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萤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萤读后感10篇

2018-09-03 04:2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萤读后感10篇

  《萤》是一本由(日)麻耶雄嵩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3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萤》读后感(一):又一本被翻译毁掉的佳作

  这是我看的第三本麻神大作(前两本是神游和鸦,夏冬在阅),虽然腰封夸大失实的口号惹人反感,豆瓣口碑褒贬不一一致叫好的就不是麻神了),但平心而论个人觉得还是不失为一部佳作。

  故事背景是很标准的本格派,奇特建筑暴风雨山庄、20年前的谜案,种种设定都很“古典”。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也不存在什么大的诡计,细心分析难看破,核心诡计基本是靠下面详述的叙诡撑着。人物性格偶尔有些飘忽但总体还算鲜明文笔略显幼稚,不像是麻神后期倒像是刚出道的感觉,不过不排除是翻译导致。

  ———————————注意以下有泄底———————————

  本书从头到尾都有一个暧昧不清的第一人称和貌似第三人称的交错。其实细心观察人称代词和称谓,在前半部分便可轻松断定第一人称来自长崎而非作者意图误导的谏早。考虑到伪第三人称时也是以谏早角度进行描述,再切换到谏早第一人称更显得多余而不可能了。但是由于翻译失误,中间有个别地方出现了谏早以第一人称在回答问题,可能令不少人产生误判(也曾经一度令我动摇)。

  如果说这个人称叙诡还比较常见,那么本书最大的亮点(或曰崩坏?)就是最后关于千鹤性别叙述。对于读者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书中角色却一直被蒙在鼓里,跟一般的叙诡模式恰好相反,这也就是腰封所谓“读者和剧中完全换位”。虽然言辞夸张了点,倒也说的不错。麻神确实敢想也敢写。

  当然这个”反叙诡“也不全然没有破绽,比如千鹤开头声音是“青春少年办的略显沙哑“而且故意摆出争强好胜姿态,显然都是为叙诡铺垫,但是后文时不时来一声尖叫,最后干脆变成”尖细的声音“,未免有点前后不一。而且大村看见女子背影时,千鹤辩解说"自己毛巾包起头发",不知是否国情不同,在我看来这不是标准的女性浴后打扮吗?哪有男生会用毛巾包头的!至于都已经是发育完全的大学生了,却仅靠一件宽松衬衫就想装成男孩还不被看穿。好吧,就当你是孙燕姿那样的飞机场好了,那喉结呢?麻神你加两个字改成”高领衬衫“都好啊……

  以上其实都是小bug,真正的大bug倒与麻神无关。之前猩猩在《倒错的死角》就因为翻译质量问题搞错了女主名字房间号码导致读者在情节理解出现严重偏差。没想到这本问题更多,不说错漏百出,至少也有90出了。随便举几个栗子:翻译不识69,把巨蟹座误作天蝎座;前文大村是个瘦子,后文却出现”大村肥胖身躯椅子压得吱吱作响“;前文大村手指受伤,后文又变成了岛原。如此种种。由于对麻神的行径过于警惕,我一直怀疑这些是否什么惊天诡计的伏笔,比如某种姓名称谓的叙诡,岛原的全名其实”岛原大村“之类。。。。。。

  林新生也算老手了,如此差强人意水准令人大跌眼镜。猩猩自身责任更大,难道编辑们把校对工作都交给了猩猩在做吗?真想给简体版打个一星差评!最后综合平衡一下,还是给三星吧。

  最后的最后,再次吐槽一下腰封,所谓的”第一页明示答案“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萤》读后感(二):结果我只能写这样一篇淑萍来向麻神致敬

  【我和麻神】

  很遗憾,我认识麻神的时间不长,根据豆瓣记载,看的第一本是《神的游戏》,当时是2011年1月份。更遗憾的是,麻神到现在也不认识我。

  第一印象非常好,神游也给了五颗星,然后经过第二轮对女嘉宾的更深入了解(其实也就是看了夏冬,看了这本,更多原版神作因为看不懂所以看不动),我对他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几乎就要入了他的教。

