓绘人物、花鸟者道耳,若以古人之法而概施于今,何啻枘凿。”

  每个时代的人,都试图制定艺术品的欣赏标准,绘画是一个争夺异常激烈的领域。5世纪有谢赫《画品》,9世纪有张彦远《历代名画记》,11世纪有刘道醇《圣朝名画评》,12世纪有《宣和画谱》,14世纪有汤垕《画鉴》,17世纪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大都会的藏品中,最重要的一幅是传为唐代韩幹画的《照夜白图》。上面据说还有张彦远、米芾的题记。面对这幅画,我们应该用谁的标准?是唐代的张彦远,还是北宋的《宣和画谱》,或是元代汤垕,抑或晚明的董其昌?用张彦远的标准,我们便要相信韩幹画的马全都是帝王贵族豢养的真马。他画得十分逼真,因此能够通灵,甚至连鬼都来求他画马。画中马是唐玄宗喜爱的马“照夜白”的真实写照。唐玄宗喜欢多肉的大马,叫作“沛艾马”,产自西域,身子很大,骑在上面很稳,就像坐在床榻上一样。用《宣和画谱》的标准,我们需要相信韩幹画的马能够瞬间变成真马,他笔下任何一点瑕疵,比如马蹄缺了一点墨线,都会造成真马的先天缺陷,连最好的兽医也无法医治,只能由画家本人改动画稿。他画的马之所以很肥,并非因为皇帝的御马就长成这样,而是因为前代的画马都强调筋骨,韩幹偏偏想独出新意,所以刻意夸张。用汤垕的标准,我们则要相信韩幹画马绝非模仿现实的马,他根本不追求形似,而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征。最后,在董其昌的标准里,韩幹的马是无须任何评价的无价之宝。

  我们该依照谁的标准?其实无一可依。绘画鉴赏的标准,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奠定下来的,一旦历史变迁、文化环境变化,欣赏绘画的方式就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本无所谓标准的方法,每个普通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很难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公共的感受和理解。作为观者,我们需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诚然,古画包含有复杂的历史讯息,然而历史讯息并非古画被创作出来的根本目的。欣赏艺术品的最高境界,是将个人的独特感受与对艺术品的历史解读融会贯通。

  借用董其昌的话,“论画当以目见者为准”。如何读中国画,最重要的是培养一双能够主动睁开观看的眼睛。这双眼睛最重要的特质,是不放过画面上任何一处视觉形象,并通过眼睛的观察,来引导自己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追问。虽然我们都有双眼,但面对一幅古画时,不见得这双眼睛就是自己的。往往自己的眼睛属于曾读过的一些画家故事,或是听过的一些相关传闻。这些信息当然在看画时十分重要,但是它们很难立即就和眼睛所看到的画面形成关联。我们观看古画时获得的享受,很大程度上来自我们通过眼睛得到的视觉愉悦。

  《如何读中国画》这本书,不可能也无意于为它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它所做的,其实就是带领大家去展厅中认真地看一个展览,一个由36件中国历代绘画组成的展览。它用简洁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督促我们:睁开双眼,赏鉴艺术。

  【光明日报·光明阅读·书林】2016-3-2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