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愁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乡愁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30 04:4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愁经典读后感10篇

  《乡愁》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页数:21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乡愁》读后感(一):漂流半生,戛然而止

  这本书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娓娓道来节奏,却在结尾处骤然崩塌了。前一秒我们的男主角兴高采烈憧憬着重返意大利的生活,后一秒就决定舍弃“世俗幸福”在老家生根。

  起初我觉得遗憾,认为男主不应该就这样放弃写作,归隐故乡。但是重读之后,发现这个结局并不突然,佩特的很多自白都表明,他最依赖的、内心深处感情寄托一直都是故乡。他回到故乡不是因为爱情挫折,也不是因为友人的逝去,只是因为对故乡本能依恋。书的题目译为“乡愁”极妙,这本书讲的就是乡愁,里面穿插的爱情、友情经历不过是表面上的点缀。佩特在失恋时会想到故乡,在朋友去世、事业受挫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故乡。故乡大约就是和书里的“云”一样存在,即使佩特和父亲关系并不太好,即使他有足够才华文学界占据一席之地,都改变不了他在家乡舒适自在感受,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也许人的一生,无论见过多纸醉金迷,无论得到怎样的声名成就,都会对从小长大的地方有一种特殊情结吧。

  我们这一代,自诩为了理想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荡的人也有很多,说是背井离乡也不为过。然而每到孤独彷徨不知所措之时,只想回到家里那几间简陋小屋,抱着父母大哭一场,全然忘记了在家的时候经常嫌这嫌那,天天和父母吵架。

  《乡愁》读后感(二):《乡愁》:探索心灵路径精神故乡

  《乡愁》:探索心灵路径和精神故乡 艾英 “我逐渐了悟:到现在为止,我不过把眼睛睁开一道小缝来看世界而已,根本没看到什么好地方;我知道在我所看不到的地方频频发生沧海变桑田一类的事情,或者是我们这等偏僻山村无法知道的巨大事件。当我开始有这些感触时,内心意识之中也像罗盘指针一样,显示出一种感应,清清楚楚指出,今后在我面前摊开的将是更大更遥远的憧憬。那以后,当我再度看到云向着无边无际的天边漫无目的地漂泊时,才开始真正理解云的美丽哀愁。”佩特•卡蒙晋德特在10岁的某个下午,登上自己生活的尼密康村旁的圣纳尔帕斯特克山,即阿尔卑斯山山顶,第一次看见美丽又飘浮不定的云,发现头上广大无垠的天空,眼前一片无涯无际的地平线,心灵潜藏一种神秘快乐,激奋不已。

  这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第一部小说《乡愁》的开篇,也是他文学创作起点艺术生命基调。八个章节童年、慕情、青春友谊追寻、返乡、沧桑、死别,组成《乡愁》关键词全书诗意笔触,如画文字独白诉说描写农家子弟佩特•卡蒙晋德从童年、少年青年成长困顿,一生中远离家乡、飘泊他乡、回归故乡的生命历程,揭示其内心体验情感经历,呈现深邃博大的心灵路径和精神世界

  这部10万字的小说,表现人的生存、人的尊严、人的意识、人的,探索和回答“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生,还是死?”“我怎样得到拯救?我如何得到解脱?”等人类永恒困惑。佩特•卡蒙晋德为寻求理想的人生,在城市间漂泊,在上流社会“现代文明”,在爱情路上挣扎,人生不断遭逢打击,找不到灵魂归宿。从单纯走向成熟,从身体蜕变心理蜕变再到精神蜕变,一直求索自我救赎之路,在孤独和寂寞中探索灵魂,在忧伤迷惘反省人生,在空虚和厌倦中领悟丰富的人类之爱。多年以后,经过生活的浮沉,他听从内心的呼唤回归故乡,在苍茫辽阔大自然和单纯朴素乡村得到精神慰藉收获心灵世界自然世界和谐

  小说中佩特•卡蒙晋德的故乡阿尔卑斯山地湖畔尼密康村,是夹在一些岩石山之间的一个村落,周围山峦在一年中不停变换颜色,每年春天炎风席卷这片狭长土地,但这片土地上的房屋和生活其下的人们,年复一年,毫无变化