  麻神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也很敢写的作家,这非常值得激赏,但是他先天写作功力并不是非常纯熟,小说也仅仅停留在“玩个花样”的基础上,所以有时候看到他流水账的写法,会觉得有点水。当然他的卖点是逆转和最后一击,其意外性往往能让你忍不住大叫起来。

  所以如果我和他互为QQ好友的话,我可能会给他写上这么一条QQ印象:水多会叫服务好。

  【书名封面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我非常赞叹,纯黑的底配上一个大大的字,既简洁又不乏视觉冲击力。很多人对这个封面有诟病,但我仍维持原判。

  当然这本书名本身也挺耐人寻味,只是一个字,还是一种动物。试想换成其他动物呢?《猫》、《狗》、《猪》……这就显得非常江北style很掉范儿对不起教主名头了。

  不过这本书名的发音并不是很好听,很容易让人感觉在骂人。

  【舞台和人物】

  新本格不乏大舞台,相比起来这本书的舞台不是最大的,但是它融合了暴风雪山庄和建筑探险,在这里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并且精彩的。

  至于人物,不得不说有些配角的脸谱化比较严重,就像CDC副班长说的,看这种模式呢,除了“第一人称”,其他人很容易就记成“炮灰1”“炮灰2”。而且“第一人称”的真实身份又是那么扑朔迷离,基本上要把读者搞晕是很容易的,就看结局能不能振聋发聩让人精神(病)了。

  【过去和未来

  就像金田一老是和二十年前的往事扯上关系,很多推理小说的东西喜欢涉及历史事件。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线索,告诉读者过去是有事情发生的,而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和过去息息相关的。比起真相大白后再强加一个往事当动机,这种一开篇便说明纠葛的写法我是更喜欢的。

  这里说的未来不是这本书里面的未来,而是推理小说的未来。诡计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任何老梗,加上创意,都是能玩出一个美好未来的。

  【结尾和崩坏】

  麻神被誉为是崩坏流教主,结局往往突如其来戛然而止。一个个乍看之下好奇怪,其实细细想来更奇怪的结局始终让人津津乐道。我也很想写这样的小说来向他致敬,但是我写不出来。

  所以我尝试写崩坏流的书评,但是写到现在,还没崩坏呢,废话倒是讲了一堆。

  我不禁陷入了深深惆怅,我想这篇书评可能会很多人看不懂,很多人觉得无聊,很多人给我打没用。

  但是没关系,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告诉你们,也让自己确定,我是真的很喜欢《鸦》这本书嘛。

  《萤》读后感(三):翻译的问题还是麻耶雄嵩的问题?

  看完整本书之后,有种想摔书的冲动,不是因为作品的“崩坏性结局”耍了我,也不是因为麻耶雄嵩作弊似得使用了“叙述性诡计”(阅读过程中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作者使用了叙述性诡计,但有关千鹤的性别还是没有考虑到),而是因为书中有几处非常明显错误,虽然不致命,但却让人不爽。

  1.“G”与“C”。第51页第三段写到:“佐世保最先带领大家来到的是东侧最靠南的那间屋子。在发生过杀人凶案的七间客房中,唯有这间这次没有安排任何人入住。————因此只选定了这间编号为C的房间加以重点说明。”但是通过附于前面的《流萤馆平面图》以及文中内容可以得知,东侧最靠南的那间屋子应该是编号为“G”而非“C”的。

  2.“大村”与“岛原”:第118页最后一段提到:“我们俱乐部里除了平户和大村两个人用的是沃达丰手机外,其他人用的全是科摩。”因此当千鹤在沙发上找到沃达丰手机寻找主人的时候应该考虑的只能是平户和大村啊,但在119页千鹤说道:“噢,对了,我想起来了,岛原君的手机上挂着的是一个纳粹党徽。这么说来,这部手机一定是平户的。”鉴于当时大村是在场的,如果团队里只有他和平户使用的是沃达丰手机的话,千鹤在捡到手机之后只要向大村询问便能知道手机的主人是谁。因此团队里使用沃达丰手机的应该是平户和“岛原”而不是平户和“大村”。

