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朝圣者之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10篇

2022-05-18 02:09: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10篇

  《朝圣者之歌》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一):神还是人

  要不是看他的散文,我果真以为他的世界是一个属于边缘人的世界,是神的世界,神要昭示众人真理的世界。

  还好,不知道会不会坚持看下去,毕竟看《悉达多》比《荒原狼》好些,现在所不能理解的,我想是因为我还不够深刻,所以不怪自己,认真看认真记录自己的感受。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二):书摘

  敬畏是虔诚者的信仰与生活感情的依据。其表现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对自然有强烈的感觉;一是相信有一个超越理性的世界规则。

  虔诚者不追求权力,逼迫某人做某事是他最不愿干的。他不喜欢发号施令,这是他最大的优点。可是,他对真正值得追求的事物却过于消极。容易陷入清静无为和自我沉思。他经常仅满足于心怀某种理想,却不去为其实现而奋斗。既然上帝(或大自然)比我们人更为强大,他也就不愿意多加插手。

  (黑塞的分析太准确了!这与上周节目中所提及的鲸鱼与鲨鱼不谋而合。我是虔诚者,但也如黑塞自己所说,这两类对抗者早已认识到相互的依赖性,虔诚者会立即在“自己身上一点一点地发现理性者的特征,那些十分突出的令我浑身不舒服的特征”,呼。。。)

  每一张印了字的纸都代表一种价值,所有的印刷品都源于精神工作,应该得到尊重。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三):朝圣者

  一本黑塞各个时期写下的散文集合,有黑塞一些成长经历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观点,13岁励志当作家,然后开始各种退学的经历,当学徒也做不了几天,读到他写到15岁开始自己教育自己时,不禁笑出声,多么一本正经的小大人话语,他窝在外祖父的书房里几年后读完了半个世界的文学,完成了对自己的教育。

  黑塞谈读书,很有共鸣感,读书读作者的感想,思维,倾听作者。一本有影响力的喜爱的书,胜过许多藏书。谈及从当代文学中出离去投入到古代书籍的阅读研究中,简直像讲中了我的心。

  黑塞是有宗教信仰的,但他的信仰却没有妨碍他对自己宗教的思考,更没有阻止他对于外界其他宗教的兼容吸收。他研究过印度教,老子,易经,并有过很深入的思考。他后续很多的思想也是在对于各种宗教,思想研究下发展而来的。

  黑塞谈人的三个阶段,一是孩童无罪的阶段,二是觉醒善恶,走向应付文化、道德、宗教与人类理想所提出的要求的阶段。三是使人能体验一种超越道德、法律的状态,使人能朝着获得彻悟与解脱的方向迈进,使人能达到一种新的、更高的不担责任的境界,简单地说,使人进入信仰。这篇短文的阐述,我有深刻的共鸣,因为第二阶段的觉醒以及对理想提出要求,却不能趋众的投入个人来讲,一定是会失败的,因为道德不能被百分百的接受,善不可能百分百的被传递,一定会进入破灭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否能够向第三阶段发展,只靠自己的悟性了,理想破灭后要么回到第一阶段的孩童阶段,要么自我毁灭成为不再有对人类有要求的阶段。能够获得第三阶段精神体验的人是少数,或短暂有过精神上的悟又随即退回到第二阶段。黑塞的第三阶段大约就是老子骑青牛出关留下几千字给后人吧。自我的信仰体系自此建立,敬畏自然和规律,从而“不负责”。

  与黑塞交谈总是很舒服的,像认识的一个许多年的老友,他总是深深的击中你的心,了解你一切的所思所想所悟。在你看着表面的各色彩纸而目眩时,他已然用他的睿智帮你好好的区分这些颜色使他们和谐且有序并统一。与其说他有宗教,不若说他有自己体系内的信仰更加恰当。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四):在散文与诗歌中记录对历史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来源:北京晨报 时间:2013年2月20日 作者:刘婷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散文集、诗选《朝圣者之歌》、《温泉疗养客》、《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日前由世纪文景策划推出。据出版方介绍,黑塞常被人说起的是他的小说,也因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与散文家,这些散文多记录的是他对历史、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出版方介绍,《朝圣者之歌》、《温泉疗养客》以及《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是在《朝圣者之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的基础上稍作增删编成,后者在市面上已长期缺失。此前,世纪文景已经出版黑塞的多部作品:《悉达多》、《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黑塞画传》。