  而佩特感觉自己“内心的风暴”,母亲去世后,他离开村庄,开始漫长流浪,行走。他到过苏黎士、巴塞尔、佛罗伦萨、米兰、巴黎等城市,用未被浑浊尘世浸泡的眼光,看纷繁世界,相信有许多书籍等待阅读期待许多书籍等待他书写。他结识哲学家美学家、社会主义者,并与邻居音乐学生理查德结下友谊,开始文学创作,从文学、哲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书籍寻求理想答案,求索生活与生命本原,自然和自由、精神上帝心灵深处的“神性”。 同时认识到这些地方生活风气浮华,人们厚颜无耻追求虚荣,不愿意随波逐流

  佩特从生命时段中四个不同的人的死亡中感受死神存在和生命意义:母亲离世时眼神消失,理查不幸溺水身亡,木匠5岁的女儿亚琪夭折,残疾人波比离世。理查是佩特命运向导者,“他有明朗美好仪表美和心灵美,他的人生似乎没有丝毫阴影头脑敏慧兼之性情温柔”,这种友情使他在颠簸的青春期始终保持润泽的晨光。但他们一起在意大利旅行分别不久,便得到理查游泳时溺水身亡的消息。先后失去亲情、友情,他对人生感到绝望。但他把爱转移到残疾的博比身上,照顾波比,陪他走完生命最后路程瘦小佝偻的波比承受不幸命运,却满怀“无欲念的爱”,从生活细枝末节体会生命的快乐:在暖炉旁唱歌,讲动物故事,拿面包麻雀回忆母亲生前对自己的爱,最后满怀对生命的感激死在佩特怀里……这就是佩特追寻的人身上的“神性”特质,是他力求抵达的精神境界。佩特对于死亡的态度也在变化:少年时母亲离去惊恐不安,听到理查溺亡消息时失声痛哭,到波比离世时“并不感到特别的哀恸和慌张”,“生生死死的事情,我已经看得很透”。

  爱情是佩特寻找自我意识和人生价值重要组成部分,他先后遇到四个女人:17岁时暗恋律师的女儿萝西•乔田那,冒生命危险沿山峦峭壁采一朵盛开的杜鹃,悄悄放在萝西家门口后逃开;在苏黎世遇到女画家叶密妮•亚蕾特,为她心动,却不了了之;在巴塞尔遇到黑头发少女伊丽莎白,擦身而过;到亚西基时被房东善良寡妇纳狄尼爱上,因上一段创伤未平复,他选择离开……

  经历痛苦欢欣悲伤阴郁等多种情绪困境,佩特意识到,“我的观察力已渐趋深刻,我发现身份低贱生活贫苦的人,他们的人生同样也是多姿多彩,不独如此,大抵说来,他们的人生比之所谓成大事大业的人,更温暖、更有人情味,更宜于当作模范。”佩特回到故乡,时间在他脸上、身上留下印迹,而村庄,及其周围山峰,依然如昨。父亲的病情略有好转,曾经不安分、给父亲的舟子装上船帆想驶出大山但是失败、成为村人谈笑资料的肯拉德伯伯已经时日无多,只想如何快乐地离开这个世界。坐在父亲、祖父、曾祖父住过的老屋门前,佩特微笑记起那些“已成往事却又永不消失的生活”,回忆生命旅途中的女人,以及理查、波比……思索多年的流浪生活:“我虽然未能攫住世间的所谓幸福,这次身不由己地回到这山湖夹缝中的老巢,如今想来却只有喜悦。这里,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土地;在这里我身上的美德罪恶——尤其罪恶方面,都被认为是祖先传来的极其自然的东西。”这里说的罪恶,是自身缺陷自卑等,他将忧伤和苦闷等情绪释放,回归人性最初的单纯。书中,一些具有意味事物反复出现,以炎风比喻乡愁、以浮云代表游子、以木舟象征确定的人生等。主人公的流浪不止是身体流浪,更是心灵流浪;所寻找的“故乡”不止是生命故乡,更是精神故乡。

  小说结尾这样写道:“抽屉中放着我的‘巨著’的片断,这可说是我‘毕生心血结晶’。”“在我而言,这部纯正作品若能产生,其价值当可与参与村议会或拦水坝工作相提并论。”语调是浅淡,幽默洒脱的。

  黑塞1904年创作的《乡愁》是一部冥思、反省、自我追问、自我完善,揭示作者心路历程的小说。其后的《彷徨少年时》《悉达多求道记》《玻璃游戏》等亦延续这种气质主题,剖析内心世界,探索人生真谛,充满对自然无尽的爱,拥有悲天悯人深切情怀。1946 年,赫尔曼•黑塞以长篇小说《玻璃球游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是:“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洞察力,也为崇高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本。”

  (收入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越读》一书)

  《乡愁》读后感(三):掩卷沉思良久,何处是故乡?

