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的读后感10篇
《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是一本由[日] 谷崎润一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页数: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谷崎润一郎的这篇小说,不养猫的人或者说没有一起养过猫的情侣恐怕很难引起共鸣。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男人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但其中加入了猫做导火线、做引子、做意想不到的插曲,事情就变得饶有趣味起来了。
谷崎润一郎一定是养猫的,这一点从他大篇幅对猫的着墨就能看得出来。猫的个性、猫的姿态、猫的眼神,以及养猫人的心理状态,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人对猫的情感,这里有两种,一种是爱意,另一种则是嫉妒心。情侣之间有时难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对猫的喜爱,远远超过了对伴侣的喜爱。这不仅体现在分配给两者的时间和精力比例上,而且体现在对龃龉之事的容忍上。
养猫也是有很多麻烦的,要定期投食,要为它清理粪便,还要忍受它身上的味道,以及它在屋子里来回走动可能会造成的破坏。但不知道是猫本身的神奇魔力,还是人对猫的容忍度天生就比较高,几乎每一个养猫人都对此甘之如饴、乐在其中,有时甚至还会把猫的淘气与调皮拿来和朋友们吹嘘。嘴上虽然是在抱怨猫的脾性,可心里却一点也不生气,反倒觉得是种特殊的情趣。
就像文中庄造和品子对猫的爱一样。庄造将莉莉从小猫养到老猫,在孤独的日夜里相互陪伴,莉莉是他的玩伴,也是他情感的寄托,在心理上甚至就如同妻子一般,他对莉莉的感情自不必说。品子一开始虽然不是真心喜欢莉莉,甚至设计要回猫也并非出于爱意,然而自从雨夜的失而复得之后,品子的内心也发生了转变,变得更加珍视和疼爱这每晚相拥取暖的伙伴了。两个人对猫感情的升华,都源于一次偶然的“失而复得”事件,也只有在这个场景之下,对猫的思念才是源自猫本身,才是对它柔软的身体、充满哀伤的眼睛的依赖。
可在庄造和他的两任妻子之间,却完全没有体现出人与猫这样的情感。母亲和福子设计将品子赶出家门,庄造看似优柔寡断、犹疑不决,是一个只能听从母亲想法的懦弱男人,其实内心里也早已忍受不了妻子的强硬,只不过心安理得地将自己隐藏在软弱无知的外壳下做母亲的帮凶而已。福子和庄造之间的结合也并非出于情感,仅仅是一种各取所需。对于好吃懒做、入不敷出的庄造而言,依附于家境优渥的福子才能过上好的生活;而对于水性杨花、名声扫地的福子来说,也总算是找到一个还凑合的人生归宿。这样的三个人之间,看似是因为猫的归属而引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和猫又有什么关系呢?猫无非是人勾心斗角、彼此猜测试探的利用工具罢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猜忌怀疑、欺骗背叛、无法相互坦诚和容忍,才是真正让人感到讽刺和丑陋的地方。