  据介绍,赫尔曼·黑塞是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以《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自上世纪60年代起,黑塞就为美国大众喜爱,他出现在《史努比》系列漫画中,纽约的女大学生说黑塞是“今天美国需要的反物质主义的发酵酶”。黑塞的作品在全球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总印数超过一亿四千万册。

  对于黑塞作品的阅读,出版方表示,读过黑塞作品的人,多会为其中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以及浪漫气息所打动,情不自禁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他是很多人会喜欢上的作家,一个性情中人、坦率的朋友、人生的导师。

  此次出版的三部新书,《朝圣者之歌》是译者谢莹莹从黑塞全集中精选出的散文篇章,有其儿时回忆,有对战争的思考,有致亲友的信,有迁居杂谈,还有对故地的追忆,所有都离不开对人生的感悟。不仅让我们充分认识了黑塞其人,更是从他所展露的心灵、思索、喜乐悲愁乃至愤慨中,得到心灵的净化。黑塞的散文清新,表达出恰恰最无法表达的事情。

  《温泉疗养客》收录《漫游记》、《秋日人生》以及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的自传体札记《温泉疗养客》。这是黑塞作品中少为人知的一部书,记叙了黑塞晚年因坐骨神经痛到巴登疗养的故事。不像黑塞的其他作品,此文可称最为风趣的黑塞,那种在病痛疾苦中所表现出的乐观幽默以及对个体、生命、自然的思辨。

  《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是黑塞的诗集,收录诗约百首。诗歌对黑塞而言,“是灵魂对经历的反应……诗最先只对诗人自己说话,是他的呼吸,他的呐喊,他的梦,他的微笑,他的挣扎。”他生命危机时期的苦难黑暗与混乱状态、内心的冲突与沟通也全都自然入诗。他的诗与他的小说、散文内涵完全一致。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五):黑塞 不能错过的作家

  来源:每日新报 时间:2013年2月5日

  黑塞常被人说起的是他的小说,他也因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是位出色的诗人与散文家,这些散文多记录的是他对历史、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任何读过黑塞作品的人,都会被黑塞作品中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以及浪漫气息所打动,情不自禁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

  我最初读的是黑塞的诗集。后来又看到他的《悉达多》。说起黑塞的诗集,其实就是一部完整的,甚至无可替代的自传。这就是一位只要有过阅读,就一定会喜欢上的作家,一个性情中人,坦率的朋友,人生的导师。

  最近出版的中译本《朝圣者之歌》《温泉疗养客》以及《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是在《朝圣者之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的基础上稍作增删编成,后者在市面上已长期缺失。此前,世纪文景已经出版黑塞的多部作品:《悉达多》《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黑塞画传》。

  我们再转回身,隆重地认识一下他: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以《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自上世纪60年代起,黑塞就成为美国大众的最爱,他出现在《史努比》系列漫画中,纽约的女大学生说“黑塞是今天美国需要的反物质主义的发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为美国整整几代青年人的座右铭;在日本,黑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国作家;迄今为止,在日本和美国,黑塞是20世纪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在目前已上市的中译本中,《朝圣者之歌》是译者谢莹莹从黑塞全集中精选出的散文篇章,有其儿时回忆,有对战争的思考,有致亲友的信,有迁居杂谈,还有对故地、对老年的追忆,所有都离不开对人生的感悟。不仅让我们充分认识了黑塞其人,更是从展露出的他的心灵、思索、喜乐悲愁乃至愤慨中,得到心灵的净化。黑塞的散文清新,表达出恰恰最无法表达的事情,无与伦比。这部精选散文,展现最完整的黑塞。

