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重生手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重生手记读后感10篇

2018-08-31 05:3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重生手记读后感10篇

  《重生手记》是一本由凌志军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重生手记》读后感(一):强烈推荐凌志军的《重生手记》

  (文/ 夹尾真人

  最近一直在读《重生手机》,这本书实在是写的太好了。作者凌志军是人民日报记者,他自己07年查出癌症,脑癌和肺癌。当初医生说他活不过3个月,他现在仍然活得好好的。整个过程他都记录了下来。作为病人家属,我深深体会到他里面写的内容是如此的真实,他的建议是如此的正确

  人一生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当中,最重要的是选对配偶,第二位恐怕就是选对医生。无论你现在是否健康,无论你如何养生健身,终究免不了和医生打交道。如何判断你面前的医生是否可靠,是个非常重要的学问。这本书里活灵活现刻画了各类医生的各种伎俩,我读书的时候,仿佛回到了四处求医问药时代,如果当初能够先读这本书,我可以避免走很多的弯路。例如医生如何吓唬病人,如何不懂装懂。我回想家人病情,就是因为我们被医生危言耸听吓到了,于是被过度医疗搞的迅速恶化,我还不思悔改,一个不行再换个大夫,每个大夫都是轻蔑的谈论着疾病,好像可以轻松的治好。最后结果都是恶化的更厉害。家人为此吃了多少苦!而且都是冤枉苦,没有意义的苦!直到最后,我才不得不放弃了所有医疗手段,除了祷告什么都不做,家人的身体反而开始好转,恢复特别快。现在想想我真是太愚昧了。凌志军在书中反复警告,死于自己错误的病人远远多于死于疾病的人,这真是金玉良言啊!

  他在书中详细明了如何判断你面前的大夫是否可以依靠,非常非常有用

  书中还有很多医学知识,病人自己总结的医学知识永远比医生的要准确的多。久病不但成医,而且必成大医。就像他在书里记载的,他最信赖的最好的一位肺癌大夫,自己就得过肺癌。所以能够第一个判断出他是肺癌,而所有其他大夫都认为是炎症或者结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凌志军总结的吃喝拉撒睡比什么药物都重要。我原来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内经》不给药方,反而却反复多次强调饮食起居?现在明白了,治大病,治重病,就得靠饮食起居现实就是这么讽刺人类精心研究的药物,不过是个笑话,真正改变人身体的,就是饮食起居!

  书中还有许多智慧的总结,例如靠大脑救自己,不是靠钱包救自己;身体是最好的武器;和癌症不要你死我活要求和平共处,因为癌细胞不是外来的病毒细菌,它们本来就是你自己的细胞变异了。

  经历了癌症的历程,凌志军也有很多人生的感悟,智慧的言语人的生命不被逼到那个地步,就不会燃烧出如此绚烂光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多次泪流满面,里面的话强烈的敲击了我的内心,人啊,不经历死荫的幽谷,就见不到生命真相

  《重生手记》读后感(二):生老病死,我们该谈些什么

  生老病死真是平常中国人能欢欣地谈论“生”,偶尔忧虑的谈到“老”,但关于“病”和“死”,好像真是一个默契禁忌,避之则吉,从容豁达的谈到它们,是异数。所以,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和凌志军的《重生手记》虽然病情不一,走下来的路长短不一,但他们共同之处面对生死坦然和豁达,就让人动容,由衷钦佩。

  且从自身说起。

  零三年的六月,住院查出我的脑颅有垂体微腺瘤。一直到零八年的十一月,没有人会陪伴并要求你按期检查,复检,和你谈论应对措施,遍访多一家医院咨询多几个专家。今日,我要客观如实的还原这一个事实。所幸还算达观之人,熬过最辛苦的两年,渐渐看淡,如今甚至不去理它,头晕、呕吐、发烧、头痛基本不再有,内心觉得万幸,是自己努力调整心态重新走出来,个中的滋味唯有自己明白,那些过去的日夜发病时候的痛苦难当,抛却那些孤独离弃之感,得到的也许是如今面对生老病死,当身边的人发生类似事情的时候,因感同身受,便有悲悯之情,不仅源自于情,且多来自于“明了”。