  这是我阅读黑塞的第四部作品;两个月里读的第三本黑塞的书,却仍在掩卷的那一刻“激动万分”,因为它又一次给我心灵带来了激荡。每每阅读黑塞的文字都贪婪地吸吮着书中带来的精神甘泉,精神上充沛饱满。这本《乡愁》的阅读体验同样也是夹杂着愉悦深度思考主人公佩特的成长经历似乎也带我忆起自己的那些幽幽岁月感叹一些相似之处的同时却缺少佩特的那番情怀与自省

  由于佩特在乡村的成长经历以及贯穿他一生爱在山间,森林中徒步的习惯,黑塞对大自然的描写在此书中尤为突出细腻生动的描写仿若让我也身临其境体会着那山间的云,林中的溪水山谷村子宁静和美丽。看似行云流水,不加过多修饰也无过多华丽辞藻,恰恰显示出黑塞的写作功力绝非一般。那充满神性的笔触,浓郁的大自然风情,以及人物恰到好处又极为生动的描写都给我的阅读带来无可比拟畅快与读后的回甘。最让我感动的是佩特与残疾人波比的的友谊,波比离世的那段描写我是含泪读完。非常喜爱这一段友谊,也对波比的坚强,善良和乐观精神所深深触动

  “尤其,我更想把爱的秘密灌注于你们的心胸中,告诉各位,要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亲兄弟,以爱填满心灵,如此,则将不再畏惧苦恼和死亡,当它们前来造访时,不妨视之如自己最亲切姐妹殷勤诚恳地来接待它们。”

  《乡愁》读后感(四):对于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我错过了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于这些生命中重要的人,你又是怎么做的?你是否想过或许有一天,你会亲眼目睹最爱的人离开,那时你会怎样?你是否想过生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这些问题都是黑塞在《乡愁》中描写的,主人公真实经历的事情。

  乡间少年佩特是农夫之子,他的命运如果没有意外就是在小村子长大,然后继承家里的土地和牲畜重复父亲的使命无奈,佩特对待农活一点兴趣都没,更愿意呆在祖父留下的藏书中看各种书,为此没少被父亲打骂。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文笔被一个教士赏识推荐他去很好的学校念书,这个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于是他一路念到大学毕业,最后靠写字为生。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暗恋,恋爱,最好的朋友意外死去,目睹母亲离开,一个人到处流浪,被人爱,也爱人,最后从一个残疾的人那里学会怎样爱,也体会着被爱。他的一生,脚印踩在很多地方,最后却又回到故乡,准备在故乡开个小酒馆,一生在此终结

  看书的过程,最让我震撼的还是书中死别的画面。佩特先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母亲在自己的面前离开,然后又经历最好的朋友溺水而亡,接着木匠之女,可爱的小亚琪也在他面前离去,然后是带给他爱的残疾人波比,“嘴唇扭曲着,然后像猛然一股寒意似的,身体一阵战栗,把头一偏,就此脱离尘世”……

  随着主人公的经历而经历着他的故事,心里生出凄凉之感。这一生,就是在不停的告别。年少时告别同窗挚友,青年时经历和爱人的离别成年后慢慢经历亲人的一个个离世,到生命的最后,还有人陪在你身边,可是那时,那些你生命最初认识的人大多数已经归于尘土

  暑假,姥爷去世。等回家的时候,已经无缘再见最后一面。很多时候,以为死亡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可是突然当死亡在你身边发生,你才会想起,原来和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已经很久不见了,即使见过也没有好好的聊过天,好好的关心过他们,你还没来得及关心他们,你还在想着以后有钱有机会,要好孝顺他们,他们却已经离开了,你甚至连句话都没说上,连个面都没见上,他们已经彻底的离开了。只留你在原地悔恨,悔恨为什么以前没有好好的说说话,为什么这么漠视这些身边至亲的人……

  姥爷生命的最后阶段,母亲一直陪在身边,等我回去的时候,看到憔悴的母亲,心里心疼。母亲总是说起小时候的事,她那时胃总是难受,姥爷一遍遍的给母亲按摩肚子,这动作,母亲以前也总给我做。每次说着,母亲都会感慨,姥爷活着的时候,受了很多苦,到死都不能痛快的离去。临死之前的几天,什么也不吃,只用吸管盒几口水,母亲就那么昼夜陪着姥爷,不交流,只是偶尔听到姥爷的哼哼声。听着母亲的讲述,心里难过,为姥爷,也为母亲。眼睁睁的看着最亲的人这样艰难的离开,这是怎样的一种痛!在姥爷出殡的那天,母亲晕倒,当时我和姐姐都不在身旁,接到电话,知道母亲晕倒,赶到姥爷家,看到虚弱的躺在那里的母亲,我和姐姐竟然什么也做不了,俩个加起来都五十岁的姑娘,只是站在地上流泪。习惯了被母亲照顾,如今看到母亲倒下,心里是恐慌,在母亲面前,我们始终是孩子。母亲看到我俩的样子,虚弱的说道:“我没事。萱萱在哪呢?”看到我俩,母亲首先想到的是小外甥会没人照看。