  1.“岛原”与“长崎”:第41页最后一段写到:“东边,也就是右侧的几间房的安排依次为:A是大村,B是松浦,H是谏早。而西边的E是平户,D是长崎,最靠里的C是岛原”。在92页提到当大村与千鹤试胆结束最后一个回来之后说道:“其实我真的听到过一个女人的声音。当是我刚进入小松响子住过的房间,打着手电筒专心寻找扑克牌,这是从门外突然响起一声——”。但是在93页有这么一段:“你可别吓唬我们,去年我们来这里是,不是什么也没发生吗?而且,小松响子的房间我还在住呢。岛原说道。”但文中已经有交代岛原是一年级成员,去年是不可能来流萤馆的。再参考后面提到的岛原为了能见到鬼魂而与长崎交换了房间可以得知最先住在小松响子也就是编号为“D”的房间的应该是长崎,93页这里的“岛原”应该换位“长崎”或者是第一人称的“我”。

  因为没有办法接触到日文原版,所以不知道以上的这些问题是因为翻译的瑕疵,还是麻耶雄嵩本人的失误,亦或是麻耶雄嵩本人故意为之只是为了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的云里雾里,让本来就不容易读懂的情节更加的难懂

  《萤》读后感(四):诡计的点安放得很奇怪

  这是看的第二本麻耶老师的书,第一本《鸦》看完了以后觉得略坑爹,然后看了评价说,要想真正体会麻耶老师是不能从《鸦》开始的!正好这时候《萤》的书就快递到了,于是决定从这本开始好好体会结果。。。

  感觉和《鸦》很相似不是吗。。。

  我叙述性诡计看的不多,不过如果把麻老师和另一位号称叙述性诡计之王的折原老师比的话,大概后者搞的是“场景”或“情节”上的诡计,而前者则是“文字”或者“视点”上的诡计吧,总之差别微妙。而共同之处就是,搞到最后总有点坑爹的感觉。好像如果把叙述性诡计当成个旗号来做,老会有点吃力不讨好,因为叙述性诡计变成主体了,其他地方可能就单薄一点,最后读者看到结局就会有“也不过是这样”的感觉,有耍小聪明嫌疑

  这本《萤》就是这样,虽然最后发现读者掌握了书中人物没有掌握的线索这一点是比较有“崩坏”性,但是除此之外好像就没有什么了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长崎是那个要帮女神报仇的废柴,谏早是杀人魔的帮凶。所以说,诡计安插的点不在解谜的主线剧情上,而是在支线元素上,难免让人觉得是为了叙述性诡计而叙述性诡计。

  另外还想吐槽,这社团里的师哥师弟也太纯情了吧,居然一点没有发现松浦君是女孩子,和《鸦》里面认不出来哥哥就是弟弟村民一样纯情好么。。

  不过为了继续深入地感受麻耶老师,还是会把其余的作品都好好读下去的。。

  《萤》读后感(五):渐渐幻灭的麻耶~

  其实吧,麻耶的书在日本的总体评价也不高呢,三星左右徘徊,短期内连看两本他的书,接下来应该要断档了,顺期待下明年新雨的《单眼少女》。

  总体氛围上,感觉《萤》要比《夏冬》好,虽然仍旧是暴风雪山庄式的设定,但起码让我有时候会感觉恐怖,本来这种模式想想都只是一场游戏而已缺乏真实感,一般而言不会让人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我认可本作的气氛渲染比较到位,由于主角学生,所以言行举止方面略夸张或是“假”一些亦无妨,这方面的描述也还可以,至于诡计,其实很好猜,因为那个奇怪的第一人称叙述无法不对那个人不起疑,所以解谜一点儿也不意外,要说另一个隐藏很深的小诡计,虽然起到了一些迷惑作用,但我觉得与整体剧情相关性并不大。最后剩下几件案子的作案动机,那个实在是相当日式的烂熟与恶俗趣味,传承几十年“经久不衰”哩!

