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迷走·神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迷走·神经读后感10篇

2018-08-22 04:1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迷走·神经读后感10篇

  《迷走·神经》是一本由btr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3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迷走·神经》读后感(一):btr·变态

  看btr新书《迷走·神经》里的第一篇《掉落的字》,我暗自欣喜文章里的“她”不就是btr自己吗?这篇故事不就是绝佳的写这篇书评出发点吗?

  来看看btr是怎么写自己的。一个夜晚,“她”听到了书架上一排排书里的文字掉落的声音。起初“她”不知所措,然后“她”决定自娱自乐:“她把一些方方正正的字挑了出来,当积木玩。她把那些文字积木越堆越高,只为了体验倒塌瞬间的快感。”这是名副其实的文字游戏啊!“她”把整篇的文字挑出来做成文字锅巴,把零碎的、有粘性的字装进小碗,然后加上芝士,放进烤箱,做成芝士烤字。

  实在有趣了。在btr的笔下,那些我们见惯了的汉字,看到第一眼就立刻在大脑反应出它背后所赋予的意义的汉字,完全跳脱出了人类语言为它们所设置的咒。它们每一个都是单独的、剥离了现实意义的个体。就像“人”,它没有字典里在“人”之后解释的每一条意思,而仅仅是一个“人”。

  tr在这本专栏集里,尽情地玩着这样的文字游戏。《爱情故事》里,“他”和“她”在故事策划讲述中相爱了。因为第二段末尾的一个回车,“他”和“她”不得不从温暖的床上,滑入了冰冷的第三段。随后,在第四段,“他”和“她”开始了词和词之间的打架。结果是,在第五段,“她”决定离开这个故事,去往另外一个。在这里,“她”既是字面意义上所代表的那个女子,又是一个活生生女人

  《杀手》里,在酒吧讲故事的男人将网络程序员的“他”命名为“杀手”,他无法辩驳,因为男人是故事的讲述者,“他”是男人创作人物,而这个创造并非生理上的“创造”,而仅仅是在修辞意义上的。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这或许是因为btr并非中文系专业出身。他没有囿于文字本身,而是逃脱出来玩弄着文字。但又不仅仅如此简单。这种有趣的跳脱,也发生了其他故事里,发生他对这个世界不同观察、不一样视角里。

  《影子》里,一个影子决定背叛它的主人,离开,独自行走在这个城市。这个影子渐渐觉得它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他”了,甚至想要邀请它的主人做它的影子。而主人还浑然不觉自己掉了影子。这多像是在说那些脱离了原本意义、掉落下来的文字啊,意义就是文字的影子。

  还有那个喜欢吃60W蘑菇状磨砂灯泡的人,那个将“视网膜感知的其实是大家通常说的蓝色,但我却把这种感觉——如同大家一样——称为绿色”,那个朝九晚五在新乐路上不停从这边到那边,再从那边到这边的人……太多这样奇奇怪怪、有趣的人和故事了。

  到今年,和btr认识正正好好10年。看着他从一个需要按时上班的财务变成如今自由文学编辑,应该是他所理想生活状态熟悉他的人都习惯于他背着摄影包(现在多数时间是iPhone手机吧)的形象,穿梭在上海的街巷里弄,对着一堵墙、一个破旧沙发椅、一辆自行车咔嚓一下,留下城市各个不为人关注、被忽略的角落的瞬间记录。这是他在文字之外的形象,正暗合了新书书名里“迷走”这一部分

  “神经”是另外一部分的btr。对于btr这个奇怪的笔名,很多人有不同的解读,变态人、鼻涕啊……似乎不管怎么解释,这个笔名都符合他的个性和气质。总之,就是奇怪而有趣。当然在酒醉之后,btr变得更加像btr了。稍稍喝多了,他会控制不住地大笑,这是他即将醉的表现。等到真的醉了,他会在地上打滚。

  最震惊的一次是,朋友们一起在唱K,点了烤羊肉串,可是迟迟没有端上来。已经微醺的btr突然不停地叫着:“我的烤羊肉串呢,怎么还不上来?”酒越喝越多,羊肉串还是没有出现。于是,btr无辜可怜地哭了起来,哭得那么伤心,那么难过,像个被抢走了心爱玩具孩子一一样。等到羊肉串终于来的时候,当然都哄给了他,让他一个人躲在KTV的角落里,幸福地吃着,一根接着一根……

  真是个变态人啊!