  电影小说里的人生永远像隔着玻璃的另一种生活,它们存在着,看得见,离你很近,却摸不着。大部分的人在生活里其实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真要表达出来,会觉得别扭?无论哪一种方式,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最初那几年的时间,每每想起,内心压抑痛苦,只得转而去写文字,在另一个世界里找到宣泄和舒缓的方式。在国内活着真是不易,无病无痛已有压力,各种衡量比较仿佛让人永远不得轻松,生病住院要人照顾不仅占用太多的资源分配,每日重复面对实在是考核彼此感情亲密和容纳度。凌志军与他的妻子风雨走过二十五年,聚少离多,此次生病,确诊晚期,医生说仅剩三个月左右。他没有被打垮,其中一个原因是平常对待人生的态度思想已算豁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畅销书作家,这样的阅历工作经历会让他看待事情的角度稍有偏离。偏离的好处是,在压抑、痛苦、恐惧等种种情绪来临的时候,会自我调整,条理分明,不会无止境的陷进情绪的深渊里去。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他的家人。没有家人的陪伴和鼓励,分担痛苦、细心照顾、呵护陪伴,他真能在挺过三个月以后,又走到了第五年?

  “活着”考验人的种种,生病和死亡就像真相,最终洞穿一切的秘密

  我的师兄,肺癌晚期,查知病情以后,性情大变。无论谁在他面前谈到癌这个字,先是恐惧,继而愤怒,最后以扔砸东西结束。受尽苦痛挣扎了将近两年含苦而去。

  我的二姑丈,肺癌晚期,前后两年。那两年的时间积极面对,十分配合医生提出的种种方案化疗、放疗,家人、朋友寻来的秘方照吃不误,活着的欲望这样强烈,个性这样乐观通透,在晚后期同样给折磨异常痛苦而去。

  我姐,平日里身体那么好的一个人,说病就病,一查就是大病。去年做的手术同时化疗、放疗,恢复得很好,至今。按下不表。

  身边的朋友,一部分人的家庭也经历过这样的曲折,生老病死是常态,但谈论它们,需要那样大的勇气聪慧

  忌讳谈论生老病死,不仅是因为恐惧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担忧,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了解它们。对不能去确知的一部分心生担忧只是因为不知道。

  例如,生病了以后我们该如何去找合适的医生?我们该怎么倾诉身体发生的状况?我们该怎么配合并在生活里小心谨慎的避免?我们该如何使用支配我们的身体?怎么面对,怎么处理,怎么活下去,怎么谈论它们……

  我想起凌志军在书里描绘到的一个细节,他们拿一大堆的胶片给“专家”看,可是他们就是不看,再三恳请,抽取其中两张大致看看,又放在了一边。直到类似的情况又再次出现的时候,一位专家才“坦言”:国外引进的新技术,很多人还看不懂。

  凌志军的坚持,家人的鼓励,非专业妹妹认真细致的研读、推敲、总结……他们敞开心扉来谈论这件生病的事,癌症不过像慢性病一样,这个角度的解读让他重新看待生命的意义,了解得越多,内心的恐惧越少,面对的时候就越豁达,索性放开心怀用心感受活着的每一天。与此同时,没有放弃的是,利用自己知道的学科知识,抱持生活里的基本常识细心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配合治疗。该做的治疗平静面对,处在观察阶段的身体状况,每天用心感受身体细微变化,因除了自己,再无旁人更加清楚身体的变化和感受,所以如实记录点滴,自己观察。

  不谈论病情,不面对死亡,如何去解决当下面对的困境

  因恐惧而逃避,因绝望而放弃,因消沉迷失,因种种而回避,最终还是得要不明不白离去。如果说看《此生未完成》给我的震撼是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便应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爱惜自己的身体,当厄运袭来的时候坦然接受。那么,看此书,我明了的是:癌症不可怕,死亡不可怕,最终击垮每个病人的永远是那些看不见却时刻表现出来的恐惧、压抑、无知、消沉和放弃。

  人活着,总要发生各种的事,事事皆顺活到老的,我看很少。红颜薄命有时是自怜,好人未必有好报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绝望,对死亡的恐惧。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只是方式的不同。能接受生存的踏实和带来的欣喜,往往便会在死亡将要面临或似乎看得见在跟前的时候心生恐惧乱了方寸——我亦是一俗人,也有过这样的时刻,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但始终希望我们能更加坦然地面对、谈论这些话题,了解它们,接受它们,与它们和平共处,明了它们存在的必然性,如此,在悲剧灾厄到来的时候,不会迷失沉陷得无法站起来。

  是的。我们只是需要了解,敞开心扉接受,来谈论,尤其是面对身边的人,只有在说开来以后,就像打开一个盒子的系带,里面的一切才会赤裸呈现,不管那将会是什么,至少我们有勇气去谈论、面对它们。

