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读后感10篇
《柠檬》是一本由[日]梶井基次郎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柠檬》读后感(一):柠檬
以私小说、心境小说为主,内容都近似散文诗,擅长以象征的手法及病态的幻想构织出病者忧郁的世界及理想。包括作者的代表作《柠檬》、《泥泞》、《路上》、《雪后》等。行文优美流畅,凝结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忧郁,如和风细雨般沁入人心。
《柠檬》读后感(二):梶井基次郎的哀与愁
起初,看这篇文章并未看懂。
直到有一天,我路过水果摊,看到各式新鲜的水果,我被击中了。新鲜的水果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开出五彩缤纷。那种扑面而来的活力紧紧抓住我,让我在梦游一般软弱无力的生活中突然惊醒。
当梶井基次郎写道,因为一只色泽清丽纯美,小巧精致,令人赏心悦目的柠檬而感到幸福,执拗的忧郁也烟消云散时,我明白了,在他灰白萧条的世界里,热爱痴迷于貌似寒碜但骨子里美好的东西,有这样一个明亮的小物体突然点燃了他的生活,无疑就像一枚亮灿灿金黄色的炸弹,炸掉的不仅是丸善,还有他百无聊赖,死气沉沉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生活。
梶井基次郎在整本书中,都表现出一种对生活无以名状的忧愁,文风和郁达夫相似,都是一片惨淡,而《柠檬》的出版,我想大概是对他整的写作生涯的一个升华。
《柠檬》读后感(三):7:chaotic
monologue集,意思不大,奇怪的是作者自認寫的是小說--這里我並不是在抱怨情節稀薄,而是任何獨白都那麼膚淺無聊。
一切都集中在感官上,淺近的刺激、愉悅和痛苦,十分像多病的年輕人,但他創造的和感受的顯然比他記錄的要少太多。此外,沒有幽默感。
lawrence嘲笑意識流小說的話很適合這種作品,而不適用於woolf或proust,而且真是格外貼切,這恰恰是神經質的(自戀的)年輕人會絮叨的東西。
最後,書封上的話讓人覺得作者很重要,讀的時候我習慣性地做了推測:在語言和思想進化的道路上,受到衝擊的人們總是不知道什麼才是好的,所以盡可能地多保留作品。可悲的是,過了許多年後,人們仍然不知道什麼是好的,所以跪下來解釋保留下的作品為甚麼會被保留。
這只是個推測。
呃,賣書靠封面,集齊二十款“草月[壁紙]譯譚”做牆紙吧。=v=
《柠檬》读后感(四):当自己惜以为依靠的东西就要坍塌时,那种心情是难以言喻的。【七叶树花 一封私信】
我越是反省,越是对这种无趣束手无策。
我的独角戏渐渐暴露出我的神经方面的脆弱。
对低级庸俗报以强烈的反感,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的怪癖,而这往往也是我自己精神放松的一个征兆。但是,我自己对此感到惶恐无助还是第一次。
不知为什么,我心里一阵热辣辣的感觉,是知行不能合一的生活态度强烈地压迫着我,更确切地说是因为我“理解他的心情”。我不能不反省,所谓双方的心情都理解,其实就是都不理解。当自己惜以为依靠的东西就要坍塌时,那种心情是难以言喻的。
一年当中我最不喜欢的时期就要过去了。回忆起来,有许多时候是不清楚自己内心活动的,不过其中也有难忘的经历,譬如在南葵文库的院子里初识忍冬花的芳香,在灵南坡的夜晚闻到铁道草的清香而意识到秋天已经穿越夏天来临。此次给你写信,是想告诉你,不必妄自菲薄,应该与值得较量的对手较量,然后再来考虑较量之后的协调问题。
《柠檬》读后感(五):一个悲观主义者的日记
梶井基次郎用日记的形式写了这部短篇小说,可是这部小说并不容易阅读,因为太过于印象派,需要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或者你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能够和作者有心灵相通。
悲观是什么?悲观的人也是结婚生子,他们每天笑的甚至比乐观的人都多,但是他可能会看着一盘食物想到的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胡吃海塞可怖的兽性模样,而不是只是吃完一顿饭笑笑然后吃饱肚子睡觉。
他从小就染上了肺结核,而且是在二战后的日本生活,那不是一个好年代,(反问什么时候是好年代?)那是一个对待青年人不友善的年代,他的忧郁伴随着他的病痛,在他的房间里蔓延,他赋予他看到的东西不同的感触,他说柠檬是清纯而优雅,是美好他认同,可是放到那些世界名画里面却那样格格不入,就像一枚炸弹,炸毁了艺术,他暗自偷笑,读到这一段我觉得他不是一个绝对的悲观主义者,绝对的悲观主义者是理性的,是快乐的,不会这样被周围所动摇内心想法。
说到底,作者还是向往着快乐的生活,郁郁不得志,他竟然说樱花树下埋着尸体,那些光鲜亮丽的人啊!不是我们这些生病的破败的人滋养着你们吗?