  《温泉疗养客》收录《漫游记》《秋日人生》,及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的自传体札记《温泉疗养客》。这是黑塞作品中鲜为人知的一部小书,记叙黑塞晚年因坐骨神经痛到巴登疗养的故事。不像黑塞的其他作品,此文可称最为风趣的黑塞,那种在病痛疾苦中所表现出的乐观幽默以及对个体、生命、自然的思辨,会深深打动人心。

  《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是黑塞的诗集,收录诗约百首。诗歌对黑塞而言,“是灵魂对经历的反应……诗最先只对诗人自己说话,是他的呼吸、他的呐喊、他的梦、他的微笑、他的挣扎”。他生命危机时期的苦难黑暗与混乱状态,内心的冲突与沟通也全都自然入诗。他的诗与他的小说、散文内涵完全一致。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六):不要叫醒他

  今天邂逅了黑塞,如果不写一篇文来回味和纪念相遇的快乐,今天怕是睡不安稳了。

  哲学家像康德、边沁、叔本华、尼采、黑格尔、马克思……都让人读得很辛苦。我不认为这些哲学对大多数人做人和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当然,或许他们可以让一个人的视野变得宽广,思维变得活跃。但他们更像是迷恋思维和逻辑,把思辨当成了终极目标。读他们的东西,我总觉得是和自己较劲。

  而文学方面,不论是卡夫卡、卡佛、昆德拉、杜拉斯、川端康成、村上春树还是王小波……都让我觉得太困顿窒息。读他们的东西,我一度觉得他们早早的把自己用密不透风的围墙圈起来了,看不到窗外开阔的风景。生活除了黑夜之外,一定是有阳光的,很单纯的阳光。

  至于宗教……我暂时信仰无力,亦吐槽无力。

  我喜欢黑塞,他的一派天然,柔情、激情、智慧、才华都浑然天成。有哲思却不枯燥,有文才却不沉溺,有信仰却不苍白,既浪漫又深沉,既宁静又灵动。

  我能想到性情能与之比肩的,是托尔斯泰和苏轼——哈哈哈……

  《神学摭谈》中对我的启发很多。

  记得不久前去北京和一位皈依佛教的老师聊天,我还谈到黑格尔和康德的理性(其实自己也没懂,只是懵懂的感受到有一种这样的东西。)老师当时说,不要用理性来考虑问题。我挠着脑瓜子困惑地离开了。

  后来和Z偶然谈论到这个问题,Z说,理性本身就包含着强迫(?)的因素,康德和黑格尔并不够聪明,世上哪有所谓纯粹理性这种东西呢?后来Z说,我所知道的,是要和自己和解。和解……我当时若有所悟。

  《神学摭谈》中谈到了“理性与敬畏的和解”,在Z那里,是纯粹的我和存在的我的和解,在我这里,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和解。只是当我觉得苦恼、痛苦的时候,我会试着静下来和自己聊聊,问问自己的想法……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去哪里了?

  元芳,我该怎么办?

  ……

  “元芳”存不存在亦是个问题……前几天晚上我重度失眠,躺在床上感觉到自己和自己的冲突,是灵魂和身体的冲突吗?我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感到一阵恐惧,躺在床上的自己拼命想挽留住要离开的那个自己。

  《神学摭谈》把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从无罪到有罪,从有罪到绝望,从绝望到解脱。

  我掂量一下当下的自己,大概是在绝望和解脱之间徘徊。

  无论这样的阶段论是否合理,我有想通一件重要的事……

  对于处于绝望当中的人,不要轻易叫醒他。

  明白吗?我以前也不明白。

  为什么不要叫醒他呢?!他在痛苦!他在绝望!