这三个人,本来就是各自心怀鬼胎,彼此都藏有隐秘的占有欲。在文章戛然而止的那处场景里,庄造正偷偷摸摸地来看莉莉,还未尽兴,前妻却已经回来了,只好像做了亏心事一样从后门急急忙忙地溜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初子会不会告诉姐姐庄造急切地想念猫的窘相?而发现庄造此前独自溜出来看猫的福子又会对他有什么反应呢?庄造最后会和哪个女人妥协,是会受到猫的诱惑,还是贪图妻子的钱财呢?就有诸多可能留待想象了。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庄造所面对的困境,其实不是在两个女人之间,而是在猫和两个女人之间。庄造对于猫的狂热迷恋,从他独自出门那个夜晚,沾着满身露水蹲在品子家的草地下等待莉莉可能出现的场景中可见一斑。庄造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在他的身上,只有无尽的空虚、懦弱和小人物的恶。读罢这个故事,我倒是开始思考,养猫人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猫?是看作玩伴、朋友、孩子,还是将其看作假想的伴侣?实际上,对于猫的感情寄托,完全是自我的主观投射,愈是渴望什么,便愈希望从猫身上得到什么。或许不如说,我们爱猫,只是我们爱自己的一种表现,其实猫的呼噜呼噜,猫的舔舐,以及猫的温存,压根不是针对某位特定对象的。莉莉无论是在庄造身边,还是品子身边,都一样生活得很快乐。其实莉莉根本无所谓的。
《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读后感(二):搬运:谷崎润一郎《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
来自: 徒然曜日 2007-12-28 00:38:08
谷崎润一郎是一个善於摆放画面的人。他的大部分作品,用字鲜少艰涩暧昧(除了文字实验风格极强的《 》),但故事里通常埋有一个充满诗意及隐喻的画面,总是美的令我困惑。说困惑是因为那并非悲伤的美,却也绝非欢欣的美。那样的美像是冯内果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大意是说戏里发生了这些事,你也不知道好是不好:哈姆雷特看到他父亲的鬼魂你不知道好是不好。知道了叔叔是杀父凶手你不知道好是不好。他个性优柔寡断你不知道好是不好。甚至连他牺牲爱情牺牲性命你都不知道好是不好。但总之哈姆雷特是一本钜作。毋庸置疑。
《春琴抄》是我看的第一本谷崎作品。里面那位女琴师对仆役既深醉又残忍的情感,用了一本书说,也可以只用其中一个画面说:一位骄傲却也脆弱的被毁容盲女,以及刺瞎自己双眼来向其保证永远不会看到她被毁面容的男人仆役,两人总在浴池中颠簸地坦诚相见,毫不让外人介入地、在他们透著无限白光的模糊世界里,彼此成全。谷崎润一郎戏谑地说「盲人的身体由盲人来洗,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然而要不是有盲眼这隐喻使人无视太多现实社会的建构与损伤,矛盾与隔阂,那样巨大且温柔的情欲又要如何产生呢?
《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相较於《春琴抄》,情感是没有那麽浓烈了。尽管说的是一个男人及两个妻子的关系,理论上就算不谈爱也该触及某种相互指向的情感,但书里讲的更多是疏离,是限制,以及挥霍一切後的彷佛无解。
书中的男主角庄造是一个没什麽个性棱角的人。他有著谷崎作品中男性惯有的阴柔感,却又缺乏一种确定的子类别。他总是向母亲撒娇,依赖著家庭照护的本能汲取她的付出。即便是在婚後,仍然将母亲的照护当作理所当然。甚至连赶走第一任妻子以便再取第二任的安排都是依著母亲策划完成。当然他不是毫无自己想法的人,但与其透露并实践自己的想法,藉由母亲这样忠实的对象替他完成是更方便的。我感觉庄造是一个无法明白「自主」概念的男人。他的生活中只有「豢养」关系。一切关乎著豢养与被豢养。