《柠檬》读后感(六):在这城市里,自己却总是不开心。【摘录】
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他想。
在这城市里,自己却总是不开心,他又想。
河对岸的路上,行人和车俩川流不息。那是一个沿河而建的公共市场。有一间小屋里堆满了焦油桶。在一片空地上,好些人在忙碌着,好像在建新房。
河这边,高大的榉树枝叶繁茂。乔被在风中摇摆的树梢吸引住了,驻足久久观望。他仿佛觉得自己心里的某个东西停在了树梢,在高空的气流中与片片小树叶一同摇曳,跟绿色的树枝一起摆动。
自己几乎每天都坐在窗边,那种诱惑——精神的抑郁和生活的苦闷都得到了控制,人的内心也是可以远距离地进行观察的。而这种奇妙的感觉在榉树高高的树梢同样能体会到。
“在这城市里,自己却总是不开心。”
在新京极一拐弯,他立即听到关着的窗户里有女子的木屐声,她们端着金属洗脸盆去洗澡。他看到取出旱冰鞋往脚上套的年轻人,这些人营造出一个媒繁华闹市的独特夜晚。白天被淹没在喧喧嚷嚷中的他们,似乎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开始向世界昭示自己的存在。
“我会渐渐好起来的。”
丁零丁零,他的小小希望荡漾在深夜的空气中。
“我那久病的生灵,我就在要黑暗中消失了,而你却似乎醒着不肯入睡,就像屋外的小虫,隐隐发出青色的磷光……”
《柠檬》读后感(七):一个柠檬带来的巨大安慰
那个在黑暗中的男子。
走在昏暗的密林里,远远离开人群,离开与同类的交谈,去倾听那秘音,去窥探那破碎的、摇曳的画面。最后再为短暂出现在灯光中、迅速消散在黑暗里的背影而哀叹。
早早沉浸于肺病,却在损毁中开出奇诡哀艳的花来了么。他选择荒凉废墟,描摹黑暗,选择无人的林子,也会从黑暗中看光,从山坡上看对面窗户里的人。山中唯一的灯,有月色的山林,打灯笼的人,光中的人影,他选择虚无,如看云,看雾,看樱花。
他的文字里,常有近在咫尺的死亡气息。他身体虚弱,易咳嗽、气喘、头晕,一种“病夫”的形象,还有些恋母。照顾他的人是母亲,但两人并无触心的交流。
他写《K之升天》,写《悠闲的患者》,都流露一种对死亡的熟悉感,对死亡的奇特态度。尤其是《K之升天》,极似《Le Petit Prince》的结局,他为死亡的悲剧作了超脱的、空灵的阐释,让死亡带有月光的澄明,让死亡像另一世界的入口,如古埃及人认为的那样。
人难逃一死,人畏惧死,有人以宗教驱逐死亡的痛苦,《K之升天》是梶井基次郎对自己面对的极近的死亡的阐释吧。
他出生在商人家庭,毋需忧虑生计,可在舒适的地方疗养,坐在窗前看一整天外面。但他也了解穷人得肺病后马上就死了,他却残喘了三十一年。总佩服他的冷静,近距离接触死亡,揣摩死亡,未成天以恐惧度日,他用文字留存了生命,以病体照样度过短暂的一生。