  原因是,绝望是一个对人生有思考的人而言,是所必然经历的阶段。从我个人的经验和我认识的不少朋友,这都是大家将要经历、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的阶段。

  这个阶段将把人引向何方,对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未知的历险,必然疼痛。

  以前我以为自己对心理学有所领悟,就可以分辨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然后帮助他走出困顿。

  这只是一小部分事实。

  心理学只是很低层次的手段,甚至是一种捷径。

  比如一对夫妇婚姻遇到困难,心理医生会建议夫妻俩外遇,以恢复婚姻和生活的生机。

  这就是心理学很多时候会做的事情,它解决不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有罪和绝望阶段的人,我想,并非抑郁症患者,而是在思考中必然出现的困惑和痛苦。

  这个时候,药片或者慰藉,都是精神鸦片,只能得到暂时的麻醉效果,不能根治病症。

  这不是一种病,而是“、一座花园中的杂草”,你必须接纳这些成为你的一部分。

  信仰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

  包括你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包括如何走下去。

  希望可以帮到正在困惑的朋友。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七):我们读黑塞读得太晚了

  来源:深圳晚报 时间:2013年3月3日 记者:李晓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散文集、诗选《朝圣者之歌》、《温泉疗养客》、《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日前由世纪文景策划推出。对于黑塞,中国读者并不陌生,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早已声名远播,当然也传到了中国。因为历史的原因,真正大量引进黑塞的作品是上世纪90年代。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黑塞常被提起的是他的小说,散文、诗并不多见。作为该套书的编辑王玲说,其实黑塞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与散文家。

  王玲介绍,上海译文出版社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最早的,当然七八十年代也有黑塞的著作面世,但那是另一回事。世纪文景这方面与前两者比起步比较晚,2009年推出了黑塞的四部小说,包括《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悉达多》和《德米安》。特别是后两部,是黑塞早期重要的作品。而上海译文出版社主要是黑塞中期的作品,偏于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晚期的作品多。

  王玲介绍,《朝圣者之歌》是译者谢莹莹从黑塞全集中精选出的散文篇章,其中有黑塞儿时回忆、对战争的思考、致亲友的信,还有对故地、对老的追忆等等。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他对人生的感悟。这本书2000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500多页的一个册子,市面上早已断货。三本书即是在《朝圣者之歌》基础上稍作增删编成,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温泉疗养客》,一个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的自传体札记,是黑塞作品中少为人知的一部小书,记叙黑塞晚年因坐骨神经痛到巴登疗养的故事。不像黑塞的其他作品,此文可称最为风趣的黑塞,那种在病痛疾苦中所表现出的乐观幽默以及对个体、生命、自然的思辨,深深打动人心。

  《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是黑塞的诗集,收录诗约百首。“是他的呼吸,他的呐喊,他的梦,他的微笑,他的挣扎。”他的诗与他的小说、散文内涵完全一致。王玲介绍说,黑塞的诗以前在中国没有出过单行本,内中还有不少黑塞不同时期的水彩画,也是目前国内少见的。

  王玲说,自从作为黑塞这套书的编辑后,她有针对性地阅读了黑塞的大量作品,感受最深的是,读黑塞读得太晚了。读黑塞的小说,你能感受到他只是在写自己,你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那种挣扎。王玲说,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读黑塞都会有种切身的感受,特别对于当下的青年,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各种各样的情绪,甚至病态的思绪、价值观,读黑塞,他会给你一个正面的引导,同时使你的能量得到一次释放,他会告诉你,你不一定要跟别人一样,你不必随波逐流。

  王玲说,黑塞的散文充分表现出他的喜乐悲愁,记录着他心灵的历程。他并不关注政治,他更关注的是人性。所以他逃离了法西斯的祖国,被骂为罪人。历史一页页翻过去,这个祖国的罪人早已是祖国的骄傲。王玲介绍说,黑塞的故居保护得非常好,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经常会举办一些纪念活动,表达对他的仰慕。今年是黑塞逝世50周年,德国《明镜》周刊做了一个黑塞的专题,有意思的是,封面文章的标题是“捣蛋鬼”,来纪念这样一位性情中人、坦率的朋友、人生的导师,一个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八):神学摭谈

  赫尔曼·黑塞在神学摭谈中将“人成长为人”分为三个阶段,并对人的两种观点进行了分类。

  人成长为人的三个阶段:无罪——有罪——信仰。

  【欧洲式基督式的说法】人成长为人的路程始于无罪,由此走向有罪,走向对善恶的觉醒,走向应付文化、道德、宗教与人类理想所提出的要求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生活对任何一个真正投入而又不从众趋同的人来说,将不可避免的以绝望告终。即他终会悟到,道德没有实现的可能,遵从没有百分之百的遵从,服务没有全心全意的服务以及正义与善境乃可望而不可即之境界。绝望所导致的或是消失死亡,或是进入一种精神的第三境界,使人能体验一种超越道德、法律的状态,使人能朝着获得彻悟与解脱的方向迈进,使人能达到一种新的、更高的不担责任的境界,简单地说,进入信仰。