  除此,与这本书的感触稍微有些偏离的是,我想描述一下去年在放疗科接触的那一家人。

  从个子来看,一家三口粗壮结实,男主人应是病人,稍微瘦削神情萎顿、眼窝凹陷。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脸色青白,毫无血色,那是一种铁锈似的颜色,更让人心疼和可怕的是,一家三口的神情痛苦、愤怒和压抑,如火山,随时会爆发

  我陪老姐坐下,一行三人,其中一位是老姐的小姑。我去办理手续登记,老姐忧虑的紧随我过去,小姑也站起来。办完事以后,我们刚想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那女主人突然屁股蹭到我们坐的凳子上,嘴里激烈的骂骂咧咧,大概是,来啊,我就坐了你们的位置,来啊。

  她异常愤怒,脸庞接近扭曲。男主人也愤愤坐下来,他们的女儿坐在妈妈旁边,虽不至于骂骂咧咧,那表情也好似我们与他们为敌。

  空气变得沉重而压抑,我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却突然觉得悲凉。这一家三口想必是来放疗室吧,也许住的的地方不近,男主人病得不轻,身心皆累,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对死亡的恐惧,明日的期盼又深陷绝望的情绪会蔓延在他们的家庭里吧?

  他们的爆发,何尝是对我们或是对一个位置的爆发?我甚至觉得,一点漫无边际小事也会引发他们的焦虑。是的,这也许只是焦虑,一种情绪的不知如何释放的焦虑。而这种情绪的本身,我能感受到会使他们在生活里更加使人痛苦。

  我们走开,目光平静温和的与他们接触,使他们平复下来,示意我们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我们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一句话,那里等待放疗的病人太多了,黑压压的坐满了整个候诊大堂,那里欢笑的人没有,微笑的表情看不见,从医生到护士到病人到病人家属,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压抑着,忐忑着,悲观着,甚至绝望着……氛围真是,太有传染力了。

  今年我姐再次住院,转进内科。

  隔壁病房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清秀俊朗头颅据说有恶性肿瘤,一直接受化疗。

  每天早上过去医院,经过他的病房,在走廊里看看他独自沉坐的背影,这哪里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可以承受应该承受的苦痛,然,命运毫无道理可言。他不闹不哭,异常安静,也许是习惯了,我想,他总是应该还有期盼,好日子不好日子的,日子总是在后面等着他,愿他平安出院,回到一个孩子状态

  两个月以后,因办理一些手续,再次进去内科楼,在门口的草坪已经看到了他,歪着脑袋侧身坐在轮椅上晒着太阳脖子无力的耷拉着,他没看见我,脑袋上缠着绷带,裹得紧紧的——晨曦在他的脸上,柔和的继续往下,一寸一寸地洒在背上、胸前,白色的病服好像镶了一层金边。我希望阳光继续这样罩在他的身上,他的人生,蔓延下去。

  凌志军是幸运的,我觉得他比于娟幸运,不仅在于亲人们的更多专业性的鼓励和支持,更在于他自身个性里的素养。他的学识认知、各种观念会让他在判断自身的时候更加谨慎而又大胆,敢于坚持,而恰恰是这份坚持,某种程度上拉了他一把。

  平心而论,除去这些,不得不否认的是,家里给他治病的经济条件,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选择医生专家的这一点上,可选择的空间弹性比一般的老百姓更多,更大。

  在书里,他也提出种种质疑,包括对医疗体制,医生的医德、业务实际能力水平等。

  但,我想在文后提出最后的一个我自己的观点

  癌症患者千千万万形式不一,生命体征不同,接受各有差异

  但,我觉得最苦的还是老百姓,在面对国内的这种医疗体制,那些仿如天文数字般的各种费用的时候,砸锅卖铁而一心保命的背后,谁来保障,谁来买单他们生存的基本权利?医生素质参差不齐,患者和医院这几年愈加“激烈”的共处方式,背后的源头究竟是什么。

  假如老百姓可以不再有如此巨大的对于生病以后一系列资料费用的忧心,得到基本的保障,是否在心理的承受能力上,考虑的东西会少一些,实质性的困窘会少很多?