  后来偶尔回家,总听母亲说起,又梦到姥爷了。姥爷有五个孩子,一生受了很多罪,到了老年,又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最爱的儿子意外出事。从那以后,姥爷身体就每况愈下。母亲总说,后悔没在姥爷活着的时候,多陪陪他,没让姥爷吃好穿好。我不知道怎么回复母亲,每次只要回家,母亲都会给姥爷买吃的,买衣服,每次回去,很少去其它地方,经常在姥爷家呆着,陪姥爷说话,和姥姥一起做饭。其实母亲做的不少,但相对父母的付出,子女的那点回报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同学说:“什么都可以等,只有尽孝不能等。”其实什么都不能等,你等以后有钱了,要好好尽孝,或许那时至亲已经不在了;你等以后有时间了,陪伴朋友,或许还没到那时,你们已经分道扬镳;你等着有一天要告诉那个暗恋的人,你喜欢他,或许还没等你说,他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从你的视线消失不见了……等,等,等,等到最后,你会发现想做的都没做,很多事情已经来不及做了。只留下遗憾。

  小时候经常和表姐一起玩,那时候因为奶奶和爸妈一起住,表姐经常会来,年龄相当的俩个人,经常一起玩,玩着玩着就吵架,互相闹别扭,向对方扔东西。长大后,表姐越来越内向,不过每次去了三姑家,表姐都会和我说很多话,问很多问题。后来表姐嫁人,婚后的生活并不开心,见面的次数减少,每次见面,话变得少了。再后来,在外念书,很少回去,直到有一天,表哥打来电话说表姐出事了,那一刻竟然想不起来上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总以为以后会见的,总想着等毕业了,等以后,去找表姐聊天,看看她,可惜没有以后。没有未来,留下的只是回忆。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

  二妈脑溢血,半身瘫痪,六十多岁就坐在轮椅上。每次放假回去,都会和母亲到二妈家看看她。二妈因为生病,说话不清楚,但看到我时的笑容还是以前的笑容。因为在爷爷那面是最小的,所以和长辈们都比较亲,就是比我大的哥哥姐姐,见了面也总是很热情的招呼,那种热情,不是和外人打招呼的那种装出来的客气,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亲近。去年暑假,因为一直在姐姐家呆着,回家就几天,还是有事,父亲说去看看二妈吧。我说这次就不去了,下次吧。那时的我正抱着电脑看电影。等寒假的时候,刚过年准备回去,堂哥就打来电话说二妈走了。一家人坐在那感慨二妈艰难的一生,去世反而是解脱。我和父亲说都没来得及见二妈最后一面,暑假好不容易回去都没看看二妈。父亲怕我太自责,他说没事,人总得经历这么一回,很多人你都来不及见最后一面的。

  后来参加二妈的葬礼,见到很多久未见面的亲戚,心里暖暖。我提议给爸爸他们那一辈照个合影,爸爸说真的应该照一张,他们都是快要进坟墓的人,或许以后再聚,已经有人永远的缺席,慢慢的人会越来越少。于是爸爸招呼上姑姑伯伯们,照了一张全家福。后来洗出来,爸爸给每家送了一张。这些从小在一个炕上长大的兄弟姐妹,转眼都已成老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年轻的我们所理解不了的苦难,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如今,老了,守着自己的下一代,平平安安的生活,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亲情,是我体会到的最初的爱。也是因为亲情,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明白至亲离开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失去过,才懂得要珍惜。一家人守在一起,平平淡淡,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幸福。每次在外面看到对孩子歇斯底里的父母,和对父母冷言冷语的子女,心里就深深的厌恶,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又怎么奢望孩子健康的成长。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又怎么能要求你的孩子将来孝顺你。