  【印度婆罗门的说法】只有当瑜伽被彻悟取代,只有当它被领悟为一种有所求之为、一种勤奋、一种贪欲与饥渴,只有当从表象生活中醒过来的人发现自己乃永恒不灭,乃精神中的精神,乃自性时,他才会成为无动于衷的生活观察者,才能自在地有为或者无为,自在地享受或禁欲,如此而不为表面之我所动。

  【中国的说法】“道”。

  【总结】人成长为人的过程是从无罪到有罪,从有罪到绝望,从绝望到灭亡或解脱,即非为了逃避道德与文化而再返回童年的天堂,而是去经受两者的洗礼直至能根据自己的信仰来生活。

  *大部分人根本成不了人,他们滞留在原始状态中,滞留在充满冲突与发展的幼稚人世间;大部分人甚至连“第二阶段”都摸不着,而只停留在不担负责任的欲望与儿时梦想的动物境界中;他们对关于一种超越他们朦胧意识的境界的传说,关于善与恶的传说,关于一种对善恶的绝望的传说,关于一种走出苦难进入受彻悟光华沐浴的状态的传说都会感到荒谬可笑。

  人分为理性者与虔诚者。

  【理性者】

  *一切知的命运即是如此。知即是行动,知即是体验。它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寿命只是瞬间。

  *理性者最相信的莫过于人的理性。他认为它不仅是一个挺好的才能,而且简直就是最高的一切。

  【虔诚者】

  *敬畏是虔诚者的信仰与生活感情的依据。其表现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对自然有强烈的感觉;一是相信有一个超越理性的世界规则。虔诚者虽然视理性为一个挺好的才能,但并不认为它是一个足以用来彻底认识,更不要说用来主宰世界的手段。

  【总结】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的一个标志是:他虽然代表他类型中一个特别成功的典型,但同时对对立极又有一种隐蔽的渴望,对他的对立类型在心中怀有一种无言的尊重。

  在无罪的阶段中,虔诚者与理性者之间的对抗有如不同天赋孩子之间的对抗。在第二阶段,成为有知之人后,两个对立极的对抗已具有国家行动性质的激烈性、狂热性和悲剧性。在第三阶段中,这两类对抗者开始认识对方,不再是认识到对方的相异性,而是认识到相互的依赖性。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九):读黑塞能唤醒我们本性

  来源:深圳晚报 时间:2013年3月3日 记者:李晓水

  世纪文景日前策划推出的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散文集《朝圣者之歌》、《温泉疗养客》,由七十多岁的女翻译者谢莹莹翻译,另一部诗集则由其丈夫欧凡先生翻译,共谓珠联璧合。作为多年来从事德国文学研究的黑塞中文作品主要翻译家之一,谢莹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黑塞的作品是超越时空距离超越文化距离的。

  深圳晚报:您翻译过黑塞的哪些作品?

  谢莹莹:我翻译过的黑塞作品主要是他的散文,收录在2013年刚刚出版的黑塞散文集《温泉疗养客》和《朝圣者之歌》中,还翻译了文集《黑塞之中国》,从中可以看出黑塞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黑塞的诗选《漫游者寄宿所》则是我的丈夫欧凡翻译的。小说方面我和年轻学者一起翻译过《德米安》、《罗斯哈德》、《盖特露德》,是相对比较早期的作品。

  深圳晚报:您是在什么时候接触到黑塞作品的,它给了您什么感受?