  《萤》读后感(六):比《鸦》正常多了

  其实麻耶还算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上一次看的《鸦》只是到最后觉得动机、凶手真相、诡计都很坑爹,而单就故事本身来看,讲得还是挺精彩的,只是最后的结局太让人瞠目结舌

  这次看的《萤》,作为一个推理小说而言,还是挺正常的,起码凶手、动机都是比较正常的,虽然最后也有个比较诡异助力.......但是起码大部分还好。

  叙诡的部分可能是日系看多了,下意识的就觉得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角度转换会埋伏全套,然后逐一排查了一下,大致有了个判断密室方面,我是对机械诡计不甚感冒,离我的普通人生太远了,就算作者鬼扯我也不会发现漏洞,同样即使他写得精妙别致,我也只会说“哦,是这样啊”。(看《盗墓笔记》时,小花和天真的那段,只要他们一进机关,我就自动调为快进模式)被麻耶摆得最狠的一道,是那个关于厕所的问题,没必要这么搞吧,这样提供给读者的竞争也太不公平了,虽然前面也有暗示,但是麻耶难道不知道有一个人叫春哥么?

  刚好用一句诗总结,你以为看到的,其实蒙住双眼。大概是怎么一句吧,记不清了。

  《萤》读后感(七):哪里有梗是个永恒命题。(所以谁来告诉我一下)

  大家好像都说这书有点闷但是我觉得还好啊跟爱丽丝老师一比简直太紧张刺激了(比上不比下好吗)!四大奇书我都能一晚上一本大概我对无聊的定义相当奇怪吧………………虽然黑死和脑髓都看的人头重脚轻。

  前面都没什么特别的吧基本看一点就能知道第一人称有长崎看不到一半就知道第一人称只有长崎…………诸如此类,感觉最大的点就是最后那个女扮男装梗,我还挺买账的。

  本身自己还有很多猜测比如麻老师会不会最后告诉我们其实小松的孩子是女儿什么的看他只有一米六还精通各种品牌的样子虽然这没什么意义…………当然比起这个翻译留下的疑点更多,我一直以为把69说成天蝎把房间拥有者写的乱七八糟之类的是伏笔好吗!

  所以…………除了以为是男扮女装其实是女扮男装和很容易看穿的人称问题之外……………………还有什么梗吗!!!

  最后的新闻大概说明生还者肯定是千鹤反正没提到有S大学学生………………这里会有什么梗吗我想了好久了!难道说其实意思是警方知道小松的身份所以身份不明的是那个受害者?那么没提到小松被人偷走了?这一切有什么深意吗?还是我就是想多了?(你想多了)

  《萤》读后感(八):两个无法直视的吐槽....(不算剧透的剧透)

  ☆音乐开始了:

  嗒咔嗒咔嗒——嗒——嗒——嗒咔嗒咔蝉

  嗒咔嗒咔嗒——嗒——嗒——嗒咔嗒咔蝉

  嗒咔嗒咔嗒——嗒——嗒——嗒咔嗒咔蝉

  嗒咔嗒咔嗒——嗒——嗒——嗒咔嗒咔蝉

  嗒咔嗒咔嗒——嗒——嗒——嗒咔嗒咔蝉

  卤煮语文老师教给卤煮的“拟声词”在一夜间死光了啊!!!/(ㄒoㄒ)/~~

  卤煮怎么样去理解提琴或者钢琴或者任何一种乐器的声音是嗒咔!

  还有你最后那个蝉是什么意思!!!颤音吗!!! Σ(⊙▽⊙"a...

  新星你们彻底赢了啊!!

  夏与冬关键的线索翻译不出来现在就来自暴自弃了是吗!!!→_→

  ☆关于妹子

  327

  “也就是说,凶手知道松浦君是女的。”

  “你说什么!!!”

  你们读完全书的告诉我你们有几个看到这里才知道松浦是妹子的!!!

  她一直是个妹子啊!!!人物介绍里面写的都是千鹤啊!!!

  赤裸裸的妹子名字啊就好像你们看见“X志玲”会觉得是个男孩纸吗一定会去想推倒的啊!!!(* ̄▽ ̄)y

  麻神你要不要这么低估读者的智商!!

  我们都是被你调教出来的好吗!!!Σ(⊙▽⊙"a...