  唯独感情,等不得。趁还来得及,趁父母健在,家人安康,多点陪伴,多点交流。孝顺不只是物质上的回馈,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回报。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又失去的过程。我们只是世间过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经历过生离死别,最后生命又放弃我们。来的时候什么也没带,走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一旦离开,别人的生活还在继续,而离开的人会很快被遗忘。听上去伤感,可是生命不就是如此吗,对每个人都一样。生命就是活在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重要的就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别让相遇成遗憾。

  《乡愁》读后感(五):笔记

  乡愁(黑塞作品02) 赫尔曼·黑塞 乡愁 我看到每一棵树都过着孤独的生活,每棵树都造出各自的枝梢形状,映着固定的影子。他们都是隐士,同时也是战士 总之,那是暗示我们,天气晴朗的日子也经常会夹杂着雷雨 云,带着呼啸声在头顶上迅快地奔跑, 刚以为他像是策马疾驰的骑士,他却倏然静止下来,像个被世界所遗弃的人,沉郁地站在高不可攀的地方,浮现出感伤、梦幻般的神情。 那以后,当我再度看到云向着无边无际的天边漫无目的地漂泊时,才开始真正理解云的美丽和悲愁。 后来,当我决定远走他乡长年周游各地以度此生时,才觉悟到涉世时应该以活泼爽朗的态度来取代黑暗忧郁,才是办法。 。这本书我读不来。读诗要把自己洋溢的心情倾注于诗的意境中,随着作者一起烦恼、一起歌唱、一起沉湎于诗的兴奋中。就像小猪穿上一套紧身衣服,那些对我都不相称 第二章 慕情 现实的人生看着我的甜美梦想一个接一个迅速被击碎,愕然之余也愤懑不已,另一方面也以惊异的眼神看着我从克服这种痛苦而逐渐发育。人生让我看到日常所穿的灰色衣服的那一面。如今那个人生似是突然看开一般,在我眼底摊开一条永恒深邃的道路,使我在青春时代中感受一种纯朴而强烈的经验。 第三章 青春 我原本不是胆小怯懦的人,只是以稍微顽固的心情来观察这些。无疑,这样子我也能充分学习都市的活泼生活,由此慢慢构筑自己的坚实立足地。 他的可爱、他的令人激赏处,不在他的聪明或才智,而是与那股快活、明朗的孩子气的本质相随俱来的吊儿郎当劲儿,只要他足迹所至,整个场子都笼罩着轻松活泼的气氛,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或微微一笑或他那淘气的眼神,都在表现他的快乐,他也从不隐饰爱开玩笑的个性。到现在我还常想,他在睡觉时一定也常微笑着,甚至不时发出喧笑声。 第五章 追寻 同时,我也逐渐了解痛苦、幻灭、忧郁等虽使我们不愉快,然而并不是为剥夺我们的价值和尊严而来,而是为使我们更趋成熟,给予我们带来光明而存在的东西。 我不愿再去思索关于我的感伤和我在人生中遭受挫折的原因,它只有徒然劳形伤神而已,此外,实在毫无意义 第六章 返乡 这些人喧腾地从我身旁经过、远去、而淡忘,在我的心湖中搅起明澄的涟漪。半生以来,我虽极力避免受它的干扰,无奈它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无法驱逐。 第七章 沧桑 如今我更知道,人类和其他自然物的最大差异,在于人体上紧附着说谎的黏胶,我所认识的人,几乎都有这种现象。这大概是大家都勉强要求自己表现一种定型,而忘却各自所具的个性本质的结果,连我自己也不例外。孩童中也能发现到,对于其他的一般人,这种胶尤其重要。他们不管是有意识或无意识,总不愿让人看到本能所趋的赤裸裸的心,而是想表演某些戏。 人生,每当发生严肃的事情或在深刻感人的场面,总要附加一点滑稽的味道,这是它惯用的手法。 这一段时间,使得我有机会清晰、明确地去观察一个绚烂的灵魂,病痛、孤独、贫困、虐待等一旦接近它,便像吹散了的云朵一般,轻飘飘地飞逝。我过了一段愉快写意的生活,这一时期的回忆,足够我一生回味。 我站在旁边,看着这两位我最喜欢的朋友——站在人生所形成的深谷的对立两端的两个人,相互握手的情景,不由泛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爱,就是这样,每每带来痛苦,那以后,我承受了许多痛苦。然而,若是爱心不冷却,若是有个坚强的朋友伴随着我们生存,若是能感到一切生物和我系上密切的活结,那么,会不会痛苦则不是太重要的问题 奇怪,那两天中,我没流泪,也不感到特别的哀恸或慌张。因为,我在他缠绵病榻时,已曾饱尝死别的辛酸,如今,所遗留下来的悲伤,已不太多了,于是,我的痛苦的天秤,也随之逐渐减轻。 来自微信读书