  回过头来,再看回我在开篇提到的那个事实。谈论生,兴高采烈,面对死亡,谈论病情,沉重叹息的背后,是逃避。避而不谈逃避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除了恐惧,在恐惧背后衍生的实质性东西,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到它,并努力地让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有这个义务,享受到这个人人平等的“病”和“老”。

  《重生手记》读后感(三):向死而生——坦然地对待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上学时候知道凌志军,是因为他的一本《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由于环境的污染、社会压力的增加,国内的患癌率近年来一直是居高不下。对于每一个淌上的家庭,都是一场灾难。能从精神上、物质上从容应对者是少数。患病的经历,让作者重新审视了自己走过的人生,也许只有真的面对死亡,我们才能清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并且真的有勇气去放弃、去做减法……

  以下是读书的几点心得:

  1、很多人在平日里很有思想,遇到问题,总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与思路。可是一旦遭遇较大的疾病,就全盘接受医生的建议,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了主见,甚至病急乱投医,听信旁门左道。——恐惧会带来盲目应对。

  2、人体最核心的还是要依靠自己肌体的力量与疾病抗衡。而不是外在的药物等。即三分治七分养。

  3、作者的亲身经历,在没有弄清病因的时候,在家人的支持下勇敢地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选择治疗方向比治疗方法更重要。这点同样适用与人生:在你看不清的时候,不要急于做决定,给别人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观察期”,否则,很容易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准确地确定自己应当做什么,那么至少应当确定自己不做什么。

  4、内部的不和谐——患病的根源。

  5、过度治疗正是目前癌症治疗领域里最严重的弊端之一。破坏人的基本生理平衡,颠覆人体的免疫系统。

  6、长寿者们“百分之百是与癌细胞共处的”……能否维持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才是发病与否的关键。

  5、国内的医疗体制,导致了医疗界的高墙林立、壁垒森严、充斥着门户之见,不能综合统效。

  《重生手记》读后感(四):比疾病更糟糕的是恐惧

  文/李伟长

  有段时间,关于癌症,我脑海中只有两本书和一个人。

  这两本书分别是陆幼青先生的《死亡日记》和于娟老师的《此生未完成》。两位作者罹患癌症时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陆先生2000年去世时,不过三十七岁。于娟2011年离世时才三十二岁。天有不测,疾病来袭,虽积极配合治疗,无奈病痛凶猛,而生命又太脆弱。两人都是在确诊得了癌症后,开始用文字直播死亡的到来,一边记录病痛,一边反思生命,简朴温情的文字打动了许多人。古语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良言总是有益于人的,这两本癌症病人亲书的作品经常被提起。

  这一个人是桑塔格。世人都知桑塔格也是患癌症去世的,但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桑塔格作为一个病人时的状态。毕竟我们习惯了她人前作为文化批评家的睿智和犀利。我读过她儿子戴维写的《死海搏击:母亲桑塔格的最后岁月》一书。戴维记录了桑塔格作为一个普通女人面对疾病时的态度,不但呈现了母亲的不平凡——向死而生,相信理性,倔强自信。也呈现了母亲作为普通女人的平凡——害怕死亡,渴望生存,看不透生死,如常人一样,因病焦虑,四处寻找偏方,遍求名医,期盼幸运降临。面对疾病和死亡,桑塔格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很勇敢,也很懦弱。她本能地表现出了对生的渴求和对死的回避,而在别人的眼中,她是一个得了癌症的女学者。这也就是桑塔格之为桑塔格的原因,她对包括癌症在内的疾病的社会认知有着深刻的洞见。

  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提出,疾病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符号和标签,如十九世纪的肺结核被认为是一种浪漫的病,而如今的癌症总被视作一种恶。桑塔格说:“加诸癌症之上的,还有一些类似的有关责任和人格构成的不实之词:癌症被认为是这么一种疾病,容易患上此病的是那些心理受挫的人,不能发泄自己的人,以及遭受压抑的人——特别是那些压抑自己的肝火或者性欲的人。”各种社会隐喻的意象缠绕着患者,使其蒙受耻辱,尽管事实并非如此,不是压抑肝火和性欲的就会得癌症。但社会的确呈现出了桑塔格观察到的——隐喻性的夸饰扭曲了患癌的体验,给患者带来了确确实实的后果:它妨碍了患者尽早地寻求治疗,或妨碍了患者做更大的努力以求获得有效治疗。

  桑塔格2004年去世,进入第十个年头了。十年后的今日,癌症患者面对的情况没有多少起色,甚至更糟。如果说在桑塔格的年代,癌症患者除了遭受身体病痛外,最难的是承受来自社会阶层的各种态度。那在今日医患关系异常紧张的中国,癌症病人面对的情况比个人名誉,要复杂、困难和冰冷得多,也要沮丧得多。除了身体病痛和社会议论外,病人还要对付一群人,就是医生,和医生背后冰冷的医疗体系。无良的、毫无道德可言的医生如今遍地都是。