  谢莹莹:我最初读黑塞的作品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歌,而是一本少为人知的自传体札记《温泉疗养客》,一读就被吸引住了。书中的黑塞简直就是个爱埋怨爱唠叨的小老头,觉得什么都不对劲。不过他在疾苦中对自然社会对个体对生命以及对自我的思考很深刻,书中也展现出一个人在痛苦中的自嘲和幽默感。我从这本书里真正学到了“爱,一切快乐和福分的奥秘皆在此中”。那个时候我被病痛折磨得半死不活,黑塞説自己被病痛占有而不是占有它,給了我极大的启发。

  深圳晚报:您读过黑塞的哪些作品,觉得作为中国读者还有哪些遗憾?

  谢莹莹:黑塞所有的书我几乎都读了,大家喜欢的诗歌和小说我也喜欢,不过我觉得他的散文、书信集和书评也同样有意思。我觉得书信没有翻译成中文,对于中国读者是个极大的损失。书信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黑塞本人,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位作家。比如他十五岁时,在经历了濒临死亡的危机又被送进精神疗养院时,在愤怒无助中给父母的一封信里写道:“从我的立场出发,我要像席勒那样说,’我是人,是有个性的人’。” 这样强调“我是人”, 强调人应该服从自然天性, 强调人的权利和尊严,在少年黑塞在给父母的许多封信里出现了许多次。成人后的作家黑塞,他小说的中心主题就是这种对个体独特性的维护与尊重。

  深圳晚报:看得出,您非常喜欢黑塞的散文,那么您作为黑塞散文的主要翻译家,谈谈他的散文吧?

  谢莹莹:黑塞的散文很多,除了湖光山色、花草树木、生老病死,还有对亲情友情的追忆、对时代诸多现象的思考和批评、对文学的艺术的看法,许多是自传性文字。《漫游记》中的短文实在优美,即使没有在欧洲小城生活过的人,读了也会喜欢的。我们自己走过许多欧洲小地方,对他的描写和感受,感同身受。 《漫游记》收在《温泉疗养客》一书中。《生平简述》和《魔术师的童年》是他的自传加上点幻想,活灵活现,挺有意思的,收在散文集《朝圣者之歌》中,两本书里的散文是我读了好几本原著后挑选出來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是我自己的爱好,也是符合黑塞的特色的一些散文。

  深圳晚报:今年是黑塞逝世50周年,您认为今天黑塞有什么意义?

  谢莹莹:我认为黑塞的作品很大的一个特色是,世界上无论何处,何种社会制度,何种时代,都有许多读者觉得这些作品在与自己对话,而且这些读者男女老少都有,也就是説,他的作品是超越时空距离超越文化距离的,这很值得人们思考。我想主要是因为黑塞本人在写作时是万分真诚,他把自身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汇入作品,并将其特殊性转化为普适性。他孜孜不倦为个体的尊严和权利代言,旨在帮助个体寻回自我,按照自己的天性去生活。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所向往的。最近,一位青年读完了《在轮下》,大有感叹地对我说:“那讲的就是我们呀!”正因这一点,读者读他的作品时总能感觉心有戚戚焉。在一个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时代,在一个人们感情麻木、思想混乱的社会,读黑塞或许能够唤醒我们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寻回我们被外界的重重魔障所掩蔽的本性。在这个意义上,黑塞对我们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赫尔曼·黑塞(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以《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23年,46岁时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黑塞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特别热爱李白、老子、庄子,道家思想对黑塞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黑塞的作品在全球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总印数超过一亿四千万册。

  《朝圣者之歌》读后感(十):浪漫的人在不浪漫的时代

  浪漫的人在不浪漫的时代

  云也退

  “我谴责并诅咒你们的战争,但是我不想这样活着,请把我打死吧!”黑塞在1933年一封致友人书信中写道,谈的是自己1914年时的想法,那年他已经很有名望,德国上下都希望他能在此刻出来,为即将出征的军队、为武装起来的国家打打气。8月,黑塞应征加入德军,不过身份是“战争志愿者”,动机则是一种文人式的赌气:朋友们都上战场了,我却坐视不顾……好吧,我也豁出去了,横竖是个死。

  但一年之后,黑塞正式形成了自己的反战立场,他的理由与众不同,他认为,文学艺术有固有的界限,既然要做艺术家,就不能去干那些份外事。1915年8月,他在一封致丹麦作家斯文•朗格的信中写道:“我觉得在文学上适应战争是不会成功的,我希望德国能……首先以和平的艺术,进而通过使超国界的人道主义成为现实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封信一公开,立刻为他招来了口诛笔伐。