  《乡愁》读后感(六):谈乡愁的治愈——读黑塞《乡愁》有感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夫天覆地载,人生其间,不过百年。叶落归根,游子归乡,万物定律斯成永恒的乡愁。从生命空间载体角度而言,乡愁首先意味着对家乡生养土壤、自然环境的不能割舍:“自然界中有着广阔而沉默的生命,以及亲近他们的方法;……我们并不是神,不是以本身的力量而形成,我们是大地和宇宙所孕育出来的子民,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分子”(《乡愁》,p.164,注1);从生命时间永恒角度而言,乡愁其次意味着对生命易逝回归神爱永恒怀抱的迷惘:“那种与生俱来的郁郁情怀突然跳进神的胸怀中,欲图和这渺小的生命结合而成永恒的生命”(p.113)。

  “从事任何事情,最初最良好的基础往往出之于自然。”(p.145)《乡愁》以佩特童年对阿尔卑斯山地湖畔尼密康村家乡生活、自然的憧憬为起始,随在外求学、交友、报社工作经历中的友情、爱情、社交生活的品尝,并伴以与自然、纯朴村民亲近的反思觉醒经历,接纳命运中的死亡和痛苦的部分,摆脱忧郁,“少年时期的憧憬已臻于成熟稳定”(p.176),最终回到家乡接管村里酒馆回归为原点的“心灵自传”(p.4)。

  少年时期对自然心声的很长时间倾听(pp.39-40),为佩特在苏黎世求学时了解圣·法兰西斯事迹(p.80),诵读《太阳之歌》(p.109),毕业之际遍访其温布利亚遗迹(p.115),直至对圣·法兰西斯有了全盘了解——“他把大地上的一切动植物、星星、风、水等,都包含于神的爱之中”,“他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一切力量,都称为自己的兄弟姊妹”(p.141),奠定了其信仰建立的基础。“打从孩提时起,云就是我的女朋友,我的姊妹,不论到何地去,我们都会相互颔首招呼,或交换一个眼色。”(p.41)“在颠簸的青春期,我所以能坚守立场不致趋于毁灭,应归功于高地成长的农人气质。”(p.107)这种“农人气质”用佩特朋友理查的评价来说就是:“你脑筋好又缜密细致,前途大有可为。不过,我还是喜欢现在的你,不知道尼采,也不认识华格纳,提起雪山景色倒是如数家珍,健壮精悍的你。”(p.76)

  亲历母亲的死亡(pp.63-67),与理查、木匠太太弟弟波比的两段友情,与律师女儿萝西、意大利女画家叶密妮、黑发少女伊莉莎白以及亚西基房东寡妇纳狄尼的四段爱情,从最初的“一切愈美,与我的距离就愈远,我无法加入其中,只有在外侧徘徊”(p.57),到“半辈子以来的寻求真理、寻求美、寻求爱情、寻求友情、寻求精神,结果只是一场徒劳无功的奋斗,所体味到的,不是只有憧憬的苦果?”(p.127),再到“我丝毫不怀眷顾之心地向青春告别,我感到自己已臻于成熟,看出我的人生只是短暂的路程,也知道我此生注定是个流浪者”(p.160)。青春爱情里的痛苦、幻灭,以及母亲、友人的死亡,使得佩特开始学会平静接纳生命里的另一面:“死,有如我们亲切而聪明的兄长。死,知道应该来访的确切时间,我们只须完全信赖他,等待他的光临即可。同时,我也逐渐了解痛苦、幻灭、忧郁等虽使我们不愉快,然而并不是为剥夺我们的价值和尊严而来,而是为使我们更趋成熟,给予我们带来光明而存在的东西。”(p.121)

  佩特敏锐眼睛里,涉世见闻则加重了其孤僻性格的养成。社交生活里遇到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能不被那些外在的目标所羁绊,而把它化成自我存在的意念,以寻求时间、永恒和人类之间的关系”(pp.78-79)“现代人灵魂深处的最大憧憬正发出求救呼声,那种憧憬正引导人们走向各种岔道。信神,是愚蠢的,也是骗人的幌子,因此转而信仰一些教义或人名……”(pp.105-106)