  在凌志军先生写自己患癌经历的《重生手记》中。有两点很有价值,一是如何对待身体,如何对待病痛,比如癌症。二就是如何面对医生,那些缺少医德、医术的医生。从书名上就能看出来,所谓重生便是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历记,也是一位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乐观精神的人生励志书。同上述三位最大的不同,是他们都被病魔夺走了呼吸,而凌志军先生却赢得了与死神的搏斗。他2007年被诊断为肺癌晚期,经过合理治疗,如今得到康复。

  如何面对疾病,尤其是癌症,态度至关重要。书中有个观念直抵人心——比癌症更糟糕的是恐惧。恐惧犹如毒蛇一般缠绕人心,滋生毒素,毁掉信念。在因癌症去世的病人中,三分之一是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真正置人于死敌的癌症不过三分之一。凌先生根据自身的经历,结合国外的医学成果,呼吁要将癌症作为慢性病来看待。但观念之变是最难的,很长时间以来,癌症是死亡的代名词。要打破它,把癌症当慢性病来看,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癌症患者的高死亡率,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自己把折腾死的。

  而与医生打交道同样艰难,尤其在中国,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医疗事故层出不穷,救死扶伤的医德变得尴尬。在表现当代医患方面,《重生手记》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病人纪实报告,让《心术》之类的电视剧有多虚假。凌志军讲述了患病前后的经历,各种荒谬、冷漠和唯利是图,历历在目。如果不是病人自身的记录,外人无法想象医疗有多糟糕,遇见一位靠谱的医生有多难。在这样的医疗体系中,生命显得如此廉价。凌志军文字的锋芒和锐意的批评,提升了这部纪实作品的厚度。如果说重生传递的是乐观和信念,那书中的诊疗故事则让本书在非虚构方面具有力度。

  关于疾病的书单里,我要加上这本凌志军先生的《重生手记》。

  《重生手记》读后感(五):充满智慧的癌症康复经历

  刚刚看到第四章,却忍不住想写书评。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生命历程却有无限种,我们不可能把每一种人生都亲身经历一遍。但拥有经历才能拥有人生的智慧,谁一生下来不是懵懵懂懂无知幼稚的呢?作为一个阅历才20多年的90后,没有经历过如癌症等重大的疾病,所以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经历大病之后会越来越珍惜自己的身体,以及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虽然有很多相关的电影,但看电影的时候以我的阅历很难感受到主角的心理变化过程。

  有句话说得好,多看人物传记,这样你就相当于体验了一次人生经历。这本书,带给我的,就如封面副标题写的——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我跟随作者,从突如其来的病发,然后四处求医,最后康复,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次。中间更是受到作者优秀的三观潜移默化的教导,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朋友的关爱,还看到了中国各地名医的嘴脸和医德,美国与中国医生的对比,30年前可亲有人情味的护士和现在冷淡如机械化的护士,盲目相信医生和有选择的相信医生的做法,以及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值得自己托付生命的医生。

  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那些你应当接受的治疗;

  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那些你不应当接受的治疗;

  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哪些治疗是你应当接受的、哪些治疗是你不应当接受的。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排比,是在李开复老师的书里,没想到我在这里又遇到了。

  如开复老师书里写的,前面两句不难理解,关键是第三句,到底什么是智慧,怎样才能有智慧,以及足够的智慧,才能分清前面的接受和拒接。

  谢谢作者凌志军写了如此好书,也感谢开复老师发微博推荐这本好书,最后幸庆自己对好书的追求。

  《重生手记》读后感(六):君临生死水静心闲

  (文/胡艳丽)

  本文所评图书:《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作者:凌志军,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第1版)

  声明:本文是博集天卷特邀知名书评人胡艳丽为《重生手记》撰写的原创书评,而10月15日发表于《兵团日报》署名张佳玮的书评文章:《重生手记》—生命奇迹的坚强宣言http://epaper.bingtuannet.com/?id=67639,此文中多处引用胡艳丽文章,请大家知晓,特此证明!

  此生,我们可以坦然接受在时光中慢慢老去直至死亡的生命定律,但值旺年之际,收到一纸生命倒计时通知书,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承受的生命之殇。

  凌志军,这位以高质高产著称,作品畅销海内外的知名作家、人民日报社记者,在刚刚完成《中国的新革命》书稿后,迎接他的竟是生命只剩最后三个月、恶性脑肿瘤晚期的晴天霹雳。事实证明,这只是上天跟他开的一个玩笑,要他用智慧和勇气以血肉之身去抗击癌症,用病危亲历为读者奉上这一部写满了醒世真言的《重生手记》。