  《朝圣者之歌》这本文集收录了黑塞的一些散文随笔,其中最后一篇,是1948年致马克斯•布罗德的一封信。布罗德是卡夫卡的挚友,由于他的坚持,卡夫卡的小说才免遭火焚而与世人见面。1948年5月,以色列宣布独立,第一次中东战争旋即爆发,巴勒斯坦地区一片战火,布罗德希望黑塞能出面做点什么,好引起国际社会介入,以免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文物,特别是那里保存的卡夫卡未刊遗稿受损。黑塞接信后,回了一函表示拒绝:这不是文人职责范围内的事,他说,因为“我们的国度注定‘不属于这个世界’……世界舞台没有我们参与的余地”,这块地盘“我们不能用,也不允许用……只有让给他们”,让给那些政治人物。

  布罗德的要求合情合理,黑塞的反应大可争议:他的反战立场,经过了两次大战之后,现在似乎固化为一种消极遁世的姿态了。在这封信的末尾,黑塞表明他很知道自己将要承受的名誉风险:“不深入探究的人一定会怀疑我是个爱梦想的艺术家,怀疑我认为艺术和政治没有任何关系,认为接触到险恶的现实会破坏情调或弄脏自己的手,因而整日躲在审美的象牙塔里。我知道,在您面前,我无需就这一点为自己辩护。”一年之后,他在一篇散文中又一次写到:“每一天都在向我提出要求,要我去适应这个世界,就像大多数人所做的那样……”

  人们管黑塞叫“最后一个浪漫骑士”,但是他的漫长人生覆盖了两场很不浪漫的世界大战,在一战中,他的消极表现激怒了德国人,到二战时,他的书又被纳粹大批烧毁、查禁,他那些玄味十足的小说、随笔,那些清新亮丽、阳光普照的风景散文,在国家社会主义者的眼里无异于麻痹人民意志的“靡靡之音”。但是,人们总是希望知识分子多一些现实担当,虽不至于悬壶济世,至少不可漠然于人间疾苦,而黑塞在一战过后没多久就移民去了瑞士,当他的德国同胞在忍受魏玛的煎熬时,他却躺在苏黎世的温泉疗养院里,琢磨下一部境界高远的作品。黑塞很清楚,在这个问题上他必须付出代价。他在晚期的小说《玻璃球游戏》中塑造了一位投身于超卓学问的玻璃球游戏大师,此人就如同黑塞本人的另一个自我,替他承受着来自世俗的质问:你凭什么自以为在从事高贵脱俗的事业?凭什么不事农桑、不懂稼穑,而要求那些胼手胝足的劳动者来养活你们?

  在《朝圣者之歌》里所收的几篇时政类文章中,黑塞多次发表了自我辩护:“我相信,大概没有一个诗人或文人,今天在一时的怒气之下所说所写的东西,将来会成为他全集中最好的作品。”这几乎是把从左拉到萨特、到加缪、到雷蒙•阿隆以及西蒙娜•德•波伏瓦等等这一支法国“介入文学”传统一杆子打翻了。加缪是个标准的感官主义者和现世主义者,他在二战结束时发表《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指责德国人痴迷于英雄主义,而忘了“幸福才不易得”;相反,黑塞对德国式英雄主义的指责是出于另一个纯然形而上的理由:这种盲目的情绪会玷污真正的德意志精神——以歌德为代表的德意志精神,它并非独属于一个民族的珍宝;它是世界主义的,是“人类总体特性带给他的喜悦”。