  佩特在美术馆望见伊丽莎白站在塞根提尼作品面前,“她此时的神情,已把一幅伟大艺术作品所含蕴的真实和美,毫无保留地展露出来”,“从那时起,我开始改变自然与我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是采取实际行动来表达我对大自然的喜爱。……我觉得自然似乎在等待爱的光临。”(p.138)理解了这层自然与我的相待关系,藉此由自然推及人类,“找出走向人类爱的通路”(pp.144-145),并在佩鲁伽和亚西基“走进纯朴民众”的“几个月的纯朴明朗”的生活中,“乖僻的性格消除净尽”(pp.153-159)。最后,在照料木匠太太的残疾弟弟波比中,习得其“灵魂绚烂”(p.186)、“对人性源泉的洞察”(p.194),不同于都市社会一般正常人的地方,终于意识到“我虽然未能攫住世间的所谓幸福,这次身不由己地回到这山湖夹缝中的老巢,如今想来却只有喜悦。这里,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土地”(p.211)。

  注:

  1、[德]赫尔曼·黑塞,《乡愁》,陈晓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8月。

  《乡愁》读后感(七):黑塞的自传

  黑塞在出版这部著名的心灵自传的时候,只有27岁。如陈思呈所说,真实的写作需要笔力,更需要勇气。黑塞在书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探讨,让这部追寻“心灵故乡”的作品自1904年出版至今,依然葆有生命力。喜欢书中黑塞关于“出世与入世”的反思,一方面他厌恶社交,另一方面他又明白他的写作离不开人物。反思之中,同时也是强烈的自我要求之中,他开始对自己的训练,即通过认知个体去感受人类,通过具体的细节去理解抽象的概念。由此,黑塞收获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他人的包容与关心。尽管他还是觉得观察自然比研究人来得更愉悦,但他改掉了对人漠然的态度。这也触动了我对自我的检讨,作为骨子里透着冷漠的摩羯座,我要提高的何止是观察力和包容心。

  《乡愁》读后感(八):回归

  似乎每个作家都会在早年有一本这样的书,像少年维特,像乡愁。作者探讨人生,探讨自己。

  这本书有几个关键词,自然、爱情、怜悯,还有回归。

  “两种根深蒂固的毛病,与我心中纯真的爱情大相抵触,一是酒癖,一是孤僻”。

  我始终认为书里的佩特·卡蒙晋德是个自卑且永远无法自拔的人。从他因为肯拉德伯伯失败的帆船被村里人嘲笑开始,到他最后回到酒馆。他的怜悯之心伴随着自卑,从怜悯自己到怜悯别人,不过归根到底还是对自卑的自己的怜悯。

  佩特遇到了三个女人,对他影响甚大,不过也都没有在一起,但我常想,换做维特,一定是另一本故事了。维特把爱当做工作甚至生命,而佩特的工作与生命就是认识自己。

  理查可以说是给予了佩特生活启蒙的人。他心地那么善良,心胸那么开阔。佩特遇到他时,仅有小说开头的岩石与太阳给他勇气,当他幼稚地反驳理查知不知道尼采不重要时,理查就是一个透明的天使,把佩特也照亮了。但理查那么匆忙地就去世了,但他留给佩特的影响确实深远的,就像他照顾波比一样。

  佩特实在是一个狠不下心的人,他内心里充满了怜悯。他提议木匠一家扔下残疾人波比出去吃饭,但中途又感到愧疚,最后他收养波比,陪他走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波比每天欢笑着与佩特谈话,而佩特却无法发现他的身体已经走向衰亡。等他最终发现夜深时波比无法压抑的呻吟,他的忏悔又来了。

  佩特见过母亲沉静的离去,也感受到理查溺死的无奈,还有小女孩父母的悲痛,以及波比的挣扎。

  “我虽然未能攫住世间的所谓幸福,这次身不由己地回到这山湖夹缝中的老巢,如今想来却只有喜悦。这里,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土地;在这里我身上的美德或罪恶——尤其罪恶方面,都被认为是祖先传来的极其自然的东西。”

  我想,黑塞在这里说的一定不是人性恶的事情,佩特的回乡是将自卑和怜悯统统释放的选择,是罪恶回归人性时的纯洁。

  关于版本,这个应该是最新的,由于译者的原因,人名与旧版有所不同,有利有弊。我没有看过其他版本,不过觉得这个版本的翻译应该还是不错的。

  《乡愁》读后感(九):疲惫的灵魂,归家之路

  席慕蓉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李清照说: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

  乡愁在文人墨客笔下是经久不衰的咏叹调,也是任何漂泊异乡人对他的乡土那种宿命式的依恋。他们或直抒胸臆或借喻抒情或托物言志,大多在远距离的空间或时间上回首遥望时,寻寄安放疲惫灵魂的情绪。