  作为读者,我宁愿永远都不要看到这样一本书,看别人的伤痛同样也是自己生命的反照。在发现癌症的最初三个月里,作者承受的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让闻者落泪,但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大地上却遍地开花。凌志军说若非亲历,他永远都不会懂什么是真正的“撕心裂肺”。从理性角度,《重生手记》确该早问世二十年,中国前仆后继的广大癌症患者需要这样的智慧之书,日渐僵化的医疗体系需要这样的开悟之书,那些仅将癌症患者当病历而不当人的医生需要这样的道德之书。作者告诫我们,治疗癌症更多的是用脑而不是用钱,选对医疗方向比选对医疗手段更重要,精神治疗比外力治疗更重要,医生应等医学+人,拥有生生大德的医者才能治病救人。

  事实证明,癌细胞并非唯一一把悬在患者及家属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尚有医疗体制、医德医风、患者精神状态三把追魂索命剑。

  医疗体制:作者将自己在生死迷茫之际,观察到的医疗领域将人“大卸八块”、科室之间壁垒森严、同行之间互相诋毁,医疗信息资源全封闭等行业弊端写得深入骨髓,这些都是导致癌症患者被牵引着走向死亡的无形杀手。中外医疗体系、医疗效率、医治理念的强烈对比,都令中国患者唏嘘,为什么同样的病症中外医生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书中给出的答案让人如鲠在喉。

  医德医风:端坐在现行医疗体制之内的大部分医生,养成了严重的官僚习气,在患者面前不懂装懂、居高临下,连多看患者一眼都要计算时间效益比,给出的医疗结论武断专横。患者千里求医,交纳300元甚至更高的问诊费后,“专家”却只能拿出三分钟时间来应诊。三分钟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走向,世上还有比这更恐怖的事吗?医生道德麻木,成了除癌症之外的又一重型杀手。

  患者心情:在经历“准死亡通知”、医疗恐吓、高昂医疗费用的三重打击之后,能够保持坦然心态的患者只有“圣人”。一旦精神被击溃,患者的身体状况必然更每况愈下,无形中再助癌细胞疯长。如果患者家属此时也全面陷入悲痛、一筹莫展之中,病人生命的走向便已经注定了。

  在书中,我们知道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癌症的治愈率并不比自愈率高。在死亡的癌证患者之中,有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另三分之一是被治死的,而另三分之一才是真正因病而死。在国外,人们已经普遍将癌症当成一种慢性病,它的杀伤率并不比“糖尿病”、“心脏病”等常见多发疾病高。目前,国内公布的癌症治愈率,仅是一个参考数值,仅它的基数就颇值得推敲,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或专家公布他的癌症治死率、误诊率、治疗过度率。在患者及家属医疗知识和资源严重不足的现实语境下,他们并无能力知晓,一例被宣告成功的癌症手术,患者存活时间是否比不手术更长,患者在余生内因手术化疗而遭受的痛苦是否比不采取这些激烈措施来得更少。

  在小事上倾向“理性”选择,而在事关生死的大事上却轻易将生命交托给素不相识的人,这是中国人宿命的误区。有时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否决一个专家的定论,那些用三分钟为你下生命鉴定的人真的可信吗?

  凌志军在被北京和上海的名医一边倒的诊断为恶性脑肿瘤占位的情况下,他愿意相信的是他非专业的妹妹,因为在这件事上妹妹倾注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专注的情感和心血。妹妹亲自购买世界最前沿的专业书籍,用八个小时的时间一点一点在书中求证,排除疑难,寻找哥哥生命可以延续的证据,竭尽所能联系世界肿瘤专家在大洋彼岸对胶片信息进行会诊,无论如何这个擅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承认自己认知不足的妹妹,都比那些只把他当成一个“病例”、只盯住钱包不放的国内专家更值得信赖。如果可能,把一个“奇怪的你”制成标本,更符合某些专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至高追求。

  作者相信在他奇迹般的康复之路上,给予他生命能量的,除了国内少数几位坚守职业操守,轻名淡利,对有钱没钱、有权没权的病人一视同仁的医者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来自爱人及亲友的支持。爱人用心营造的温馨温暖的家庭氛围,儿子找来的相声碟片,兄长和妹妹的智力、精神支持,那么多朋友的相继探访,间隔带来的“好消息”,都为作者一步步康复送上了灿烂阳光。

  君临生死,水静心闲。因这场生死考验,作者调整了他的作息及事业冲刺安排,走进了近在咫尺的公园,看疏影横斜,赏波光流韵、听琴音流淌,倚悠悠斜阳。到江南去深呼吸,携爱妻去滑雪、与朋友倾心交谈,每天早晨慢慢研磨烹煮咖啡,听古典音乐,这样浪漫雅致的情怀重又回到了作者的生命之中,若非经历生死,也许作者依旧在事业冲锋的路上透支生命热情。因病向阳而生,这是生命最好的态度。