  我看到中段以为妹子是拉拉喜欢对马好吗·!!!

  人民群众都知道的事情拿出来当梗很好玩吗!!!

  看麻神自娱自乐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那你干吗还给五星啊魂淡!)

  《萤》读后感(九):《萤》——黑夜中张狂的微光

  麻耶的书很多时候都透露出张狂的气息,这种张狂也许是发自内心的,你看他笔下多是朝气蓬发的年轻人,说话和做事都比较张扬。但不仅如此,麻耶在设置诡计的时候虽然不像岛田那般天马行空,但总是能在诡计和逻辑的推演中走出一条自己的独特道路。也许其他作家都恨不得在解释案情的时候把自己埋下的所有伏线都一五一十地跟读者讲清楚,为此不惜花上大量篇幅;但麻耶显然不是这样的作家,他倒是喜欢在前面多灌一些水,只是最后揭示结局的时候言简意赅罢了。

  所以才让故事解读方向变得不确定,或是需要读者自行推理一部分,脑补一些情节,才能把整本书的内容想透。《萤》这本书相比《夏与冬的奏鸣曲》、《鸦》以及《神的游戏》而言,需要读者脑补的地方已经算相当少了。之前弹压姐说这本书的诡计可谓是前无古人,我在阅读推理小说的过程中也从没见过此类诡计。麻耶真的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死角呢。

  那么,和夏冬令人崩坏的世界观相比,《萤》这本书恐怕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暴风雪山庄模式了。一群大学生来到深山中的流萤馆玩探险游戏,期间一如既往地发生了杀人事件,一如既往地让故事主人公被困在深山老林里,各种通讯工具也都失效。应该说麻耶讲故事虽然灌水比较多,但这本书先是有N年前的悲惨杀人故事作为不错的背景,又有现今紧张的暴风雪山庄杀人事件作为正剧,而且坦率说,本书中间的推理桥段虽然不算惊艳,但也足以让人看得下去。

  当然,结局向来是麻耶的拿手好戏。也许这里才是体现麻耶张狂本色的最后一击。《萤》这本书的色调,正如流萤馆一般,阴郁灰暗,麻耶也不厌其烦地在书中描写流萤馆黑色墙壁。住入的学生算是唯一的亮色,他们就是流萤馆中的流萤。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过往和现在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除了故事人物之间的串联,麻耶想必也想通过构造一些象征意义来让小说变得更加神秘。可惜的是,这本书太过于依赖那个新奇的诡计,而这种象征意义,又比不上夏冬的崩坏性,归根结底还是在一个小框框里面打转。

  也许这本书可以看作麻耶的小品文,也非常感谢麻耶给我们介绍了不少萤火虫的知识,但这本书在我心目看来,比《鸦》要好,但是不及夏冬和《神的游戏》。《神的游戏》虽然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但结局余味十足,夏冬则算是颠覆世界观的作品。大概是我不喜欢《鸦》那种古怪诡计的缘故,一直认为《鸦》是麻耶作品中我最不喜欢的。相比之下,《萤》算是麻耶的水准之作吧,以麻耶的水准,诡计或是故事情节上不来点奇奇怪怪的东西,那才真是奇怪呢。

  《萤》读后感(十):关于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请先看《萤》

  叙述性诡计必然有一个或多个元素要进行认知层面的欺瞒,既将A认作B,在传统叙诡中,实质为A的这种元素,在读者眼中被误认为B,也即在读者阅读之过程中此元素被误认,而在小说之世界中的人物对于此元素的认知,一般并不做深究,并且如果小说世界人物之认知与读者之认知不同,则更能突显此诡计之意外性,不过为了某些需求,将要令小说世界之人物与读者共同将这些元素误认,在小说世界中通过现实性的手法,而面对读者采用文字上的手法,尽管手法不同,但达到效果一致。而另一种手法便是读者并未误认,而是小说世界之人物误认了这些元素,从而使得“小说世界之人物并未误认这些元素”成为读者误认的元素。