他的文字除了幽微的取景,更有细致的掌控力。与人交谈时,易忽略情绪,所以普通的写法是“他说话间忽然涌起一阵莫名的烦闷”,但梶井却能将话语、动作、情绪都写清楚,不慌不忙,但他写的交流,始终不是高效的交流,而是不通心意的、烦闷着欲住嘴却仍继续下去的、最后反而嘲笑起自己的情绪波动来的交流。
一个柠檬能给人的安慰,全是这个黑暗中的男子发掘出来的。比起坂口安吾,更喜欢梶井基次郎的趣味。
2017 0731 23:39
《柠檬》读后感(八):私之心境
日本很多英年早逝的作家,梶井基次郎是其中的一个吧?记得他是不到三十死于肺结核,那《柠檬》,多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吧?
宿醉的主人公,患着肺结核、神经衰弱,贫穷潦倒。但病痛和穷困并不是他经常宿醉的原因,焦躁或是嫌恶的情绪才是祸首。他不在乎过什么生活,因为喜欢凋零萧条的街道,喜欢烟火上俗气的色彩,喜欢舔尝玻璃弹珠的味道——这些怪异的嗜好,宣告这是一个不在乎物质而在乎心境的人,但悲剧的是,这样的人往往会与俗世相左。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水果店看见一个极其平常的柠檬这样无聊的琐事,会在他的脑子里成为一次“五月的晴天闪了电”般的奇妙邂逅了。
“那单纯的冷感、触觉、嗅觉与视觉,宛如我寻求已久终而获得的宝物般,贴心得令我感到不可思议……这是当时的感觉。”
“我兴奋得在街上踏著轻快步伐,甚至满怀骄傲,脑中想像著我是个一身美丽装束昂首阔步在街头的诗人。我将柠檬放在沾污的手巾上、大衣上,鉴赏著柠檬的颜色变化。也恍然大悟:原来正是这重量…… 原来我寻求已久的东西正是这个重量,不容置疑地,这正是所有真善美的东西换算而成的重量。我狂妄并诙谐地做出这种结论……总之,不管怎样,我很幸福。”
“走在街上的我,心痒得情不自禁微笑起来。如果我是一个在丸善书架上埋伏了一颗灿灿然金黄色炸弹的恶汉,而十分钟后,丸善即会以美术架为中心发生一场大爆炸的话,不知多么有趣。 我热衷追求著这个想像的答案。若果真如此,那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丸善一定会粉身碎骨吧。”
讨厌后世的评论家给这篇文章加上些对价值观、对社会的控诉和反叛诸如此类的标签。我只是觉得,上面三段文字很美,那种刹那的错觉与瞬间的无由来的缘起缘灭,一下子抓住了神经。去他的阶级背景、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我爱的,只是那瞬间的心境微妙变化,那种”回味幕幕旧事在暗中自娱”的感觉。俗人一个对吗?哈!吹咩?