  《重生手记》读后感(七):有失偏颇

  患者的求医过程中,在遭遇疾病打击、治疗过程中面对医生的心情,确实值得某些医生反思。当发现头颅内的占位和肺部的肿瘤的时候。大部分情况都会认为是肺癌脑转移。患者非常幸运,作为一个有财有权有人脉的人,能够得到国内外顶尖专家的会诊。根据书中描述,也由于患者本人的理智,没有过早的去做头颅的手术,最终证实了仅仅是单纯的肺癌,而并不是颅内转移。但是事实上对于患者求医的过程,由于患者本身缺乏医学知识,他的描述是否可能有失偏颇,反正作为我来说并不完全相信,如果大部分人都认为这名患者已经是存在转移了,我想总归应该有相当部分的外科专家是不会考虑为他实行头颅手术的。患者在书中列举了各种理论、各种资料,并且特意注明了出处,想要证实自己的言论,但是这些出处都是来自于一些社会杂志新闻,而并不是出自专业的医学杂志、指南,可信度其实也非常低。事实上,以我认为,当发现这名患者出现有颅内的肿瘤,加上有肺部的肿瘤的时候,其实医生通常的做法都不会想要去让他做颅内的手术了。而当发现颅内肿瘤病不是恶性病变的时候。常规的做法也确实就是监测肺部的病灶,当确诊是肿瘤的时候,而且没有并发其他部位的转移,理所当然是要切除她,所以患者只是得到了一个常规的正常的治疗。患者现如今能够出这样一本书。其实不外乎是他的幸运。

  《重生手记》读后感(八):书摘

  重生手记

  凌志军

  2016-03-07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那些应当接受的治疗。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那些不应当接受的治疗。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楚哪些是应当接受的、哪些是不应当接受的。

  我们都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从容地迎接死神降临,什么时候该坚定地寻找康复之路。视死如归固然可敬可佩,叩开康复之门却更困难也更可贵。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2016-03-07

  怨天尤人自责自悔的情绪非常有害。它和恐惧、急躁并列,可以算作癌症患者最糟糕的三大心理特征,

  2016-03-07

  打开康复之门的钥匙在我们自己手里。迷信医生的滔滔不绝,比身陷疾病的折磨还要糟。

  2016-03-07

  疾病本来是不可怕的,之所以可怕,是因为病人放弃了自救能力,而听任医生的摆布。被医生吓死了。

  ——与癌细胞和平共处,而不是你死我活。

  ——不是依靠外来的药物杀死癌细胞,而是依靠自己肌体的力量和癌细胞抗衡。

  ——三分治,七分养。

  2016-03-07

  快乐来源于内心深藏的宁静、满足和感恩——无论富贵还是贫贱,无论身体健康还是病入膏肓

  2016-03-07

  总是忙忙碌碌,向着自己向往的目标,不肯停歇,就好像一个登山者,不登上顶峰不肯罢休。常常感觉很累,想要停下来歇歇,歇一歇还是为了更快地往上爬,心里面永远只想着顶峰的无限风光,却从来没有停一停,看看路上的风景。其实,路上有好多好看的风景,要比顶峰还漂亮呢!”

  2016-03-07

  1.不让医生的话左右自己的心情——不论是乐观的话还是悲观的话。

  2.尽可能仔细、客观地体会自己身体的变化。有没有新的不良感觉?老症状是更严重了,还是减轻了?通过医生的临床检查来验证自己的感觉是否准确,并把自己的感觉与医生的诊断加以对照。

  3. 记住每个医生都有犯错误的可能,也会有失败的病例。了解他犯错误的概率和了解他的成功概率同样重要。通过直接观察和间接调查,对其医术和医德做出评估,以确定医生的可信度。

  4.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信息。

  5.把所有信息综合在一起,判断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哪些有可能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事应当尽快去做,哪些事应当暂缓和等待,哪些事根本不能做。

  6.对那些正面作用很小、副作用却很大的治疗措施,特别慎重。

  7.对那些不能肯定有正面效果、却肯定会带来副作用的治疗措施,更要慎重。

  8.对那些有明显或潜在利害关联的医生提出的治疗建议,保持警惕。

  9.对那些特别关心你的身份和钱包的医生提出的治疗建议,冷静面对。

  10.对那些名气虽大却过于自信轻率

  2016-03-07

  的医生,切不可盲目追随。

  2016-03-08

  我会接受本该属于我的治疗,并且做好准备承担这种治疗带给我的所有痛楚。同时我也会尽可能为自己避免“过度治疗”。就算我的疾病已经不治,我也希望能够安静、从容地走完我的最后一段生命之旅。