  上图乃一般叙诡的示意图,当中那一根我称作元素认知柱,这根认知柱横穿三个世界,即小说人物的认知世界,小说的“真实”世界和读者的认知层面,在三个世界中元素各有不同,通过小说中的犯罪层诡计和叙述中的文字层诡计来使得元素发生改变,而唯一真实的元素乃小说世界中的元素A,而认知柱的目的一般来说为意外性(在此不想讨论过多其他目的)。

  而在《萤》中这根认知柱发生了一些变化,使得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显然读者认知到的乃是真实元素A,而小说人物的认知是错误的,即为B,而我们知道小说世界必然是“真实”的(是指必然有一真实小说世界存在,非讨论其他不真实小说世界),也即该元素仍然为A。这样看起来认知柱也没问题,但是结果文字层和犯罪层,便产生了一些疑问,首先是如果这样的认知柱存在并且合理,那么文字层的诡计是什么呢?所以说这样的诡计不存在和不需要吗?而既然小说人物的认知和小说世界的真实元素并不相符,那么由B所转变为A的犯罪层的诡计究竟是什么呢?由于这两项的确无法说得通,甚至对于A是否为真实元素也产生了质疑。另外,由于读者一开始便知道真相,故而一般叙诡认知柱的目的即意外性似乎也不那么明显,那么这根认知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由这些分析可见,这样的对于三个世界的分析图是不尽如人意的,或者说遗漏了一些关键。因此做了下图,一些问题得到解决:

  这是《萤》所构建的认知柱,从图上可以看出,与一般叙诡的认知柱不同,该根认知柱完全包括了“小说人物的认知”这个世界,也即认知柱的元素不再是小说中需要被误读的一些元素A或B,而是在这之上一层的对于该认知的认知。知道这一点相当关键,也正是对于更高世界的认知柱的解析,能让我们知道在不同世界之间的诡计安排以及认知柱的最后目的。简而言之,固然小说中人物对于元素的认知和读者完全不同,但是对于该认知的上一层认知是相同的,而A或B则潜藏在该认知柱之暗侧,直到小说世界的真相被揭开才揭开。那么这样就可以解决文字层诡计不明的问题了,因为虽然在高一层的认知上相同,但在基本元素的认知上不同,如何掩盖这两层的不协调便成为了作者的文字层诡计,也即让一般认知柱上A与B的不同消失,从让该认知柱上读者认知层面与小说人物认知层面相同。而第二个问题便是犯罪层诡计为何?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犯罪层诡计,并非真正的犯罪诡计,而是指向小说真实世界(真相)的手法。而在《萤》中所赖以返回真实世界的手法便是通过读者认知与小说人物认知的不同而获得的,然而读者认知又如何能穿越回小说人物认知,从而施展其犯罪层诡计呢?在《萤》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在小说世界中安排一个能与读者认知完全一样的人物(也可以说是藉由此人来使读者确定自己的认知),故而最后可以使读者认知正常地返回小说人物世界,从而令犯罪层诡计得到实现。而这也是此认知柱的一大目的,固然在A与B元素的暗认知柱中有意外性之目的,但更重要的使命是通过两个认知世界的异同来让犯罪层诡计得以实现,从而顺利返回真实的小说世界,使得小说得到完满、犯罪得到解决。

  而更为简单的说法,便是将读者的认知抛却,使一切完全发生在小说世界之中,也即代表读者认知的小说中的人物并未也不需要穿越到读者层面影响读者,从而造成两个世界的认知异同,就可以通过小说世界两方面人物的认知异同来实现该犯罪层诡计。而这种更为单纯的做法,在以往的小说中比比皆是。《萤》通过认知柱的扩大,使得原本古典而单纯的诡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给与了叙述诡计一定的新意,摆脱了纯粹为意外而意外的目的,使得简单意义上的“反叙述诡计”有其小说真实世界中的具体意义。但可谓有得有失,第一复杂性降低了意外性,第二相互打通两个世界的做法,使得一些描述和人物做法更有“人为雕琢”之迹,并不比之前所提的更为简单的做法高明多少。但也算比较合理的回归犯罪层诡计,从而抛却单纯意外的简陋目的,实属难得。

  图请看日记

  http://www.douban.com/note/237362359/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萤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