《柠檬》读后感(九):ただの感想文
最初この文を読み終わると、なんか理解できない感じがしました。
ある日、私は果物屋をすぎて、いろいろ新鮮な果物が目に入った。その瞬間、何か撃たられたような感じがあった。可愛い果物は香りを発散して、つまらない生活に色を染めた。
その生きている力のようなものにしっかり握られて、夢遊病のような生活状態で驚いて突然目覚めた。
日本には早世した作家がたくさんいる。梶井基次郎はその中の一人でしょう。三十歳までも生きられなくて、肺結核で亡くなった。この檸檬は多少彼のことを映っているだろう。
主人公は宿酔で神経衰弱で肺結核を患っていて貧しい生活を送っていたのは病痛と貧乏ではなく、その気がもめているあるいは世間を嫌う情緒が持っているからだ。物寂しい道やさまざまの縞模様を持った花火の束や南京玉の味などーーこれらの変な癖は彼が物質ではなく、感覚を重視している人と証明した。しかし、悲しいのはそのような人はいつも月並みな見方と違いだ。
そうすると、なぜ果物屋のレモンを見つけたというくだらないことも、彼にとって奇妙な出会いかということを理解できるようになった。
《柠檬》读后感(十):可怜的伊卡洛斯啊,来者必坠!
今日读罢《柠檬》,是闵吴州推荐的四本书之一。作者梶井基次郎(Kajii Motojiro),此书是其二十篇短篇作品的合辑。译者李旭、曾鸿燕,草月译潭系列。吉林出版集团。
封皮乍看像是七叶的红枫,其实有的是米白或者黑绿、有的是五叶甚至八叶。但整体的基调是日式的红。
书末附有梶井基次郎年谱,明治三十四年至昭和七年,十九岁陷入焦虑和自我厌恶之中,三十一岁因肺结核而殁。死后戒名:泰山院基道居士。墓地:大阪南区中寺町常国寺。生前无名,死后却得到价值肯定,与中岛敦和太宰治并称“三神器”。3月24日:柠檬忌。大学时,有过梶井漱石、梶井润二郎的落款。他受夏目漱石影响极深。三岛由纪夫受他影响极深。
腊月时,我在曹思阳家读第一篇《柠檬》,“亦弦的名字已经用了很久,换一个吧!翻到什么就是什么了。”于是翻见“中山寺流星”,是一种花火的名字。
润二郎从来是忠诚地描述环境;详述事物间已成惯例的联系;写一些貌似寒碜但骨子里美好的东西。比如说:“众多的虫子,围在一只濒死的小虫身边,伤心,流泪。”
他对名词更是十分喜欢。
“名词A,名词B,名词C,还有名词D。
一个完整的主谓句。”
有时候便是一段了。
深爱音乐与美术,如:艾尔曼、《在海边》(《影法师》)、伦勃朗、安格尔、约翰·康斯塔伯。
一颗柠檬带来生命的质感,这是绝望者的童趣。。自初三以来我对橘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它宛如一颗小小的星球,绽放着健康的金光。
《雪后》一篇文字极美。我想找出我认为最好的几篇,翻了翻,觉得都很好。《雪后》中,少女和少年的故事,极为动情,这样寥寥几笔,百十个字,就将故事讲地如此迷人,为什么?把鸟叫声当成划艇比赛来听,果然是敏感的情趣。
作者能把握住如此细微到平凡的情感的流变。读者便能体会到漫无目的的阅读的美好。
翻译的质量很高,如:“晚归的马车像捧着花束般,捧着用纸包起来的烛火走在路上。”再如:“内藤丈草枯叶飘飘下,沉沉入水中。”
“所谓双方的心情都理解,其实就是都不理解。”我又是谁的介错人?
每一篇结束后,是两面的纯白,其中右边的面上印有下一章的标题,竖排,很悦目。
不舍得看太快。总觉得他的写法是我可以学习的。朱震写随笔,大段大段的心灵片语,这种写法对我是崭新的。
“我负担的是永远的无聊。生的幻影总是伴随着绝望。我被赋予的是无穷无尽的寂寞。”梶井基次郎如是自恋说。
文字间深受疾病的折磨。希尔卡尼亚的老虎究竟是什么?可怜的伊卡洛斯啊,来者必坠!
又:
Lotus-eater:《奥德赛》中出现的奇异民族,他们吃了落拓枣,特点就是懒散,安逸,忘却,不思不虑,没有烦恼,却也没有任何作为。
flora:花;意大利花之女神和春天女神。