  2016-03-08

  :

  第一是癌细胞本身的性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恶性程度和发展程度;

  第二是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

  第三才是治疗。

  2016-03-08

  康复九策

  1. 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

  2. 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3. 每天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

  2016-03-08

  4. 适量散步。

  5. 多晒太阳。

  6. 深呼吸。

  7. 修炼一副好心情。

  8. 沐浴在家人和友人的关爱中。

  9. 做自己喜欢的事。

  2016-03-08

  癌细胞不是敌人,它不过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2016-03-08

  “量力祛邪,尽力扶正

  2016-03-08

  1、我每天吃的东西不会少于25种,包括5~8种谷类、3~5种豆类、1~2种薯类、至少6种蔬菜、1~2种鱼和肉(以鱼和禽肉为主)、3~5种干果、2~3种水果。

  2、这是指粗粮或者富含粗纤维的薯类、蔬菜、水果。事实上,我很少吃精加工的米和面。每天吃的谷类,有超过三分之二是糙米、全麦面,以及红米、黑米、薏米、大麦、荞麦、玉米、小米之类的杂粮。红薯是我每天早餐必备的食物。在上午和下午的加餐,我不再吃任何精美细腻的糕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干果和鲜果。

  3、素食主义者不断阐述吃肉的害处,但我直到今天仍然不是一个素食主义者。

  2016-03-08

  不良的精神状态会削弱心理免疫力,进而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机会。

  2016-03-08

  每一天,推开窗,心情向阳。

  2016-03-08

  在癌症患者的整个治疗方案的选择中,患者家属的角色,应该是患者的延伸的“眼睛”和“耳朵”,是各种医疗信息的搜集者和传递者,也是患者最重要的参谋者,但绝不是决定者。选择哪位医生、什么治疗方法,最终决定权应该掌握在患者自己手里。这是对病人独立人格的尊重。

  《重生手记》读后感(九):不是每一个病人都有他这样的运气,也不是每一个病人都有拒绝化放疗的资本。

  本来不想写这篇评论但是看了筒子们的书评中清一色地说他是肺晚我真是忍不了了。他是早期!没转移!我不得不说这书有过度宣传的幌子,凌志军并不像宣传的是一个肺癌晚期脑转移的患者。看过书后才知道,他其实是肺癌早期患者。

  他的幸运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他的脑部肿瘤是罕见的炎症,而不是癌。

  第二,因为他脑部的炎症被怀疑是转移癌,使得他能够在早期就开始全身检查去寻找原发癌,在很早期就发现他真正的肺部早期癌变(尽管这个癌和他脑袋的瘤没关系),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机会,提升了他的治愈率。

  第三,他的肺癌是早期,内科上早期患者本就属于可化可不化,他作为早期患者,是有选择化放疗的资本的。而对于晚期的比较年轻体健的患者,若想延长生命就必须化疗,没有选择余地。他能够活五年并不是一个极大的生命奇迹,也不是不进行化放疗所带来的好处,而是他的分期本来就有很高的存活率。

  凌志军的幸运是一方面,但他选择不开颅的决定着实令人敬佩,他在面临专家意见一边倒以及只有个别名气不大的医生反对开颅的局势下有勇气做出不做手术的决定,着实令我敬佩。

  我衷心地祝愿他身体康健,一切顺利。

  尽管此书宣传上有夸大之嫌,但是书中揭露的当今中国医疗行业的种种丑态,以及在看病过程中病人所要把持的原则,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还是打个5分儿吧~

  《重生手记》读后感(十):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一些长寿的人死后也发现了恶性肿瘤

  这是一本给癌症患者带来希望的书。去年初公公因肺癌去世,如果早看到这本书,我们就会对国内癌症治疗体制有更深的理解,也会避免一些过度治疗。此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从患病,查病,开刀到痊愈的全过程。癌症患者其实有10%的人是可以自愈的,这个是和当前我国癌症病人生存率几乎一样。作者所写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看病感受,以前亲戚来北京治病时我也完全经历过。其实国外的观点是癌症就和冠心病,糖尿病一样是慢性病,并且其实很多长寿的人死后在其体内也发现了恶性肿瘤,这真是极大的鼓舞。人生短暂,想要获得健康,就需要过乐观,充满爱,纯自然,以及身心灵统一的生活。保持睡眠,日光浴,多走路,深呼吸,这些并不难,却是现代人非常缺少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重生手记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