  《迷走·神经》读后感(二):想象力放松的好读物~~

  tr和比目鱼是我喜欢的两位博主,而我也很容易将他们混淆起来。后来我发现混淆的源头是比目鱼的一篇小博文《btr》(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98257174.shtml)

  忘记怎么发现btr的博客了,当时就看他的一些书评,然后买书回来,发现几乎本本都对口味,很是欣喜。后来在读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时候,发现译者名叫btr,我还很惊讶地告诉朋友:“好奇怪,最近跟的一个博客也是btr的,好巧!”

  愚昧的我当时还是没把二者统一起来。。。

  如今读了btr自己写的小说集,果然和他推荐的书一样,对头~~

  《迷走》是btr的画,说实话,不咋滴~~

  《神经》是他的小说。

  可以说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小故事,擦着真实世界边缘。故事很悬,一半在我们这边的庸常世界,一半在另一个反地球引力奇异世界。

  每个故事都简洁纯粹,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点子文学”,你可以很轻易地发现作者动笔的初衷

  这些初衷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故而不要追寻他们的意义了,一问意义,一来肯定是读不懂,二来就杀掉了故事。

  从封皮上得知btr是1974年生人,那今年也已经近40岁了。40岁的大叔还能写出这样充满弹性调皮故事,实在不容易!是个好榜样~~

  稍嫌不足的也许就是文学性不足。每个故事都像是一段长微博,笔法比较粗线条,多数人物给人的感觉就像住在实验室玻璃箱里面的红眼睛白鼠虚构地正像虚构的一样,太干净了。。。

  【题外话】就文学性和创意而言,我看过的一些友邻的作品可能已经达到了btr这部作品的高度,甚至是超过了。那么为啥不出版呢?

  有时候,我想,如果想出版,不如先做做某些杂志或者出版社的编辑,这是一条捷径~~圈子也许比作品更关键。。。

  《迷走·神经》读后感(三):約翰藍儂與黑騎士的文字冒險 ─ 一篇「未完成」書評

  正经开始读btr的新书那是个晴好的星期天中午,同时电台里正播放着约翰蓝侬的: "...l see the wind,I see the trees/ Everything is clear in my heart./ I see the clouds,I see the sky/ Everything is clear in our world..." 第一小节唱完的时候,像电路图上电源闭合灯泡接通一样,理所应当地从书堆里抽出<迷走.神经>来。

  刚才说"正经开始"是从第一篇故事开始的意思,因为此前一直维持着随机翻看一篇作为睡前读物的习惯,结果那些故事就像掉入梦的深处似的一去不复返。于是就正经从第一篇看起,也许会不太容易掉入梦境,但我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第一篇是<掉落的字>:"她看见书架上书里的文字正渐次掉落下来。"起初我以为这只是btr式惯有的说笑方式,可是后来,"她"把那些掉落的文字有的用来搭积木、有的做成锅巴、零碎的拼凑起来制成风味小食、剩下的则放入冷冻柜待用...... 这时候我如梦初醒,抑或像"她"一样已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 ── 我们有时候一旁歆享文字阅读像搭积木一样所带来畅快感受,一旁发觉有些文字却像"徒有虚名的锅巴一样只会让我们发现几颗摇摇欲坠的牙",而假设把一些看似无关却有趣的文字拼凑,说不定可以制出不一样的风味,于是剩下那些枯燥乏味的就暂且把它们封存起来丢进雪柜比较好似的...... 最后,那些经过"芝士燻烤"、风味有趣的点点滴滴,就成了btr另造的一个世界,你也许会觉得那是个"神经"的世界,却没法否认它的丰饶有趣,甚至大部份还寓意深刻,于是,在晴好的星期天中午"吃着"这些富有粘性、闪着灵光的字,"神经"不免要"迷走"起来了。

  《迷走·神经》读后感(四):这个世界太糟,我们不如另造一个

  2016年6月10号国风动漫音乐会累了想歇歇脚。先锋书店五号山店位于广州路173,原址是一个旧车库,和友人去内部歇了脚。并随大流逛了一会儿,在一个书架上看到了一本颜色很艳的书,不要说我看脸,实在是在一色儿严肃正经的书群里,它实在比较突出

  除却这个原因,书名也是挺吸引我的,

  我是医学生

  ▼

  tr绘著的《迷走·神经》,别名这个世界太糟,我们不如另造一个。

  献给城市迷走症患者

  《迷走·神经》读后感(五):神-经-病!