这是一个围绕著庄造的豢养故事。所谓豢养,便是仰赖著一种定义之下的关系:我是你的主人,我拥有你;你是我的主人,你拥有我。当然这概念乃是变形流动,绝非商品买卖般容易界定还有发票可拿。但无疑地那是一种谜样的陷溺与攀附,仰赖一种绝对的任性与捆绑。婚姻相对於这样的母子或是主畜关系那变态的沾粘於是就弱了---尤其对於社会责任上较为自由自在的男人。於是庄造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婚姻转换,对於夫妻关系他完全没有任何主动参与性。妻子弱他就欺侮,妻子强他就懦弱。而莉莉无关强弱。莉莉是「他的」,而且莉莉还是迷人的猫呢(看谷崎写猫就知道他是真的很爱猫哪)。
於是无论谁与谁之间其实都是疏离的。只是一些关系之间给植入了豢养之名,一些则是母子另一些则是婚姻。豢养尽管看似比婚姻以自身欲望的投射之姿勉强取得了一点优势,却也在书末给完全地瓦解。企图以母子关系为中心巩固的家庭毕竟还是失败了,以结果来说,新太太终究给旧太太抢走猫以分化他们夫妻感情的计谋打败。而庄造为了那只迷恋的猫直接间接将两个太太在心态上都丢弃了,却也换不回从前和莉莉的生活甚至莉莉一个温存的眼神。而莉莉老了,曾经与庄造十年的感情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她只需要一个安定而温暖的主人,於是她这次终究没有像上次被送走时,不顾一切地跑回庄造身边。她认份而年老的温存,应该就像庄造那年老的母亲,在决定亲手洗新媳妇最贴身的卫生带时,所产生那种对安定渴求的纯粹无感。
要说无情也是。但就说是无感吧。
於是就是那最後一个画面。一个充满方向张力的画面。画面里年老的庄造母亲与莉莉各自倨坐在她们不同的家,一个她们同时视为最後归宿却又充满了危机的地方:前者是新媳妇的出走,後者是新主人不稳定的生活及宠爱。而新太太正负气逃离庄造,庄造慌张逃离旧太太,旧太太奔向莉莉同时也奔向想像中的庄造。他们都各自奔跑著,一直还在路上。然而直到老了之後,尽管他们不再奔走了,会不会就像老去的庄造母亲及莉莉,只不过是变成安静地面对一切慌乱,却仍然无计可施呢。
《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读后感(三):女人的小心思
前两天我读了谷崎润一郎的一本中长篇小说《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这本小说的结尾描写非常之棒,虽然没有欧亨利式的结尾给人一种被骗的巨大反差感,但这本小说的结尾也是挺让人出乎意料的。我读到这本书结尾的时候以为还会有下一页,但没有内容了,它像是没有写完一样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完结得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它体现了大师的高超写作技巧。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我简单的做一下概括:品子是庄造的前妻,品子的个性比较强势惹庄造的婆婆阿玲的不满,于是阿玲就设计让自己的听话儿子庄造去找舅舅家的女儿阿福玩。阿福的生活能力低下,像现在社会养尊处优的富家女,她连自己每个月来姨妈穿过的卫生裤也不会自己清洗,而是堆积起来放到地下室发霉。但是阿福的爸爸---也就是庄造的舅舅家可是很有钱的。阿玲的店家生意惨淡,再加上庄造也很废,没有经商头脑,于是阿玲就想让阿福嫁进自己家,毕竟阿福家带来的嫁妆就足够用个几年了。品子性格比较强势,性格方面庄造不和,庄造也是蛮怕她的,阿玲的婆婆就利用了庄造和品子之间的小摩擦,让庄造偷偷的出来找阿福玩。庄造从品子的管束中脱身出来,自然而然的和阿福之间产生了感情。于是品子被赶出家门,阿福成了庄造的新妻子。
而这些都不是重点,以上无非就是很无聊的三角恋故事。但是这个故事里的“小三”可不是人类,而是一只叫莉莉的猫。