  此书的前五章内容读来似乎与书名《乡愁》相去甚远,貌似只是平实简单地记述一种从山湖夹缝的村中走进城市的生活历程,一个孤独和拙于处世的灵魂东奔西闯漂泊半生的心路痕迹。第六章终于成熟坦然地接受”此生注定是个流浪者“的角色,”想在中途悠闲地散步“的人生态度,直到第七章贫寒木匠的出现让他得以继续被割断的少年生活,”被具有实体的东西包围着,一改往日的空虚气氛“,才隐隐流露出沁入骨髓的故乡依恋,直至身不由己地回归故乡,逐渐明了”鱼不能离水、农夫之不能离开乡村的道理”。

  很多写乡愁题材的作品总是习惯站在时间的这一端回顾时间那一端的琐碎和细节,比如《回不去的故乡》里的祠堂、八仙桌、露天电影那鲜活的老照片似的画面,读来犹如品陈年好酒般汲取时间跨度上的醇香。也有借乡愁的情绪来揭示生活的挣扎、矛盾、冲突和苦难的题材,如日本富田克的电影《Saudade》和熊井启《望乡》。

  黑塞用异常平实简单地素描出尼密康村的山峦、湖面、狂风、流云、岩石、树木、庭院、山民的本貌,行文中对颜色、声音、触感的白描如同画家的素描般勾勒出这个古典小镇的宁静和美丽。与自然景物描写大师屠格涅夫不同的是,黑塞坚持“自然界有着广阔和沉默的生命,以及亲近他们的办法”,在行文中赋予大自然以生命和性灵,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勾勒自然万物的亲切和天人交融的互通互通,词语结构透露出俏皮的幽默感,着实可爱。

  主人公爱自然如兄弟,他观察和旅行享受人生。而在他用对待自然的方式对待自身成长,爱情自由发芽悄然生长陶醉其中却不刻意经营人工努力追求,所以几次摧古拉朽的爱情几乎都是单相思,他被动地且期待着所爱之人也能爱上她,而在未有正面回应时孤独地感受着心灵震颤,像个敏感羞怯的小猫远远望着神龛上供品般虔诚却不敢上前,他内心的骄傲受不得半点儿当面打击只好兀自走开。读来让人唏嘘不已,如同看到一个人,温暖的阳光在他头顶前方,而他却转身背向阳光离去时不免失望咏叹。

  崔健说“浪漫是虚假的,孤独才是永恒的,只有孤独才能穿越时空。”爱情和友情无非是排解生命力孤独的方式而已,主人公爱情的裹足不前却获得了友情的滋润和提携,让这位拘谨的都市过活者参与至社会生活,有种种不适却不至于寂寞。他不会刻意迎合,总在找寻一种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舒服方式,或者能够深入其中的入口,明朗理查的意外死亡让这种可能化为泡影。以至于波比的出现让他第一次有“爱他人,为他人做点事儿”的社会存在感,然而却生不出坦然的归属感,以至于彷徨流浪四处。

  直到阴差阳错被动地回到故乡,那个老屋,那性格怪癖的老爹,那个昏暗的小酒馆,那些无需客气寒暄就能伸手相助的邻居,没有耍滑头、不用装腔作势和虚以委蛇的的亲切和自然,被实物包围的山村终终于宁静了灵魂。回头反观,他在社交生活中左冲右突费尽心力也无法变得八面玲珑游刃有余。这种“山民之气”像手掌拥有五根手指那般理所当然浑然天成,亦如赵本山的东北口音、陕北人的白头巾一样。故乡就是那种像落叶归根倦鸟归林鱼回大海一样畅快自由,每一口呼吸都是甜的。

  似乎最后水到渠成的结局,让疲惫的灵魂终归安家,有种百川归海般的大气磅礴之势,也有顺其自然的轻灵之感。个讲故事的人陶醉于自己故乡那如诗似画的自然景观,用跳动着自然韵律的两百多页文字平实的叙述一番归家之旅。

  但凡乡愁者,无非都在精神上的漂泊和地理上的远离双重作用下,离开他们的过去、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故乡。无论遭受命运怎样的摆布,都无时不承载一辈子对过去、故土的依恋。那么,作为精神的主体,怎样对待这种“乡愁”这位客人?是牢牢地站在它的对立面,让它时不时撕裂灵魂?还是周期性地回归型治愈,让它成为一种戒不掉的毒?亦或永久性地回归归根,在熟稔的圈子里心安?作者似乎找到答案,他选择回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乡愁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