  有一天,我在工厂车间盘点十字轴时遇见单位37岁还在单身行政总监,于是捡起一块卷成螺旋状的铁皮碎屑递给她:“如果拿着这个对着阳光成45度角观察10分钟,就能看见人生的真谛。”

  上班无聊的时候,我会突然无聊的打开OA,给新来的同事发一条即时信息:“活着真好” ,然后中午在食堂餐桌上当成笑话讲给同事听,同时假装异常冷静

  春天刚转暖的时候我总爱穿一件红色毛衣搭配黄色的NOKIA Asha501,然后一遍遍向朋友同事用很认真语气玩笑说:“我应该买一个绿色的包,才能配得起我这身优雅装扮。”

  算了这个不算,这明明就是娘炮的表现。

  总是在发呆时想到一个超级好笑的笑话突然没忍住喷了出来,然后假装擤鼻涕。

  还有一些无法用文字描述清楚的自认为很欢乐的神经行为,好像只有靠这些我才能凑活着捱过每天重复无聊的工作,越是繁忙,神经发生率就越高,周围到处都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和沉迷于自己世界的发呆人群,那些匆匆行走的人要么是急着变成老年痴呆,要么急着建造属于自己的发呆世界,而我,以上两者都不是,唯一时间刻度此时的我正急着写这篇稿子贴在豆瓣的评论区里。

  就像是贯穿城市的wifi信号,我可以听见数百万不同音色的笑声,然后突然被财务总监的电话打断:“把上个月的费用明细账给我”。我默默的吐槽:shit。

  《迷走·神经》读后感(六):神经也要坦荡

  这是一本短篇故事集,装满了大都市里的各种神思妙想。熙攘穿梭的人潮中,来不及更不敢做擦身而过的罗曼蒂克幻想,那是电影里才会有童话桥段,能有《迷失东京》里老男人和小女人寂寞的偶遇陪伴也算是造化了。可惜,这一切现实里从不曾发生。这个世界太糟,好在还有btr一类的文艺青年代表还占着阵线,告诉我们发呆、走神、恍惚幻觉,这些转瞬即逝的“神经”实属珍贵,得抓着它,别让它被所谓理智所谓现实的“超我”给埋到冰山地下了,早晚一天得爆发了。神经,也给我坦荡荡地走起!

  你看,如果有一天发现在书房地板上落满了黑压压的字,怎么办?现实中第一反应是“我神经了!那是不可能的!”有没有想过书里掉出来的字还可以当积木玩,还可以做文字锅巴,芝士烤字。某天醒来,你突然获得了一种语言的超能力或者世界变成重影了,你会怎么办?到底哪是幻想哪是现实?爱睡懒觉上班族,要是真把睡觉变成一种职业,那可爽死了!一周5天,每天8小时,准点睡觉上班,准点醒来下班。这些可都在89个短篇里奇迹地发生了。还真别以为在现实中不会发生,微博上不就有人长篇论述争论关于吃灯泡的真假嘛!

  89则传奇,24张btr的亲手涂鸦,有“一种来自思绪褶皱里的窸窸窣窣,一种来自幻觉旮旯里的唧唧歪歪(黄集伟语)”,可看完竟有些泛酸。这些巧遇、走神和恍惚的瞬间之后,人是该有多孤独,像不像《东邪西毒》里那些自说自话的侠客,以为喝下了“醉生梦死”就能逃避忘记一切,然后就能快乐了?故事里的主人公自言自语,发着没人懂的白日梦。在地铁里接近城市核心的女人,在酒吧里内心嘀咕的女人,在电梯里揣测假设“电梯女孩”的男人,对“东坡肉”这几个字过敏昏倒的男人,坐在对面辨别世界颜色的男女,都在各自的国度里自说自话。在《瞬间》里,主人公说:“我必须思考。在我轻率地赋予一个人生命的同时我必须思考。即使是一个虚构的人,他也将逃离我,他会站在文字背后,露出一张我期待中的脸,然后转身便逃。他将避开我设计线路,对身边众人的规劝充耳不闻,做出人意料或惊心动魄的事。他唯一的焦虑,是我对这一切了如指掌。”连词语都有自己的心思,段落都在彼此厮杀中逃离,何况是人。

  我们都“在一种限制内生活,然后又不确切地知道限制究竟是什么,其实正是我们这代人的处境”,然而“到达和离开。拥挤和孤独。碰巧和错过。流俗和传奇。生活无非就是这些。”可一定有些小亮光在你我的脑海中浮现过,只是在那一刹那,有个叫“理性”的声音站出来,大喊:“你神经了!”一个哆嗦,摇头低语了声“傻了吧”,于是回复“理智”,这是你我生活的常态,谁也逃脱不了。其实,如果犯病了也无需恐慌,既然非要如此,那就让我们在伴随这欢的轻逸,城的厚重,在寻找乌托邦的路上继续醉生梦死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