故事的一开头,离婚后的品子写信给阿福,品子对阿福说自己已经很可怜了,能把那只莉莉的猫给她吗。品子的信里提到了庄造对莉莉这么好,难道他对阿福的好还不如一只猫吗?最开始阿福是不介意的,但是女人心眼比较多,阿福就算不介意但是她看到丈夫喂鱼给猫吃自己只吃了三小只鱼后她内心就开始发毛了。阿福就去和庄造闹,她跟庄造说要我还是要猫,要从她和猫之间选一个。庄造这个人性格比较畏畏缩缩,在他心里,这只叫莉莉的猫已经陪了他十年了,多年前他把莉莉送给别人家养,而莉莉从别人家偷偷掏出来跑了三天又回到庄造家,庄造在那时候就下定了决心一定不把莉莉再从身边送走。可是,庄造不敢把自己的心声跟阿福说,甚至跟阿玲也不敢说。阿玲吓唬庄造,她说要是庄造不在这个事情上妥协,新嫁来的阿福可是要回舅舅家了哦。庄造怂了,他妥协把猫让给品子养。
品子的小计谋得逞了。最初品子是很不喜欢莉莉这只猫的,她觉得莉莉很可恨,甚至品子去楼下吃饭也要把莉莉绑起来。但是第二天品子觉得自己也是有点丧了,她看到莉莉的眼神觉得自己和它都是同类,都是被赶出去无家可归的人,她再也不把莉莉绑着了,品子想莉莉要是要走的话就让它走吧。果然当天莉莉就逃走了。那天雨下的很大。过了三天后,还是没有传来莉莉的消息。品子想也许天气的原因加上莉莉年纪大了,它去庄造家估计要四天,那就再等等吧。但是,莉莉回来了,她回到品子的身边,亲切地亲品子的脚丫。品子虽然是很强势的女人,她以前也不喜欢莉莉,但是品子渐渐的开始有心了,对待莉莉也不是以前那么浮躁而是充满了爱心。猫这种生物,在外人面前很傲娇,只有在对它亲切的主人面前完全会脱去自己的盔甲。
而可怜的庄造,对莉莉念念不忘,终于有一天从家里偷偷出来跑到品子家看莉莉。这件事当天被阿福知道,阿福跟阿玲吵架,估计他们夫妻的关系也是要崩了。而跑到品子家的庄造,所受到的待遇是莉莉的冷落,他在二楼抱着莉莉,在莉莉的耳边呼唤着,而莉莉却异样的冷漠,说不出是傲娇还是什么。在一楼的品子妹妹提醒庄造赶紧出去,品子快要回家了。庄造怏怏地逃走,仿佛这个世界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无家可归的人。
这个故事经过我概括是不是看着没什么意思。其实故事的内容本来就没有特别大的亮点,故事最耐人寻味的是每个人的心理描写。有一种每个人的小秘密都被读者知道,但是故事里每个人都不知道对方真正的心思是什么,让读者非常的着急,明明是说话可以解决的事却拖着拖着变成大矛盾,这与宫斗剧是一种套路。小说里还写了莉莉的年龄,莉莉已经十岁了,它没有了刚进庄造家时的活力。以前为了吃东西可以蹦起来很高的莉莉现在连食物摆在它眼前它也懒得眨眼。谷崎润一郎很喜欢写女人,更喜欢写年轻漂亮的女人,这里的猫虽然不是女人,只是一只磁性的猫,但是谷崎写猫就像写人,他将莉莉年轻时候的哀怨眼神与年老后懒散的眼神刻画的和女人一样。年轻的女人为自己的容颜衰老而忧愁,年轻的女人为自己的美貌无人欣赏而哀怨,只等年色渐衰,为事物少了一份关心,只为家里长短烦心不已,早已没有了那份灵性。
《猫与庄造与两个女人》读后感(四):莉莉和庄造是彼此的情人啊
猫名叫莉莉,陪伴了庄造近十年的时光:从20岁刚长成大人开始,经历26岁与第一任妻子品子的婚姻和4年后与现妻福子的第二次婚姻。莉莉虽然只是一只宠物,但论时间和先后顺序来说,如果说庄造对她有比品子和福子更深的感情也是无可厚非的。