  其实,这个矛盾在黑塞看来,无非是个人追求不同罢了,有人向外扩张,就得有人向内掘进。黑塞的散文中有一股很容易识别的灵修味道,拿些片断出来,跟克里希纳穆提等印度灵修大师的文本比比还似曾相识。灵修并不深奥,不需耗费大量的理性去推敲理解,甚至也不神秘,它诉诸的是个人的禅定,让自我彻底地朝向内在。黑塞散文中经常出现“内观”一词,他认为,像自己这样的艺术家就该是从事这一行的,而这个选择的高尚性、超越性价值都是不容置疑的。“我们特立独行者、我们沙漠的布道者,我们并不站在一旁淡然视之,我们也不以为自己高高在上——不过我们认为,只有人的灵魂中发生的事才称得上‘伟大’。”(《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1918年,是《朝圣者之歌》这本散文小集里我最喜欢的篇什之一。黑塞阐述的道理非常浅显:“世界历史”这种概念是狂妄的、无所顾忌的,而且往往出自官方的口径,它总是歌颂帝王将相,充斥着后人倍加渲染的英雄事迹,战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群众裹挟其中与有荣焉,而实质上不过是朝代更迭、野心的传递而已,是少数人一次又一次以崇高的名义来摆布多数人的过程。这个意思有无数人都表达过,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就有一首精致的短诗《论历史》:“激进和反动生活在不幸的婚姻里/互相改变、互相依赖/作为它们的孩子我们必须挣脱……离房屋不远的树林里/一份充满奇闻的报纸已躺了几个月/它在风雨的昼夜里衰老/变成一棵植物,一只白菜头,和大地融成一体/如同一个记忆渐渐变成你自己”。

  黑塞用“内观”来挣脱。他有时坦承,自己并不知道这条路是否比别的好,但是,“我只知道,对于虔诚的人、对于诗人,它是必要的,他们永远无法学会新的官方理论称之为‘历史地思考’的东西。”为此,疏离外界的事情就成了必要,我们能从他的时政文章中读到扼腕叹息的味道:本该独善其身的文学艺术受到了战争环境的拖累,本该多留下一些不朽的精神财富的艺术家们,现在被迫去创作那些只供一时之需的东西。

  黑塞也被认为是一流的人道主义者,不过,人道主义并不一定是反战的必然延伸,除了用笔呼吁“不要杀人”、呼吁爱之外,黑塞把自己的心灵软禁在象牙塔中,研究高深玄妙的“玻璃球游戏”。在致布罗德的信中,黑塞一上来表了一个近乎虚无主义的态度:“知名文化人士”对现实政治是无益的,当政者才不会来理踩文人的热情。在笔耕之外,黑塞最广为人知的“人道主义”实践毋宁说是帮助同行、提携后辈:1933年后,黑塞的家成了一批又一批德国流亡文人的聚会场所,文豪托马斯•曼、戏剧家布莱希特、出版人维甘特、克莱伯等等;他曾给瓦尔特•本雅明的《1900年柏林童年》手稿寻找出版商,还曾设法为罗伯特•穆齐尔解决居住权问题。1937—1938年,黑塞支持过一位多才多艺的流亡文人彼得•魏斯(其父是匈牙利犹太人),他让彼得替他和其他圈内朋友画点插图,彼得后来移民去了瑞典,他说,黑塞在那段时间里替他解了燃眉之急,把他从完全孤立之中拯救了出来。

  我们至今热爱黑塞,他留下了很多质朴优美的“心灵补药”,让后人受益无穷。在德国,年轻人组成的文学冥修团体都尊黑塞为宗师。由于黑塞的坚定辩护,“艺术家”这一行当得到了空前的提纯,故而,我们得以在《朝圣者之歌》里看到一个高尚的、虔诚的、浪漫而坚定的诗人形象,一个为人类千秋万代管理精神宝藏,并且敢于大声说出这一点的人。

  不过,黑塞笃信艺术的不朽价值,认为其超越尘世上其他一切事功,而堂皇地排斥和回避世俗责任,这终究只是精英意识之一种。作为黑塞的恩主国,瑞士让他避开流血漂橹的战争,得以实践其远大的思想和文学抱负,但是,瑞士本土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却认为,这个国家在战争中不敢承担抗恶的责任,从而,每个瑞士人都是扛着一具十字架走入战后岁月的,胆怯、冷漠、保守、孤僻,是瑞士人从二战之中继承下来的性格遗产——这其中,是不是也有黑塞的一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