在品子还是庄造的妻子时,婆婆阿玲就计划着让庄造与品子离婚,娶福子为妻,这样不仅可以让生性放荡的福子安分下来,更重要的是可以用福子丰厚的嫁妆来弥补家里的亏空——尽管品子为了整个家的生计一直不断操劳着。阿玲与福子的父亲合谋创造庄造和福子单独相处的机会,庄造呢,又偏偏是一个没有什么主见、不愿意工作劳累、每天只管在家与莉莉形影不离。对于这样的庄造来说,妻子品子为整个家做出的努力他都视而不见,品子与阿玲之间的明争暗斗他也无心去想,莉莉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妻子这个角色,无论是品子和福子,他都无所谓。所以当被赶出家门的品子写信给福子,想要把莉莉接过来抚养时,福子因为吃了莉莉的醋想要快点摆脱这只猫,而庄造却十分不愿意:和心爱的人分离一定是痛彻心扉的!所以在莉莉被送走之后,庄造有一次趁着福子回娘家要零花钱的空档,偷偷去了品子家。他借用了一家收音机店里的厨房,为莉莉做了一顿简单却充满心意的鸡肉礼物。可他又不敢让品子发现自己,只好躲在草丛里偷偷观察品子家的情况。夜浓霜重,衣着单薄的庄造在草堆里瑟瑟发抖,他轻声呼唤着莉莉的名字,心想着也许晚饭后莉莉走出房子时自己就可以看到她。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莉莉的身影。福子大概要快要从娘家回来,庄造只好悻悻而归。
后来,庄造偷偷去看莉莉的事情被福子发觉。当他听到福子在质问阿玲为何放任他去看莉莉、甚至去见了品子时,庄造仓皇而逃。庄造知道自己的目的地,那就是莉莉所在的地方。这次他比较幸运,趁着品子送衣服去附近的服装店时,拜托品子的妹妹初子帮忙,在二楼的房间里看到了正在安逸熟睡的莉莉。庄造在此之前幻想着他与莉莉重逢的情景:莉莉也许会像以前一样,一见到他就会碎步跑来,在快靠近庄造时又会害羞地躲开。此时他问到了熟悉的猫的粪纸的气味,回忆起了当初莉莉在家时的一切一切。庄造发出沙哑的呼唤莉莉的声音,可莉莉却只向他瞟了一眼,爱理不理。庄造颤抖着把莉莉抱在怀里,听到她发出的熟悉的咕噜咕噜的声音。他一边耐心地抚摸莉莉的皮毛,一边观察着品子的房间。无论是镜台还是猫的餐器、便器,各种东西都摆放整齐,壁炉里燃烧所剩的灰烬也都清理出纹路来。而且,他知道品子经济不算宽裕,但给莉莉的关爱却丝毫不少:每天都给莉莉补充营养、给莉莉铺的坐垫甚至比她自己的还要厚。他明白了莉莉已经全然认同品子了,不禁悲从中来,胸口一阵堵塞。品子和莉莉虽然都被自己抛弃,但她们相互陪伴,生活得很幸福。最可怜的人是他自己呀,没有人珍惜,没有人关爱。
在我看来,与其说莉莉是一只猫,不如说她就是庄造生命中出现的最重要的女性。在品子未嫁来之前,庄造与莉莉相处了六年的清净时光。那时的莉莉还是一只刚出生三个月的小母猫,调皮捣蛋爱撒野,完全就是一个小女生的模样。她皮毛光滑,动作灵巧。庄造拿食物逗她时,她可以跳得很高。后来,莉莉长大了,开始生小猫了,原来那个调皮鬼逐渐变成了妩媚、性感和哀愁的成熟女性。在生产时,流露出的温柔的眼神也令庄造沉醉其中。莉莉就像是庄造的情人,在有第三者在场时,“不但绝对不会对主人撒娇,反而会装成怪生疏的模样”。但在每晚睡觉时,莉莉都会在他怀里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和位置,头枕着庄造的胳膊,爪子放在庄造的胸前。那时,他对品子曾经说过,“我和莉莉时能互相闻臭屁的交情”。而且,在有一次把莉莉送给别人家养时,她居然也一个人独自找了回来,对庄造的留恋让她踏过漫漫长路重新回到了家中。可以说,庄造和莉莉都深爱着彼此。
可是,庄造拗不过福子的撒气,虽然舍不得但也不得不把莉莉送给品子抚养。日渐衰老的莉莉被庄造抛弃,也被怀有目的的品子当成了工具。好在品子对莉莉好了起来,就算莉莉逃离这里再次回到庄造的家中她也不会再生气,反倒替她觉得庆幸。但莉莉还是留了下来,也许是看到了品子每夜不停地操劳和等待她回去的常亮的灯光,莉莉回到了品子的身边。就此之后,人与猫相依为命,相互成为对方的慰藉,而那个薄情之人庄造,对于她们的幸福,也只能感到诧异和羡慕。
最后还要说说谷崎润一郎的写作功底。不愧是日本唯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刻画得极为细腻。小小的故事用极为简单又高级的方式表达出来,阅读之后实在是让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